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92131024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21 、訪客IP:18.119.131.178
姓名 劉淑萍(SHU-PING LIU)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中國文學系在職專班
論文名稱 中國文學中的食人
(Cannibalism in Chinese Literature)
相關論文
★ 臺灣當代醫療散文研究★ 九歌年度散文選研究
★ 「周杰倫」現象研究★ 唐魯孫飲食散文研究
★ 夢的文學內涵:以台灣現代詩為討論場域★ 臺灣當代飲食散文研究
★ 臺灣當代飲食文學研究:以後現代與後殖民為論述場域★ 機關、跳針、快門—論西西的小說藝術
★ 怎樣情色?如何文學?──台灣飲食文學中的情色話語★ 臺灣運動員傳記研究
★ 《狼圖騰》研究★ 逯耀東飲食散文研究
★ 焦桐與《飲食》雜誌研究★ 臺灣現代詩的飲食話語
★ 花蹤文學獎研究★ 論台灣當代文學中的酒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至系統瀏覽論文 ( 永不開放)
摘要(中) 摘要
本論文主要是探討中國古典與現代文學中的食人事例之意象、寓意、時代背景、及多面向的人性。莎士比亞曾說:「食慾是一隻無所不在的狼」(Appetite, a universal wolf.),狼是雜食性動物,無所不吃,即使是體積比自己大許多倍的動物也不怕,狼是凶狠的,而食慾亦是凶狠的,而人絕不遜於狼,因為人會吃同類的--人,為了食慾、權謀、報復、求生等等諸多理由,人類就有理由合理化吃人的行為。
世界歷史,其實就是誰吃和誰被吃的紀錄。而中國文學作品中的「吃人隱喻」亦有自己的發展脈絡,本論文欲藉由中國文學中的「吃人」,看出人物的性格、社會背景及背後所隱含的意象,甚或是殺機。
由於這類的文學作品的體裁及內容相當龐雜,本篇論文主要將重心放在小說上,以其他文體為輔。
本論文共分八章。
第一章:緒論,乃食人在中國文學歷史上的通論,及中國民族對於食人之態度、想法、及習慣。
第二章乃探討食療觀念將食人合理化,如整本都在探討食用唐僧肉之概念的《西遊記》及長久以來受人讚揚的割股療親,還有《本草綱目》之人部、佛經(如:《賢愚經》等)中之獻身肉以救父母等之食療觀念,以及為製醒酒湯而食人的強盜頭子馬武。
第三章討論的是飢餓性食人,由於飢餓所產生的食人現象,分為:戰爭--人禍性食人、天災性食人、類解剖學食人、嗜吃性食人、瘋癲性食人五類。大眾皆以為食人只發生在天災無食物可吃時,孰知在人禍下的大規模食人才更可怕。而類解剖學食人談的是暴力美學的食人描寫,以類似解剖學手法呈現。嗜吃性食人也是飢餓的一種表現,認為人肉是一種美味,成為了一種嗜吃人肉行為。瘋癲性食人是一種在精神呈現不正常的情況下將吃食人肉視為尋常之事,而且還吃得津津有味,這是一種變態、執拗又拿他無可奈何的瘋癲,所呈現的是人性的泯滅及扭曲之顯現。
第四章探究殘暴性食人,共分為四類:報復性食人、威脅性食人、警示性食人、示忠誠性食人。這些即是因仇很而將敵人殺戮並吃食、或只想表示自己是凶狠的人物而威脅嚇唬大眾的食人肉、或是警示寓言般的極其聳動之食人故事及淪入地獄之自食其肉的懲罰、及為了表示對君王或掌權者之忠誠而被迫吃人之事。
第五章隱喻性食人,主要分為兩類:消化系統的文化結構食人、以教育為目的的隱喻及象徵性食人兩類。第一類是以消化系統的文化結構食人來喻腐敗的官僚體系故事、另一種是以隱喻及象徵性食人故事來教育小孩子。
第六章是食人的文化人類學意涵,用人類學家馬文哈里斯的理論及李維斯陀《生食與熟食》理念來探討喪葬層面的食人,及食人族於戰爭下所產生的食人行為和心態。
第七章是吃人的轉化及文化語言學,主要是探討文學中將吃人轉化成文化語言學及日常生活中的概念,這不是真實的食人,卻已成為一種暴力式語言及恐嚇之行為。本章分為:飲食背後的創傷、物化女性身體成為食物、食人與文化語言學三類。
第八章乃結論,歸結上述之篇章,歸納人性、態度、及現代食人意義,並期許世上別再發生如此慘無人道之事,宇內真的承平。
摘要(英) Summary
The thesis examines the imagines, meaning, context, and phenomenon of cannibalism in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modern literature. Shakespeare (1564-1616) said : ”Appetite, a universal wolf.” Wolves are omnivorous, eating anything and everything, including their own, with no fear of other, larger animals. Wolves are ferocious, as is their appetite. Humans, never inferior to wolves, are known to eat other humans for reasons of power, revenge, or simple survival.
