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 |
李亮霆(Liang-ting Lee)
查詢紙本館藏 |
畢業系所 |
歷史研究所 |
論文名稱 |
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對地方社會的控制與回應-以新莊郡為例 (The Control and Response on Local Communities By Governor-General of Taiwan During the Japanese Colonial Period-Hsinchuang Prefecture(County) as example)
|
相關論文 | |
檔案 |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
摘要(中) |
本研究主要探討臺北盆地的淡水河西岸平原,在日治時期後面對統治當局的治理,其地方社會被收編及改造的過程。本文並強調統治當局是以引用保甲、近代警察制度及教育機構三者作為社會控制政策,而本研究區域也由清代的「興直堡」,轉變成近代化的統治單位-「新莊郡」。
清代的興直堡地區由於不同街莊各有其領導階層,並各自運作地方秩序,因而清帝國的國家力量及行政權威並不能有效控制此區。而1895年後政權轉移,臺灣進入日治時期,統治當局以戶籍和土地調查的資料為基礎,建立了警察體系與保甲制度,並引進近代教育制度進行民眾教化,建構了基本治理模式。由於統治當局國家力量的強化及不斷對傳統街庄進行統整與改組,至大正時期(1912-1926)因應內地延長主義及警政改革的需求,1920年後實施新的地方制度,興直堡在此制度設計下被賦予自治權,成為轄下一街三庄的新莊郡
然而,統治當局透過此「郡」級單位,對地方社會保有一定的行政控制力,並且迴避了統治初期以來對警察及保甲的批評。但對新莊郡及其地方菁英來說,這樣的制度架構,已使他們擁有更多管道和空間要求統治當局回應地方社會的需求,並藉此進行殖民體制下的現代化。本研究指出,在官方指導及地方人士的參與下,陸續以土地及經費捐獻方式完成道路建設,並聯繫各街庄的資源,強化了新莊郡下各街庄的依存關係。但同時,亦可發現地方菁英運用其影響力展開的競爭關係,甚至影響日後的歷史發展。
要之,透過本研究可發現區域研究及近代臺灣史的相關性問題,一、地方社會秩序在不同政權下的斷裂及延續,可凸顯其治理臺灣上的基本差異。二、日治初期治理政策帶來的優勢,大正年間後反而成為落實地方自治的難處,顯示地方社會並非僵化地被治理,可供思考國家與社會之間的互動關係。三、新莊郡下各街庄對現代化建設的合作與競爭,塑造了地方社會的樣貌,在殖民體制與現代化兩項議題的綜合研究上,提供了可深入研究的個案。
|
摘要(英) |
The study is to explore in the West Bank Plain of Tamsui River in Taipei basin, the governance of the ruling authority under Japanese government and the process of being incorporated and being transformed of its local communities. It also stresses that the ruling authority applied Pao-Chia, modern police system and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to be the social control policies. The study area is undertaken in the Hsinchuang Prefecture (County) – a modernistic rule unit transformed from the Hsin Chih Bao in the Ching Dynasty.
Each street in the Hsin Chih Bao area of an enlightened reign had an individual leadership and operated its local order separately. As a result, Ching imperial state power and administrative authority can not effectively control this area. After the transfer of government in 1895, Taiwan entered the Japanese Colonial Period, the ruling authority developed the police system, Pao-chia system based on household registration and land survey data and applied a modernistic education system to teach the public, which formed a basic governance model.
Due to the consolidation of the state power of the rule authority and constant incorpor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over traditional streets and villages, in response to the needs of doctrine extension in mainland and police reform during the Taisho period (1912 – 1926), it brought a new social policy into force after 1920, under which the Hsin Chih Bao was empowered autonomy and became Hsinchuang Prefecture (County) of one street and three villages.
However, the ruling authority utilized a ‘Prefecture’ unit to hold a certain level of administrative power over local communities and had avoided criticism regarding the police and Pao-chia since the early stage of governance. But for Hsinchuang Prefecture (County) and local elites, this system structure had empowered them many channels and spaces to ask the ruling authority to respond the needs of local communities and further to undertake modernization under the colonial system. The study indicated that with the participation from official guides and the local, it successfully and gradually completed road construction by using the donations of land and funding and integrated resources from each street and village in Hsinchuang Prefecture (County), of which the dependency relationship was strengthened. Meanwhile, it also found that local elites utilized their influences to compete each other which had an impact on the future history development.
In conclusion, this study found relative questions of regional study and Taiwan history. First of all, local communities order was broken and continued under the control of different political governances which showed the fundamental difference in governing Taiwan. Secondly, the advantages that were brought by the policies carried out in the early days of Japanese Colonial Period became the obstacles to put communalism in to practice after the Taisho Era. It presents that local communities was not controlled rigidly and thinks over the interaction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tate and society. Finally, the cooperation and competition of modernistic construction in all streets and villages of Hsinchuang Prefecture (County) shaped the looks of local communities. It provides the comprehensive research on subjects of colonial system and modernization with further study cases.
