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 |
黃琦(Chi Huang)
查詢紙本館藏 |
畢業系所 |
中國文學系 |
論文名稱 |
京劇小生藝術研究--以葉盛蘭為論述對象 (The Research of the Xiao-Sheng of Beijing Opera—Take Sheng-Lan Yeh as the Research Object)
|
相關論文 | |
檔案 |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
摘要(中) |
京劇表演研究中,少有以小生演員為主討論的論文,因小生非京劇發展之主流。富連成科班出生的葉盛蘭,是京劇史上唯一以小生挑梁、組班的名角,擁有深厚的基本功底與藝術天份,創下許多小生劇目,代表作如:《群英會》、《轅門射戟》、《白門樓》、《羅成》、《周仁獻嫂》、《柳蔭記》、《白蛇傳》、《得意緣》等。
本文論述京劇小生藝術,以葉盛蘭為探討對象,研究方法採書面文獻蒐集與歸納、訪談相關人士,做為參考依據之外,更輔以葉盛蘭演出錄音資料分析,探討其藝術成就、影響與貢獻。
文中先對葉盛蘭一生自坐科、拜師、搭班、自組育化社、加入國家劇團等藝術等經歷進行梳理,再確立其對小生一行表演藝術之提昇、京劇小生劇目增加等貢獻。並指出其表演設計注重從人物出發、並融合自身文武兼善的才能,影響今日小生演員須是全能型的表演者,而葉盛蘭嗓音之特色,以「龍虎鳳」三音結合,展現小生的陽剛氣質,遂成今日京劇小生形象普遍的審美觀。
葉盛蘭使小生在京劇圈的地位提昇,塑造了小生人物的典型。希冀本文探討葉盛蘭創作過程與經驗之結果,能對當代京劇小生藝術發展有所助益。 |
摘要(英) |
Sheng-lan Yeh is the only national actor who plays “Xiao-sheng” as leading role in the performances even though “Xiao-sheng” has not been much discussed in the paper since it is mostly the supporting role in the plays in Beijing Opera. Sheng-lan Yeh has his professional training from “Fu Lian Cheng Troupe” and founded “Yu Hua Troupe”. He has excellent foundation skills with good talent in Beijing Opera performances. He creates so many performances with “Xiao-sheng” as the leading role, such as: Zhou Yu, Liu Bu, Zhao Yun (The Romance of Three Kingdoms, San Guo Yan Yi), Luo Cheng (Sui Tang Yan Yi), Xu Xian (The Legend of White Snake, Bai She Zhuan), and Liang Shan Bo (The Butterfly Lovers).
This paper is focused on Sheng-lan Yeh’s performance, recorded and analyzed his artistic achievements, influences, and contributions. The thesis discuss his life from joining troupe and taking lessons from the master, joining other troupes for performances, until he founds “Yu Hua Troup” and become the national actor. His performances enrich the role “Xiao-sheng”, and when he designs a play, he starts from characters first. Because of his multi-talents in performances, he raises the level of the role “Xiao-sheng”- the actors have to be multi talents, and their voice can present all “Dragon voice”, “Tiger voice”, and “Phoenix voice” (describing natural voice and falsetto voice as the voice of animals). These components become the standards for critiques to judge whether this actor is a good “Xiao-sheng” or not.
