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93141003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65 、訪客IP:3.138.137.244
姓名 顧敏耀(Ming-yao Ku)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中國文學系
論文名稱 台灣古典文學系譜的多元考掘與脈絡重構
(The Genealogy of Taiwan Classical Literature: Diverse Archaeology and Reconstruction of Context)
相關論文
★ 秋瑾詩詞研究★ 香港作家鍾曉陽小說研究
★ 台灣眷村小說生命困境之研究──以外省第二代作家作品為例★ 施叔青長篇小說的港台書寫
★ 台灣早期幽默散文研究★ 愛亞小說研究
★ 琦君書信研究★ 華嚴小說研究
★ 蘇青文學研究★ 黃娟及其小說研究
★ 台灣當代女性傳記研究(1945~2004)★ 台灣當代海洋文學之研究
★ 「文季」文學集團研究──以系列刊物為觀察對象★ 語境的還原:北島詩歌研究
★ 米羅.卡索數位詩研究★ 華文禁令解除後印華文學的發展 — 以印華作協為例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摘 要
本論文分為12章,共約卅萬字,試圖透過多元考掘的研究方式以重構台灣古典文學史的脈絡,文中認為微觀卅細讀應是值得肯定的研究方法,以陳肇興作為操作對象,經過細緻探討詩中運用的典故、破譯其背後的文化符碼、與其他相關歷史文獻相互比較之後,得以體會他詩作中的深刻意涵與言外之意。其次,運用《漢文台灣日日新報》數位資料庫實際進行多方面的運用與考察,認為其中蘊涵了多方面開展的研究潛力,具有高度運用價值。此外,也帶入地方卅區域的研究視角,探討南投縣在清領時期的文學發展其中頗多膾炙人口之作,足以藻飾山川,潤色鴻業。客籍的經學家兼詩文作家吳子光不止在學術上極有建樹,其散文也論理清晰,見解獨到,不僅能夠將敘事、寫景與抒情熔為一爐,也充分展露他對台灣山水的熱愛。李炳南是台灣戰後一位影響極為深遠的佛教居士,其實也是一位卓然有成的古典詩人,本文認為其作品包括了流離經驗與思鄉書寫、時代環境的反映與評論、台灣風土人物的歌詠、安貧樂道的生活描寫等,具有真誠的情感以及開闊的胸懷。另外,針對台灣戰後女性古典詩人進行重新考掘,讓許多曾經被注意卅尚未被注意的眾多女詩人重新浮出地表。還有,本論文也深入爬梳戰後的古典詩作媒介特點、詩人身份背景以及詩作內容之間互相影響的千絲萬縷、錯綜複雜的關係,發生其中具有二律背反的辯證法則。透過《正氣月刊》第二卷第二期的重新爬梳,本文找到百餘首至今仍未被討論的關於二二八事變的詩作,其中以支持官方立場者佔其大宗,族群身份也對書寫角度也有所影響。最後則探討目前所見的八種台灣綜合古典詩選,呈現沈光文等一再被選入的詩人,以及丘逢甲〈離台詩〉等膾炙人口的詩作。總而言之,本論文透過特定研究方法的實踐、新資料的運用、區域卅地方視野的帶入、特殊身份作家的考察、文學載體的探討、特殊歷史事件的分析以及文學選本的整理,以多元考掘方式對於前行研究者的台灣文學史論述體系進行罅隙的填補,召喚重層卅立體卅複調的文學記憶,重新建構台灣古典文學發展的歷史軌跡與脈絡。
摘要(英) Through the practice of specific research methods, the use of new information, the adhibition of local vision, the investigation of authors who have special status, the analysis of literary media, the study of specific historical events and literary anthology, this paper attempts to reconstruct the genealogy of Taiwan classical literature.
關鍵字(中) ★ 文學媒介
★ 女性文學
★ 台灣文學史
★ 台灣史
★ 客家文學
關鍵字(英) ★ Taiwan's Literary History
★ The History of Taiwan
★ Hakka Literature
★ Women's Literature
★ The Media of Literature
論文目次 目 次
第一章  緒論
——系譜學式考掘,地下莖式重構…………………… 1
第二章  台灣古典詩與微觀研究法
——以戴潮春事變初期之陳肇興詩作為例 ………… 15
第三章  台灣古典詩與數位資料庫
——以《漢文台灣日日新報》電子全文檢索系統為例…… 51
第四章  台灣古典詩文與區域卅地方視野
——以清領時期的南投地區例 …………………………76
第五章  台灣古典散文與清領時期經學家
——以吳子光《經餘雜錄‧書後題跋類》為例……… 133
第六章  台灣古典散文與客家
——以吳子光《台灣記事》為例………………………155
第七章  台灣古典詩與戰後移民社群
——以李炳南在台詩作為例 ………………………… 177
第八章  台灣戰後古典詩與女性詩人群體
——從詩話、地方志到選本的考掘……………………213
第九章  台灣戰後古典詩與大眾傳播媒介
——以《自立晚報》古典詩專欄為例………………… 241
第十章  台灣古典詩與二二八事件
——以林獻堂、曾今可及其步韻詩為主要研究對象…259
第十一章  台灣古典詩與文學選本研究
——典律的生成與反思………………………………… 291
第十二章  結論
——召喚重層卅立體卅複調的文學記憶 …………… 329
參考文獻 ……………………………………………………… 335
【圖目次】
《漢文台灣日日新報》檢索系統之檢索結果畫面…………………………………56
黃植亭小傳及肖像………………………………………………………………… 69
《經餘雜錄》封面…………………………………………………………………138
李炳南著縵衣留影…………………………………………………………………177
張默君遺像…………………………………………………………………………216
石中英像……………………………………………………………………………219
青少女時期的黃金川………………………………………………………………220
汪李如月像…………………………………………………………………………224
吳燕生像……………………………………………………………………………225
晚年的張李德和……………………………………………………………………227
青少女時期的蔡旨禪………………………………………………………………228
邱和珍像……………………………………………………………………………229
王少滄像……………………………………………………………………………230
黃寶珠像……………………………………………………………………………232
1950年代的葉嘉瑩…………………………………………………………………237
《自立晚報》古典詩專欄「海濱詩輯」(第一號)………………………………242
《自立晚報》古典詩專欄「海濱詩集」(後期)…………………………………243
《自立晚報》古典詩專欄「自立詩壇」…………………………………………244
《正氣月刊》第2卷2期(1946年5月)封面…………………………………260
林獻堂像……………………………………………………………………………262
曾今可像……………………………………………………………………………267
魏清德像……………………………………………………………………………269
黃純青像……………………………………………………………………………269
林光炯像……………………………………………………………………………273
林子惠像……………………………………………………………………………274
陳容貌像……………………………………………………………………………289
文學選集權力運作場域影響面向與代表意義示意圖……………………………292
陳昭瑛編《台灣詩選注》書影………………………………………………………298
楊青矗編《台詩三百首》書影………………………………………………………299
陳春城編《台灣古典詩析賞》書影…………………………………………………302
