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 |
劉育珉(Yu-Min Liu)
查詢紙本館藏 |
畢業系所 |
中國文學系 |
論文名稱 |
六朝志怪小說生死越界情節研究 (A study of Cross Death And Life Story in the Six Dynasts)
|
相關論文 | |
檔案 |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
摘要(中) |
第一章 緒論
首先論述研究動機與目的,經由解釋本論文中的一些關鍵名詞,以劃定研究主題與範圍,並回顧前人研究成果。
第二章 上古至六朝冥界觀的演變
本章中整理六朝之前中國「冥界觀」的形成與演變,以掌握文化分析時的所需要歷史背景。
第三章 陰陽兩界的跨越
本章從李豐楙「常與非常」理論,解析人們對生死之間界線的劃分。從民俗學角度來看,人們對死者有著眷戀與懼怕的雙重情感,為了怕亡魂作祟,經由喪葬儀式強調生死相異,將死者與活人的世界區隔開,但又因為對死者的懷念與好奇,透過巫與祭祀等活動,企望能聯結生死之間的紐帶。
第四章 「入冥故事」與其意涵
本章依照情節將入冥故事區分為「魂魄入冥」與「肉身入冥」兩種,分別論述之。並討論小說創作所寄寓於虛幻的異界中的願望,冥中的種種可看作是現實世界的一個變形,而「入冥出冥」的過程,亦象徵在亂世之中,人們期待疲憊汙濁的生命能有洗滌淨化、重新開始的機會。
第五章 「死後現形故事」與其意涵
本章從六朝志怪中文本中摘尋出「死後現形」故事,分析其不同類型,並考察故事情結產生之文化心理,此類故事的產生應出於人們對「公義天道」與「生命歷程圓滿」的渴求。現實世界中,死亡帶來遺憾與不平,人們便透過小說創作加以紓解。
第六章 結論
本章綜論論文各章的結論,並提出「生死越界」主題中,值得繼續研究的幾個方向。
|
摘要(英) |
ABSTRACT: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First describe the motive and purpose of the research. Delimit the study scope by explaining some key words of the thesis. And make a review of the formerly researches.
Chapter two: The underworld thinking of ancient china before six dynasty.
Here is a collection and marshal of ”underworld thinking “ in ancient china from prehistory to six dynasty. This is a historical backfround of culture research.
Chapter three: Stride across the death and life
According to prf. Li Fong-Mao’s theory “normal and unorrmal” people trying to demarcate the life and death. This chapter discuss how people separate the death by funeral. And also try to keep the communication with underworld by psychic and offer sacrifice to ancestors.
Chapter four: The significance of ”visiting the underworld” stories.
The ”visiting the underworld” stories can be sort in two types: ”spirit vister” and “physical visiter” In these stories, the underworld can be seen as a refraction of real world, and the course of visiting also shows the expectation of cleaning and renewing the soiled life and soul.
Chapter five: The significance of ”returning ghost”
The chapter is about the returning ghost and the psychological cause of these stories. Because the desire for justice and the perfection of life, people allow the ghost to return in the cration of literature and to recover the lose of fair in real life.
Chapter six:Conclusion
The conclusion of each chapter. And in this chapter also try to point out some more subjects that are worth further research.
