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文獻 |
一. 中文部分:
(一)博碩士論文
李素楨,《從女性主義論墮胎的道德爭議:胎兒道德地位與女性身體自主權》,92年6月,中壢:國立中央大學哲學研所碩士論文。
李淑霞,《照護失能老人對家庭照護者的負面影響》,台灣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3年5月。
郝溪明,《都市家庭中失能老人與主要照顧者調整生活方式之研究》,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博士論文,民國88年12月。
陳美妙,《機構式喘息服務對照顧者負荷之影響》,台北醫學大學護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90年2月。
曾薔霓,《以家庭為中心的就地照顧政策成本:長期照護費用動態推估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博士論文,民國92年7月。
溫秀珠,民國85年,《家庭中婦女照顧者角色形成因素與照顧過程之探討—以失能老人之照顧為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5年1月。
趙小瑜,民國95年,《家庭照顧體系與家庭協商過程之初探—以失能老人照顧為例》,台灣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95年7月。
賴豐美,《女性照顧者對居家能病患照顧情境之經驗》,國防醫學院護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5年6月。
(二)專書/期刊論文
《四書集注》,民國66年,《論語》,台北:世界書局,二十二版。
方志華,2000,「二十一世紀道德哲學的開發與困境—女性主義關懷倫理學概說」,刊於《鵝湖月刊》,297期。
王邦雄,2003,〈導言:從中國現代化過程中看當代新儒家的精神開展〉,《牟宗三先生全集23時代與感受》,台北:聯合報系文化基金會,初版。
田玫、宋惠娟、吳玲娟等,2002,《長期照護》,台中:華格納企業有限公司,12月二版一刷。
朱巧艷、蕭佳華譯, William C. Cockerham著,, 朱巧艷、蕭佳華譯,2005,《醫療社會學》(Medical Sociology),台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初版二刷。
江宜樺,2008,〈《論語》的政治概念及其特色〉,刊於《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第24期,台北:麗文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初版一刷。
牟宗三,2003,〈九十年來中國人的思想活動〉,收錄於《牟宗三先生全集24時代與感受續篇》,台北:聯合報系文化基金會,初版。
牟宗三,2003,〈當代新儒家〉收錄於《牟宗三先生全集24時代與感受續篇》,台北:聯合報系文化基金會,初版。
牟宗三,2003,〈儒家學術之發展及其使命〉收錄於《牟宗三先生全集9道德的理想主義 歷史哲學》,台北:聯合報系文化基金會,初版。
牟宗三,2003,《牟宗三先生全集10政道與治道》,台北:聯合報系文化基金會,初版。
牟宗三、徐復觀、張君勱、唐君毅,1975,〈中國文化與世界〉宣言收錄於唐君毅先生,《中華人文與當今世界》,台北:台灣學生書局,下冊,初版。
牟宗三先生,2003,〈道之本統與孔子對于本統之再建〉,收錄於《牟宗三先生全集5心體與性體(一)》,台北:聯合報系文化基金會,初版。
呂寶靜、陳景寧,1997,〈女性家屬照顧者之處境與福利建構〉,收錄於劉毓秀主編,《女性國家照顧工作》,台北:女書文化事業有限公司,9月20日初版一刷。
李世代、蕭淑貞總校閱,2001,《長期照護》,台北:藝軒圖書出版社,一版二刷。
李素楨,2007,〈論長期照護的性別正義〉,收於「第三屆中央哲研所研究生論文會」之「第四三屆校際研究生論文集」,中壢: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所學會。
李素楨,2008,〈論健康照護中基因干預的公義問題:丹尼爾斯vs.儒家〉,收於《後基因體之健康照護與人體實驗」國際研討會論文集》。
李素楨,2009,〈老人長期照護政策實踐之公義問題:丹尼爾斯公義理論與儒家公義論之評析〉,發表於「第二屆中央人文論壇」,國立中央大學,5月7-8日。
李素楨,2009,〈居家服務政策的公平性:丹尼爾斯vs.儒家〉,發表於「第九屆台灣社會福利學會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二),東吳大學外雙溪校區,5月23-24日。