施懿琳編《國民文選‧傳統漢詩卷》書影…………………………………………303
李宏健編《台灣先賢詩選》書影…………………………………………………306
曾進豐、歐純純、陳美朱編著《台灣古典詩詞讀本》書影………………………307
陳貽庭主編《台灣古詩選》書影……………………………………………………308
林正三編著《輯釋台灣漢詩三百首》書影…………………………………………310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以下參考文獻包括:詩文集、地方志書與文獻史料、文史論著專書、學位論文、單篇論文、西人論著以及數位資料庫文獻,皆統一按照姓名筆畫排序。
一、 詩文集
1. 卞孝萱、朱崇才注譯,《唐人絕句選》,台北:三民書局,1999。
2. 方苞,《望溪文集》,台北:台灣中華書局,1972。
3. 王大任等編,《薪膽集》,台北:中國文藝界聯誼會,1959。
4. 王少滄,《藏月樓詩集》,台北:龍文出版社,2006。
5. 王建竹編,《台中詩乘》,台中:台中市政府,1976。
6. 王英志註評,《明人絕句三十家賞評》,合肥:黃山書社,1991。
7. 丘逢甲,《嶺雲海日樓詩鈔》,台北:大通書局,1987。
8. 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台灣詩鈔》,南投:台灣省文獻會,1997。
9. 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台灣雜詠合刻》,台北:大通書局,1987。
10. 田啟文編著,《台灣古典散文選讀》,台北:五南圖書公司,2003。
11. 石中英,《芸香閣儷玉吟草》,台北:龍文出版社,1992。
12. 何武公編,《瀛洲詩選》,台北:瀛洲詩社,1963。
13. 佐倉孫三,《台風雜記》,東京:國光社,1903。
14. 吳子光,《一肚皮集》,台北:龍文出版社,2001。
15. 吳子光,《台灣紀事》,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6。
16. 吳幅員,《台灣詩鈔》,台北:大通書局,1987。
17. 吳福助、林登昱編,《日治時期台灣小說彙編》,台中:文听閣圖書,2008。
18. 吳福助與黃哲永編,《全台文》,台中:文听閣圖書,2007。
19. 李炳南,《修學法要》,台中:青蓮出版社,1990。
20. 李炳南,《雪廬老人淨土選集》,台中:青蓮出版社,2005。478。
21. 李炳南,《雪廬詩集(上、下)》,台中:青蓮出版社,1989。
22. 李炳南,《詩階述唐》,台中:青蓮出版社,1989。
23. 李敏勇編,《傷口的花:二二八詩集》,台北:玉山社,1997。
24. 李望洋,《西行吟草》,台北:龍文出版社,1992
25. 李逢時,《泰階詩稿》,台北:龍文出版社,2001。75。
26. 阮毅成,《散文選集》,台北:商務印書館,1975。
27. 周定山編選,《台灣擊缽詩選》,台北:詩文之友社,1964。
28. 房開江與梅桐生合編,《金元明清絕句五百首》,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92。
29. 林朝崧,《無悶草堂詩存》,台北:大通書局,1987。
30. 林欽賜編,《瀛洲詩集》,台北:林欽賜,1933年。
31. 林資修,《南強詩集》,台北:龍文出版社,1992。
32. 林獻堂,《灌園詩集》,台北:龍文出版社,1992。
33. 邱奕松撰輯,《北台詩苑‧上》,台北:台北市文獻委員會,1989。
34. 邱燮友、劉正浩註譯,《新譯千家詩》,台北:三民書局,2002。
35. 邱燮友註譯,《新譯唐詩三百首》,台北:三民書局,1991。
36. 施士洁,《後蘇龕合集》,台北:大通書局,1987。
37. 施懿琳,《國民文選‧傳統漢詩卷》,台北:玉山社,2004。
38. 施懿琳主編,《全台詩》,台北:遠流出版公司,2004。
39. 施懿琳等,《台中縣文學發展史:田野調查報告書》,台中:台中縣文化中心,1993。
40. 施懿琳編,《國民文選‧傳統漢詩卷》,台北:玉山社,2004。
41. 施懿琳選編,《國民文選‧傳統漢文卷》,台北:玉山社,2004。
42. 春人詩社編,《春人詩選‧第11輯》,台北:春人詩社,2005。
43. 洪安全總編輯,《清宮月摺檔台灣史料》,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94。
44. 洪敏麟,《台灣舊地名之沿革‧第二冊(上、下)》,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9。
45. 洪棄生,《寄鶴齋選集》,台北:大通書局,1987。
46. 張達修,《醉草園詩集‧上》,台北:龍文出版社,2006。
47. 張達修原著,江寶釵等編選譯註,《生事歸清恬:張達修詠讚台灣百首精選譯註》,台北:駱駝出版社,2005。
48. 張蒲園,《適心亭詩集》,台北:龍文出版社,2006。
49. 莊幼岳編,《瀛社創立八十週年紀念詩集》,台北:瀛社辦事處,1989。
50. 莊垂勝,《徒然吟草》,台北:龍文出版社,2001。
51. 許天奎,《鐵峰山房唱和集‧鐵峰詩話》,台中:許天奎,1934。
52. 連橫,《劍花室詩集》,台北:大通書局,1987。
53. 連橫,《雅堂文集》,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2。
54. 陳春城編著,《台灣古典詩析賞》,高雄:河畔出版社,2004。
55. 陳昭瑛,《台灣詩選注》,台北:正中書局,1996。
56. 陳香,《台灣竹枝詞選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
57. 陳淑美編,《靜對遙峰——閨秀詩人金川女士紀念集》,高雄:陳啟清先生慈善基金會,1993。
58. 陳虛谷,《陳虛谷選集》,台北:鴻蒙文學出版公司,1985。
59. 陳貽庭主編,《台灣古詩選》,北京:九州出版社,2006。
60. 陳漢光編,《台灣詩錄》,台北: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71。
61. 陳肇興原著,鄭喜夫校訂,《陶村詩稿全集》,台中: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78。
62. 陳肇興,《陶村詩稿》,台北:龍文出版社,1992。
63. 章甫,《半崧集簡編》,台北:大通書局,1987。
64. 傅璇琮主編,《遼金元絕句選》,北京:中華書局,2004。
65. 富壽蓀,《千首唐人絕句》,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66. 彭國棟,《廣台灣詩乘》,台北: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56。
67. 曾今可,《亂世吟草‧蓬萊集》,台北:台灣詩壇,1948。
68. 曾今可編,《台灣詩選》,台北:中國詩壇,1953。
69. 曾笑雲,《東寧擊缽吟前集》,台北:龍文出版社,2006。
70. 曾笑雲,《東寧擊缽吟後集》,台北:龍文出版社,2006。
71. 曾健民編著,《1945光復新聲——台灣光復詩文集》,台北:印刻出版公司,2005。
72. 曾進豐等編著,《台灣古典詩詞讀本》,台北:五南圖書公司,2006。
73. 黃金川,《金川詩草》,高雄:陳啟清先生慈善基金會,1991。
74. 黃純青,《晴園詩草》,台北:龍文出版社,1992。
75. 楊青矗,《台詩三百首》,台北:敦理出版社,2003。9
76. 楊維仁主編,《天籟新聲——天籟吟社2004-2006詩選》,台北:萬卷樓圖書公司,2007。
77. 葛建時,《台灣詩選》,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3。
78. 蔡汝修編,《台海擊缽吟集》,台北:龍文出版社,2006。
79. 鄭鵬雲等,《新竹縣志初稿》,台北:大通書局,1987。
80. 鄭鵬雲編,《詩友風義錄》,台北:台北市文獻委員會,1976。
81. 賴子清,《台海詩珠》,嘉義:賴子清,1982。
82. 賴子清編,《台灣詩醇》,台北:龍文出版社,2006。