|
關鍵字(中) |
★ 新莊郡 ★ 社會控制 ★ 地方社會 ★ 興直堡 |
關鍵字(英) |
★ Social Control ★ Local Community ★ Hsinchuang Prefecture (County) ★ Hsin Chih Bao |
論文目次 |
緒論 1
第一章 清代淡水河西岸平原的發展 19
第一節 清代的社會控制 19
第二節 興直堡的發展 32
第三節 官方治理的強化 44
第二章 日本統治者的征服與重組 55
第一節 臺北地區的征服 55
第二節 統治力量的再建 62
第三節 興直堡地區的改組 75
第三章 統治當局的社會控制 83
第一節 保甲制度的延續 83
第二節 警察制度的建立 97
第三節 教育制度的統合 109
第四章 新莊郡與地方菁英 121
第一節 興直堡到新莊郡 121
第二節 地方菁英的回應及參與 129
第三節 自治組合及公共建設 141
結論 153
參考書目 157
|
參考文獻 |
參考書目
一、史料
(一)官方檔案及出版品
小川副猛,《臺灣街庄職員錄》,臺北:杉田書店,1928年。
吳密察主編,《淡新檔案第一編行政》,第三冊,民政類:學務、鄉保、聯庄、保甲,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1995年。
洪敏麟編,《日本據臺初期重要檔案》,臺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78年。
洪敏麟編,《日據初期之鴉片政策(附錄保甲制度)》,臺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78年。
許進發編,《臺灣重要歷史文件選編(一八九五-一九四五)》,臺北:國史館,2004年。
程大學編譯,《臺灣前期武裝抗日運動有關檔案》,臺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77年。
鈴木辰三編,《臺灣官民職員錄》,臺北:臺灣文官武官民間職員發行所,1928年。
臺北州,《臺北州報》,臺北:臺北州,1921-1942年
臺北州知事官房文書課,《臺北州統計書》,臺北:臺北州知事官房文書課,1924-1943年。
臺北縣,《臺北縣報》,臺北:臺北縣,1896-1901年。
臺北廳,《臺北廳報》,臺北:臺北廳,1926-1929年。
臺灣日日新報社編,《臺北州管內指定道路經濟調查書》,臺北:編者,1940年。
臺灣制度會編,《臺灣統治關係議會獅子吼錄》,臺北:成文出版社重刊本,1999年。
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統計室,《臺灣省五十一年來統計提要》,出版地不詳:編者,1946年。
臺灣產業組合協會臺北州協會,《臺北州下產業組合役職員錄》,臺北:吉村商會,1933年。
臺灣歷史文獻叢刊,《臺案彙錄丁集》,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7年。
臺灣歷史文獻叢刊,《臺案彙錄己集》,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7年。
臺灣歷史文獻叢刊,《臺案彙錄壬集》,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7年。
臺灣歷史文獻叢刊,《臺案彙錄丙集》,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7年。
臺灣歷史文獻叢刊,《臺案彙錄甲集》,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7年。
臺灣歷史文獻叢刊,《臺案彙錄辛集》,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7年。
臺灣歷史文獻叢刊,《臺灣府輿圖纂要》,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6年。
臺灣總督官房統計課,《漢譯臨時臺灣戶口調查記述報文》,臺北:臺灣總督官房統計課,1910年。
臺灣總督官房統計課,《臺灣現住人口統計》,臺北:臺灣總督官房統計課,1907-1935年。
臺灣總督官房統計課,《臨時臺灣戶口調查巔末》,臺北:臺灣總督官房統計課,1908年。
臺灣總督官房臨時國勢調查部,《國勢調查結果便覽》,臺北:臺灣總督官房臨時國勢調查部,1927年。
臺灣總督官房臨時國勢調查部,《臺北州新莊郡國勢調查結果中間報(昭和五年)》,臺北:臺灣總督官房臨時國勢調查部,1932年。
臺灣總督府官房調查課編,《臺灣現住人口統計》,臺北:臺灣總督府,1918-1934年。
臺灣總督府官房臨時國勢調查部,《第一回臺灣國勢調查:住居世帶及人口》,臺北:臺灣總督府,1925年。
臺灣總督府陸軍幕僚編,《臺灣總督府陸軍幕僚歷史草案》(上)(下),臺北:捷幼出版社,1991年。
臺灣總督府臺北測侯所,《臺灣氣象報告》,臺北:臺灣日日新報社,1896-1906年
臺灣總督府編,《詔敕.令旨.諭告.訓達類纂(一)》,臺北:成文出版社,1999年復刻版。
臺灣總督府編,《詔敕.令旨.諭告.訓達類纂(二)》,臺北:成文出版社,1999年復刻版。
臺灣總督府編,《臺灣日誌》,東京:綠蔭書房,1992年。
臺灣總督府編,《臺灣列紳傳》,臺北:編者,1916年。
臺灣總督府編,《臺灣社會事業要覽》,臺北:編者,1931年。
臺灣總督府編,《臺灣統治概要》,臺北:編者,1945年。
臺灣總督府編,《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1895-1944年。
臺灣總督府編,《臺灣總督府及其所屬官署職員錄》臺北:編者,1930年。
臺灣總督府編,《臺灣總督府行政區域便覽》,臺北:成文出版社,1999年。
臺灣總督府編,《臺灣總督府事務成績提要》,中國方志叢書臺灣地區第192號,臺北:成文出版社,1985年。
