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88121009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26 、訪客IP:3.16.147.124
姓名 尹子玉(Tzu-Yu Yin)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中國文學系
論文名稱 「台灣文學經典」論爭研究
相關論文
★ 秋瑾詩詞研究★ 香港作家鍾曉陽小說研究
★ 台灣眷村小說生命困境之研究──以外省第二代作家作品為例★ 施叔青長篇小說的港台書寫
★ 台灣早期幽默散文研究★ 愛亞小說研究
★ 琦君書信研究★ 華嚴小說研究
★ 蘇青文學研究★ 黃娟及其小說研究
★ 台灣當代女性傳記研究(1945~2004)★ 台灣當代海洋文學之研究
★ 「文季」文學集團研究──以系列刊物為觀察對象★ 語境的還原:北島詩歌研究
★ 米羅.卡索數位詩研究★ 華文禁令解除後印華文學的發展 — 以印華作協為例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摘 要
一九九九年三月由文建會主辦、聯合報承辦的「台灣文學經典」研討會引發文壇重大討論,活動的爭議點,大部分與活動名稱相關聯,從表面上來看,爭議多集中在「台灣文學」與「經典」的定義,實際上則是關於「台灣」的意識型態以及關於文學的價值評判之爭,屬於「文學」的論述顯得較微弱。「台灣文學」的名稱爭論已有五十年以上的歷史脈絡可尋,而「經典」則是晚進才用於文學作品上的名詞,因此,一方面有名詞適用性、現代性的論爭,一方面也產生文學評價標準的爭論。「台灣文學」與「經典」議題之外,主、承辦單位的立場及動機也是爭論焦點。
本論文呈現完整「台灣文學經典」事件始末,希望能以此篇論文詳盡呈現「台灣文學經典研討會」活動的舉辦過程,提供學界更清晰的事件全貌,以增進論爭各方的彼此了解、尊重,化解誤會。首先對論爭場域和論爭過程分期做分類剖析,並將參與論爭的學者專家、團體機構、社會大眾做發言的立場檢視,再做論爭焦點的分析,將各方對「台灣文學」、「經典」的條件論述回歸到文學作品本身,以及作家歸屬上進行討論。本論文著重從政府、媒體、學者專家、民間團體、一般民眾在「台灣文學經典」事件中所扮演的角色和地位,了解台灣當時的文學社會生態,並試著由歷史脈絡中的政府政策、傳媒運作、教育建構,找出大環境的文學解釋權問題。最後總結論爭的起因、性質和發展轉變,解析此次論爭的歷史意義並展望未來。
關鍵字(中) ★ 台灣文學
★ 論爭
★ 聯合報
★ 文學解釋權
★ 經典
關鍵字(英)
論文目次 「台灣文學經典」論爭研究
目次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2
第三節 研究方法及步驟……………………………………3
第四節 章節概要……………………………………………4
第二章 「台灣文學經典」事件始末
第一節 「台灣文學經典」研討會舉辦過程………………7
第二節 「台灣文學經典」論爭場域及活動………………23
第三節 「台灣文學經典」論爭各方分析…………………33
第三章 「台灣文學經典」事件中的「台灣文學經典」名稱爭議
第一節 「台灣文學」爭議…………………………………38
第二節 「經典」爭議………………………………………51
第三節 「台灣文學」定義之爭的歷史脈絡………………..72
第四章 從「台灣文學」、「經典」定義看作家與作品
第一節 因「台灣文學」界定引發爭議的入選作家作品…78
第二節 因「經典」界定引發爭議的入選作家作品………89
第三節 因「經典」界定引發爭議的落選作家作品………97
第五章 從「台灣文學經典」事件看文學解釋權
第一節 主辦與承辦者的立場爭議…………………………107
第二節 「台灣文學經典」事件中的角色分析……………123
第三節 台灣文學解釋權的歷史脈絡………………………146
第六章 結論………………………………………………………157
