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 |
洪麗玫(Li-Me Hou)
查詢紙本館藏 |
畢業系所 |
中國文學系 |
論文名稱 |
蘇東坡人格與風格的美學研究
|
相關論文 | |
檔案 |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
摘要(中) |
本論文主要在探討蘇東坡人格與風格的美學,人格是生命成長的流露的美感,風格是作品所呈現的感染力。分析東坡的儒、道思想內涵,論所呈現的作品的風格美,解讀其作品美的根源。使用資料,以東坡的著作為主:《蘇軾詩集》、《東坡樂府》、《蘇軾文集》等等,而人格的表現是動態成長歷程,需結合生平進行分析。
研究方法是先論儒家思想的精神,進而探討其風格與工夫,結合東坡的生平與作品,探索蘇東坡的儒家精神,在生命與創作上呈現的特質,道家美學也承此方式,以分析東坡這一個生命形態與創作風格的面貌。
儒家人格,是指仁的精神,重道德重實踐,內聖外王一體,而儒家人格的美,是能實踐儒家的仁,將各種文化活動與真實生命結合,以達和諧,美的主體是人,重點在修心養氣,使真誠自由悅樂,此是充實之美。東坡儒家精神在外在事功上,特點是獨立不倚,具體言就是直言,其忠愛之精神除了天性之外,尚含著正直的實踐,順仁心的感動而實踐,失在缺少對仁的本體的反省,他將仁、政結合,認為君民一體,至仁即平等互愛,上下要在溝通,傳達關鍵在臣,其仁民之襟懷,出於情不能已。而內聖修養的主體在人性,他駁性三品說,肯定人皆平等,並在人性論中肯定情。又由中庸提出修養方法,真誠可以明萬物之理,並以直為養氣踐仁的方法,誠、直貫穿,誠於內直於外。其由儒家涵養展現的美學風貌,一是濟世入時的風格,其次是氣節美,文氣中帶著凜然風骨,三為憂國之心,使文章有孤臣的沈鬱,但東坡將沈鬱發為曠達,四與物和諧之美,他既有豐沛的情感,有憂民之仁,也就有民樂而樂的和諧美。
道家思想以無為主要概念,無是去掉造作,追求生命深度的自在,以虛靜修養心境。道家美學重在如何流露以顯自然,創作精神以去造作存天然,呈現境界為美的核心,即虛靈之美。
東坡因現實難以實踐理想倦而羨狷,欲追求內在之真。黃州時有隱遁的心境,此是為保護自然純真,不使自苦,後以理智自我調適,以情感潤澤生命漸達適與安。他有將孔莊會通的傾向,以儒家的仁為體,吸納道家莊子虛、靜、明的修養方法。
由道家涵養展現的美學風貌,是真與美的內涵的呈現,東坡創作的總體精神是自然如何呈現,即去有為造作顯自然,後面提出五組觀念,實皆相關,提出寄妙理於豪放之外,遵循自然不為規則所縛。以竹為例言創作應掌握完整生命,畫水言動態活水,於象內求取象外等,其藝術是境界的呈現,影子正可援以為例,藝術的境界,有渾然一體,行雲流水,及平淡中有深美等。 |
關鍵字(中) |
★ 美學 ★ 風格 ★ 人格 ★ 蘇東坡 |
關鍵字(英) |
|
論文目次 |
目 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研究目的..................................................1
第二節 題目義界與研究方法..................................................3
一、題目義界.....................................................................3
二、研究方法...................................................................10
第三節 論文次第及概要........................................................11
第二章 時代背景與性格生平........................................................15
第一節 東坡所處的時代背景.................................................15
一、政治環境....................................................................15
二、經濟環境....................................................................19
三、思想與文化環境.........................................................20
第二節 東坡的性格及生命歷程.............................................22
一、先人的啟發:謙而好施的血脈相承..........................22
二、少年的培育:仁愛平等願濟世齊物..........................23
三、變法之中:尊主澤民而直言不顧..............................25
四、烏台詩案與黃州五年:保真自然又堅毅自信...........29
五、翰林學士:獨立不隨卻黨爭不已..............................32
六、二度杭州:關懷民生政事精明..................................34
七、外放定州:堅忍沈著以鎮守重地..............................37
