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941301005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84 、訪客IP:3.136.22.204
姓名 劉文惠(Wen-hui Liu)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中國文學系在職專班
論文名稱 《金瓶梅》之人性與去私論
(The Perspective of Human Natural and Selfishness Eliminating in Jin Pin Mei)
相關論文
★ 唐青樓才女薛濤論★ 消逝中的府城文化記憶--以許地山、葉石濤和陳燁為論述場域
★ 大旨談情—瓊瑤文本與《紅樓夢》之互文★ 河東君與《柳如是別傳》──「接受觀點」的考察
★ 豔異編研究★ 世變中的記憶與編寫──以丁耀亢(1599-1669)為例的考察
★ 規訓或懲罰︰重審公案中的酷刑★ 晚清狹邪小說的人倫世界——以《品花寶鑑》為例
★ 跨 文 化 的 想 像 與 實 踐:試 探 高 羅 佩 的《狄 公 案》★ 重寫名女人:臺灣歷史小說的案例考察
★ 戰後台灣女性成長小說-從反共文學到鄉土文學★ 說部與史部的辨證與互證-史家劉知幾(661-721)之
★ 從非小說到小說—「志怪」論述研究★ 艷而人情的話本小說-一片情研究
★ 台灣科幻小說的文化考察(1968-2001)★ 亂離中的自由──五四自由傳統與台灣女性渡海書寫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從人性「自我之私」與「大我之公」的界線去審度《金瓶梅》所描寫之世態炎涼與人情冷暖兩種對比,人物的死亡結局就顯得警世意味濃厚,且大多數人物的死亡是基於過度擴張的欲望之上、天理的懲罰之下,是作者精心安排下的結果。作者將其認為具有危險性、侵略性的「私」標上死亡的記號,透過死亡的教訓,世人得以攬鏡自照引西門一家之醜為戒,明顯的具有引導人心向善的企圖,因此必須對作者使用「私」的手法有所認識。
  《金瓶梅》刻意把死亡與私欲緊緊聯繫在一起,再延伸死亡的心理作用與生人的恐懼接軌,企圖使讀者信服生死因果的成立,把人性拉回到善的界線範圍內。本論文試圖分析作者在變革的思潮中正視人性欲望與天理良知的矛盾,針對失衡的社會秩序提出修正意識,並通過小說使讀者獲得警覺、醒悟和淨化的目的。
  「縱欲成私」和「增欲導悲」兩種歷程和「空結情色」的論證,是本論文探討《金瓶梅》中天理人情與私欲發展的主要結構。第二章闡述書中對於各種欲望的累積與描寫,第三章談及生命價值與作者安排死亡情結的思考模式,第四章就小說結尾分析空結情色如何對於人性創造解冤意識與呈現作者的社會關懷,當作者把人跟人之間真摯的情感,刻意安排在一堆汙穢的黑暗中使其更顯光芒時,《金瓶梅》的價值就更貼近人性的價值。
摘要(英) Analyzing the contrast between warm and coldness, cruelty and kindness of people revealed in the novel Jin Pin Mei in terms of the line between "individual self" and "higher self" in human natures, it is clear that the death of the characters in the end carries a strong undertone of warning. In most occasions, the death of the characters was carefully plotted by the author to signify the excessive expansion of desires would eventually lead to the punishment of gods – death. The author related those "individual selves", which he considered to be with dangerous and aggressive nature, to death. Through lessens of death, the author intended to make the Xie-men’’s family scandal a warning to people and thus promoted moral awareness. Hence, it is important to understand various methods the author applied to elaborating "individual self" in this context.
  In Jin Pin Mei, through binding death and desires together and taking advantage of the living’’s fear of death, the author intended to establish a convincing cause - consequence circle of life and death and thus eventually to lead human nature back to the boundary of good.