Sheng-lan Yeh’s artistic life and experiences on both acting and play writing, and wish to benefi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ole “Xiao-sheng”, and broaden the research dimension on Beijing Opera. |
關鍵字(中) |
★ 葉派小生 ★ 京劇小生 ★ 京劇 ★ 大小嗓 ★ 葉盛蘭 |
關鍵字(英) |
★ Xiao-sheng (young male role) ★ Sheng-lan Yeh ★ Sheng-lan Yeh’s performance style ★ Beijing Opera ★ The natural voice and falsetto voice |
論文目次 |
第一章、緒論-----------1
第二章、京劇小生行當之演變-----------9
第一節、小生名詞探源-----------9
第二節、葉盛蘭以前的京劇小生代表人物-----------12
一、徽班進京至京劇成熟時期著名的小生演員(1800—1916)-----------12
二、鼎盛時期的小生演員(1917—1949)-----------18
第三節、京劇小生與崑曲小生——以呂布《連環記.小宴》為例-----------23
一、京、崑中的呂布戲-----------25
二、崑劇《連環記.小宴》與京劇《呂布與貂蟬.小宴》-----------28
第三章、葉盛蘭生平、藝術分期與傳人-----------37
第一節、葉盛蘭生平-----------37
第二節、葉盛蘭藝術分期-----------46
一、基礎扎根時期(1924—1930)-----------47
二、藝術磨練時期(1930—1946)-----------50
三、藝術成熟時期(1946—1949)-----------52
四、藝術發展╱停滯時期(1950—1964)-----------56
第三節、葉派傳人之突破-----------60
第四章、葉盛蘭唱念藝術特色析-----------67
第一節、京劇小生與大小嗓-----------67
第二節、葉盛蘭之念白藝術-----------72
第三節、葉盛蘭之演唱特色-----------90
第五章、結論-----------113
參考文獻-----------117
附錄一、葉盛蘭大事年表、葉盛蘭所得演出消息略表-----------129
附錄二、葉盛蘭代表及曾演劇目一覽表-----------133
附錄三、葉盛蘭存有錄音配像表-----------136
附錄四、葉盛蘭1937—1947年報紙微卷資料-----------138
附錄五、擷選念白之大小嗓對照表-----------139
附錄六、張月中主編《全元曲》「雜劇」例舉有「自稱小生」之劇-----------141 |
參考文獻 |
參考文獻(古籍在前,依姓氏筆劃排列)
一、專書、工具書
〔元〕夏庭芝、孫崇濤等箋注《青樓集箋注》,北京:中國戲劇,1990。
〔清〕李斗《揚州畫舫錄》,臺北:世界書局,1979。
上海藝術研究所、中國戲劇家協會上海分會《中國戲曲曲藝辭典》,上海:上海辭書,1985。
中國戲曲硏究院編《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第三冊〔明〕徐渭《南詞敘錄》、第四冊〔明〕王驥德《曲律》,北京:中國戲劇,1959。
中國戲曲志編輯委員會《中國戲曲志.北京卷》,北京:中國ISBN中心,1999。
中國戲曲學院編《京劇的歷史、現狀與未來》,北京:中國戲劇,2005。
中國戲曲學院編《彩霞集》,北京:中國戲劇,2000。
方問溪《梨園話》,劉紹唐、沈葦窗主編《平劇史料叢刊》,臺北:傳記文學,1974。
毛家華《京劇二百年史話》,臺北:文建會,1995。
王安祈《臺灣京劇五十年》,宜蘭縣五結鄉:傳藝中心,2002。
王安祈《金聲玉振:胡少安京劇藝術》,宜蘭縣五結鄉:傳藝中心,2002。
王安祈《為京劇表演體系發聲》,臺北:國家,2006。
