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 |
楊嵐伊(Lan-Yi Yang)
查詢紙本館藏 |
畢業系所 |
中國文學系 |
論文名稱 |
語境的還原:北島詩歌研究 (Return to the Original Context: A Study of Bei-Dao's Poetry)
|
相關論文 | |
檔案 |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至系統瀏覽論文 ( 永不開放)
|
摘要(中) |
北島自一九七○年開始寫作新詩,初執詩筆的北島以抒情避世的田園風情為入門,在接受到地下青年思想圈的存在主義感召,以及詩人自身的使命感和理想,遂將原初的浪漫情懷注入以干預現實的無比勇氣。一九七三年〈告訴你吧,世界〉寫出之後,北島的心緒便轉向對現實社會的反省與反叛。陸續的幾年間〈結局或開始──給遇羅克烈士〉、〈宣告──給遇羅克烈士〉,以及〈回答〉接連著寫出,這些詩作不僅激起了「一代人」的自主自覺,直至一九八○年代中國詩壇開展的「朦朧詩」論爭,仍視北島一九七○年代的作品為大逆不道的「崛起」。然而,到了一九七六年因著人生的鉅變,北島詩作頓時轉向悲淒愁苦。詩人於一九七八年以前的語言嘗試,皆以不同比例,分佈於一九七九年之後的創作中。
一九七八年底除了是地下文學刊物《今天》亮相登場的時刻,對北島的新詩創作來說,亦是詩人在《北島詩選》(1986)裡設下的,第一個寫作階段的底限。一九七九年《今天》大張旗鼓之時,北島於一九七八年以前完成的政治詩作仍然適用,詩人亦暫時將筆觸導向款款的情詩創作。一向關注於中國社會的北島,最終仍選擇帶著他的詩回到現實世界裡,梳理存在與自由、現在與未來以及一代人與一個人的細密糾葛。及至一九八九年之後,北島在流亡之中以母語寫作,詩人和文字的不尋常關係,除了滲透著流亡生活的苦澀,語言和寫作對詩人的意義,才是真正造就流亡詩特質的原因,從這一根本的創作路徑出發,我們試圖建構出,北島如何通過流亡的距離,思索自身與原鄉的連結。
本論文將分成四個章節,分別就詩人各個時期之詩作特色和創作意識省察開展之。
|
摘要(英) |
Bei-Dao started to write Modern Chinese Poetry since 1970. At the first stage of writing, Bei-Dao intended to create some peaceful pastoral poems. But when he inspired with Existentialism which circulated through underground literary circles, Bei-Dao turned the romantic notions about poetry into the though about changing the Chinese society. In 1973, after writing the poem “Let Me Tell You, World,” Bei-Dao tried to introspect himself and rebel the society through writing. In the following years the poems “An End or a Beginning—for Yu Luoke,” “Declaration—for Yu Luoke,” and “The Answer” had created, these poems arouse “A Generation” from befuddled life.
Until the middle of 1980, The Chinese poem circle started on discussed about “misty poetry” (Meng-Long Shi), the poems which Bei-Dao wrote in 1970’ still considered as a rebel. However, Bei-Dao’s life changed by family member’s death in 1976, the writing of poems turned into sorrowful and grievous. The poet’s attempt on poetic language still remained in Bei-Dao’s coming poems.
In the end of 1978, not only the first publication of the ‘unofficial’ literary magazine called Jintian (Today), but also the year which Bei-Dao set an end for his first stage of poem writing. While the magazine Jintian was famed for Chinese young man, Bei-Dao was trying to write some love poems. Bei-Dao who always pays close attention to the Chinese Society, at least, choose to made his poems to claim for the freedom and a human’s responsibility for the world. Nevertheless, after The Tiananmen Square protests of 1989, Bei-Dao was exiled by Chinese government. Since Bei-Dao started his exile at 1989, he insisted on writing poems in Chinese and used his mother tongue to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imself and his homeland—China. Through poems, we could get close to Bei-Dao’s mind and catch more clues about how Bei-Dao thinks while writing in exile. Even though the words which Bei-Dao had gave in speeches or interviews could also let people understand the state of Bei-Dao’s exilic life, we could understand Bei-Dao’s thought more by reading his poems. We could find a purity poet’s world without other conditions’ interrupting. Therefore, all the discourse which came from Bei-Dao’s poem could be solved from this foundation.
