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91141006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57 、訪客IP:18.222.182.195
姓名 陳政彥(Cheng-Yan Chen)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中國文學系
論文名稱 戰後臺灣現代詩論戰史研究
(A Study on "Modern Poetry Polemics" in Postwar Taiwan)
相關論文
★ 秋瑾詩詞研究★ 香港作家鍾曉陽小說研究
★ 台灣眷村小說生命困境之研究──以外省第二代作家作品為例★ 施叔青長篇小說的港台書寫
★ 台灣早期幽默散文研究★ 愛亞小說研究
★ 琦君書信研究★ 華嚴小說研究
★ 蘇青文學研究★ 黃娟及其小說研究
★ 台灣當代女性傳記研究(1945~2004)★ 台灣當代海洋文學之研究
★ 「文季」文學集團研究──以系列刊物為觀察對象★ 語境的還原:北島詩歌研究
★ 米羅.卡索數位詩研究★ 華文禁令解除後印華文學的發展 — 以印華作協為例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本文試圖整理並論析台灣戰後的現代詩論戰,希望為現代詩論戰史留下一個可供參考的基本資料,並提出一個較全面的看法。現代詩的「論戰」是現代詩文類知識不同主張之間互動協調的過程。現代詩文類知識在現代詩場域中被建構,並且與生產知識的學術組織、傳播媒體,甚至於政治、經濟等權力場域社會結構,都有密不可分的關連性。透過論戰的回顧,可窺見現代詩場域建構的過程,並發現其中有三個詮釋社群對台灣現代詩的詮釋影響深遠,分別是古典抒情詮釋社群、現代主義詮釋社群、本土寫實詮釋社群。他們各自抱持自己的文學理念,在現代詩場域中互相批判,不斷鞏固自身並推翻對方在場域中的權力位置。
本文將現代詩論戰以時間脈絡排列,根據論戰主題的相似以及外在社會環境的變化交互考量,將現代詩論戰史分成三個時期:第一個時期是場域成形期(1956~1961),現代詩人以論戰回應詩壇外部的批判,同時透過論戰整合詩壇內部共識,凝聚並強調前衛的風氣,在此階段,現代主義詮釋社群表現最突出,古典抒情詮釋社群則逐漸成形。第二個時期是文化轉型期(1971~1977),由於國際情勢遽變,台灣文化也隨之轉型,左翼思想在台灣開始出現,要求文學重視社會的呼聲不斷升高,在此階段,現代主義詮釋社群的勢力一度衰弱,古典抒情詮釋策略的地位大為提高,而本土寫實詮釋社群開始出現。第三個時期是詮釋權爭奪期(1981~1997),此期現代詩人無須再為現代詩的合法性辯護,爭奪現代詩詮釋權成為此期論戰的重點,透過鼓吹後現代主義,加上學術界的肯定,現代主義詮釋社群的影響力回升;本土寫實詮釋社群從社會關懷轉向強調本土化,影響力到達新的高峰;由於過去長期教育影響,受到讀者接受的古典抒情詮釋社群逐漸與大眾流行文化結合。
回顧現代詩論戰史,本文試圖說明論戰中的不同立場都有有其歷史的特殊性,試著理解不同時代下的多數人,感受並理解他們所遭遇的生活經驗,不輕易排斥特定的意識形態,用更寬廣的角度看待現代詩論戰歷史。
摘要(英) This dissertation attempts to sort out and analyse the post-war modern poetry in Taiwan, founding a resourceful base as well as comprehensive outlook for the history of modern poetry polemics. The “modern poetry polemics” is a process where the different genres of modern poetry interact and negotiate. The knowledge to the genres of modern poetry is constituted in the field of modern poetry, and it is closely and strongly connected to the academic organisations of knowledge production, to the media, as well as to the political, economic, and social power structure. Through the review of “modern poetry polemics”, it enables us to witness the process of constitution in the modern poetry field. From the review, we see there are three interpretation communities that have profound influences toward the interpretations of modern poetry in Taiwan: classical lyrical interpretation, Modernist interpretation, and local Realist interpretation. These three different communities hold varied ideas toward literature, and criticise one another in the field of modern poetry, trying to strengthen itself and subvert the other two in the power structure.