王安祈《傳統戲曲的現代表現》,臺北:里仁,1996。
王安祈《當代戲曲》,臺北:三民,2002。
王安祈主編《蕙風蘭生:高蕙蘭紀念專輯》,臺北:國光劇團,2004。
王家熙,許寅整理《俞振飛藝術論集》,上海:上海文藝,1985。
王森然《中國劇目辭典》,石家莊:河北教育,1997。
北京市政協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京劇談往錄》,北京:北京出版社,1985。
北京市政協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京劇談往錄三編》,北京:北京出版社,1990。
北京市政協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京劇談往錄四編》,北京:北京出版社,1997。
北京藝術研究所、上海藝術研究所編著《中國京劇史》,北京:中國戲劇,1998。
田漢《田漢論創作》,上海:上海文藝,1983。
白雲生《白雲生文集》,北京:中國戲劇,2002。
何時希《一代小生宗師姜妙香》,北京:北京出版社,1994。
何時希《小生舊聞錄》,北京:北京戲曲研究所,1981。
余漢東《中國戲曲表演藝術辭典》,臺北:國家,2001。
吳小如《吳小如戲曲文錄》,北京:北京大學,1995。
吳小如《吳小如戲曲隨筆集》,天津:天津古籍,2005。
吳小如《京劇老生流派綜說》,北京:中華書局,2007。
吳小如《茗邊老話.「盛」「世」觀光記》,瀋陽:遼寧教育,2000。
吳同賓 編《京劇知識手冊》,天津:天津教育,2005。
李旭東等主編《中國戲劇管理體制概要》,北京:中國戲劇,1999。
李孝悌、王汎森、陳國棟主編《俗文學叢刊》第四輯戲劇類第十四~十六冊,臺北:新文豐,2004。
李紫貴口述、蔣健蘭整理《憶江南》,北京:中國戲劇,1996。
李濱生、李舒、朱文相《葉盛蘭與葉派小生藝術》,北京:北京出版社,1992。
周世瑞、周攸編著《周傳瑛身段譜》,臺北:國家,2003。
周育德主編《彩虹集》,北京:中國戲劇,2001。
周桓《小生隽傑葉盛蘭》,北京:人民音樂,2002。
周傳瑛口述、洛地整理《崑劇生涯六十年》,上海;上海文戲,1988。
林幸慧《京劇發展V.S.流派藝術》,臺北:里仁書局,2004。
武進、張肖傖《菊部叢談》,劉紹唐、沈葦窗主編《平劇史料叢刊》,臺北:傳記文學,1974。
波多野乾一著、鹿原學人譯《京劇二百年之歷史》,劉紹唐、沈葦窗主編《平劇史料叢刊》,臺北:傳記文學,1974。
侯玉山口傳,關漢德、侯菊紀錄整理《侯玉山曲譜》,北京、中國戲劇,1994。
俞振飛《振飛曲譜》,上海:上海音樂,1991。
姜亞沙、經莉、陳湛綺主編《中國早期戲劇畫刊》第廿六~三十冊、第卅四~卅六冊,北京:全國圖書館文獻縮微復製中心,2006。
洪惟助主編《崑曲演藝家、曲家及學者訪問錄》,臺北:國家,2002。
洪惟助主編《崑曲辭典》,宜蘭五結鄉:傳統藝術中心,2002。
唐伯弢《富連成三十年史》,劉紹唐、沈葦窗主編《平劇史料叢刊》,臺北:傳記文學,1974。
唐葆祥《俞振飛傳》,上海:上海文藝,1997。
孫玫《中國戲曲跨文化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6。
孫奕材《梨園采風》,臺北:中華文化復興總會、中華戲劇研究推行委員會,1991。
徐沛主編《中國戲曲表演史論》,北京:文化藝術,2002。
徐慕雲《梨園影事》,劉紹唐、沈葦窗主編《平劇史料叢刊》,臺北:傳記文學,1974。
紐驃 編《蕭長華藝術評論集》,北京:中國戲劇,1990。
翁偶虹《翁偶虹編劇生涯》,北京:中國戲劇,1986。
翁偶虹《翁偶虹戲曲論文集》,上海:上海文藝,1985。
馬少波等編著《中國京劇發展史》,臺北市:商鼎文化,1991。
張月中、王鋼主編《全元曲》,鄭州市:中州古籍,1996。
張永和《馬連良傳》,石家莊市:河北教育,1996。
張次溪編纂《清代燕都梨園史料》,北京:中國戲劇,1988。
張庚、郭漢臣《中國戲曲通史》,臺北:大鴻,1998。
張逸娟主編《傳統京劇人物造型薈萃》,北京:中國戲劇,2001。
梅蘭芳《梅蘭芳戲劇散論》,梅邵武等編《梅蘭芳全集》第三冊,石家莊:河北教育,2000。
梅蘭芳《舞臺生活四十年》,梅邵武等編《梅蘭芳全集》第一冊,石家莊:河北教育,2000。
郭金銳、陳偉武、麥耘、仇江編著《車王府曲本提要》,廣東:中山大學,1989。
陸萼庭《崑劇演出史稿》(修訂本),臺北:國家,2002。
陸萼庭《清代戲曲與崑劇》,臺北:國家,2005。
陶君起《京劇劇目初探》,北京:中國戲劇,1980。
章詒和《一陣風,留下了千古絕唱》,臺北:時報文化,2005。
章詒和《伶人往事:寫給不看戲的人看》,臺北市:時報文化,2006。
