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93121002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19 、訪客IP:3.133.107.11
姓名 沈雅文(Ya-wen Shen)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中國文學系
論文名稱 南宋遺民道教詩歌研究
(Research of Taoism Poetry Which Written By Nan-Song Loses People)
相關論文
★ 太康英彥—三張詩文研究★ 錢起山水田園詩研究
★ 謝枋得之散文及《文章軌範》研究★ 南朝贈答詩與士人文化研究
★ 宋元之際逸民畫家題畫詩研究★ 兩晉政論文研究
★ 劉辰翁《世說新語》評點研究★ 海濱鄒魯的區域印記——北宋蔡襄詩歌研究
★ 李綱詩歌研究★ 地誌與記憶:南宋地方百詠組詩之研究
★ 劉辰翁《須溪四景詩集》研究★ 胡安國《春秋傳》研究
★ 宋代女性詩歌中的禁錮與追尋★ 執志與保真:王荊公詩歌主題研究
★ 六朝哀挽詩文研究★ 謝枋得詩歌及其詩學觀研究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在文學史中提及遺民詩歌總強調其愛國性,歸隱山林之作被認為是消極的表現則較少提及,其實遺民們在歸隱山林後,並不只是閒賦在家專事著述,或從事講學,或結社聯吟,甚至參與宗教活動。在綜覽《全宋詩》後,發現詩歌中的道教元素豐富,遺民對於道教心存仰慕,有些甚至成為道教徒,故在詩歌中可見其道教行為與道教情懷。
本論文主要以十位遺民詩人之詩歌為代表,考察與道教相關的詩歌作品。首先在緒論中界定「南宋遺民」與「道教詩歌」之概念。第二章則從「道教自身的發展」與「統治者對於道教的扶植」這兩方面探討南宋至元初「文人道士化」與「道士文人化」的情形,分析當時的崇道風氣。第三章到第五章,分別從「交遊」、「遊山覽勝」、「祈禱儀式」、「服食煉養」這四個角度切入,考察遺民詩人的道教情懷。第六章則針對遺民詩歌中的內容,分為三個主題探討其意涵:其一為具遺民意識之故國懷思,主要寄託於歌詠山水景物以及神話仙境中,在歌詠背後隱藏了遺民故老的深切焦慮與哀慟。其二為對神仙的企慕與醒悟,詩人藉由夢的幻象性,或是乘坐仙鶴、尋訪仙跡、覓丹採藥等方式升仙,表露求仙之意,並將神仙概念與隱逸結合,而有「身閒隨處是仙鄉」之言。在對神仙的醒悟中表現了詩人們時間的危懼感和空間的孤獨感,亦可見宋人勇於懷疑、批判之精神。其三為仕與隱之間的取捨,亦為儒與道之取捨。此中深入探討遺民們隱逸的形式,既為道教所影響,又展現了儒家精神。第七章則著重於詩歌中道教意象與道教意境的探討,道教意象的多元性豐富了道教意境,讓道教境界與審美境界融合,展現道教詩歌之特色。
摘要(英) When mentioning the poetry from loses people, we put much more emphasis on their nationalism rather than seclusion, which is viewed as a passive attitude, in the history of literature. In fact, these people not only write but also taught, gathered in societies, and even joined religious activities when secluded. After reading “Complete Sung-dynasty Poetry”, I founded that it includes abundant Taoism elements. These loses people admired Taoism and some of them became Taoist. Meanwhile, the activities and affection of Taoism can be seen from the poetry.
The poetry of ten loses people are illustrated in this essay to discuss Taoism-related poetry. Firstly, I made a definition of “Nan-Song loses people” and “Taoism poetry”. In the second chapter, I analyses the admiration of Taoism-fashion at that time, and discussed the situation of “Taoist literaturlize” and” literature Taoism” from Nan-Song dynasty to early Yuan dynasty from two respects: developing by Taoism itself and encouraging by dominators. From the third chapter to the fifth I discussed the Taoism affection of loses poets from four aspects: “friendship”, “tourism”, “praying ceremony” and “making pills of immortality”. In the sixth chapter the meaning of loses people’s poetry are separated into three parts and discussed. One is the missing of last dynasty and the awareness of loses people; the sorrow of lost are hidden behind the description of nature and myth. Another section is the desire of being a celestial through the fantasy of dreams or other ways. Besides, the concept of seclusion is combined with celestial to show the scene of “paradise everywhere”.
The other is the dilemma between serving a government or not, which is also a dilemma between Confucianism and Taoism. In this part, I discussed the form of seclusion thoroughly for their lifestyle was not only deeply affected by Taoism but also showed Confucian spirit. In the seventh chapter, I focused on the discussion of the Taoism image and concept in the poetry’s. Multiple images of Taoism enrich the conception of Taoism, and they integrate the conception with appreciation of the beauty to show the characteristic of Taoism poetry.