  This thesis analyzes how the author, facing the changing of thought in his time, examined the conflict between human desires and conscience and provoked awareness of correction against the imbalanced social order. This thesis also explores how the author attempted to make the readers aware of the warning via his novel, and thus to promote self-reflect and eventually to achieve the goal of purification.
In this thesis, the discussion of justice and human relationship and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desires in Jin Pin Mei includes exploring the process of "excessive-expansion-of-desires-leading-to-selfishness-and-tragedy" and examining the argument of "end-lusts-with-total-emptiness-of-Buddhism". Chapter 2 mainly discuses how all kinds of human desires were elaborated in Jin Pin Mei, while chapter 3 explores the value of life and the ideology the author of the novel based on when plotting the death of the characters. Chapter 4 focuses on the discussion of the end of the novel and analyzes the effect of the concept of "end-lusts-with-total-emptiness-of-Buddhism" toward the salvation of human nature. The novel also demonstrated the author’’s awareness of social concern. It is the author’’s intention to stand out the true affection among people by plotting the stories in the dark side of the society, which makes the value of Jin Pin Mei even closer to the value of human nature.
關鍵字(中) ★ 金瓶梅
★ 去私思想
★ 私欲
★ 人性
關鍵字(英) ★ human natures
★ human desires
★ Jin Pin Mei
★ Selfishness Eliminating
論文目次 目 錄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的動機與目的......4
一、 研究動機......4
二、 研究目的......11
第二節 研究範圍......15
一、 版本依據......15
二、 研究步驟......15
三、 解構「人情」與「私欲」......16
第二章 縱欲成私──《金瓶梅》之私欲與世情......24
第一節 人情的私欲具現......25
一、 性愛的分離公理......32
二、 弄權的通天作用......35
三、 欲望的偏執障蔽......39
第二節 金錢的享樂基調......42
一、 利令智昏的錢奴心理......43
二、 有錢能使鬼推磨......45
三、 買歡市愛享榮華......46
第三章 增欲導悲──《金瓶梅》之私欲與死亡......49
第一節 縱欲與亡於欲......52
一、 貪酒戀色亡於淫──西門慶、潘金蓮、李瓶兒、龐春梅......52
二、 利令智昏亡於財──王婆、苗天秀、陳三、翁八......58
三、 鬥狠逞強亡於氣──宋蕙蓮、花子虛、西門大姐、陳敬濟、孫雪娥、武大......62
第二節 警示與死亡的印證......70
一、 夢的警示......70
二、 占卜的警示......72
第四章 空結情色──《金瓶梅》私欲與解冤......76
第一節 死亡的平等意識與色空......77
第二節 死亡的解冤意識與輪迴......81
