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91323102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35 、訪客IP:3.147.6.176
姓名 邵穗鵬(Sui-Peng Shao)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機械工程學系
論文名稱 光學透鏡系統實例設計與評估
(The instance’s design and evaluation of optics lens system)
相關論文
★ 非等強度分負荷系統之動態負載配置研究★ 倒傳遞類神經網路學習收斂之初步探討
★ 材料強度退化與累積損傷之探討★ 累積失效與可靠度關係之探討
★ 碳鋼材料在二氧化硫環境下之腐蝕可靠度行為之探討★ 動態可靠度模型之探討及其應用
★ 多目標量子搜尋之參數調控演算法★ 低通濾波器設計可靠度分析
★ 光纖材料之靜力疲勞可靠度分析★ 競爭策略於系統行為之探討
★ 應用動態可靠度模型預估電解電容器壽命之探討★ 有限平板多條邊裂紋成長之探討
★ 厚度或折射率變異對窄帶通濾光片之可靠度分析★ 馬可夫過程的預防維護模型之研究
★ 馬可夫過程在技術成長上之研究★ 應用馬可夫預防維護模型於維修保養策略之探討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光學設計與測試在光學實驗及工業上有不容忽視的重要性,先由電腦上執行設計及測試,可以預先了解系統的優劣,然後再實際製造,可以達到事半加倍的效果。隨著電腦計算功能的增強和使用率的普及化,簡化了過去作光學設計人工計算的時間,而且伴隨著光學設計軟體的功能也愈來愈強大,更能設計出希望符合成像需求的光學系統。
本文是以光學設計流程的方法,利用光學成像系統主客觀架構,定義系統參數調整法則流程,且配合光學設計模擬軟體OSLO來設計透鏡組合,並以三種像質評估的方法,像差、能量分佈、光學傳遞函數分析其成像品質,而實際模擬的鏡組為初始單透鏡選定和雙高斯透鏡組合兩種。在鏡組的設計中,針對鏡組裡的系統參數—曲率半徑、厚度、間距等三個參數,有順序地調整其系統參數。在成像品質的評估中,以幾何式的評估當總體的評估,討論成像聚焦度和成像變形,再以繞射式的評估當局部的評估,分析其能量分佈圖和MTF圖,最後從符合成像需求的鏡組中,選擇最佳理想的透鏡組合。
關鍵字(中) ★ 光學系統
★ 像質評估
關鍵字(英)
論文目次 誌謝 Ⅰ
摘要 Ⅱ
目錄 Ⅲ
圖表目錄 Ⅴ
符號說明 Ⅸ
第一章 緒論 1
1.1 研究動機與背景 1
1.2 相關文獻回顧 1
1.3 研究範圍 3
第二章 像差理論與光學傳遞函數理論 5
2.1 像差理論 5
2.1.1 透鏡像差 5
2.1.2 像差多項式 6
2.1.3 像差型態分析 8
2.2 光學傳遞函數理論 10
2.2.1 光學線性系統理論 10
2.2.2 點擴散函數 11
2.2.3 光學傳遞函數的定義式和圖形表示 12
2.3 能量分佈函數理論 15
第三章 光學設計軟體介紹 23
3.1 光學設計軟體 23
3.1.1 OSLO 24
3.1.2 ZEMAX 25
3.1.3 TracePro 25
第四章 光學透鏡系統實例設計與評估 30
4.1 光學透鏡系統的設計流程 30
4.2透鏡組合實例設計與評估 32
4.3 專利透鏡組合實例模擬與評估 36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67
參考文獻 69
參考文獻 [1]OSLO Version 5 Optical Reference, (Lambda Research Corporation).
[2]草川徹,透鏡設計理論應用; 高正雄譯著,復漢出版,2001.
[3]耿繼業,何建娃,幾何光學,全華出版,2001.
[4]R. R. Shannon, The Art and Science of Optical Design, Second Edition, (Cambridge University, 1997),p7.
[5]M. Laikin, Lens Design, (Marcel Dekker, Inc, 1995),p45.
[6]M. Laikin, Lens Design, (Marcel Dekker, Inc, 1995),p55.
[7]W. J. Smith, Modern Lens Design, (McGraw-Hill, 1992),p125.
[8]Hecht, Optics, Fourth Edition, (Addison Wesley Longman, Inc., 2002),p253.
[9]Francis A. Jenkins and Harvey E. White, Fundamentals of Optics, Fourth Edition(McGraw-Hill, 2001),p149.
[10]Robert D. Guenther, Modern Optics,(John Wiley & Sons, Inc.,1990),p191.
[11]W. J. Smith, Modern Optical Engineering, Third Edition, (McGraw-Hill, 2000), p340.
[12]林佳芬,CCD影像儀光學系統測試之效能分析,國立成功大學碩士論文,2003.
[13]OSLO Version 6.1 Optical Reference, (Lambda Research Corporation).
[14]M. Born and E. Worf, Principle of optics, Camberige university,1999.
[15]John Macdonald, Geometrical Optics and Optical Design,1991.
[16]鄭伊凱,非球面透鏡的最佳化與分析,國立成功大學碩士論文,2001.
[17]Lionel Baker, Optical Transfer Function : Fundamental theory,1995.
[18]Joseph W. Goodman, Fourier Optics, Second Edition, (McGraw-Hill, 2002).
[19]張漢龍,CCD Camera 量測系統,國立中央大學碩士論文,2001.
[20]陳志隆,光學系統設計實作篇(第一版,2001).
[21]陳志隆,光學系統設計進階篇(第四版,2002).
[22]訊技科技網頁 http://www.infotek.com.tw.
[23]OSLO網頁 http://www.sinopt.com/
[24]ZEMAX網頁 http://www.focus-software.com/
[25]TracePro網頁 http://www.lambdares.com
指導教授 王國雄(Kuo-Shong Wang) 審核日期 2004-7-15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