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文獻 |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江盈誼(2002),「經發會就業組共識,勞工得或失?」,勞動者 120 期。
行政院勞委會(2001),「退休金三制並行」,聯合新聞網。
吳明儒(1997),「台灣未來企業退休金制度改革之分析」,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
李光前(2001),「削足適履的退休金改制方案─揭開退休金改制的真面目!」,新世代青年團。
李松杰(2000),「退休基金管理運用與委託經營之配置策略」,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學系未出版碩士論文。
李思萱(2001),「勞基法退休制度,年金制?個人帳戶制?」,遠見雜誌。
杜珠錦(2001),「退休金制度之風險比較」,逢甲大學保險學系未出版碩士論文。
林亨英(1995),「台灣地區老人勞動參與及退休決策行為之經濟分析」,國立中央大學產業經濟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林宗鈞(2001),「員工提早退休意願影響因素之研究---中美日三國之比較」,中國文化大學國際企業管理研究所未出版博士論文。
林炫秋(2000),「臺灣、德國與美國企業退休給付法制之比較研究」,政治大學法律研究所未出版博士論文。
林炫秋(2001),「臺灣、德國與美國企業退休給付法制之比較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法律學系未出版博士論文。
柯木興(1986),「勞工退休作業手冊」,中國社會保險學會,頁5。
柯木興(1999),「社會保險」,中國社會保險學會發行,頁159-160。
徐懷辰(2001),「影響企業退休金提撥率之探討」,國立中正大學 企業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翁朝棟(1999),「企業退休金制度對人力年齡結構及人力運用影響之研究──以中國鋼鐵公司為例」,國立中山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張火燦(1996),「策略性人力資源管理」,台北:揚智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張烽益(2002),「建構台灣的職業年金體系」,勞動者電子報。
張熒真(2000),「我國勞工退休金制度變革之研究」,逢甲大學保險學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陳月霞、施博基(2001),「台灣企業退休金概論」,公務人員退撫基金季刊第2期。
陳伸賢(2002),「談勞基法勞退金制度的變革」,銀行員工會第十三期。
陳新立(1999),「勞工退休金制度改革之社會性分析-從企業福利到社會保障」,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系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單驥(1987),「勞基法中退休準備金提撥率之調查及研究」,經濟專論第110號,中華經濟研究院出版。
單驥(1990),「勞基法中退休退休制度的改進─並兼論退休、資遣與失業保險制度之整合」,當前人力運用問題研討會。
單驥(1992),「美國的強迫退休制度理論與日本驗證」,經濟前瞻,第26號卷7,頁129-131。
黃英忠(1994),「現代人力資源管理」,華泰書局出版。
黃琴雀(1996) ,「我國勞動基準法退休金制度調整之研究」,政治大學勞工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瑞迪企管顧問有限公司(2002),「勞工退休金條例草案」,http://www.recruiter.com.tw。
鄢武誠(2000),「我國勞動法上勞工退休制度的研究」,國立臺灣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未出版博士論文。
劉天賜(1999),「新舊制勞工退休金提撥制度之差異─ 兼論其可能之影響」, 中國統計通訊,第10卷8期,頁16-24。
蔡金生(1985),「民營企業退休金提存方法之研究」,逢甲保險研究所,頁2。
盧政春(2001),「論勞基法勞工退休金制度之改革」,東吳社會學報第六期。
鍾惠琪(2000),「應用決策分析探討台灣勞工退休金制度轉換之影響」,高雄第一科技大學保險營運系未出版碩士論文。
羅業勤(1992),「薪資管理」,羅業勤自版。
二、英文部分
Armstrong,M. (1996),“Managing Reward Systems”, Buckingham P.H Philadelphia: Open University Press.
David Ervin (1981),“Theoritical Frame for Pension costs”, Vol.22.
Dong-Zhiqiang,“ Deferred Compensation Theory and Its application in China”, Department of Economics, Chongq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400050.
Feldman, D. C. (1994)., “ The Decision to Retire Early:A Review and Academy of Conceptualization”,Management Review19(2), pp 285-311.
Fillenbaum, G. G., George, L. K., & Palmore, E. B. (1985),“Determinants and for Consequences of Retirement among Men of Different Races and Economic levels”,Journal of Gerontology, 40(1), 85-94.
M. Friedman (1957), “A Theory of the Consumption Function”.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Lazear Edward P(1979), “Why Is There Mandatory Retirement?”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December, Vol. 87, pp.1261-1283.
Lazear Edward P(1986),“Retirement from the Labor Force”,Handbook of Labor Economics, North-Holland, pp. 305-355.
Logue, Dennis E.(1979), “Legisla-tive Influence on Corporate Pension Plan”, Washington D. C., American Enterprise Institute for Public Policy Research.
McGill, D. M. and D. S. Grubbs(1989), “Fundamentals of Private Pensions”,ED. Richard D. IRWIN INC,1998.
Muller, C. F., & Boaz, R. F.(1988), “Health as a Reason or Rationalization for Being Retire? Research on Aging”, 10(1), 37-55.
Schein, E. (1990). “ Career Anchors: Discovering Your Real Values”, San Francisco: Pfeiffer & Company.
Super, D. E. (1980). “A Life Span, Life Space Approach to Career Development.”, 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 16(30), pp. 282-29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