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文獻 |
王丕承(2003),“實踐六標準差的技術”,中國生產力中心,初版。
李志延(2003),“六標準差應用於製程品質改善之推動模式”,碩士論文,中華大學 科技管理研究所。
李俊祺(2003),“運用六標準差管理建立企業e化與運用品質工程改善製程之個案研究”,碩士論文,逢甲大學工業工程研究所。
杜益兆(1975),“順排聚丙烯薄膜單軸延伸後物性的變化”,碩士論文,逢甲大學紡織工程研究所。
呂芳深(2000),“由顧客導向探討計數值品質改善之研究—以膠帶加工業為例”,碩士論文,中原大學工業工程研究所。
邱碧亮(2000),“品質改善統計分析程序之研究”,碩士論文,台灣科技大學工業管理研究所。
城培舜(2003),“以六標準差方法探討生產線產值提昇之研究-以不銹鋼裁剪中心為例”,碩士論文,成功大學工業管理科學系研究所。
施大川(1996),“應用品管圈手法進行品質改善:以川盛公司為例”,碩士論文,政治大學統計學研究所。
陳怡碩(2002),“六標準差在降低Color Filter RGB製程側蝕之應用研究”,碩士論文,元智大學工業工程與管理研究所。
陳建雄(2005),“六標準差綠帶訓練教材”,華宇企管顧問公司出版,再版。陳建雄(2005),“六標準差盟主訓練教材”,華宇企管顧問公司出版,再版。
黃國材(2002),“六標準差在製造業之應用”,碩士論文,大葉大學工業工程研究所。
喬廣文(2002),“應用六標準差方法提升半導體封裝製程品質”,碩士論文,交通大學工業工程與管理研究所。
康晉嘉(2000),“薄膜押出製程原理與技術入門”,塑膠中心,初版。
葉秋鈴(2003),“六標準差應用於導光板印刷製程之最佳化研究”,碩士論文,元智大學工業工程與管理研究所。
鄭大興、吳嘉晟(2003),“製造業六標準差應用手冊”,新文京開發出版,初版。
簡國政(2004),“六標準差應用於製程能力提昇-以電磁閥驅動線圈為例”,碩士論文,中原大學工業工程研究所。
簡信隆(2002),“導入六標準差管理於瓦楞紙業之研究”,碩士論文,大葉大學工業工程研究所。
劉邦旋(2002),“印刷電路板內層線路品質改善”,碩士論文,逢甲大學材料與製造工程研究所。
關季明(2003),“失效模式效應分析原理與實務”,中華民國品質學會發行,初版。
Chen, J.,Li, Y., Yang, X. and Zhou E. (2004),“Relating the Molecular Structure and Crystallization Behavior of Polypropylene” ,Polymer Engineering and Science,Vol. 44, pp.1749-1754.
Phillips, R.A. and Nguyen,T. (2000), “Structure, Processing, Morphology, and Property Relationships of Biaxially Drawn Ziegler–Natta/Metallocene Isotactic Polypropylene Film” , Journal of Applied Polymer Science, Vol. 80, pp.2400-2414.
Rizzo, P.,Venditto, V. and Guerra,G. (2002),“Crystalline Phase Orientation in Biaxially Stretched Isotactic Polypropylene Films”, Macromolecular Symposia, Vol. 185, pp.53–63.
Sester, D. (2001),“Motorola:A Tradition of Quality”,Quality,Vol. 40, pp.30-34.
Yuksekkalayci , C.,Yilmazer,U.and Orbey,N. (1999),“Effects of Nucleating Agent and Processing Conditions on the Mechanical, Thermal, and Optical Properties of Biaxially Oriented Polypropylene Films”,Polymer Engineering and Science, Vol. 39, pp.1216-12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