章遏雲《章遏雲自傳》,臺北:大地,1985。
傅雪漪《戲曲傳統聲樂藝術》,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85。
曾百融主編《京劇劇目辭典》,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9。
曾迺平《京劇問答三百題》,北京:文化藝術,2007。
焦克 編選《藝術嗓音的訓練和保健》,北京:北京出版社,1986。
楊世彭《導戲、看戲、演戲》,臺北:時報文化,1999。
楊振淇《京劇音韻知識》,北京:中國戲劇,1991。
萬如泉、萬鳳姝選編、記譜《葉盛蘭葉少蘭父子唱腔選集》,北京:中國戲劇,1990。
葉盛長敘事、陳邵武撰文《梨園一葉》,北京市:中國戲劇,1990年。
廖奔、劉彥君《中國戲曲發展史》,太原:山西教育,2003。
趙聰《中國大陸的戲曲改革》,香港:香港中文大學,1969。
劉嵩崑《京師梨園世家》,南昌:江西美術,2007。
劉嵩崑《京師梨園故居》,南昌:江西美術,2007。
劉嵩崑《京師梨園軼事》,南昌:江西美術,2007。
劉慧芬《京劇劇本編撰理論與實務》,臺北:文津,2005。
盧文勤《京劇聲樂研究》,上海:上海文藝,1984。
盧文勤《戲曲聲樂教學談》,山西太原:北岳文藝,1991。
遲金聲《馬連良》,長沙:湖南文藝,1987。
錢南揚《戲文概論》,臺北:里仁,2000。
錢南揚校著《永樂大典戲文三種校注》,臺北:華正書局,1990。
薛良《歌唱的藝術》,臺北:丹青圖書,1987。
魏子雲《京劇表演藝術家》,臺北:臺灣學生,2002。
羅貫中撰、毛宗崗批、饒彬校注《三國演義》,臺北:三民書局,2007。(二版一刷)
蘇移《京劇二百年概觀》,北京:燕山,1989。
二、學位論文、期刊文章
(一)學位論文
馬薇茜《京劇小生行當表演藝術之研究》,臺北:中國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李崇林《運用「男性假聲演唱」之研究-從假聲男高音談起》,臺北:中國文化大學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二)期刊文章
一得軒主〈名伶訪問記──訪姜妙香〉,《戲曲藝術》1990年第3期,頁16-18。
人民音樂記者〈蕭長華先生對京戲小生唱法的意見〉,《人民音樂》1955年第2期,頁14。
于萬增〈筆談京劇小生〉(一),《中國京劇》2008年第2期,頁54-55。
于萬增〈筆談京劇小生〉(二),《中國京劇》2008年第3期,頁54-55。
于萬增〈筆談京劇小生〉(三),《中國京劇》2008年第4期,頁54-55。
元皓〈程繼仙為我說《販馬記》的三換衣:朱世友的生命和他的小生藝術〉,《大雅》2000年8月號。
王永運〈神采飛揚的葉盛蘭〉,《中國戲劇》2006年第1期,頁61-62。
王安祈〈戲是薰出來的〉,《表演藝術PAR》第136期(2004年4月),頁72-75。
王宗偉〈葉盛蘭創新二三事〉,《中國京劇》1997年第6期,頁51。
王威〈京劇小生聲腔藝術的發展〉,《青年文學家》2006年第6期,頁55。
王清輝〈戲曲新時代之春——《白毛女》首登京劇舞臺〉,《中國京劇》1993年第6期,頁46。
王華〈淺談京劇小生表演藝術〉,《戲劇文學》2004年第6期,頁70。
王震亞〈京戲小生唱法應如何發展〉,《人民音樂》,1995年第2期,頁14-15。
王震亞〈京戲小生唱法應如何發展〉,《人民音樂》1955年第2期,頁14。
王譽之〈緬懷良師益友姜老──紀念姜妙香教授誕辰一百周年〉,《戲曲藝術》1990年第3期,頁19-20。
包緝庭〈富連城時期的葉盛蘭〉,《大成》第45期(1977年8月),頁57-59。
史書勳〈在變聲期應該怎樣保護嗓子與練聲〉,《戲曲藝術》1981年第3期,頁99-102。
田大文〈京劇「川派小生」的祕招-評朱福俠《憶十八》的成功創造〉,《中國戲劇》1998年12期,頁44-45。
田傳洋〈談戲曲演員的嗓音訓練〉,《安徽新戲》1997年第2期,頁94-95。
白雲生〈目前京戲小生唱法需要改進〉,《人民音樂》1955年第1期,頁37。
石韌〈京戲小生唱法的商討〉,《人民音樂》1954年第6期,頁56-57。
伊平〈氣韻奪人——葉少蘭演唱《小宴》〔娃娃調〕欣賞,《中國戲劇》1985年第2期,頁46-47。
伊鈺〈葉少蘭:一唱三嘆有餘音〉,《國際人才交流》1997年第2期,頁54-56。
安志強〈朱福俠大器晚成〉,《中國戲劇》1998年第4期,頁50-51。
朱福俠〈我演《羅成》〉,《戲曲藝術》1993年第3期。頁35-37。
江上舟〈小生難忘葉盛蘭〉,《大成》第43期(1977年6月),頁64-66。
