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93121003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130 、訪客IP:18.221.53.209
姓名 賴婉玲(Wan-Ling Lai)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中國文學系
論文名稱 皇民文學論爭研究
(The Study of the controversy about Kou-Min Literature)
相關論文
★ 秋瑾詩詞研究★ 香港作家鍾曉陽小說研究
★ 台灣眷村小說生命困境之研究──以外省第二代作家作品為例★ 施叔青長篇小說的港台書寫
★ 台灣早期幽默散文研究★ 愛亞小說研究
★ 琦君書信研究★ 華嚴小說研究
★ 蘇青文學研究★ 黃娟及其小說研究
★ 台灣當代女性傳記研究(1945~2004)★ 台灣當代海洋文學之研究
★ 「文季」文學集團研究──以系列刊物為觀察對象★ 語境的還原:北島詩歌研究
★ 米羅.卡索數位詩研究★ 華文禁令解除後印華文學的發展 — 以印華作協為例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二次世界大戰後期,台灣在殖民的統治下,因應日本政府推動皇民化運動,而在文壇有了皇民文學的出現。殖民政府的用意,在於鼓勵皇民文學創作,試圖藉由文學力量來促使台灣人效忠日本帝國,成為支援日本戰事需要的一部份。對處於殖民體制下的台灣作家而言,由於個人生長環境與社會背景的不同,對於殖民國的態度也因人而異。在此時期他們所撰寫的文章是否具有鼓吹戰爭、向皇民思想傾斜意圖,在戰後台灣知識份子們的討論之下,也產生了不同的詮釋與評價。跟隨著歷史的推移,我們可以發現,皇民文學成為被拿來檢視國族主義、民族意識的議題,而從討論過程所呈現出來的各方觀點,也能反過來印證戰後台灣文學的發展脈絡。
是故本論文將以皇民文學論爭的相關討論文章為研究主體,透過了解論爭者文學理念及論爭場域特色,進一步分析論爭中的各方觀點差異所在。嘗試將皇民文學論爭的過程置於台灣文學的脈絡之中,探討在歷史政治文化等錯綜複雜因素交互影響之下,皇民文學的歷史價值與定位。
摘要(英) During the last period of World War II, Taiwan who was under the colonial governance obeyed Japanese government policy to promote Kou-Min-Ka Movement , and Kou-Min Literature appeared in Taiwan literary circles for the first time. The colonial government’s intention is to inspire writers to write Kou-Min Literature, and use literature strength to encourage Taiwanese to devote their life to Japan Empire, and could become supporting part of the Japanese warfare demand. Under the Japanese colonial reign, because of the dissimilarity of personal growth environment and the social background, Taiwanese writers’ attitude to the colonial government was deferent from person to person. At this period, whether the meaning of articles they wrote inspires the war and the thought inclines to Kou-Min-Ka Movement or not, it has caused many different explains and valuations in the discussion of Taiwanese intellectuals in postwar Taiwan literature. Follow the change of history, we could find Kou-Min Literature has become an issue that uses to examine Nationalism and Race Consciousness. And from inspecting everyone’’s opinion during the process of discussion, we could conversely use these opinions to prove the context of postwar Taiwan literature development.
Therefore, this thesis is to use the articles about the controversy of Kou-Min Literature as main part, and analyze different standpoints in this controversy through realizing these intellectuals’ literature concept and the position of media that published all related articles. Finally, put the controversy about Kou-Min Literature into the context of the Taiwanese literature, and try to search historical value and position of Kou-Min Literature.