關鍵字(中) ★ 宋遺民
★ 道教
★ 詩歌
關鍵字(英) ★ Song loses people
★ Taoism
★ Poetry
論文目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範圍..............................................................................2
一、南宋遺民詩人........................................................................................3
二、遺民之道教詩歌....................................................................................6
第三節 研究方法及步驟..................................................................7
第二章 南宋至元初的崇道風氣.......................................... 11
第一節 道教自身的發展................................................................11
一、以內丹學說為主流的新興道派..........................................................11
二、將內丹與符籙結合的符籙道派..........................................................17
第二節 統治者對道教的扶植........................................................23
一、南宋王朝對道教的扶植......................................................................23
二、元代前期對道教的扶植......................................................................28
第三節 文人道士化與道士文人化...............................................33
一、文人道士化..........................................................................................33
二、道士文人化..........................................................................................35
小 結................................................................................................37
第三章 遺民詩歌中的道教情懷──交遊........................... 39
第一節 與道教徒交遊....................................................................39
一、聚會酬唱..............................................................................................46
二、寄和贈答..............................................................................................52
第二節 與占候卜筮者交遊............................................................56
一、相人──術者、相士、星學..............................................................56
二、相地──堪輿、地理..........................................................................63
小 結................................................................................................67
第四章 遺民詩歌中的道教情懷──遊山覽勝................... 68
第一節 洞天福地............................................................................68
第二節 其他道教名勝....................................................................82
第三節 其他山水............................................................................88
小 結................................................................................................89
第五章 遺民詩歌中的道教情懷──祈禳儀式與服食煉養
.................................................................................................. 90
第一節 祈禳儀式............................................................................90
一、祈晴儀式..............................................................................................92
二、禱雨儀式..............................................................................................93
三、其它儀式..............................................................................................96
第二節 服食煉養............................................................................98
一、服食煉丹之動機──養生求仙之渴望..............................................98
二、服食煉丹之場所──隱居山林之附加價值....................................102
三、草木服食之內容................................................................................105
四、煉丹養生之內涵................................................................................114