臺灣總督府學務課編,《臺灣教育志稿》,臺北:編者,1918年。
臺灣總督府警務局,《臺灣總督府警察沿革志》,臺北:南天書局,1995年再版。
(二)一般史料
王世慶,《臺灣公私藏古文書彙編》,臺北:環球出版,1978年。
吳文星等編,《臺灣總督田健治郎日記》(上),臺北:中研院臺史所籌備處,2001年。
唐羽,〈溪尾庄古契彙編〉(上)、(下),《臺北文獻》,直字第79、81期(1987年3、9月),頁207-258,119-228。
唐羽,〈溪尾庄古契彙編續〉(上)、(中)、(下),《臺北文獻》,直字第84、85、86期(1988年6、9、12月),頁89-179、93-117、173-203。
高賢治編,《大臺北古契字集》,臺北:臺北市文獻委員會,2002年。
高賢治編,《大臺北古契字集》(二),臺北:臺北市文獻委員會,2003年。
高賢治編,《大臺北古契字集》(三),臺北:臺北市文獻委員會,2005年。
張麗俊著,許雪姬、洪秋芬解讀,《水竹居主人日記》,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0年。
林獻堂著,許雪姬等註解,《灌園先生日記(五)一九三二年》(臺北:中研院臺史所籌備處,2000),頁480。
小林英夫監修,《日本人海外活動關歷史的調查》(第十卷.臺灣篇5),東京:株式會社書房,2002年。
翁佳音,《大臺北古地圖考釋》,臺北:臺北縣立文化中心,1998年。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採集組編,《臺北縣鄉土史料》,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7年。
臺灣文獻史料叢刊第七輯,《清代臺灣大租調查書(上)》,臺北:大通書局,1987年。
臺灣文獻史料叢刊第七輯,《清代臺灣大租調查書(中)》,臺北:大通書局,1987年。
臺灣文獻史料叢刊第七輯,《清代臺灣大租調查書(下)、臺灣土地制度考察報告書》(合訂本),臺北:大通書局,1987年。
臺灣文獻史料叢刊,《臺灣私法物權篇(上)》,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4年。
臺灣文獻史料叢刊,《臺灣私法物權篇(中)》,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4年。
臺灣文獻史料叢刊,《臺灣私法物權篇(下)》,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4年。
臺灣文獻史料叢刊,《臺灣私法人事篇(上)》,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4年。
臺灣文獻史料叢刊,《臺灣教育碑記》,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4年。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採集組編,《臺北縣鄉土史料》(上冊),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7年。
臺北市文獻委員會編,《日據前期臺灣北部施政紀實》警治篇、政治篇、經濟篇,臺北:編者,1986年。
蔡慧玉,〈保正、保甲書記、街庄役場-口述歷史〉(一),《史聯雜誌》,第23期(1993年11月),頁23-40。
蔡慧玉,〈保正、保甲書記、街庄役場-口述歷史〉(二),《臺灣風物》,第44卷第2期(1994年6月),頁69-111。
蔡慧玉,〈保正、保甲書記、街庄役場-口述歷史〉(三),《臺灣風物》,第45卷第4期,(1995年12月),頁83-106。
蔡慧玉,〈保正、保甲書記、街庄役場-口述歷史〉(四),《臺灣史研究》,第2卷第2期(1995年12月),頁187-214。
蔡慧玉,〈保正、保甲書記、街庄役場-口述歷史〉(五),《臺灣風物》,第47卷第2期(1997年12月),頁69-112。
蔡慧玉,〈日治時代臺灣保甲書記初探(1911-1945)〉,《臺灣史研究》,第1卷第 2期(1994年12月),頁5-24。
(三)報紙期刊
東洋協會臺灣支部,《臺灣時報》,臺北:編者,1909-1919年。
臺灣時報發行所,《臺灣時報》,臺北:編者,1919-1945年。
臺灣日日新報社,《臺灣日日新報》,臺北:編者,1898-1944年。
臺灣警察協會,《臺灣警察時報》,臺北:該會,1930-1943年。
臺灣警察協會,《臺灣警察協會雜誌》,臺北:該會,1917-1929年。
(四)地方志書
三重市公所,《三重市志續編》,臺北:三重市公所,2005。
三重市公所、三重埔文史學會編印,《三重埔風情畫-三重市改制四十週年專輯》,臺北:三重市公所,2003年。
三重市志編篡委員會,《三重市志》,臺北:三重市公所,1996年。
中華綜合發展研究院應用史學研究所編纂,《林口鄉志》,林口:林口鄉公所,2001年。
尹章義,《新莊志‧卷二 新莊發展史》,臺北:新莊市公所,1980年。
尹章義,《新莊志‧卷首 新莊(臺北)平原拓墾史》,臺北:新莊市公所,1981年。
尹章義、洪健榮、李逸峰等著,《五股志》,臺北:五股鄉公所,1997年。
古舜仁,陳存良譯,《臺北州街庄誌彙編》(上)(下),臺北:臺北縣立文化中心,1998年。
泰山鄉公所編,《泰山志》,臺北,編者,1994年。
周鍾瑄,《諸羅縣志》,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年。
陳培桂,《淡水廳志》臺文叢第一七二種,臺北:大通書局,1995年。
淀川喜代治輯,《臺北州街庄志彙編》,臺北:成文出版社重刊本,1985年。
新莊市志編輯委員會,《新莊市志》,臺北:新莊市公所,1998年。
新莊郡鷺洲庄役場編印,《鷺洲庄要覽》(昭和六、七、十年),臺北:成文出版社重刊本,1985年。