This essay attempts to go back to Bei-Dao’s creations, figure out the quality in poet’s works and discussing further more about Bei-Dao’s establishment in modern Chinese poetry.
|
關鍵字(中) |
★ 存在主義 ★ 朦朧詩 ★ 現代漢詩 ★ 北島 ★ 流亡 |
關鍵字(英) |
★ Exile ★ Existentialism ★ Misty poetry ★ Modern Chinese poetry ★ Bei-Dao |
論文目次 |
摘 要 I
ABSTRACT III
第一章 緒 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範圍及資料 3
第三節 文獻探討 4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架構 7
第二章 重組時間的秩序與細節
──北島早期詩歌的問題探討(1970~1978) 11
第一節 入門:構築樂土 15
第二節 轉折:重裝上陣 21
第三節 傷逝:黯然無語 30
第三章 「一代人」意義的拆解與重構
──北島詩歌中承擔意識的轉折(1979-1986) 39
第一節 戀人、海洋與抉擇的(隱晦)愛情故事 42
第二節 現在、過去與刪改的(失色)歷史演義 51
第三節 現在、未來與質變的(黯淡)英雄傳說 58
第四章 天涯之外
──北島詩歌中的流亡意識(1989-1992) 69
第一節 詞與流亡 73
第二節 北島的流亡征途 79
第三節 流亡中的「流亡者」定義 88
第五章 鄉音之內
──北島流亡詩歌的問題探討(1993-1998) 99
第一節 誤讀:各取所需的詮釋 103
第二節 迷思:世界詩歌或漢語詩歌 112
第三節 關鍵詞:北島 120
第六章 結 論 131
參考書目 137
|
參考文獻 |
【1.中文參引書目】
Gerhard Schulz著,李中文譯《浪漫主義》(臺中:晨星出版有限公司,2007)
M.H.艾布拉姆斯著,袁洪軍等譯《鏡與燈──浪漫主義理論批評傳統》(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1)
Maurice Meisner著,杜蒲譯《毛澤東的中國及其後:中華人民共和國史》(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5)
中國版本圖書館編《全國內部發行圖書總目1949-1986》(北京:中華書局,1988)
王家平《文化大革命時期詩歌研究》(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2004)
北 島《北島詩選》(廣州:新世紀出版社,1986)
北 島《北島詩集》(臺北:新地出版社,1988)
北 島《在天涯:北島詩選》(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3)
北 島《午夜歌手》(臺北:九歌出版社有限公司,1995)
北 島《零度以上的風景》(臺北:九歌出版社有限公司,1996)
北 島《藍房子》(臺北:九歌出版社有限公司,1998)
北 島《開鎖》(臺北:九歌出版社有限公司,1999)
北 島《北島詩歌集》(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02)
北 島《午夜之門》(臺北:九歌出版社有限公司,2002)
北 島《失敗之書》(汕頭:汕頭大學出版社,2004)
北 島《青燈》(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2006)
北 島《青燈》(南京:江蘇文藝出版社,2008)
卡 繆著,張漢良譯《薛西弗斯的神話》(臺北:志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94)
卡蘿.皮爾森著,徐慎恕等譯《內在英雄》(臺北:立緖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0)
尼 采著,劉崎譯《上帝之死》(臺北:志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94)
尼 采著,劉崎譯《悲劇的誕生》(臺北:志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93)
朱光潛《文藝心理學》(臺北:漢湘文化有限公司,2003)
朱光潛《悲劇心理學──各種悲劇快感理論的批判研究》(臺北:蒲公英出版社,1986)
艾德華.薩依德著,單德興譯《知識份子論(增訂版)》(臺北:麥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4)
吳尚華《中國當代詩歌藝術轉型論》(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
李 揚《中國當代文學思潮史》(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5)
李新宇《中國當代詩歌藝術演變史》(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0)