83. 賴和,《賴和全集:漢詩卷》,台北:前衛出版社,2000。
84. 賴惠川,《悶紅墨屑》,嘉義:自版,1957。
85. 錢仲聯主編,《清詩紀事》,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87-1989。
86. 錢仲聯選,《清詩三百首》,長沙:嶽麓書社,1992。
87. 錢伯城主編,《清詩選》,上海:上海書店,1994。
88. 霍松林主編,《萬首唐人絕句校註集評》,山西:山西人民出版社,1991。
89. 繆楷,《經餘隨筆》,收錄於,《叢書集成續編‧第25冊》,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
90. 謝尊五,《夢春吟草》,台北:龍文出版社,2001。
91. 瀛社創立六十週年紀念集編輯委員會,《瀛社創立六十週年紀念集》,台北:瀛社,1969。
二、 地方志書與文獻史料
1. 丁曰健,《治台必告錄》,台北:大通書局,1987。
2. 丁紹儀,《東瀛識略》,南投:台灣省文獻會,1997。
3. 不著撰人,《平台紀事本末》,台北:大通書局,1987。
4. 不著撰人,《欽定平定台灣紀略》,台北:大通書局,1987。
5. 不著撰人,《嘉義管內采訪冊》,南投:台灣省文獻會,1994。
6. 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編,《民國幫會要錄》,北京:檔案出版社,1993。
7. 王幼華、莫渝,《重修苗栗縣志》,苗栗:苗栗縣政府,2005。
8. 王建竹主修,《台中市志稿‧文教志‧藝文篇》,台中:台中市政府,1969。
9. 王國璠纂修,《台北市志‧人物志》,台北:台北市文獻委員會,1980。
10. 北屯公學校編,《大屯郡北屯鄉土誌》,台北:成文出版社,1985。
11. 台灣省文獻委員會編,《二二八事件文獻輯錄》,台中: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1。
12. 台灣新民報社編,《台灣人士鑑》(日刊一週年版),台北:台灣新民報社,1934。
13. 台灣新民報社編,《台灣人士鑑》,台北:台灣新民報社,1943。
14. 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台案彙錄甲集》,台北:大通書局,1987。
15. 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台灣中部碑文集成》,台北:大通書局,1987。
16. 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台灣私法物權編》,台北:大通書局,1987。
17. 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台灣教育碑記》,台北:大通書局,1987。
18. 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清史稿台灣資料集輯》,南投:台灣省文獻會,1994。
19. 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福建通志台灣府》,台北:大通書局,1987。
20. 台灣銀行經濟硏究室編,《台灣府輿圖纂要》,台北:大通書局,1987。
21. 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續碑傳選集》,南投:台灣省文獻會,1994。
22. 台灣總督官房調查課編,《台灣在籍漢民族鄉貫別調查》,台北:台灣時報發行所,1928。
23. 台灣總督府臨時台灣土地調查局調製,《台灣堡圖》,台北:遠流出版社,1996。
24. 江日昇,《台灣外記》,南投:台灣文獻委員會,1987。
25. 江寶釵,《嘉義市志‧卷八‧語言文學志》,嘉義:嘉義市政府,2005。
26. 何伯銘、賴子清編纂,《續修嘉義縣志‧學藝志》,嘉義:嘉義縣政府,1983。
27. 余文儀主修,《續修台灣府志》,台北:大通書局,1987。
28. 吳文星,《鹿港鎮志‧人物篇》,彰化:鹿港鎮公所,2000。
29. 吳德功,《彰化節孝冊》,台北:大通書局,1987。
30. 吳德功,《戴施兩案紀略》,台北:大通書局,1987。
31. 李汝和,《台灣省通志‧卷五‧教育志‧教育沿革篇‧第二冊》,台北: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70。
32. 李雄揮等,《重修台灣省通志‧卷六‧文教志‧學校教育篇》,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
33. 李筱峰、林呈蓉,《台灣史》,台北:華立圖書公司,2003。
34. 周國屏等撰,《名間鄉志》,南投:名間鄉公所,2004。
35. 周璽等編,《彰化縣志》,南投:台灣省文獻會,1993。
36. 周璽總纂、洪燕梅點校,《彰化縣志》,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6。
37. 怪我氏,《百年見聞肚皮集》,新竹:新竹市立文化中心,1995。
38. 林文龍,《社寮三百年開發史》,南投:社寮文教基金會,1998。
39. 林幼春編,《櫟社沿革志略》,台北:大通書局,1987。
40. 林豪,《東瀛紀事》,南投:台灣省文獻會,1997。
41. 林獻穆編纂,《台中市志稿‧文教志‧藝文篇》,台北:成文出版社,1983。
42. 姚瑩,《中復堂選集》,南投:台灣省文獻會,1994。
43. 姚瑩,《東槎紀略》,台北:大通書局,1987。
44. 施翠峰編著,《新竹市志‧藝文志》,新竹:新竹市政府,1997。
45. 柯培元,《噶瑪蘭志略》,台北:大通書局,1987。
46. 洪敏麟,《重修台灣省通志‧卷三‧住民志‧地名沿革篇》,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5。
47. 洪敏麟,《草屯鎮志》,南投:草屯鎮公所,1986。
48. 高育仁等主修,《重修台灣省通志》,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7。
49. 張永堂撰述,《台中縣志‧人物志》,台中:台中縣政府,1989。
50. 張炎憲主編,《台北人物志‧第一冊》,台北:台北市政府新聞處,2000。
51. 張炎憲編,《台北人物誌》,台北:台北市政府新聞處,2000。
52. 張勝彥,《台中市史》,台中:台中市文化中心,1999。
53. 盛清沂總纂,《台北縣志》,台北:成文出版社,1983。5038、5053。
54. 郭水潭等纂修,《台南縣志‧文化志》,台南:台南縣政府,1980。
55. 陳文達,《台灣縣志》,南投:台灣省文獻會,1993。
56. 陳炎正主編,《霧峰鄉志》,台中:霧峰鄉公所,1993。
57. 陳俊傑,《埔里開發的故事——平埔族現況調查報導》,南投:南投縣文化基金會,1999。
58. 陳衍,《台灣通紀》,台北:大通書局,1987。
59. 陳哲三編撰,《集集鎮志》,南投:集集鎮公所,1998。
60. 陳哲三編撰,《竹山鎮志》,南投:竹山鎮公所,2001。
61. 陳淑均,《噶瑪蘭廳志》,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3年。
62. 陳朝龍等編,《新竹縣志初稿》,台北:大通書局,1987。
63. 黃旺成等纂,《新竹縣志》,台北:成文出版社,1983。
64. 楊麗祝編纂,《續修澎湖縣志‧文化志》,馬公:澎湖縣政府,2005。
65. 廖漢臣纂修,《台灣省通志‧學藝志》,台北: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71。
66. 彰化師範大學地理系編,《南投市志》,南投:南投市公所,2002
67. 劉良璧,《重修福建台灣府志》,台北:大通書局,1987。
68. 劉枝萬等編,《南投縣志稿》,台北:成文出版社,1983。
69. 鄭兼才等,《續修台灣縣志》,台北:大通書局,1987。
70. 賴彰能編纂,《嘉義市志‧人物志》,嘉義:嘉義市政府,2005。
71. 賴熾昌等,《彰化縣志稿》,台北:成文出版社,1983
72. 簡萬火,《基隆誌》,基隆:基隆圖書出版協會,1931。
三、 文史論著專書