臺北州役所,《臺北州要覽》,臺北:成文出版社重刊本,1985 年。
臺北州新莊郡役所,《新莊郡要覽》,臺北:新莊郡役所,1926年。
臺北廳編,《臺北廳志》(明治三十六年排印本),臺北:成文出版社重刊本,1985年。
臺北廳編,《臺北廳誌》(大正八年排印本),臺北:成文出版社重刊本,1985年。
臺北廳編,胡清正、陳存良、林彩紋譯,《臺北廳誌》,臺北:臺北縣立文化中心 1998年。
臺灣文獻史料叢刊第二輯,《雲林采訪冊、淡鳳新三縣簡明總括圖冊、嘉義管內采訪冊》(合訂本),臺北:大通書局,1987年。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府輿圖纂要》,臺北:大通書局,1995年。
蘆洲鄉志編輯委員會,《蘆洲鄉志》,蘆洲:蘆洲鄉公所,1993年。
(五)時人論著
J﹒W﹒Davidson著,蔡啟恆譯,《臺灣島之過去與現在》,臺北:臺灣銀行,1972年。
丁曰健,《治臺必告錄》臺文叢第十七種,臺北:大通書局,1987年。
大園市藏,《臺灣事蹟綜覽》,臺北:臺灣事蹟研究會,1920年。
中越榮二,《臺灣市制街庄制逐條解釋》,臺北:臺灣地方自治協會,1937年。
井出季和太著,郭輝編譯,《日據下之臺政》1-3卷,臺北:海峽學術出版社,2003年。
目黑五郎,江廷遠著,《現行保甲制度叢書》,臺中:保甲制度普及所,1935年
伊能嘉矩,《大日本地名辭書續編》,東京:富山房,1909年。
伊能嘉矩,《臺灣文化志》,臺中:臺灣省文獻會,1991年。
伊能嘉矩編,《領臺十年史》,臺北:成文出版社重刊本,1985年。
吉野秀公,《臺灣教育史》,臺北:臺灣日日新報社,1927年。
竹越與三郎,《臺灣統治志》,臺北:南天書局重刊本,1997年。
杉山靖憲,《臺灣歷代總督之治績》,臺北:成文出版社重刊本,1999年。
東鄉實、佐藤四郎,《臺灣植民發達史》,臺北:南天書局重刊本,1996年。
林進發編,《臺灣人物評》,臺北:赤陽社,1929年。
杵淵義房,《臺灣社會事業史》,臺北:德友會,1940年。
河內源治編,《新莊水利組合例規集》,臺北:新莊水利組合,1938年。
姚瑩,《中復堂選集》,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4年。
持地六三郎,《臺灣殖民政策》,臺北:南天書局,1998年。
黃叔璥,《臺海使槎錄》,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6年。
鈴木清一郎,《臺灣舊慣冠婚葬祭と年中行事》,臺北:臺灣日日新報社,1934年。
不著撰者,《魂南記、臺海思慟錄、臺戰演義、割臺三記、瀛海偕亡記、馬關議和中之伊李問答》(合訂本),臺北:大通書局,1987年。
臺灣新民報調查部編,《臺灣人士鑑》,臺北:編者,1934年。
劉銘傳,《劉壯肅公奏議》,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7年。
橋本白水,《臺灣統治と其功勞者》,臺北:成文出版社重刊本,1999年。
興南新聞社編,《臺灣人士鑑》,臺北:編者,1943年。
篠原哲次郎編,《臺灣市街庄便覽》,臺北:成文出版社重刊本,1985年。
鷲巢敦哉,《臺灣警察四十年史話》,臺北:作者發行,1938年。
二、專書
Mark A.Allee (艾馬克)著,王興安譯,《晚清中國的法律與地方社會:十九世紀的北部臺灣》,臺北:播種者文化,2003年。
Davidson, W. James(戴維遜)著,蔡啟恒譯,《臺灣之過去與現在》,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72年。
Eric J.Hobsbawm(霍布斯邦)著,鄭明萱譯,《盜匪:從羅賓漢到水滸英雄》,臺北:麥田出版,1998年。
Prasenjit Duara(杜贊奇)著,王福明譯,《文化、權力與國家:1900-1942年的華北農村》,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4年。
又吉盛清著,魏廷朝譯,《日本殖民下的臺灣與沖繩》,臺北:前衛出版社1997年。
尹章義,《臺灣開發史研究》,臺北:聯經出版社,1987年。
方孝謙,《殖民地臺灣的認同摸索:從善書到小說的敘事分析》,臺北:巨流出版社,2001年。
王世慶,《淡水河流域河港水運史》,南港:中研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1996年。
王世慶,《清代臺灣社會經濟》,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4年。
王國璠編,《板橋林本源家傳》,臺北:林本源祭祀公業,1985年。
王銘銘,《社會人類學與中國研究》,北京:三聯書店,1997年。
矢內原忠雄,林明德譯,《日本帝國主義下之臺灣》,臺北: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2004年。
江丙坤,《臺灣田賦改革事業之研究》,臺北:臺灣銀行,1972年。
吳文星,《日據時期臺灣社會領導階層之研究》,臺北:正中書局,1992年。
吳密察,《臺灣近代史研究》,臺北:稻鄉出版社,1994年。
呂紹理,《水螺響起:日據時期臺灣社會的生活作息》,臺北:遠流出版公司,1998年。
呂紹理,《展示臺灣:權力、空間與殖民統治的形象表述》,臺北:麥田出版社2005年。
李園會,《臺灣師範教育史》,臺北:南天書局,2001年。
周婉窈,《日據時代的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臺北:自立晚報,1989年。
周婉窈,《海行兮的年代-日本殖民統治末期臺灣史論集》,臺北:允晨文化公司,2003年。
東嘉生著,周憲文譯,《臺灣經濟史概說》,臺北:海峽學術出版社,2000年5月。
林玉茹,《清代臺灣港口的空間結構》,臺北:知書房,1996年。
