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92131020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25 、訪客IP:3.145.153.135
姓名 張得歆(Te-Hsin Chang)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中國文學系在職專班
論文名稱 干將莫邪故事研究
(A Study of Tales About Gan-jiang and Mo-xie)
相關論文
★ 中國文學中的桃花研究★ 戒嚴時期台灣流行歌曲研究1949~1987年
★ 排灣族傳統童謠研究★ 台灣王爺故事研究
★ 臺灣地區國字「標準字體」之研究★ 元明清動物故事研究
★ 彈詞《珍珠塔》研究★ 【相聲瓦舍】及其相聲劇作品之研究
★ 中國民間蛇郎類型故事研究★ 《聊齋誌異》植物精怪故事研究
★ 《剪燈新話》人物研究★ 李漁同類型小說與戲曲比較
★ 唐代令曲研究★ 壇經版本考
★ 俞大綱劇作研究★ 《風月錦囊》研究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干將莫邪故事」是眾人熟知的鑄劍故事,從東漢到近代,故事不斷被重新詮釋及演繹,體現可貴的文學生命價值,本文的撰寫主旨即在:一、剖析故事在各時代的流傳及演變,以建立其縱向發展脈絡;二、探討故事的空間傳播及不同的表現形式,以拓展故事的橫向聯繫;三、藉故事的內在意義透視人類的文化心理。
本文採用典籍記載、考古材料、地方風物傳說及詩歌、戲劇、舞劇上的運用等材料,首先探索故事成形的經過,並論述故事的基本架構;接著探討故事在歷代的發展與流傳,以說明故事所體現的多元而豐富的文學意義;最後探究故事所蘊含的內在意義,以窺其魅力所在。
「干將莫邪故事」在不同時代皆綻放燦爛的文化光輝,是文學藝術中不朽的創作題材,探究此故事可以瞭解其「歷史演進」的概況,並一窺人類意識中對劍的神物崇拜及復仇的文化心理,這是研究此故事的價值所在。
摘要(英) The famous story of ancient blacksmith couple, Gan-jiang and Mo-xie , has been reinterpreted and deduced since the dynasty of Eastern Han, with its literary value profoundly embodied. This paper aimed to: (1) analyze its heritage and development in each era, so as to construct the vertical veining; (2) investigate its spreading through space and various forms, so at to expand its horizontal connection; and (3) observe human mind behind the cultural context with insights into the internal meaning of the storyline.
Materials gathered from ancient literature, archeology, folklores, verses, dramas, and dances were applied to understand the forming and the basic framework of the story. Further, the development and spreading of the story throughout different ages were examined to elucidate its diversity and abundance of literary meanings. Finally, the charms of the story were expressed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into the internal significances.
With splendors on culture of different eras, the story of Gan-jiang and Mo-xie can be considered as an immortal subject in literal art. The investigation into this story not only explained its development through history but also provided a glimpse at human’s fetish-worship toward sword and the cultural psychology of revenge. This was the value of the research.
關鍵字(中) ★ 干將莫邪
★ 劍崇拜
★ 復仇心理
關鍵字(英) ★ revenge
★ sword worship
★ Gan-jiang and Mo-xie
論文目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一、 研究動機 ……………………………………………………………1
二、 研究目的 ……………………………………………………………2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方法 ……………………………………………………3
一、研究範圍 ……………………………………………………………3
二、研究方法 ……………………………………………………………4
第二章 干將莫邪故事的溯源及形成 ……………………………………………6
第一節 古劍的起源 …………………………………………………………6
第二節 吳越寶劍之鄕 ………………………………………………………9
第三節 干將、莫邪溯源 ……………………………………………………13
第四節 干將莫邪故事的形成 ………………………………………………15
第五節 與歐冶子故事的合流 ………………………………………………18
第六節 干將莫邪故事的定型 ………………………………………………20
一、《列異傳》……………………………………………………………20
二、《搜神記》……………………………………………………………22
三、《拾遺記》……………………………………………………………28
第三章 干將莫邪故事歷代的發展〈上〉─唐宋時期 …………………………30
第一節 干將莫邪故事在唐詩中的運用 ……………………………………30
一、寶劍利器的代稱 ……………………………………………………30
二、離情哀輓的寄寓 ……………………………………………………33
三、品格才華的象徵 ……………………………………………………35
四、小結 …………………………………………………………………38
第二節 干將莫邪故事在其他文體的運用 …………………………………40
一、史書─《晉書‧張華傳》 …………………………………………40
二、地志─《吳地記》 …………………………………………………40
三、佛書─《法苑珠林》 ………………………………………………41
四、傳記─《孝子傳》 …………………………………………………42
第三節 干將莫邪故事的日本化 ……………………………………………44
第四章 干將莫邪故事歷代的發展〈下〉─明清近代 …………………………52
第一節 明清小說的改編與運用 ……………………………………………52
一、明‧《五朝小說大觀》………………………………………………52