關鍵字(中) ★ 皇民文學
★ 皇民文學論爭
★ 皇民化運動
關鍵字(英) ★ Kou-Min-Ka Movement
★ the controversy about Kou-Min Literature
★ Kou-Min Literature
論文目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前人研究成果回顧與檢討 6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章節安排 9
第二章 皇民文學的發源與軌跡 12
第一節 日本殖民下的台灣社會與文學發展動向 12
一、戰時體制與台灣社會與皇民化運動 12
二、皇民化運動時期的文壇與作家 15
三、「皇民文學」一詞的出現及定義 18
第二節 戰後皇民文學研究及作家去向 20
一、皇民文學作家在戰後的困境與對策 20
(一)周金波:遠離文壇明哲保身 22
(二)陳火泉:八十歲學吹鼓手 28
(三)王昶雄:抗議精神創作不輟 31
二、戰後台灣文壇發展與皇民文學研究 35
第三節 小結 47
第三章 皇民文學論爭始發
─ 七○年代末期到解嚴前的皇民文學論爭 48
第一節 時代與社會背景 48
第二節 論爭過程與內容分析 52
一、殖民地受害者的文學:鍾肇政的「同情」路線 52
二、犬儒主義到理念認同:葉石濤的皇民文學觀 55
三、苦惱情感與荒蕪思想:「三腳仔」文學論爭 57
四、是漢奸還是愛台作家:西川滿文學論爭 59
(一)西川滿與日本文學的關係 62
(二)西川滿與台灣文學的關係 64
(三)殖民地傷痕與台灣文學:王曉波回應張良澤之意見 71
(四)台灣文學來自台灣人意識:尹章義的觀點 72
五、是民族情結還是抗議意識:張恆豪與王曉波的論爭 73
第三節 小結:中華民族主義情感下的不同路線 79
第四章 皇民文學論爭再起─解嚴後的皇民文學論爭 87
第一節 時代與社會背景 87
第二節 論爭過程與內容分析 90
一、各擇立場‧各自解讀
(一)沒有皇民文學:葉石濤的思想轉變 90
(二)騷動的靈魂:林瑞明的皇民文學觀 95
(三)歷史的悲劇‧認同的盲點:羊子喬的皇民文學觀 97
(四)另類文學還是異類文學:彭瑞金的皇民文學觀 98
二、副刊上的皇民文學論爭 100
三、皇民文學如何定義:台、日學者的辯證 107
四、「人間思想與創作叢刊」的批判立場 114
五、「台灣文學史觀」架構爭議中的皇民文學問題 118
六、《台灣文學這一百年》一書的皇民文學論議 121
第三節 小結:不同民族主義下的意識分歧 127
第五章 結論 134
參考書目 137
附表 皇民文學相關論爭資料表 146
參考文獻 一、史料與文獻
史明著《台灣人四百年史》,美國:蓬島文化公司,1980。
戴國輝著《台灣史研究》,台北:遠流出版社,1985.03。
葉石濤著《台灣文學史綱》,台北:春暉出版社,1987.02。
白少帆編《現代台灣文學史》,瀋陽:遼寧大學出版社,1987.12。
彭瑞金著《台灣新文學運動四十年》,台北: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1991.03。
黃昭堂著,黃英哲譯:《台灣總督府》,台北:前衛出版社,1994.04。
許極燉著《台灣近代發展史》,台北:前衛出版社,1996.09。
戚嘉林著《台灣史》第四冊 ,台北:農學社,1998。
台灣總督府情報課編《決戰台灣小說集‧乾之卷/坤之卷‧序文》,東京:株式會社ゆまに書房,2000。
古繼堂編《簡明台灣文學史》,北京:時事出版社,2002.06。
趙遐秋、呂正惠編《台灣新文學思潮史綱》,台北:人間出版社,2002.06。
二、文本
李南衡編《日據下台灣新文學》,台北:明潭出版社,1979。
葉石濤、鍾肇政編《光復前台灣文學全集》,台北:遠景出版社,1979。
陳火泉著〈道〉,《民眾日報》副刊,1979.07.07-1979.08.16。
