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91424009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18 、訪客IP:3.142.201.93
姓名 邱麗芳(Li-Fang Chiu)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產業經濟研究所
論文名稱 臺灣地區大學教育報酬率時間變化趨勢之分析
相關論文
★ 公平交易法對多層次傳銷定義之研究 -「給付一定代價」是否應予保留★ 產業群聚與ICT、電子商務技術擴散-以臺灣製造業為例
★ 人力資本與經濟成長:以TIMSS測驗分數作為人力資本代理變數可行性之探討★ 個人預計退休年齡的決定
★ 租稅幻覺與已婚婦女勞動供給之影響★ 宗教認知對修行投入時間影響之探討
★ 退休金給付制度及強制退休時點與員工互動之探討★ 台灣管理階層薪資結構 Tournament Theory 之實證研究
★ 人才移動、家庭遷移與技術移轉-以台商在上海地區就職為例★ 電子商務消費者行為計量分析
★ 台灣B2C電子商務市場商品價格變動因素之探討—兼論虛擬市場與實體市場間之整合★ 高科技產業垂直分工與群聚效果之分析—以新竹科學園區為例
★ 電信不對稱管制之研究★ 肢體障礙勞工教育與就業狀況之探討 -以傳訊理論與歧視理論為基礎
★ 教育的信號功能分析─以國內事業單位為例★ 電子商務對廠商生產力之影響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論文摘要:
近年來台灣地區大學教育急速擴張,使得大學生的比例逐年上升,令人不禁要思考大學教育報酬率是否會隨著市場上大學生勞動供給的增加而下降?為解答此問題,本文首先估計1978-2003年的大學教育實質報酬率,由其中觀察大學教育報酬率的長期趨勢,再進一步探討影響其趨勢變化的原因。研究結果發現台灣地區1978-2003年大學教育實質報酬率約在5.8%-9.4%之間,由其趨勢可觀察到在1987年以前其估計值為緩慢地上升,1987年以後則呈現逐步下降的情形,應用Chow test檢定之後,發現在1987年的時點上確實發生了結構性的改變,因此緊接著再運用Mincer (1976)的最小工資模型為基礎,探討影響大學教育實質報酬率趨勢變化的重要因素,並分析在1987年出現先升後降趨勢的可能原因。
在影響大學教育報酬率趨勢變化的因素中,將其分為勞動供給、勞動需求以及總體經濟三方面的解釋變數,各項變數的結果皆相當符合經濟直觀,即勞動供給面的變數對大學教育報酬率有負向的影響,而勞動需求與總體經濟面的因素會對大學教育報酬率產生正向的結果,由此可推得大學教育擴張、大學畢業生人數增加並不必然會對應著大學教育報酬率的下降,仍必須考慮勞動需求與總體經濟的因素,因為其有可能為大學教育報酬率提供向上拉升的力量,本文的實證結果亦驗證了此點,雖然在1987年後大學教育報酬率出現下降的趨勢,但由於同時有強烈勞動需求的拉升,才會使得大學教育報酬率沒有因大學教育急速擴張出現迅速下跌的狀況,而是呈現一個緩慢下降的趨勢。再者,分析1987年前後出現先升後降趨勢的可能原因如下:1980年代開始國內對於高級人才的需求日增,使得大學勞動需求線向外移動,造成1987年之前大學教育報酬出現上升的趨勢,之後政府大量地投資在高等教育上,使得大學勞動供給人數快速地增加,造成供給線大幅外移,導致1987年後大學教育報酬呈現下降的情況,雖然同期間大學勞動需求亦大幅向外擴張,但由於大學相對供給上升的幅度大於其相對需求的幅度,因此造成最後教育報酬率下降的現象;換句話說,雖然廠商對大學的勞動需求強烈,但大學勞動供給快速增加的力量還是拉低了教育報酬率,但由於有大學勞動需求向上拉抬力量的存在,使得其趨勢為緩步而非急速地下降,且與其他教育程度相比,大學教育仍能繼續維持較高的報酬率。不過若大學教育繼續擴張而勞動需求無法大幅跟進的話,很可能會使大學教育報酬率更往下降,造成教育投資太過的現象,因而排擠了其他公共建設或民間的投資,造成整體社會資源的浪費,因此政府應確實控制大學教育擴張的速度以及監督大學教育品質的改進,以因應將來勞動市場可能的趨勢。
關鍵字(中) ★ 大學教育報酬率 關鍵字(英)
論文目次 目錄
目錄…………………….……….………………………...……...…………………….I
表目錄……………………….………………………………...…………….……….III
圖目錄……………………….………….………………..……………...…………...IV
第一章 緒論……………………..……………………………….…………………1
第二章 文獻回顧………………..………………………………………….………3
2.1 人力資本的概念………………..……………………………………………3
2.2 教育人力資本投資…………………..………………………………………3
2.3 教育投資效益及報酬的評估…………..……………………………………4
2.4 大學教育投資報酬率的相關實證研究..……………………………….…...6
2.5 台灣地區大學教育發展概況………..……………………………………..10
2.6 小結………………..……………………………….……………..………...13
第三章 理論模型……………………………..………………...…………………15
3.1 Mincer薪資所得模型…...………………………………………………….15
3.2 Mincer最低工資模型………………………………………..……………...16
3.3 本章小結…………………………………………………………...………..23
第四章 模型之設定…………………………………………………….…………24
4.1 資料來源…………………………………………………………………….24
4.2 大學教育報酬率實證模型之設定及變數說明….……………………...…25
4.2.1 薪資所得模型…………………………………………………………..25
4.2.2 變數說明及預期符號………………………………………………..…27
4.3 教育報酬率長期趨勢變化方程式之設定及變數說明……………….…..28
4.4 本章小結…………………………………………………………………….32
第五章 實證結果及分析…………………………………………………….……33
5.1 薪資報酬方程式的結果…………………………………………………….. 33
5.2 教育報酬率長期趨勢方程式的結果……………………………...………..40
5.3 本章小結…………………………...……………………………….……….43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50
6.1 結論………………………...………………………………………………..51
6.2 政策建議……………………….……………………………………………52
6.3 未來研究方向……………...………………………………………………..53
參考文獻…...……………………………………...…………………………………54
附錄A….………………………………………………………………………...…...57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余煥模 (1997),三十年來台灣人力發展政策措施之演進,台北: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人力規劃處。
紀乃加 (1998),工資結構與教育報酬率之研究,國立中央大學產業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慧瑛 (2002),二十年來教育發展之經濟評估,1978-2001,台灣經濟預測與政策,33(2),97-130。
荀玉蓉 (1992),台灣地區大學教育投資社會報酬率之估算,東吳大學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
符碧真 (1996),教育投資報酬率長期變化之剖析-以我國教育發展個案為例,教育研究資訊,4(1),82-99。
教育部 (1978-2003),中華民國教育統計指標。
莊希豐 (1998),臺灣人力資本與經濟成長之分析,臺灣銀行季刊,49(3),243-263。
張慧芬譯,柏溫著(1985),教育在經濟貢獻上的評估,教育經濟學論文集,p.71-93,台北:聯經。
張昌吉 (1992),我國勞工薪資所得與決定因素之分析,勞動學報,1,111~126。