附錄一【「台灣文學經典」報導評論資料彙編】………………165
附錄二【其他文學評選活動報導評論資料彙編】……………...183
附錄三【「台灣文學經典」研討會活動海報】…………………184
參考資料…………………………………………………………...185
參考文獻 參考資料
書籍
1. 趙知悌編,《文學休走—現代文學的考察》,台北,遠行,一九七六年出版。
2. 彭哥 等著,彭品光主編,《當前文學問題總批判》,台北,中華民國清溪文藝協會,一九七七年十一月十六日出版。
3. 尉天驄編,《鄉土文學討論集》,台北,遠景,一九七八年出版。
4. 李南衡主編,《日據下台灣新文學‧文獻資料選集》,台北,明潭,一九七九年出版。
5. 何欣編選,《當代中國新文學大系‧文學論爭集》,台北,天視,一九七九年出版。
6. 葉石濤,《台灣文學史綱》,高雄,文學界雜誌社,一九八七年二月一日初版。
7. 施敏輝編,《台灣意識論戰選集》,台北,前衛出版社,一九八九年二月十五日出版。
8. 李瑞騰編,《中華現代文學大系‧評論卷》,台北,九歌,一九八九年出版。
9. 中國古典文學研究會,《二十世紀中國文學》,臺北,臺灣學生,一九九二年初版。
10. 欒梅健,《二十世紀中國文學發生論》,臺北,業強,一九九二年初版。
11. 鄭明娳總編,《當代台灣文學評論大系》,台北,正中,一九九三年出版。
12. 楊義 中井政喜 張中良合著,《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圖志》,臺北,業強,一九九五年初版。
13. 呂正惠,《文學經典與文化認同》,台北,九歌,一九九五年出版。
14. 陳鳴樹,《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大典 :一九六六─一九九四》,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一九九六年出版。
15. 王曉明,《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史論》,上海,東方出版中心,一九九七年初版。
16. 周慶華,《台灣文學與「台灣文學」》,台北,生智,一九九七年出版。
17. Bonnie S., McDougall, Louie ,Kam著,《The literature of China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Hurst,一九九七年出版。
18. 王曉明,《批評空間的開創:二十世紀中國文學研究》,上海市,東方出版中心,一九九八年出版。
19. 李瑞騰編,《台灣文學二十年集‧評論二十》,九歌,一九九八年出版。
20. 哈洛•卜倫著,高志仁譯,《西方正典》,立緒文化事業,一九九八年一月初版。
21. 藤井省三,《台灣文學百年》,東京,東方書店,一九九八年五月初版。
22. 焦桐,《台灣文學的街頭運動》,台北,時報文化,一九九八年十一月十日初版。
23. 陳義芝編,《台灣文學經典研討會論文集》,台北,聯經,一九九九年六月初版。
24. 陳映真、曾健民編,《台灣文學問題論議集:一九四七—一九四九》,台北,人間,一九九九年九月初版。
25. 曾健民主編,《噤啞的論爭》,台北,人間,一九九九年九月初版。
26. 劉炎生,《中國現代文學論爭史》,廣東人民出版社,一九九九年十二月初版。
27. 朱棟霖、丁帆、朱曉進,《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史》,臺北市,文史哲,二○○○年出版。
28. 辛廣佛,《台灣出版史》,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二○○○年十二月出版。
29. 陳芳明,《深山夜讀》,台北,聯合文學,二○○一年三月初版。
報章期刊
1. 江森,〈文藝的教育價值〉,《新生報》文藝第二期,一九四七年五月十一日。
