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 |
林麗如(Li-Ju Lin)
查詢紙本館藏 |
畢業系所 |
中國文學系在職專班 |
論文名稱 |
歷史與記憶-舞鶴小說研究
|
相關論文 | |
檔案 |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
摘要(中) |
本文探討舞鶴在當代的重要性,舞鶴小說輻射出大量的地方意識,透過小說拆解了歷史與記憶被建構的方式,同時,透露出歷史與記憶所面臨的危機。文本裡運用了大量的視覺,特別著重空間與地方,淡水、霧社、好茶…,選擇一個「地方」,更便於凸顯「他方」和「我方」,不論是地域性的、歷史性的,辯證關係是舞鶴文本思索的方式。
本文將從歷史與記憶、身體與敘事的關係展讀舞鶴,以海登.懷特(Hayden White)對敘事話語與歷史再現的論點,著手處理舞鶴文本裡歷史與虛構交錯的敘事手法,在書寫權力的場域裡,他者如何藉以發聲?並以王斑對於歷史與記憶的看法,探討舞鶴小說中的記憶,不在場的歷史與現實裡的敘述者,如何產生交會的火花?最後,本文要思索的是,做為一個閱讀者,我們如何以此為起點,進行台灣內在的探索,而在舞鶴自由的呼聲裡,何以反而襯托出如此沉重的歎息?
舞鶴創作藝術的偏鋒,同時為台灣小說敘事史帶來重大變革,歷史與記憶在文本裡大量對話,歷史哲學的思索樣貌、地方記憶的行動能力,讓小說家往回看的同時,打開了內在探索的大門。小說家如何擺脫傳統意識形態,如何讓歷史題材突破困境,歷史話語和小說話語,在真實與虛構之間如何擺盪,舞鶴多元的敘事策略非常值得一探。
在結論部分,我們看到了書寫危機,當主流意識退場,壓抑不再,在制度混亂、人倫解構的當代,小說還能顛覆什麼?文本書寫的壓抑氛圍成為一種「過去」,那麼,不再壓抑的當代,小說家還能書寫什麼?抗議什麼?因此,社會氛圍對於文本的經典性、持續性形成了一種挑戰,異質書寫的策略恐怕還有待時間的驗證。 |
摘要(英) |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is to discuss the position of Wu He’s novel in Taiwan’s contemporary society and literature. In Wu He’s text, the way of constructing the history and memory is deconstructed; a lot of local consciousness is disclosed; and the crises writing and memory facing is revealed. In his novel, a lot of visual effect is used, in particular on space and settings. For instance, Danshui, Wushe, and Haocha are some of his focal settings. The purpose of choosing “a setting” is to distinguish “that setting” from “this setting”. No matter it is a local or historical story, diataxis is an important way of the progress of his novels.
This thesis examines Wu He’s work from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istory and memory, as well a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ody and narrative. The analysis of the narrativity in Wu He’s work is based on White’s arguments about narratology and historiography. How he intertwines history and fiction in the text? How he illustrates the relations among the writer, the narrator, and the readers? How other characters’ points of view are presented? By using Wang’s discussion about history and memory, this thesis also examines how Wu He uses memory in his novel, and how the narrators in the real world and those in history interact in the text. In this thesis, we will also reflect on how a reader can explore the inherence of Taiwan from his texts. Accordingly, we will understand the reason why the novelist keeps “looking back” is to “look ahead”.
Wu He’s success in heterologic writing style brings an important revolution to Taiwan’s literature history in terms of narrativity: a lot of dialogues between history and memory in the text, historiography and vivid memory about places. All help the novelist to open the door of exploration while looking back. How does a novelist get rid of traditional ideology? How does a novelist properly use historical materials? How does a novelist switch between historical and novelistic languages as well as between real and fiction? Those are all the various narrative strategies used by Wu He, which are worth further discussion.