李潤霞編《被放逐的詩神》(武漢:武漢出版社,2006)
沙 特著、劉大悲譯《沙特文學論》(臺北:志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80)
汪劍釗《二十世紀中國的現代主義詩歌》(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06)
肖 野編《朦朧詩300首》(廣州:花城出版社,1989)
貝 嶺《主題與變奏》(臺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4)
貝 嶺《舊日子──貝嶺詩選》(臺北:傾向出版社,2006)
洪子誠、劉登翰《中國當代新詩史(修訂版)》(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
洪子誠《中國當代文學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
莊柔玉《中國當代朦朧詩研究──從困境到求索》(臺北:大安出版社,1993)
食 指《食指的詩》(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0)
奚 密《現當代詩文錄》(臺北:聯合文學出版社有限公司,1998)
徐國源《遙遠的北島:北島詩、人及其散文評論》(臺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2)
高宣揚《存在主義》(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3)
張 容《阿爾貝.卡繆》(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0)
陳思和編《中國當代文學史教程(第二版)》(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5[1999])
喻大翔、劉秋玲編《朦朧詩精選》(武昌: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1986)
復旦大學出版社《新時期文藝學論爭資料(上)、(下)》(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88)
程 波《先鋒及其語境:中國當代先鋒文學思潮研究》(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
程代熙編《新時期文藝新潮評析》(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1997)
程光煒《中國當代詩歌史》(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
程光煒等編《中國現代文學史》(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0)
黃 翔《我在黑暗中搖滾喧嘩》(台北:唐山出版社,2002)
黃 翔《非紀念碑:一個弱者的自畫像》(台北:唐山出版社,2002)
黃 翔《鋒芒畢露的傷口》(台北:唐山出版社,2002)
雅克.巴尊著,侯蓓譯《古典的、浪漫的、現代的》(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5)
楊 健《中國知青文學史》(北京:中國工人出版社,2002)
楊四平《20世紀中國新詩主流》(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
趙振開《波動》(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85)
劉 禾編《持燈的使者》(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2001)
劉志榮《潛在寫作》(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7)
劉福春《新詩紀事》(北京:學苑出版社,2004)
歐陽江河《站在虛構這邊》(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1)
蔡源煌《從浪漫主義到後現代主義》(臺北:雅典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1)
閻月君、高 岩、梁 云、顧 芳編《朦朧詩選》(瀋陽:春風文藝出版社,1985)
駱寒超《20世紀新詩綜論》(上海:學林出版社,2001)
璧 華、楊 零編《崛起的詩羣──中國當代朦朧詩與詩論選集》(香港:當代文學研究社,1984)
鄭 義主編《不死的流亡者》(臺北:印刻文學生活雜誌出版有限公司,2005)
顧 工編《顧城詩全編》(上海:上海三聯書店,1995)。
【2.中文期刊論文參引篇目】
宇文所安(Stephen Owen)著,洪越譯,田曉菲校〈什麼是世界詩歌〉,《新詩評論》總第三輯(2006/04),頁117-128。
宇文所安(Stephen Owen)著,洪越譯,田曉菲校〈進與退:「世界」詩歌的問題和可能性〉,《新詩評論》總第三輯(2006/04),頁129-145。
一 平〈孤立之境──讀北島的詩〉《詩探索》2003年Z2期(2003/12),頁144-163。