This dissertation will arrange the “modern poetry polemics” in historical order, interweaving the transformations of social environment and the similarities of the themes. Thus the history of the “modern poetry polemics” is divided into three phases. The first phase is “the Formation of the Field” (1956-1961), in which the Modernist poets respond the criticism outside the poetry field while they cohere their avant-garde stance through inner polemics. In this phase, the Modernist interpretation community stands out, and the classical lyrical interpretation community is under formation. The second phase is “the Cultural Transformation” (1971-1977). Due to the great dramatic changes of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 the Modernist interpretation community once loses its glamour, and the status of classical lyrical interpretation community is greatly hailed. In the meanwhile, the local Realist emerges. The third phase is “the Contention for the Power of Interpretation” (1981-1997). In this phase, the Modernist poets need not to defend for the legitimacy of modernist poetry. The contention for the power in interpreting modern poetry is the centre of polemics in this phase. The Modernist interpretation community regains its influence with the rise of Post-modernism as well as the recognitions from the academia. The local Realist interpretation community turns from social concerns to localization, reaching the highlight of its influence. And because of the impact of education in the past, the classical lyrical interpretation community has gradually combined with the popular culture.
This dissertation reviews the history of “modern poetry polemics”, attempting to illustrate the historical singularities of varied stances, trying to understand the majority of people and their life experiences in different eras. This dissertation does not exclude any specific ideology, hoping to examine the history of modern poetry in broader ways.
關鍵字(中) ★ 文化霸權
★ 場域
★ 論戰
★ 現代詩
★ 話語
★ 台灣
關鍵字(英) ★ modern poetry
★ field
★ cultural hegemony
★ discourses
★ polemics
★ Taiwan
論文目次 第壹章、緒論 1
第一節、研究動機與目的 1
一、文獻回顧與研究動機 2
二、研究目的:現代詩論戰研究史的顯題化(problematic) 3
三、論題界義 4
第二節、研究方法 7
一、「文化場域」觀念評介 7
二、「文化霸權」觀念評介 10
三、論戰史:作為文學史的一部份 13
第三節、詮釋觀點與論述架構 15
一、文學史到文學思潮到文學論戰 15
二、三元文化架構 16
