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 |
陳憲中(Hsien-chung Chen)
查詢紙本館藏 |
畢業系所 |
中國文學系 |
論文名稱 |
宋明儒「以心著性」之哲學意義研究 (The research on the philosophical significance of Neo-Confucianism’s “I Hsin Tsu Hsing”)
|
相關論文 | |
檔案 |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
摘要(中) |
「以心著性」之概念是牟宗三先生詮釋宋明儒學之理論系統時所提出的義理間架,然其本人並未就此一概念本身所觸及的理論問題與哲學意涵做更進一步的分析與探究,是以本文之作主要是希望能就「以心著性」本身作為一獨立的哲學理論觀之,分析探究其哲學意涵與理論效力,從而證成此一概念的哲學性基礎以及對其理論意義能有較為系統的說明。筆者於文中將論證此一概念的理論架構作為宋明儒學發展中最為圓熟的哲學體系是如何判定並展現其理論意義的。是以筆者將主要由心性關係的論述、形上學層面的超越意涵以及人性中惡之根源的的問題意識切入,突顯出此系理論模式與其他儒學的不同及其殊勝之處。因此,本文的研究雖立基於文獻的根據,但並非是一歷史的研究,而是藉由文獻的閱讀進至哲學的詮釋,對於問題做一理性的知識之理解,藉此突顯出問題本身的哲學意義。
|
摘要(英) |
The concept of “I Hsin Tsu Hsing” is the skeleton of justice and reason formulated and interpreted by Mou Tsung-san’s theoretical system of Neo-Confucianism. However, he didn’t penetrate its theoretical problem philosophical significance through further analysis and research. This is what the dissertation tries to justify and explain the philosophical basis and the theoretical meaning more systematically by means of the analysis and research of the philosophical implication and its theoretical effectiveness. So the author endeavors to explic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ind and nature, the transcendant implication of the metaphysical aspect and the problematic concept of the origin of evil in human nature to make conspicuous the advantages of the system 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heoretical patterns of the systems and other confucianisms. Though the research is based on archives, it is not the study on history . I try to put forward the philosophical sense of the problem itself through the wide readings of archives and the reasonable understanding of the problem.
|
關鍵字(中) |
★ 哲學意義 ★ 超越意涵 ★ 惡之根源 ★ 以心著性 ★ 心性關係 |
關鍵字(英) |
★ the philosophical sense ★ the origin of evil in human nature ★ the transcendant implication of the metaphysical ★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ind and nature ★ I Hsin Tsu Hsing |
論文目次 |
第一章 序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文獻探討………………………………………………………2
第三節 研究方法………………………………………………………5
第四節 研究步驟與論文大綱…………………………………………7
第二章 蕺山心性說之確立
第一節 蕺山學之特色─與朱子、陽明之不同………………………10
第二節 誠意之學的內容……………………………………………..19
第三節 心宗與性宗分社的理論意涵………………………………..33
第三章 超越與內在的價值確立
第一節 主觀性原則與客觀性原則…………………………………..45
第二節 超越性與內在性……………………………………………..59
第三節 儒學的宗教性意涵…………………………………………..69
第四章 「以心著性」之系統與朱陸問題
第一節 朱子與陽明之理論…………………………………………..79
第二節 「以心著性」和康德理論之人性觀………………………..95
第五章 結論……………………………………………………….106
|
參考文獻 |
1.古籍文獻
王守仁:《王陽明全集》二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王 艮:《王心齋全集》,台北:廣文書局,1985。
王 畿:《王龍溪先生全集》三冊,台北:廣文書局,2000。
朱 熹:《朱子語類》八冊,台北:文津出版社,1986。
:《四書章句集註》,台北:鹅湖出版社,1984。
:《朱子文集》十冊,台北:財團法人德富文教基金會,2000
周敦頤:《周敦頤集》,北京:中華書局,1990。
胡 宏:《胡宏集》,北京:中華書局,1987。
陸九淵:《陸象山全集》,台北:世界書局,1979。
張 載:《張載集》,台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3。
程 頤:《易程傳》,台北:世界書局,1982。
程 顥、程 頤:《二程集》,台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3。
黃宗羲:《黃宗羲全集》十二冊,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
劉宗周:《劉宗周全集》六冊,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1986。
羅汝芳:《羅汝芳集》二冊,南京:鳳凰出版社,2007。
2.近人專著
王開府:《胡五峰的心學》,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78。
王立新:《胡宏》,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6年。
方祖猷:《王畿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1。