In conclusion, we discuss the crisis of writing. Today, when there is no mainstream ideology or suppression; when the system is chaotic and the human relations are collapsed, what can be revolved by novel? If the atmosphere of suppression becomes a “past,” then what can novelists write about in this liberate contemporary? What do they protest for? Therefore, the social atmosphere becomes a challenge to the text in terms of classicism and continuity. The position of “heterology” might need to be tested through time. |
關鍵字(中) |
★ 歷史與記憶 ★ 空間與地方 ★ 身體與敘事 |
關鍵字(英) |
★ body and narrative ★ space and place ★ history and memory |
論文目次 |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研究目的………………………………………………1
一、在地的聲音-地方意識的輻射……………………………………1
二、辯證復辯證-建構小說的方法……………………………………4
第二節 文獻分析與研究方法………………………………………………6
第二章 詩小說-創作概述………………………………………………………10
第一節 從陳鏡花到舞鶴……………………………………………………10
一、文本形式實驗………………………………………………………10
(一)美學形式的追求─自我要求………………………………10
(二)敘事權力的展開-自我實踐………………………………13
二、內在精神探索………………………………………………………15
(一)生命經驗的再現-自我救贖………………………………15
(二)政治現實的關懷-生命情懷………………………………17
第二節 誤讀「餘生學」……………………………………………………21
第三章 想像的本邦………………………………………………………………27
第一節 歷史怪獸的變形……………………………………………………27
一、當代的喧囂-文本策略……………………………………………27
二、在場的姿態-小說田野……………………………………………31
(一)餘生的清流部落:《餘生》………………………………33
(二)新生的好茶部落:《思索阿邦.卡露斯》………………38
三、歷史的伏流…………………………………………………………44
(一)二二八事件…………………………………………………44
(二)其他政治事件………………………………………………49
第二節 身體的敘事話語……………………………………………………58
一、視覺權力……………………………………………………………58
(一) 女性身體……………………………………………………58
(二) 男性身影……………………………………………………65
二、他者形象……………………………………………………………68
(一) 邊緣人絮語…………………………………………………68
(二) 屍體會說話…………………………………………………74
三、感官世界……………………………………………………………76
(一)意淫想像……………………………………………………76
(二)情色大觀……………………………………………………79
第三節 我思故我在…………………………………………………………86
一、抗議基調……………………………………………………………86
(一)後設字障……………………………………………………86
(二)「孤獨」無所不在:複調─對話與獨白…………………96
二、自我宣言 …………………………………………………………100
第四章 空間與記憶 ……………………………………………………………104
第一節 傷逝-舞鶴淡水……………………………………………………104
一、回歸的想望 ………………………………………………………106
二、重建的破壞 ………………………………………………………108
三、狂飆的年代 ………………………………………………………114
第二節 憶往-府城台南……………………………………………………120
一、記憶的氛圍 ………………………………………………………120
