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90424017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14 、訪客IP:18.116.43.109
姓名 劉世鈞(Shih-Chun Liu)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產業經濟研究所
論文名稱 電信不對稱管制之研究
相關論文
★ 公平交易法對多層次傳銷定義之研究 -「給付一定代價」是否應予保留★ 產業群聚與ICT、電子商務技術擴散-以臺灣製造業為例
★ 人力資本與經濟成長:以TIMSS測驗分數作為人力資本代理變數可行性之探討★ 個人預計退休年齡的決定
★ 租稅幻覺與已婚婦女勞動供給之影響★ 宗教認知對修行投入時間影響之探討
★ 退休金給付制度及強制退休時點與員工互動之探討★ 台灣管理階層薪資結構 Tournament Theory 之實證研究
★ 人才移動、家庭遷移與技術移轉-以台商在上海地區就職為例★ 電子商務消費者行為計量分析
★ 台灣B2C電子商務市場商品價格變動因素之探討—兼論虛擬市場與實體市場間之整合★ 高科技產業垂直分工與群聚效果之分析—以新竹科學園區為例
★ 臺灣地區大學教育報酬率時間變化趨勢之分析★ 肢體障礙勞工教育與就業狀況之探討 -以傳訊理論與歧視理論為基礎
★ 教育的信號功能分析─以國內事業單位為例★ 電子商務對廠商生產力之影響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近年來電信業可說是最熱門的產業之一,從最早第二類電信業務的開放至固網執照的發放,電信產業的發展可說是一日千里,從台灣的行動電話普及率以及國際通話費率的調降便可視出端倪,在這種市場結構快速改變的情行下,台灣從民國88年通過電信法修正後,採用不對稱管制的方式來因應市場的改變,然而不對稱管制是否為市場過渡的萬靈丹?為此,本研究以彙整國內外學者的意見,以及美國、英國與澳大利亞三國的電信自由化發展經驗,來進一步分析台灣電信產業的不對稱管制。
不對稱管制的採用基於一個最基本的理論,就是市場在開放初期,為了讓市場的競爭機制發揮作用,限制既有業者的市場力量,給予新進業者有足夠的發展空間;然而在這樣的理論下,是否真正能夠使市場發揮原有的功能,學者的看法並非一致;因此,我國在採行不對稱管制的情況,必有其嚴格的條件與限制,以防止弊病發生。
另外,從先進國家管制的演變上,我們可以發現儘管各國皆採行所謂的不對稱管制,但是最後的差異相當的大,可概分為美國的分割模式與英國的雙占模式,主要差異在於電信政策的不同,最後導致電信不對稱管制的實施強度也不相同,這樣說並非否定不對稱管制的重要性,從美國的發展中我們可以看到,在過渡的時期,不對稱管制更是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使得美國電信得以快速發展,而最後不對稱管制也撤除。
台灣不對稱管制的內容,與各國的管制相比可說是相當一致的,不論是價格管制或是網路互連方面,但是由於整體的政經情勢不同,管制的成效也不相同,原因可能是在於:1.中華電信仍未完全民營化,仍受到政府財政收入的考量影響;2.市場開放的方式不同,我國不同於美國也不同於英、澳,因此,很難說明在不同的市場結構下,不對稱管制的成效是否相同;3.地理區域的限制,台灣地狹人稠,電信的建構與市場的區分不同於其他各國。因此,本文除了建議原有不對稱管制需改善的地方外,並不建議一定要遵循所謂的美國模式或是英國模式,而是因應我國電信的特色,發展出適合我國的電信管制方式。
關鍵字(中) ★ 電信
★ 管制
★ 不對稱管制
★ 電信管制
關鍵字(英)
論文目次 第一章 緒論……………………..………………….…………………………1
1.1 研究背景.............................................................................................................1
1.2 研究動機與目的…………..…………………………………………………...2
1.3 研究方法…………..………………………………………………………...…2
1.4 研究架構………..……………………………………………………………...3
第二章 電信產業不對稱管制的定義與理由………...………………………4
2.1 市場力量與電信產業……………………..…………………………………...4
2.2 不對稱管制的意義………………………..…………………………………...5
2.2.1 不對稱管制的理由……………………………………………………..6
2.2.2 經濟分析………………..……………………………………………....7