小 結..............................................................................................118
第六章 遺民道教詩歌中的主題意涵................................ 119
第一節 遺民詩人的故國懷思........................................................119
一、歌詠山水景物抒懷............................................................................119
二、以神話仙境寄情................................................................................123
三、其它....................................................................................................127
第二節 遺民詩人對仙道的企慕與醒悟.....................................129
一、遺民詩人的慕仙情結........................................................................129
二、遺民詩人對長生求仙的覺醒............................................................134
第三節 遺民詩人在仕與隱之間的取捨.....................................138
一、對仕途之留戀....................................................................................138
二、對隱逸之嚮往....................................................................................140
小 結..............................................................................................147
第七章 道教詩歌的藝術特色............................................ 149
第一節 道教意象的運用................................................................149
一、「香」的意象......................................................................................150
二、「洞」的意象......................................................................................151
三、「丹」的意象......................................................................................153
四、「青牛」的意象..................................................................................155
五、「鶴」的意象......................................................................................156
六、綜合道教意象....................................................................................159
第二節 道教詩歌意境之美..........................................................160
一、心境即仙境........................................................................................161
二、「物我交融」到「精神超脫」..........................................................164
小 結..............................................................................................167
第八章 結論........................................................................ 169
參考文獻資料........................................................................ 172
參考文獻 壹、古籍
一、經部
西漢‧劉熙,《釋名》,台北:世界書局,1988年02月,四庫全書薈要本。
東漢‧許慎著,清‧段玉裁注,《說文解字》,台北:萬卷樓,2000年09月。
清‧阮元校勘,《十三經注疏》,台北:藝文印書館,1982年08月九版。
王靜芝,《詩經通釋》,台北:輔仁大學文學院,1995年03月十四版。
二、史部
(一)二十五史
西漢‧司馬遷撰,南朝宋‧裴駰集解,唐‧司馬貞索隱,唐‧張守節正義,楊家駱主編,《新校本史記三家注并附編二種》,台北:鼎文書局,1987年11月九版。
東漢‧班固撰,唐‧顏師古注,楊家駱主編,《新校本漢書并附編二種》,台北:鼎文書局,1991年09月七版。
南朝宋‧范曄,唐‧李賢等注,楊家駱主編,《新校本後漢書并附編十三種》,台北:鼎文書局,1994年03月七版。
北齊‧魏收,楊家駱主編,《新校本魏書附西魏書》,台北:鼎文書局,1987年05月五版。
唐‧李延壽,楊家駱主編,《新校本南史附索引》,台北:鼎文書局,1994年09月八版。
唐‧房玄齡等撰,楊家駱主編,《新校本晉書並附編六種》,台北:鼎文書局,1992年11月七版。
唐‧姚思廉,楊家駱主編,《新校本梁書附索引》,台北:鼎文書局,1975年七版。
後晉‧劉昫等撰,楊家駱主編,《新校本舊唐書附索引》,台北:鼎文書局,1985年03月四版。
北宋,歐陽脩、宋祁合撰,楊家駱主編,《新校本新唐書》,台北:鼎文書局,1992年七版。
元‧脫脫等撰,楊家駱主編,《新校本宋史并附編三種》,台北:鼎文書局,1983年11月三版。
明‧宋濂等撰,楊家駱主編,《新校本元史并附編二種》,台北:鼎文書局,1992年07月五版。
(二)方志
南朝宋‧惠遠撰,清‧錢熙祚校,《廬山紀略》,台北:廣文書局,1969年09月。
南宋‧潛說友纂修,清‧汪遠孫校補,《咸淳臨安志》,台北:成文出版社,1970年,清道光十年重刊本。
南宋‧鄧牧編,孟宗寶集,《洞霄圖志》,台北:新文豐出版社,1985年。
元‧袁桷,《延祐四明志》,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6年,四庫全書珍本。
明‧宋奎光,《寧海縣志》,台北:成文出版社,1983年,明崇禎五年刊本。
