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8 、訪客IP:3.138.123.118
姓名 吳叔靜(Shu-Ching Wu)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中國文學系在職專班 論文名稱 元明清動物故事研究
(The studies on narratives of animals in the Yuan,Ming and Ching)相關論文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至系統瀏覽論文 ( 永不開放)
摘要(中) 本篇研究範圍為元明清動物故事研究。由於動物故事的流傳分由「口傳」和「文本」二大系統,口傳部分目前已被寫為定本,主要參閱中國文聯出版社的《中國民間故事集成》、遠流出版社的《中國民間故事全集》、高聚成編《中國動物故事》的收集整理資料為主。文本部分,因元明清時期,有為數不少的寓言專集、專編面世,如劉基《郁離子》、宋濂《燕書》《龍門子凝道記》、江盈科《雪濤小說》、馮夢龍《笑府》、趙南星《笑贊》、吳沃堯《俏皮書》等,都是本文參考的重點資料。然而,元明清作品中雖有以專集形式呈現者,卻也不乏散雜在筆記雜著,難以窺盡全貌者,因此本文所舉例的故事文本,是以成集成編者為主,資料來源包括文學別集或筆記,俾使完整呈現元明清動物故事的獨特性,或能反映時代風貌和社會現實。本文第一章為緒論,說明研究動機和目的,確立「動物故事」的研究範圍和方法,並論及前人的研究成果。第二章論及動物故事的分類與動物寓言、童話、傳說之比較。第三章略述動物故事的流傳系統,分為口傳系統和載於典籍的資料。第四章概述元明清時代背景,主要動物寓言作家,並論及元明清動物故事的創作因緣。第五章探討元明清動物故事的表現藝術,分述民間和載於典籍的動物故事表現手法及結構主題。第六章討論元明清動物故事的文學和教育的價值。第七章為參考書目。
摘要(英) This paper covers the studies on narratives of animals in the Yuan, Ming and Ching dynasties. Animal narratives have been handed down through both oral instruction and the text. The oral instruction has been written into the text, which one may see “Chinese Folktales in volumes”, published by Chinese Wen-Lien Press and “Chinese Folktales Collection Works ", published by Yuan Liu Press, and “Chinese Animal Narratives ", edited and filed by Kao Chi-Cheng. In the preparation of this paper, there are great a great number of fables, parables and special edited works in the Yuan, Ming and Ching dynasties are used, such as Liu Chi’s book Yu-Li-Tzu, Sung Lien’s books on swallow and Lung-Men-Tzu stories, Chiang Yin-Ke’s Shueh-Tao novels, Peng Men-Lung’s Shiao-Fu, Chao Nan-Hsin’s Shiao-Chan, Wu Wuo-Yao’s witty book, and others. The above are sources and references for this paper. Textual works in the Yuan, Ming and Ching dynasties represent in the form of special collections, and yet they are kind of looseness and miscellanies. This makes readers difficult to grasp a complete picture. Consequently the paper illustrates the narratives based on integrated works of editors. The sources and references include literature collections or notes in hopes that the distinctive animal narratives can be presented in full. It may also reflect the style and features of times and the reality of a society.