(一)古典抒情詮釋社群 17
(二)現代主義詮釋社群 18
(三)本土寫實詮釋社群 19
三、論戰史歷史分期 21
四、論文章節安排 24
第貳章、論戰史第一階段:現代詩場域的建立 25
第一節、五、六0年代時代背景 26
一、國府文藝政策 26
(一)戒嚴的施行與出版品審檢制度 27
(二)反共文學主流論述的形成 28
(三)中國文化復興運動的影響 30
二、文藝雜誌與現代化思潮 32
第二節、文學雜誌新詩論戰 37
一、論戰過程概述 38
二、論戰焦點分析 40
(一)新詩與舊詩文學傳統的關係 40
(二)新詩與古典詩的形式認知問題 41
(三)新詩可不可解的問題 44
三、新詩與古典詩競爭社會地位的現象 45
第三節、現代派論戰 49
一、論戰過程概述 50
二、論戰焦點分析 52
(一)要「全面革新西化」還是「折衷中國傳統」 52
(二)要「主知」還是「抒情」 55
(三)要「晦澀」還是「明朗」 56
(四)如何繼承一切新興詩派的問題 58
三、現代詩壇開始達成現代主義的共識 61
第四節、象徵派論戰 67
一、論戰過程概述 67
二、論戰焦點分析 70
(一)對法國象徵派的理解 70
(二)李金髮對新詩的貢獻 71
(三)台灣「現代詩運動」是否就是李金髮的餘緒 72
(四)台灣「現代詩運動」的弊病檢討 73
三、象徵派論戰的意義分析 75
第五節、新詩閒話論戰 79
一、論戰過程概述 79
二、論戰焦點分析 81
(一)現代詩創作是否需要援引西方文學理論 81
(二)現代詩創作是否需要依循中國文學傳統 84
(三)現代詩創作是否需要考慮大眾化 86
三、現代詩場域的生成 89
第六節、天狼星論戰 93
一、論戰過程概述 94
二、論戰焦點分析 96
(一)天狼星的主題是否太強調 96
(二)天狼星的語言是否太清晰 98
三、余光中與洛夫的分岐 99
(一)余光中的轉向代表古典抒情詮釋社群的出現 99
(二)洛夫批判表示「創世紀」成為現代主義詮釋社群新代表102
第七節、論戰史第一階段的整體意義 105
一、「現代主義」的複雜意涵 105
(一)唯美主義 106
(二)超現實主義 107
二、詩壇以現代主義為共識的原因 109
(一)現代主義賦予現代詩獨立專業的性質 109
(二)四大詩社的主張 111
三、主導文化影響現代詩古典抒情詮釋策略的開始出現 113
(一)「詩」在五、六0年代的社會意義 113
(二)古典抒情詮釋策略與現代詩場域的關係 114
(三)「硬性威權」向「柔性威權」的轉變 116
第參章、論戰史第二階段:文化轉型的年代 117
第一節、七0年代時代背景 118
一、外交困境與革新保台 118
(一)退出聯合國 118
(二)保釣運動 119
(三)革新保台的主張 120
二、日漸重要的副刊與文學生態 123
三、基於民族主義興起的左翼論述 125
(一)首先提倡社會主義文學的《文季》 125
(二)左翼論述核心的《夏潮》 126
第二節、招魂祭論戰與麥堅利堡論戰 129
一、「麥堅利堡論戰」略論 129
二、「招魂祭論戰」過程概述 131
三、「招魂祭論戰」焦點分析 134
(一)基本詩觀的爭議 134
(二)編選詩選的可信度 137
(三)笠詩社與日本文化淵源的爭議 138
四、第三條路線 140
第三節、颱風季論戰 143
一、論戰過程概述 144
二、論戰焦點分析 151
(一)新批評的理論與實踐的批評方法 151
(二)早期現代詩的理論與批評方法 153
三、遲到的新批評 155
第四節、關唐事件論戰 159
一、論戰過程概述 160
(一)關傑明事件 160
(二)龍族詩刊評論專號 163
(三)唐文標事件 165
(四)楊牧暴民說的爭議 167
二、論戰焦點分析 169
(一)關傑明基於民族主義對現代主義的批判 169
(二)唐文標基於左翼思想對現代主義的批判 172
三、回歸中國傳統或重視社會現實 175
第五節、這樣的詩人余光中論戰 179
一、論戰過程概述 179
二、論戰焦點分析 182
三、反對文化下本土論述與寫實論述的相容與相斥 185
第六節、論戰史第二階段的整體意義 189
一、古典抒情詮釋社群的演變 189
二、現代主義詮釋社群轉向後現代主義 191
三、本土寫實詮釋社群出現 194
第肆章、論戰史第三階段:文學詮釋權的爭奪 199
第一節、八、九0年代時代背景 199
一、解嚴、政治本土化與後殖民主義 199
(一)反對黨的成立 199
(二)解嚴與國民黨本土化 201
(三)後殖民主義的倡導與爭議 203
二、文學商業化、創作資訊化與後現代主義 204
(一)文學商業化 204
(二)創作資訊化 206
(三)後現代主義的流行 207
第二節、現代詩春秋三十年論戰 211
一、論戰過程概述 211
二、論戰焦點分析 213
(一)詩史的寫作方式引爭議 213
(二)對詩人詩史定位看法不同 216
(三)對詩語言看法的歧異 218
三、爭奪台灣現代詩史的詮釋權 219
第三節、席慕蓉現象論戰 223
一、論戰過程概述 223
二、論戰焦點分析 227
(一)題材是否過度單一 227
(二)詩語言是否過度鬆散 228
(三)動機是否媚俗 229
三、現代詩場域的演變以及顛倒的經濟邏輯 230
第四節、1983台灣詩選論戰 237
一、論戰過程概述 238
二、論戰焦點分析 239
(一)政治動機的互相質疑 239
(二)詩作品質的爭議 243
