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91421020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17 、訪客IP:52.15.173.197
姓名 蔡耀霆(Yao-Ting Tasi)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企業管理學系
論文名稱 北投溫泉發展溫泉保養地(BADE)模式之競爭策略
相關論文
★ 台灣企業經營模式研究-以個案公司為例★ 組織文化對企業永續經營之影響---以某外商為例之個案研究
★ 專案管理運用於軍售作業之探討★ 合資企業組織變革與組織學習對組織績效之影響 ---以國內某合資氣體公司為例
★ 探討在分散型產業,如何利用策略性委外執行低成本與差異化-以Supermicro公司為例★ 企業投資中國的成長策略之探討-以台灣艾華電子公司為例
★ 從全球定位系統(GPS)設計代工個案探討其競爭優勢★ 創投公司投資網際網路產業之先佔者優勢探討
★ 以資料包絡分析法評估電資通光領域之科技研究發展專案計畫相對效率★ 車廠中頻直流(MFDC)點焊之品質管理制度的建立 — 以C公司為例
★ 運用六個標準差降低液晶製程中半成品耗損 — 以A公司為例★ 以財務指標探討連接器產業之經營策略-以A公司為例
★ 台灣半導體通路商經營績效分析之研究-以資料包絡分析法評估★ 自行車安全帽行業自創品牌進入中國市場之行銷策略-以廠商F公司為例
★ 化粧品零售業之電子商務商業模式-以S企業集團直營網站經營為例★ 台灣網版印刷中小企業競爭策略分析-以E公司為例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台灣的溫泉資源非常豐富,台灣目前發現的溫泉湧出地點共有128處,不論是平原、高山、溪谷及海洋,都有豐富的溫泉資源,而豐富的溫泉資源是台灣發展溫泉產業最有利的條件。近年來,隨著國人經濟能力的提升,出國旅遊的人次大幅增加及媒體的報導,國人對於「溫泉文化」的認知也愈來愈深,進而帶起溫泉觀光產業的活動。雖然全台溫泉相關產業的快速發展,但都只是數量的增加以及設備品質的提升,忽略了溫泉相關產業整體上的發展,而經營管理方面更是各自為政,仍未考慮到對溫泉保養地整體的開發與規劃。
本研究欲從德國、日本的溫泉保養地的經營模式的發展及我國北投溫泉地開發的現況中,探討研究兩者的差異程度。希望透過國外溫泉保養地成功模式的分析,探討北投溫泉地區溫泉相關產業的發展,給予北投溫泉地適合發展的BADE模式的建議。
本研究經過專家訪談、文獻探討、田野調查後,利用「BADE發展條件」、「附加價值的活動」兩大構面,探討北投溫泉的模式,研究結果顯示北投溫泉應朝向BADE多元化的模式發展,妥善的利用當地的資源配合政府政策的推動及結合民間組識的力量,以達到綜效,使北投更具有競爭力。北投溫泉區應把目標放在成為世界級的北投溫泉與Baden Tamagawa Yuson Helviz成為姐妹溫泉,讓北投在溫泉界中成為頂級溫泉區。
關鍵字(中) ★ 競爭策略
★ 溫泉保養地
★ 北投
關鍵字(英)
論文目次 摘 要………………………………………………………………..Ⅰ
誌 謝………………………………………………………………..Ⅱ
目 錄………………………………………………………………..Ⅲ
圖表目次………………………………………………………………..Ⅳ
第一章 緒論……………………………………………………………0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01
第二節 研究目的………………………………………………………03
第三節 研究流程………………………………………………………04
第二章 文獻探討………………………………………………………05
第一節 溫泉相關文獻研究……………………………………………05
第二節 溫泉保養地(Baden)相關文獻研究……………………….12
第三節 策略相關文獻研究……………………………………………18
第四節 文獻評述與應用………………………………………………32
第三章 研究方法的理論基礎與研究設計…………………………..36
第一節 研究方法的理論基礎…………………………………………36
第二節 研究架構………………………………………………………39
第三節 研究方法設計…………………………………………………40
第四章 產業現況與個案介紹…………………………………………41
第一節 觀光產業概況…………………………………………………41
第二節 溫泉市場現況…………………………………………………46
第三節 北投溫泉區個案介紹…………………………………………47
第五章 研究之策略理論分析…………………………………………60
第一節 SWOT分析………………………………………………………60
第二節 北投的核心資源……………………………………………….64
第三節 競爭策略中的定位…………………………………………….65