八、流落天涯與北歸:天涯有情雲散月明.......................38
第三章 東坡儒家人格與風格的美學..................................................43
第一節 儒家人格與人格美.......................................................43
一、何謂儒家人格..............................................................43
二、此人格到何境地謂美...................................................45
第二節 東坡儒家外在事功的表現..............................................49
一、獨立不倚....................................................................50
二、憂國憂民....................................................................51
三、直言與職責................................................................54
四、一體平等....................................................................60
五、情不能己....................................................................63
第三節 東坡儒家內在修養的實質..........................................67
一、仁與政........................................................................67
二、性與情........................................................................68
三、誠與明........................................................................72
四、養氣與踐仁.................................................................76
第四節 充實之美-由儒家涵養展現的美學風貌...................80
一、濟世入時的格............................................................82
二、氣節美........................................................................84
三、沈鬱的風格.................................................................86
四、與物和諧之美.............................................................90
五、小結:東坡儒家精神的轉出與調和...........................92
第四章 東坡道家人格與風格的美學...................................................99
第一節 道家人格與人格美..........................................................99
一、何謂道家人格.................................................................99
二、道家人格到何境地稱為美.............................................102
第二節 東坡退隱觀念的發展....................................................105
一、倦與狷...........................................................................105
二、疑世與遺世....................................................................107
三、適與安............................................................................110
第三節 東坡道家內在修養的探索.............................................114
一、與程門的爭論................................................................115
二、孔莊會通........................................................................116
