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89424029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80 、訪客IP:18.189.14.219
姓名 蘇裕淇(yuchi su)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產業經濟研究所
論文名稱 工研院技術移轉績效之探討-以大億科技為例
相關論文
★ 從電子商務演進-探討銀行電子金融服務創新★ 財富管理業務之探討─以花旗銀行及合作金庫商業銀行為例
★ 數位相機產業市場結構、行為與績效之研究★ 企業危機處理策略之探討─以台灣非酒精飲料業為例
★ 以軟硬整合思維重新探討智慧型手機商業模式★ 企業之開放式創新行為探討-以光寶科技為例
★ 再生能源產業發展政策研究-以市場失靈觀點★ 全球太陽能產業分析-以德國發展為例
★ 國際貨櫃物流港區政策之研究:以鹿特丹港口計畫為核心★ 美妝產業之開放式創新─以L’Oréal與P&G公司為例
★ 快速時尚管理-找出台灣的下一個ZARA★ 台灣新藥開發T公司個案研究:開放式創新商業模式視角
★ 創投決策與高科技廠商研發行為之研究—以新竹科學園區上市上櫃公司為例★ 台灣積體電路產業人際關係網絡之分析
★ 政府研發獎助與中小企業研發創新關係之研究 ----以新竹科學園區廠商為例★ 創業育成中心之育成績效評估-以工業技術研究院創業育成中心為例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摘要
在一片傳統產業外移聲中,傳統產業轉型為高科技產業是必然的趨勢,目前正是「顧客需求導向」的時代,而顧客的需求卻隨時在變化,企業必需重視研發,不斷推出新產品,以迎合顧客的需求,為爭取開發新產品的時效,技術移轉可說是最快速的方法。
本論文的研究對象是以與工研院技術合作中,技術變化較快的光電業---大億科技廠商為對象,進行實證研究。目的主要在探討有哪些因素會影響技術移轉的績效。以先整理文獻上對光電產業的相關調查研究,了解光電業歷年的技術引進情形,再各別深入訪問大億科技藉由訪問實際參與技術移轉工作之專家,透過訪談、實地觀察、蒐集當事人報告(包括口頭及書面報告),佐以歷年來的工研院檔案資料,反覆比較求證。
資料分析後得到下逑的結論:
1. 外界的環境因素對技術移轉的績效有重大影響:本研究的個案對大億科技公司最後並未將從工研院所引進之12.1吋的背光模組技術商品化,因為等要量產時外界已經都在生產14吋的背光模組,此乃是科技的進步讓顧客的需求快速改變,而讓技術移轉績效降低。
2. 技術移轉可強化技術採用廠商的技術團隊:大億科技透過與工研院的技術移轉專案而建立了一流的技術團隊,利用借用工研院的人才,來提昇公司內部的研發能力。
3. 成長策略使大億科技成功的打入光電市場:大億科技成功的運用關聯性多角化成長策略與垂直整合,以提昇公司本身的市場競爭力,並吸引了英特爾、聯電、優派等大廠的投資。
關鍵字(中) ★ 技術移轉
★ 產業轉型
★ 工研院
關鍵字(英)
論文目次 目錄 I
表目錄 III
圖目錄 IV
第一章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3
第三節 論文結構與研究設計 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7
第一節 技術之意義 7
第二節 技術特性及技術能力 8
第三節 技術移轉之意義 11
第四節 技術移轉績效衡量指標 12
第五節 影響技術移轉績效的因素 14
第三章 光電產業的發展 22
第一節 薄膜電晶體液晶顯示器之意義與特性 24
第二節 液晶顯示器的成本結構與製造 25
第三節 LCD產業未來展望 28
第四節 LCD的優勢 29
第四章 大億集團個案研究 31
第一節 研究對象及研究方法 31
第二節 資料來源與資料說明 32
第三節 個案研究 33
第四節 個案分析 53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63
第一節 結論與研究貢獻 63
第二節 建議 66
第三節 研究限制及未來研究方向 74
參考文獻 75
資料來源: 75
附錄 78
一、訪談大綱 78
二、訪談記錄 78
參考文獻 一、中文文獻
1. 蔡忠育(1995) ,技術受者涉入與技術移轉績效之關係,中央大學企業管理系碩士論文。
2. 楊君琦,技術移轉互動模式失靈及重塑之研究----以研究機構與中小企業技術合作為例,台灣大學商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3. 陳寶權,企業競爭策略、技術能力、移轉過程互動程度與國際技術移轉績效相關性之研究,靜宜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4. 趙永明,高科技產業技術移轉影響因素之研究-以我國積體電路工業為例
,國立交通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5. 方世杰(1996),「產研研發聯盟之廠商特質、技術移轉特性、互動機制與績效之研究」,管理學報,16(4):633-659。
6. 黃元順(2001),「技術能力與特性類型搭配互動模式對技術移轉績效影響之研究」,國立中央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
7. 江炯聰(1981),「工業技術之創新、移轉與採用」,工業技術,86:34-43
8. 楊君琦(2000),技術移轉互動模式失靈及重塑之研究---以研究機構與中小企業技術合作為例,國立台灣大學商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9. 胡幼慧(1996),焦點團體法,摘自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 (P223-238),台北:巨流。
10. 賴士葆(民76),“企業技術特性與新產品發展績效相關之研究”,管理評論:第六卷,頁碼:第102—114頁
11. 陳松柏,洪铅財,蕭慈飛(1998),企業研究發展,台北,空中大學
12. 陳怡之(1995),「我國廠商技術移轉需求與特性分析」,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台北。
13. 俞慧芸(1995),「政府科技專案技術移轉模式與移轉績效之研究:以臺灣電子資訊產業為例」,中山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博士論文,高雄。
14. 國家科學委員會(1997),「中華民國科學技術統計要覽」,國家科學委員會,台北。
15. 經濟部投資業務處(1988),「技術合作條例」,經濟部投資業務處,台北。
16. 經濟部科技顧問室(1990),「產業科技研究發展論文集」,中國生產力中心,台北。
17. 薛琦(1987),「我國產業的技術移轉與技術發展」,中美技術季刊,第32卷第4期,頁89-90。
二、英文文獻