《台灣文藝》《台灣新文學雜誌叢刊》第17卷,台北:東方文化書局編印,1981。
西川滿著,葉石濤譯《西川滿小說集1》,高雄:春暉出版社,1997。
西川滿著,陳千武譯《西川滿小說集2》,高雄:春暉出版社,1997。
王昶雄著《王昶雄全集》,台北:台北縣立文化局,2002。
周金波著《周金波集》,台北:前衛出版社,2002。
三、專書
葉榮鐘著《小屋大車集》,台中:中央書局,1977.12。
何欣著《中國現代小說的主潮》,台北:遠景出版社,1979.03。
尉天驄編《鄉土文學討論集》,台北:遠景出版社,1980。
陳火泉著《悠悠人生路》,台北:九歌出版社,1980.01。
陳火泉著《人生長短調》,台北:九歌出版社,1983.07。
陳映真著《陳映真作品集11:中國結》,台北:人間出版社,1988.05。
張良澤著《四十五自述─我的文學歷程》,台北:前衛出版社,1988.09。
台灣文學研究會主編《先人之血‧土地之花》,台北:前衛出版社,1989。
《台灣文學發展現象─五十年來台灣文學研討會論文集(二)》,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96.06。
葉石濤著《文學回憶錄》,台北:遠景出版公司,1983.04。
葉石濤著《台灣文學的悲情》,高雄:派色文化出版社,1990.01。
葉石濤著《走向台灣文學》,台北:自立晚報社出版部社,1990.03。
葉石濤著《台灣文學的困境》,高雄:派色文化出版社,1992。
葉石濤著《展望台灣文學》,台北:九歌出版社,1994.08。
林瑞明著《台灣文學的本土觀察》,台北:允晨出版社,1996。
張良澤著《台灣文藝與我》,台北:遠景出版社,1997。
許俊雅著《日據時期台灣小說研究》,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2.02。
白先勇著《第六隻手指》,台北:爾雅出版社,1995。
錢理和、鍾肇政著《臺灣文學兩鍾書》,台北:草根文化出版,1998.02。
張金墻《斷裂與再生─《台灣文藝》研究》,台南:台南市立文化中心,1999.06,
陳映真、曾建民編《台灣文學問題論議集》,台北:人間出版社,1999.09。
曾健民編《清理與批判》,人間思想與創作叢刊1998年冬季號,台北:人間出版社,1998.12。
曾健民編《噤啞的論爭》,人間思想與創作叢刊1999年秋季號,台北:人間出版社,1999.10。
陳映真編《告別革命文學?》,人間思想與創作叢刊2003冬季號,台北:人間出版社,2003.12。
游勝冠《臺灣文學本土論的興起與發展》,台北:前衛出版社,1996.07。
李魁賢編《望你永遠在我心內─王昶雄先生追思集》,台北:台北縣政府文化局,2000。
林淇瀁著《書寫與拼圖:台灣文學傳播現象研究》,台北:麥田出版社,2001.10。
陳芳明著《後殖民台灣:文學史論及其周邊》,台北:麥田出版社,2002.04。
陳建忠著《日據時期台灣作家論:現代性、本土性、殖民性》,台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2004.08。
陳映真編《迎回尾崎秀樹》,人間思想與創作叢刊2005春季號,台北:人間出版社,2005.04。
陳芳明著《孤夜讀書》台北:麥田出版社,2005.09。
外文專書(譯著)
黃英哲編,涂翠花譯《台灣文學研究在日本》,台北:前衛出版社,1994.12。
岡崎郁子 著,葉笛、鄭清文、凃翠花譯:《台灣文學─異端的系譜》,台北:前衛出版社,1996.09。
垂水千惠著,凃翠花譯《台灣的日本語文學》,台北:前衛出版社,1998.01。
尾崎秀樹著,陸平舟譯《舊殖民地文學的研究》,台北:人間出版社,2004.11。
藤井省三著,張季琳譯《台灣文學這一百年》,台北:麥田出版社,2004.08。
四、報紙期刊論文
(一)皇民文學論爭相關文章
鍾肇政〈日據時期台灣文學的盲點-對『皇民文學』的一個考察〉,《聯合報》副刊,1979.06.01。