The first chapter of this paper starts with introduction, dealing with research motives and purposes, defining research scope and methods for “animal narratives” and touching on the findings of previous researchers. Chapter 2 deals with categories of animal narratives, and comparison of fables of animals, fairy tales and legends. Chapter 3 illustrates animals and stories handing down in an oral way or in writing. Chapter 4 describes history background of the Yuan, Ming and Ching dynasties, eminent animal fable writers and deals with cause of writing animal narratives in the Yuan, Ming and Ching dynasties. Chapter 5 explores the artistic representation of animal narratives in the Yuan, Ming and Ching dynasties, and separately describes the animal narratives written in the form of books or volumes in the general or scholastic circle, and structure and theme Chapter 6 discusses animal narratives in the Yuan, Ming and Ching dynasties in the aspect values of literature and education. Chapter 7 presents a bibliography
關鍵字(中) ★ 民間文學
★ 動物故事
★ 元明清
★ 動物寓言關鍵字(英) ★ Animal narrativas
★ Folktales
★ Yuan Ming Ching論文目次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方法…………………………………………4
ㄧ 動物故事釋題……………………………………… 4
(一) 具備民間文學的特質…………………………7
(二) 以人格化的動物角色為主人翁………………8
(三) 具有幻想性、虛構性和趣味性………………9
二 研究範圍…………………………………………… 10
三 研究方法與限制…………………………………… 12
(一) 文獻分析………………………………………12
(二) 文本分析………………………………………13
第三節 前人之研究成果…………………………………………13
ㄧ 譚達先《中國動物故事研究》…………………… 16
二 蔡麗雲《中國民間動物故事類型研究》………… 17
三 林明佑《中國民間動物故事研究》……………… 17
第二章 動物故事與其他文類的比較
第一節 動物故事的分類…………………………………………18
第二節 動物故事與其他相關文類的比較………………………23
一 動物故事與寓言…………………………………… 23
(一) 寓言界說………………………………………23
(二) 動物故事與寓言的比較………………………24
二 動物故事與民間童話……………………………… 26
(一) 民間童話解題…………………………………26
(二) 動物故事與民間童話的比較……………… 27
三 動物故事與傳說故事………………………………28
(一) 傳說故事解題……………………………… 28
(二) 動物故事與傳說故事的比較……………… 29
四 動物故事、動物寓言、動物童話之比較…………31
第三章 動物故事的流傳系統…………………………………………33
第一節 口頭傳述系統的動物故事……………………………… 33
第二節 載於典籍的動物故事…………………………………… 39
一 先秦時期…………………………………………… 39
二 兩漢時期………………………………………………47
三 魏晉時期………………………………………………49
四 唐宋時期………………………………………………52
第四章 元明清動物故事的創作因緣………………………………… 60
第一節 元明清時代背景與文學發展概述…………………………60
第二節 元明清主要寓言作家概述…………………………………62
第三節 元明清動物故事的創作因緣………………………………72
一 反映世情,寄寓教化………………………………… 73
二 外來文化的影響……………………………………… 75
三 承繼發展既有的作品………………………………… 77
第五章 元明清動物故事的表現藝術………………………………… 80
第一節 民間動物故事的表現手法……………………………… 80
一 虛擬幻想的手法……………………………………… 80
(一) 擬人…………………………………………… 80
(二) 誇張…………………………………………… 82