World history has a long record of humans’ eating and being eaten. The cannibal metaphor in Chinese literature has its own developing track. This thesis tries to highlight characters, describe the societal background, illuminate hidden phenomena, and explain the killing motive by researching cannibalism in Chinese literature.
The primary focus has been on novels, with secondary examinations of poetry as well as historical compilations.
Eight chapters are presented:
I. Introduction. A general survey of the cannibal attitude, thought, and customs in Chinese culture.
II. Medical explanations for cannibalistic behavior.
III. Eating people to satisfy hunger. Five different situations are examined, including war, natural disaster, anatomical examination, cannibal gormandize, and lunacy.
IV. Savage cannibalism. There are four topics: revenge, establishing a credible threat, as a future warning, and to show faith to leaders.
V. Metaphorical cannibalism. There are two types: parables of bureaucrats, and symbolized cannibal stories for educating kids.
VI. Cultural anthropology cannibalism. The literature of eating dead relatives and the attitude and behaviors of cannibalistic act.
VII. Applications of Cultural Linguistics in cannibalism. How language has been transformed and threatened.
VIII. Conclusion.
關鍵字(中) ★ 消化系統的文化結構
★ 食人
★ 符號學
★ 轉化
★ 隱喻
★ 象徵
★ 寓言
★ 文化語言學
★ 文化人類學
關鍵字(英) ★ Cannibalism
★ Metaphorical
★ Symbolization
★ Cultural anthropology
★ Allegorical
★ Linguistic Transformation
★ Digestive system culture structure
★ Cultural linguistics
論文目次 目錄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研究動機………………………………………………………………...1
第二節:文獻回顧………………………………………………………………...2
第三節:研究方法………………………………………………………………...4
第二章 食療性食人…………………………………………………………....5
第一節 神妙的唐僧肉…………………………………………………....5
第二節 割股療親……………………………………………………......12
第三節 為製藥而食人…………………………………………………..16
第三章 飢餓性食人…………………………………………………………..20
第一節 戰爭──人禍性食人…………………………………………..20
第二節 天災性食人……………………………………………………..27
第三節 類解剖學食人…………………………………………………..31
第四節 嗜吃性食人……………………………………………………..36
第五節 瘋癲性食人……………………………………………………..39
第四章 殘暴性食人…………………………………………………………..42
第一節 報復性食人……………………………………………………..42
第二節 威脅性食人……………………………………………………..47
第三節 警示性食人……………………………………………………..53
第四節 示忠誠性食人…………………………………………………..58
第五章 隱喻性食人…………………………………………………………..59
第一節 消化系統的文化結構食人……………………………………..59
第二節 以教育為目的的隱喻及象徵性食人…………………………..71
第六章 食人的文化人類學意涵……………………………………………..76
第一節 喪葬層面的食人行為…………………………………………..76
第二節 食人族之戰爭食人行為……………………………………......79
第七章 吃人的轉化及文化語言學…………………………………………..83
第一節 飲食背後的創傷………………………………………………..83