第四節 發展溫泉保養地(BADE)模式……………………………….66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69
第一節 結論……………………………………………………………69
第二節 建議……………………………………………………………71
第三節 研究限制與後續研究……………………………………….74
參考文獻………………………………………………………………..75
中文部份…………………………………………………………………75
日文部份…………………………………………………………………77
英文部份…………………………………………………………………78
附錄
訪談問卷…………………………………………………………………81
圖目錄
圖1-1 研究流程..........................................04
圖2-1 SWOT矩陣………………………………………………………26
圖2-2 一般性策略矩陣………………………………………………27
圖2-3 溫泉保養地層級分類圖………………………………………33
圖2-4 SWOT分析資源基礎模式之間的關係…………………………34
圖3-1 研究架構………………………………………………………39
圖4-1 90至92年來台旅客各月份總人次變動情形…………………45
圖5-1 北投溫泉地與德國BADE溫泉模式之相異處…………………67
表目錄
表2-1 不同溫泉產狀與溫泉定義說明表……………………………06
表2-2 日本溫泉法規定標準…………………………………………07
表2-3 溫泉區分類型…………………………………………………08
表2-4 八種台灣較常見且具療效的溫泉泉質………………………10
表2-5 溫泉保養地(BADE)的發展條件……………………………14
表2-6 溫泉保養地的必要條件………………………………………15
表2-7 溫泉地類型……………………………………………………17
表2-8 策略定義彙總…………………………………………………19
表2-9 策略層級彙整表………………………………………………21
表2-10 競爭策略的定義………………………………………………24
表2-11 核心資源分類表………………………………………………30
表3-1 質性研究資料收集技術類型表………………………………37
表3-2 研究方法問題類型……………………………………………38
表3-3 訪談之專家學者名單…………………………………………40
表4-1 國人國內旅遊率………………………………………………42
表4-2 國人國內平均旅遊次數………………………………………42
表4-3 國內旅遊利用日期……………………………………………43
表4-4 2003年旅客前往旅遊地區比率………………………………43
表4-5 旅遊天數統計…………………………………………………43
表4-6 國內旅遊平均每人每次各項花費……………………………44
表4-7 來台旅客人次表………………………………………………44
表4-8 來台旅客平均停留天數………………………………………45
表4-9 歷年觀光外匯收入統計………………………………………46
表4-10 北投溫泉年表…………………………………………………49
表4-11 與溫泉旅館相關的重要年紀表………………………………53
表5-1 以「觀光」目的來台旅客成長率……………………………60
表5-2 北投溫泉區泉質特色…………………………………………63
表6-1 北投溫泉可發展為BADE多元化模式之策略分析(發展條件)…….71
表6-2 北投溫泉可發展為BADE多元化模式之策略分析(附加價值活動).73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中文部份
1 、Henry Mintzberg, Bruce Ahlstrand, Joseph Lampel著,林金榜譯,策略巡禮管理大
師明茲柏格的策略管理全書,商周出版2003。
2 、Porter. M. 著周旭華譯(1998),競爭策略性業環境及競爭者分析,天下文化。
3 、Joseph A. Maxwell著高熏芳、林盈助、王向葵合譯(2001),質化研究設計一種互動
取向的方法,台北市心理出版社。
4 、孔憲法(1998),台灣南區重要溫泉地區遊客開發潛力評估之研究,規劃學報。
5 、世界觀光組織(2000),世界觀光組織World Tourism Organization分析報告,交通
部觀光局,台北市。取自http://202.39.225.136/auser/b/wpage/chp1/1_1.1.htm。
6 、北方網(2002),SPA文化的起承轉合,北方網時尚呼吸。取自
http://fashion.big5.enorth.com.cn/system/2002/08/12/000394889.shtml。
7 、北投溫泉區泉質特色。取自http://www.planning.taipei.gov.tw/hotspring/title-
3.html。
8 、司徒達賢(1995),策略管理,台北遠流出版。
9 、交通部觀光局(2000),觀光政策白皮書,交通部觀光局,台北市。