吳曉報〈京戲小生唱法可不必發展〉,《人民音樂》1954年,第2期。頁60-61。
宋鐵錚〈懷念俞振飛老師〉,《戲曲研究通訊》第二、三期(2004年8月),頁154-163。
李宗白〈京劇史系年輯要(二)(1875—1911)〉,《戲曲研究》第四十七輯(1993年12月),頁166-193。
李泰山〈淺談徽劇《臨江會》及其表演〉,《安徽新戲》1999年06期,頁57-60。
李舒〈表演程式的技術性與表現性(下)〉,《戲曲藝術》1991年第1期,頁78-82。
李舒〈表演程式的技術性與表現性(上)〉,《戲曲藝術》1990年第4期,頁44-47。
杜銘〈論中國戲曲舞蹈與形象創造〉,《黃梅戲藝術》2006年第2期,頁13。
周仁杰〈出國何必改行當〉,《上海戲劇》1988年第6期,頁33。
季玲〈「大本嗓」如何改變「混合聲」〉,《南都學壇》1994年第1期,頁117-118。
尚冠雄〈《柳蔭記》二三事〉,《中國京劇》2007年09期,頁15。
帛言〈第一屆「梅花獎」獲得者──葉少蘭:一位善於思索的京劇演員〉,《戲劇藝術》1984年第3期,頁4-6。
昌言〈馬寶山談窮生表演〉,《中國戲劇》1962年第4期,頁56。
金素秋〈談談拾玉鐲的表演〉,《戲曲藝術》1986年第4期,頁19-22。
俞振飛〈談尊師愛徒與我的表演經驗〉,《戲曲研究》1958年第1期,頁61-69。
俞振飛口述,徐希博記錄整理〈從《群英會》中的周瑜談起──為紀念程繼先老師逝世三十八周年(續完)〉,《上海戲劇》1981年第4期,頁36-38。
俞振飛口述,徐希博記錄整理〈從《群英會》中的周瑜談起──為紀念程繼先老師逝世三十八周年〉,《上海戲劇》1981年第3期,頁25-28。
姜妙香〈談談京劇小生的唱唸〉,《戲曲藝術》1979年第1期(創刊號),頁37-42。
姜妙香〈談談京劇小生唱大嗓問題〉,《中國戲劇》1964年第3期,頁30-33。
姜家祥、袁其明〈關於京劇小生唱法的探討〉,《戲曲研究》1980年第一輯,頁348-355。
孫大樂〈父子兩代《白門樓》〉,《中國京劇》2008年第2期,頁40-41。
殷偉〈徐小香改戲的啟迪〉,《當代戲劇》1982年第12期,頁60-61。
翁舜和〈不信東風喚不回——記著名姜派傳人楊小卿專場〉,《中國京劇》1993年第3期,頁60。
茹富蘭遺作,陳建榮、奎生整理〈談《石秀探莊》和《林沖夜奔》〉,《戲曲藝術》1981年第4期,頁72-81。
馬少波〈關於京劇《白毛女》〉,《新文化史料》1995年第2期,頁27-30。
馬明群《變聲期嗓音研究——在全國戲曲嗓音研究交流會上的發言》,《戲曲藝術》1980年第4期,頁40-45。
張本瀛〈京劇葉派小生表演藝術家──葉少蘭〉,《中國京劇》2004年第4期,頁18-20。
張玉鵬〈漫話京劇小生的發聲、臺步和做功〉,《戲曲藝術》1983年第4期,頁54-56。
張君秋〈憶盛蘭兄〉,《中國戲劇》1994年第8期,頁24-25。
張嵐方〈先師葉盛蘭晚年〉,《大成》第170期(1988年1月),頁58-65。
盛海寧〈京劇雉尾生〉,《戲影月報》2005年第6期,頁62。
盛海寧〈葉派小生的陽剛之美〉,《戲影月報》2005年第5期,頁74。
郭永江〈五小生談小生藝術〉,《中國戲劇》1982年第11期,頁58-59。
郭彩萍〈談晉劇《小宴》中的翎子功〉,《戲曲藝術》1989年01期,頁23-25。
陳宜玲〈紀念姜妙香誕辰九十周年 中國戲曲學院舉行座談會〉,《戲曲藝術》1980年第2期,頁44。
陳建新〈京劇小生的美學風格〉,《戲劇文學》2007年06期,頁79-81。
陳陶〈對京戲小生唱法的我見〉,《人民音樂》1954年第2期,頁61。
陳詔〈《群英會》與諸葛亮的鬍鬚——戲劇美學雜談〉,《上海戲劇》1984年第3期,頁54-55。
陳義敏〈京劇史系年輯要(一)(1752—1874)〉,《戲曲研究》第四十六輯(1993年6月),頁187-203。
陳義敏〈京劇史系年輯要(三)(1912-1926)〉,《戲曲研究》第四十八輯(1994年3月),頁187-220。
曾榮華〈略談川劇小生的表演問題〉,《戲曲藝術》1957年1期,頁42-43。
曾榮華口述、戴德源整理〈物各有主、貌貴相宜——談川劇小生的靴網及其使用〉,《戲曲藝術》1984年01期,頁48-51。
舒湮〈看了《得意緣》〉,《中國戲劇》1989年第6期,頁8-9。
舒模〈悠久的民族聲樂藝術傳統〉,《戲曲藝術》1957年第2期,頁17-29。
舒模〈對京戲小生唱法的意見〉,《人民音樂》1955年第3期,頁21-22。
馮牧〈舒卷風雲吐納珠玉——懷念葉盛蘭〉,《中國京劇》1994年第5期,頁46-47。
馮炳桓〈談豫劇男聲行當的嗓音改革〉,《戲曲研究J52》1989年第6期,頁71-74。
黃克保《王瑤卿先生怎樣設計京劇《柳蔭記》的唱腔——中國戲曲研究院老藝人訪問記》(續),《中國戲劇》1995年第5期,頁45-49。