鍾肇政〈問題小說「道」及其作者陳火泉〉,《民眾日報》,1979.07.07。
陳映真〈思想的荒蕪─讀「苦悶的台灣文學」敬質於張良澤先生〉,《中國時報》人間副刊,1981.02.22。
張良澤〈西川滿書誌〉,《臺灣文藝》84期,1983.09。
許南村(陳映真)〈談西川滿與台灣文學〉,《文季》1卷6期,1984.03。
張良澤〈戰前在台灣的日本文學─以西川滿為例:兼致王曉波先生〉,《文季》2卷3期,1984.09。
王曉波〈殖民地傷痕與台灣文學:敬答張良澤先生〉,《文季》2卷3期,1984.09。
近藤正巳〈西川滿札記〉,《文季》2卷3期,1984.09。
尹章義〈台灣意識與台灣文學:兼致宋冬陽、張良澤兩先生〉,《文季》2卷4期,1984.12。
張恆豪〈超越民族情節,重回文學本位-楊逵何時卸下「首陽農園」?〉,《文星》復刊號,1986.09。
王曉波〈把抵抗深藏在底層-論楊逵的「『首陽』解除記」和「皇民文學」〉,《文星》復刊3號,1986.11。
林瑞明〈騷動的靈魂--決戰時期的臺灣作家與皇民文學〉,《台灣文藝》136期,1993.05。
羊子喬〈歷史的悲劇‧認同的盲點─讀周金波《水癌》、《「尺」的誕生》有感〉,《文學台灣》8期,1993.10。
彭瑞金〈另類文學還是異類文學〉,《文學台灣》,1997.07。
張良澤〈正視台灣文學史上的難題-關於台灣「皇民文學」作品拾遺〉,《聯合報》副刊,1998.02.10。
彭瑞金〈文學應有抗拒庸俗的能力與毅力〉,《文學台灣》26期,1998.04。
張良澤〈台灣「皇民文學」作品拾遺 (二) 〉,《聯合報》副刊,1998 .04.02。
陳映真〈精神的荒蕪-張良澤皇民文學論的批評〉,《聯合報》副刊,1998.04.02-04。
張良澤〈正視台灣文學史上的難題〉,《聯合報》副刊,1998.04.10。
彭歌〈醒悟吧! 回應陳映真《精神的荒蕪》一文〉,《聯合報》副刊,1998.04.22。
馬森〈愛國乎! 愛族乎!─「皇民文學」〉,《聯合報》副刊,1998.04.27。
張良澤〈台灣「皇民文學」作品拾遺〉,《民眾日報》19版,1998.05.10。
陳映真〈近親憎惡與皇民主義〉,《聯合報》副刊,1998.07.05-07。
游勝冠〈在殖民者與被殖民者之間徘徊:又見一場以皇民文學為焦點的論戰〉,《聯合報》,1998.07.24。
陳玉燕譯,張良澤著〈苦惱的台灣文學〉,《淡水牛津文藝》,2卷,1999.01。
曾健民〈台灣「皇民文學」的總清算─從台灣文學的尊嚴出發〉,《清理與批判》,人間思想與創作叢刊1998年冬季號,台北:人間出版社,1998.12。
劉孝春〈試論皇民文學〉,《清理與批判》,人間思想與創作叢刊1998年冬季號,台北:人間出版社,1998.12。
中島利郎〈「皇民文學」的形成:─周金波關於遠景出版社《光復前台灣文學前集》〉,《文學台灣》,1999.07。
曾健民〈一個日本「自虐史批判觀」者的皇民文學論〉,《噤啞的論爭》,人間思想與創作叢刊1999年秋季號,台北:人間出版社,1999.10。
陳建忠〈徘徊不去的殖民主義幽靈─評垂水千惠《台灣的日本語文學》〉,《噤啞的論爭》,人間思想與創作叢刊1999年秋季號,台北:人間出版社,1999.10。
陳映真〈以意識形態代替科學知識的災難--批評陳芳明先生的〈臺灣新文學史的建構與分期〉〉,《聯合文學》189期,2000.07。
陳芳明〈馬克思主義有那麼嚴重嗎?--回答陳映真的科學發明與知識創見〉,《聯合文學》190期,2000.08。
陳映真〈關於臺灣「社會性質」的進一步討論--答陳芳明先生〉,《聯合文學》191期,2000.09。
陳芳明〈當臺灣文學戴上馬克思面具--再答陳映真的科學發明與知識創見〉,《聯合文學》192期,2000.10。
陳映真〈陳芳明歷史三階段論和臺灣新文學史論可以休矣!--結束爭論的話〉,《聯合文學》194期,2000.12。
