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92121007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45 、訪客IP:3.149.255.162
姓名 黃昱章(Yu-jhang Huang)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中國文學系
論文名稱 宋徽宗《御解道德真經》之研究
(A Study in Emperor Song Hui-tsung‘s Interpretation Of Tao Te Ching)
相關論文
★ 莊子<逍遙遊>篇中的寓言本旨和現代意義★ 王通經世思想之研究
★ 王船山《讀四書大全說》之孟學研究★ 黃梨洲思想與明清之際儒學焦點的轉移
★ 五峰思想研究★ 王心齋思想之形成及其發展
★ 從工夫論看羅近溪思想之特色★ 朱子對北宋四子的理解與詮釋
★ 陳確人性論研究★ 聶雙江歸寂思想研究
★ 李翱思想研究★ 莊子應世思想研究
★ 宋明儒「以心著性」之哲學意義研究★ 陳白沙自得之學研究
★ 劉蕺山的氣論研究★ 郭象《莊子注》的思想體系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宋代老子學受到當代學術背景的帶動,對於「心性問題」等課題有諸多著墨,此一特點使宋代老子學在中國老學史中,成為魏晉、唐代以外最重要的一個朝代;另一方面,在《老子》諸多注家中,因「御注派」的注家們的統治者身份,與其他注家相比之下較為特殊,故其注書動機引起筆者的好奇與注意。職是之故,本論文以宋徽宗所撰寫之《御解道德真經》作為研究對象,擬就探析其如何接受《老子》文本、如何與《老子》思想互動而提出詮解,而此詮解之方式與內容,是否因注者的「統治者」身份,對《老子》思想有所創發,抑或僅是沿襲舊說。諸此種種為本論文研究動機與目的。
由於《御解道德真經》的原本已經失傳,故初步工作乃就《道藏》本《宋徽宗御解道德真經》、章安《宋徽宗道德真經解義》、江澂《道德真經疏義》與彭耜《道德真經集注》四書所保留的徽宗《御注》內容進行互勘點校,再就點校結果(如附錄)重複研讀、歸納分析之後,而逐步形成本論文之章節架構。本論文共分五章,首尾二章分為「緒論」與「結論」,主體部分區分為兩層次:一者針對徽宗《御注》注《老》動機及其體例與詮釋方式等外緣問題,作成檢索資料,而寫成第二章〈徽宗《御注》外緣問題之考察〉;一者則為徽宗《御注》內在義理架構的解析,從微觀角度探究徽宗《御注》對《老子》「道」、「德」之概念的理解,以及其從老子思想所推衍而出的「聖人形象」、「治身論」、「治國論」等議題,分別撰寫為第三章及第四章,期能接續前人所奠立之基礎,為徽宗《御注》勾勒出思想架構。
摘要(英) Studies of Lao-tzu’s Philosophy in Song Dynasty emphasize “the inward cultivation” which makes Song become one of the most significant dynasties studying Lao-tzu’s Philosophy as well as Wei-jin and Tang. Among those interpreters on Lao-tzu’s philosophy, the imperial interpreters are more special because of their status as an emperor. Therefore I am particularly interested in the imperial interpreters’ motives to interpret Tao Te Ching.
This essay aims at Emperor Hui-tsung‘s Interpretation Of Tao Te Ching and discusses if Hui-tsung’s methods and content correspond to the original ideas of Lao-tzu or the interpreter himself innovates something else because of his own status.
However, the complete version of Emperor Song Hui-tsung‘s interpretation has been failed to hand down from the past generations. Therefore, my first step to work is to collect and compare four books which used to quote Hui-tsung‘s interpretation to rehabilitate his fully ideas. Through repeatedly reading up, generalizing and analyzing the resources, this essay has been carried out.
The content of this essay is as following—First, I investigate Emperor Song Hui-tsung‘s motives, the format of writing and the interpreting methods used. Second, I analyze the framework of the interpretation and Hui-tsung‘s comprehension of the concept “Tao” and ”Te” in Lao-tzu. And next, I discuss how Hui-tsung replies to “the figure of a saint”, “life theory” and “political theory” developed from the philosophy of Lao-tzu.
Hopefully by following the predecessors’ research accomplishments, this essay integrates and outlines Hui-tsung’s opinions about Tao Te Ching.