張清溪、吳惠林 (1996),教育應以經濟發展為目的?,台北: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
張靜云 (2001),全球化與台灣勞動受雇結構轉變,經濟情勢暨評論季刊,6(4), 87-96.
彭台臨 (1989),高級人力培育政策之探討,臺北: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人力規畫處。
黃恬琦 (2000),台灣教育投資對經濟成長的影響,國立東華大學國際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政傑(2001),大學教育改革,師大書苑。
楊國賜(2001),大學教育政策白皮書,教育局。
廖茂榮 (2003),教育投資與薪資所得之實證模型驗證,東吳大學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惠安 (2002),臺灣地區教育別薪資報酬之研究,國立中央大學產業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
羅正忠 (1990),教育投資報酬率及其應用之研究,台北銀行月刊,24(9),59-76。
Becker, G. S. (1964), Human capital : A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analysis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education, 3rd ed.. London: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Blaug, M. (1976), The empirical status of human capital theory: A slightly jaundiced survey, 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 14, 827-855.
Gindling, T.H., Goldfarb, M., Chang, C.C. (1995), Changing returns to education in Taiwan: 1978-1991, World Development, 23, 343-356.
Greenwood, D. T. (1997), New developments in the international impact of educa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27(6), 503-511.
Griliches, Z. (1970), Notes on the role of education in production functions and growth accounting, in Hansen, W. L. (ed.), Education, Income, and Human Capital, 71-115,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for NBER.
Griliches, Z. (1977), Estimating the returns to schooling: some econometric problems”, Econometrica, 45, 1-22.
Krueger, A. B. and Lindahl, M. (2001), Education for growth: why and for whom ?, 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 39, 1101-1136.
Mcmahon, W. W. (1987), Externalities in education, In G. Psacharopoulos (Ed.), Economics of education:Research and studies, 133-137, Oxford, UK: Pergamon Press.
Mincer, J. (1958), Investment in the human capital and personal income distribution,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66, 281-302.
Mincer, J. (1974), Schooling, experience, and earnings, New York & London: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for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Mincer, J. (1976), Unemployment effects of minimum wages,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84(4), s87-104.
OECD (1998a), Education at a glance: OECD indicators, Paris: Author.
OECD (1998b), Human capital investment: An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Paris: Author.
Psacharopoulos, G. (1981), Returns to education:an up-dated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Comparative Education, 17, 321-341.
Psacharopoulos, G. (1985), Returns to education:a further international update and implications,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s, 20, 583-604.
Schultz, T. W. (1961), Education and economic growth, 3rd (ed.) London: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Solow, R. M. (1957), Technical change and the aggregate production function,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39, 312-320.
Welch, F. (1975), Human capital theory: education, discrimination, and life cycles,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65, 63-73.
Willis, R. (1986), Wage determinants: a survey and reinterpretation of human capital earnings functions, in Ashenfelter, O. and Layard, R. (ed.), Handbook of Labor Economics, 1, 525-602, Amsterdam: Elsevier Science Publishers BV.
Wolfe, B. (1995), External benefits of education, In C. Martin (ed.),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economics of education, 34-39, NY: Pergamon press.
指導教授 單驥(Gee San) 審核日期 2004-7-15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