明‧吳福原修,姚鳴鑾重修,《淳安縣志》,台北:新文豐出版社,1985年07月,天一閣藏明代方志選刊影印寧波天一閣藏明嘉靖刊本。
明‧吳寬、王鏊等修,《正德姑蘇志》,上海:上海書店,1990年,明代方志選刊續編影印明正德刻本。
明‧沈應文、張元芳纂修,《順天府志》,臺南:莊嚴文化,1996年,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史208册。
明‧趙錦修;張袞纂:《江陰縣志》(台北:新文豐出版社,1985年07月,天一閣藏明代方志選刊影印寧波天一閣藏明嘉靖刊本)
清‧王瑞成修,張濬等纂,《寧海縣志》,台北:成文出版社,1975年,清光緒二十八年刊本。
清‧毛德琦,《廬山志》,台南:莊嚴文化,1996年,四庫存目叢書影印復旦大學圖書館藏清康熙五十九年順德堂刻本。
清‧沈錫榮,《宣統郿縣志》,台北:成文出版社,1969年,宣統元年鉛印本。
清‧李詩等纂修,《淳安縣志》,台北:成文出版社,1975年,清光緒十年刊本。
清‧李景嶧等修,史炳等纂,《溧陽縣志》,台北:成文出版社,1983年03月,清嘉慶十八年修、光緒二十二年重刻本。
清‧高承瀛等修,吳嘉謨等纂,《中國地方志集成‧光緒井研志》,成都:巴蜀書社,1992年08月。
清‧徐廷誌等原修,黃農等增訂,《通山縣志》,台北:通山旅台同鄉聯合宗譜影印本縣誌籌備委員會,1974年,影印清康熙四年原始手抄本。
清‧陶樹、万年淳修纂,何培金點校,《洞庭湖志》,長沙:岳麓書社,2003年01月。
浦江縣土地志編纂委員會編,《浦江縣土地志》,北京:中國大地出版社,1999年09月。
清‧盧思誠等修,季念詒等纂,《江陰縣志》,台北:成文出版社,1983年03月,光緒四年刊本。
清‧羅森等撰,蕭韻增補,《麻姑山丹霞洞天誌》,臺南縣:莊嚴文化,1996年,四庫存目叢書影印上海圖書館藏清初刻本。
(三)其它
三國‧管輅,《管氏地理指蒙》,台北:東方文化,1988年,國立北京大學中國民俗學會民俗叢書堪輿篇第7冊影印1977年版本。
西漢‧劉向,《列女傳》,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03月,續修四庫全書本。
南朝宋‧宋懍,《荊楚歲時記》,北京:中華書局,1991年,叢書集成初編本。
唐‧徐靈府,《天台山記》,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叢書集成初編影印古逸叢書本。
北宋‧宋祁,《益部方物記略》,台北:藝文印書館,1967年,原刻景印百部叢書集成影印明萬曆胡震亨等校刊本。
北宋‧邵伯溫,《河南邵氏聞見前錄》,成都:巴蜀書社,1993年,據學津討原第十八集影印。
北宋‧張唐英,《蜀檮杌》,台北:藝文印書館,1968年,據清嘉慶吳省蘭輯刊本影印。
南宋‧王象之,《輿地紀勝》,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續修四庫全書第584冊。
南宋‧辛棄疾,《南渡錄》,上海:神州國光社,1947年04月三版。
南宋‧李心傳,《建炎以來朝野雜記》,台北:宏業書局,1972年04月。
南宋‧李心傳,《建炎以來繫年要錄》,台北:新文豐出版社,1985年,叢書集成新編第116冊。
南宋‧孟珙,《歷代小史‧蒙韃備錄》,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02年11月,中國少數民族古籍集成第22冊。
明‧王世貞輯,《列仙全傳》,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08月,中國古代版書叢刊影印明萬曆28年刊本。
明‧程敏政輯,《宋遺民錄》,台北:藝文印書館,1966年,知不足齋叢書。
清‧吳楚材,《綱鑒易知錄》,台北:文化書局,1973年03月01日。
清‧黃宗羲輯,全組望訂補,馮雲濠、王梓材校正,《宋元學案》,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續修四庫全書第519冊。
清‧萬斯同輯,《宋季忠義錄》,台北:新文豐出版社,1989年。
清‧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續修四庫全書本影印上海圖書館藏稿本。
廣陵書社編,《中國道觀志叢刊》,揚州:江蘇古籍出版社,2000年。
三、子部
(一)醫家
魏‧吳普等述,清‧孫星衍等輯,《神農本草經》,台北:台灣中華書局,1979年11月台三版,據問經堂本校刊。
北宋‧唐慎微,《重修政和證類本草》,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65年08月,四部叢刊初編縮印金泰和刊本。
明‧李時珍,《本草綱目》,台北:鼎文書局,1973年9月。
(二)天文術數
五代‧麻衣道者,《麻衣道者正易心法》,台南:莊嚴文化,1995年09月,四庫存目叢書子部56冊影印北京大學圖書館藏明嘉靖范欽刻本。
元‧吳澂刪定,明‧鄭謐註釋,《劉江東家藏善本葬書》,台北:新文豐出版社,1997年06月。
明‧佚名,《演禽通纂》,台北:新文豐出版社,1995年08月,珍本術數叢書第59冊影印四庫全書本。
趙避塵:《性命法訣明指》,台北:真善美出版社,1963年01月。
(三)藝術譜錄
南宋‧林洪,《山家清供》,台北:藝文印書館,1967年,據明萬暦周履靖輯刊本影印。
明‧王象晉,《群芳譜》,濟南:齊魯書社,2001年,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補編第80冊影印北京大學圖書館藏明末刊本。
(四)雜家
東漢‧王充,《論衡》,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叢書集成初編本第591冊。
東漢‧高誘注,《淮南子》,台北:藝文印書館,1959年。
東漢‧桓譚,《新論》,收錄於《傳世藏書‧子庫諸子》第1冊,海口:海南國際新聞出版中心,1996年。
北齊‧顏之推撰,清‧趙曦明注,盧文弨補注,《顏氏家訓》,台北:新文豐出版社,1985年,叢書集成新編本。
北宋‧沈括,《夢溪筆談》,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06月五版。
南宋‧吳曾,《能改齋漫錄》,台北:木鐸出版社,1982年05月。
南宋‧周密撰,張茂鵬點校,《齊東野語》,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11月。
袁珂,《山海經校注》,台北:里仁書局,1995年04月15日初版三刷。
楊勇,《世說新語校箋》,台北:正文書局,2000年05月20日。
(五)類書
唐‧徐堅等撰,《初學記》,台北:臺灣商務出版社,1983年,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唐‧歐陽詢撰,汪紹楹校,《藝文類聚》,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11月。
北宋‧李昉,《太平廣記》,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北宋‧李昉,《太平御覽》,台北:臺灣商務出版社,1983年,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北宋‧高承,《事物紀原》,台北:新文豐出版社,1989年,叢書集成新編本第39冊。
(六)小說家
西漢‧東方朔,《海內十洲記》,台北:藝文出版社,1966年,據明吳琯校刊本影印。
西晉‧張華,《博物志》,台北:金楓出版社,1987年01月。
東晉‧王嘉,《拾遺記》,台北:藝文印書館,1966年,據明吳琯校刊本影印。