黃克保《王瑤卿先生怎樣設計京劇《柳蔭記》的唱腔——中國戲曲研究院老藝人訪問記》,《中國戲劇》1995年第4期,頁31-38。
黃定〈京劇小生一代宗師──姜妙香〉,《戲曲藝術》1990年第3期,頁21-28。
黃海澄〈京劇角色配置的美學意蘊—從小生說起〉,《J5舞臺藝術》2004年3期,頁35-38。
逯興才〈葉少蘭——京劇小生的希望〉,《中國戲劇》1982年第1期,頁19-22。
楊淵〈為培養優秀的京劇小生而努力〉,《中國京劇》1996年第2期,頁54-55。
楊淵〈論京劇小生的五子登科〉,《上海藝術家》1997年第1期,頁20-21。
楊澤新〈翻新舊曲韻更佳──看京劇演員朱福俠扮演的楊再興〉,《四川戲劇》1993年第4期。頁41-43。
葉少蘭〈《柳蔭記》排演體會〉,《中國戲劇》1987年第4期。頁50-52。
葉少蘭〈百日忌辰話翁老〉,《中國京劇》1994年第5期,頁48。
葉少蘭〈我的父親葉盛蘭〉,《大成》第218期(1992年1月),頁73-76。
葉少蘭〈振興戲劇義不容辭〉,《上海戲劇》2002年第11期,4-9。
葉少蘭〈排演翁偶虹劇作的體會〉,《戲曲研究》第四十七輯(1993年12月),頁120-122。
葉少蘭〈談葉派小生的聲腔藝術〉,《中國戲劇》1985年第2期,頁44-45。
葉少蘭〈懷念我父葉盛蘭〉,《大成》第175期(1988年6月),頁62-63。
葉盛蘭述,逯興才記〈既有行當更有人物〉,《戲曲藝術》1980年第3期,頁43-46。
葛次江〈移風社二三事〉,《中國戲劇》1961年Z9期,頁33-36。
劉大中〈遙想公瑾當年〉,《大成》第24期(1974年4月),頁26-28。
劉方正〈翎功的技法與翎子的選擇、保管〉,《戲曲藝術》1993年第2期,頁41-44。
劉方正〈戲曲特技之一──從《周仁獻嫂》談紗帽翅功〉,《戲曲藝術》1992年第4期,頁19-22。
劉夢德〈表演精湛 整理出新——看葉少蘭演的《羅成》有感〉,《上海戲劇》1984年第1期,頁29-30。
劉慧杰〈京劇小生的現狀與發展〉,《戲劇文學》2004年第8期,頁69。
蔡淑慎〈戲曲聲樂發聲法初探〉,《臺灣戲專學刊》第9期(2004年7月),頁367-387。
鄭盛薌〈京劇小生后繼有人——看葉少蘭演全部《羅成》〉,《中國戲劇》1984年第5期,頁60。
鄧小秋〈「大嗓小生」縱橫談〉,《藝術百家》1994年04期,頁88-90。
鄧小秋〈京劇的「大嗓小生」〉(一),《戲曲藝術》2001年03期,頁78。
鄧小秋〈演員的嗓子〉,《當代戲劇》2000年01期,頁36。
黎之彥〈田漢改編《西廂記》始末(下)〉,《中國戲劇》1991年第2期,頁52-55。
黎之彥〈田漢改編京劇《西廂記》始末〉,《中國戲劇》1991年第1期,頁25-27。
學昀〈徐小香何時南返?——戲曲史家王芷章先生遺述紀略〉,《中國戲劇》1985年第2期,頁64。
曉耕〈葉少蘭情繫京劇小生〉,《中國戲劇》1996年第7期,頁28-29。
蕭長華〈午夜挑燈修史劇——整理京劇《赤壁鏖兵》的回憶〉,《劇本》1961年Z3期,頁31-42。
錢崇禮〈試評京劇《赤壁之戰》〉,《中國戲劇》1959年第2期,頁5-8。
簡樸〈從延安平劇院到中國京劇院〉,《中國戲劇》1987年第5期,頁10-11。
羅丁〈在佛子嶺水庫的工農兵對京戲小生唱法的意見〉,《人民音樂》1954年第6期,頁58。
羅合如〈字、詞念唱方法的研究——主要是京劇方面的〉,《戲曲藝術》1953年第3期,頁83-95。
譚志湘〈為戲曲大廈添一磚一瓦——有感於朱福俠創演劇目携徒展演專場〉,《戲曲藝術》1998年第2期,頁79-81。
龔允怡〈我對京劇小生唱法問題的一些意見〉,《人民音樂》1954年第1期,頁58-59。
龔允怡〈對京戲小生唱法問題的補充說明〉,《人民音樂》1954年第6期,頁57-58。
龔義江〈朱福俠和他的《憶十八》〉,《中國戲劇》1997年第6期,頁38-39。
龔義江〈俞派藝術的「書卷氣」〉,《中國戲劇》1991年第11期,頁28-29。
三、劇本類
〔明〕王濟著、張樹英點校《明清傳奇選刊.連環記、金印記》,北京:中華書局,1988。
《清蒙古車王府藏曲本──叫關寫書全串貫》,北京:古籍,1991。
《清蒙古車王府藏曲本──得意緣總講》,北京:古籍,1991。
《清蒙古車王府藏曲本──謝冠全串貫》,北京:古籍,1991。
中國戲劇家協會編《中國地方戲曲集成—北京市卷》,北京:中國戲劇,1959。
北京市戲曲編導委員會編輯《京劇彙編》第41集,北京:北京出版社,1958。
上海文藝編《京劇曲譜集成》第四集《羅成叫關》,上海:上海文藝,1992。
天一出版社編輯委員會編《清宮大戲(三)鼎峙春秋》,臺北:天一,1986年。
田漢《田漢全集》第九卷戲曲〈西廂記〉,石家莊:花山文藝,2000。