1. 于凌波編著,《民國佛教居士傳》,台中:慈光圖書館,2004。
2. 尹雪曼編,《中華民國文藝史》,台北:正中書局,1975。
3. 六十七,《番社采風圖考》,南投:台灣省文獻會,1997。
4. 巴東,《江兆申書法藝術之硏究》,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2004。
5. 文訊雜誌社編,《中華民國作家作品目錄1999》,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99。
6. 王先明,《近代紳士:一個封建階層的歷史命運》,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
7. 王松,《台陽詩話》,台北:大通書局,1987。
8. 王國維,《古史新證》,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4。
9. 王國璠,《台灣先賢著作提要》,新竹:台灣省立新竹社會教育館,1974。
10. 王國璠、邱勝安,《三百年來台灣作家與作品》,高雄:台灣時報社,1977。
11. 王景弘編譯,《第三隻眼看二二八——美國外交檔案揭秘》,台北:玉山社,2002。
12. 王燈案,《磺溪一老人》,彰化:自版,1980。
13. 世台會編,《型塑台灣人的精神:實踐台灣人心靈重建的指南針》,台北:前衛出版社,2008。
14. 加藤秀俊,《讓資訊活起來》,台北:錦繡出版事業公司,1994。60-61。
15. 包恆新,《台灣知識辭典》,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7。
16. 古添洪,《記號詩學》,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9。
17. 古繼堂,《簡明台灣文學史》,北京:時事出版社,2003。
18. 台中市李炳南居士紀念文教基金會編,《李炳南居士逝世十週年紀念集》,台中:台中市李炳南居士紀念文教基金會,1999。
19. 台灣文化三百年紀念會編,《台灣文化史說》,台北:台灣文化三百年紀念會,1931。
20. 台灣客家公共事務協會編,《新个客家人》,台北:台原出版社,1991。
21. 台灣歷史學會編,《史學與國民意識論文集》,台北:稻鄉出版社,1999。
22. 永瑢、紀昀等編,《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台北:藝文印書館,1979。
23. 印順,《淨土與禪》,台北:正聞出版社,1992。
24. 向陽,〈二二八學〉,《跨世紀傾斜》,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2001。
25. 安倍明義,《台灣地名研究》,台北:蕃語研究會,1938。
26. 朱國良,《江兆申的繪畫藝術》,台北:台灣學生書局,2006。
27. 朱熹,《朱子語類》,北京:中華書局,1994。
28. 江燦騰,《台灣當代佛教》,台北:南天書局,2000。
29. 江燦騰,《台灣近代佛教的變革與反思:去殖民化與台灣佛教主體性確立的新探索》,台北:東大圖書公司,2003。
30. 江燦騰、陳正茂,《新台灣史讀本》,台北:東大圖書公司,2008。
31. 江寶釵,《台灣古典詩面面觀》,台北:巨流圖書公司,1999。
32. 米芾,《宋米芾書蜀素帖》,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2003。
33. 自立晚報報史小組編纂,《自立晚報40年》,台北:自立晚報,1987。
34. 行政院研究二二八事件小組,《「二二八事件」研究報告》,台北:時報出版公司,1994。
35. 吳訥、徐師曾,《文章辨體序說、文體明辨序說》,台北:長安出版社,1978。
36. 吳喬,《圍爐詩話》,郭紹虞編,《清詩話續編》,台北:藝文印書館,1985。
37. 吳福助主編,《台灣漢語傳統文學書目》,台北:文津出版社,1999。
38. 吳晗、費孝通等,《皇權與紳權》,香港:學風出版社,1990。
39. 呂無畏主編,《中華民國詩人名鑑‧第一輯》,台北:自由中國詩人聯誼會,1966。
40. 尾崎秀貞等,《台灣文化史說》,台北:台灣文化三百年紀念會,1931。
41. 李元貞,《女性詩學》,台北:女書文化公司,2000。
42. 李老居士炳南教授治喪委員會,《李炳南先生事略》,台中:自版,1986。
43. 李宏健選注,《台灣先賢詩選》,台北:編者,2005。
44. 李旺台、楊振隆總策劃,《二二八事件責任歸屬研究報告》,台北:財團法人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2006。
45. 李炳南教授百歲紀念文物特展籌備處,《李炳南教授百歲紀念特刊》,台中:自版,1989。
46. 李秋蘭,〈試論羅山女史李德和之閒詠詩及其文藝成就〉,《日治時期台灣傳統文學》,台中:東海大學中文系,2002。
47. 李猷,《近代詩介》,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3。
48. 李猷,《紅竝樓詩話》,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8。
49. 李猷,《龍磵詩話》,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0。
50. 李猷,《近代詩選介》,台北:商務印書館,1995。
51. 李瑞騰,〈文學與傳播〉,中國古典文學研究會主編,《文學與傳播的關係》,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5。
52. 李筱峰,《林茂生‧陳炘和他們的時代》,台北:玉山社,1996。
53. 李筱峰,《解讀二二八》,台北:玉山社,1998。
54. 李筱峰,《台灣史100件大事》,台北:玉山社,1999。
55. 李筱峰,《台灣近代史論集》,台北:玉山社,2007。
56. 李漁叔,《魚千里齋隨筆》,台北:台灣中華書局,1970。
57. 李漁叔,《三台詩傳》,台北:學海出版社,1976。
58. 杜正勝,《台灣心,台灣魂》,高雄:河畔出版社,1998。
59. 沈德潛,《說詩晬語》,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8。249。
60. 汪鑑雄主編,《彬彬社與鹿谷文風》,南投:千大書局,2008。
61. 阮美姝,《幽暗角落的泣聲——尋訪二二八散落的遺族》,台北:前衛出版社,1994。
62. 周英雄、劉紀蕙主編,《書寫台灣——文學史、後殖民與後現代》,台北:麥田出版社,2000。
63. 周婉窈,《台灣歷史圖說》,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98。
64. 孟樊,《文學史如何可能》,台北:
揚智文化公司,2006。
65. 房向東,《魯迅與他的論敵》,上海:上海書店,2007。
66. 明恩溥著,陳午晴、唐軍譯,《中國鄉村生活》,北京:中華書局,2006。
67. 東海大學中文系編,《戰後初期台灣文學史思潮論文集》,台北:文津出版社,2005。
68. 林木順,〈台灣二月革命〉,鄧孔昭編,《二二八事件資料集》,台北:稻鄉出版社,1991。
69. 林文龍編,《台灣詩錄拾遺》,台北: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79。
70. 林文龍,《台灣史蹟叢論》,台中:國彰出版社,1987。
71. 林文龍,《台灣掌故與傳說》,台北:台原出版社,1992。
72. 林文龍,《台灣的書院與科舉》,台北:常民文化公司,1999。
73. 林文寶等,《台灣文學》,台北:萬卷樓圖書公司,2001。
74. 林占梅著,徐慧鈺等校記,《林占梅資料彙編》,新竹:新竹市文化中心,1994。
75. 林正三編著,《輯釋台灣漢詩三百首》,台北:文史哲出版社,2007。
76. 林礽乾等編,《台灣文化事典》,台北:台灣師範大學文人中心,2006。
77. 林淇瀁,《書寫與拼圖:台灣文學傳播現象研究》,台北:麥田出版公司,2001。。
78. 林翠鳳,《陳肇興及其《陶村詩稿》之研究》,台中:弘祥出版社,1999。