1. Autio, E. & Laamanen , T. (1995)," Technological management and transfer of technology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 10(7/8):643-664。
2. Beecham, M. A. & Cordey -Hayes, M. (1998), "Partnering and knowledge transfer in the U.K. motor industry", Technovation, 18(3) : 191-205。
3. Bidault , F. & Cummings, T.(1994), "Innovating through alliances: Expectations and limitations", R&D Management ,24(1) : 33-45。
4. Bonaccorsi, A. & Piccaluga, A. (1994), "A theoretical framework for theevaluation of university industry relationships ", R&D Management ,24(3) :229-247.
5. Peter F.Drucker,1973,“Management :tasks ,responsibilities practices”,NY:THE FREE PRESS
6. Richard E.S. Boulton , Barry D .Lisert ,Steve M.Samek,2000,“Cracking the value code”NY:HARPER COLLINS.
7. Robert S,Kaplan &David P.Norton,2001,“The strategy-focused organization”HARIARD BUSINESS SCHOOL
8. Dorothy Leonard-Barton 1995,“Wellsprings of knowledge” HARIARD BUSINESS SCHOOL
9. Gary Hamel,2000,“Leading the revolution” HARIARD BUSINESS SCHOOL
10. Michael Hammer,2001,“The agenda:what every business must do to dominate the decade”Crown Puolishers
11. Lawrence R. Jauch ,William F .Glueck,1988,“Business policy and strategic management”Mcgraw-Hill ,INC
12. James B .Quinn, Jordan J. Baruch,Karen Anne Ziew,1997.“Innovation explosion:using intellect and software to revolutionize growth strategies.”The free press
13. Burns, T. & Stalker, G. M. (1961), The management of innovation. London: Tavistock.
14. Calabrese, G. (1997), "Communication and co-operation in product development: A case study of a European car producer", R&D Management, 27: 239-252.
15. Carlson, P. J. & Davis, G. B. (1998), " An investigation of media selection among directors and mangers: From ’’self’’ to ’’other’’ or ientation", MIS Quarterly, 22(3):335-362.
16. Chesbrough, H. W. and Teece, D. J. (1996), "When is virtual Virtuous: Organizing for Innovation",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Jan-Feb., pp.
17. Cohen, W. M. & Levinthal, D. A. (1990)," Absorptive capacity: A new perspective on learning and innovation".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35: 128-152.
18. Cutler W. Gale (1989), "A survey of high-technology transfer proactice in Japan and the United State ", Interfaces, 19(6):67-77
19. Danny Miller (1987), "The Genesis of Configuration",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2 : 686-701.
20. Yadong Luo. The structure-performance relationship in a Transitional economy:An empirical study of multinational alliances in china.J Busn Res 1999:46
21. Piper, W. S. and Naghshpour S., “Government technology transfer: Theeffective use of both push and pull marketing strategies”, InternationalJournal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 12(1), 1996, pp.85-94.
22. Westhead, P., “Survival and employment growth contrasts between types ofowner-managed high-technology firms”, 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 20(1), pp.5-27.
23. Watkins, W. M., “Business Aspects of technology transfer: marketing and acquisition”, Noyes Publications, 1989
指導教授 王弓(Kung Wang) 審核日期 2002-7-7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