三、存真的工夫....................................................................119
四、以道家角度看他所不足的地方......................................125
第四節 虛靈之美-由道家涵養展現的美學風貌.......................128
一、美的內涵是然................................................................130
二、美的發用是流露............................................................135
三、境界的呈現....................................................................136
四、對道家的愛戀及進出:東坡道家美學的不足................148
第五章 結 論......................................................................................153
第一節 論文整體回顧...................................................................153
一、主觀與環境的涵融.........................................................153
二、東坡儒家人格與風格.....................................................154
三、東坡道家人格與風格.....................................................155
第二節 研究結果的討論............................................................157
一、東坡儒道思想:生命的轉出與和諧...............................157
二、越沈鬱越超曠:理事情的共融.......................................160
三、未能處理的問題..............................................................163
四、東坡人格與風格的價值...................................................163 |
參考文獻 |
主要參考書目
壹、古籍原典及注解
《東坡詞-編年校注及其研究》曹銘校編--台北市:台灣華正, 1980年9月
《東坡樂府箋》龍沐勛著--初版--台北市:台灣華正,1990年3月
《東坡易傳》蘇軾著--初版--台北市:台灣商務,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經進東坡文集事略》﹙上﹚﹙下﹚蘇軾著;郎瞱選註、龐石帚校訂.--初版.--香港:中華香港,1979年6月
《蘇軾文集》﹙全六冊﹚蘇軾著;孔凡禮點校.--初版.--台北市:明文,1988年12月
《蘇軾詩集》﹙全三冊﹚蘇軾著;清、王文誥‧清、馮應榴輯註.--再版.--台北市:台灣學海,1985年9月
《蘇東坡全集》蘇軾著--初版--台北市:台灣河洛,1975年9月
《蘇東坡文集導讀》徐中玉著;--四川:巴蜀書社,1990年6月
《蘇軾資料彙編》﹙全五冊﹚四川大學中文系唐宋文學研究室編--初版--北京市:中華書局,1994年
月
《蘇軾年譜》孔凡禮著--初版--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2月
《蘇軾》葉嘉瑩著--二版--台北市:大安,1992年2月
《中國文學總欣賞:散文唐宋八大家12、13、14蘇軾》﹙上、中、下三卷﹚總編審:高明,編審:王熙元 ,陳弘治,張仁青,莊雅州,閔宗述,李周龍等.--初版--台北縣:錦繡,1992年11月
《雪泥鴻爪-蘇東坡詩詞文選》張敬校訂;朱昆槐選註--三版--台北市:台灣時報書系,1992年10月
《蘇軾詩文詞》章培元主編 曾棗莊譯注--初版--台北市:錦繡,1993年1月
《蘇軾》張淑瓊主編﹙唐宋詞新賞6﹚--初版--台北市:地球,1994年5月
《蘇軾詞賞析集》王思宇主編.--二版.--四川省:巴蜀書社,1996年8月
《二程集》程顥、程頤著--初版--台北市:台灣里仁,1982年3月
《史記》瀧川龜太郎著--初版.--台北市:台灣三民,1993年8月
《王荊公年譜考略》蔡元鳳著--初版--台北市:洪氏,1975年4月
《王荊公》梁啟超著--臺三版--台北市:中華,1978年1月
《朱子語類》宋黎靖德著--三版.--台北市:台灣正中,1973年12月
《老子解》﹙及其他兩種﹚蘇轍--初版--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帛書老子校注析》黃釗著--初版--台北市:台灣學生,1991年10月
《莊子集釋》郭慶藩編;王孝魚整理--二版--台北市:萬卷樓,1993年3月
《漢書》漢班固撰o唐顏師古注--初版--台北市;台灣宏業,1993年4月
《論語》十三經注疏本--初版.--台北市:台灣藝文,1993年月