二 象徵寓意的手法……………………………………… 84
第二節 民間動物故事的表現特色……………………………… 85
一 角色形象的塑造……………………………………… 85
二 情節結構的安排……………………………………… 88
(一) 平鋪直述…………………………………………89
(二) 對比映襯…………………………………………92
(三) 反覆迴環…………………………………………95
1 角色的重覆……………………………………96
2 事件的重覆………………………………… 100
三 主題思想的呈現…………………………………… 102
(一)道德意識……………………………………… 102
(二)社會意識……………………………………… 105
1 鼓舞團結合作的重要……………………… 105
2 注重社交生活,選擇良好友伴…………… 107
3 弱肉強食,適者生存的戰鬥定律………… 109
第三節 載於典籍的動物故事表現的特色……………………… 110
一 鮮明的角色與寓意……………………………………110
(一)貓與鼠……………………………………………111
(二)虎和猿、猴、猱…………………………………112
(三)禽鳥類……………………………………………114
(四)昆蟲類……………………………………………115
二 多元的主題與內容……………………………………116
(一) 人性人情……………………………………… 117
(二) 政治現象………………………………………120
(三) 社會百態………………………………………123
第六章 元明清動物故事的價值……………………………………… 132
第一節 元明清動物故事的文學價值…………………………… 127
一 文學創作的藝術成就…………………………………127
(一)「示現」修辭的運用……………………………127
(二)「倒反」修辭的運用……………………………128
(三)「雙關」修辭的運用……………………………130
二 俗文學的藝術成就……………………………………130
第二節 元明清動物故事的教育價值…………………………… 131
一 啟蒙教材,啟迪智慧…………………………………132
二 陶冶品德與價值觀……………………………………133
三 提高語文能力…………………………………………133
(一) 閱讀教學……………………………………… 133
1 民間動物故事,適合兒童閱讀…………… 134
2 元明清動物寓言,適合青少年閱讀……… 134
(二) 寫作教學……………………………………… 135
四 多媒體傳達諷諭娛樂效果………………………… 136
第七章 參考書目……………………………………………………… 137
ㄧ 古籍……………………………………………………… 137
二 當代書籍
(一) 專門著作…………………………………………… 138
(二) 一般著作…………………………………………… 140
(三) 工具書……………………………………………… 141
三 學位論文……………………………………………………141
四 期刊論文……………………………………………………142
附錄一 《中國動物故事》漢族動物故事篇目……………………… 145
附錄二 《中國民間故事集成》動物故事篇目……………………… 147
附錄三 《中國民間故事全集》動物故事篇目……………………… 152
附錄四 元代動物寓言作家作品篇目表……………………………… 154
附錄五 明代動物寓言作家作品篇目表……………………………… 155
附錄六 清代動物寓言作家作品篇目表……………………………… 157
參考文獻 一、古籍 (依年代順序)
1 戰國莊周著,晉郭象注《莊子》,台北:藝文印書館,1975年。
2 戰國莊周著,清郭慶藩編、王孝魚整理《莊子集釋(上)(下)》,台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1993年。
3 戰國韓非著,清汪先慎編注《韓非子集解》,台北:華正書局,1991年。
4 西漢劉向集錄,東漢高誘注《戰國策》,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5 西漢韓嬰《韓詩外傳》,台北:中華書局,1985年。
6 魏曹植著,清丁晏編《曹集詮評(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68年。
7 齊陳仲子撰《於陵子》,台北:中華書局,1985年。
8 隋侯白撰《啟顏錄》,台北:世界書局,1985年。
9 《隋唐子書十種》,台北:世界書局,1967年。
10 唐張鷟撰《朝野僉載》《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045冊》。
11 唐柳宗元撰《柳河東集》《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076冊》。
12 南宋陶宗儀《南村輟耕錄》,台北:中華書局,1997年。
13 南宋謝枋得《疊山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4年。
14 南宋陳傅良《止齋文集》,收於楊家駱主編《南宋文範(上)(下)》,台北:鼎文書局,1975年。
15 明江盈科著,黃仁生輯校《江盈科集》,湖南:岳麓書社,1997年。
16 明陸灼《艾子雜說》,收於《明清善本小說叢刊初編第六輯、諧謔篇》,台北:天一出版社,1985年。