第二節 物化女性身體成為食物………………………………………..84
第三節 食人與文化語言學……………………………………………..85
第八章 結論…………………………………………………………………..92
參考書目……………………………………………………………………………..94
參考文獻 參考書目
(元)李東垣。《藥性賦》。
(元)忽思慧。《飲膳正要》。
(元)倪瓚。《雲林堂飲食制度集》。
(元)陶宗儀。《南村輟耕錄》。
(元)賈銘。《飲食須知》。
(宋)宋子安。《東溪試茶錄》。
(宋)宋徽宗。《大觀茶論》。
(宋)林洪。《山家清供》。
(宋)洪芻。《香譜》。
(宋)陳仁玉。《菌譜》。
(宋)黃儒。《品茶要錄》。
(宋)葉廷珪。《名香譜》。
(宋)熊蕃。《宣和北苑貢茶錄》。
(宋)蔡襄。《茶錄》。
(明)文震亨。《長物志》。
(明)田藝衡。《煮泉小品》。
(明)宋應星。《天工開物》。
(明)李時珍。《本草綱目》。
(明)李時珍。《茶》。
(明)周履靖。《群物奇制》。
(明)姚可成。《食物本草》。
(明)馬蒔。《黃帝內經素問注証發微》。
(明)高濂。《野蔬品》。
(明)許次紓。《茶疏》。
(明)陳之恒。《廣菌譜》。
(明)陸樹聲。《茶寮記》。
(明)顧元慶。《茶譜》。
(明)龔廷賢。《藥性歌括四百味》。
(南宋)吳自牧。《夢粱錄》。
(南宋)周密。《武林舊事》。
(南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
(後魏)賈思勰。《齊民要術》。
(唐)段成式。《酉陽雜俎》。
(唐)孫思邈。《備急千金要方》。
(唐)張又新。《煎茶水記》。
(唐)陸羽。《茶經》。
(清)朱彝尊。《食憲鴻秘》。
(清)李斗。《揚州畫舫錄》。
(清)李漁。《閒情偶寄.飲饌部》。
(清)袁枚。《隨園食單》。
(清)陸廷燦。《續茶經》。
(清)陸烜。《人參譜》。
(清)顧仲。《養小錄》。
(朝代不詳)吳氏。《中饋錄》。
(戰國)呂不韋《呂氏春秋.本味篇》。
《作為手法的藝術》
《晉書.食貨志》。
《詞的復興》。
《隆慶靖江縣志》。
《魏書.食貨志》。
Marvin Harris。<吃人>《Good to Eat:食物與文化之謎》(Good to Eat: Riddles of Food and Culture)。葉舒憲˙戶曉輝譯。台北:書林。2004。
Patrick Süskind,《香水》,皇冠叢書,2001十一月版。
T˙伊格頓(Terry Eagleton)。《當代文學理論》。鍾嘉文譯。1991年12月。
丁濤、蔣力生(主編)。《中國歷代名食薈賞》,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
人民日報「大地」副刊(編)。《雲遊民間多味齋》,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01。
千鶴大師。《茶與悟》,張桂華編譯、補述,北京:中國長安出版社,2004。
大島慎子。《香腸主義與杜塞道夫老啤酒:德國食物戀》,趙有為譯,臺北:墨刻出版公司,1999。
川北稔。《砂糖的世界史》,陳惠文譯,臺北:玉山社,2005。
仁田大八。《邂逅英國紅茶》,臺北:布波出版公司,2004。
天中衲子。《茶與禪》,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
孔仲溫。《孔府美食》,臺北:商周出版社,2000。
日本子孫基金。《危險食物:揭開精緻食物的真面目》,王詩怡譯,中壢:雅書堂文化公司,2004。
王子華、湯亞平。《彩雲深處起炊煙:雲南民族飲食》,2000。
王子輝、王明德《中國古代飲食》,87頁。
王子輝。《吃喝戀》,北京:中國文聯出版社,2002。
───。《周易與飲食文化》,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2003。
王仁湘(編)。《中國史前飲食史》,青島:青島出版社,1997。
王仁湘。《民以食為天》。濟南市:濟南出版社。中華書局(香港)授權出版。2004。
───。《珍饈玉饌:古代飲食文化》,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2。
───。《飲食與中國文化》,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王永斌。《北京的關廂鄉鎮和老字號》,北京:東方出版社,2003。
王旭烽。《不夜之侯》,杭州:浙江文藝出版社,1998。
王旭烽。《茶者聖:吳覺農傳》,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
───。《愛茶者說》,北京:解放軍文藝出版社,2002。
王利華。《中古華北飲食文化的變遷》,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0。
王明輝。《古今食養食療與中華文化》,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01。
王建中(編)。《東北地區食生活史》,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4。
王炳根(編)。《海味山珍話閩韻》,北京:學苑出版社,2002。
王堯(編)。《美食:食風味小品集》,臺北:業強出版社,1994。
王爾敏。《明清時代庶民文化生活》,長沙:岳麓書社,2002。
王增能。《客家飲食文化》,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
王德威,<從頭談起---魯迅、沈從文與砍頭>,《小說中國:晚清到當代的中國小說》,台北,麥田,1993。
王德威,<罪與罰?:現代中國小說及戲劇中的正義論辯>,《如何現代,怎樣文學?:十九、二十世紀中文小說新論》,台北:麥田,1998,P113-40。