關鍵字(中) ★ 老子
★ 道
★ 宋徽宗
★ 宋代老子學
★ 德
★ 治國論
★ 治身論
★ 聖人形象
關鍵字(英) ★ political theory
★ Lao-tzu
★ Song Hui-tsung
★ Studies of Lao-tzu’s Philosophy in Song Dynasty
★ Te
★ the figure of a saint
★ Tao
★ life theory
論文目次 中文摘要 ……………………………………………………… i
英文摘要 ……………………………………………………… ii
目 錄 ……………………………………………………… iii
第一章 緒 論
第一節 撰寫動機與目的 …………………………………… 1
一、問題之端緒與撰寫動機 ………………………………… 1
二、問題之提出與研究目的 ………………………………… 3
第二節 前人研究成果概況 ………………………………… 8
一、關於徽宗《御注》的專文研究 ………………………… 9
二、涉及徽宗《御注》的相關研究 ………………………… 10
(一) 宋代老子學:從時代角度探索 ……………………… 11
(二) 御注老子學:從性質角度探索 ……………………… 13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 16
第二章 徽宗《御注》外緣問題之考察
第一節 徽宗《御注》的體例介紹 ………………………… 25
一、徽宗《御注》的版本 …………………………………… 25
二、徽宗《御注》的分卷 …………………………………… 27
第二節 徽宗《御注》的著作背景 ………………………… 48
一、作者與成書時間 ………………………………………… 48
二、注老動機 ………………………………………………… 50
(一)宋徽宗之崇道 …………………………………………… 50
(二)調和儒道 ………………………………………………… 53
第三章 徽宗《御注》對《老子》基本概念之理解
第一節 徽宗《御注》的「道」論 ………………………… 56
一、「物」的存在性質 ……………………………………… 57
(一)何謂「可經驗的現象界之物」:「物」與「象」之間… 57
(二)何為「可經驗的現象界之物的存在性質」…………… 66
二、「道」的存有特性 ……………………………………… 76
(一)惟道無體 ………………………………………………… 76
(二)道以物顯 ………………………………………………… 80
(三)以中為至 ………………………………………………… 83
三、「道」與「物」之關係 ………………………………… 90
(一)存在的關係:「母子關係」的確立 …………………… 90
(二)對待的關係:「大道之序」的提出 …………………… 93
第二節 徽宗《御注》的「德」論 ………………………… 107
一、「德」與「道」的關係:物得以生謂之德 …………… 108
二、離「道」為「德」,是名聖智 ………………………… 120
第四章 徽宗《御注》於老子思想義蘊之推衍
第一節 徽宗《御注》中的「聖人形象」 ………………… 134
一、聖人形象的初步建立 …………………………………… 134
二、聖人體道的表現 ………………………………………… 142
三、聖人是否為可企及之目標 ……………………………… 147
第二節 徽宗《御注》中的「治身論」 …………………… 153
一、「性」之命題的提出:「性」的根源與內容 ………… 153
(一)「性」的根源:形體保神,各有儀則,謂之性 ……… 154
(二)「性」的內容:道與之性,一而不雜 ………………… 161
二、「惡」的起源問題與「致道盡性」的工夫 …………… 167
(一)「惡」的起源問題:役己於物,失性於俗 …………… 167
(二)「致道盡性」的工夫:去智與故,循天之理 ………… 175
第三節 徽宗《御注》中的「治國論」 …………………… 179
一、治身重於治國的態度 …………………………………… 179
二、治國目標與施政方法 …………………………………… 185
第五章 結 論 ……………………………………………… 195
參考文獻 ……………………………………………………… 203
附錄:點校《宋徽宗御解道德真經》 ……………………… 213
參考文獻 一、古籍部分
[漢] 河上公《老子道德經》(無求備齋老子集成初編,臺北:藝文,1965年據明嘉靖九年顧春世德堂刊六子本景印)
[魏] 王弼 《老子道德經注》(無求備齋老子集成初編,臺北:藝文,1965年)
[魏] 王弼、[晉]韓康伯著 《周易王韓注》(收錄於涂雲清校對:《周易二種》,臺北:大安出
版社,1999年7月第一版第一刷)。
[唐] 唐玄宗 《唐玄宗御註道德真經》(《正統道藏》第19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77年初版)。
[唐] 唐玄宗 《唐玄宗御製道德真經疏》(效字號本)(《正統道藏》第19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77年初版)。
[唐] 唐玄宗 《唐玄宗御製道德真經疏》(才字號本)(《正統道藏》第19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77年初版)。
[宋] 宋綬,宋敏求編纂/司義祖校點 《宋大詔令集》(北京:中華書局,1962年第一版)。