第五章 結論......86
參考書目......88
參考文獻 參考書目
一、金瓶梅原典
明‧笑笑生著,劉本棟校訂、繆天華校閱,《金瓶梅》詞話本,臺北:三民書局,1980年。
明‧笑笑生著,齊煙、汝梅校點,《新刻繡像批評金瓶梅》,臺北:曉園出版社,1990年。
清‧張竹坡,《張竹坡批評第一奇書金瓶梅》,山東:齊魯書社,1990年。
二、古籍
漢‧劉向,《列女傳》,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2000年。
漢‧鄭玄著、李善馨發行,《禮記鄭注》,臺北:學海出版社,1979年。
漢‧王充注、蔡鎮楚注譯、周鳳五校閱,《論衡讀本》,臺北,三民書局,1997年。
唐‧張讀等撰,《筆記小說大觀》,臺北:新興書局,1977年。
宋‧司馬光編撰、元‧胡三省注,《資治通鑒》,臺北,中華書局,1997年。
漢‧王充注、蔡鎮楚注譯、周鳳五校閱,《論衡讀本》,臺灣,三民書局,1997年。
宋‧馬光編撰、元‧胡三省注,《資治通鑒》,臺灣,中華書局,1997年。
明‧王陽明,《王陽明全集》,臺北:大申書局,1983年。
明‧楊士奇,《東里文集》,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
明‧王陽明撰、吳光、錢明等編校,《王陽明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明‧王陽明撰、葉紹鈞點註,《傳習錄》,台灣商務印書館,1991年。
明‧李贄,《藏書》,臺北:學生書局,1974年。
明‧劉宗周撰、岡田武彥解說,《劉子全書及遺編四十卷,遺編二十四卷》,東京都:中文,1981年。
清‧黃宗羲撰,楊家駱主編,《明儒學案》,臺北:世界書局,1973年。
清‧張廷玉撰、楊家駱主編,《新校本明史并附編六種》,臺北:鼎文書局,1975年。
二、專書
丁峰山,《明清性愛小說論稿》,臺北:大安出版社,2007年。
王汝梅,《王汝梅解讀金瓶梅》,長春:時代文藝書版社,2007年。
王汝梅,《金瓶梅與艷情小說研究》,長春:時代文藝書版社,2003年。
王祥齡,《中國古代崇祖敬天思想》,臺北:學生書局,1994年。
田秉鍔,《金瓶梅人性論》,臺北:里仁書局,2004年。
左松超著,《說苑集証》,臺灣,國立編譯館,2001年。
朱一玄,《金瓶梅資料匯編》,北京:南開大學,1985年。
朱天順,《中國古代宗教初探》,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
余英時,《中國近世宗教倫理與商人精神》,臺北:聯經出版社,1988年。
(俄)李福清,《論中國古典小說》,臺北:洪葉文化,1997年。
李建中,《瓶中審醜-金瓶梅「色」之批判》,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2年。
(日)尾崎秀樹,《動盪的近代中國》,臺北:萬象圖書1991年。
胡衍南著,《飲食情色金瓶梅》,臺北:里仁書局,2004年。
胡衍南著,《金瓶梅到紅樓夢─明清長篇世情小說研究》,臺北:里仁書局,2009年。
周中明,《金瓶梅藝術論》,臺北:里仁書局,2001年。
侯忠義、王汝梅,《金瓶梅資料匯編》,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6年。
胡奇光,《中國文禍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翁禮華,《求官食祿﹕解讀官史四千年》,浙江:浙江古籍出版社,2006年。
孫昌武著,周谷城主編,《佛教與中國文學》,臺北:東華書局,1984年。
徐朔方,《論金瓶梅的成書及其他》,山東:齊魯書社,2002年。
高越峰,《金瓶梅人物藝術論》,山東:齊魯書社,1989年。
陳榮捷,《王陽明傳習錄詳註集評》,臺北:台灣學生書局,1983年。
陳益源,《古典小說與情色文學》,臺北:里仁書局,2001年。
陳江,《明代中後期的江南社會與社會生活》,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6年。
陳玉玲,《尋找歷史中缺席的女人—女性自傳的主體性研究》,嘉義:南華管理學院,1998年。
游國恩等主編,《中國文學史》,香港:中國圖書,1992年。
梁啟雄著,《荀子柬釋》,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3年。
陸費逵,《四部備要》據汲古閣本校刊,上海:中華書局,1934年。
陸費逵,《四部備要》據武英殿本校刊,臺北:中華書局,1980年。
陸澹安編著,《小說詞語彙釋》,臺北:華正書局,1982年。
康正果,《重審風月鑑——性與中國古典文學》,臺北:麥田出版,1996年。
張素貞校注,《韓非子》,臺灣:國立編譯館,2001年。
黃彰健校勘,《明實錄》據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民國五十一年刊本縮編,臺北:中文出版社,1968年。