東晉‧陶潛,《搜神後記》,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叢書集成初編本第2695冊。
南宋‧吳自牧,《夢梁錄》,台北:文海出版社,1981年。
南宋‧葉紹翁,《四朝聞見錄》,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
南宋‧岳珂,《桯史》,台北:新興書局,1962年,筆記小說大觀續編第4冊。
元‧陶宗儀,《南村輟耕錄》,台北:木鐸出版社,1982年05月。
元‧羅貫中,《三國演義》,台北:聯經出版社,1997年12月初版十九刷。
(七)釋、道家
東周‧列禦寇,《列子》,台北:世界書局,1987年,四庫全書薈要本第276冊。
東周‧莊周撰,晉‧郭象注,唐‧陸德明音義,《南華真經》,台北:中國子學名著集成編印基金會,1978年。
唐‧成玄英,《南華真經注疏》,台北:藝文印書館,1972年。
唐‧釋玄應,《一切經音義》,台北:新文豐出版社,1973年12月。
王明,《抱朴子內篇校釋》,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03月。
高亨,《老子正詁》,台北:台灣開明書店,1968年03月。
鳩羅摩什譯,《大智度論》,台北:新文豐出版社,1985年07月再版。
四、集部
(一)楚辭
南宋‧洪興祖,《楚辭補註》,台北:藝文印書館,2000年10月初版十刷。
(二)總集
南朝梁‧蕭統編,《文選》,台北:藝文出版社,1967年10月五版,宋淳熙本鄱陽胡氏臧版。
明‧張溥輯,《漢魏六朝百三家集》,北京:商務印書館,2006年,文津閣四庫全書本。
清‧吳之振、吳留良、吳自牧同選,《宋詩鈔》,上海:三聯書店,1988年04月,詩歌總集叢刊‧宋詩卷,據1914年上海涵芬樓影印本重印。
清‧董誥等編,《全唐文》,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02月二刷。
北京大學古文獻硏究所編,《全宋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1年。
彭定求等編纂,《全唐詩》,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01月初版三刷。
(三)別集
西晉‧嵇康,《嵇中散集》,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7年,歷代三十四家文集第2函。
唐‧白居易,《白氏長慶集》,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北宋‧邵雍,《伊川擊壤集》,台北:新文豐出版社,1989年,叢書集成續編本第165冊影印宜秋館據明文靖書院刊本校刊。
北宋‧陳師道,《後山集》,台北:世界書局,1987年,景印摛藻堂四庫全書薈要第387冊。
北宋‧歐陽修,《歐陽修全集》,台北:華正書局,1975年04月。
北宋‧蘇軾撰,清‧紀昀評,《蘇文忠公詩集》,北京,線裝書局,2004年05月,宋集珍本叢刊據清末李香巖手批原本影印。
北宋‧蘇軾,《東坡集》,北京:線裝書局,2004年05月,宋集珍本叢刊第21冊。
南宋‧方一夔,《富山遺稿》,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189冊。
南宋‧牟巘,《陵陽集》,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文淵閣四庫全書1188冊。
南宋‧何夢桂,《潛齋文集》,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188冊。
南宋‧周密,《絕妙好詞箋》,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490冊。
南宋‧陸文圭,《墻東類稿》,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194冊。
南宋‧陸游,《渭南文集》,台北:世界書局,1987年,四庫薈要第388冊。
南宋‧張孝祥,《于湖詞》,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南宋‧張義端,《貴耳三集》,台北:廣文書局,1969年01月。
南宋‧舒岳祥,《閬風集》,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文淵閣四庫全書1187集部126。
南宋‧董嗣杲,《廬山集》,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189冊。
南宋‧董嗣杲,《西湖百詠》,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189冊。
南宋‧劉辰翁,《須溪集》,台北:新文豐出版社,1989年,叢書集成續編第132冊。
南宋‧樓鑰,《攻媿集》,台北:藝文印書館,1969年,武英殿聚珍版叢書第153冊。
南宋‧戴表元,《剡源文集》,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194冊。
南宋‧謝翱,《晞髮集》,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188冊。
南宋‧謝翱,《晞髮遺集》,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南宋‧魏了翁,《鶴山先生大全文集》,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9年,四部叢刊正編第60冊。
金‧元好問,《遺山集》,台北:世界書局,1987年,四庫薈要第398冊。
元‧王惲,《秋澗集》,臺北:世界書局,1987年,四庫全書薈要第400冊。
元‧仇遠,《山村遺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續修四庫全書第1322冊。
元‧袁桷,《清容居士集》,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203冊。
元‧柳貫,《柳待制文集》,台北:新文豐出版社,1989年,叢書集成第136冊。
元‧姚燧,《牧庵集》,臺北:藝文印書館,1969年,武英殿聚珍版叢書第169冊。
元‧虞集,《道園學古錄》,台北:世界書局,1988年,四庫全書薈要第403冊。
元‧趙孟頫,《松雪齋集》,台北:世界書局,1987年,四庫薈要第402冊。
明‧楊慎,《總纂升庵合集》,清光緒間(1875-1908)刊本。
清‧史簡編,《鄱陽五家集》,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0年,四庫全書珍本第十集。
清‧錢謙益,《杜工部集註》,台北:新文豐出版社,1989年,叢書集成續編本第164冊。
清‧歸莊,《歸莊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安旗主編,《李白全集編年注釋》,成都:巴蜀書社,2000年04月。
沈善洪主編,吳光執行主編,《黃宗羲全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年01月。
葉蔥奇校注,《李賀全集》,台北:里仁書局,1982年10月15日。
陳援菴,《陳援菴先生全集》,台北:新文豐出版社,1993年。