二、民俗的力量 ………………………………………………………122
第三節 亂迷-家族史及其他………………………………………………124
第五章 結論………………………………………………………………………131
參考書目……………………………………………………………………………142
附錄一:舞鶴專訪 ………………………………………………………………153
附錄二:舞鶴創作年表暨台灣出版紀事 ………………………………………165
附錄三:舞鶴作品評論及報導索引 ……………………………………………171 |
參考文獻 |
一、舞鶴著作
舞鶴。《拾骨》,高雄:春暉出版社,1995a。
──。《詩小說》,台南:市立文化中心,1995b。
──。《十七歲之海》,台北:元尊文化,1997。
──。《餘生》,台北:麥田出版社,2000a。
──。《鬼兒與阿妖》,台北:麥田出版社,2000b。
──。《悲傷》,台北:麥田出版社,2001。
──。《舞鶴淡水》,台北:麥田出版社,2002a。
──。《思索阿邦.卡露斯》,台北:麥田出版社,2002b。
──。《十七歲之海》,台北:麥田出版社,2002c。
──。<將軍的臨終>,《鹽分地帶文學》第二期,台南:文化局,2006.02。
──。<安那其的晚年>,《鹽分地帶文學》第二期,台南:文化局,2006.02。
二、中文專書
王文興。《十五篇小說》,台北,洪範出版社,1979。
───。《背海的人》,台北,洪範出版社,1999。
王甫昌。《當代台灣社會的族群想像》,台北:群學出版,2003。
王明珂。《華夏邊緣》,台北:允晨出版社,1997。
王岳川。《後現代主義文化研究》,台北:淑馨出版社,1992。
王育德著,黃國彥譯。《台灣:苦悶的歷史》,台北:前衛出版社,1999。
王逢振(編)。《詹姆遜文集──第二卷:批評理論和敘事闡釋》,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
王斑。《歷史與記憶:全球現代性的質疑》,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2004。
王瑾著。《互文性》,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
王德威。《小說中國:晚清到當代的中文小說》,台北:麥田出版社,1993。
───。《如何現代,怎樣文學?十九、二十世紀中文小說新論》,台北:麥田出版社,1998。
───。《眾聲喧嘩以後:點評當代中文小說》,台北,麥田出版社,2001。
───。《跨世紀風華當代小說20家》,台北:麥田出版社,2002。
───著,宋偉杰譯。《被壓抑的現代性:晚清小說新論》,台北:麥田出版社,2003。
───。《歷史與怪獸》,台北:麥田出版社,2004。
王德威、黃錦樹(編)。《想像的本邦:現代文學十五論》,台北:麥田出版社,2005。
江寶釵、施懿琳、曾珍珍(編)。《台灣的文學與環境》,高雄:麗文文化,1996。
汪民安、陳永國(編)。《後身體文化、權力和生命政治學》,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
汪民安(編)。《色情、耗費與普遍經濟-喬治.巴塔耶文選》,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
阿威赫拔哈口述,許介鱗編,林道生譯。《阿威赫拔哈的霧社事件證言》,台北:臺原出版社,2000。
Yabu Syat、許世楷、施正鋒(編)。《霧社事件─台灣人的集體記憶》,台北:前衛出版社,2001。
李永展、廖億美等(編)。《淡水河破碎地圖》,台中:晨星出版社,1999。
李昂(編)。《六十七年短篇小說選》,台北:爾雅出版社,1979。
李欣倫。《戰後台灣疾病書寫研究》,台北:大安出版社,2004。
李欽賢。《台灣的古地圖》,台北:遠足文化,2002。
李歐梵。《中國現代文學與現代性十講》,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3。
───。《現代性的追求》,台北:麥田出版社,2005。
李瑞騰(編)。《中華現代文學大系》評論卷(一)、(二),台北:九歌出版社,2003。
李筱峰。《台灣民主運動四十年》,台北:自立晚報,1987。
───。《二二八消失的臺灣菁英》,台北:自立晚報,1992。
沈明仁。《崇信祖靈的民族賽德克人》,台北:海翁出版社,1998。
邱貴芬。《後殖民及其外》,台北:麥田出版社,2003。
林文義。《母親的河.淡水河紀事》,台北:臺原出版社,1994。
林永福(編)。《林燿德與新世代作家文學論》,台北:行政院文建會,1997。
林淇瀁。《書寫與拼圖_台灣文學傳播現象研究》,台北:麥田出版社,2001。
林鎮山。《台灣小說與敘事學》,台北:前衛出版社,2002。