2. 歐陽漫岡,〈關於「台灣鄉土文學選輯」〉,《中華日報》海風,一九四八年七月一日。
3. 王詩琅,〈台灣文學的重建問題〉,《中學生文藝》創刊號,一九五二年三月一日。
4. 何欣,〈卅年來台灣的文藝論爭〉,《現代文學》,一九七九年十一月。頁七-二十四。
5. 彭瑞金,〈記一九四八前後的一場台灣文學論戰〉,《文學界》第十期,一九八四年五月。
6. 葉芸芸,〈試論戰後初期的台灣智識份子及其文學活動(一九四五-一九四九年)〉,《文季》第二卷第五期,一九八五年六月。
7. 尹章義,〈台灣意識之史的發展〉,《中國論壇》二六六期,一九八六年十月二十五日。
8. 黃光國,〈「台灣結」和「中國結」的社會心理分析〉,《中國論壇》二六六期,一九八六年十月二十五日。
9. 南方朔〈「中國結」與「台灣結」統一論〉,《中國論壇》二六六期,一九八六年十月二十五日。
10. 張曉春、柴松林、尉天驄、趙天儀、高天生、張大春、韋政通、王拓主講,阿琇紀錄,〈「鄉土文學論戰」回顧座談會〉,《台灣文藝》一○五期,一九八七年五~六月。
11. 洛夫、李昂、郭楓、向陽、李敏勇主講,〈台灣作家那裡去?〉,《台灣文藝》一○六期,一九八七年七~八月。
12. 黃光國,〈「中國結」與「台灣結」:對抗與出路〉,《中國論壇》二八九期〈「中國結」與「台灣結」研討會專輯〉,一九八七年十月十日。
13. 陳其南,〈本土意識、民族國家與民主政體〉,《中國論壇》二八九期〈「中國結」與「台灣結」研討會專輯〉,一九八七年十月十日。
14. 陳映真,〈國家分裂結構下的民族主義--「台灣結」的戰後史分析〉,《中國論壇》二八九期〈「中國結」與「台灣結」研討會專輯〉,一九八七年十月十日。
15. 尹章義,〈台灣意識試析--歷史的觀點〉,《中國論壇》二八九期〈「中國結」與「台灣結」研討會專輯〉,一九八七年十月十日。
16. 李金銓,〈電視文化何處去?--處在中國結與台灣結的夾縫中〉,《中國論壇》二八九期〈「中國結」與「台灣結」研討會專輯〉,一九八七年十月十日。
17. 尹章義,〈什麼是台灣文學?台灣文學往那裡去?〉,《台灣文觀察雜誌》第一期,一九九○年六月。
18. 馬森,〈「台灣文學」的中國結與台灣結〉,《聯合文學》八十九期,一九九二年三月。頁一七二-一九三。
19. 廖咸浩,〈前衛運動的焦慮:詩與小說的典律空間之爭〉,《中外文學》二十一卷第二期,「第十六屆全國比較文學會議」中西文學典律的形成與文學教學專號,一九九二年七月一日。
20. 邱貴芬,〈「發現台灣」:建構台灣後殖民論述〉,《中外文學》二十一卷第二期,「第十六屆全國比較文學會議」中西文學典律的形成與文學教學專號,一九九二年七月一日。
21. 張錦忠,〈他者的典律:典律性與非裔美國女性論述〉,《中外文學》二十一卷第二期,「第十六屆全國比較文學會議」中西文學典律的形成與文學教學專號,一九九二年七月一日。
22. 蔡振興,〈典律卅權力卅知識〉,《中外文學》二十一卷第二期,「第十六屆全國比較文學會議」中西文學典律的形成與文學教學專號,一九九二年七月一日。
23. 許經田,〈典律、共同論述與多元社會〉,《中外文學》二十一卷第二期,「第十六屆全國比較文學會議」中西文學典律的形成與文學教學專號,一九九二年七月一日。
24. 周英雄,〈必讀經典、主體性、比較文學〉,《中外文學》二十一卷第二期,「第十六屆全國比較文學會議」中西文學典律的形成與文學教學專號,一九九二年七月一日。
25. 陳映真,〈台灣現代文學思潮之演變〉,《中華雜誌季刊》三十一年總一期,一九九二年十二月。頁一二二-一五四。
26. 向陽,〈打開意識型態地圖-回看戰後台灣文學傳播的媒介運作〉,《聯合文學》第一一四期,一九九四年四月。
27. Adams,Hazard著,〈經典文學的準則〉,《中外文學》二十三卷第二期,一九九四年七月。
28. 〈把台灣人的文學主權找回來-台灣文學主體性座談會〉出席:鄭烱明、葉石濤、陳萬益、呂興昌、彭瑞金,《文學台灣》第十一期,一九九四年七月五日。
29. 彭小妍,〈文學典律、種族階級與鄉土書寫--張我軍與台灣新文學的起源〉,《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八期,一九九六年三月。