屈守元、常思春主編,《韓愈全集校注》,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1996年07月。
袁行霈,《陶淵明集箋注》,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04月。
(四)詩文評
北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台北:新興書局,1983年10月。
南宋‧嚴羽,《滄浪詩話》,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第771冊。
唐‧孟棨,《本事詩》,台北:新文豐出版社,1989年,叢書集成續編本第115冊。
五、叢書
明‧邵以正督校:《正統道藏》,台北:新文豐出版社,1997年03月,初版三刷。
清‧陳夢雷,《古今圖書整合‧神異典神仙部》,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9年。
清‧翟灝,《通俗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續修四庫全書第194冊影印清乾隆16年翟氏無不宜齋刻本。
捷幼出版社編輯部主編,《中國神仙傳記文獻初編》,台北:捷幼出版社,1992年03月。
貳、近人專著
一、文學
王水照主編,《宋代文學通論》,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2000年06月。
王師次澄,《宋元逸民詩論叢》,台北:大安出版社,2001年08月。
王國維,《宋元戲曲考》,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1年。
方勇,《南宋遺民詩人群體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06月。
周全,《宋遺民志節與文學》,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1994年01月。
胡適,《胡適選注的詞選》,台北:遠流出版社,1986年05月25日。
陳寅恪,《陳寅恪先生全集》,台北:九思出版社,1977年12月30日三版,
陶文鵬、韋鳳娟,《靈境詩心──中國古代山水詩史》,南京:鳳凰出版社,2004年04月。
張師宏生,《感情的多元選擇──宋元之際作家心靈活動》,北京:現代出版社,1990年。
歐陽光,《宋元詩社研究叢稿》,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
歐麗娟,《唐詩中的樂園意識》,台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07年09月。
蕭麗華,《元詩之社會性與藝術性研究》,台北:國家出版社,1998年10月。
羅秀美,《宋代陶學研究──一個文學接受史個案的分析》,台北:秀威資訊科技,2007年01月。
二、道教
中國道教大辭典編委會編,《中國道教大辭典》,台中:東久企業,1999年01月二版。
文史知識編輯部,《道教與傳統文化》,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06月二版三刷。
王卡,《道教史話》,台北:國家出版社,2004年05月。
王玉德,《中華堪輿術》,台北:文津出版社,1995年12月。
史孝進、劉仲宇,《道教風俗談》,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3年12月。
申喜萍,《南宋金元時期的道教文藝美學思想》,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09月。
任繼愈,《中國道教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1年09月。
呂錫琛,《道家道教與中國古代政治》,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06月。
胡孚琛主編,《中華道教大辭典》,台北: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0年05月。
胡孚琛、呂錫琛,《道學通論──道家‧道教‧丹道》,北京: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06月。
卿希泰,《中國道教史》,台北:中華道統出版社,1997年12月12日。
馬濟人,《道教與煉丹》,台北:文津出版社,1997年11月。
陳正之,《臺灣歲時記──二十四節氣與常民文化》,台北:行政院新聞局,2001年12月。
陳永正編,《中國星命辭典》,台北:捷幼出版社,1994年01月。
陳國符,《道藏源流考》,台北:古亭書屋,1975年03月。
楊福泉,《灶與灶神》,台北:漢揚出版社,1996年07月。
詹石窗,《南宋金元的道教》,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12月。
詹石窗,《道教文學史》,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2年05月。
詹石窗,《道術與文藝》,台北:文津出版社,1998年12月。
詹石窗,《生命靈光──道教傳說與智慧》,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06月。
詹石窗,《南宋金元道教文學研究》,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年01月。
詹石窗,《易學與道教符號揭秘》,台北:大展出版社,2003年11月。
詹石窗,《道教文化十五講》,台北:五南圖書出版社,2005年12月。
劉仲宇,《道教的內秘世界》,台北:文津出版社,1997年11月。
劉敏,《天道與人心:道教文化與中國小說傳統》,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年12月。
蓋建民,《道教醫學》,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6年02月三刷。
鄭士有,《曉望洞天福地──中國的神仙與神仙信仰》,西安:陜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09月。
鄭志明,《道教的歷史與文學》,嘉義:南華大學宗教中心,2000年07月。
月二版。
鄭素春,《道教信仰、神仙與儀式》,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4年07月初版三刷。
鍾國發、龍飛俊,《恍兮惚兮:中國道教文化象徵》,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7年01月。
謝路軍,《中國道教文化》,北京:九州出版社,2008年05月。
三、理論
袁行霈,《中國詩歌藝術研究》,台北:五南圖書出版社,1989年05月。
侯玉波,《社會心理學》,台北:五南圖書出版社,2003年01月。
高友工,《中國美典與文學研究論集》,台北:台大出版中心,2004年03月。
雷淑娟,《文學語言美學修辭》,上海:學林出版社,2004年09月。
劉介民,《比較文學方法論》,台北:時報出版社,2000年。
蕭兵,《神話學引論》,台北:文津出版社,2001年。
謝高橋,《社會學》,台北:巨流圖書,1982年。
戴康生、彭耀,《宗教社會學》,台北:世界宗教博物館基金會,2006年07月。
四、其它