田漢《白蛇傳》,《劇本》1953年8月號,頁7-34。
李孝悌、王汎森、陳國棟主編《俗文學叢刊》第三冊,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01。
范鈞宏《范鈞宏戲曲選》《九江口》,北京:中國戲劇,1988。
翁偶虹《翁偶虹劇作選》《周仁獻嫂》,北京:中國戲劇,1994。
張伯瑾《國劇大成》第六冊,臺北:中華書局,1970。
第一屆全國戲曲觀摩演出大會西南代表團整理《柳蔭記》(川劇),《劇本》1952年12月號,頁3-31。
陳予一《經典京劇劇本全編》,北京:國際文化出版公司,1996。
馮春航 校正《戲學指南》第四冊。臺北:廣文書局,1978。
董健、屠岸編《田漢代表作》,北京:中國戲劇,1998。
劉爭義編《戲考大全》第一、二、四冊。上海:上海書店,1990。
劉烈茂等編《車王府曲本菁華》先秦兩漢魏晉南北朝卷,廣東;中山大學,1993。
潘風俠主編《京劇集成》第四集,北京:新世界,1993。
錢德蒼編選、汪協如點校《綴白裘》,北京:中華書局,2005。
魏子雲《魏子雲戲曲集》第四集《大唐中興》,臺北:學生書局,1989。
四、報紙
王惠萍〈上海風雲錄——半百武旦反串稚齡小生:王芝泉挑演《雅觀樓》展現真功夫〉,《民生報》第10版(影劇新聞),1991年4月21日。
王惠萍〈休管謠言怎麼說、我們仍是好兄弟——馬玉琪、葉少蘭攜手發揚「葉派」〉,《民生報》第10版(影劇新聞),1988年11月16日。
包緝庭〈冷戲脞談 蔡家莊(下)〉,《聯合報》第6版(聯合副刊),1955年6月19日。
包緝庭〈冷戲脞談 蔡家莊(上)〉,《聯合報》第6版(聯合副刊),1955年6月17日。
包緝庭〈冷戲脞談 蔡家莊(中)〉,《聯合報》第6版(聯合副刊),1955年6月18日。
包緝庭〈鴛鴦淚來龍去脈〉(下),《聯合報》第13版(娛樂),1965年9月18日。
包緝庭〈鴛鴦淚來龍去脈〉(上),《聯合報》第13版(娛樂),1965年9月11日。
民生報訊〈民生劇評——劇情流暢、唱作精湛《梁祝》〉,《民生報》第11版(影劇新聞),1988年6月23日。
民生報訊〈前人栽苗、後人施肥、國劇已在臺灣生根,新生代演員強調:已走出自己的路〉,《民生報》第11版(影劇新聞),1988年4月12日。
民生報訊〈葉派小生傳人將隔岸打對臺——馬玉琪、葉少蘭師兄弟此番以梁祝互別苗頭〉,《民生報》第11版(影劇新聞),1988年6月3日。
朱婉清〈北京「國際票房」風華再現——錢江領軍第九度天津演出風生水起〉《臺灣申報》第4版,2007年5月21日。
何修〈粉墨瑣談 翠屏山〉,《聯合報》第8版(聯合副刊),1954年1月26日。
李湘芬、張語凡述〈紅朝伶人淚〉,《聯合報》第3版,1958年1月15日。
念初〈劇壇新苗-談小生「新血」〉,《聯合報》第6版,1959年4月24日。
秋柳〈伶票群像 有「鑽鍋」本領的劉玉麟〉,《聯合報》第6版(聯合副刊),1955年2月21日。
紀慧玲〈馬玉琪要唱熱戲劇季,首次嘗試演出《全本羅成》,並與魏海敏合演《金玉奴》〉,《民生報》第10版(影劇新聞),1991年4月20日。
夏志清〈外行談平劇,兼談寒山樓主及其新著(下)〉,《聯合報》第8版(聯合副刊),1980年11月30日。
夏志清〈外行談平劇,兼談寒山樓主及其新著(上)〉,《聯合報》第8版(聯合副刊),1980年11月29日。
孫克雲〈談「群英會」〉,《聯合報》第6版(新藝),1960年10月9日。
秦娟〈「他帶給我們很多啟示」京劇名家葉少蘭談張君秋先生〉,《臺灣申報》第4版,2007年6月16日。
馬玉琪專訪、張必瑜整理〈腔運龍鳳虎、喉渡自然音——對談葉派小生絕藝〉,《聯合報》第5版文化.藝術,1988年6月18日。
張冠〈俞振飛自投羅網〉,《聯合報》第4版,1955年6月16日。
楊明《由雙槍陸文龍說起》,《臺灣申報》第4版,2007年7月21日。
漣漪〈粉墨瑣談 小生泰斗程繼先〉,《聯合報》第6版(聯合副刊),1955年8月26日。
遠齋〈粉墨瑣談 扇子生一枝獨秀〉,《聯合報》第3版,1954年8月29日。
五、影音資料
《1937-1949中國京劇有聲大考——生、淨》CD,臺北:皇龍文化。
《1949-1964中國京劇有聲大考——生、旦》CD,臺北:皇龍文化。
《中國京戲精粹系列—群英會》VCD,臺北:龍騰工程,2001。
《戲寶—京劇精粹5》CD,廣東佛山市:廣東珠江音像出版社。
CCTV-11空中劇院《葉派小生折子戲專場》,北京:中央電視台,2007年4月28日。
朱福俠《憶十八》,約一九九○年代演出。
江其虎《京劇之星—江其虎》CD,北京:中國唱片公司,2002。
宋小川《京劇之星—宋小川》CD,北京:中國唱片公司,2002。
李宏圖《京劇之星—李宏圖》CD,北京:中國唱片公司,2002。