尤惠貞:《天台宗性具圓教之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3。
古清美:《明代理學論文集》,台北:大安出版社,1990。
:《慧菴論學集》,台北:大安出版社,2004。
牟宗三:《心體與性體》三冊,台北:正中書局,1999。
:《中國哲學十九講》,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5。
:《中國哲學的特質》,台北:台灣學生書局,2000。
:《從陸象山到劉蕺山》,台北:台灣學生書局,2000。
:《宋明儒學的問題與發展》,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3。
:《中西哲學之會通十四講》,台北:台灣學生書局,2004。
:《圓善論》,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5。
牟宗三譯:《康德的道德哲學》,台北:台灣學生書局,2005再版。
:《康德:判斷力之批判》二冊,台北:台灣學生書局,2000。
向世陵:《善惡之上—胡宏性學理學》,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0。
朱漢民:《湘學原道錄》,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年。
:〈湖湘學派本體論的實學特色〉,《中國文化月刊》,160期,1993年2月。
余英時:《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4。
杜維明:《儒學第三期發展的前景問題》,台北:聯經出版社,1989。
:《人性與自我修養》,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2。
:《儒家思想─以創造轉化為自我認同》,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7。
吳汝鈞:《儒家哲學》,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5。
吳 震:《羅汝芳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4。
:《陽明後學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李明輝:《儒家與康德》,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7。
:《康德倫理學與孟子道德思考之重建》,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1994。
:《當代儒學之自我轉化》,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1994。
:〈劉蕺山對朱子理氣論的批判〉,《漢學研究》,19卷2期,2001年12月。
:〈劉蕺山論惡之根源〉,現收入鍾彩鈞編:《劉蕺山學術思想論集》,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1998,
:〈「情欲解放」乎:論劉蕺山思想中的情〉,收入熊秉真、張壽安編:《情欲明清─達情篇》,台北:麥田出版社,2004
:〈再論儒家思想中的「內在超越性」問題〉,現收入劉述先主編:《中國思潮與外來文化》,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2。
李瑞全:《當代新儒學之哲學開拓》,台北:文津出版社,1993。
東方朔:《劉宗周評傳》,南京:南京大學,1998。
李振綱:《證人之境─劉宗周哲學的宗旨》,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李淳玲:《康德哲學問題的當代思索》,嘉義:南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2004。
何俊:《南宋儒學建構》,上海:上海人民,2004。
周志文:《晚明學術與知識分子論叢》,台北:大安出版社,1999。
林聰舜:《明清之際儒家思想的變遷與發展》,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0。
林啟屏:《儒家思想的具體性思維》,台北:台灣學生書局,2004。
林月惠:《詮釋與工夫:宋明理學的超越蘄嚮與內在辯證》,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7。
:〈劉蕺山對《大學》〈誠意〉章的詮釋〉,《中國文哲研究集刊》19期,2001年9月。
:〈劉蕺山「慎獨」之學的建構——以《中庸》首章的詮釋為中心〉,《台灣哲學研究》4期,2004年4月。
:〈劉蕺山論「喜怒哀樂——兼論其在身心修養之意義」〉,《法鼓人文學報》,創刊號,2004年7月。
:〈從宋明理學的「性情論」考察劉蕺山對《中庸》「喜怒哀樂」的詮釋〉,《中國文哲研究期刊》25期,2004年9月。
姜允明:《心學的現代詮釋》,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88。
衷爾鉅:《蕺山學派哲學思想》,山東:山東教育出版社,1993。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性篇》,台北:台灣學生書局,2006。
:《中國哲學原論‧原教篇》,台北:台灣學生書局,2004。
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9。
容肇祖:《明代思想史》,台北:台灣開明書店,1978。
秦家懿:《王陽明》,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87。
張立文:《宋明理學硏究》,北京:人民大學,1985。
張 亨:《思文之際論集─儒道思想的現代詮釋》,台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1997。
張學智:《明代哲學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
陳榮捷:《新儒學論集》,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1995。
:《宋明理學之概念與歷史》,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1996。
:《朱學論集》,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8。
:《朱熹》,台北:東大圖書公司,2003。
:《王陽明傳習錄詳註集評》,台北:台灣學生書局,2006。
陳 來:《朱熹哲學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1。
:《有無之境─王陽明哲學的精神》,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宋明理學》,瀋陽:遼寧出版社,1991。
:《中國近世思想史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
陳福濱:《晚明理學思想通論》,台北:環球書局,1983。
麥仲貴:《王門諸子致良知之發展》,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73。
