博碩士論文 954307020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56 、訪客IP:18.191.200.47
姓名 馮為騰(Wei-Teng Feng)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在職專班
論文名稱 員工福利措施重要性與滿意度之關連性-以某高科技公司為例
(A study of relation between employees’ perceived importance of and satisfaction with various benefits provided by the target organization.)
相關論文
★ 影響外派意願之個人及組織因素研究★ 休閒活動與工作滿意度、個人福祉之關聯性探討 -兼論人口背景變項之影響
★ 工作資源、職家衝突及其後果★ 職家衝突:工作家庭雙介面之要求、資源與衝突感受之性別差異
★ 工作壓力源與壓力後果之關係:以華人工作價值觀為調節變項★ 兩岸三地員工工作壓力來源對工作績效之影響:以因應策略為調節變項
★ 工作限制、家庭責任與職家衝突之關聯:以社會支持為調節因子★ 職場性別公平現況與性別公平知覺對工作態度及工作壓力之影響
★ 主管與非主管對於職家要求、資源、衝突三種感受之差異探討★ 工作價值之契合對工作士氣與生活滿意度之影響
★ 工作壓力對工作滿意度之影響:以組織承諾為調節變項★ 個人背景及幸福感與工作滿意、組織承諾、離職意向之關聯
★ 華人工作動機與工作滿意度及組織承諾之關聯研究★ 工作型態與工作士氣、工作壓力及生活滿意度之關聯性研究
★ 兩岸華人全職女性之工作家庭資源、職家衝突與後果的文化差異研究★ 工時的現況與期望之落差對員工工作士氣、生活滿意度、工作家庭衝突之影響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至系統瀏覽論文 ( 永不開放)
摘要(中) 面對全球化競爭與產業環境的劇烈變動,多數的企業逐漸體悟到過去以提高薪資來吸引和留住人才的方式已逐漸失去激勵的效果,合理的福利才能有效吸引、激勵及留住人才。因此,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重視員工福利措施的提供,甚至在人才招募時,福利措施也成為求職者衡量工作的整體薪酬指標之一。
隨著知識經濟的來臨,員工自主性、選擇性意識提高,企業也開始對不同族群員工量身訂做不同的福利活動,以滿足不同員工的需求。於是,本研究欲探討個案公司員工對於現行的福利措施之重要性感受與滿意度,找出最適合個案公司的福利項目,同時進行福利措施的盤點,以期望個案公司之福利措施能夠達到最大的效益。
本研究發現:
1.員工在福利措施重要性感受與滿意度上有差距。
2.不同性別、年齡、婚姻狀況、子女狀況、年資、與職位位階之員工在福利措施之重要性知覺上有差異。
3.不同年齡、子女、年資、與工作職系之員工在福利措施之滿意度知覺上有差異。
針對個案公司之福利措施重要性與滿意度分析,將福利措施歸納為「供需平衡組」、「供不應求組」、「供過於求組」、與「資源浪費組」等四組,以作為個案公司對現行的福利措施進行盤點之參考依據。
摘要(英) The present study aimed to investigate employees’ perceived importance of and satisfaction with various benefits provided by the target organization. The main purpose was to find out the optimal benefit items for the organization, and hopefully this stock-taking exercise would bring about the maximum efficacy for the organization’s benefit policy.
We found that:
1.There were discrepancies between employees’ perceived importance of and satisfaction with various benefits provided.
2.There were differences in employees’ perceived importance of various benefits provided, among people of different sexes, age cohorts, marital statuses, seniority, managerial positions, and people with or without children.
3.There were differences in employees’ satisfaction with various benefits provided, among people of different age cohorts, seniority, managerial positions, functional departments, and people with or without children.
Basing upon the analyses combining employees’ perceived importance of and satisfaction with various benefits provided, we identified four categories of benefits: need-supply balanced group, over-supplied group, under-supplied group, and resource wasted group. Hopefully, these results would serve to re-direct the policy planning.