17 明馮夢龍《笑府》,收於《明清善本小說叢刊初編第六輯、諧謔篇》,台北:天一出版社,1985年。
18 明趙仁甫《听子》,收於《明清善本小說叢刊初編第六輯、諧謔篇》,台北:天一出版社,1985年。
19 明劉元卿《賢奕篇》,收於《歷代筆記小說集成》,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
20 明劉基《誠意伯文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68年。
21 明劉基著,徐一夔編《劉基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
22 明馮夢龍著,楊軍編校《馮夢龍四大異書》,遼寧:長春出版社,1993年。
23 明馮夢龍《馮夢龍全集》,江蘇古籍出版社,1993年。
24 明張岱著,高學安、佘德余標點《快園道古》,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年。
25 明莊元臣《叔苴子內外篇》,台北:中華書局,1985年。
26 明李贄《焚書》,台北:河洛圖書出版社,1974年。
27 明薛瑄《敬軒文集》《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243冊》。
28 明蘇伯衡《蘇仲平文集》《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228冊》。
29 明周瑛《翠渠摘稿》《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254冊》。
30 明王世貞《弇州四部稿》《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280冊》。
31 明童冀《尚絅齋集卷》《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229冊》。
32 清馬國翰《玉函山房輯佚書》,台北:文海出版社,1967年。
33 清沈起鳳《諧鐸》,收於《筆記小說大觀》,台北:新興書局出版,1997年。
34 清張廷玉《明史、文苑傳》,台北:藝文印書館,1972年。
二、當代書籍
(一) 專門著作 (依出版年代順序)
1 鄭振鐸《中國俗文學史》,台北:台北商務出版社,1938年。
2 天鷹《中國民間故事初探》,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1年。
3 譚達先《中國動物故事研究》,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2年。
4 中國少數民族文學學會編《中國少數民族民間故事選》,北京:中國民間文藝出版
社,1982年。
5 中國民間文藝研究會上海分會《中國民間文學論文選1949-1979》,上海,上海藝文出版社,1982年。
6 朱宜初、李子賢主編《少數民族民間文學概論》,雲南:雲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
7 潘燮榮口述、顧希佳整理《杭州彎的傳說》,中國民間文藝出版社,1984年。
8 段寶林《中國民間文學概要》,北京大學出版社,1985年。
9 劉守華《中國民間童話概說》,四川,四川民族出版社,1985年。
10 陳蒲清《中國古代寓言史》,台北:駱駝出版社,1987年。
11 譚達先《中國民間寓言研究》,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8年。
12 雷橋雲《中國兒童文學研究》,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8年。
13 段寶林、祁連休主編《民間文學辭典》,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1988年。
14 劉守華《故事學綱要》,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1988年。
15 洪汛濤《童話學》,台北:富春文化出版社,1989年。
16 陳慶浩、王秋桂主編《中國民間故事全集》,台北:遠流出版社,1989年。
17 公木、朱靖華選注《歷代寓言選》,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1990年。
18 陶立璠《民族民間文學理論基礎》,北京:中央民族學院出版社,1990年。
19 劉大杰《中國文學發展史》(校定本),台北:華正書局,1991年。
20 裴斐《文學原理》,北京:中央民族學院出版社,1991年。
21 劉燦《先秦寓言》,台北:群玉堂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91年。
22 凝溪《中國寓言文學史》,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1992年。
23 中國民間故事集成全國編輯委員會編《中國民間故事集成》,北京:中國文聯出版
公司,1992年。
24 文傑、羅琳主編《寓言新賞:老鼠會議》,台北:錦繡出版社,1992年。
25 文傑、羅琳主編《寓言新賞:春風燕語》,台北:錦繡出版社,1992年。
26 文傑、羅琳主編《寓言新賞:猿猴論人》,台北:錦繡出版社,1992年。