呂宗力主編,《中國歷代官制大辭典》,北京:北京出版社,1995年10月初版二刷。
吳汝鈞編,《佛教思想大辭典》,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2年07月。
陳遵媯,《中國天文學史》,台北:明文書局,1984年。
葛兆光,《禪宗與中國文化》,台北:里仁書局,1987年10月。
趙輝,《六朝社會文化心態》,台北:文津出版社,1996年01月。
楊曾文,《宋元禪宗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年10月。
萬繩楠,《魏晉南北朝文化史》,上海:新華書店,2007年05月。
漢語大辭典編輯委員會,《漢語大辭典》,上海:漢語大辭典出版社,1995年11月。
五、外文譯著
〔德〕顧彬著,馬樹德譯,《中國文人的自然觀》,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01月。
〔奧〕榮格著,鴻鈞譯,《榮格分析心理學》,台北:結構群文化,1990年09月。
〔美〕斯蒂芬‧歐文著,鄭學勤譯,《追憶──中國古典文學中的往事再現》,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10月。
〔日〕吉元昭治著,楊宇譯,《道教與不老長壽醫學》,成都:成都出版社,1992年09月。
〔美〕約翰‧維克雷編,潘國慶等譯,《神話與文學》,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5年04月。
〔美〕坎伯著,朱侃如譯,《神話》,臺北: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5年06月。
〔美〕韓明士著,皮慶生譯,《道與庶道──宋代以來的道教、民間信仰與神靈模式》,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7年07月。
參、學位論文
申喜萍,《南宋金元時期的道教美學思想》,四川大學宗教學博士論文,2003年03月01日。
李成文,《宋元之際詩歌研究》,南京大學中國古代文學博士論文,2006年05月25日。
邱創華,《林景熙及其詩文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國文教學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2004年。
侯翠芸,《南宋遺民詩人研究》,暨南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03年04月01日。
張薰,《周密及其韻文學研究──詩詞及其理論》,國立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3年。
楊美秋,《謝翱詩歌研究》,台北市立教育大學應用語言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
潘玲玲,《南宋遺民詩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1986年。
鄭以馨,《道教洞天福地說形成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年06月。
蕭百芳,《南宋道教的洞天福地研究》,成功大學歷史學系博士論文,2007年07月。
肆、論文集論文
丁常雲,〈道教宮觀及其文化內涵〉,《道家與道教‧第二屆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道教卷)》,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01年09月,頁582-595。
卿希泰,〈神霄派初探〉,《道家與道教‧第二屆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道教卷)》,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01年09月,頁391-400。
黃景進,〈三教融合與意境論的形成〉,《中國文學新境界》,台北:立緒文化,2005年03月,頁29-55。
劉枝萬,〈中國醮祭釋義〉,《中國民間信仰論集》,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74年,頁1-25。
伍、單篇論文
一、遺民相關之論文
(一)綜論
方勇,〈南宋遺民詩人群體的形成與解體過程〉,《漳州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期,1998年,頁21-39。
方勇,〈南宋遺民詩詞中的春恨意識〉,《中州學刊》第6期,1998年,頁104-107。
方勇,〈論宋亡”詩史”〉,《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31卷第3期,2001年05月,頁25-31。
方勇,〈南宋遺民對陶淵明形象的重新闡釋〉,《文史知識》第246期,2001年12月,頁24-28。
張朝麗,〈論宋末元初文人對李賀詩歌的接受〉,《南開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期,2004年,頁108-112。
劉靜,〈宋遺民詩派”臨安情結”的文化觀照〉,《社會科學研究》第3期,2005年,頁185-188。
(二)戴表元
申萬里,〈從社會交往看元代江南儒士的社會網絡──以戴表元為例〉,《武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第56卷第4期,2003年07月,頁402-407。
李欣,〈戴表元詩文集版本研究〉,《江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8卷第1期,2005年01月,頁20-22。
查洪德,〈綜百家之說 開一代風氣──戴表元的理學與文學〉,《殷都學刊》第1期,2002年,頁60-68。
張晶,〈論戴表元的詩學思想及其在宋元文學轉型中的歷史地位〉,《內蒙古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期,1998年,頁48-53。
葉愛欣,〈“宗唐得古”與戴表元詩論〉,《殷都學刊》第3期,1998年,頁51-53。
葉愛欣,〈戴表元的詩論淺說〉,《平頂山師專學報》第13卷第1期,1998年02月,頁7-12。
葉愛欣、李世橋,〈戴表元的人物品評與元初江南文人的功名觀念〉,《信卬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18卷第3期,1998年07月,頁69-72。
劉飛,〈戴表元的著述及其流傳考略〉,《古籍整理研究學刊》第6期,2004年11月,頁16-20。
劉飛,〈世人羨桃源,桃源復何有──戴表元詩歌的隱逸主題剖析〉,《阜陽師範學院學報‧社科版》第2期,2005年,頁19-22。
劉飛,〈元初戴表元詩論及其現代意義〉,《文藝理論與批評》第3期,2005年,頁129-134。
劉飛、劉宣如,〈戴表元研究的現狀述評〉,《安徽警官職業學院學報》第4卷第4期,2005年,頁12-14。
劉飛,〈戴表元與宋末元初宗唐得古的詩學思想〉,《東方叢刊》第3期,2005年09月,頁76-85。
(三)謝翱
吳瑞發,〈謝翱詩《立春日同陳有之步至賀家湖》分析〉,《韓山師專學報》第4期,1994年12月,頁86-87。