黃仁宇著、阿風等譯,《十六世紀明代中國之財政與稅收》,北京:新知三聯書店,2001年。
黃霖,《金瓶梅資料匯編》,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
黃霖,《黃霖說金瓶梅》,臺北:大地出版社,2007年。
曾召南注譯,《新譯養性延命錄》,臺灣,三民書局,1997年。
傅衣淩,《明清時代商人及商業資本明代江南市民經濟試探》,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日)溝口雄三著、林佑崇譯,《中國前近代思想的演變》,臺北:國立編譯館,1994年。
新文豐出版社編,《叢書集成三編》,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96年。
楊伯峻,《孟子譯注》,香港:中華書局香港分局,1984年。
葉慶炳,《中國文學史》,臺北:學生書局,1990年。
楊義,《中國古典小說十二講》,上海:三聯出版社,2007年。
楊玉奎,《古代刑具史話》,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04年。
暢廣元,《文藝學的人文視界》,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年。
編譯部本,《王陽明傳習錄及大學問》,臺北:黎明文化事業,1981年。
鄭振鐸著,《中國文學硏究》,上海:上海書店,1990年。
劉輝,《金瓶梅論集》,臺北:貫雅文化有限公司,2002年。
劉殿爵、陳方正主編,《禮記逐字索引》,臺北:商務印書館,1992年。
劉殿爵主編,《大戴禮記逐字索引》,臺北:商務印書館,1993年。
劉大傑,《中國文學發展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魯迅,《中國小說史略》,濟南:齊魯書社,2002年第2刷。
魯迅,《魯迅雜文選》,武漢:長江文藝出版社,2005年。
黎經誥編,《許學考‧說文解字十四篇序》,臺北:華文書局,1987年。
(日)橋爪大三郎著、馬黎明譯,《性愛論》,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00年。
魏子雲,《金瓶梅研究二十年》,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2004年。
《續修四庫全書》編纂委員會編,《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65年。
三、期刊論文
丁淑梅,〈明代士大夫:戲劇肇禍與道德救贖〉,《貴州社會科學》2009年3月第3期。頁43─47。
王菊芹,〈《金瓶梅》婚戀描寫面面觀〉,《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第41卷第6期。頁121─124。
王彪,〈作為敘述視角與敘述動力的性描寫——《金瓶梅》性描寫的敘事功能及審美評價〉,《中國古代文學(社會科學戰線)》1994年第2期。頁212─219。
田秉鍔,〈《金瓶梅》佛道人性論〉,《徐州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4年第2期。頁51─55。
甘建民,〈《金瓶梅》中的亮色〉,《鐵道師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94年第2期。頁31─35。
伍躍,〈明代的捐納:財政與社會〉,《「全球化下明史研究之新視野」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2007年。
李麗華,〈惡女傳——劉向《列女傳.孽嬖傳》的書寫策略與書寫意識〉,《漢學論壇》2003年12月第三輯。頁1─18。
李寶龍,〈《金瓶梅》中的理欲觀〉,《遼東學院院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第11卷第1期。頁94─99。
李明軍,〈「色」與「空」——明清艷情小說中宗教觀念和世俗生活倫理〉,《臨沂師範學院學報》2008年第30卷第2期。頁52─56。
呂妙芬,〈儒釋交融的聖人觀:從晚明儒家聖人與菩薩形象相似處及對生死議題的關注談起〉,《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1999年12月第32 期。頁165─207。
吳建勤,〈中國古典小說的預敘敘事〉,《江淮論壇》2004年第6期。頁135─139。
周書文,〈張竹坡論《金瓶梅》的人物系統刻畫〉,《固原師專學報》1994年第3期第15卷。頁6─11。
周永祥,〈《金瓶梅》創作主旨探〉,《齊魯學刊》1994年第2期。頁16─20。
袁光儀,〈「為下下人說法」的儒學——李贄對陽明心學之繼承、擴展及其疑難〉,《臺北大學中文學報》2007年9月第3期。頁129─164。