三、台灣結與中國結:政治角力與情感結構 247
第五節、大陸的臺灣詩學論戰 251
一、論戰過程概述 251
(一)檢討「大陸的台灣現代詩選」階段 252
(二)檢討「大陸的台灣現代詩史」階段 254
二、論戰焦點分析 255
(一)朦朧詩問題 255
(二)批評方法問題 257
(三)詩史與典律認知問題 259
三、兩個詩學體系的釐清 260
(一)大陸詩學體系的建立 261
(二)台灣詩學體系的轉變 262
第六節、第三階段論戰的整體意義 267
一、主導文化與反對文化互換位置 268
二、知識與權力 272
第伍章、結論 279
第一節、現代詩場域的生成與現代詩論戰史的三個階段 279
一、現代詩論戰史的三個階段 279
二、現代詩場域的生成與文化霸權的更迭 281
第二節、論文的意義:現代詩作為文學體制 282
一、現代詩與國族認同 282
二、現代詩與學術專業 284
參考書目 285
附錄一、台灣戰後現代詩論戰年表 290
附錄二、臺灣現代詩論戰史資料彙編 293
參考文獻 (依筆畫順序排列)
一、詩集、詩選
余光中《天狼星》,台北:洪範,1976.8。
席慕蓉著《無怨的青春》,台北,大地,1983.2。
馬悅然、奚密、向陽主編《二十世紀臺灣詩選》,台北,麥田,2001.8。
二、專書論著
王浩威《台灣文化的邊緣戰鬥》,台北:聯合文學,1995。
丘為君編《臺灣學生運動一九四九-一九七九》,板橋:稻鄉,2003。
古繼堂《台灣新詩發展史》,台北,文史哲:1989.7。
古繼堂《簡明臺灣文學史史》,台北,人間:2003.7。
白少帆、王玉斌、張恆春、武純治著《現代台灣文學史》,遼寧:遼寧大學出版社,1987。
向陽《書寫與拼圖-台灣文學傳播現象研究》,台北:麥田,2001.10。
向陽《康莊有待》,台北:東大,1985.5。
朱雙一《台灣文學思潮與淵源》,台北:海峽學術,2005.2。
呂正惠、趙遐秋主編《台灣新文學思潮史綱》,台北,人間:2002.6。
呂正惠《文學經典與文化認同》,台北:九歌,1995.4。
呂正惠《戰後台灣文學經驗》,台北:新地,1995。
李瑞騰《文學的出路》,台北:九歌,1994。
李瑞騰《臺灣文學風貌》,台北:三民,1991。
沈劍虹《使美八年紀要》,台北:聯經,1982.4。
辛廣偉《臺灣出版史》,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12。
周小儀《唯美主義與消費文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11。
孟樊《文學史如何可能》,台北:揚智,2006.1。
孟樊《台灣出版文化讀本》,台北:唐山,1997.1。
孟樊《當代台灣新詩理論》,台北:揚智,1998.5。
孟樊《臺灣後現代詩的理論與實際》,台北:揚智,2003.5。
林以亮《林以亮詩話》,臺北:洪範,1977。
林亨泰《林亨泰全集》第五冊,彰化:彰縣文化,1998。
林燿德《不安海域》,台北:師大書苑,1988.5。
洪三雄《烽火杜鵑城》,台北:自立晚報,1993.1。
洛夫《詩人之鏡》,台北:大業,1969。
唐文標《天國不是我們的》,台北:聯經,1976。
奚密《現當代詩文錄》,台北:聯合文學,1998.11。
張誦聖《文學場域的變遷》,台北,聯合文學:2001。
莊柔玉《中國當代朦朧詩研究》,臺北:大安,1993。
郭紀舟《七○年代臺灣左翼運動》,臺北:海峽學術,1999。
陳芳明《詩與現實》,台北:洪範,1983。
陳信元《從臺灣看大陸當代文學》,台北:業強,1989.7。
陳昭瑛《臺灣文學與本土化運動》,台北:正中,1998。
傅大為《基進筆記》,台北:桂冠,1990.5。
彭瑞金《臺灣文學探索》,台北:前衛,1995。
彭瑞金《臺灣新文學運動四十年》,台北:自立晚報,1991。
渡也《新詩補給站》,台北,三民書局,1995.2。
焦桐《台灣文學的街頭運動》,台北:時報文化,1998.11.10。
覃子豪《覃子豪全集》,台北:覃子豪全集出版委員會,1965。
黃重添、莊明萱、闕豐齡、徐學、朱雙一著《台灣新文學概觀》,台北:稻禾,1992.3。
楊宗翰《臺灣現代詩史-批判的閱讀》,台北,巨流,2002.6。
葉石濤《台灣文學史綱》,高雄,文學界:1993.9。
葛賢寧、上官予《五十年來的中國詩歌》,台北,正中,1965。
廖炳惠《回顧現代》,台北:麥田,1994.9.15。
廖炳惠編著《關鍵詞200》,台北,麥田:2003。
趙茲蕃《文學原理》,台北:東大,1988.3。
劉亮雅《後現代與後殖民:解嚴以來臺灣小說專論》,台北:麥田,2006。
劉紀蕙《孤兒女神負面書寫:文化符號的徵狀式閱讀》,台北:立緒,2000.5。
劉登翰《台灣文學隔海觀》,台北:風雲時代,1995.3。
蔡源煌《當代文學論集》,台北:書林,1986.8。
黎湘萍《文學台灣-台灣知識者的文學敘事與理論想像》,北京:人民,2003.3。
蕭蕭《現代詩學》,台北,東大,1987.4。
蕭蕭《現代詩縱橫觀》,台北,文史哲,2000.2。
顏元叔《社會寫實文學及其他》,台北:巨流,1978.8。
羅青《從徐志摩到余光中》,台北:爾雅,1978.12。
羅青《詩人之燈》,台北:光復書局,1988.2。
羅宗濤、張雙英著《臺灣當代文學研究之探討》,台北:萬卷樓,1999。
三、論文集