林雙不(編)。《台灣小說半世紀》,台北:前衛出版社,1987。
───(編)。《二二八台灣小說選》,台北:自立晚報,1989。
林燿德。《一九七四高砂百合》,台北:聯合文學,1995。
吳永華。《台灣歷史紀念物》,台中:晨星文化,2000。
吳密察監修,遠流台灣館(編)。《台灣史小事典》,台北,遠流出版,2000。
吳錦發(編)。《悲情的山林-臺灣山地小說選》,台中:晨星出版社,1992。
周婉窈。《台灣歷史圖說:史前至一九四五年》,台北:聯經出版社,1998。
周芬伶等(編)。《臺灣後現代小說選》,台北:二魚文化,2004。
周英雄、劉紀蕙(編)。《書寫台灣:文學史、後殖民與後現代》,台北:麥田出版社,2000年。
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編)。《台灣文學中的歷史經驗》,台北:文津出版社,1997。
施懿琳、中島利郎、下村作次郎、黃英哲、黃武忠、應鳳凰、彭瑞金合著。《台灣文學百年顯影》,台北:玉山社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3。
施淑。《兩岸文學論集》,台北:新地出版社,1997。
郁永河著,楊龢之譯注。《遇見三百年前的臺灣》,台北:圓神出版社,2004。
洪英聖著。《台灣先住民腳印:十族文化傳奇》,台北:時報文化,1993。
時報文化編輯委員會(編)。《珍藏20世紀台灣》,台北:時報文化,2000。
高行健著,方梓勳、陳順妍譯。《冷的文學》,香港:中文大學,2005。
陳平原。《中國小說敘事模式的轉變》,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
陳思和(編)。《當代大陸文學史》,台北:聯經出版社,2001。
陳潔儀。《閱讀肥土鎮》,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8。
馮品佳(編)。《通識人文十一講》,台北:麥田出版社,2004。
許俊雅。《臺灣文學論:從現代到當代》,台北:南天書局,1997。
───。《見樹又見林──文學看臺灣》,台北:渤海堂文化,2005。
莊永明。《台灣紀事(上)、(下)》,台北:時報文化,1992。
───。《台灣第一》,台北:時報文化,1996。
張京媛(編)。《後殖民理論與文化認同》,台北:麥田出版社,1995。
張文智。《當代文學的臺灣意識》,台北:自立晚報出版社,1993。
張志揚。《創傷記憶:中國現代哲學的門檻》,上海:上海三聯書店,1999。
張恆豪(編)。《火獄的自焚》,台北:遠行出版社,1977。
張錯。《西洋文學術語手冊:文學詮釋舉隅》,台北,書林出版,2005。
葉榮鍾。《日據下台灣大事年表》,台中:晨星文化,2000。
焦桐。《台灣文學的街頭運動(一九七七~世紀末)》,台北:時報文化,1998。
彭瑞金。《台灣新文學運動四十年》,高雄市:春暉出版社,1997。
───。《驅除迷霧找回祖靈-台灣文學論文集》,高雄:春暉出版社,2000。
黃繼持。《現代化.現代性.現代文學》,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2003。
黃錦樹。《謊言或真理的技藝》,台北:麥田出版社,2003。
楊澤(編)。《七0年代-理想繼續燃燒》,台北:時報文化,1994。
──(編)。《狂飆八0-記錄一個集體發聲的年代》,台北:時報文化,1999。
楊碧川。《台灣歷史辭典》,台北:前衛出版社,1997。
楊照。《夢與灰燼-戰後文學史散論二集》,台北:聯經出版社,1998。
楊儒賓、何乏筆(編)。《身體與社會》,台北:唐山出版社,2004。
奧威尼.卡露斯。《雲豹的傳人》,台中,晨星出版社,1996。
───。《野百合之歌》,台中:晨星出版社,2001。
廖炳惠。《關鍵詞200》,台北:麥田出版社,2003。
黎活仁(編)。《台灣後設小說研究》,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8。
劉再復、林崗合著。《罪與文學:關於文學懺悔意識與靈魂維度的考察》,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2002。
劉紀蕙(編)。《他者之域:文化身分與再現策略》,台北:麥田出版社,2001。
───。《心的變異──現代性的精神式》,台北:麥田出版社,2004。
劉康。《對話的喧聲:巴赫汀文化理論述評》,台北:麥田出版社,1995。
謝肇禎。《群慾亂舞:舞鶴小說中的性政治》,台北:麥田出版,2003。
謝森展、古野直也。《台灣代誌》(上、下),台北:創意力文化,1995。
薛化元(編)。《台灣歷史年表V》,台北:業強出版社,1998。
鄭樹森。《小說地圖》,台北:一方出版社,2003。