2.3 不對稱管制的具體措施…………………………………..………………….10
2.4 不對稱管制可能產生的弊病………..……………………………………….11
第三章 美國、英國、澳洲管制的發展………………………………………14
3.1 美國………………………………………………………………………...…14
3.1.1 電信管制機構…………………………………………………………14
3.1.2 歷史發展………………………………………………………………14
3.1.3 電信規範-不對稱管制……………………..…………………………15
3.1.4 美國不對稱管制之討論………………………………………………18
3.1.5 小結……………………………………………………………………22
3.2 英國…………………………………………………………………………...22
3.2.1 電信管制機構…………………………………………………………22
3.2.2 歷史發展………………………………………………………………23
3.2.3 電信不對稱管制………………………………………………………24
3.2.4 管制之檢討……………………………………………………………27
3.2.5 小結……………………………………………………………………29
3.3 澳洲…………………………………………………………………………...30
3.3.1 電信管制機構…………………………………………………………30
3.3.2 歷史發展………………………………………………………………30
3.3.3 電信管制………………………………………………………………32
3.3.4 澳洲電信管制現況……………………………………………………33
3.3.5 小結……………………………………………………………………37
第四章 台灣的電信不對稱管制………….…………………………………38
4.1 台灣電信產業現況…………………………………………………………...38
4.2 電信自由化發展…………………………………………………...................38
4.3 電信管制成效………………………………………………………………...41
4.4 我國不對稱管制的具體措施………………………………………………...42
4.4.1 資費管制……………………………………………………………....43
4.4.2 網路互連……………………………………………………………....44
第五章 台灣不對稱管制之探討…………………………………………….48
5.1 各國電信開放模式…………………………………………………………...48
5.1.1 電信自由化……………………………………………………………49
5.1.2 管制強度改變…………………………………………………………50
5.2 電信管制對象…………………………………………………..……….........51
5.3 資費管制…………………………………………………………………..….53
5.3.1 資費管制的方法………………………………………………………53
5.3.2 價格上限管制法………………………………………………………54
5.3.3 台灣的資費管制檢討…………………………………………………55
5.3.4 價格上限管制的優缺點………………………………………………56
5.4 網路互連……………………………………………………………..……….58
5.4.1 網路接續費的成本方法………………………………………………59
5.4.2 網路細分化之探討……………………………………………………60
5.5 我國行動通信之不對稱管制………………………..……………………….60
5.6 我國不對稱管制之探討……………………..……………………………….61
第六章 結語與建議…………………….……………………………………64
6.1 結語………………………………..………………………………………….64
6.2 建議………………………..………………………………………………….65
參考文獻…………………………………………………………………...…67
參考文獻 (一)中文
1. 交通部(2002),交通政策白皮書,。
2. 交通部電信總局(2002),電信自由化—政策白皮書,。
3. 楊嘉雯(2001),簡介電信自由化後符合公平合理原則之接續費計算基,《經社法治論叢》,第28期,59-96。
4. 劉紹樑(1999),電信市場自由化之競爭政策與法律問題,《第三屆競爭政策與公平交易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25-265
5. 劉孔中(2000),第三次電信管制革新之前瞻研究,《法令月刊》,第五十一卷第七期,11-19。
6. 如意淼(2001),從歷史背景探討當今網路互連政策,《通訊雜誌》,第93卷,p94-99.