79. 林衡道口述,洪錦福整理,《台灣一百位名人傳》,台北:正中書局,2003。
80. 邱彥貴、吳中杰,《台灣客家地圖》,台北:貓頭鷹,2001。
81. 侯外廬編,《中國思想史綱》,台北:五南圖書公司,1993。
82. 施添福,《清代台灣的地域社會——竹塹地區的歷史地理研究》,新竹:新竹縣文化局,2001。
83. 施懿琳、許俊雅、楊翠,《台中縣文學發展史》,台中:台中縣立文化中心,1995。
84. 施懿琳、楊翠,《彰化縣文學發展史》,彰化:彰化縣立文化中心,1997。
85. 施懿琳,《從沈光文到賴和——台灣古典文學的發展與特色》,高雄:春暉出版社,2000。
86. 柯志明,《番頭家——清代台灣族群政治與熟番地權》,台北: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2001。
87. 柳書琴、邱貴芬編輯,《後殖民的東亞在地化思考:台灣文學場域》,台南:國家台灣文學館,2006。
88. 洪淑芬,《文獻典藏數位化的實務與技術》,台北:數位典藏國家型科際計畫‧訓練推廣分項計畫,2004。
89. 胥端甫,《芝山談藝錄》,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69。
90. 胡迎建,《民國舊體詩史稿》,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5。
91. 胡健國主編,《20世紀台灣歷史與人物》,台北:國史館,2002。
92. 胡適,《白話文學史‧上卷》,台北:遠流出版公司,1986。
93. 胡鑫麟編著,《實用台語小字典》,台北:自立晚報,1994。
94. 范純武、王見川、李世偉,《台灣佛教的探索》,台北:博揚文化公司,2005。
95. 若林正丈、吳密察編,《台灣重層近代化論文集》,台北:播種者文化公司,2000。
96. 韋伯著,康樂等編譯,《支配的類型:韋伯選集(Ⅲ)》,台北:遠流出版公司,2001。
97. 倪贊元,《雲林縣採訪冊》,台北:大通書局,1987。
98. 孫少英,《水彩日月潭》,南投:交通部觀光局日月潭國家風景管理處,2003。
99. 孫琴安,《唐詩選本提要》,上海:上海書店,2005。
100. 徐友春主編,《民國人物大辭典》,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2007。
101. 翁聖峰,《日據時期台灣新舊文學論爭新探》,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6。
102. 翁聖峰,《清代台灣竹枝詞之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6。
103. 財團法人陳德星堂編,《台灣陳氏宗祠德星堂紀念特刊》,台北:財團法人陳德星堂,1971
104. 康原,《尋找彰化平原》,台北:常民文化公司,1998。
105. 張子文等,《台灣歷史人物小傳——明清暨日據時期(修訂版)》,台北:國家圖書館,2006。
106. 張之傑總纂,《台灣全記錄》,台北:錦繡出版社,1990。
107. 張本政主編,《清實錄台灣史資料專輯》,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3。
108. 張京媛編,《新歷史主義與文學批評》,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
109. 張明葉,《中國古代婦女文學簡史》,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3。
110. 張炎憲、李筱峰編,《二二八事件回憶集》,台北:稻鄉出版社,1993。
111. 張炎憲等採訪,《嘉義驛前二二八》,台北: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1995。
112. 張炎憲、李筱峰、戴寶村編,《台灣史論文精選》,台北:玉山社,1996。
113. 張炎憲主編,《二二八事件辭典》,台北:國史館、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2008。
114. 張耀仁,〈二二八事件期間駐台中國記者報導之析論——以報導事件起因、省籍形象與引述消息來源為例〉,《2009年二二八歷史教育與傳承學術研討會大會手冊》,台北:二二八基金會,2009。
115. 教育部國語推行委員會編,《國語注音符號第二式》,台北:教育部國語推行委員會,1986。
116. 梁乙真,《清代婦女文學史》,上海:中華書局,1927。
117. 梁乙眞,《中國婦女文學史綱》,上海:開明書店,1932。
118. 梁啟超,《飲冰室合集》,北京:中華書局,1989。
119. 梁啟超,《飲冰室詩話》,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8。
120. 盛英主編,《二十世紀中國女性文學史》,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5。
121. 莫渝、王幼華,《苗栗縣文學史》,苗栗:苗栗縣立文化中心,2000。
122. 莊永明,《台灣紀事》,台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1989。
123. 莊英章,《林圯埔:一個台灣市鎮的社會經濟發展史》,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93。
124. 莊萬壽,《中國論》,台北:玉山社,1996。
125. 莊萬壽、陳萬益、施懿琳、陳建忠編撰,《台灣的文學》,台北:群策會李登輝學校,2004。
126. 莊萬壽等編,《台灣文化事典》,台北:台灣師範大學人文中心,2004。
127. 許俊雅,《台灣寫實詩作之抗日精神研究》,台北:國立編譯館,1997。
128. 許俊雅,《講座FORMOSA——台灣古典文學評論合集》,台北:萬卷樓圖書公司,2004。
129. 許俊雅,《黑暗中的追尋——櫟社研究》,上海:東方出版中心,2006。
130. 許俊雅,《瀛海探珠——走向台灣古典文學》,台北:國立編譯館,2007。
131. 許俊雅編注,《梁啟超與林獻堂往來書札》,台北:萬卷樓圖書公司,2007。
132. 許雪姬總策劃,《台灣歷史辭典》,台北:行政院文建會,2004。
133. 連橫,《台灣通史》,南投:台灣省文獻會,1992。
134. 連橫,《台灣詩乘》,台北:大通書局,1987。
135. 連橫編,《台灣詩薈(上、下)》,台北:成文出版社,1977。
136. 郭廷以,《近代中國史綱》,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9。
137. 郭瓊俐,《打鐵街少年:謝長廷的故事》,台北:布客文化出版公司,2005。
138. 陳友琴,《千首清人絕句》,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
139. 陳正祥,《台灣地名辭典》,台北:南天書局,1993。
140. 陳光興主編,《文化研究在台灣》,台北:巨流出版社,2000。
141. 陳在正等著,《清代台灣史研究》,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1986。
142. 陳志成等,《滾滾長河:濁水溪的力與美》,台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2000。
143. 陳明台,《台中市文學史》,台中:台中市文化中心,1999。
144. 陳國祥、祝萍,《台灣報業演進40年》,台北:自立晚報,1987
145. 陳貽庭、張寧、陳慶元,《台灣才子》,北京:九州出版社,2003。
146. 陳翠蓮,《派系鬥爭與權謀政治——二二八悲劇的另一面相》,台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2003。
147. 陳慧劍,《當代佛門人物》,台北:東大圖書公司,2001。
148. 陳黎,《陳黎詩選(1974-2000)》,台北:九歌出版社,2001。
149. 陸卓寧編,《20世紀台灣文學史略》,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