|
關鍵字(中) |
★ 越界 ★ 生死 ★ 志怪小說 ★ 六朝 |
關鍵字(英) |
★ Underworld ★ Myterious storys ★ Life and Death ★ Six dynasts |
論文目次 |
第一章 緒論.........................01
第二章 上古至六朝冥界觀之演變.......12
第三章 陰陽兩界之跨越...............25
第四章 入冥故事與其意涵.............34
第五章 死後現形故事與其意涵.........54
第六章 結論.........................70
參考書目............................74
附錄一..............................82
附錄二..............................91
|
參考文獻 |
參考書目
一、 古籍
一般古籍
《詩經》鄭玄注 孔穎達疏 板橋 藝文印書館 1989年
《禮記鄭注》鄭玄注 台北 學海出版社 1992年
《論語》何晏集解 邢昺疏 板橋 藝文印書館 1989年
《孟子》趙歧注 孫奭疏 台北 藝文印書館 1989年
《說文解字注》許慎著 段玉裁注 台北 京漢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1980年
《山帶閣注楚辭》屈原著 蔣驥注 台北 廣文出版社 1962年
《國語》左丘明撰 韋昭注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8年
《春秋左傳正義》左丘明撰 杜預注 孔穎達疏 陸明德釋文 台北 台灣古籍出版
有限公司 2001年
《管子》管仲著 台北 黎明文化出版社 1996年
《墨子》墨翟撰 上海 商務印書館 上海 1919年
《尚書正義》孔安國傳 孔穎達等正義 台北 藝文印書館
《帛書老子校註析》黃釗注 台北 台灣書局 1991年
《山海經校注》袁柯校注 台北 里仁書局 1982年
《論衡校釋》王充著 劉盼遂集解 北京 中華書局 1990年
《莊子集解》莊周著 郭慶藩輯 王孝魚點校 台北 頂淵文化事業公司 2001年
《爾雅今注》徐朝華注 天津市 開南大學出版社 1994年
《淮南子》 劉安撰 上海 中華書局 1936年
《史記》司馬遷撰 台北 鼎文書局 1980年
《漢書》班固撰 台北 鼎文書局 1980年
《後漢書》范瞱撰 台北 鼎文書局 1978年
《三國志》陳壽撰 台北 鼎文書局 1978年
《晉書》房玄齡等撰 台北 鼎文書局 1978年
《宋書》沈約撰 台北 鼎文書局 1979年
《南齊書》蕭子顯撰 台北 鼎文書局 1978年
《魏書》魏收撰 台北 鼎文書局 1979年
《北齊書》李百藥撰 台北 鼎文書局 1978年
《周書》令狐德棻等撰 台北 鼎文書局 1978年
《南史》李延壽撰 台北 鼎文書局 1979年
《北史》李延壽撰 台北 鼎文書局 1979年
《資治通鑑》司馬光編 北京 中華書局 1956年
《風俗通義校注》應劭撰 王利器注 台北 京漢出版社 1983年
《說苑》劉向撰 上海 商務印書館 1919年
《古今注》崔豹撰 坢橋 藝文印書館 1970年
《抱朴子》葛弘撰 孫星衍校正 台北 世界書局 1993年
《太平經合校》北京 中華書局1997年
《水經注四十卷》酈道元 上海 商務印書館 1919年
《金樓子校注》蕭繹著 許德平校注 台北 嘉新水泥公司文化基金會 1969年
《顏氏家訓集解》顏之推撰 北京 中華書局 2002年8月
《酉陽雜俎》段成式著 台北 漢京文化事業 1983年
《法苑珠林》釋道世撰 台北 商務印書館 1965年
《昭明文選》蕭統撰 李善注 台北 文化出版社 1975年
《樂府詩集》郭茂倩 臺北 臺灣商務出版社 1983年
《苕溪漁隱叢話》胡仔撰 廖德明校點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84年
《少室山房筆叢》胡應麟 上海 上海書店 2001年
《正統道藏》長春真人編纂 台北 新文豐出版社 1977年
《六朝麗指》孫德謙著 復旦大學編纂 上海 上海圖書館未刊古籍稿本
《太炎文錄》章太炎撰 江蘇 廣靈古籍出版社 1995年
《漢魏六朝百三名家集》張薄撰 江蘇 古籍出版社 1990年
