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48 、訪客IP:18.119.127.177
姓名 劉繻謙(Hsu-chien Liu)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工業管理研究所在職專班 論文名稱 以RFID技術為基礎進行安全管理導入-以A公司為例
(Implementing a security system based on the RFID technology -- A Case Study)相關論文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至系統瀏覽論文 ( 永不開放) 摘要(中) 「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人對新奇事物的追求和探究從古至今不曾有過改變,努力追求後所得的成果總是令人讚嘆的,因為有了這些動力,於是就有許多行為科學領域相繼蓬勃的發展。二次大戰期間就已經問世的的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進入了21世紀以後,因其所具有的多項特性,在2003年又重新的被炒熱,其主要是由Wal-Mart、美國國防部及德國Metro零售體系等相繼宣佈,供應商交貨時必須於棧板及紙箱上安裝RFID之後,已引起國內外各相關產業的熱烈關注。
本研究主要是從A公司過去所使用之安全管理經驗中,了解到其所欠缺的部分,並探討如何利用RFID優異的特性,將之導入企業內之相關軟硬體的規劃,一方面除了利用RFID進行安全管理之外,同時也可因時因地的搭配其他辨識系統,及企業內其他管理系統的連結,也將評估企業內各項環境對RFID在導入及執行上的可行性和困難度,另一方面,也會探討這項系統在導入上對一般人隱私權的議題,
研究結果顯示,當RFID的規格更加被確定後,未來的應用領域將從現行大量的物流業,快速的擴散於一般人的生活應用中,而目前RFID技術仍存在的一些潛在問題,也會在日新月異的科技發展中逐一被克服,讓該技術不論導入於何種領域中, 皆能發揮其獨有之特性,加速資訊的取得和傳遞能力,提升整體的運作效益。摘要(英)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me from the human nature all the time ’’, people’’s pursuit and probing into from ancient times to the present to the novel things never changes, the achievement of the income always makes people highly praise to make great efforts after pursuing, because there is the motive force, then there is flourishing development in succession of a lot of behavior science fields. RFID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 of the ones that have already come out during World War II, after entering 21st century, because the multiple characteristics had by it, making popular again in 2003, its is mainly announce in succession by Wal-Mart , American Ministry of National Defense and Germany Metro retail system ,etc., the supplier must already cause the close attention of every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relevant industry after installing RFID on inn board and carton while delivering goods.
This research was mainly from A Company in the safe experience of management used in the past, know the part deficient by it, and discuss how to utilize RFID excellent characteristic, it insertion relevant planning of software and hardware of enterprise, on one hand besides utilizing RFID to carry on the safety management, at the same time can because when last system collocation of ground, and whether link of administrative system not other in enterprise, too assess enterprise every environment channel RFID into and carry out feasibility and difficult degree that have, will probe into the topic to rights of privacy of common people in channeling into of this system too on the other hand,