林滿紅,《茶、糖、樟腦業與臺灣之社會經濟變遷(1860-1895)》,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97年。
施添福,《清代在臺漢人的祖籍分布和原鄉生活方式》,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1987年。
柯志明,《米糖相剋:日本殖民主義下臺灣的發展與從屬》,臺北:群學出版有限公司,2003年。
若林正丈、吳密察主編,《跨界的臺灣史研究:與東亞史的交錯》,臺北:播種者文化,2004年
若林正丈、吳密察主編,《臺灣重層近代化論文集》,臺北:播種者文化,2000年。
若林正丈著,臺灣史日文史料典籍研讀會譯,《臺灣抗日運動史研究》,臺北:播種者文化,2007年。
徐南光編,《臺灣教育史》,臺北:師大書苑,2002年。
翁佳音,《臺灣漢人武裝抗日史研究(1895-1902)》,臺北: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1986年。
荊子馨著,鄭力軒譯,《成為日本人:殖民地臺灣與認同政治》,臺北:麥田出版社,2006年。
常建華,《清代的國家與社會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
康 豹,《染血的山谷-日治時期的噍吧哖事件》,臺北:三民書局,2006年。
張人傑,《臺灣社會生活史:休閒遊憩、日常生活與現代性》,臺北:稻鄉出版社,2006年。
張仁甫編,《畫中有話:泰山地區老照片專輯》,泰山:泰山鄉文史協會,2005年。
張勝彥,《清代臺灣廳縣制度之研究》,臺北:華世出版社,1993年。
曹永和,《臺灣早期歷史研究》,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79年。
許佩賢,《殖民地臺灣的近代學校》,臺北:遠流出版公司,2005年。
許佩賢譯,《攻臺見聞:風俗畫報‧臺灣征討圖繪》,臺北:遠流出版公司,1995年。
許佩賢譯,《攻臺戰紀:日清戰史‧臺灣篇》,臺北:遠流出版公司,1995年。
許雪姬,《板橋林家-林平侯父子傳》,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2000年。
許雪姬,《清代臺灣的綠營》,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專刊(54),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7年。
陳正祥,《臺灣地誌》,臺北:南天書局,1993年。
陳其南,《臺灣的傳統中國社會》,臺北:允晨文化公司,1991年。
陳宗仁,《從草地到街市:十八世紀新庄街的研究》,臺北:稻鄉出版社,1996年。
陳俊宏編,《禮密臣細說臺灣民主國》,臺北:南天出版社,2003年。
陳培豐著,王興安、鳳氣至純平譯,《「同化」同床異夢:日治時期臺灣的語言政策、近代化與認同》,臺北:麥田出版社,2006年。
黃靜嘉,《春帆樓下晚濤急:日本對臺灣殖民統治及其影響》,臺北:商務出版社,2002年。
溫振華、戴寶村,《淡水河流域變遷史》,臺北:臺北縣立文化中心,1998年。
葉肅科,《日落臺北城:日治時代臺北都市發展與臺人日常生活(1895-1945)》,臺北:自立晚報出版社,1993年。
葉榮鐘,《臺灣人物群像》,臺北:時報文化公司,1995年。
詹素娟、張素玢編,《臺灣原住民史》,南投:臺灣省文獻會,2001年。
廖風德,《臺灣史探索》,臺北:學生書局,1996年。
劉明修著,李明峻譯,《臺灣統治與鴉片問題》,臺北:前衛出版社,2008年。
劉匯湘,《日據時期臺灣警察之研究》,臺北:臺灣省警務處,1952年。
劉鳳翰,《日軍在臺灣:一八九五年至一九四五年的軍事措施與主要活動》(上)、(下),臺北:國史館,1997年。
歐陽恩良、潮龍起著,《中國秘密社會第四卷-清代會黨》,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年。
鄭政誠,《三重埔的社會變遷》,臺北:學生書局,1996年。
鄭政誠,《臺灣大調查-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之研究》,蘆洲:博揚文化公司,2005年。
賴青松編,《臺灣總督明石元二郎傳奇》,臺北:一橋出版社,1999年。
戴炎輝,《清代臺灣的鄉治》,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79年。
戴寶村,《清季淡水開港之研究(1860-1894)》,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專刊第11號,1984年。
藤井志津枝(傅琪貽),《理蕃:日本治理臺灣的計策》,臺北:文英堂出版社,1997年。
蘇碩斌,《看不見與看得見的臺北:清末至日治時期臺北空間與權力模式的轉變》,臺北:左岸文化出版社,2005年。
鶴見俊輔著,邱振瑞譯,《戰爭時期日本精神史1931-1945》,臺北:行人出版社,2008年。
三、論文
(一)期刊論文
E﹒Patricia Tsurumi(鶴見‧派翠希亞)著,林正芳譯,〈日本教育和臺灣人的生活〉,《臺灣風物》,第47卷第1期(1997年3月),頁55-93。
于志嘉,〈日本明清史學界對「士大夫與民眾」問題之研究〉,《新史學》,第4卷第4期(1993年12月),頁141-175。
大濱郁子,〈「書房義塾相關規程」(府令)之制定過程〉,《臺灣文獻》,第56卷第2期(2005年6月),頁277-304。
小林道彥著,鄭天凱譯,〈1897年臺灣高等法院長高野孟矩罷職事件-明治國家與殖民地領有〉,《臺灣風物》,第47卷第2期(1997年6月),頁129-157。
小林道彥著,李文良譯,〈後藤新平與殖民地經營-日本殖民政策的形成與國內政治〉,《臺灣文獻》,第48卷第3期(1997年9月),頁101-121。