27 張清榮《兒童文學創作論》,台北:富春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2年。
28 陳蒲清《寓言文學理論‧歷史與應用》,台北:駱駝出版社,1992年。
29 譚達先《中國傳說概述》,台北:貫雅文話事業有限公司,1993年。
30 袁珂《中國神話通論》,成都:巴蜀書社,1993年。
31 吳裕成《十二生肖與中華文化》,台北:百觀出版社,1993年。
32 姜濤主編《中國傳奇》,台北:華嚴出版社,1994年。
33 仇春霖主編《古代中國寓言大系》,山西:山西教育出版社,1994年。
34 董季棠《修辭論析》,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4年。
35 婁子匡編,王弗橋收錄《國立北京大學中國民俗學會民俗叢書》第九十六冊,東
方文化書局,1994年。
36 高國藩《中國民間文學》,台北:學生書局,1995年。
37 顏瑞芳《九頭鳥-元明寓言選析》,台北:幼獅文化,1996年。
38 高聚成編《中國動物故事》,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96年。
39 吳同瑞、王文寶、段寶林《中國俗文學概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年。
40 董崇選《文學創作的理論與教學》,台北:書林出版社有限公司,1997年。
41 李富軒、李燕《中國古代寓言史》,台北:志一出版社,1998年。
42 陶陽選編《中國民間故事大觀》,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年。
43 李惠芳《中國民間文學》,四川:武漢大學出版社,1999年。
44 黃慶萱《修辭學》,台北:三民書局,1999年。
45 蔡尚志《童話創作的原理與技巧》,台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2000年。
46 顏瑞芳《唐宋動物寓言研究》,台北:亞馬遜出版社,2000年。
47 游國恩《中國文學史》,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2年。
48 鹿憶鹿《中國民間文學》,台北:里仁出版社,2002年。
49 曾永義《俗文學概論》,台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
(二) 一般著作 (依出版年代順序)
1 列、謝、維戈次基著,周新譯《藝術心理學》,上海:上海藝文出版社,1965年。
2 佛斯特著,李文彬譯 《小說面面觀》,台北:志文出版社,1973年。
3 白川編譯《揭開動物之謎》,台北:國家出版社,1983年。
4 黃耀漢《中國人的寓言性格》,台北:張老師出版社,1991年。
5 傑佛瑞馬森(Jeffery Masson)著,莊安琪譯《動物行為面面觀》,台北:時報文化有限公司,1992年。
6 傅林統《認識少年小說》,台北:天衛文化圖書有限公司,1996年。
7 增井光子著,李常傳譯《聽聽動物的心聲》,台北:聯經出版社,1997年。
8 史蒂芬哈特(Stephen Hart)著,陳雅茜譯《動物的語言》,台北:聯經出版社,1998
年。
9 顧青、劉東葵《冷眼笑看人間事:古代寓言笑話》,台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1999年。
10 林良《淺語的藝術》,台北:國語日報社,2000年。
11 馬景賢《跟父母談兒童文學》,台北:國語日報社,2000年。
12 戴維、伯爾尼龍(David Burnie)著,蘇永剛等譯《動物大探奇》,台北:閣林國際圖
書有限公司,2002年。
13 郭泰《拜動物為師》,台北:遠流出版社,2003年。
(三) 工具書 (依出版年代順序)
1 丁乃通撰,孟慧英、董曉萍、李揚譯《中國民間故事類型索引》,台北:春風文藝
出版社,1983年。
2 《大辭典》,台北:三民書局,1985年。
3 楊亮才主編《中國民間文藝詞典》,甘肅:甘肅人民出版社,1989年。
4 張美妮主編《童話辭典》,黑龍江少年兒童出版社,1989年。
5 祁連休、蕭莉《中國傳說故事大辭典》,中國文聯出版社,1992年。
6 張定亞主編《簡明中外民俗辭典》,陜西:陜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
7 姜彬主編《中國民間文學大辭典》,上海:上海藝文出版社,1992年。
8 《大美百科全書》,台北:光復書局,1997年。
9 《兒童文學辭典》,四川少年兒童出版社,1998年。
10 星雲大師監修、慈怡法師主編《佛光大辭典》,台灣佛光山出版社,1998年。
三、學位論文 (依完成年代順序)
1 顏瑞芳《劉基、宋濂寓言研究》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80年。
2 朱莉美《中國古代童話研究》文化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1992年。
3 陳佳雯《十二生肖故事研究》文化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1994年。
4 宋隆枝《馮夢龍詼諧寓言研究》文化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1995年。