《新校本宋史并附編三種十三》脫脫等著--八版--台北市:台灣鼎文,1994年6月
《讀通鑒論》﹙宋論合刊﹚﹙上﹚﹙下﹚王夫之--初版--台北市;里仁,1985年2月
《文心雕龍注釋》劉勰著、周振甫注釋--二版--台北市:里仁,1994年7月
《嘉祐集》蘇洵著--初版.--台北市:台灣商務,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蘇轍集》﹙全四冊﹚陳宏天、高秀全校點--初版--北京:中華,1990年8月
《淮海集》秦觀著--初版--台北市:台灣商務,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畫史》米芾著--初版--台北市:台灣商務,1973年12月
《陸放翁全集》陸游著--初版.--台北市:台灣河洛,1975年5月
《白雨齋詞話》陳廷焯著--二版--台北市:台灣河洛,1978年1月
《清詩話》丁福保編,王夫之等著--初版--台北市:木鐸,1988年9月
《人間詞話》王國維著,滕咸惠校注.--三版.--台北市: 台灣里仁,1994年11月
《王國維先生全集》王國維著--初版--台北市:台灣大通,1976年7月
《說文解字注》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十版--台北市:黎明,1992年7月
貳、現代學術專著
﹙一﹚蘇東坡相關著作﹙依書名首字筆劃為序。﹚
《蘇軾思想研究》唐玲玲‧周偉民著--初版--台北市:文史哲,1996年2月
《論蘇軾的文藝心理觀》黃鳴奮著--初版--福建:新華,1987年5月
《蘇東坡新傳》李一冰著.--二版.--台北市: 聯經,1996年9月
《蘇軾論》朱靖華著--初版--北京市:京華,1997年12月
《蘇軾論稿》王水照著--初版--台北市:萬卷樓,1994年12月
《智者在苦難中的超越:蘇軾傳》著--初版--天津:人民,2000年1月
《蘇東坡研究》木耑著--初版--廣西:師範大學,1998年8月
﹙二﹚哲學﹙依書名首字筆劃為序。﹚
《原儒》熊十力著--初版--台北市:明文,1988年12月
《生命存在與心靈境界》唐君毅著--初版--台北市:學生,1984
年7月全集校訂版
《中國哲學十九講:中國哲學之簡述極其所涵蘊之問題》牟宗三著--初版六刷--台北市:學生,1995年3月
《心體與性體》牟宗三著.--初版第七次印行.--台北市:正中,1987年5月
《人文精神之重建》唐君毅著--全集校訂板 --台北市;學生,1988年5月
《中國哲學史》王邦雄、岑溢成、楊祖漢、高柏園著.--初版.--台北市:國立空中大學,1995年8月
《才性與玄理》牟宗三著.--八版.﹙臺七版﹚ --台北市;學生,1993年2月
《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一﹚至﹙八﹚錢穆著.--二版.--台北市:東大,1990年4月
《經學歷史》皮錫瑞著.--二版.--台北市:藝文,1987年10月
《在說與不說之間-中國義理學之思維與實踐》曾昭旭著.--初版.--台北市:漢光,1992年2月
《孔子和他的追隨者》曾昭旭著--初版--台北市:漢光,1993年7月
《人間道》王邦雄著--初版--台北市:漢藝色妍,1991年12月
《儒道之間》王邦雄著--四版--台北市:漢光,1987年12月
《活出自己的風格來》王邦雄著--初版--台北市:幼獅,1993年11月
《老子的哲學》王邦雄著.--四版.--台北市:三民,1986年9月
《中國佛學源流略講》呂澂著--初版.-台北市:里仁,1985年1月
《論語的人格世界》曾昭旭著.--初版.--台北市:漢光,1982年2月
《中國古代思想史論》李澤厚著--初版--台北市:漢京,1987年2月
《儒家的心學傳統》楊祖漢--初版--台北市:文津,1992年6月
《四川思想家》戴大祿 賈順先主編--初版--四川:巴蜀書社,1988年3月
﹙三﹚美學﹙依書名首字筆劃為序。﹚
《中國藝術精神》徐復觀著.--十二版.--台北市: 台灣學生,1998年5月
《充實與虛靈》曾昭旭著.--初版.--台北市;學生,1988年5月
《美的歷程》李澤厚;--初版。 --台北市:三民,1996年9月
《談美》朱光潛;--三版。--台北市:三民,1994年3月
《美學》﹙一﹚﹙二﹚﹙三﹚﹙四﹚黑格爾著;朱孟實譯.--初版.--台北市;里仁,1981年5月
《審美心理學描述》李澤厚主編滕守堯著.--初版.--台北市:漢京,1987年3月
《現代美學體系》葉朗主編.--初版.--台北市:書林,1996年3月
《美學的散步》宗白華著.--五版.--台北市:洪範,1993年9月
《現代美學體系》葉朗主編--初版--台北市:書林,1996年3月。
《中國美學思想史》第一卷,敏澤著--初版--濟南:齊魯,1987年6月。
《中國古代美學範疇》曾祖蔭著--初版--台北市:丹青,1987年4月。
《美從何處尋》宗白華著--初版--台北市:駱駝,1987年6月。
《華夏美學》李澤厚著--初版--台北市:三民,1996年9月。
《美學論集》李澤厚著--初版--台北市:洪範,1996年9月。
《美學四講》李澤厚著--初版--台北市:三民,1996年9月。
《美學論集》李澤厚著--初版--台北市:洪範,1996年9月。
《美學再出發》朱光潛著--初版--台北市:丹青。
《文藝心理學》﹙上﹚﹙下﹚朱光潛著--初版--台北市:金楓,1987年8月。
《中國美學的開端》葉朗著--初版--台北市:金楓,1987年7月。