李瑞全,1999,《儒家生命倫理學》,台北:鵝湖出版社,第一版。
李瑞全,2002,〈儒家之公義論及其應用倫理學意涵〉收於《第五屆兩岸倫理學術研討會「社會公平正義與倫理」》論文集。
李瑞全,2007,〈台灣醫療健保制度之公平性:一個初步分析〉,刊於《中國自然辯證法研究會:醫學與哲學(人文社會醫學版) 》,12期。
李瑞全,2007,〈當代新儒學道德規範根源之建立:從孔孟到牟宗三〉,刊於《鵝湖月刊》,第379期。
李瑞全,2007,〈臺灣醫療健保制度之公平性:一個初步分析〉,刊於《中國自然辯證法研究會:醫學與哲學(人文社會醫學版) 》,12期。
李瑞全,民國82年,〈當代新儒學之現代與後現代化之課題〉,收於《當代新儒學之哲學開拓》,台北:文津出版社, 初版。
阮玉梅等編著,民國89年,《長期照護》,台北:國立空中大學,初版三刷。
姚大志譯,艾琳.凱莉(Erin Kelly)編輯,John Rawls著,2002,《作為公平的正義:正義新論》,台北:左岸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1月初版。
洪惠芬,2008,〈「依賴」是人類社會無可避免的現實與挑戰:Eva F. Kittay對依賴與照顧的論點〉,刊於《台灣社會福利學刊》,第六卷第二期,2月。
唐君毅,民國70年,《中國文化之精神價值》,台北:正中書局,臺修訂三版。
康有為,1987,《孟子微》,北京:中華書局,9月一版一刷。
張菁芬,2009,〈長期照顧服務實踐的分析〉收錄於台灣社會福利學會年會 暨「健康、照護、工作與退休─ 新興社會風險與弱勢關懷」國際研討會論文集,台灣社會福利學會、東吳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學系共同主辦。
黃丘隆(審)譯,《正義論》(A Theory of Justice),民國79年,台北:結構群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0月初版。
黃俊杰,2004,《中國孟學詮釋史論》,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9月一刷。
黃源協,2005,〈社區長期照護體系的建構〉,刊於《國家政策季刊》,台北: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12月,第四卷第四期。
黃慧英,2005,《儒家倫理:體與用》,上海:上海三聯書店,11月一刷。
楊祖漢,民國76年,《儒學與康德的道德哲學》,台北:文津出版社。
楊祖漢,民國81年,《儒家的心學傳統》,台北:文津出版社,初版。
楊祖漢,民國86年,〈德性的實踐〉,《論語義理疏解》,台北:鵝湖出版社,6版。
楊祖漢,民國87年,《當代儒學思辨錄》,台北:鵝湖出版社,初版。
葉莉莉,2003,〈發展社區化長期照護的背景〉,收錄於李世代、吳肖琪、陳惠姿、黃源協、葉莉莉、張美珠合著,《社區化長期照護之發展策略》,台北:國家衛生研究院,3月初版一刷。
劉淑娟總校閱,劉淑娟、葉淑娟、蔡淑鳳等編著,2008,《長期照護》,台北:華杏出版股份有限公司,7月一版三刷。
蔡仁厚,1987,《儒家思想的現代意義》,台北:文津出版社。
蔡仁厚,1997,〈當代儒家的學術貢獻及其文化功能之省察〉,收錄於李明輝主編,《儒家思想的現代詮釋》,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初版。
蔡仁厚,1999,《孔孟荀哲學》,台北:台灣學生書局,5刷。
蔡德麟、景海峰主編,2007,龔群,〈從公民社會的視野解讀孔孟〉收於《全球化時代的儒家倫理》,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一版一刷。
謝美娥著,1993,《老人長期照護的相關論題》,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初版一刷。
二. 英文部分:
Daniels, Norman, 1985, Just Health Care, N.Y.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Daniels, Norman, 1987,“Opportunity, Justice and Health Care for the Elderly: A Prudential Account”, in Stuart F. Spicker, Stanley R. Ingman, Ian R. Lawson,(eds.,)Ethical Dimensions of Geriatric Care, Dordrecht: D. Reidel Publishing Company.