《六朝文絜箋注》許槤評選 黎經浩箋注 上海 古籍出版社 1982年
六朝志怪文本
《搜神記》干寶撰 汪紹楹校注 台北 里仁書局 1982年
《搜神後記》陶淵明著 汪紹楹校注 台北 木鐸出版社 未載出版年月
《異苑》劉敬叔撰 板橋 藝文印書館影百部叢書集成之四十六學津討原本
《冤魂志》顏之推撰 台北 商務印書館 四庫全書珍本第十一集
《列異傳》曹丕撰 魯迅輯古小說鉤沈本
收錄於《魯迅輯錄古籍叢編》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1999年
《甄異傳》戴祚撰 魯迅輯古小說鉤沈 (同上)
《靈鬼志》荀氏撰 魯迅輯古小說鉤沈 (同上)
《志怪》祖台之撰 魯迅輯古小說鉤沈 (同上)
《志怪》孔氏撰 魯迅輯古小說鉤沈 (同上)
《幽明錄》劉義慶撰 魯迅輯古小說鉤沈 (同上)
《宣驗記》劉義慶撰 魯迅輯古小說鉤沈 (同上)
《述異記》祖沖之撰 魯迅輯古小說鉤沈 (同上)
《冥祥記》王琰撰 魯迅輯古小說鉤沈 (同上)
《集靈記》顏之推撰 魯迅輯古小說鉤沈 (同上)
《錄異傳》佚名撰 魯迅輯古小說鉤沈 (同上)
《雜鬼神志傳》佚名撰 魯迅輯古小說鉤沈 (同上)
《祥異記》佚名撰 魯迅輯古小說鉤沈 (同上)
二、 專書 (依照作者姓氏筆畫排序)
大藏經刊行會編《大正新修大藏經》台北 新文豐出版社 1985年
王國良《六朝志怪小說考論》 台北 文史哲出版社 1988年
王國良《魏晉南北朝志怪小說研究》台北 文史哲出版社 1984年
王夫子《死亡文化的全方位解讀》北京 中國社會出版社 1998年
王銘銘 潘忠黨 主編《象徵與社會—中國民間文化探討》天津 天津人民出版社
1997年
玄奘譯《瑜珈師地論》台北 新文豐出版社 1982年
任繼愈《中國道教史》上海 人民出版社1990年
余英時《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台北 聯經出版社 1987年
余英時《東漢生死觀》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5年
印順法師《性空學探源》台北 正聞出版社 1989年
李如森《漢代喪葬制度》長春 吉林大學出版社 1995年
李劍國《唐前志怪小說史》天津 開南教育大學出版社1984年
李學勤《走出擬古時代》瀋陽 遼寧大學出版社 1997年
李豐楙劉苑如主編《空間、地域與文化:中國文化空間的書寫與闡釋》台北 中
研院文哲所出版 2002年
李豐楙《誤入與謫降—六朝隋唐道教文學論集》台北 台灣學生書局 1999年
宋兆麟《巫覡—人與鬼神之間》北京 學苑出版社 2001年
成功大學中文系編 《魏晉南北朝文學與思想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 文津出版社 1991年
林惠祥《文化人類學》台北 商務出版社 1968年
林素英《古代生命禮儀中的生死觀—以《禮記》為主的現代詮釋》台北 文津
出版社 1997年
金榮華《六朝志怪小說情節單元分類索引》台北 中國口傳文學學會 1996年
金明求《虛實空間的轉移與流動—宋元話本小說中的空間探討》台北
大安出版社 2004年
侯忠義《魏晉六朝志怪小說史》瀋陽 春風文藝出版社 一九八九年
周次吉《六朝志怪小說研究》台北 文津出版社 1986
姚偉鈞《神秘的占夢》南寧 廣西人民出版社 1991年
徐華龍主編《中國鬼文化大辭典》廣西 民族出版社 1994
胡孚琛《魏晉神仙道教》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89
胡厚宣《殷墟發掘》 上海 學習生活出版社 1955 年
孫遜《中國古代小說與宗教》上海 復旦大學出版社 2000年
孫昌武《文壇佛影》北京 中華書局 2001年
馬昌儀《中國靈魂信仰》上海 文藝出版社 1998年
馬書田《中國冥界諸神》 台北 國家出版社 2001年
郭于華《死的困擾與生的執著:中國民間喪葬儀禮與民間生死觀》 北京 中國人
民大學 1992年
郭玉雯《聊齋誌異的夢幻世界》 台北 學生出版社 1985年
康韻梅《中國古代死亡觀研究》 台北 台灣大學出版委員會 1994年
康韻梅《中國古代死亡觀研究》台北台灣大學出版委員會1994年
梁啟超《中國佛教研究史》上海 三聯書店 1988年