二、明‧《東周列國志》…………………………………………………52
三、明‧《二刻拍案驚奇》………………………………………………53
四、清‧《說岳全傳》……………………………………………………54
第二節 近代小說劇本的改編 ………………………………………………57
一、魯迅的小說《鑄劍》 ………………………………………………57
二、張大春的電影劇本《將邪神劍》 …………………………………61
三、其他 …………………………………………………………………67
第五章 地方遺蹟與風物傳說 ……………………………………………………75
第一節 方志中故事之遺蹟 …………………………………………………75
一、 江蘇省之遺蹟 ………………………………………………………75
二、 河南省之遺蹟 ………………………………………………………78
三、 江西省之遺蹟 ………………………………………………………79
四、 安徽省之遺蹟 ………………………………………………………80
五、 河北省之遺蹟 ………………………………………………………81
六、 山西省之遺蹟 ………………………………………………………82
第二節 地方風物傳說 ………………………………………………………83
一、江蘇省試劍石 ………………………………………………………83
二、浙江省莫干山 ………………………………………………………87
三、浙江省龍泉 …………………………………………………………90
四、福建省湛廬山 ………………………………………………………91
五、山東省鏌鋣島、干將山 ……………………………………………93
六、安徽省赤鑄山 ………………………………………………………94
第六章 干將莫邪故事的內在意義 ………………………………………………96
第一節 對劍的崇拜意識 ……………………………………………………96
一、 寶劍的靈威色彩 ……………………………………………………97
二、 祭劍的儀式行為 ……………………………………………………102
三、 寶劍的幻化變形 ……………………………………………………104
第二節 復仇的文化心理 ……………………………………………………108
一、 復仇的概念 …………………………………………………………109
二、 復仇的模式 …………………………………………………………112
第七章 結論 ………………………………………………………………………116
參考書目 ……………………………………………………………………………119
參考文獻 一、 古籍
《十三經注疏6周禮注疏(上)》(台北:新文豐出版社,2001年)
《十三經注疏10禮記注疏(上)》(台北:新文豐出版社,2001年)
《十三經注疏18春秋公羊傳(下)》(台北:新文豐出版社,2001年)
瀧川龜太郎《史記會注考證》(高雄:復文出版社,1991年)
漢‧班固《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64年)
漢‧劉向集錄《戰國策》(台北:里仁書局,1970年)
魏‧范曄《後漢書》(板橋:藝文印書館,1955年)
唐‧房玄齡等《晉書》(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
晉‧張湛注《列子》(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四書集註》(台北:學海出版社,1989年)
《莊子集解》(江蘇:廣陵刻印社,1991年)
《墨子集解》(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3年)
《晏子春秋譯注》 (山東:齊魯書社,1991年)
廖吉郎校注《新編荀子》(台北:國立編譯館,2002年)
陳奇猷《韓非子集解》(台北:漢經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3年)
王冬珍等校注《新編管子》(台北:國立編譯館,2002年)
陳奇猷《呂氏春秋校釋》(上海:學林出版社,1990年)
陳麗桂校注《新編淮南子》(台北:國立編譯館,2002年)
《孫臏兵法校理》(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
袁珂《山海經校注》(台北:里仁書局,1977年)
馬茂原主編《楚辭注釋》(台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
《廣黃帝本行記》(台北:藝文印書館,1966年)
《考工記譯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
漢‧董仲舒《春秋繁露》(台北:中華書局,1966年)
漢‧袁康《越絕書》(台北:世界書局,1981年)
漢‧趙曄《吳越春秋》(江蘇:江蘇古籍出版社,1986年)
漢‧《燕丹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漢‧東方朔《海內十洲記》(台北:藝文印書館,1966年)
漢‧劉熙《釋名》(台北:藝文印書館,1975年)
魏‧曹丕《典論》(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魏‧曹丕《列異傳》(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88年)
晉‧干寶《搜神記》汪紹楹校注(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
晉‧王嘉《拾遺記》(台北:木鐸出版社,1982年)
晉‧孔晁注《逸周書》(台北:中華書局,1980年)
晉‧葛洪《抱朴子》(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梁‧陶宏景《古今刀劍錄》(台北:藝文印書館,1966年)
隋‧蕭吉《五行大義》(台北:藝文印書館,1966年)
唐‧道世《法苑珠林》(台北:新文豐出版社,1983年)
唐‧陸廣微《吳地記》(台北:藝文印書館,1966年)
唐‧唐臨、戴孚《冥報記‧廣異記》(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
唐‧馮贄《雲仙雜記》(台北:藝文印書館,1966年)
唐‧段成式《酉陽雜俎》(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宋‧李昉等《太平御覽》(台北:商務印書館,1980年)
宋‧吳淑《事類賦注》(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
宋‧睦庵善卿《祖庭事苑》(台北:佛光出版社,1994年)
宋‧羅願《爾雅翼》(台北:藝文出版社,1966年)
宋‧樂史《太平寰宇記》(台北:藝文出版社,1966年)
宋‧龔明之《中吳記聞》(台北:藝文印書館,1971年)
宋‧王象之《輿地紀勝》(北京:中華書局,1971年)
宋‧劉敬叔《異苑》(影印本)(台北:新興書局,1975年)
宋‧洪邁《夷堅志》(台北:明文書局,1982年)
宋‧邵博《邵氏聞見後錄》(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金‧王朋壽《增廣分門類林雜說》(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元‧伊世珍《瑯嬛記》(影印本)(板橋:藝文印書館,1966年)
明‧陳仁錫《潛確居類書》(北京:北京出版社,1997年)
明‧董斯張《廣博物志》(江蘇:廣陵古籍出版社,1987年)
明‧《五朝小說大觀》(台北:廣文書局,1979年)
明‧孫
指導教授 李國俊(Kuo-Chun Lee) 審核日期 2006-6-9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