王德威。《眾聲喧嘩以後:點評當代中文小說》。台北:麥田出版:城邦文化發行。2001。
───。《跨世紀風華:當代小說20家》,<千言萬語,何若莫言---莫言論>,台北,麥田出版,城邦文化發行。2002。
王潤華。《榴槤滋味》,臺北:二魚文化,2003。
王學泰。《華夏飲食文化》.北京:中華書局,1993。
王賽時。《唐代飲食》,濟南:齊魯書社,2003。
殳俏。《人和食物是平等的》,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
古清生、洪燭。《閑說中國美食》,北京:中國文聯出版社,2004。
古清生。《坐在黃河岸邊的小鎮上品飲》,長沙:岳麓書社,2005。
───。《美食最相思》,長沙:岳麓書社,2005。
───。《魚頭的思想》,長沙:岳麓書社,2005。
司馬遷,《史記》。
弗洛伊德,《文明及其不滿》(Civilization and It’s Discontents),英文版,紐約,1961年,25頁。
民生報戶外組。《探索澳門美食》,臺北:民生報社,2000。
瓦爾特˙本亞明(Walter Benjamin),《啟示》(Illuminations),英文版,紐約,1969年,256頁。
田中禾、程健君(編)。《平民百姓的宴席情結》,北京:學苑出版社,2001。
田玉堂。《中國名食掌故》,北京:中國商業出版社,1994。
由國慶。《追憶甜蜜時光:中國糕點話舊》,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05。
石文年。《廈門飲食》,廈門:鷺江出版社,1998。
石光華。《我的川菜生活》,西安: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3。
亦然。《蘇州小巷》,蘇州:蘇州大學出版社,2000。
伊永文。《明清飲食研究》,台北:中華發展基金管理委員會、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8。
伊藤文。《螞蟻在法國甜點地圖上跳曼波:法國點心戀》,趙有為譯,臺北:墨刻出版公司,1999。
伊藤武。《亞洲美食之旅》,北京:線裝書局、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
伍仁福(編)。《中國茶療》,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02。
仲富蘭(編)。《圖說中國百年社會生活變遷:服飾.飲食.民居(1840-1949)》,上海:學林出版社,2001。
任百尊(主編)。《中國食經》,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1999。
安貝托˙艾柯著。黃寤蘭譯。《悠遊小說林》。台北,時報文化。2000。
安峰。《吃遍杭州:沿著名人的足跡》,上海:上海遠東出版社,2005。
曲彥斌。《中國招幌與招徠市聲:傳統廣告藝術策略》,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2000。
朱偉。《考吃》,北京:中國書店,1998。
朱瑞玟。《飲酒趣典:酒文化與酒成語》,臺北:實學社出版公司,2004。
朱寶鏞、章克昌(主編)。《中國酒經》,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0。
次仁曲培。《藏族風味美食》,旺堆譯,北京:中國藏學出版社,2001。
江禮暘。《食趣》,上海:學林出版社,2004。
米克˙巴爾《敘述學:敘事理論導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米歇.傅柯著 王德威翻譯。《知識的考掘》。台北 麥田出版 1993年。
米歇爾.傅柯著 莫偉民譯。《詞與物—人文科學考古學》。上海三聯書局 2001年12月。
米歇爾.福柯(Michel Foucault)著。《瘋癲與文明》,劉北成 楊遠嬰譯 北京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局 2003年1月。
老典。《吃樂兒.蘇小明吃喝委員會》,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3。
艾袁(編)。《酒魔:酒風味小品集》,臺北:業強出版社,1994。
西村博之(編)。《充滿回憶的食物》,洛可譯,臺北:圓神出版社,2005。
何阿君。《羊致清和》,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8。
余悅。《中國茶韻》,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02。
余華。《十八歲出門遠行》。台北:遠流。1990。
──。《夏季颱風》。台北:遠流,1993。
克洛德˙李維斯陀。《神話學:生食和熟食》(Mythologiques)(Le eru et le cuit),周昌忠譯。台北市:時報文化。1992。
克莉絲蒂娃(Lulia Kristeva)。《恐怖的力量》,彭仁郁譯,劉紀蕙導讀,台北縣:桂冠出版,2003。
吳自牧(南宋),《夢粱錄》。
吳海峰。《評註飲食譜》,臺北:知音出版社,2002。
吳雪月。《台灣新野菜主義:阿美族的野菜世界》,臺北:大樹文化公司,2000。
吳樹良。《茶香美食》,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1999。
吳鴻南。《中國茶食》,北京:中國商業出版社,2002。
吳覺農。《茶經述評》,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5。