彭炯邦《商史探微》重慶 重慶出版社 1988年
殷振美《殷墟考古史》 鄭州 中州古籍出版社 1991 年
湯一介《魏晉南北朝時期的道教》台北 東大圖書公司 1988年
蒲慕州《墓葬與生死:中國古代宗教之省思》台北 聯經出版社 1993年
傅亞庶《中國上古祭祀文化》長春 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 1999年
張捷夫《中國喪葬史》台北 文津出版社 1995年
魯迅《中國小說史略》上海 上海書店1990年
葉慶炳《談小說妖》台北 洪範書店 1983年
楊寬《中國古代陵寢制度史研究》上海 人民出版社 2003年
鄭小江編《中國死亡文化大觀》南昌 百花州文藝出版社 1995年
鄭曉江《善死與善終—中國人的死亡觀》 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 1999年
廖蔚卿《六朝文論》台北 聯經出版社 1978年
樂蘅軍《古典小說散論》台北 純文學出版社 1976年
劉葉秋《魏晉南北朝小說》台北 木鐸出版社 民國七十二年九月初版
劉苑如衣若芬主編《世變與創化:漢唐唐宋轉化期之文藝現象》台北
中研院文哲所出版 2000年
劉苑如《身體、性別、階級--六朝志怪的異常論述與小說美學》台北
中研院文哲所2002年
盧建榮《北魏唐宋死亡文化史》台北 麥田出版社 2006年
薛惠琪《六朝佛教志怪小說研究》台北 文津出版社 1994年
謝明勳《六朝志怪小說本事考索》 台北 里仁書局 2003年
謝明勳《六朝志怪小說故事考論--「傳承」、「虛實」問題之考察與論析》
賴亞生《神秘的鬼魂世界》北京 中國人民出版社 1993年
顏慧琪《六朝異類姻緣志怪小說研究》 台北 文津出版社 1995年
蕭登福《先秦兩漢冥界及神仙思想探源》台北 文津出版社 1991年
蕭登福《魏晉六朝佛到兩教之天堂地獄說》台北 學生出版社1989年
韓國河《秦漢魏晉喪葬制度研究》 西安 陝西人民出版社 1999年 「德」埃[德] [德]利希.馮‧諾伊曼(Erich Neumann)《大母神︰原型分析》台北 東方出版社
1998年
[韓]具聖姬《漢代人的死亡觀》 北京 民族出版社 2003年
[英]弗雷澤著,李新萍、郭于華、王彪譯《永生的信仰與死者的崇拜》北京
中國文聯 1992年
[英]弗雷澤著、汪培基譯《金枝-巫術與宗教之研究》台北 桂冠圖書公司2001
[德]恩斯特卡西爾著、甘陽譯《人論》上海 譯文出版社 1985年
[英]E.泰勒著、連樹聲譯《原始文化》上海 上海文藝出版社 1992年
三、 論文
(1) 學位論文 (依照發表年序排序)
《魏晉南北朝文士與道教之關係》李豐楙 國立政治大學 博士論文 民67年
《魏晉南北朝志怪小說研究》 全寅初 師範大學 博士論文 民67年
《佛教地獄說之研究》丁敏 國立政治大學 碩士論文 民70年
《唐人小說中的夢》朱文艾 台灣大學 碩士論文 民72年
《先秦生死觀研究》全明鎔 輔仁大學碩士論文 民73年
《六朝志怪小說變形觀之研究》康韻梅 國立台灣大學 碩士論文 民75年
《先秦兩漢陰陽五行說的政治思想》孫廣德 政治大學 博士論文 民76年
《佛教對中國小說的影響》羅邦媛 文化大學 碩士論文 民76年
《中國古代天人鬼神交通之四種類型及其意義》楊儒賓 台灣大學 博士論文 民
76年
《魏晉南北朝鬼神故事研究》李燕惠 輔仁大學 碩士論文 民78年
《六朝志怪小說中的死後世界》賴雅靜 國立政治大學 碩士論文 民78年
《六朝志怪小妖故事研究》蔡雅薰 台北師範大學 碩士論文 民79年
《搜神記暨搜神後記研究》劉苑如 政治大學 碩士論文 民79年
《太平廣記中神異故事之時間觀》陳淑敏 台灣大學 碩士論文 民79年
《六朝志怪小說他界觀研究》謝明勳 中國文化大學 博士論文 民80年
《先秦夢徵研究》江蓮碧 文化大學 碩士論文 民80年
《六朝志怪的文類研究》劉苑如 政治大學 博士論文 民85年
《兩漢靈冥世界觀研究》龔韻蘅 暨南國際大學 碩士論文 民87年
《六朝志怪小說夢象之研究》黃文成 中國文化大學 碩士論文 民88年
《六朝志怪小說樂園意識研究》林恭憶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碩士論文 民89年
《解釋的有效性--六朝志怪小說夢故事研究》賴素玫 國立中興大學 碩士論文
民89年