[宋] 趙汝愚編 《宋名臣奏議》(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431;432,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983年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
[宋] 宋徽宗 《宋徽宗御解道德真經》(《正統道藏》第19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77年初版)。
[宋] 宋徽宗 《沖虛至德真經義解》(《正統道藏》第25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77年)。
[宋] 宋徽宗 《老子西昇經》(御注)(《正統道藏》第19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77年)。
[宋] 章安 《宋徽宗道德真經解義》(《正統道藏》第20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77年)。
[宋] 江澂 《道德真經疏義》(《正統道藏》第20、21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77年)。
[宋] 彭耜 《道德真經集註》(《正統道藏》第23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77年)。
[宋] 吳曾 《能改齋漫錄》(百部叢書集成初編,臺北:藝文,1966年)。
[宋] 晁公武 《郡齋讀書志》(《四庫全書》第674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宋] 楊仲良編 《續資治通鑑長編紀事本末》(宋史資料萃編,臺北:文海,民56台初版影印本)。
[宋] 朱熹 《四書章句集注》(臺北:鵝湖出版社,2002年3月六刷)。
[元] 脫脫等 《宋史》(臺北:鼎文書局,1978年)。
[明] 憨山大師 《老子道德經憨山註、莊子內篇憨山註(合一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印行,民國85年4月出版四刷)。
[清] 劉寶楠撰,高流水點校 《論語正義》(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12月北京第3次印刷)。
[清] 王先謙撰,沈嘯寰、王星賢點校 《荀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10月北京第4次印刷)。
[清] 王先謙撰,沈嘯寰點校 《莊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99年12月北京第2次印刷)。
[清] 郭慶藩撰,王孝魚點校 《莊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10月北京第8次印刷)。
[清] 陳壽昌輯 《南華真經正義》(臺北:新天地書局,1972年11月初版)。
[清] 段玉裁 《說文解字注》(臺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民國83年7月十一版)。
二、今人專著:(依作者姓名筆畫排序)
丁原植 《郭店竹簡老子釋析與研究》(臺北:萬卷樓圖書,1998年9月初版)。
方東美 《原始儒家與道家》(臺北:黎明文化事業,1993年6月四版)。
王文亮 《中國聖人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3年4月第一版)。
王邦雄 《老子的哲學》(臺北:東大圖書,2004年9月修訂二版)。
王明 《道家和道教思想研究》(重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4年6月)。
王叔岷 《莊子校詮》(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9年6月景印三版)。
王重民 《老子考》(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8年6月)。
王淮 《老子探義》(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8年6月)。
尹志華 《北宋《老子》注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4年11月第1版)。
牟宗三 《周易哲學演講錄》(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5月)。
牟宗三 《中西哲學之會通十四講》(收錄於《牟宗三先生全集‧第30冊》,臺北:聯合報系文化基金會出版,2003年)。
牟宗三 《中國哲學十九講》(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2年8月)。
牟宗三 《中國哲學的特質》(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8年5月再版)。
江恆源 《中國先哲人性論》(上海:商務印書館,1927年6月再版)。
朱越利 《道藏分類解題》(北京:華夏出版社,1996年1月第1版)。
朱謙之 《老子校釋》(臺北:漢京文化事業,1985年10月初版)。