150. 雪廬講堂印經功德會編,《李炳南居士與台灣佛教》,台中:李炳南居士紀念文教基金會,1995。
151. 傅正,《向蔣家父子挑戰——連續兩次感化關不死的政治犯「罪行」》,台北:自印,1989。
152. 游國恩等主編,《中國文學史》,香港:中國圖書刊行社,1992。
153. 程玉凰,《洪棄生及其作品考述》,台北:國史館,1997。
154. 程玉凰,《嶙峋志節一書生:洪棄生及其作品考述》,台北:國史館,1997。
155. 費孝通,《鄉土中國》,香港:三聯書店,1991。
156. 黃冬富,《呂佛庭繪畫藝術之硏究》,台中:台灣省立美術館,1991。
157. 黃秀政、張勝彥、吳文星,《台灣史》,台北:五南圖書公司,2002。
158. 黃美娥,《重層現代性:日治時代台灣傳統文人的文化視域與文學想像》,台北:麥田出版公司,2004。
159. 黃美娥,《古典台灣:文學史‧詩社‧作家論》,台北:國立編譯館,2007。
160. 黃英哲,《「去日本化」「再中國化」——戰後台灣文化重建(1945-1947)》,台北:麥田出版公司,2007。
161. 黃恒秋編,《客家台灣文學論》,苗栗:苗栗縣立文化中心,1993。
162. 黃得時著、葉石濤譯,〈台灣文學史第一章——康熙雍正時代〉,葉石濤編譯,《台灣文學集2》,高雄:春暉出版社,1996。
163. 黃淑璥,《台海使槎錄》,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
164. 黃富三,《霧峰林家的興起——從渡海拓荒到封疆大吏》,台北:自立晚報,1987。
165. 黃富三,《林獻堂傳》,南投:國史館台灣文獻館,2004。
166. 楊永智,《明清時期台南出版史》,台北:台灣學生書局,2007。
167. 楊惠南,《當代佛教思想展望》,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1。
168. 楊逸舟著,張良澤譯,《二‧二八民變——台灣與蔣介石》,台北:前衛出版社,1991。
169. 楊雲萍,《台灣史上的人物》,台北:成文出版社,1981。
170. 葉石濤,《台灣文學史綱》,高雄:文學界雜誌社,1998。
171. 葉連鵬,《澎湖縣文學發展之研究》,澎湖:澎湖縣文化局,2001。
172. 葉嘉瑩,《我的詩詞道路》,台北:桂冠圖書公司,2000。
173. 葉嘉瑩,《阮籍詠懷詩講錄》,台北:桂冠圖書公司,2000。
174. 葉嘉瑩,《迦陵詩詞稿》,台北:桂冠圖書公司,2000。
175. 葉嘉瑩,《唐宋詞十七講》,台北:桂冠圖書公司,2000。
176. 葉榮鐘,《台灣人物群像》,台北:帕米爾書店,1985。
177. 董芳苑,《認識台灣民間信仰》,台北:長青文化事業,1986。
178. 鄒雲湖,《中國選本批評》,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2。
179. 廖一瑾,《台灣詩史》,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8。
180. 廖炳惠,《關鍵詞200:文學與批評研究的通用詞彙編》,台北:麥田出版公司,2003。
181. 廖振富,《櫟社研究新論》,台北:國立編譯館,2006。
182. 廖振富,《台灣古典文學的時代刻痕:從晚清到二二八》,台北:國立編譯館,2007。
183. 翟灝,《台陽筆記》,台北:大通書局,1987。
184. 趙爾巽編纂《清史稿》,台北:新文豐出版社,1981。
185. 遠流台灣館編著,《台灣史小事典》,台北:遠流出版社,2000。
186. 劉大杰,《中國文學發展史》,台北:華正書局,1996。
187. 劉國銘主編,《中國國民黨百年人物全書》,北京:團結出版社,2005。
188. 劉登翰、莊明萱、黃重添、林承璜主編,《台灣文學史》,福州:海峽文藝出版社,1991。
189. 劉熙載,《藝概》,台北:金楓出版社,1998。
190. 劉麗卿,《清代台灣八景與八景詩》,台北:文津出版社,2002。
191. 歐素瑛,〈台灣大學〉,張炎憲主編,《二二八事件辭典》,頁588-589。
192. 潘英,《台灣拓殖史及其族姓分佈研究》,台北:自立晚報,1992。
193. 蔡青筠,《戴案紀略》,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7。
194. 鄧傳安,《蠡測彙鈔》,台北:大通書局,1987。
195. 魯迅,〈選本〉,《魯迅全集第七卷:集外集》,上海:人民文學出版社,1973。
196. 魯迅,〈題未定草‧六〉,《魯迅全集第六卷:且介亭雜文二集》,上海:人民文學出版社,1973。
197. 魯迅,《魯迅全集‧第四卷》,上海:人民文學出版社,1973。
198. 盧嘉興,《台灣古典文學作家論集》,台南:台南市立藝術中心,2000。
199. 戴炎輝,《清代台灣之鄉治》,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98。
200. 戴寶村,《近代台灣海運發展:戎克船到長榮巨舶》,台北:玉山社,2000。
201. 戴寶村,《台灣政治史》,台北:五南圖書公司,2006。
202. 薛紹元纂,《台灣通志》,台北:大通書局,1987。
203. 薛曉源、曹榮湘主編,《全球化與文化資本》,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5。
204. 謝國興,《官逼民反:清代台灣三大民變》,台北:自立晚報,1993。
205. 謝無量,《中國婦女文學史》,上海:中華書局,1916。
206. 鍾建英編纂,《苗栗縣志‧文藝志》,台北:成文出版社,1983。
207. 瞿同祖著,范忠信、晏鋒譯,《清代地方政府》,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
208. 譚正璧,《中國女性文學史》,上海:光明書局,1931。
209. 嚴羽著,郭紹虞校釋,《滄浪詩話校釋》,台北:里仁書局,1987。
210. 蘇之德,《中國婦女文學史話》,香港:上海書局,1977。
211. 蘇新,《未歸的台共鬥魂——蘇新自傳與文集》,台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1993。
212. 釋修禪,《台灣淨土六十年》,台中:圓淨出版社,2003。
213. 釋道安,《道安法師遺集(七)》,台北:道安法師紀念會,1980。
214. 闞正宗,《台灣佛教一百年》,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9。
215. 闞正宗,《重讀台灣佛教:戰後台灣佛教》,台北:大千出版社,2004。
216. 顧燕翎、鄭至慧主編,《女性主義經典》,台北:女書文化公司,1999。
217. 顧燕翎主編,《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台北:女書文化公司,2000。
218. 龔顯宗,《台灣文學家列傳》,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0。
四、 學位論文
1. 丁鳳珍,《「歌仔冊」中的台灣歷史詮釋──以張丙、戴潮春起義事件敘事歌為研究對象》,東海大學中文所博士論文,2005。
2. 王文顏,《台灣詩社之研究》,台北:政治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1979。
3. 王競雄,《于右任與標準草書》,台北:中國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1984。
4. 吳品賢,《日治時期台灣女性古典詩作研究》,台北: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系碩士論文,2001。
5. 吳淑娟,《台灣基隆地區古典詩歌研究》,台北:中國文化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04。
6. 吳淑慈,《清代台灣的義渡——以永濟義渡為例》,台北:台灣大學歷史所碩士論文,1997。