山中永之佑著,蔡秀美譯,〈殖民地統治法與內地統治法之比較:以日本帝國在朝鮮與臺灣的地方制度為中心的討論〉,《臺灣史研究》,第十四卷第四期(2007年12月),頁111-139。
山田賢著,太城佑子譯,〈中國明清時代「地域社會論」研究的現狀與課題〉,《暨南史學》,第2號(1999年6月),頁39-57。
中村孝志,〈十七世紀中葉的淡水、基隆、臺北〉,《臺灣風物》,第41卷第3期(1991年9月),頁118-132。
尹章義,〈閩粵移民的協和與對立-以客屬潮州人開發臺北以及新莊三山國王廟的興衰史為中心所作的研究〉,臺北文獻,直字第74期(1985年12月),頁1-27。
卞鳳奎,〈李氏家族醫療對蘆洲地區的貢獻〉,《臺北文獻》,直字第139期(2002年3月),頁215-226。
卞鳳奎,〈從族譜文書看李氏家族與蘆洲的發展關係〉,《臺灣史蹟》,第39期(200年12月),頁209-215。
方孝謙,〈英雄與土匪:日本據臺初期的敘事認同〉,《臺灣社會研究季刊》,第37期(2000年3月),頁119-161。
王世慶,〈海山史話(上〉,《臺北文獻》,直字第37期(1976年9月),頁49-131。
王泰升,〈日本殖民統治下臺灣的「法律暴力」及其歷史評價〉,《政大歷史學報》,第25期(2006年5月),頁1-36。
江志宏,〈善書與社會控制-以清代臺灣社會為例〉,《臺灣歷史學會會訊》,第15期(2002年12月),頁56-66。
吳文星,〈日治時期臺灣的教育與社會流動〉,《臺灣文獻》,第51卷第2期(2000年6月),頁163-173。
吳密察,〈明治國家體制與臺灣-六三法之政治的展開〉,《臺大歷史學報》,第37期(2006年6月),頁59-143。
吳學明,〈北臺灣第一書院-泰山明志書院沿革之研究〉,《臺北文獻》,直字第86期(1988年12月),頁103-118。
李進億,〈清代蘆洲區域發展史初探--以李氏宗族的開墾及建廟活動為探討中心〉,《史匯》,第5期(2001年8月),頁35-51。
杜武志,〈日治時期臺灣殖民地統治與「一視同仁」政策之剖析(上)〉,《臺北文獻》,直字第144期(2003年6月),頁127-146。
杜武志,〈日治時期臺灣殖民地統治與「一視同仁」政策之剖析(中)〉,《臺北文獻》,直字第145期(2003年9月),頁171-201。
杜武志,〈日治時期臺灣殖民地統治與「一視同仁」政策之剖析(下)〉,《臺北文獻》,直字第147期(2004年3月),頁171-218。
孟祥瀚,〈社會教化與地方控制:以日治時期東臺灣新港郡社會教化組織為例〉,《興大歷史學報》,第16期(2005年6月),頁277-303。
林本炫,〈國家、宗教與社會控制-宗教壓迫論述的分析〉,《思與言》,第34卷第2期(1996年6月),頁21-66。
林孚嘉,〈日治時期的臺灣社會教育-以公共圖書館發展為中心的考察〉,《臺灣人文》,第4期(2000年6月),頁141-156。
姚人多,〈認識臺灣:知識權力與日本在臺之殖民治理性〉,《臺灣社會研究季刊》,第42期(2001年6月),頁119-182。
施添福,〈日治時代臺灣地域社會的空間結構及其發展機制-以民雄地方為例〉,《臺灣史研究》,第8卷第1期(2001年10月),頁1-39。
洪秋芬,〈日據初期臺灣的保甲制度(1895-1903)〉,《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21期(1992年6月),頁439-471。
唐羽,〈清乾隆年間新莊街之興起與興直埔之開發〉(壹)、(貳)、(参),《臺北縣立文化中心季刊》,第48、49、50期(1996年5、6、10月),頁1-14、53-60、61-66。
徐國章,〈「臺灣總督府官制」的制定及其內涵〉,《臺灣風物》,第51卷第2期(2001年6月),頁47-79。
翁佳音,〈舊地名考證與歷史研究-兼論臺北興直、海山堡的地名起源〉,《臺北文獻》,直字第96期(1991年6月),頁99-110。
高傳祺,〈蘆洲百年來土地利用變遷與其都市化過程之研究1-3〉,《臺北縣立文化中心季刊》,第50、51、52期(1996年10月;1997年1月、4月),頁19-26、64-71、71-76。
康豹,〈日治時期新莊地方精英與地藏庵的發展〉,《北縣文化》,第64期(2000年3月),頁83-100。
康豹,〈慈祐宮與清代新莊地方社會之建構〉,《臺北縣立文化中心季刊》,第53期(1997年6月),頁71-78。
莊吉發,,〈清代臺灣秘密會黨的發展與社會控制〉,《人文與社會科學集刊》,第5卷第1期(1992年11月),頁1-29。
莊吉發,,〈故宮檔案與清代臺灣史研究-清朝政府禁止偷渡臺灣的史料〉,《臺灣文獻》,第54卷第4期(1999年12月),頁149-163。
張勝彥,〈清代臺灣之廳制-以淡水廳為例〉,《臺灣史研究》,第5卷第1期(1998年6月),頁1-46。
許毓良,〈清代臺灣的社會控制-以購線為例〉,《臺灣風物》,第54卷第3期(2004年9月),頁17-57。
陳世榮,〈國家與地方社會的互動:近代社會菁英的研究典範與未來的研究趨勢〉,《中央研究院近史所集刊》,第54期(2006年12月),頁129-168。
陳宗仁,〈淡水與淡水河-漢人對淡水河流域的地理認識及其變遷〉,《輔仁歷史學報》,第12期(2001年6月),頁85-116。
陳純瑩,〈日據時期臺灣的警察制度〉,《警專學報》,第1卷第2期(1989年6月),頁171-192。
楊護源,〈蘆洲地區的土地開發與經濟發展(1700-1945)〉,《臺北文獻》,直字第150期(2004年12月),頁83-105。
溫振華,〈日本殖民統治下臺北社會文化的變遷〉,《臺灣風物》,第37卷第4期(1987年12月),頁1-52。
溫振華,〈清代臺灣淡北地區的拓墾〉,《臺灣風物》,第55卷第3期(2005年9月),頁15-41。
溫振華,〈清代擺接平原一帶的族群關係〉,《臺北縣立中心文化季刊》,第52期(1997年4月)頁15-16。
葉志杰,〈清代臺灣鄉治與庄規-從林口庄規解讀〉,《臺北文獻》,直字第149期(2004年9月),頁85-102。
劉書彥,〈探究日本語教科書中殖民統治者對臺灣社會之觀點〉,《臺灣風物》,第46卷第3期(1996年9月),頁15-71。