于慈江〈孤獨的醒者與絕望的期待──北島〈呼救信號〉評析〉,《名作欣賞》1986年第5期(1986/09),頁117-119。
王 干〈歷史.瞬間.人──論北島的詩〉,《文學評論》1986年第3期(1986/05),頁53-59。
王光明〈論「朦朧詩」與北島、多多等人的詩〉,《江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第25卷第3期(2006/06),頁5-10。
王亞斌〈自嘲與反諷──論北島海外詩歌的一種風格〉,《齊齊哈爾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第2期(2006/03),頁82-83。
代新華〈面觀北島朦朧詩的特徵〉,〈新疆石油教育學院學報〉2003年03期總第39期(2003/09),頁111-112。
北 島〈結局或開始──給遇羅克烈士〉,《上海文學》1980年第12期(1980/12),頁47-48。
北 島〈宣告──給遇羅克烈士〉,《人民文學》1980年第10期(1980/10),頁33。
北 島〈回答〉,《詩探索》1981年第1卷(1981/01),頁24。
北 島〈我們每天的太陽(二首)〉,《上海文學》1981年第5期(1981/05),頁90-91。
北 島〈歸程〉,《上海文學》1982年第9期(1982/09),頁76-77。
北 島、唐曉渡〈我一直在寫作中尋找方向──北島訪談錄〉,《詩探索》2003年Z2期(2003/12),頁164-172。
北 島、翟 頔〈附錄:中文,是我唯一的行李〉《失敗之書》(汕頭:汕頭大學,2004)
北 島、南方都市報〈《今天》的故事──北島訪談錄〉,《今天文學雜誌網絡版》(http://www.jintian.net/fangtan/2008/nfdsb.html)。(本文原刊載於2008年6月1日南方都市報GB32版篇名為〈1978年12月,《今天》創刊:青春和高壓給予他們可貴的能量〉。相同的文章刊於《今天文學雜誌網絡版》時,更名為〈《今天》的故事──北島訪談錄〉,內容比原刊更為完整)。
向愛明〈讓感覺生動起來──北島〈古寺〉的語言藝術〉,《修辭學習》1998年第1期(1998/01),頁38。
成方令〈訪北島〉,《聯合文學》第40期(1988/03),頁0103-108。
吳 當〈英雄與知己──北島〈宣告〉試析〉,《文訊》總95期(1993/09),頁18-19。
吳曉東〈「走向冬天」──北島的心靈歷程〉,《讀書》1987年第1期(1987/08),頁53-59。
李林展〈震響之後的真實──北島研究綜論〉,《佛山科學技術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2卷第5期(2004/09),頁46-50。
李焯雄〈中心與迷宮之間.一種讀法的追尋──顧城.北島詩作〉,《現代詩季刊》復刊第12期(1988/07),頁8-19。
李傳伸〈深邃.悲壯.躍動──北島的〈島〉探幽〉,《名作欣賞》1986年第1期(1986/01),頁116-118。
李歐梵〈五四文人的浪漫精神〉,收入周陽山編《五四與中國》(臺北:時報,1979)
頁295-315。
邢富君〈南方的期冀與北方的夢魘〉,《江漢論壇》1987年第8期(1987/08),頁53-57。
周長才〈北島與諾貝爾文學獎〉,《外國文學》1999年02期(1999/04),頁71-76。
林平喬〈試論北島的愛情詩〉,《湘潭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7卷第5期(2005/09),頁76-78。
林幸謙〈當代中國流亡詩人與詩的流亡──海外流放詩體的一種閱讀〉,《中外文學》第30卷第1期(2001/06),頁33-64。
林幸謙〈無主之詞卅一聲淒厲的叫喊──北島的流放語言和離散語境〉,《文學世紀》總第18期(2002/09),頁14-18。
洪子誠〈北島早期的詩〉,《海南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第一期總第75期(2005/01),頁4-10。
唐曉渡〈北島:沒有幸福,只有自由和平靜〉,《當代作家評論》2004年03期(2004/05),頁18-20。
夏元明〈北島組詩〈太陽城札記〉解讀〉,《名作欣賞》2005年17期(2005/09),頁86-93。
孫基林〈朦朧詩的三種向度與範式〉,《中國海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第3期(2005/05),頁45-54。
秦 虹〈精神的力量有多久──北島詩〈結局或開始──獻給遇羅克〉賞析〉,《閱讀與寫作》2006年第6期(2006/06),頁43-44。
張 棗〈當天上掉下來一個鎖匠……〉,收入北島《開鎖》(台北:九歌出版社,1999),頁7-29。
張 閎〈北島,或關於一代人的成長小說〉,《當代作家評論》1998年06期(1998/11),頁86-94。
張愛葉〈走近北島──北島詩歌淺析〉,《大同職業技術學院學報》第16卷第3期(2002/09),頁33-34。
張新穎〈中國當代文學反抗的流變:從北島到崔健到王朔〉,《文藝爭鳴》1995年03期(1995/05),頁32-39。
畢光明〈朦朧詩的美學原則〉,《瓊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7年第3期(1997/09),頁78-83。