鍾怡雯。《莫言小說:歷史的重構》,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7。
鍾肇政。《川中島》,台北:蘭亭書店,1985。
───。《鍾肇政全集7<丹心耿耿屬斯人-姜紹祖傳><馬黑坡風雲><馬利彎英雄傳>》,桃園:縣立文化中心,2000。
───。《鍾肇政全集9<高山組曲><靈潭恨>》,桃園:縣立文化中心,2000。
三、譯著
(日)安倍明義。《台灣地名研究》,台北:武陵出版,1992。
(日)中川浩一、和歌森民男(合編)。《霧社事件:台灣原住民的蜂擁群起》,台北:武陵出版有限公司,1997。
(日)下村作次郎著,邱振瑞譯。《從文學讀台灣》,台北:前衛出版社,1997。
(日)岡崎郁子著,葉笛、鄭清文、凃翠花譯。《台灣文學異端的系譜》,台北:前衛出版社,1997。
(日)笠原政治、植野弘子(編),汪平譯。《台灣讀本》,台北:前衛出版社,1997。
(日)湯淺博雄著,趙漢英譯。《巴塔耶:消盡》,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日)藤井省三著,張季琳譯。《台灣文學這一百年》,台北:麥田出版社,2004。
霍格里耶(Alain Robbe-Grillet)著,鄭永慧譯。《窺視者》,台北:桂冠出版社,1997。
浦安迪(Andrew H. Plaks)著。《中國敘事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
亞里斯多德(Aristotelous)著,羅念生譯。《詩學》,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0。
班納迪克.安德森(Benedict Anderson)著,吳叡人譯。《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台北:時報出版社,2005。
克洛德.列維─施特勞斯(Claude Levi-Strauss)著,顧嘉琛譯。《看.聽.讀》,北京:三聯書店,1996。
佛克馬(Douwe Fokkema)、蟻布思(Elrud Ibsch)著,袁鶴翔等譯。《二十世紀文學理論》,台北:書林出版,1987。
薩依德(Edward W.Said)著,蔡源林譯。《文化與帝國主義》,台北:立緒,2001。
佛斯特(E. M. Forster)著,李文彬譯。《小說面面觀》,台北:志文出版社,1987。
佛洛伊德(Freud)著,楊庸譯。《圖騰與禁忌》,台北:志文出版社,1991。
───,吳康譯。《精神分析引論新講》,台北:桂冠出版社,1998。
───,嚴志軍、張沫譯。《一種幻想的未來:文明及其不滿》,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
───,林克明譯。《性學三論.愛情心理學》,台北:志文出版社,2004。
───,林塵、張喚民、陳偉奇譯,陳澤川校。《弗洛伊德後期著作選》,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5。
Frank Lentricchia、Thomas McLaughlin(編),張京媛等譯。《文學批評術語》,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4。
詹明信(Fredric Jameson)著,唐小兵譯。《後現代主義與文化理論》,台北:合志文化出版,2001。
喬治.巴塔耶(Georges Bataille)著,陳慶浩、澄波譯。《文學與惡》,台北:國立編譯館出版,1997。
───,劉暉譯。《色情史》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
盧卡奇(Georg Lukacs)著,楊恆達譯。《小說理論》,台北:唐山出版社,1997。
───,陳文昌譯。《現實主義論》,台北:雅典出版社,1988。
熱拉爾.熱奈特(Gerard Genette)著,史忠義譯。《熱奈特論文集》,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01。
───,廖素珊、楊恩祖譯。《辭格第三集》,台北:時報文化,2003。
海登.懷特(Hayden White)著,陳永國、張萬娟譯。《後現代歷史敘事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
海若.亞當斯(Hazard Adams)著,傅士珍譯。《西方文學理論四講》,台北:洪範書店,2000。
艾恩.瓦特(Ian Watt)著,魯燕萍譯。《小說的興起》,台北:桂冠出版社,1994。
雅克.德里達(Jacque Derrida)著,蔣梓驊譯。《多義的記憶》,北京:中央編譯版社,1999。