徐匋,〈于無聲處的慟哭──讀謝翱〈登西臺慟哭記〉〉,《文史知識》第9期,1989年09月,頁33-39。
常紹溫,〈謝翱及其《登西臺慟哭記》〉,《成都大學學報‧社科版》第1期,1995年,頁20-24。
陳君積,〈謝翱及其《登西臺慟哭記》〉,《韓山師專學報》第1期,1995年03月,頁105-107。
張炯,〈筆落驚風雨 詩成泣鬼神〉,《文學遺產》第1期,1999年,頁99-101。
湯鳴統,〈謝翱生平新探〉,《寧德師專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4期,1995年,頁50-54。
(四)其他
方勇,〈”少陵史詩在眼前”──簡論南宋遺民舒岳群詩歌的特徵〉,《天中學刊》第13卷第3期,1998年06月,頁39-43。
方勇,〈走筆成詩聊紀實──簡論南宋遺民汪元量詩歌的特徵〉,《天中學刊》第14卷第4期,1999年08月,頁35-39。
吳榮發,〈鄭思肖的作品、思想與心境〉,《雄中學報》第4期,2001年05月,頁15-35。
李吉光,〈元代作家董嗣杲的朝代歸屬與作品輯錄〉,《文獻》第1期,2006年01月,頁163-168。
李曉婉,〈遺民詩人謝枋得道教慕仙情結研究〉,《蘭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32卷第3期,2004年05月,頁32-37。
彭潔瑩,〈宋元詞人仇遠《無弦琴譜》思想內容辨析〉,《洛陽師範學院學報》第3期,2005年,頁59-61。
劉明今、杜娟,〈劉辰翁父子與宋元之際江西文壇〉,《文學遺產》第4期,2005年,頁140-142。
二、道教相關之論文
(一)神仙仙境
林舟,〈論道教神仙信仰的長生思想〉,《中國道教》,2003年06月,頁30-34。
荀波,〈試論道教仙境說的特徵及意義〉,《宗教學研究》第4期,2002年,頁24-30。
郭武,〈論道教的長生成仙信仰〉,《世界宗教研究》第1期,1994年,頁27-37。
(二)齋醮科儀
李遠國,〈道教雷法沿革考〉,《世界宗教研究》第3期,2002年,頁88-96。
周作奎,〈法器在道人生活及齋醮科儀活動中的運用〉,《中國道教》第3期,2006年,頁29-31。
張澤洪,〈宋代道教齋醮〉,《宗教學研究》第1期,1996年,頁34-40。
張澤洪,〈道教齋醮源流雛析〉,《宗教學研究》第3期,1996年,頁26-31。
張澤洪,〈道教的齋醮科儀與民俗信仰〉,《宗教學研究》第2期,1999年,頁38-46。
張澤洪,〈論道教齋醮焚香的象徵意義〉,《中華文化論壇》第1期,2001年,頁102-106。
張澤洪,〈論宋朝道教齋醮科儀的時代特點〉,《社會科學研究》第6期,2001年,頁82-85。
張澤洪,〈道教齋醮儀式的文化意義〉,《中國文化研究》夏之卷,2002年,頁103-110。
張澤洪,〈論白玉蟾對南宋道教科儀的創新──兼論南宗教團的雷法〉,《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1卷第6期,2004年11月,頁694-699。
(三)服食養生
黃永鋒,〈”服食”新詮〉,《宗教學研究》第4期,2007年,頁45-48。
蓋建民,〈爛腸之食的藥方──辟穀術〉,《世界宗教文化》第4期,1999年,頁15-17。
蔣力生,〈論道教服食方的價值與影響〉,《江西社會科學》第12期,1996年,頁56-59。
閻艷,〈釋”青精飯”〉,《廣播電視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期,2003年,頁100-102+113。
(四)陳摶
王宜峨,〈略述陳摶道教思想及其影響〉,《北京圖書館館刊》第3期,1998年,頁94-99。
安岳縣歷史文化史研究會陳摶和李真果學會:〈陳摶先天易學在中國文化史上的地位和作用〉,《中華文化論壇》第2期,1995年,頁92-96。
張邦健,〈略論陳摶在中國文化史上的地位〉,《安徽史學》第2期,1998年,頁29-31。
劉固盛,〈論陳摶學派與重玄餘緒〉,《宗教學研究》第3期,2004年,頁11-15+148。
(五)張伯端
孔令宏,〈張伯端的性命思想研究〉,《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期,2001年,頁46-50+106。
張振國,〈張伯端和他的《悟真篇》〉,《世界宗教研究》第2期,2001年,頁74-84。
許穎,〈從《悟真篇》看張伯端”歸根復命”的宗教實踐〉,《東岳論叢》第25卷第2期,2004年03月,頁148-150。
(六)陰符經
李會欽,〈簡論《陰符經》的天道觀〉,《洛陽師範學院學報》第3期,2003年,頁79-81。
曾召南,〈《陰符經》思想淺析〉,《宗教學研究》第3期,1997年,頁6-9。
蕭登福,〈道教《黃帝陰符經》要義析探〉,《宗教哲學》第2卷第3期,1997年07月,頁129-145。
(七)其他
呂鵬志,〈試論道教的人生態度〉,《宗教哲學》第5卷第3期,1999年07月,頁127-139。
賀聖迪,〈道教是求生的宗教〉,《上海大學學報‧社科版》第1期,1995年,頁83-87。
傅謹,〈超越與重構──論道教信仰中的自然山水和自然人生〉,《學術月刊》第7期,1995年,頁64-72。
蓋建民,〈道教與中國傳統天文學關係考略〉,《中國哲學史》第4期,2006年,頁105-111。
劉仲宇,〈道教對民間信仰的收容和改造〉,《宗教學研究》第4期,2000年,頁41-43。
蔣安全,〈試論道教對宋代文學家的影響〉,《廣西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19卷第3期,1997年07月,頁119-121。
關東方,〈《推背圖》智慧蠡測〉,《東疆學刊》第3期,1994年,頁19-20。
三、神話相關
李冀,〈舜帝與二妃──兼論湘妃神話之變異〉,《民族論壇》,1999年第1期,頁43-45。
李白,〈”二湘”主人公身份研究史考論〉,《佳木斯大學社會科學學報》第24卷第6期,2006年11月,頁47-52。
葉修成、梁葆莉,〈論湘靈神話的流傳與嬗變〉,《中國文學研究》第1期,2007年,頁47-50。
劉宗迪,〈禹步‧商羊舞‧焚巫尪──兼論大禹治水神話的文化原型〉,《民族藝術》第4期,1997年,頁113-124。
錢玉趾,〈湘君湘夫人身份考〉,《西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冊會科學版》第S2期,2000年05月,頁28-32。
四、其它
王風雷,〈元代書院考遺〉,《內蒙古社會科學》第4期,1994年,頁72-78。
井延京,〈論亦隱亦仙現象〉,《四川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3卷第3期,1996年07月,頁124-130。
高衛紅,〈論古典詩詞中的”梧桐”意象〉,《河南社會科學》第13卷第6期,2005年11月,頁109-111。
唐娜,〈仙道小說中服食松柏成仙情節的現實背景〉,《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學報》第1期,2007年03月,頁24-27。
劉紅梅,〈唐詩中梧桐意象的鄉情意義〉,《牡丹江大學學報》第14卷第9期,2005年09月,頁1-3。
廖珮芸,〈唐人小說中的「桃花源」主題研究〉,《東海中文學報》第19期,2007年07月,頁61-88。
錢志熙,〈苦語深情賦悼亡──陳師道〈妾薄命〉二首賞析〉,《古典文學知識》第 5期,1994年,頁20-24。
指導教授 王次澄(Tzi-cheng Wang) 審核日期 2009-7-26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