陳大為〈從裂變與斷代思維論大陸當代詩史的版圖焦慮〉,《香港文學》總第252期(2005/12),頁45-55。
陳大為〈京畿攻略:中國當代詩歌版圖上的北京〉,《思與言》第45卷第1期(2007/03),頁93-123。
陳明火〈北島:反復修辭之變〉,《寫作》2005年第21期(2005/11),頁8-10。
陳紹偉〈重評北島〉,《文藝理論與批評》1991年第5期(1991/05),頁120-124。
彭萬榮〈北與現實世界之齟齬〉,《當代文藝思潮》1985年第1卷(1981/01),頁33-36。
游宇明〈論北島早期詩歌的人的意識〉,《名作欣賞》2006年20期(2006/10),頁41-43。
湯擁華、羅云鋒、賈 鑒〈北島三人談〉,《華文文學》總第76期(2006/05),頁86-89。
楊 嵐〈清醒與執拗並存〉,《連雲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第14卷第4期(2001/12),頁46-48。
楊四平〈北島論〉,《涪陵師範學院學報》第21卷第6期(2005/11),頁25-32。
楊立華〈北島詩二首解讀〉,《詩探索》2003年Z2期(2003/12),頁173-183。
楊志學〈懸崖邊的愛情──北島〈雨夜〉賞析〉,《名作欣賞》1998年第1期(1998/01),頁107-109。
賈 鑒〈北島:一生一天一個句子〉,《華文文學》總第76期(2006/05),頁80-85。
歐陽江河〈初醒時的孤獨〉,收入北島《零度以上的風景》(台北:九歌出版社,1996),頁7-35。
樓肇明〈回答〉,《詩探索》1981年第1卷(1981/01),頁25-28。
鄧云川〈從于堅和北島、王家新詩歌看詩歌和生活的關係〉,《雲南師範大學學報》第35卷第6期(2003/11),頁66-69。
鄧鳴英〈北島詩歌意象的情感寄托和美學意味〉,《語文學刊》2004年06期(2004/06),103-105頁。
黎 風〈詩話六題──讀北島後期詩作偶感〉,《西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1卷第6期(2000/06),頁49-53。
【3.英文參引書目卅篇目】
Bei Dao, Notes from the city of the sun : poems New York: Cornell University, 1983.
Bei Dao, Old Snow New York: New Directions Publishing Corporation, 1991.
Bei Dao, Forms of Distance New York: New Directions Publishing Corporation, 1994.
Bei Dao, Landscape Over Zero New York: New Directions Publishing Corporation, 1996.
Bonnie S. McDougall, ‘Preface’, Old Snow New York: New Directions,1991 pp. xi-xiii
Bonnie S. McDougall, “Bei Dao’s Poetry: Revelation and Communication”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1985.Vol 1(2) pp. 225-252.
Dian Li, “Ideology and Conflicts in Bei Dao’s Poetry”,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1996.Vol 9, pp.369-385.
Dian Li, The Chinese Poetry of Bei Dao,1978-2000:resistance and exile New York :The Edwin Mellen Press, 2006.
Bei Dao and Siobhan La Piana, “An Interview with Visiting artist Bei Dao: Poet in exile.” The 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January 1999).
(http://www.umich.edu/~iinet/journal/vol2no1/v2n1_Bei_Dao.html)
Stephen Owen, ”The Anxiety of Global Influence : What is World Poetry.” New Republic (November 1990) pp.28-32.
Wolfgan Iser, The Implied Reader : Patterns of Communication in Prose Fiction From Bunyan to Beckett. John Hopkins U.P. (1974)
|
指導教授 |
李瑞騰(Jui-Teng Lee)
|
審核日期 |
2009-7-9 |
推文 |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
網路書籤 |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