(日)荒木猛,〈關於崇禎本《金瓶梅》的補筆〉,《徐州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第34卷第3期。頁129─164。
郭玉峰、王貞,〈中國古代的貞節——並非僅對女性的規範〉,《天津師範大學學報》2002年第5期。
張立德,〈《金瓶梅》的多元世界〉,《固原師專學報》1994年第2期第15卷。頁33─36。
張立德,〈美醜善惡多面的《金瓶梅》人物〉,《寧夏大學學報》1994年第2期第16卷。頁29─34。
張理峰,〈佛教「無明」觀念探析——以《大乘起信論》為例〉,《船山學刊》2008年第3 期。頁142─144。
粱今知,〈《金瓶梅》所見晚明市鎮音樂活動〉,《徐州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9年12月第32 期。頁165─207。
黃克武,〈暗通款曲:明清艷情小說中的情慾與空間〉,《欲掩彌彰:中國歷史文化中的「私」與「情」——私情篇》2003年漢學研究中心叢刊,論著纇第10種。頁243─271。
黃霖,〈『人』在《金瓶梅》中〉,《上海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第13卷第4期。頁100─105。
黃偉,〈論《金瓶梅》人物形象體系及其意義〉,《長沙水電師院社會科學學報》1995年第2期。頁49─54。
華建新,〈王陽明心學美學對中晚明文學人物性向塑造的影響〉,《寧波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7年9月第5卷第3期。頁115─119。
楊敏,〈從《金瓶梅》夢境的情調看作者的創作意緒〉,《阜陽師範學報(社科版)》1994年第2期。頁48─53。
廖肇亨,〈晚明愛情觀與佛教交涉芻議〉,《欲掩彌彰:中國歷史文化中的「私」與「情」——私情篇》2003年漢學研究中心叢刊,論著纇第10種。頁159─177。
劉靜貞,〈依違於私情與公義之間——孟姜女故事流轉探析〉,《欲掩彌彰:中國歷史文化中的「私」與「情」——公義篇》2003年漢學研究中心叢刊,論著纇第10種。頁83─106。
劉詠聰,〈「婦德莫病於私」──論李晚芳《女學言行纂》的「去私」思想〉《欲掩彌彰:中國歷史文化中的「私」與「情」——私情篇》2003年漢學研究中心叢刊,論著纇第10種。頁463─486。
魯歌,〈簡說《金瓶梅》的幾種版本〉,《東庄師專學報》1994年第1期。頁15─20。
劉見成,〈死亡與生命的意義〉,《列子》中的觀點〉,《逢甲人文社會學報》2000年11月第1期。頁117─134。
三、學位論文
李興源,〈晚明心學思潮與士風變異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6年。
邱婉慧,〈明代公案小說形塑「清官典型」的社會意義〉,成功大學歷史所碩士論文,2006年。
林雨潔,〈晚明男色小說研究——以《龍陽逸史》《弁而釵》《宜春香質》為本〉,佛光文學所碩士論文,2006年。
洪慈彗,〈《金瓶梅》死亡主題研究〉,彰化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
郭柳妙,〈《金瓶梅》的巫與巫術研究〉,中山大學中文系碩士論文,2004年。
張皓政,〈明代常州士人的婚姻圈〉,台灣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06年。
陳舒涵,〈晚明時人之金錢觀〉,中興大學歷史所碩士論文,2006年。
陳依婷,〈明代的宴享制度〉,暨南國際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07年。
張雅綾,〈晚明江南家樂之探究(萬曆——崇禎)〉,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
陸冠州,〈秦州學派化俗思想研究〉,中山大學中文所博士論文,2004年。
曾文瑩,〈鼎革之際的船山義理學〉,中央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2008年。
黃翔,〈王陽明「心外無物、心外無理」之探究〉,輔仁大學哲研所碩士論文,2007年。
楊晉綺,〈晚明文化論述中「倫理」與「審美」論題之交涉及審美意識之開展〉,臺北:台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6年。
楊於萱,〈陳確人性論研究〉,中央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
簡碩成,〈鄭曉《吾學編》之研究〉,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
指導教授 康來新(Lai-shin Kong) 審核日期 2009-7-14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