蔡淵洯,〈清代臺灣社會領導階層性質之轉變〉,《史聯雜誌》,第3期(1983年6月),頁34-64。
蔡慧玉,〈一九三O年代臺灣基層行政的空間結構分析-以「農事實行組合」為例〉,《臺灣史研究》,第5卷第2期(2000年4月),頁55-100。
蔡慧玉,〈日治臺灣街庄行政(1920-1945)的編制與運作:街庄行政相關名詞之探討〉,《臺灣史研究》,第3卷第2期(1996年12月),頁93-141。
蔡慧玉,〈第九十五回臺灣研究研討會演講紀錄-主講「日治時代臺灣的保甲戶籍行政」〉,《臺灣風物》,第44卷第3期(1994年9月),頁107-136。
蔡慧玉,〈日治時期臺灣行政官僚的形塑:日本帝國的文官考試制度、人才流動與殖民行政〉,《臺灣史研究》,第14卷第4期(2007年12月),頁1-65。
蔡錦堂,〈日本治臺時期所謂同化主義的在檢討-以內地延長主義為中心〉,《臺灣史蹟》,第36期(2000年6月),頁242-250。
鄭政誠,〈清代三重埔的拓墾〉,《史耘》,第3、4期合刊(1998年9月),頁85-106。
鄭喜夫,〈日據時期臺灣之警察〉,《自由青年》,第47卷第4期(1972年4月),頁30-38。
鄭 梓,〈戰後北臺灣地方政制之變革-以「臺北州」到「臺北縣」為例〉,《臺灣史研究》,第6卷第1期(1999年6月),頁93-131。
(二)專書論文與會議論文
王泰升,〈臺灣法的近代性與日本殖民統治〉,收錄於古鴻廷等編,《臺灣社會與文化》,東海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專刊(23)(臺北:稻鄉出版社,2005年11月),頁43-78。
朱德蘭,〈日治時期有關臺灣的防制犯罪檔案與犯罪事例〉,收錄於「檔案利用與歷史研究學術研討會」(中壢:國立中央大學文學院.中華檔案暨資訊微縮管理學會,1997年12月21日)。
林偉盛,〈清代淡水廳的分類械鬥〉,收錄於周惠民編,《北臺灣鄉土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2000年10月),頁113-146。
吳文星,〈日本據臺前對臺灣之調查與研究〉,收錄於《第一屆臺灣本土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文學院、人文教育研究中心,1994年12月),頁567-576。
吳密察,〈外國顧問W. Kirkwood的臺灣殖民地統治政策構想〉,收錄於《日據時期臺灣史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冊(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系,1993年6月),頁1-27。
吳密察,〈乙未之役(1895)及其記述〉,收錄於「集體暴力及其記述:1000-2000年間東亞的戰爭記憶、頌讚和創傷國際學術研討會」(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2005年7月28~29日)
徐國章,〈《臺灣總督府警察沿革誌》之史料運用-以「罰金及笞刑處分例之存廢」一章為例〉,收錄於第四屆臺灣總督府檔案學術研討會(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2006年8月24~25日)。
徐國章,〈大正九年(1920)臺灣地方制度之變革-近代西式地方自治制度之變形植入〉,收錄於「第五屆臺灣總督府檔案學術研討會」(南投:國立館臺灣文獻館,2008年 8月28~29日),頁1-47。
翁佳音,〈近代初期北部臺灣的商業交易與原住民〉,收錄於《臺灣商業傳統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1999年5月),頁45-80。
張隆志,〈知識建構、異己再現與統治宣傳-《臺灣統治志》(1905)和日本殖民論述的濫觴〉收錄於梅家玲,《文化啟蒙與知識生產:跨領域的視野》(臺北:麥田出版社,2006年),.頁233-259。
許達然,〈清朝(1683-1895)臺灣民間的武備〉,收錄於古鴻廷等編,《臺灣社會與文化》,東海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專刊(23)(臺北:稻鄉出版社,2005年11月),頁1-42。
許文雄,〈相看都討厭:清朝統治者和臺灣人民互相敵對的態度〉,收錄於《第七屆臺灣歷史與文化研討會》(臺中:東海大學通識教育中心,2004年2月6~7日),頁1-28。
陳君愷,〈超越種族的籓籬之外-日治時期臺、日人關係的另一面向〉,收錄於《回顧老臺灣、展望新故鄉-臺灣社會文化變遷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系,2000年12月),頁265-291。
溫振華,〈清代武朥灣社社史〉,收錄於《回顧老臺灣、展望新故鄉-臺灣社會文化變遷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系,2000年12月),頁23-41。
詹素娟,〈分類的迷思-淡水河系原住民的族群類緣問題〉,收錄於周宗賢編《淡水學學術研討會-過去、現在、未來論文集》(臺北:國史館,1998年),頁1-25。
鄭政誠,〈日治時期淡水河西岸平原上的農業與交通發展〉,收錄於《歷史、地理與變遷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嘉義:國立嘉義大學人文藝術學院史地系,2003年10月4、5日),頁377-399。
謝國興,〈日治時期臺灣的陸上交通運輸業〉,收錄於《臺灣殖民地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海峽學術出版社,2004年2月),頁14-47。
鹽見俊二著,周憲文譯,〈日據時代臺灣之警察與經濟〉,收錄於王曉波編《臺灣的殖民地傷痕》(臺北:帕米爾書店,1985年),頁83-128。