關鍵字(中) ★ 員工福利 關鍵字(英) ★ employee welfare
論文目次 中文摘要 IV
ABSTRACT VI
第一章 序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3
第二章 文獻探討 4
第一節 員工福利 4
一、員工福利的定義 4
二、員工福利的內容 5
三、企業福利之功能與效果 9
四、企業福利舉辦的原則 10
第二節 員工福利與社會支持 12
一、 社會支持的定義 12
二、 社會支持的向度 13
第三節 員工福利與個人特性 16
第三章 研究方法 20
第一節 研究架構與假設 20
第二節 研究對象 23
一、 個案公司介紹 23
二、 個案公司福委會介紹 25
第三節 研究樣本抽樣調查 33
第四節 研究工具 34
一、 個人背景變項 34
二、 福利項目重要性與滿意度調查量表 34
第五節 資料分析與統計方法 35
一、 描述性統計分析 35
二、 獨立樣本T檢定與配對樣本T檢定 36
三、 變異數分析 36
四、 相關分析 36
第四章 研究結果 37
第一節 樣本描述 37
第二節 研究變項之描述性統計 39
一、 主要福利項目重要性與滿意度描述 39
二、 其它福利項目重要性與滿意度描述 42
三、 主要福利項目重要性與滿意度分析 45
第三節 人口學變項在主要福利項目上之重要性差異分析 53
一、 性別分析 53
二、 教育程度分析 54
三、 婚姻狀況分析 56
四、 子女狀況分析 56
五、 職位位階分析 57
六、 工作職系分析 58
第四節 人口學變項在主要福利項目上之滿意度差異分析 61
一、 性別分析 61
二、 教育程度分析 62
三、 婚姻狀況分析 64
四、 子女狀況分析 65
五、 職位位階分析 65
六、 工作職系分析 66
第五節 個人變項與主要福利項目重要性與滿意度之相關分析 69
一、 性別分析 69
二、 年齡分析 70
三、 婚姻狀況分析 70
四、 子女狀況分析 71
五、 年資分析 71
六、 職位位階分析 72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75
第一節 結論 75
第二節 管理建議 82
第三節 研究限制 85
附錄一:福委會年度滿意度調查 93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1.蔡宏昭(1992),勞工福利政策,台北:桂冠圖書公司。
2.詹火生(1992),主要國家勞工福利制度之研究,台北:行政院勞委會,民國八十一年一月,頁1-7
3.王麗容(1995),企業福利的雙元性格和其組織性功能,台北:勞工行政,民國八十四
4.吳美連、林俊毅(1999),人力資源管理,台北:智勝文化。
5.黃英忠(1998),人力資源管理,台北:三民書局。
6.黃英忠、黃同圳(2002),人力資源管理第二版,華泰文化事業公司。
7.陳國鈞(1984),勞工問題,台北:三民。
8.王麗容(1992),企業福利與人力資源管理,1992年提升工作生活品質與企業發展國際研討會。
9.許道然(1995),彈性福利制度之概念及其類型。人事月刊,第二十一期,第五卷,第 51-60 頁。
10.劉榮哲(民 93),女警工作壓力、社會支持與工作滿意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組織發展與領導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11.李誠、徐育珠(1974),台灣地區職工福利問題研究,臺北:政治大學經濟研究所編印。
12.王麗容(1993),企(職)業福利的雙元性格和其組織性功能,社會科學論叢,第四十一期,第 63-80 頁。
13.王麗容(1996),台灣地區勞工福利需求評估與政策規劃。勞工行政,第100期,頁 49-56。
14.劉邦棟(1995),論企業福利與福利供給之彈性策略。台灣勞工,29,22-29。
15.黃英忠、黃同圳(2002),人力資源管理第二版,華泰文化事業公司。
英文部分
1.Milkovich, G. T. and J. M. Newman. (1993), Compensation. Homewood, IL : Irwin.
2.Reese, S. (1999). The New Wave of Gen X Workers. Business and Health, 17, 6, 19-23.
3.Lengnick-Hall, Mark L. & Bereman, Nancy A.(1994). A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the study of employee benefits.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Review, 4, 107-108.
4.Beam, T. Burton & McFadden, John J. (1985), Employee Benefits. Homewood, IL : Richard D. Irwin.
5.Singer, R. M. (1990).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1sted.). U.S.A.:PWS-KENT Company.
6.Rosenbloom, J. and Hallman, G.V. (1991). Employee Benefit Planning.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 Hall.
7.House, J. S., & Kahn, R. L.(1985).Measures and concepts of social support. Social Support and Health, 21, 83-108.
8.Reber, S.(1995). Dictionary of psyccholgy. New York;Penguin.
9.Sarason, I. G., Levine, H. M., Basham, R. B., & Sarason, B. R. (1983). Assessing social support: The Social Support Questionnair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44(1), 127-139.
10.Cohen, S., & Syme, S.L. (l985).Issues in the study and application of social Support. S.Cohen & L.S.Syme(Eds.).Social support and health. New York:Academic Press, Inc.
11.Caputo, R. K.and Dolinsky, A. (1998).Women's choice to pursue self-employment:the Role of financial and human capital of household members. Journal of Small Business Management, 36(3):8-18.
12.Caputo, R. K. (2000). The availability of traditional and family-friendly employee benefits among a cohort of young woman. Families in Society, 81(4), 422-436.
13.Kramer, N. (1995). Employee benefits for older workers. Monthly Labor Review, 118(4), 21-27.
14.Chusmir,L.H.,“Job Involvement and the Organizational Woman,”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vol.7,no.4, 1982, pp.595-602
15.Meyer, M. H. and Pavalko, E. K. (1996). Family, work, and access to health insurance among mature women. Journal of Health and Social Behavior, 37, 311-325.
16.McCrate, E. (1991). Discrimination, returns to education and teenage childbearing. New Approaches to Economics and Social Analyses of Discrimination. New York, Preager Publishers.
17.Green, F., Hadjimatheou, G., and Smail, R. (1985). Fringe benefit distribution in Britain. British Journal of Industrial Relations, 23(2):261-281.
18.Greene Mark R.,”Fringe Benefits or Salary?”Journal of Marketing,October 1963,pp63-68.
指導教授 陸洛(Lou Lu) 審核日期 2008-7-14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