任繼愈編 《道藏提要》(第3次修訂版)(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年12月)。
任繼愈編 《中國道教史》,臺北:桂冠圖書,1991年10月初版一刷)。
李仁群等 《道家與中國哲學(宋代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6月第1版)。
李則芬 《宋遼金元歷史論文集》(臺北:黎明文化,1991年11月初版)。
余英時 《歷史與思想》(臺北:聯經出版事業,1976年7月初版)。
呂錫琛 《道家、方士與王朝政治》(長沙:湖南出版社,1991年12月第1版第1次印刷)
金中樞 《宋代學術思想研究》(臺北:幼獅文化事業,1989年3月初版)。
吳光 《儒道論述》(臺北:三民書局,1994年6月初版)。
吳怡 《中庸誠的哲學》(臺北:東大圖書,1993年10月五版)。
柳存仁 《和風堂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柳存仁 《道家與道術——和風堂文集續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12月)。
胡道靜編 《十家論老》(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6月第1版)。
姚瀛艇 《宋代文化史》(臺北:昭明出版社,1999年9月第一版第一刷)。
卿希泰 《中國道教史》修訂本(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年12月2版)。
唐君毅 《中國哲學原論原性篇》(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1年6月全集校訂版)。
高柏園 《莊子內七篇思想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2000年5月初版二刷)。
高柏園 《中庸形上思想》(臺北:東大圖書,1990年2月再版)。
高亨 《老子正詁》(臺北:臺灣開明書局,1996年7月臺六版)。
馬敘倫 《莊子義證》(臺北:弘道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70年10月初版)。
高專誠 《御註老子》(山西:山西古籍出版社,2003年1月第1次印刷)。
高齡芬 《王弼老學之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1月初版)。
袁保新 《老子哲學之詮釋與重建》(臺北:文津出版社,1997年12月初版二刷)。
徐復觀 《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9年9月初版)。
張松如 《老子說解》(高雄:麗文公司,1993年10月初版)。
張富祥 《宋代文獻學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3月第1次印刷)。
陳大齊 《荀子學說》(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社,1989年6月新一版)。
陳少峰 《宋明理學與道家哲學》(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年1月第1版)。
陳國符 《道藏源流考》(臺北:古亭書屋,1975年3月台一版)。
陳鼓應 《老莊新論》修訂版(臺北:五南圖書,2006年1月二版一刷)。
陳鼓應 《道家易學建構》(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3年7月初版)。
陳鼓應 《老子評傳》(江蘇:南京大學出版社,2001年7月第1版)。
陳鼓應 《易傳與道家思想》(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9年9月初版)。
陳錫勇 《老子校正》(臺北:里仁書局,2003年9月第二次增訂)。
黃公偉 《道家哲學系統探微》(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99年12月初版)。
黃俊傑編 《中國經典詮釋傳統(一):通論篇》(臺北:財團法人喜馬拉雅研究發展基金會,2002年6月)。
黃釗主編 《道家思想史綱》(湖南:師範大學出版社,1991年7月初版第一次印刷)。
黃啟江 《北宋佛教史論稿》(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4年4月初版)。
傅偉勳 《從創造的詮釋學到大乘佛學》(臺北:東大圖書,1999年5月再版)。
傅偉勳 《學問的生命與生命的學問》(臺北:正中書局,1993年)。
賀榮一 《老子之道治主義》(臺北:五南圖書,1988年5月初版)。
楊師祖漢 《中庸義理疏解》(臺北:鵝湖出版社,2002年8月修訂四版)。
葉廷幹 《老子道德經串珠》(附於王弼著,葉廷幹撰,《老子道德經‧老解老》,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79年10月景印出版)。
董恩林 《唐代老學:重玄思辨中的理身理國之道》(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年5月)