(三)學位論文
李崇僖,〈日本時代臺灣警察制度之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年。
李進億,〈蘆洲:一個長期環境史的探討(1731-2001)〉,桃園: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林麗卿,〈日治時期臺灣的社教團體與社會變革-以臺北州「同風會」為例〉,臺中:國立中興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年。
阿部由理香,〈日治時期臺灣戶口制度之研究〉,臺北:淡江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
許毓良,〈清代臺灣的軍事與社會-以武力控制為核心的討論〉,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2004年。
陳怡宏,〈忠誠與反逆之間-1895~1901年間臺北、宜蘭地區「土匪」集團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
曾蓮馨,〈日治時期臺中州社會事業之研究〉,桃園: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年。
森田孝利,〈日本統治初期臺灣的治安維持制度〉,臺北:淡江大學日本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年。
楊永彬,〈臺灣紳商與早期日本殖民政權的關係:1895年-1905年〉,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年。
溫振華,〈二十世紀初之臺北都市化〉,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1985年。
溫振華,〈清代臺北盆地經濟社會的演變〉,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78年。
蔡易達,〈台灣總督府基層統治組織之研究------保甲制度與警察〉,臺北,中國文化大學日本研究所碩士論文,1988年。
蔡明志,〈殖民地警察之眼:臺灣日治時期的地方警察、社會控制與空間改正之論述〉,臺南: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博士論文,2008年。
蔡淵洯,〈清代臺灣的社會領導階層(1684-1895)〉,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80年。
賴珍寧,〈日治時期臺灣思想控制法令之研究〉,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年。
閻萬清,〈臺北盆地邊緣鄉鎮發展之研究-以泰山鄉為例〉,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年。
鍾淑敏,〈日據初期臺灣總督府統治權的確立(1895-1906)〉,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89年。
四、英文著作
Chang,Han-yu and Ramon, H. Myers,“Japanese Colonial Development Policy in Taiwan, 1895-1906: A Case of Bureaucratic Entrepreneurship”,Journal of Asia Studies, 22:4(1963.08),pp.433-449.
Esherick, Joseph W. and Rankin, Mary eds., Chinese Local Elites and Patterns of Dominance. Berkeley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0.
Katz ,Paul R.(康豹), “Governmentality and Its Consequences in Colonial Taiwan:A Case Study of the Ta-pa-ni Incident of 1915”,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64:2(2005.05),pp.387-424.
Katz ,Paul R.(康豹), “Temple Cults and the Creation of Hsin-chuang Local Society”,收錄於湯熙勇編,《中國海洋發展史論文集》第七輯(南港:中央研究院社會科學研究所,1999),頁735-798。
Pierre Bourdieu , translated by Richard Nice ,Outline of a Theory of Practice.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7.
Ramon, H. Myers, and Peattie, R. Mark eds., The Japanese Colonial Empire﹐1895–1945. 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4.
|
指導教授 |
鄭政誠(Cheng-Chen Cheng)
|
審核日期 |
2009-11-11 |
推文 |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
網路書籤 |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