7. 劉崇堅、莊懿妃(1998),網路互連與電信產業之發展,《經社法制論叢》,第二十一期,77-96。
8. 太穎國際法律事務所(2001),《因應全面電信自由化相關機制之規劃期末報告》,交通部電信總局委託研究報告。
9. 高凱聲(1999),論電信事業價格調整上限管制制度,《經社法治論叢》,第23期,31-57。
10. 王文宇(2000),公用事業管制與競爭理念之變革—以電信與電業法制為例,《國立臺灣大學法學論叢》,第29卷第4期,85-158。
11. 謝煥乾(2000),電信自由化及其配套管制措施,《萬國法律》,第一一四期,2-11。
12. 施俊吉、鄭優、何之邁、劉紹梁、莊春發(2000),《電信產業競爭規範之研究》,行政院公平交易委員會八十九年度合作研究報告。
13. 周韻采(2001),第三波電信管制革新之雛議,《理論與政策》,第十五卷第四期,p.17-30。
14. 莊懿妃 劉崇堅(2000),電信產業之不對稱管制,《經社法治論叢》,第26期,,頁85,86
15. 簡維克(2002),從美國1996年通訊法案力探討電信市場下的不對稱管制(下),《萬國法律》,第123期,p.37-49。
16. 劉崇堅、莊懿妃(1999),電信法之結構管制分析,《經社法制論叢》,第二十三期,頁103。
(二)英文
1. Sharon K. Black(2002), Telecommunications Law in the Internet Age, Morgan Kaufmann Publishers.
2. Alison Jones and Brenda Sufrin(2001), EC Competition Law,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3. Clare Hall, Colin Scott and Christopher Hood(2000), Telecommunications Regulation, Routledge Advances in Management and Business Studine.
4. Infrastructure industries telecommunications(2001), ACCC.
5. Preliminary Statistics of Communications(1997), Common Carriers, FCC.
6. David Lazer and Viktor Mayer-Schonberger (2002),Telecommunication Developments in the European Union:Governing Networks:Telecommunication Deregulation in the European and the United States , Brookly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aw.
7. Jens T. Werner(2002),US Telecommunication Companies in Europe – the Application of EC Competition Law in the Telecommunications Sector , Albany Law Journal of Science & Technology.
8. Martyn Taylor(2002), Reforming China’s Telecommunications Laws: Lessons from the Australian Experience?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s Law and Policy.
9. Michel Kerf and Damien Geradin(1999), Controlling Market Power in Telecommunications: Antitrust vs. Sector-Specific Regulation An Assessment of the United States, New Zealand and Australian Experiences , Berkeley Technology Law Journal.
10. Daniel F. Spulber(1995), Deregulating Telecommunications , Yale University.
11. Leonard W.H. Ng(1997), Access and Interconnection Issues in the Move Towards the Full Liberalization of European Telecommunications , North Carolina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aw & Commercial Regulation.
12. Richard A. Posner(1976), Antitrust Law : An Economic Perspective.
13. Colin Scott (1996), International Regulatory Competition and Coordination: Perspectives on Economic Regulation in Europe and The United States.
14. Leonard W.H. Ng (1977), Access and Interconnection Issues in the Move Towards the Full Liberalization of European Telecommunications, North Carolina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aw & Commercial Regulation .
15. Schere (1994), Asymmetric Re-regulation of Telecommunication Under European Community Law.
16. J. Gregory Sidak and Daniel F. Spulber (1994) , Deregulation and Managed Competition in Network Industries.
17. United States v. American Tel. & Tel. Co., 552 F. Supp. 131 (D.D.C. 1982), aff’d sub nom. Maryland v. United States, 460 U.S. 1001 (1983).
18. First report and order ( 1980 ) , FCC .
19. Second report and order (1982) , FCC .
20. In the Matter of policy and Rules Concerning Rates for Competitive Common Carrier Services and Facilities Authorizations Therefor 95 F.C.C. 2d 554, 56 R.R. 2d 1219 (1983)
21. Common Carriers, FCC(1997),Preliminary Statistics of Communications , p.8
22. DTI(Department of Trade and Industry)policy briefs(1993):Telecommunications Liberation in the UK.
(三) 網路資料部分
1. 交通部電信總局網站,http://www.dgt.gov.tw/
2. Australian Competition and Consumer Commission(ACCC),http://www.accc.gov.au/
3. Federal Communications Commission (FCC) ,http://www.fcc.gov/
4. Office of Telecommunications(OFTEL),http://www.oftel.gov.uk/
指導教授 單驥(GEE SAN) 審核日期 2003-12-15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