陳立驤:《宋明儒學新論》,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2005。
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四冊,台北:三民書局,2003。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上下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6。
馮耀明:《「超越內在」的迷思─從分析哲學的觀點看當代新儒學》,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3。
嵇文甫:《晚明思想史論》,北京:東方出版社,1996。
黃俊傑:《東亞儒學史的新視野》,台北:喜馬拉雅基金會,2001。
黃振華:《論康德哲學》,台北:時英出版社,2005。
黃進興:《聖賢與聖徒》,台北:允晨文化公司,2001。
黃敏浩:《劉宗周及其慎獨哲學》,台北:台灣學生書局,2001。
:〈劉宗周「四句」的詮釋〉《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八卷第三期,1998。
彭國翔:《良知學的展開─王龍溪與中晚明的陽明學》,台北:台灣學生書局,2003。
曾 亦:《本體與工夫─湖湘學派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楊祖漢:《儒學與康德的道德哲學》,台北:文津出版社,1987。
:《儒家的心學傳統》,台北:文津出版社,1992。
:《當代儒學思辨錄》,台北:鹅湖出版社,1998。
:〈胡五峰之體用論與朱子「中和舊說」的關係〉,現收入收人《含章光化──戴璉璋先生七秩哲誕論文集》,台北:里仁書局,頁21-58。2002年12月。
:〈康德道德哲學作為居間型態的意義〉,「儒學與康德」學術研討會,中央大學儒學研究中心,2004年8月。
:〈羅近溪思想的當代詮釋〉,《鹅湖學誌》37期,2006年9月。
:〈從康德哲學看劉蕺山的思想〉,第二屆兩岸三地人文社會科學論壇,國立中央大學,2007年11月。
:〈論蕺山是否屬「以心著性」之型態〉,《鵝湖學誌》39期(排印中)。
楊儒賓:《儒家身體觀》,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1997。
:〈格物與豁然貫通─朱子〈格物補傳〉的詮釋問題〉,現收入鍾彩鈞編:《朱子學的學術開展─學術篇》,台北,漢學研究中心,2002,頁241-244。
:〈宋儒的靜坐說〉,《台灣哲學研究》第四期,2004年3月
:〈檢證氣學—理學史脈絡下的觀點〉,《漢學研究》,第25卷第1期,2007年6月,頁276-277。
楊國榮:《心學之思:王陽明哲學的闡釋》,北京:三聯書店,1997。
:《王學通論:從王陽明到熊十力》,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7。
劉述先:《朱子哲學思想的發展與完成》,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5。
:《黃宗羲心學的定位》,台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1986。
蒙培元:《理學範疇系統》,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理學的演變》,台北:文津出版社,1990。
:《中國哲學主體思維》,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中國心性論》,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6。
蔡仁厚:《王陽明哲學》,台北:三民書局,2000。
鄭宗義:《明清儒學轉型探析》,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0。
錢 明:《陽明學的形成與發展》,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2。
盧雪崑:《儒家的心性學與道德形上學》,台北:文津出版社,1991。
:《意志與自由─康德道德哲學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7。
鍾彩鈞:《王陽明思想之進展》,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3。
鍾彩鈞編:《劉蕺山學術思想論集》,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1998。
鄺芷人:《康德倫理學原理》,台北:文津出版社,2004。
3.外文譯作
史華慈(Benjamin I. Schwartz)著,程剛譯:《古代中國的思想世界》,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4。
宇野哲人著,馬福辰譯:《中國近世儒學史》,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1982。
郝大維(David L. Hall)、安樂哲(Roger T. Ames)著,蔣弋、李志林譯:《孔子哲學
思微》,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6。
郝大維(David L. Hall)、安樂哲(Roger T. Ames)著,施忠連譯:《漢哲學思維的文
化探源》,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9。
郝大維(David L. Hall)、安樂哲(Roger T. Ames)著,施忠連、何錫蓉、馬汛、李
琍譯:《期望中國─對中西文化的哲學思考》,上海:學林出版社,2005。
安樂哲(Roger T. Ames)著,彭國翔譯:《自我的圓成:中西戶靜下的古典儒學與道家》,河北:河北人民出版社,2006。
杜普瑞(Louis Duore’)著,傅佩榮譯:《人性的宗教向度》,台北:立緒出版社,2006。
馬克斯‧韋伯(Max. Weber)著,簡惠美譯:《中國的宗教:儒教與道教》,台北:遠流出版社,1996。
馬丁‧布伯(Martin Buber)著,陳維剛譯:《我與你》,台北:桂冠圖書公司,2002。
岡田武彥著,吳光、錢明、屠承先譯:《王陽明與明末儒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島田虔次著,蔣國保譯:《朱子學與陽明學》, 西安:陝西師大出版社,1986。
島田虔次著,甘萬萍譯:《中國近代思維的挫折》,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5。
溝口雄三著,陳耀文譯:《中國前近代思想之曲折與展開》,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魯道夫‧奧托(Rudolf Otto)著,成窮、周邦憲等譯:《論神聖》,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
|
指導教授 |
楊祖漢(Cho-hon Yang)
|
審核日期 |
2009-7-19 |
推文 |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
網路書籤 |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