呂中山(編)。《海納百川土著飯》,北京:學苑出版社,2001。
呂玫、詹皓。《茶葉地圖:品茗之完全手冊》,上海:上海遠東出版社,2002。
宋安娜(編)。《九方食匯天津衛》,北京:學苑出版社,2001。
宋伯胤。《品味清香:茶具》,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2。
宋紅(選注)。《宴飲詩》,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9。
李土生。《儒釋道論養生》,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2。
李士豪、屈若搴。《中國漁業史》,北京:商務印書館,1998。大樹文化,2001。
李自然。《生態文化與人:滿族傳統飲食文化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
李廷芝(主編)。《中國烹飪辭典》,太原:山西科學技術出版社,2003。
李志慧。《飲食篇:終歲醇醲味不移》,西安:三秦出版社,1999。
李昂。《殺夫》,台北: 聯合報社,1983。
李波。《「吃」垮中國?──中國食文化反思》,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2004。
李長福、李慧雁。《孫思邈養生全書》,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李炳澤。《多味的餐桌:中國少數民族飲食文化》,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
李常友、劉筱紅(編)。《陝西名優小吃》,西安:陝西科學技術出版社,2001。
李喜所、徐兆仁(編)。《歷代養生養性論選譯》,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1998。
李華瑞。《宋代酒的生產和征榷》,保定:河北大學出版社,2001。
李榮祥。《台灣賞蟹情報》,臺北:大樹文化公司,2001。
李維冰、周愛東。《揚州食話》,蘇州:蘇州大學出版社,2001。
李嬌龍、陳剛、楊貴山。《吃茶去:京城茶館掠影》,濟南:山東畫報出版社,2005。
李樂清。《四川小吃大全》,太原:山西科學技術出版社,2001。
李衛。《雞尾酒的故事》,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04。
李震。《茶之道》,北京:中國商業出版社,2004。
杜光庭《虯髯客傳》。
杜杜。《另類食藝術》,香港:皇冠出版社,1999。
──。《非常飲食藝術》,香港:皇冠出版社,1997。
杜金鵬、焦天龍、楊哲峰。《中國古代酒具》,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1995。
沈宏非。《大熊貓看小電影》,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05。
───。《思想工作》,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
───。《食相報告》,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
───。《寫食主義》,成都:四川文藝出版社,2000。
汪石滿(編)。《中國飲食文化》,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
汪曾祺。《蒲橋集》,北京:作家出版社,1989。
汪曾褀、汪朗。《四方食事.胡嚼文人》,南寧:廣西人民出版社,2003。
角山榮。《茶的世界史:文化與商品的東西交流》,王淑華譯,臺北:玉山社,2004。
車文毅、吳光紅(編)。《實用水產品加工技術70例》,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00。
車前子。《中國後花園》,蘇州:古吳軒出版社,2004。
車輻、熊四智等,張致強編。《川菜龍車陣》,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04。
車輻。《川菜雜談》,北京:三聯書店,2004。
味道中國採編組。《味道中國:江蘇浙江美食》,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5。
周作人。《知堂談吃》,濟南:山東畫報出版社,2005。
周明(編)。《大老碗裡的秦腔古韻》,北京:學苑出版社,2001。
周芬娜。《花之宴:愛花人的飲食札記》,臺北:積木文化,2003。
───。《品味傳奇:名人與美食的前世今生》,北京:三聯書店,2003。
───。《飲饌中國:縱橫大江南北的美食巡禮》,臺北:積木文化,2004。
───。《新上海美食紀行》,臺北:積木文化,2002。
周密(南宋),《武林舊事》。
周新華。《稻米部族:河姆渡遺址考古大發現》,杭州:浙江文藝出版社,2002。
周濯街。《灶王爺》,北京:團結出版社,1999。
孟元老(南宋),《東京夢華錄》。
孟德斯鳩,《對羅馬興盛和衰亡的思考》(Considerations on the Causes of the Romans and Their Decline),英文版,紐約,1965年,97頁。
尚.布希亞著,洪凌譯。《擬仿物與擬像》,台北: 時報文化,1998。
岡倉天心。《說茶》,張喚民譯,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03。
岳洪彬、杜金鵬。《唇邊的微笑:酒具》,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2。