《六朝情境美學》鄭毓瑜著--初版--台北市:里仁,1997年12月。
《新談藝錄》劉文潭著--初版--台北市:中華,1992年4月。
《比興物色與情景交融》蔡英俊著--初版--台北市:大安,1995年3月。
《美學百科全書》名譽主編:李澤厚 汝信--初版.--北京:新華,1990年12月
﹙四﹚文學﹙依書名首字筆劃為序。﹚
《北宋的古文運動》何寄澎著--初版--台北市:幼獅,1992年8月
《唐宋詞主題探索》楊海民著--初版--高雄市:麗文,1995年月
《宋代詩學通論》周裕鍇著--初版--四川省:巴蜀,1997年1月
《中國歷代文學論著精選》﹙上﹚﹙中﹚﹙下﹚郭紹虞主編--台北市:華正,民1991年3月
《六朝文學觀念叢論》顏崑陽著--初版--台北市:正中,1993年2月
《唐宋詞十七講》 葉嘉瑩著.--二版.--台北市: 桂冠, 1992年4月
《中國文學論集續編》徐復觀著.--二版.--台北市: 台灣學生,1984年9月
《唐宋詩詞選-詞選之部》巴壺天編著--初版.--台北市: 台灣三民,1990年12月
《宋詩概說》吉川幸次郎著--四版.--台北市: 台灣聯經,1988年9月
《文學社會學》何金蘭著.--初版.--台北市: 台灣桂冠,1989年8月
《悲劇心理學》朱光潛著.--初版.--台北市: 台灣駱駝,1987年7月
《文學心理學》錢谷融‧魯樞元著.--初版.--台北市: 台灣新學識,1990年8月
《宋代詩學通論》周裕鍇著.--初版.--巴蜀書社:四川新華,1997年1月
《宋詩論文選輯》黃永武、張高評編.--初版.--台北市:高雄復文,1988年5月
《文學概論》李澤厚主編 滕守堯著.--初版.--台北市:漢京,1987年3月
《中國文學發展史》劉大杰著.--台北市: 台灣華正,1991年7月
《詩的原理》荻原朔太朗著,徐復觀譯.--修訂三版. --台北市: 台灣學生, 1989年1月
《日本學者中國詞學論文集》王水照 保刈佳昭編選.--初版.--上海:古籍,1991年5月
《司馬遷之人格與風格》李長之著--二版--台北市:台灣開明,1969年3月
《發跡變態-宋人小說學論稿》康來新--初版--台北市:大安,1996年12月
《北宋詩文革新研究》程杰--初版--台北市:文津,1996年12月
《宋代文化史》姚瀛艇主編 姚瀛艇 王雲海等八人著.--初版.--河南:新華,1992年2月
《宋代史事質疑》林天蔚.--初版.--台北市:商務,1987年10月
《中國文學批評史》郭紹虞著--初版--台北:藍燈,1992年9月。
《談文學》朱光潛著--初版--台北:大夏,1999年2月。
《文學與美學》龔鵬程著--初版--台北:業強,1995年1月。
《中國文學理論》杜國清譯、劉若愚著--初版--台北:聯經,1993年11月。
《文學概論》王夢歐著--初版--台北:藝文,1991年8月。
《漢魏六朝文學論集》廖蔚卿著--初版--台北:大安,1997年12月。
《中國文化新論 經濟篇 民生的開拓》總主編劉岱.--初版.--台北市:台灣聯經,1982年10月
《詩詞曲語辭彙釋》張相著.--八版.--台北市:台灣中華,1989年9月
參、期刊論文﹙先列博、碩士論文,在列期刊論文;亦以書名首字筆劃為序。﹚
﹙一﹚ 碩博士論文
《蘇軾詩詞中夢的研析》﹙史興國 著﹚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 1996
《烏臺詩案研究》﹙江惜美 著﹚台北: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1987
《蘇軾的政治生涯與文學的關係》﹙陳英姬 著﹚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 1988
《蘇軾詩學理論及其實踐》﹙江惜美 著﹚台北: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 1991
《三蘇散文研究》﹙李華 著﹚台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 1993
《蘇軾意內言外詞隅測》﹙劉昭明 著﹚台北: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 1994
﹙二﹚ 期刊論文
<論先秦儒家美學的中心觀念與衍生意義>顏崑陽,收錄於《文學與美學》第三集,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主編,台北:文史哲出版,1992年10月初版。
<自然>顏崑陽,收錄於《文訊月刊》19期﹙台北:文訊﹚,1985年8月。
<論老子「道法自然」說的美學內涵及意義>靳青萬、趙國乾,收錄於《美學》1995年7期。
<論莊子的文藝思想及其影響>趙少康,收錄於《古典文藝美學論稿》,台北:淑馨,1989年11月出版。
<開出「生命美學」的領域>李正治,收錄於《國文天地》9卷9期,1994年2月。
<人文美學的面向>龔鵬程,收錄於《文學與美學》第六集,淡江大學中文研究所主編,台北:文史哲,1995年10月。 |
指導教授 |
曾昭旭
|
審核日期 |
2000-7-19 |
推文 |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
網路書籤 |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