文訊主編《台灣現代詩史論》,台北:文訊,1996.3。
包亞明主編《二十世紀西方美學經典文本》第四卷,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0.12。
周英雄,劉紀蕙編《書寫臺灣:後殖民、後現代與文學史》,台北:麥田,2000。
林燿德《觀念對話》,台北:漢光,1989,頁99、100。
林燿德等著《門羅天下》,台北:文史哲,1991.12。
張忠棟等主編《現代中國自由主義資料編選:什麼是自由主義》,台北:唐山,1999。
陳大為、鍾怡雯主編《20世紀文學史專題Ⅰ-文學思潮與論戰》,台北:萬卷樓,2006.9。
陳義芝編《臺灣文學經典研討會論文集》,台北:聯經,1999。
陳鼓應等著《這樣的詩人余光中》,台北:台笠,1989.9.1。
陳國球、王宏志、陳清僑編《書寫文學的過去》,台北:麥田,1997.3.15。
彭小妍編《通俗文化與文學理論》,台北:中研院文哲所,1999.12。
彭品光編《當前文學問題總批判》,台北:青溪新文藝學會,1977。
楊宗翰主編《文學經典與臺灣文學》,台北:富春文化,2002。
趙澧、徐京安主編《唯美主義》,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8.8。
趙遐秋、呂正惠主編,《台灣新文學思潮史綱》,臺北市:人間,2002。
輔大中文系、古典文學研究會編《建構與反思-中國文學史的探索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下),台北:台灣學生書局,2002.7。
劉北成編著《福柯思想肖像》,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4。
鄭明娳主編《當代台灣政治文學論》,台北:時報,1994.7.1。
瘂弦、陳義芝編,《世界中文報紙副刊學綜論》,台北:行政院文建會,1997。
成大台文系主編《第二次全國台灣文學研究生學術論文研討會論文集》,臺南:國家臺灣文學館,2005.7。
四、碩博士論文
尹子玉《「台灣文學經典」論戰研究》,中央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02.7
阮美慧《臺灣精神的回歸:六、七0年代台灣現代詩風的轉折》,成功大學中文所博士論文,2002.6。
侯作珍《自由主義傳統與台灣現代主義文學的崛起》,文化大學中文所博士論文,2004。
陳瀅州《七0年代以降現代詩論戰之話語運作》,成功大學台文所碩士論文,2006.6,
楊曉琪《七0年代鄉土文學論戰暨文學場域的變遷》,暨南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01。
解昆樺《論臺灣現代詩典律的建構與推移:以創世紀、笠詩社為觀察核心》,中正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03。
劉正忠《軍旅詩人的異端性格-以五、六十年代的洛夫、商禽、瘂弦為主》,臺灣大學中文所博士論文,2001.1。
蔡明諺《龍族詩刊研究-兼論七0年代台灣現代詩論戰》,清華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01。
鄭慧如《現代詩的古典觀照──一九四九~一九八九‧台灣》,政治大學中文所博士論文,1995。
謝國雄《文化取向的傳播研究-雷蒙‧威廉斯論點之探討》,政治大學新聞所碩士論文,1984.6。
五、西文著作、翻譯著作
Barthes, Roland著,許薔薔、許綺玲譯《神話學》,台北,桂冠,2000.9。
Bell,Daniel著,趙一凡等譯《資本主義文化矛盾》,北京:三聯,1989.5。
Bonnewitz, Parrice著,孫智綺譯《布赫迪厄社會學的第一課》,台北,麥田,2002.2。
Bourdieu, Pierre.、Wacquant,L.D著,李猛、李康譯,《實踐與反思-反思社會學導引》,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1998。
Bourdieu, Pierre著,劉暉譯《藝術的法則-文學場的生成與結構》,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1.3。
Bürger, Peter著,蔡佩君、徐明松譯《前衛藝術理論》,台北:時報文化,1998。
E.Fish,Stanley著、文楚安譯《讀者反應理論:理論與實踐》,北京,中國社科院:1998.2。
Foucault,Michel著、王德威譯《知識的考掘》,台北:麥田,1993。
Gene H.Bell-Villada著、陳大道譯《為藝術而藝術與文學生命》,台北:知書房出版社,2004.12。
Jauss, Hans Robert著,張廷琛編譯,《接受理論》,成都:四川文藝出版社,1989.5。
Kristeva,Julia著、彭仁郁譯《恐怖的力量》,台北:桂冠圖書,2003.5。
R. V. Johnson著、蔡源煌譯《美學主義》,台北:黎明文化,1973.5。
Rabinow , Paul. ed The Foucault Reader. New York: Pantheon , 1984.