30. 陳器文,〈台灣文學的層構現象與運動性格〉,《台灣文獻》四十八卷第二期,一九九七年六月。
31. 〈鄉土的回歸與重建--鄉土文學論戰二十週年回顧研討會〉,中國時報人間副刊,一九九七年十月二十四日。
32. 彭鏡禧,〈期待多元的世界文學經典論集─閱讀《西方正典》〉,聯合報三十七版聯合副刊一九九八年七月三十一日。
33. 彭瑞金,〈葉石濤的台灣文學評論和文學史〉,《中外文學》二十七卷第六期,一九九八年十一月。
34. 陳芳明,〈張愛玲與台灣文學史撰寫〉,《中外文學》二十七卷第六期,一九九八年十一月。
35. 陳芳明,〈為「台灣文學史的再思考」專輯而寫〉,《中外文學》二十七卷第六期,一九九八年十一月。
36. 彭瑞金,葉石濤的台灣文學評論和文學史〉,《中外文學》二十七卷第六期,一九九八年十一月。
37. 彭小妍,〈何謂鄉土?--論鄉土文學之建構〉,《中外文學》二十七卷第六期,一九九八年十一月。
38. 記者曾意芳,〈二十世紀文學大回顧系列演講報導--柯慶明談文學轉變影響〉,中央日報九版,一九九九年三月二十一日。
39. 記者邱婷,〈二十世紀文學大回顧系列演講報導--聯合文學《二十世紀文學大回顧》文學現象彷彿家變與背影〉,民生報十九版,一九九九年三月二十一日。
40. 記者蔡美娟,〈二十世紀文學大回顧系列演講報導--綜覽自身處境 文學是最後堡壘〉,聯合報十四版,一九九九年三月二十一日。
41. 鄭鴻生,〈重審台灣文學〉,中國時報四十四版,一九九九年三月二十五日。
42. 劉捷,〈日據時代的台灣新文學〉,台灣新聞報十三版,一九九九年三月三十日。
43. 張隆溪,〈經典在闡釋學上的意義〉,《中國文史哲研究通訊》九卷第三期,一九九九年九月。
44. 楊照,〈台灣文學中的焦慮〉,聯合副刊〈台灣世紀末焦慮系列探索〉,一九九九年十月二十九日。
45. 李魁賢,〈台灣文學獨立紀元〉,自立晚報五版台灣的聲音,一九九九年十一月十一日。
46. 〈為建立台灣文學主體性而努力〉,自由時報政治新聞版,一九九九年十一月十二日。
47. 記者周美惠,〈台灣文學過多命名爭論〉,聯合報十四版文化,一九九九年十一月十三日。
48. 彭瑞金,〈世紀末的回顧與省思--三百五十年來台灣文學在南方〉,台灣新聞報十三版西子灣副刊,一九九九年十二月四日~十七日。
49. 陳明柔,〈敲打自己的鑼鼓〉,《藍星詩學》,一九九九年十二月三十一日。
50. 林政華,〈研究台灣古典文學益形重要〉,民眾日報十七版鄉土文學,二○○○年五月三日。
51. 邱貴芬,〈從戰後初期女作家的創作談台灣文學史的敘述〉,《中外文學》二十九卷第二期,二○○○年七月。
52. 陳映真,〈以意識形態代替科學知識的災難-批訐陳芳明先生的〈台灣新文學史的建構與分期〉〉,《聯合文學》一百八十九期,二○○○年七月。
53. 李瑞騰,〈逆向思考,減低衝突〉,聯合報三十七版聯合副刊文學咖啡屋〈七月話題之一--台灣文學:把「中國」丟掉還是吸納進來?〉,二○○○年七月二十九日。
54. 上村優美,〈簡論台灣新文學論爭之收穫與意義〉,二○○○年八月蘇州《台灣新文學思潮(1947-1949)研討會》論文,亦載於《世界華文文學論壇》第三十三期,二○○○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出版。
55. 王宗法,〈不僅僅是文學走向的抉擇-談1948年〈橋〉的文學論爭〉,二○○○年八月蘇州《台灣新文學思潮(1947-1949)研討會》論文,後修改並更名〈不僅僅是文學走向的抉擇-談1948年前後《橋》的文學論爭〉載於《世界華文文學論壇》第三十三期,二○○○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出版。
56. 葉芸芸,〈個人的傷感主義~1947-1949台灣文學問題論議中的一個議題〉,二○○○年八月蘇州《台灣新文學思潮(1947-1949)研討會》論文。