熊鐵基等 《中國老學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7月第二次印刷)。
鄭成海 《老子河上公注斠理》(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71年5月初版)。
樓宇烈 《王弼集校釋》(臺北:華正書局,1992年12月初版)。
劉固盛 《宋元老學研究》(成都:巴蜀書社出版,2001年9月第一版)。
劉笑敢 《老子古今:五種對勘與析評引論‧上卷》(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年5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劉笑敢 《老子:年代新考與思想新詮》(臺北:東大圖書,1997年4月初版)。
劉福增 《老子哲學新論》(臺北:東大圖書,1999年3月初版)。
劉韶軍 《唐玄宗、宋徽宗、明太祖、清世祖《老子》御注點評》(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9月第1版第1次印刷)。
劉潭洲 《韓愈研究》(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年5月第1版)。
潘德榮 《詮釋學導論》(臺北:五南圖書出版社,2002年9月初版二刷)。
錢穆 《莊子纂箋》(臺北:東大圖書,1993年1月重印四版)。
蕭天石編 《中國子學名著集成—宋元明清善本叢刊》(臺北:中國子學名著集成編印基金會,1978年12月初版)。
魏元珪 《老子思想體系探討(上)、(下)》(臺北:國立編譯館主編,1997年8月初版)。
鍾泰 《莊子發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4月第1次印刷)。
顏國明 《易傳與儒道關係論衡》(臺北:里仁書局,2006年3月初版)。
嚴靈峰 《無求備齋學術新著》(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7年2月初版)。
嚴靈峰 《老子崇寧五注》(臺北:成文出版社,1979年10月初版)。
嚴靈峰 《老子宋注叢殘》(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9年7月初版)。
嚴靈峰 《老子達解》(臺北:藝文印書館,1971年10月初版)。
嚴靈峰 《中外老子著述目錄》(臺北:中華叢書委員會,1957年5月)。
三、單篇論文:(依發表年次遞減排序)
江淑君 〈《宋徽宗御解道德真經》之義理宗趣及其詮註取向析論〉(稿本)(將刊登於《輔仁國文學報》)。
江淑君 〈王安石學派「引《莊》解《老》」探析〉(收錄於《政大中文學報》第7期,2007年3月)。
牟宗三 盧雪崑整理:〈《原始的型範》第二部分《周易》大義(三)——先秦哲學演講錄〉(收錄於《鵝湖月刊》第三二卷第九期,臺北:鵝湖月刊社,2007年3月)。
王邦雄 〈《莊子》心齋「氣」觀念的詮釋問題〉(收錄於淡江中文系編:《淡江中文學報》,2006年6月)。
陳鼓應 〈論道與物關係問題:中國哲學史上的一條主線〉(收錄於《臺大文史哲學報》第62期,2005年5月)。
江淑君 〈宋代老子學的一個詮釋觀點—以《論語》、《孟子》解讀《老子》的面向〉(收錄於《中國學術年刊》第廿七期,2005年3月)。
尹志華 〈試論北宋老學中的「無為」與「有為」之辨〉(收錄於《社會科學研究》2005年3月)。
黃慶萱 〈「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析議〉,收錄於師大國文系主編:《中國學術年刊》第廿六期,2004年9月)。
劉笑敢 〈《老子》二十三章散論〉(收錄於王博主編:《中國哲學與易學——朱伯崑先生八十壽慶紀念文集》,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4月)。
董恩林 〈論唐代老學的理論特色〉(收錄於《哲學研究》第一期,2004年1月)。
尹志華 〈試析北宋《老子》注家對「無為」的詮釋〉(《首都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總第156期,2004年1月)。
牟宗三 盧雪崑記錄:〈老子《道德經》講演錄 (八)〉(收錄於《鵝湖月刊》第二九卷第五期,臺北:鵝湖月刊社,2003年11月)。
劉固盛 〈論宋代老學發展的特點〉(收錄於《西南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29卷第5期)。
劉笑敢 〈經典詮釋與體系建構:中國哲學詮釋傳統的成熟與特點芻議〉(收錄於李明輝編:《儒家經典詮釋方法》,財團法人喜馬拉雅研究發展基金會,2003年7月初版)。
江淑君 〈宋代老子學的一個側面—以《易傳》詮解《老子》的觀點〉(收錄於《淡江人文社會學刊》第十四期,2003年3月)。
林安梧 〈關於古代經典詮釋的一個問題:對《易經》〈繫辭傳〉「見乃謂之象,形乃謂之器」的一個理解〉(收錄於臺灣師大國文系編:《經學論叢》,臺北:洪業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3年)。
陳昌明 〈先秦儒道「感官」觀念探析〉(收錄於成大中文編:《成大中文學報》第十期,2002年10月)。
潘德榮 〈詮釋的創造性與「創造的詮釋學」〉(收錄於《中國哲學史》,2002年第三期)。