5 蔡麗雲《中國民間動物故事類型研究》文化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1996年。
6 汪柏年《元明之際江南的隱逸士人》台灣師範大學歷史所碩士論文,1997年。
7 于學玉《蘇軾寓言研究》高雄師範大學國文所碩士論文,1998年。
8 唐惠美《元明之際士人出處之研究__以宋濂為例》清華大學歷史所碩士論文,1999
年。
9 張清榮《中國民間童話研究》高雄師範大學國文所博士論文,2000年。
10 王貞芳《沈石溪動物小說研究》台東師範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00年。
11 郭素真《明代詼諧寓言在高中國文教學之運用》台灣師範大學教學碩士在職專班
論文,2001年。
12 郭金燕《聊齋志異動物故事研究》文化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02年。
13 林明佑 《中國民間動物故事研究》 高雄師範大學國文教學碩士在職專班論文,2003年。
14 王順弘《杜白動物故事研究》台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15 賴采蘋《搜神記中動物類型研究──以動物與人類的關係為中心》中正大學中文
所碩士論文,2003年。
四、期刊論文 (依刊行年代順序)
1 李正治〈六朝詠懷組詩研究〉《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期刊》,1981年6月,頁47~49。
2 張紫晨〈略論動物故事〉《中國民間文學論文選》,上海藝文出版社,1982年,頁264~265。
3 祝善文〈從《物感》一書看《伊索寓言》對中國寓言的影響〉《文獻》,1988年2月,頁183~187。
4 陳清俊〈世情千萬種,盡付一笑中──談古代笑話的功能和價值〉《國文天地》第10卷5期,1990年3月,頁35~38。
5 李國俊〈八十三年度民間文學整理研習營──授課內容及座談會〉,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94年,頁49~54。
6 陳蒲清〈中國古代寓言的範疇、起源、分期新探〉《求索》雜誌,1994年第4期,
頁81~86。
7 內田慶市〈西學東漸與近代日中歐語言文化交流──以伊索寓言的譯介為例〉《詞
庫建設通訊》第20期,1997年7月,頁1~9。
8 曾永義〈民間文學、俗文學、通俗文學命義之商榷〉《國文天地》,第14卷8期,1997年9月,頁26~28。
9 胡萬川〈民間文學和文化〉《文化指南》第5期,1998年11月,頁61~67。
10 孫筱娟〈來自西雙版納傳奇__沈溪石和他的動物小說〉《書府》第18、19期,1998年6月,頁120~132。
11 李福清〈臺灣原住民動物故事初探〉,胡萬川總編《臺灣民間文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998年,頁52~66。
12 願軍〈圖騰的功能與圖騰崇拜〉《北京聯合大學學報、哲社版》,1999年第1期,頁43~51。
13 顏瑞芳〈柳宗元三戒對後代寓言的影響〉《中國學術年刊》第20期,1999年3月,頁373~391。
14 孫筱娟〈沈溪石動物小說寫作風格賞析〉《台北市立圖書館館訊》第17卷3期,2000年3月,頁71~80。
15 顏瑞芳〈明代動物寓言的角色與寓意〉《古典文學》第15集,2000年9月,頁245~275。
16 黃福鎮〈成語十二生肖〉《國文天地》第15卷9期,2000年2月,頁25~28。
17 彭斯遠〈中國當代動物小說論〉《重慶師院學報、哲社版》,2000年第3期,頁37~44。
18 彭斯遠〈論巴蜀兒童文學〉《重慶師院學報、哲社版》,2002年第3期,頁35~39。
19 蔣棟元〈動物現象的文化透視〉《文化研究》雜誌,2002年第12期,頁45~49。
20 高占海、趙愛學〈論明末知識分子文化人格的轉型〉,《赤峰學院學報、漢文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5月,頁24~25。
21 王建莉〈《爾雅》動物專名的原始特徵〉《漢學文化》雜誌,2003年第2期,頁47~49。
22 陳子典〈兒童故事與寓言中哲理性之比較〉《香港中文大學、基礎教育學報》第12卷第1期,2003年,頁117~120。
23 唐英〈從動物小說的興起看兒童文學的發展〉《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03年8月,頁138~140。
24 倪正芳〈一群衣冠禽獸──動物擬人化別稱漫談〉《國文天地》第19卷2期,2003年7月,頁94~96。
25 蔣棟元〈動物、圖騰、崇拜〉《大連民族學院學報》,第6卷第2期,2004年3月,頁79~84。
26 王鳳霞〈生命橫遭摧殘的哀嘆和控訴──先秦兩漢動物寓言詩的反傷害意識〉《江漢論壇》雜誌,2004年10月,頁106~108。
27 朱寶榮〈動物形象──小說研究中不應忽視的一隅〉《文藝理論與批評》,2005年第1 期,頁115~121。
28 顏瑞芳〈清代伊索寓言的漢譯與流傳〉《國文天地》第21卷4期,2005年9月,頁43~47。
指導教授 李國俊 審核日期 2009-1-26 推文 plurk
funp
live
udn
HD
myshare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