《《論語》中所蘊含之生死觀》羅子翔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碩士論文 民90年
《老、莊生死觀研究》蘇慧萍 國立中山大學碩士論文 民90年
《《黃帝內經》的生死觀研究》劉秋固 玄奘人文社會學院 碩士論文 民91年
《魏晉文學之生死觀研究—以阮籍、陸機、陶淵明為例》戴士媛 南華大學 碩士
論文 民91年
《先秦道家老莊生命思想研究》柳秀英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博士論文 民92年
《三言越界研究》吳玉杏 政治大學 碩士論文 民92年
《六朝志怪巨人與侏儒之研究》紀千慧 國立嘉義大學 碩士論文 民93年
《《山海經》生死觀研究》陳琬菁 國立中央大學 碩士論文 民94年
《巫術與文學—以六朝志怪小說為主的研究》蔡其原國立東華大學 碩士論文
民95年
《魏晉死亡觀》陳君璧 國立清華大學 碩士論文 民95年
《早期儒家喪禮思想研究》陳麗蓮 佛光大學 博士論文 民96年
《《冤魂志》研究》陳佩鈴 淡江大學 碩士論文 民96年
(2) 期刊論文 (依照作者姓氏筆畫排序)
王立 〈中國古代冥遊母題幾種類型及演變過程〉《東南大學學報》2003年5月
王青 〈西域冥府遊歷故事對中土的影響〉《新疆大學學報》2004年3月
王俊 〈春秋戰國時期的鬼神思想〉《重慶科技學院學報》2006年6月
孔令梅 〈道教承負說淺析〉《安徽電氣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6年12月
朱麗娟 〈論秦漢時期漢族喪葬風俗的特點〉《廣西民族師專學報》2004年8月
朱迪光 〈民間信仰母題與古典小說的敘事〉《中國文學研究》2008年第一期
李希運 〈論魏晉南北朝志怪小說的宣佛思想〉《東方論壇》1999年第三期
李立 〈泰山情節--兩漢民間靈魂歸宿傳說的感情揭示〉《泰安師專學報》1999
年1月
李江輝、陳景聚〈論魏晉時期巫與巫術的關係〉《西北大學學報》2006年7月
李豐楙〈由常入非常—中國節日慶典中的狂文化〉《中外文學》第22卷第3期
李豐楙〈由常入非常—中國節日慶典中的狂文化〉《中外文學,第22期》(台北, 中
外文學月刊社,1993年)
李豐楙〈六朝仙境傳說與道教關係〉《中外文學》第八卷第八期
李豐楙〈六朝精怪傳說與道教法術思想〉《中國古典小說研究專集》第三輯
李豐楙〈不死的探求—從變化神話到神仙變化傳說〉《中外文學》第十五卷第五
期
呂志鋒〈東漢鎮墓文考述〉2000年6月
宋晶〈太平經中的誠信觀〉《中國道教論壇》2003年3月
何啟民〈魏晉思想與士卒心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第一期
余和祥〈論祖宗祭祀的倫理思想根源〉《中南民族大學學報》2002年9月
林安梧〈從外王到內聖—以社會公義為核心的儒學〉《浙江社會科學學報》2004
年第一期
金榮華〈從六朝志怪小說看當時傳統的神鬼世界〉《華學季刊》第五卷第三期
金霞〈魏晉時期的尚巫之風〉《許昌學院學報》2003年第六期
侯慧明 趙改萍〈論魏晉南北朝時期佛教的地獄思想〉《宗教學研究》2008年
侯旭東〈東晉南北朝佛教天堂地獄故觀念的傳播與影響—以冥遊傳聞為中心〉
《佛學研究》1999年
周慶基〈古代宗教觀念中靈魂與肉體的關係〉《世界宗教研究》1985年第4期
洪鷺梅〈人鬼婚戀故事的文化思考〉《中國比較文學》2000年第四期
范軍〈佛教地獄巡遊故事母題的形成與文化意蘊〉《華僑大學學報》2005年第
三期
范恩君〈泰山信仰探微〉《道教論壇》2004年1月
胡適〈中國人思想中的不朽觀念〉《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四十三本
夏廣興〈冥界遊行—從佛典記載到隋唐五代小說〉 《中華文化論壇》2003年
4月
唐玉萍〈關於禁忌的文化闡釋〉《昭烏達蒙族師專學報》第24卷 第3期
孫家洲〈漢代民俗與巫風初探〉《世界宗教研究》1994年第四期
郭丹〈左傳夢境描寫的藝術魅力〉《中國古代近代文學研究》1992年六月
段友文 劉彥〈晉東南成湯崇拜的巫覡文化意蘊考論〉《中國文化研究》2008年
高懷民〈中國古代文化中的鬼神觀〉《文史哲學報》第三十五期
高洪興〈中國鬼節與陰陽五行:從清明和中元節說起〉《復旦學報》2005年