10、交通部觀光局(2001),89年來台旅客突破260萬人次國人出國突破730萬人次雙雙再
創歷年新高點,觀光局新聞稿。
11、交通部觀光局(2002),觀光客倍增計劃,觀光客倍增計劃全國研討會,台北市。
12、交通部觀光局(2003),觀光外匯收入統計,交通部觀光局,台北市。
13、交通部觀光局(2004),中華民國92年國人旅遊狀況調查,交通部觀光局,台北市。
14、交通部觀光局(2004),觀光市場分析,交通部觀光局,台北市。
15、交通部觀光局(2005),觀光統計月報,交通部觀光局,台北市。
16、吳思華(2001),策略九說:策略思考的本質,麥田出版社。
17、吳思華(1994),「策略九說-第四說:資源說」, 世界經理文摘89期,第74-87頁。
18、呂理昌(2002),大屯山採硫史,北投地方史溫泉篇,第51-59頁。
19、林義貴(2005),全國溫泉飯店簡介,台灣溫泉探勘服務網。取自
http://www.twem.idv.tw/。
20、林淑婉(2003),我國民營全區行動電話服務業者經營策略與經營績效之研究,國立
交通大學管理學院(管理科學學程)碩士班論文。
21、林晉寬(1994),從資源基礎理論探討資源特性與成長策略之關係,國立政治大學企
業管理研究所,未出版博士論文。
22、周蓉滋(2003),建構溫泉旅館專家系統,銘傳大學觀光研究所碩士論文。
23、卓凝香(2004),長野白骨溫泉-公共露天浴池水造假,TVBS新聞報。取自
http://www.tvbs.com.tw/news/news_list.asp?no=jean20040713124750。
24、洪榮川(2000),醫療美容溫泉養生指南,東佑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25、洪德俊(2003),台灣溫泉產業永續經營之研究以北投溫泉為例,第二屆21世紀產業
經營管理國際學術研討會,高雄市。
26、洪德仁(2003),北投溫泉之旅:歷史、文化、新北投,台北市北投區公所出版。
27、信建吾(2000),德國頂級溫泉鄉-巴登巴登,中央綜合月刊,第123-125頁
28、胡蕙寧(2003),水療之城,自由時報新聞網。取自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3/new/aug/22/today-world1.htm。
29、孫仁和(1999),溫泉遊憩區遊客特性之研究-以北投、陽明山、馬槽溫泉遊憩區為
例,私立銘傳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未發行碩士論文。
30、陳肇夏(1994),大地的氣息,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共308頁。
31、黃秋月(1998),全省重要溫泉規劃,台灣省交通處旅遊集。
32、張寶堂(2002),台灣的溫泉資源調查技術與開發利用,溫泉資源規劃暨休閒學術研
討會,台北護理學院。
33、張債華(2002),台灣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旅行業競爭策略之研究,南華大學旅遊事業
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34、曾盛杰(1999),事業部經營策略變遷之研究-高雄大型建商為例,中山大學企業管理
研究所博士論文。
35、楊東曉(2003),以資源基礎觀點探討轉型策略-明基電通為例,銘傳大學企業管理研
究所碩士論文。
36、劉作仁(2002),溫泉的醫療效果,北投地方史溫泉篇,第170-177頁。
37、經濟部水資源局(2002),台灣溫泉水資源之調查與開發利用(3卅4),工業技術研
究院能源與資源研究所執行。
38、蔡麗美(2002),北投溫泉史,北投地方史溫泉篇,第60-96頁。
39、鄭健雄(1998), 台灣休閒農場企業化經營策略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農業推廣研究
所,博士論文。
40、韓德威(2002),北投溫泉旅館之興迭,北投地方史溫泉篇,第97-103頁。
日文部份
1、小室克夫著(1975),21世紀的溫泉保養地,集文社。
2、川崎義巳(2002),溫泉教室。
3、日本環境省厚生省(2001),溫泉法,日本環境省厚生省。
4、日本環境省與厚生省群馬縣(2002),群馬縣溫泉保全計劃書,群馬縣府。取自
http://www.pref.gunma.jp/c/09/terume/siryou/mokuji.htm。
5、日本環境省自然環境局(2002)。取自http://www.env.go.jp/press/press.php3?
serial=1542。
6、岩崎輝雄(1990),成熟社會的處方籤-休養,日本厚生科學研究所。
英文部份
1 、Andrews, Kenneth R.(1971),“ The concept of corporate
strategy ” ,Homewood, Illinois.