簡.蓋洛普(Jane Gallop)著,楊莉馨譯。《通過身體思考》,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5。
沙特(Jean-Paul Sartre)著,劉大悲譯。《沙特文學論》,台北:志文出版社,1980。
卡勒(Jonathan Culler)著,李平譯。《文學理論》,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8。
茱莉亞.克莉斯蒂娃(Julia Kristeva)著,納瓦蘿訪談,吳錫德譯。《思考之危境-克莉斯蒂娃訪談錄》,台北:麥田出版社,2005。
米利特(Kate Millett)著,宋文偉、張慧芝譯:《性治政》,台北:麥田出版社,2003。
布朗肖(Maurice Blanchot)著,顧嘉琛譯。《文學空間》,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
巴赫金(M. Bakhtin)著,白春仁、顧亞鈴譯。《陀思妥耶夫斯基詩學問題》北京:三聯書店,1992。
───,白春仁、曉河、周啟超、潘月琴、黃玫等譯。《文本 對話與人文》,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a。
───,白春仁、顧亞鈴譯。《詩學與訪談》,河北:河教育出版社,1998b。
米蘭.昆德拉(Milan Kundera)著,孟湄譯。《小說的藝術》,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3。
───,孟湄譯。《被背叛的遺囑》,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4。
傅柯(Michel Foucault)著,王德威譯。《知識的考掘》,台北:麥田出版社,2001。
───,劉北成、楊遠嬰譯。《瘋顛與文明》,台北:麥田出版社,2002。
───,錢翰譯。《不正常的人:法蘭西學院演講系列,1974-1975》,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a。
───,洪維信譯。《外邊思維》,台北:行人出版社,2003b。
───,佘碧平譯。《性經驗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鄭義愷譯。《傅柯說真話》,台北:群學出版社,2005a。
───,佘碧平譯。《主體解釋學:法蘭西學院演講系列,1981-1982》,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b。
───,林志明譯。《古典時代瘋狂史》,北京:三聯書店,2005c。
邊克爾.伍德(Michael Wood)著,顧鈞譯。《沉默之子:論當代小說》,北京:三聯書店,2003。
邁可.潘恩(Michael Payne)著,李奭學譯。《閱讀理論:拉康、德希達與克麗絲蒂娃導讀》,台北:書林出版,2005。
米克.巴爾(Mieke Bal)著,譚君強譯:《敘述學-敘事理論導讀》,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
蒙甘(Olivier Mongin)著,劉自強譯。《從文本到行動:保爾.利科傳》,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
帕特里莎.渥厄(Patricia Waugh)著,錢競、劉雁濱譯。《後設小說:自我意識小說的理論與實踐》,台北,駱駝出版社,1995。
保爾.利科(Paul Ricoeur)著,王文融譯。《虛構敘事中時間的塑形:時間與敘事卷二》,北京:三聯書店,2003。
───,姜志輝譯。《歷史與真理》,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4。
彼得.布魯克斯(Peter Brooks)著,朱生堅譯。《身體活-現代敘述中的欲望對象》,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
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著,李幼蒸譯。《寫作的零度》,台北:桂冠出版社,1991。
───,劉森堯譯。《羅蘭巴特論羅蘭巴特》,台北:桂冠出版社,2002。
───,屠友祥譯。《文之悅》,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a。
───,屠友祥譯。《S卅Z》,台北:桂冠出版社,2004b。
───,劉森堯譯。《羅蘭.巴特訪談錄》,台北:桂冠出版社,2004c。