The result of study shows , in the specification of RFID after being confirmed , the application in the future will be from current a large amount of logistics industries , in the life to common people of fast diffusion is used, and some potential problems that RFID technology still exist at present, can overcome one by one in with rapid change development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oo , let technology this no matter on which kind of field does it channel into, can all give play to its exclusive characteristic , accelerate making and transmission ability of information, improve the operation benefit of the whole .關鍵字(中) ★ 安全管理 關鍵字(英) ★ RFID 論文目次 摘 要 i
誌 謝 ii
目 錄 iii
圖 目 錄 iv
表 目 錄 v
第一章 緒論 1
1-1 研究背景 1
1-2 研究動機 2
1-3 研究目的 3
1-4 研究範圍 5
1-5 論文架構 5
第二章 文獻回顧與相關理論及技術 7
2-1 自動辨識系統簡介 7
2-2 相關技術介紹及應用領域 8
第三章 個案公司介紹 26
3-1 背景介紹 26
3-2 現行安全管理制度說明 28
3-3 其他管理層面之需求 30
第四章 安全管理之應用規劃及分析評估 32
4-1 RFID 導入評析 32
4-2 系統規劃與設備說明 36
4-3 系統建置導入 42
4-4 RFID導入之關鍵成功因素 45
第五章 問題討論及未來發展 48
5-1 RFID現存之問題 48
5-2 隱私權議題 49
5-3 結論 52
5-4 建議 52
參考文獻 54參考文獻 經建會綜合計劃處,“善用RFID,創造安全便利好生活”,2007。
陳宏宇,RFID系統入門﹣無線射頻辨識系統,文魁資訊出版,2004。
香港信生有限公司,“神奇的數字---條碼(BARCODE)”,Grocery Trade Magazine。1999年7月號,取自http://www.shunsang.com/。
祥記資訊,“二維條碼介紹”,2006,取自http://www.shyang.com.tw/。
絛碼學院,“認識絛碼”,2005,取自http://www.barcode-college.com.tw/。
威嘉實業有限公司,“條碼知識”,取自http://www.waigha.com.tw/。
雷宇宏,“感應式智慧卡與無線識別技術最新發展”,電子設計資源網,2007。
包盛杰,“智慧卡與安全”,IBM Taiwan,2003。
宋餘俠,“中華民國數位化政府之規劃與實現”,國立空中大學,2006。
王大維,“明日之星-全球生物辨識產業的發展契機”,工研院IEK生醫組,2004。
楊中皇、曾郁凱、梁秀麗、章恩齊、謝良奇,“結合AES網路安全機制的非接觸式IC卡網路門禁管理系統的設計與具體實現”,高雄第一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系,2001/12。
黃偉倫,2004,e-Smart 2004研討會心得報告,財金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許勇信,“淺談生物辨識技術及部署”,財金資訊雙月刊,48期,2006。
黃雅軒,“第三隻眼 電腦視覺捍衛家園”,《技術尖兵》雜誌,第114期,2004/06。
曠文溱,“生物辨識把關電腦資料安全(下)”,2005/08/25,取自http://taiwan.cent.com/。
莊惠雯,“技術升級卅演算法效能提高 光學卅射頻式指紋辨識並列主流”,新通訊元件雜誌,第71期1月號,2007。
蒙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官方網站http://www.penpower.com.tw/。
陳順東,“虹膜辨識系統之研究與實作”,國立中央大學資訊工程研究所,2004。
朱家德、陳慶瀚,“一個高精確的虹膜特徵擷取方法及其在虹膜辨識的應用”,義守大學電機工程系,2004。
台灣富士通股份有限公司FUJITSU TAIWAN LTD.(FTL)官方網站。
盛盈射頻網,http://www.morerfid.hk/index.html。
周文卿,“全球RFID應用現況與趨勢”,資策會MIC,2007。
陳賜賢、周慧娟、許郡毓、高天慶,2006/09/02,友達與廣輝合併案對下游電腦及液晶電視顯示產業之影響分析,資策會MIC。
王乃慧,“台灣液晶電視面板大廠競爭策略分析”,資策會MIC,2006/07/30。
陳賜賢、周慧娟、許郡毓、高天慶,“友達與廣輝之策略意涵及綜效分析”,資策會MIC,2006/08/29。
王君毅、郭靜蓉,“液晶循環週期改變 面板新挑戰出現”,電子時報,2007/05/07。
李隆奇,“淺談資訊安全風險評鑑九大步驟”,財金資訊股份有限公司,取自http://www.fisc.com.tw/。
張達光,“RFID在半導體廠生產管理之應用探討”,國立交通大學,碩士論文,2005。
潘善勇,“運用專案管理導入企資源規劃成功因素之研究-以電子產業為例”,國立成功大學,碩士論文,2005。
許伯年,“導入ERP人力資源資訊系統之關鍵成功因素探討~以P公司為例”,國立中央大學,碩士論文,2003。
吳建浩,“無線射頻標籤RFID浪潮席捲全球”,電子設計資源網,2006。
林子祐,“標準底定、應用成形 RFID蓄勢待發”,電子設計資源網,2007。
林子祐,“影響RFID讀取率之因素與因應做法”, 電子設計資源網,2007。
周文卿,“RFID資訊服務商機分析”,資策會MIC,2007。
謝穎青、葉志良,“RFID的隱私權保護問題”,太穎國際法律事所,2005。
陳美玲,“論RFID技術引起之隱私權爭議”,工研院IEK系統能源組,2006。
周文卿,“全球RFID未來面臨之挑戰”,資策會MIC,2007。
陳美玲,“全球RFID產業發展趨勢”,工研院IEK機電運輸組,2006。
謝穎青、葉志良,如何解決RFID侵害穩私的疑慮,太穎國際法律事所,2005。
T博士研發團隊,“RFID接收器的驅動程式撰寫”,電子設計資源網,2005。指導教授 何應欽(Ying-Chin Ho) 審核日期 2007-7-19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