2 、Ansoff, H. I. (1965), “Corporate Strategy: An Analytic Approach to
Business Policy for Growth and Expansion”, Mcgraw-Hill, New York.
3 、Aaker, D. A. (1984) , “Strategic Market Management”, pp.70.
4 、Barney, J.B. (1991) , “ Firm resources and sustained competitive
advantage”,Journal of Management,17(1), 99-120.
5 、Barney, J.B. (1999) , “How a firm?s capabilities affect boundary
decisions”,Sloan Management Review, Spring, 137-145.
6 、Chandler. A. D. (1962),“ Strategy & Structure ” ,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7 、Collis, D. J., & Montgomery, C. A(1995), “Competing on resources: Strategy
in the 1990s”,Harvard Business Review, July-August.
8 、Glueck, William F.(1976),“Business Policy:Strategy Formation and
Management Action” , second edition, McGraw-Hill, N.Y.
9 、Glueck, W. F. & Jauch, L. R. (1980), “ Strategic Management and Business
Policy ”, N. Y. : McGRAW-HILL.
10、Grant, R.M(1991)., “The resource-based theory of competitive advantage:
Implications for strategy formulation,” 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Vol.33,Spring, 114-135.
11、Hill, C. W. and Jones, G. R.(1995) ,“ Strategic management theory: An
integrated approach (3rd ed.)”,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12、Hope, J. & Hope, T. (1997), “ Competing in the Third Wave : the Ten Key
Management Issues of the Information Age “ ,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13、Leonard-Barton, Dorothy (1995), “ Wellsprings of Knowledge:Building and
Sustaining the Sourcesof Innovation”, Boston: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中譯本:王美音譯,「知識創新之泉」,台北:遠流出版,民國87 年)
14、Lamoreaux, P.E. and Tanner, J.T. (2001), “Springs and Bottled waters of
theworld. Springer-Verlag ” , Heidelberg, Germany.
15、Miles, R. E. and Snow, C. C. (1978), “Organizational Strategy, Structure
and Process”, New York: McGraw-Hill, p.34.
16、Mintzberg, H.and Quinn, J.B. (1996),“The Strategy Process:
Concepts,context,and cases”,Prentice—Hall.
17、Oliver, C. (1997), “Sustainable competitive advantage: Combining
institutional and resource-based views”,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8
(9),pp.697-713.
18、Penrose, E.(1959), “The theory of the growth of the firm”, New York:
John Wiley.
19、Porter, M. E.(1980),“Competitive Strategy”, New York , NY: Free Press.
20、Porter, M. E.(1980),“ Competitive Strategy – Techniques for Analysis
Industries and Competitors ”, New York : The Free Press.
21、Porter, M. E.(1985),“ Competitive Advantage”, New York , NY: Free Press
22、Prahalad, C. K. and Hamel, G. (1990), “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Vol. 68 (3), pp. 79-91.
23、Steiner, G. A. and J. B. Miner (1977), “ Management Policy and Strategy :
Text”, Reading and Cases, N. Y. : Macmillan.
24、Schuler, R. & Jacson, S. (1987), “Organizational Strategy and
Organizationallevel as Determinant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Practices” , Humanresource Planning,Vol.10,No.1.
25、Todd, D.K. (1980), “Groundwater hydrology”, 2nd edn., John Wiley & Sons.
26、Von Neumann & Morgenstern.(1947) ,“ Theory of Games ”, New York:Free
Press.
27、Von Clausewitz.(1976), “ On War ”,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8、Weihrich,H.(1982), “The TOWS Matrix - a Tool for Situational Analysis”,
Long Range Planning, April p.60.
29、Wernerfelt, B.(1984), “A Resource-Based View of the Firm”,
StrategicManagement Journal, 5(2), pp.171-180.
30、Yin, Robert K. (1994) , “Case Study Research: Design and Methods”,
Second Edition, Sage Publications.
指導教授 洪德俊(De-Jiun Horng) 審核日期 2005-6-21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