亞歷山德里安(Sarane Alexandrian)著,賴守正譯。《西洋情色文學史》,台北:麥田出版社,2003。
費修珊(Shoshana Felman)、勞德瑞(Dori Laub)著,劉裘蒂譯。《見證的危機:文學.歷史與心理分析》,台北:麥田出版社,1997。
蘇珊.桑塔格(Susan Sontag)著,陳耀成編,黃燦然等譯。《蘇珊.桑塔格文選》,台北:一方出版社,2002。
───,程巍譯。《反對闡釋》,上海:譯文出版社,2003。
───,陶潔、黃燦然等譯。《重點所在》,上海:譯文出版社,2004。
泰瑞.伊格頓(Terry Eagleton)著,吳新發譯。《文學理論導讀》,台北:書林出版,1993。
───,李尚遠譯:《理論之後》,台北:商周出版,2005。
托多羅夫(Tzvetan Todorov)著,蔣子華、張萍譯。《巴赫金、對話理論及其他》,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01。
Tim Cresswell著,徐苔玲、王志弘譯。《地方:記憶、想像與認同》,台北:群學出版社,2006。
安貝托.艾柯(Umberto Eco)著,黃寤蘭譯。《悠遊小說林》,台北:時報出版社,2000。
───,張定綺譯。《誤讀》,台北:皇冠出版社,2001。
───,王宇根譯。《詮釋與過度詮釋》,北京:三聯書店,2005。
華萊士.馬丁(Wallace Martin)著,伍曉明譯。《當代敘事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0。
班雅明(Walter Benjamin)著,李士勛、徐小青譯。《班雅明作品選》,台北:允晨文化,1993。
───,林志明譯。《說故事的人》,台北:台灣攝影,1998a。
───,漢娜.阿倫特編,張旭東、王斑譯。《啟迪:本雅明文選》,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8b。
四、期刊、論文
<凝視朱天文>─舞鶴專訪小說家朱天文,《印刻文學生活誌》創刊號,2003年12月。
<舞鶴亂迷>─朱天心對談舞鶴,《印刻文學生活誌》創刊7號,2004年3月。
<文學的追求與超越>─舞鶴、楊照對談錄,《文學台灣》第8期,1993年10月。
中外文學。第30卷第6期,《王文興專號》,台北:中外文學,2001年11月。
王明珂。<歷史記憶與族群關係─埃期溝羌族歷史的反省>,《歷史月刊》第196期(98-104),2004年5月。
王萬睿<瘋癲、情欲、以及夢境的再創造-試論舞鶴的兩篇小說<悲傷>、<拾骨>《文學台灣》第40期,2001年9月。
李娜、施建軍。<《調查:敘述》:吊詭的紀念-對舞鶴小說創作的一個側面考察>,《華文文學》總第56期(51-56),2003年3月。
李娜。<舞鶴創作與現代台灣>,復旦大學中文所博士論文,2004。
林麗如。<小說田野裡的思索者>,《文訊》,238期,2005年8月。
陳文芬。<舞鶴在淡水>,《印刻文學生活誌》12期,2004年8月。
陳芳明。<後戒嚴時期的後殖民文學──台灣作家的歷史記憶之再現(一九八七-一九九七)>,《中華現代文學大系》評論卷(一),(239-260),2003年。
陳思和。<另類文化的另一種解釋>,《中央日報》21版,2000年11月1日。
陳潤華、李娜。<逃亡者的自由-論舞鶴的《逃兵二哥》,《華文文學》總第62期(35-40),2004年3月。
張月珍。<歷史的敘事化:《浴血的冬天》與《愚弄鴉族》中的敘事、記憶與部落歷史>,《中外文學》第33卷第8期(107-128),2005年1月。
曾月卿。<舞鶴的小說美學>,成功大學台灣文學所碩士論文,2003。
劉亮雅。<辯證復振的可能:舞鶴《餘生》中的歷史記憶、女人與原鄉追尋>,《中外文學》第32卷第11期(141-163),2004年4月。
葉石濤。<接續「祖國」臍帶後所目睹的怪現狀──台灣人的譴責小說《怒濤》>,《中華現代文學大系》評論卷(一)(28-33),2003年。
葉石濤。<孤絕的作家,孤高的文學-序舞鶴《拾骨》>,《文學台灣》第14期,1995年4月。
雷驤。<關於「調查:敘述」的隨想>,《八十一年短篇小說選》,台北:爾雅出版社:1993年。
鄭烱明。<一位異質的小說家-記舞鶴《拾骨》的出版>,《文學台灣》第14期,1995年4月。
楊清惠。<劍俠小說新論-奇幻敘事及其文化意涵研究>,中央大學中文所博士論文,2005。 |
指導教授 |
康來新(Lai-shin Kong)
|
審核日期 |
2006-7-12 |
推文 |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
網路書籤 |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