杜近芳、李少春、李潔、李寶春《中國京劇音配像精粹—白蛇傳》VCD,天津:天津文化藝術音像,2000。
周信芳、俞振飛、遲世恭、小王桂卿、蔡正仁、李崇善《中國京劇音配像精粹—群英會、借東風、華容道》,天津:天津文化藝術音像出版,2000。
俞振飛、蔡正仁《中國京劇音配像精粹——(崑曲)連環記.小宴》VCD。天津:天津文化藝術音像出版。
馬連良、葉盛蘭《優秀傳統戲曲——借東風》VCD,1957年電影版,北京:俏佳人出版。
馬連良、葉盛蘭《優秀傳統戲曲——群英會》VCD,1957年電影版,北京:俏佳人出版。
國立中央大學製作《一九八○年代崑劇名家錄影》DVD第七集,宜蘭: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張君秋、杜近芳、葉盛蘭、張萍、董圓圓、葉少蘭《中國京劇音配像精粹——西廂記》VCD,天津:天津文化藝術音像,2000。
陶明偉、胡錦芳、王德林《崑劇選輯(二)第三集——連環記.小宴》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策劃監製,中華民俗藝術基金會製作,1995年2月。
葉少蘭、康清濤《金獎京戲——打侄上墳》VCD,金獎京戲團訪臺聯演特輯第一輯,臺北:中視媒體集團,2003。
葉少蘭、許嘉寶《金獎京戲——周仁獻嫂》VCD,金獎京戲團訪臺聯演特輯第四輯,臺北:中視媒體集團,2003。
葉少蘭、許嘉寶《柳蔭記》VHS,約一九八○年代演出。
葉少蘭、許嘉寶《優秀傳統戲曲——呂布與貂蟬》VCD,1983電影版,北京:俏佳人出版。
葉少蘭、許嘉寶主演《呂布與貂蟬》VCD,北京:中國唱片上海公司。
葉少蘭、劉長瑜《得意緣》VHS,約一九八○年代演出。
葉少蘭《名角說戲——葉少蘭談京劇小生》錄音帶,北京:開明文教音像。
葉盛蘭、江其虎《中國京劇音配像精粹——水淹下邳》VCD,天津:天津文化藝術音像,2002。
葉盛蘭、李少春、葉少蘭、譚元壽《中國京劇音配像精粹——打侄上墳》VCD,天津:天津文化藝術音像,2000。
葉盛蘭、杜近芳、葉少蘭、黃孝慈《中國京劇音配像精粹——呂布與貂蟬》VCD。天津:天津文化藝術音像出版,2000。
葉盛蘭、杜近芳、葉少蘭、黃孝慈《中國京劇音配像精粹——周仁獻嫂》VCD,天津:天津文化藝術音像,2002。
葉盛蘭、杜近芳、葉少蘭、楊春霞《中國京劇音配像精粹——奇雙會》VCD,天津:天津文化藝術音像,2002。
葉盛蘭、荀慧生、尚小雲、葉少蘭、李薇華、李翔《中國京劇音配像精粹——得意緣》VCD,天津:天津文化藝術音像,2000。
葉盛蘭、葉少蘭《中國京劇音配像精粹——白門樓》VCD,天津:天津文化藝術音像,2000。
葉盛蘭、葉少蘭《中國京劇音配像精粹——羅成》VCD,天津:天津文化藝術音像,2000。
葉盛蘭、靳學斌《中國京劇音配像精粹——雅觀樓》VCD,天津:天津文化藝術音像,2002。
葉盛蘭、趙文奎、葉少蘭、吳鈺璋《中國京劇音配像精粹——飛虎山》VCD,天津:天津文化藝術音像,2000。
葉盛蘭《菊壇絕唱——葉盛蘭》CD,臺北:皇龍文化。
靳學斌《京劇之星——靳學斌》CD,北京:中國唱片公司,2002。
劉潔主持《京劇絕版賞析》第六輯VCD第1~3片,上海:中國唱片上海公司。
六、其他
《無處寫憂懷——上海崑劇團新編史劇、經典劇目》演出節目單,臺北:石頭出版社,2006年6月,於臺北城市舞臺。
《中國京劇院名角名劇大匯演》演出節目單,臺北:傳大藝術,2008年1月,於臺北國家戲劇院。
《兩岸六戲校聯合公演:青春年少好京采》演出節目單,臺北:皇龍文化,1998年7月,於臺北社教館。
七、網站
(一)戲曲錄音
中國京劇藝術網:http://www.jingjuok.com/
梨園經典:http://www.jingjuok.com/cnliyuan/index2.html
京劇老唱片:http://oldrecords.xikao.com/
(二)劇本
國立國光劇團劇本資料庫:http://www.kk.gov.tw/web/web/art.asp
中國京劇戲考:http://www.xikao.com/
(三)其他
我們的少蘭:http://bj3.netsh.com/bbs/100149/
梨園百年瑣記:http://history.xikao.com/
(四)網路文章
王雁來〈葉少蘭:倜儻才子文雅小生〉:http://tieba.baidu.com/f?kz=83580938 |
指導教授 |
李國俊(Kuo-chun Lee)
|
審核日期 |
2008-7-21 |
推文 |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
網路書籤 |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