7. 吳麗娜,《李雪廬炳南先生研究》,台中:國立中興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1997。
8. 林孟輝,《清代台灣學校教育與儒學教化研究》,台南:成功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
9. 林惠源,《嘉義藝文發展的歷史觀察》,台南:成功大學歷史所碩士論文,2002。
10. 林丘湟,《國民黨政權在經濟上的省籍差別待遇體制與族群建構》,高雄:國立中山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
11. 邱春美,《六堆客家古典文學研究》,台北:輔仁大學中文所博士論文,2004。
12. 室屋麻梨子,《《台灣教育會雜誌》漢文報(1903-1927)之研究》,台南:成功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
13. 施懿琳,《清代台灣詩所反應的漢人社會》,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所博士論文,1996。
14. 徐照華主編,《台灣文學傳播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中:國立中興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2006。
15. 張淑玲,《台灣南投地區傳統詩研究》,台北:中國文化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03。
16. 許惠玟,《道咸同時期(1821~1874)台灣本土文人詩作研究》,高雄:國立中山大學中文所博士論文,2007。
17. 連慧珠,《「萬生反」——十九世紀後期台灣民間文化之歷史觀察》,台中:東海大學歷史所碩士論文,1995。
18. 郭麗琴,《西螺文學發展研究》,嘉義:中正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04。
19. 陳嘉英,《尋找空間的女聲——以台灣女詩人張李德和、石中英、黃金川為探究對象》,台北:政治大學國文教學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03。
20. 閔秋英,《石中英及其,《芸香閣儷玉吟草》研究》,彰化:彰化師範大學國文系在職進修碩士論文,2002。
21. 黃美娥,《清代台灣竹塹地區傳統文學研究》,台北:輔仁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99。92。
22. 楊淑惠,《台灣古典詩中的玉山書寫》,台南:成功大學台文所碩士論文,2008。
23. 廖振富,《櫟社三家詩研究——林癡仙、林幼春、林獻堂》,台北: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96。
24. 劉妮玲,《清代台灣民變研究》,台北:台灣師範大學歷史所碩士論文,1983。
25. 潘玉蘭,《天籟吟社研究》,台北: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系碩士專班論文,2005。
26. 顏育潔,《石中英、呂伯雄其人其詩研究》,高雄:中山大學中文系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05。
27. 魏秀玲,《蔡旨禪及其,《旨禪詩畫集》研究》,台北:政治大學中文系國文教學碩士論文,2005。
28. 羅士傑,《清代台灣的地方菁英與地方社會一以同治年間的戴潮春事件為討論中心(1862-1868)》,新竹:國立清華大學歷史學所碩士論文,2000。
29. 顧敏耀,《陳肇興及其,《陶村詩稿》研究》,桃園:中央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
五、 單篇論文
1. 中興大學中文系主編,《2005台中學研討會:文采風流論文集》,台中:台中市文化局,2005。
2. 王兵,〈論清廷學術宗尚對桐城派文論及其選本實踐的影響〉,《北方論叢》,2008年第4期,頁110-114。
3. 王禹廷,〈中原大戰,斲斷國脈〉,《傳記文學》,第282期,1985年11月,頁100。
4. 台灣新本土社,〈台灣新本土主義宣言〉,《台灣e文藝》,第1期。
5. 田啟文,〈吳子光古文理論分析〉,《台灣文學評論》,卷4期1,2004年1月,頁126。
6. 成功大學文學院編,《「台灣古典詩與東亞各國的交錯」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台南:成功大學文學院,2008。
7. 朱嘉雯,〈日據時期台籍女詩人眼中的「家國」——以三台才女黃金川為論述焦點〉,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系主編,《中國女書寫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學生書局,1999,頁165-178。
8. 江寶釵,〈台灣漢詩言說現地的建構與離散——嘉義李德和的「文藝沙龍」研究〉,《國文學誌》,第8期,2004年6月。
9. 吳品賢,〈花無才思不如伊——澎湖才女蔡旨禪及其詩作探究〉,《台灣人文(師大)》,第6期,2001年12月,頁1-32。
10. 吳蕤,〈戴潮春之亂與陳肇興的咄咄吟〉,《暢流》,35卷4期,1967年4月。
11. 李炳南老居士全集編輯委員會,〈李炳南老居士年表(一)〉,《明倫》,第363期,2006年4月。
12. 李瑞騰,〈詩選怎麼編?〉,《台灣詩學季刊》,第6期,1994年3月,頁7-8。。
13. 李憑,〈兩千載傳統集萃,三百年蒙學范本——《古文觀止》述論〉,《圖書館論壇》,第27卷6期,2007年12月,頁276-280。
14. 汪毅夫,〈《台灣詩史》辨誤舉隅〉,《福建論壇》,1994年第4期,頁76-80。
15. 岩上,〈對詩選編輯的一些看法〉,《台灣詩學季刊》,第6期,1994年3月。
16. 林文龍,〈黃任,《香草箋》對台灣詩壇的影響〉,《台灣文獻》,第47卷1期,1996年3月。
17. 林翠鳳,〈黃金川的詩學養成及其,《金川詩草》內容探討〉,《東海學報》,第13期,2001年7月,頁195-220。
18. 邱煇塘,〈楊青矗《台詩三百首讀後》〉,《全國新書資訊月刊》,第71期,2004年11月,頁78-81。
19. 南棲,〈台灣日月潭浮田種稻說之研究〉,《台灣銀行季刊》,第12卷3期,1950年9月,頁240-257。
20. 柯榮三,〈《全台詩》蔡廷蘭〈請急賑歌〉之商榷——以版本及典故為主的考述〉,《硓 石》,第44期,2006年9月,頁50-68。
21. 洪鶴瑞,〈離台詩六首〉,《正氣月刊》,第2卷2期,1947年5月,頁63。
22. 胡巨川,〈黃金川詩雜談〉,《南台文化》第2期,2002年6月,頁24-31。
23. 胡巨川,〈金川集外詩初探〉,《南台文化》,第3期,2002年9月,頁23-27。
24. 徐澄清,〈林柏森〉,《傳記文學》,67卷2期,1995年8月,頁140-142。
25. 神田喜一郎、島田謹二,〈台灣に於ける文學について〉,《愛書》,第14輯,1941年5月。
26. 翁聖峰,〈日治時期黃純青的文學與文學觀〉,《台北文獻》直字,第166期,2008年12月,頁128-142。
27. 高越天,〈台灣詩壇感舊錄〉,《中國詩季刊》,15卷2期,1984年6月,頁42。
28. 堅中,〈書鄉書香:《雪廬詩集》〉,《明倫》,第275期,1987年5月,頁37-38。
29. 張永堂,〈一肚皮不合時宜的吳子光先生〉,《台北文獻》,63、64兩期合刊,1983年6月,頁68-69。
30. 張崑將,〈如何從台灣思考東亞〉,《思想》,第3期,2006年10月,頁177-201。
31. 張琍霞,〈《古文觀止》:引領讀者進入古典閱讀的殿堂〉,《江西圖書館學刊》,第36卷4期,2006年4月,頁125-127。
32. 張菼,〈論日月潭的得名時代兼及其諸異名〉,《台灣文獻》,第27卷4期,1976年12月,頁23-40。
33. 淨持、智晃,〈杉溪雲蹤〉,《明倫》,第165期,1986年6月,頁48-53。
34. 符寒竹,〈女詩人張李德和〉,《嘉義文獻》,第6期,1975年12月,頁17-20。