曾健民〈「戰後再殖民論」的顛倒--關於陳芳明的戰後文學史觀的歷史批判〉,《聯合文學》195期,2001.01。
陳芳明〈有這種統派,誰還需要馬克思?--三答陳映真的科學創見與知識發明〉,《聯合文學》202期,2001.08。
陳映真〈駁陳芳明再論殖民主義的雙重作用〉,《反對言偽而辯─陳芳明台灣文學論、後現代論、後殖民論的批判》台北:人間出版社,2002.08。
呂正惠〈陳芳明「再殖民論」質疑〉,《聯合文學》206期,2001.12。
曾健民〈台灣光復期歷史「辯誣」─可悲的分離主義文學〉,《反對言偽而辯─陳芳明台灣文學論、後現代論、後殖民論的批判》台北:人間出版社,2002.08。
杜繼平〈跳蚤「左派」的滿紙荒唐言─評陳芳明的所謂左翼台灣史觀〉,《反對言偽而辯─陳芳明台灣文學論、後現代論、後殖民論的批判》台北:人間出版社,2002.08。
橋本恭子〈何謂「臺灣ナショナリズム(Nationalism)」?--讀藤井省三「臺灣文學一百年」(《台灣文學この百年》)〉,《水筆仔》第9-10期,2000.06。
陳映真〈警戒第二輪台灣「皇民文學」運動的圖謀─讀藤井省三《百年來的台灣 文學》:批評的筆記(一)〉,《告別革命文學?》,人間思想與創作叢刊2003 冬季號,台北:人間出版社,2003.12。
藤井省三〈回應陳映真對拙著「臺灣文學百年」之誹謗中傷〉,《聯合文學》236期,2004.06。
鄭炯明〈你所不知道的陳映真--讀藤井省三《臺灣文學這一百年》的一些感想〉,《文學台灣》52期,2004.10。
陳映真〈避重就輕的遁辭--對於藤井省三「駁陳映真:以其對於拙著「臺灣文學這一百年」的誹謗中傷為中心」的駁論〉,《印刻文學生活誌》16期,2004.12。
趙遐秋〈藤井省三為「皇民文學」招魂,意在鼓吹「文學台獨」!〉,《迎回尾崎秀樹》,人間思想與創作叢刊2005春季號,台北:人間出版社, 2005.04。
官土生〈批評藤井就是「威脅東亞的言論自由」嗎?─斥藤井省三的粗暴之言〉,《迎回尾崎秀樹》,人間思想與創作叢刊2005春季號,台北:人間出版社,2005.04。
陳映真〈評藤井省三的假日本鬼子共同體想像─讀籐井省三《百年來的台灣文學》批判的筆記(二)〉,《迎回尾崎秀樹》,人間思想與創作叢刊2005春季號,台北:人間出版社, 2005.04。
江林信〈臺灣文學的哇沙米--評藤井省三《臺灣文學這一百年》〉,《文訊》245期,2006.03。
(二)其他相關研究文獻
夏濟安〈致讀者〉,《文學雜誌》第一期,1965.09。
陳火泉〈關於「道」這篇小說〉,《民眾日報》,1979.07.07。
詹宏志〈兩種文學心靈--評兩篇聯合報小說獎得獎作品〉,《書評書目》93期,1981.01。
葉石濤〈台灣文學的願景〉,《文學界》1期,1982.01。
彭瑞金〈台灣文學應以本土化為首要課題〉,《文學界》2期,1982.04。
王昶雄〈老兵過河記〉,《台灣文藝》76期,1982.05。
《文友通訊》全文重刊,《文學界》第五期,1983.01
陳火泉〈被壓靈魂的昇華 我在台灣淪陷時期的文學經驗〉,《文訊》7卷8期,1983.02。
編輯部〈發刊的話〉,《文季》1卷1期,1983.04,頁1-2。
陳映真〈中國文學和第三世界文學之比較〉,《文季》1卷5期,1984.01。
宋冬陽(陳芳明)〈現階段台灣文學本土化的問題〉,《臺灣文藝》86期,1984.01。
吳德山〈走出「台灣意識」的陰影〉,《夏潮》,1984.03。
葉石濤〈流淚播種的,必歡呼收割〉,《文學界》9期,1984.02。
編輯部〈編輯室報告〉,《文季》1卷6期,1984.03。
編輯部〈編輯室報告〉,《文季》2卷3期,1984.09。
編輯部〈編輯室報告〉,《文季》2卷4期,1984.12。
編輯部〈創刊的話〉,《人間》雜誌創刊號,1985.11。
葉石濤〈四○年代的台灣文學〉,《文學界》20期,1986.11。
葉石濤〈光復前台灣的文學雜誌〉,《文訊》,1986.12。
吳浩〈葉石濤研究資料〉,《台灣文學觀察雜誌》1期,1990.06。