T. S. Eliot著、杜國清譯:《艾略特文學評論集》,台北,田園出版社,1969。
Thompson,J.B著,高銛等譯《意識形態與現代文化》,南京:譯林,2005.2。
White,Hayden著,陳永園、張萬娟譯《後現代歷史敘事學》,北京:中國社科院出版社,2003.6。
Williams , Raymond. Marxism and Literatur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7.
Williams , Raymond. Problems in Materialism and Culture. London: Verso,1997.
六、參考期刊論文
何欣〈三十年來台灣的文藝論爭〉,《現代文學》9期,1979.11。
呂正惠〈現代主義在台灣-從文藝社會學的角度來觀察〉,《臺灣社會研究季刊》1卷4期,1988.12。
奚密〈臺灣現代詩論戰:再論「一場未完成的革命」〉,《國文天地》13卷10期,1998.3。
徐望雲〈與時間決戰:臺灣新詩刊四十年奮鬥史略〉,《中外文學》19卷5期,1990.10。
張誦聖〈文學體制、場域觀、文學生態:台灣文學史書寫的幾個新觀念架構〉,《現代中文文學學報》6卷2期,2005.6。
張誦聖〈現代主義、台灣文學和全球化趨勢對文學體制的衝擊〉,《中外文學》35卷4期,2006.9。
陳芳明〈橫的移植與現代主義之濫觴〉,《聯合文學》202期,2001.08。
陳建忠〈尋找臺灣詩的航向-試論戰後多次現代詩論戰的時代意義〉,《文學臺灣》36期,2000.10。
游喚〈顏元叔新批評之商榷〉,《台灣文學觀察雜誌》第2期,1990.9。
廖炳惠〈母語運動與國家文藝體制〉,《中外文學》256期,1993.9。
趙小琪〈藍星詩社與西方現代主義〉(上、下),《藍星詩學》13、14期,1992.03、06。
劉正偉,〈戰後台灣第一場現代詩論戰〉,《創世紀詩刊》140、141期,2004.10。
蔡明諺〈「現代」的用法及其相對意義-以五、六0年代詩論為考察〉,《台灣詩學學刊》4 期,2004.11。
蕭阿勤〈1980年代以來臺灣文化民族主義的發展:以「臺灣(民族)文學」為主的分析〉,《臺灣社會學研究》3期,1999.07。
蕭阿勤〈民族主義與臺灣一九七0年代的「鄉土文學:一個文化(集體)記憶變遷的探討〉,《臺灣史研究》6卷2期,2000.10。
蕭阿勤〈抗日集體記憶的民族化:臺灣一九七0年代的戰後世代與日據時期臺灣新文學〉,《臺灣史研究》9卷1期,2002.06。
應鳳凰〈十五年來台灣現代主義文學的再評價〉《文學臺灣》43期,1992.07。
應鳳凰〈臺灣五十年代詩壇與現代詩運動〉,《現代中文文學學報》4卷1期,1990.07。
顏元叔〈新批評學派的文學理論與手法〉,《幼獅文藝》1969年元月號, 1969.1。
指導教授 李瑞騰(Jui-teng Lee) 審核日期 2007-6-21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