林乃燊。《中國古代飲食文化》,北京:商務印書館,1997。
───。《中國飲食文化》,上海:上海人民,1991。
林文月。《飲膳札記》,臺北:洪範書店,1999。
林明德。《彰化縣飲食文化》,彰化:彰化縣文化局,2002。
林治、蔡建明。《鐵觀音》,北京:中國商業出版社,2005。
林治。《神州問茶》,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2。
林洪德。《老成都食俗畫》,成都: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2004。
林苛步。《廚溢馨香》,上海:漢語大詞典出版社,2001。
林裕森。《城堡裡的珍釀:波爾多葡萄酒》,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
───。《酒瓶裡的風景:布根地葡萄酒》,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
花園リえ。《橄欖色的托斯卡納在唱歌:義大利食物戀》,趙有為譯,臺北:墨刻出版公司,1999。
邵秦。《中國名物特產集粹》,北京:商務印書館,1996。
邱國珍。《中國傳統食俗》,南寧:廣西民族出版社,2002。
邱龐同。《中國麵點史》,青島:青島出版社,2001。
阿堅、車前子、洪燭。《中國人的吃》,北京:中國文聯出版社,2000。
青木正兒、吉川幸次郎等。《對中國文化的鄉愁》,戴燕、賀聖遂選譯,上海:復旦大學,2005。
青木正兒。《中華名物考》,范建明譯,北京:中華書局,2005。
姚江波。《中國古碗》,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04。
姚村雄。《釀造時代:1895-1970台灣酒類標貼設計》,臺北:遠足文化,2004。
姚偉鈞、方愛平、謝定源。《飲食風俗》,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
姚偉鈞。《中國傳統飲食禮俗研究》,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1999。
───。《長流流域的飲食文化》,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調攝解讀》,廣西民族出版社,1999。
───。《膳之味》,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
施連方、施楓。《飲食.生活.文化》,北京:中國物資出版社,2001。
柯平。《素食者言》,無錫:古吳軒出版社,2005。
柏凡。《中國茶飲》,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02。
柳萌(主編)。《文人的食譜》,北京:中國文聯出版社,2003。
柳萌。《煮茶與品茗》,北京:中國文聯出版社,2003。
──。《聞香識酒》,北京:中國文聯出版社,2003。
段成式(唐),《酉陽雜俎》。
洪丕謨。《吃福》,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1999。
───。《跟我吃》,北京:中國文聯出版社,2004。
洪伶。《台灣蔬果食用事典》,永和:稻田出版公司,2001。
洪建德。《和果子》,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03。
美.威廉.阿倫斯著,孫云利譯,《人食人的傳說》,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3年12月。
胡興華。《台灣的漁業》,新店:遠足文化,2003。
范用(編)。《文人飲食談》,北京:三聯書店,2004。
苑利(主編)。《二十世紀中國民俗學經典:物質民俗卷》,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2。
苑洪琪。《中國的宮廷飲食》,台北:商務印書館,1998。
虹影。《飢餓的女兒》,台北,爾雅出版社,1997。
郁茗。《龍井茶》,長沙: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4。
韋明鏵(編)。《綠楊夢訪》,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01。
唐大斌(編)。《名家談吃》,武漢:河北人民出版社,2004。
───(編)。《名家論飲》,武漢:河北人民出版社,2004。
唐小兵<暴力的辯證法>,《再解讀:大眾文藝與意識形態》,香港:牛津,1993。
唐振常。《中國飲食文化散論》,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9。
───。《饔飧集》,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5。
唐魯孫。《唐魯孫先生作品集》十卷,臺北:大地出版社,2000。
孫寅瑞。《牛肉成為台灣漢人副食品的觀察》,中壢: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
島靜代。《森林裡的香蕈與皮耶爾先生:普羅旺斯食物戀》,陳嫺若譯,臺北:墨刻出版公司,1999。
徐珂。《滿漢通吃:清代飲食全紀錄》,臺北:實學社,2004。
徐海榮(主編)。《中國飲食史》六卷,北京:華夏出版社,1999。
徐康(編)。《紅油勁舞覓蜀風》,北京:學苑出版社,2002。
指導教授 葉振富(Cheng-fu Yeh) 審核日期 2006-7-20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