57. 劉紅林,〈一個前提: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台灣文學是中國文學的一環-讀〈1947-1949台灣文學問題論議集〉〉,二○○○年八月蘇州《台灣新文學思潮(1947-1949)研討會》論文。
58. 李瑞騰,〈〈橋〉上論爭的前奏〉,二○○○年八月蘇州《台灣新文學思潮(1947-1949)研討會》論文,載於《世界華文文學論壇》第三十三期,二○○○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出版,又載於《新文學史料》總第九十期,二○○一年二月二十二日出版。
59. 曾健民,〈在風雨飄搖中綻開的文學花苞-「台灣新文學論議」的思想和時代〉,二○○○年八月蘇州《台灣新文學思潮(1947-1949)研討會》論文,修改後載於《世界華文文學論壇》第三十三期,二○○○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出版。又載於《新文學史料》總第九十期,二○○一年二月二十二日出版。
60. 李瑞騰,〈不要限制,要輔助〉,聯合報副刊〈文學咖啡屋七月話題之二--政府可以為文學做些什麼?〉,二○○○年八月十三日。
61. 陳明台,〈戰前和戰後台灣國策文學知比較研究〉,《文學台灣》三十六期,二○○○年十月五日。
62. 陳建忠,〈尋找台灣詩的航向-試論戰後多次現代詩論戰的時代意義〉,《文學台灣》三十六期,二○○○年十月五日。
63. 陳文芬專訪,〈楊牧:漢語文學還在期待當代大創造〉,中國時報十一版文化藝術,二○○○年十月九日。
64. 陳芳明,〈文學論戰〉,台灣日報三十一版,二○○○年十月二十一日。
65. 陳萬益,〈台灣的三次鄉土文學論爭〉,自由時報副刊,二○○○年十一月三日。
66. 鄭毓瑜,〈文學典律與文化論述-中古文論中的兩種原道觀〉,《漢學研究》十八卷第二期,二○○○年十二月。
67. 文訊編輯部林積萍,〈九○年代台灣文學現象特寫--文化界票選成風〉,《文訊》一八二期,二○○○年十二月。
68. 李順興,〈非關死活:文學前景二三事〉,《文訊》一八三期,二○○一年一月。
69. 曾健民,〈「戰後再殖民論」的顛倒-關於陳芳明的戰後文學史觀的歷史批判〉,《聯合文學》一百九十五期,二○○一年一月。
70. 陳漱渝,〈文藝論爭雜議〉,文藝報(大陸),二○○一年三月十三日。
71. 陳文芬,〈正典生成 定位台灣文學--中研院新年度主題計劃之一 彭小妍、李奭學主持〉,中國時報二十一版文化藝術,二○○一年五月十一日。
72. 江寶釵,〈從清代台灣文學商榷殖民理論卅後殖民理論的適用性〉,中央副刊,二○○一年八月九~十日。
73. 施淑,〈第三世界與島嶼台灣〉,聯合報副刊,二○○一年九月八~九日。
74. 陳芳明,〈現代主義文學的擴展與深化〉,《聯合文學》二○七期,二○○二年一月。
學位論文
1. 李祖琛,《七○年代台灣鄉土文學運動析論:傳播結構觀察》,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一九八六年。
2. 游勝冠著,呂正惠指導,《台灣文學本土論的興起與發展》,東吳大學中研所碩士論文,一九九一年六月。
3. 周永芳著,尉天驄指導,《七十年代台灣鄉土文學研究》,文化大學碩士論文,一九九二年六月。
4. 謝春馨,《八○年代「台灣文學」正名論》,中央大學中研所碩士論文,一九九五年六月。
5. 許詩萱撰,賴芳伶指導,《戰後初期台灣文學的重建-以《台灣新生報》「橋」副刊為主要探討對象》,中興大學中研所碩士論文,一九九九年六月。
電視節目
1. 賴國洲、李奭學、吳榮斌,〈漫談十大好書榜〉,《人與書的對話》二一九集,台視,二○○○年二月十五日播出。
網站資料
1.陳曉明,〈經典焦慮與建構審美霸權〉,人民網〈人民書城〉,二○○二年二月二十一日。
指導教授 李瑞騰(Jui-teng Lee) 審核日期 2002-7-11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