第四期
莊戰燕〈男性視野中的異類女子--搜神記婚戀小說中神女鬼女妖女形象文化透
析〉《語文學刊》2002年6月
陳高傭〈中國古代「天」觀念的發展〉《暨南學報》第二卷第一號
陳騫〈試論左傳鬼神觀〉《玉溪師專學報》1996年第一期
陳槃〈泰山主生亦主死說〉《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五十一本
馬新〈論兩漢民間的巫與巫術〉《文史哲》2001年第三期
馬廣海〈禁忌的界線〉《民俗研究》2004年第四期
康韻梅〈唐代小說中「智慧老人」之探析〉《中外文學》第23卷 第4期
1994年9月
傅錫壬〈夢的解析〉《淡江學報》第十五期
黃景進〈挽歌及其影響—先秦至南北朝〉《中華學苑》第三十四期
賈艷紅〈魂歸泰山--兼論秦漢時期的泰山信仰〉《阜陽師範學院學報》 2003年
1月
馮雷〈心理學路徑對空間哲學的影響—從形而上學空間到知覺空間〉《馬克思主
義與現實》2008年第一期
張浩軍〈身體性與空間性〉《河南師範大學學報》2008年1月
張力智〈從廟至墓的被後〉《美術研究》2008年4月
張琪亞〈先秦祭祀風俗流變〉《廣西民族學院學報》2003年7月
張仁璽〈兩漢時期的喪葬禮俗考略〉《山東師範大學學報》2002年第六期
楊軍〈六朝志怪故事中人鬼婚戀故事的文化解讀〉《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
2004年5月
寧曉萌〈空間性與身體性—海德格與梅洛龐蒂對空間性的生存論解說上的分歧〉
《首都師範大學學報》2006年第六期
萬建中〈日本民間故事中三種禁忌故事解讀〉《北京師範大學報》2003年4月
葉慶炳〈六朝至唐代得他界結構小說〉《台大中文學報》第三期
鄒文海〈從冥律看我國的公道觀念〉《東海學報》第五卷第一期
趙世超〈巫術盛衰與西漢文化〉《北京師範大學學報》1997年第五期
趙振祥〈論巫師的活動與早期志怪小說〉《上海師範大學學報》1998年12月
趙世成、魯西龍〈天道無親,常與善人道教天命觀淺說〉《隴東學院學報》
2005年12月
鄭震〈梅洛龐蒂的身體思想〉《南京社會科學》2007年第八期
鄭振鐸〈中國小說史家的魯迅〉《人民文學》創刊號 1949年10月
蔣星梅〈彝族喪葬禁忌文化析論-以雲南直直彝族非正常死亡者喪葬個案為例〉
蒲慕州〈神仙與高僧—魏晉南北朝宗教心態試煉〉《漢學研究》第八卷第二期
劉影〈泰山府君與閻羅王更替考〉華東師範大學學報 1999年第三期
劉苑如〈眾生入佛國神靈降人間--《冥祥記》¬的空間與慾望詮釋〉《政大中文學
報》2004年12月 第二期
劉苑如〈六朝志怪中鬼怪敘述的諷諭—一個「導異為常」敘述模式的考察 〉《中
國文哲研究集刊》第二十九期 2006年9月
劉影〈泰山府君與閻羅王更替考〉《華東師範大學學報》1999年 第三期
劉潔〈古不祭墓之我見〉《許昌學院學報》2009年第一期
劉慧卿〈佛教文學與六朝小說驗徵母題—以《觀世音經》的盛行為考察中心〉《湛
江師範學院學報》2007年4月
謝明勳〈台灣地區「六朝志怪小說」研究之回顧與前瞻〉《國際中國學研究》
第六輯 漢城 韓國中國學會 2003年
魏月萍〈評趙世瑜《日常與狂歡¬—明清以來的廟會與民間社會》〉《明代研究》
第七期 2004年12月
賴素玫〈六朝志怪小說中夢與死亡的意義交涉〉《興大人文學報》第三十四期
2004年6月
賴皆興〈六朝時期道教神仙思想譜系之建構與接合〉《新世紀宗教研究》
第四卷第一期
韓吉紹〈承負說與兩漢災異論〉《史學月刊》2007年12月
譚恩建〈我國古代墓祭禮俗考述〉《江西教育學院學報》1995年第一期
簡齊儒〈六朝小說關於孩童死後世界之想像詮釋—以「小兒推車」為主線之思考〉《中國文學研究》第十六期
具聖姬〈略論漢代人死後地下形象〉《延邊大學學報》2005年3月
前也直彬〈冥界遊行〉 中國古典小說研究專集4前田一惠譯 靜宜文理學院中
國古典小說研究中心出版 1982年4月
池田溫〈中國歷代墓卷略考〉《東洋文化研究所紀要》八十六卷 1981年
|
指導教授 |
李國俊
|
審核日期 |
2009-7-13 |
推文 |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
網路書籤 |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