35. 莊永明,〈「羅山女史」張李德和〉,《精湛》,第26期,1995年9月。
36. 許俊雅、施懿琳,〈台灣古典詩歌系譜的想像——評陳昭瑛,《台灣詩選注》〉,《中外文學》,第24卷12期,1996年5月,頁156-164。
37. 許淑華,〈雪廬居士行誼貢獻探析〉,氏編《博學與雅致》(台北:萬卷樓圖書公司,2007),頁227-292。
38. 陳炎正,〈吳子光先生年譜〉,《台灣風物》,卷29期2,1979年6月,頁14-20。
39. 陳家煌,〈論孫元衡及其《赤嵌集》〉,《漢學研究》,第23卷2期,2005年12月,頁289-320。
40. 陳運棟,〈山城文獻初祖——芸閣山人吳子光舉人〉,《苗栗文獻》,卷1期15,2001年3月,頁80-82。
41. 陳嘉英,〈黃金川的深閨詩夢〉,《景女學報》,第8期,2008年2月,頁1-24。
42. 陳漢光,〈台灣千家詩——「台灣詩錄」〉,《台灣風物》,第22卷3期,1972年9月,頁11。
43. 陳韻琦,〈一寸芳心萬丈愁——台灣女詩人蔡旨禪大我社會關懷詩之初探〉,《台灣文學評論》,第7卷2期,2007年4月,頁19-32。
44. 傅斯年,〈歷史語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國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1本第1分冊,第3-8頁。
45. 曾今可,〈台灣的舊詩人〉,《民權通訊》,第80、81號,1948年5月21日,頁545-546。
46. 渡溪,〈研讀雪公太老恩師唐詩有感〉,《明倫》,第302期,2000年6月。
47. 閔定慶,〈選本與文學權力意志的外化——試論沈德潛詩歌選本批評的「正典」意識〉,《江西財經大學學報》,2007年第2期,頁90-96。
48. 黃文虎,〈黃莘田與徐嬾雲(一)〉,《三六九小報》,第470號,1935年8月6日,第4版。
49. 黃純青,〈談「竹枝」〉,《先發部隊》,第1號,1934年7月,頁35。
50. 黃得時,〈台灣文學史序說〉,原刊於《台灣文學》,第3卷3期,1943年7月,後漢譯收錄於葉石濤編譯,《台灣文學集2:日文作品選集》(高雄:春暉出版社,1996),頁1-17。
51. 楊清池,〈辛酉一歌詩(一)〉,《台灣新文學》,第1卷第8號,1936年9月,頁132。
52. 葉淑美,〈落花水面皆文章——漫談張李德和的寫景詩及其審美情趣〉,《松商學報》,第9期,2007年5月。
53. 葉連鵬,〈誰曰釵裙定志弱?——澎湖第一才女蔡旨禪的生平與詩作初探〉,《硓 石:澎湖縣文化局季刊》,第24期,2001年9月,頁2-22。
54. 葉連鵬,〈詩中之彩——從文學色彩學理論觀蔡旨禪古典詩作之用色意涵〉,《硓 石:澎湖縣文化局季刊》,第28期,2002年9月,頁66-77。
55. 夢湘,〈論詩〉,《台灣文藝》,第2卷3號,1935年3月。
56. 劉紹唐編,〈民國人物小傳‧張默君〉,《傳記文學》,155期,1975年4月,頁99-100。
57. 劉紹唐編,〈民國人物小傳‧曾今可〉,《傳記文學》,266期,1984年7月,頁139-140。
58. 歐宗智,〈嘉義琳瑯山閣主人張李德和漢詩初探〉,《國立中央圖書館台灣分館館刊》,第9卷3期,2003年9月。
59. 歐宗智,〈嘉義琳瑯山閣主人張李德和政治詩詞小論〉,《中國語文》,第570期,2004年12月。
60. 歐宗智,〈嘉義琳瑯山閣主人張李德和詞作探珠〉,《國文天地》,第247期,2005年12月。
61. 歐純純,〈女性形象的局限與突破——由朱淑真與蔡旨禪詩歌進行探討〉。《中國文化月刊》,第316期,2007年4月,頁1-40。
62. 鄭喜夫,〈吳芸閣先生年譜初稿(五)〉,《台灣風物》,第32卷2期,1982年6月。
63. 蕭蕭,〈大學「現代詩」課堂上適用哪本詩選集〉,《台灣詩學季刊》,第6期,1994年3月。
64. 賴子清,《台灣詠史詩》,《台灣文獻》,第9卷第4期,1958年12月。
65. 賴明珠,〈才情與認知的落差——論張李德和的才德觀與繪畫創作觀〉,《藝術家》,第41卷4期,1995年10月。
66. 戴寶村,〈再現歷史牽繫記憶——關於紀錄片,《綠的海平線》〉,《自由時報》,2006年5月10日,E5版。
67. 魏秀玲,〈澎湖第一才女蔡旨禪之書畫探析〉,《硓 石:澎湖縣文化局季刊》,第43期,2006年6月,頁92-118。
68. 羅鳳珠,〈以人物為主軸的歷史文化網數位資料庫設計——以蘇軾為例〉,氏編,《語言,文學與資訊》(新竹:清華大學出版社,2004),頁537-573。
69. 顧敏耀,〈「海濱詩輯」研究(1955-1957)〉,中央大學文學社會學研討會論文集,2001。
70. 顧敏耀,〈清代女詩人的空間分佈析探——以沈善寶,《名媛詩話》為論述場域〉,《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論文集刊》,第11期,2006年6月。
71. 顧敏耀,〈台灣的傳奇藏書家:專訪黃天橫〉,《文訊》,250期,2006年8月,頁19-20。
72. 顧敏耀,〈始終深情的工人小說家——楊青矗的小說與關懷〉,《文訊》,第255期,2007年1月,頁25-26。
73. 龔顯宗,〈羅山女史李德和〉,《鄉城生活雜誌》,第38期,2007年3,頁45-50。
六、 西人論著
1. Denis Mc Quail著,陳芸芸等譯,《特新大眾傳播理論》,台北:韋伯文化公司,2003。
2. Fanon著,陳瑞樺譯,《黑皮膚,白面具》,台北:心靈工坊文化公司,2005。
3. Frédéric Gros(費德希克‧格霍)著,何乏筆、龔卓軍、楊凱麟譯,《傅柯考》,台北:麥田出版公司,2006。
4. Genett(熱奈特)著,史忠義譯,《熱奈特論文集》,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00。
5. Johanna M. Meskill著,王淑琤譯,《霧峰林家:台灣拓荒之家(1729-1895)》,台北:文鏡文化公司,1986。
6. Johanna M.Meskill著,溫振華譯,〈霧峰林家:一個台灣士紳家族的興起〉,《台灣風物》,29卷4期,1979年12月,頁1-10。
7. Keith Jenkins(詹京斯)著,賈士蘅譯,《歷史的再思考》,台北:麥田出版公司,1996。
8. Marc Bloch原著,張和聲譯,《為歷史學辯護》,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
9. Roland Barthes(羅蘭‧巴爾特)著,王東亮譯,《符號學原理》,香港:三聯書店,1999。
10. Roland Barthes著,Richard Miller英譯,屠友祥中譯,《S卅Z》,台北:桂冠圖書公司,2004。
11. Rosalind Miles著,刁筱華譯,《女人的世界史》,台北:麥田出版公司,2006。
12. Xaлизев B. E.著,周啟超、王加興、黃玫、夏忠憲譯,《文學學導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
13. Б. H. ΜИΡΟΗΟΒ, З. В. СТЕПАНОВ原著,黃立茀、夏安平、蘇戎安譯,《歷史學家與數學》,北京:華夏出版社,1990。
七、 數位資料庫文獻(為節省篇幅,僅列出資料庫名稱,引用文獻細目茲不贅述)
1.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文史哲)
2. 中國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萬方數據庫人文類
3. 日治時期期刊全文影像系統
4. 日治時期圖書全文影像系統
5. 台灣人物誌(上中下合集)
6. 台灣文學辭典檢索資料庫
7. 台灣文獻叢刊資料庫
8. 台灣方志數位資料庫
9. 台灣日日新報數位資料庫
10. 台灣漢詩數位典藏資料庫
11. 台灣歷史數位圖書館
12. 知識贏家-中時報系資料庫
13. 國家文化資料庫
14. 智慧型全台詩知識庫
15. 漢文台灣日日新報
16. 漢籍電子文獻資料庫
17. 聯合知識庫
指導教授 李瑞騰(Rui-teng Li) 審核日期 2010-1-28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