江淑君 〈王雰《老子注》「性論」發微——兼論「援儒入《老》」的詮釋向度〉(收錄於《東吳中文學報》第八期,2002年5月)。
林啟屏 〈古代中國「語言觀」的一個側面:以《易‧繫辭》論「象」為研究基點〉(收錄於李明輝編:《中國經典詮釋傳統(二):儒學篇》,臺北:財團法人喜瑪拉雅研究發展基金會,2002年2月初版)
謝大寧 〈言與意的辯證:先秦、兩漢《易經》詮釋的幾種類型〉(收錄於李明輝編:《中國經典詮釋傳統(二):儒學篇》,臺北:財團法人喜瑪拉雅研究發展基金會,2002年2月初版)。
劉固盛 〈北宋儒家學派的《老子》詮釋與儒家精神〉(收錄於《西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1卷第3期,2001年8月)。
杜保瑞 〈儒道互補價值觀念的方法論探究〉(收錄於《哲學與文化》28卷 11期,2001年)。
[韓]李宣侚 〈《醇言》與《道德經》的儒家解讀〉(收錄於《中國哲學史》2001年第2期)。
沈清松 〈老子的人性論初探〉(收錄於臺大哲學系編:《中國人性論》,臺北:東大圖書,2000年8月初版二刷)。
劉固盛 〈論宋元老學中的儒道合流思想〉(收錄於《華中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0年第1期)。
劉固盛 〈《老子》哲學思想解釋的三次突破〉(收錄於《湖南師範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總47期,2000年)。
鄭燦山 〈漢唐《道德經》注疏輯佚〉(收錄於《國家圖書館館刊》第二期,1999年12月)。
陳俊輝 〈老子的「道」與聖人政治〉(收錄於《哲學與文化》,1999年1月)。
蔡忠道 〈先秦儒道的聖人論試析〉(收錄於《宗教哲學》第三卷第四期,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7年10月)。
劉笑敢 〈老子之自然與無為—古典意含與現代意義〉(收錄於《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十期,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1997年3月)。
李正治 〈老子「超禮歸道」型的禮樂思索〉(收錄於《鵝湖月刊》第二二卷第六期,臺北:鵝湖月刊社,1996年12月)
盧國龍 〈北宋儒學三派的《老子》三注〉(收錄於陳鼓應主編:《道家文化研究》第八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11月)。
王樹人 〈超越的思想理論之建構——論道家思想對中華民族精神形成的傑出貢獻〉(收錄於《道家文化研究》第二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
夏長樸 〈堯舜其猶病諸——論孔孟的聖人論〉(收錄於臺大中文編:《臺大中文學報》第六期,1994年6月)。
蕭璠 〈皇帝的聖人化及其意義試論〉(收錄於《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六十二本,第一分,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3年3月)。
王樹人 〈超越的思想理論之建構——論道家思想對中華民族精神形成的傑出貢獻〉(收錄於陳鼓應主編:《道家文化研究》第二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8月)。
莊萬壽 〈道家流變史論〉(收錄於《師大學報》第三十六期,1991年)。
丁原植 〈老子思想中「聖人」觀念的提出〉(收錄於《哲學與文化》十八卷二、三期,1991年2月)。
蕭百芳 〈宋徽宗崇道神話的探討〉(收錄於《道教學探索》第二號,1991年)。
蕭百芳 〈從道藏資料探索宋徽宗崇道的目的〉(收錄於《道教學探索》第三號,1990年)。
安樂哲 〈孔子思想中「聖人」概念淺釋〉(收錄於臺大哲學系編《國際中國哲學研討會論文集》,1986年)。
劉師文起 〈由明道與法道論老子之無為自然思想〉(收錄於《中國學術年刊》第四期,1982年)。
蕭天石 〈歷代老子注本簡述〉(收錄於《道教文化》,第二卷,1979年5月)。
陸建華 〈老子仁學略論〉(收錄於《孔孟月刊》第四十三卷第三期)。
吳儀鳳 〈《老子》王弼注、河上公注、嚴遵《道德指歸》三家注本比較〉(收錄於《孔孟月刊》第三十六卷第六期)。
四、學位論文:(依發表年次遞減排序)
張禹鴻 《唐玄宗《道德真經》注疏研究》(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洪嘉琳 《唐玄宗《道德真經》注疏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2年)。
蔡僑宗 《明太祖《御製道德真經》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
樊鳳玉 《宋儒解老異同研究》(國立暨南國際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1999年)。
夏春梅 《道德經舊注初探》(私立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年)。
指導教授 楊祖漢 審核日期 2008-1-23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