陳芳明〈撐起九○年代的旗幟─《台灣文學》發刊詞〉,《台灣文學》創刊號,1991.12。
彭瑞金〈站在起跑線上〉《台灣文學》創刊號,1991.12。
周金波述,邱振瑞譯〈周金波特輯 我走過的道路--文學、戲劇、電影〉,《文學台灣》23期,1997.07。
陳芳明〈第一章 台灣新文學史的建構與分期〉,《聯合文學》178期,1999.08。
葉石濤〈敬悼王昶雄先生〉,《文學台灣》第34期,2000年4月。
鄭清文〈停雲與飛鳥〉,《文學台灣》第34期,2000年4月。
莊紫蓉〈淡水河畔的美麗漣漪─王昶雄專訪〉,《淡水牛津文藝》7期,2000.04。
陳芳明〈台灣新文學史第七章--皇民化運動下的四O年代文學〉,《聯合文學》187期,2000.08。
陳芳明〈台灣新文學史第8章--殖民地傷痕即其終結〉,《聯合文學》191期,2000.09。
羅奇〈陳映真的堅持,由《人間》雜誌到「人間思想與創作叢刊」〉,《聯合報》41 版,1999.9.20。
林瑞明、林玲玲〈從鄉土文學到臺灣文學--葉石濤與臺灣文學的建構(1965∼2000)上、下〉,《文學台灣》37、38 期,2000.01、2001.04。
王甫昌〈民族想像、族群意識與歷史─《認識臺灣》教科書爭議風波的內容與脈絡分析〉,《台灣史研究》8卷2期,2001.12。
王學玲〈日據時期「皇民論述」的身份認同策略─以陳火泉〈道〉為主的討論〉,《中外文學》358期,2002年3月。
李文卿〈穿越皇民化運動時期的動員表象--<決戰臺灣小說集>編輯結構析探〉,《臺灣文學學報》3期,2002年12月。
鄭明珠〈論「皇民文學」詮釋應有的態度〉,《東方人文學誌》2卷1期,2003.03。
彭瑞金〈台灣人的文學〉,《文學台灣》57期,2006.01。
林慧敏〈從《文學界》到《文學台灣》〉,《屏東教育大學學報》25期,2006.09。
五、學位論文
柳書琴《戰爭與文壇──日據末期台灣的文學活動》,台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
謝春馨《八十年代臺灣文學正名論》,中央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1995。
井手勇《決戰時期台灣日人作家與皇民文學》,成功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
蔡其昌《戰後(1945-1959)台灣文學發展與國家角色》,東海大學歷史所碩士論文,1996。
王郁雯《台灣作家的「皇民文學」(認同文學)之探討------以陳火泉、周金波的小說為研究中心》,文化大學日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
李文卿《殖民地作家書寫策略研究——以皇民化運動時期《決戰台灣小說集》為中心》,暨南國際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
姚蔓嬪《王昶雄小說研究》,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
游勝冠《殖民主義與日據時代台灣文學的文化抗爭》,清華大學中文所博士論文,2000。
梁竣瓘《中國大陸學者論台灣文學:以小說為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5。
曾巧雲《未完成進行式─戰前、戰後皇民文學論爭/述》,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2005。
王敬翔《日本統治期台灣皇民文學之考察-以決戰時期文學為中心》,中國文化大學日本研究所,2005。
指導教授 李瑞騰(Jui-teng Lee) 審核日期 2007-7-18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