Daniels, Norman, 1996,“Wide reflective equilibrium and theory acceptance in ethics”, “Equality of what: Welfare, resources, or capabilities?”,“Health-care needs and distributive justice”in Justice and justification: Reflective Equilibrium, N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Daniels, Norman, Donald W. Light and Ronald L. Caplan, 1996, Benchmarks of Fairness for Health Care Refor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Daniels, Norman, Bruce Kennedy, and Ichiro Kawachi, 2000, Is Inequality Bad for our Health? Boston: Beacon Press.
Daniels, Norman, 2008, “Acknowledgments”,“Three Questions of Justice”, “What Do We Owe Each Other?”,“Fairness in Health Sector Reform”in Just Health Meeting Health Needs Fairly, N.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Bole, III, Thomas J., William B. Bondeson, (eds.) 1991, Rights to Health Care, Dordrecht: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Buchanan, Allen, Dan W. Brock, Norman Daniels and Daniel Wikler, 2000, From Chance to Choice: Genetics and Justic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roll, E., 1978, Feminism and Socialism in China, London, Henley, & Bost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1978.
Englelhardt, H. Tristram, Jr. 1987,“The Bad, the Ugly, and the Unfortunate”, in Stuart F. Spicker, Stanley R. Ingman, Ian R. Lawson,(eds.)Ethical Dimensions of Geriatric Care, Dordrecht: D. Reidel Publishing Company.
Englelhardt, H. Tristram, Jr., 1996, The Foundations of Bioethics, Second Edition, N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nc.
Evashwick, Connie J., 2005, The continuum of long-term care, 3rd ed., New York : Delmar Learning.
Fan, Ruiping, 1999, Social Justice in Health Care: A Critical Appraisal, Rice University, Ph. D. Dissertation.
Finch, J., & D. Groves,(eds.)1983, A Labour of Love—Women, work, and caring,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Gewirth, Alan Gewirth, 1984,“Are there any absolute rights?”in Theories of Rights, N.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Gilligan, Carol, 1982, In a Different Voice, 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Golding, Martin P., 1981,“Justice and Rights: A Study in Relationship”in Earl. E. Shelp, ed. Justice and Health Care, Dordrecht: D. Reidel Publishing Company.
Held , Virginia,(ed.)1995, Justice and Care:Essential Readings in Feminist Ethics, Colorado:Westview Press, Inc.
Kane, RL, Rosalie A. Kane, RA, & Ladd RC, 1998, The Heart of Long Term Care, New York: Oxford Press.
Kittay, Eva Feder, with Bruce Jennings and Angela A. Wasunna, 2005,“Dependency, Difference and the Global Ethic of Longterm Care”, in 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Philosophy: Volume13, Number 4.
Lee, Shui Chuen(李瑞全)2006, “Justice and Equality in Health Care: A Confucian Critique”,發表於International Bioethics Conference: Healthcare in Transition, 中壢:中央大學。
Mackie, J. L., 1984,“Can there be a right-based moral theory?” in Theories of Rights, Jeremy Waldron, ed., N.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Noddings, Nel, 1984, “Introduction” in Caring:A Feminine Approach to Ethics & Moral Education, C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Rawls, John, 1971, A Theory of Justice, Revised Edition,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Rawls, John, 2001, Justice as Fairness:a restatement, edited by Erin Kelly, Mass. :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Raz, J., 1984,“Right-based Moralities”in Theories of Rights, N.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Sen, Amartya, 1992,“Justice and Capability”in Inequality Reexamined, Oxford: Clarendon Press.
Silvers, Anita, 1998,“A Fatal Attraction to, Normalizing: Treating Disabilities as Deviations from "Species- Typical" Functioning”, in Enhancing Human Capacities: Conceptual Complexities and Ethical Implications, E. Parens (ed.)Washington, DC:Georgetown University Press.
Stacey, M., 1982, Methods of Social Research, Oxford, N.Y., Toronto, Sydney, Paris, Frankfurt: Pergamon Press.
Stanley R. Ingman, Derek Gill and James Campbell, 1987,“ESRD and the Elderly:Cross-National Perspective on Distributive Justice”in Stuart F. Spicker, Stanley R. Ingman, Ian R. Lawson,(eds.)Ethical Dimensions of Geriatric Care, Dordrecht: D. Reidel Publishing Company.
Ungerson, C., 1983,“Why Do Women Care?”in A Labour of love—Women, work, and caring, J. Finch, & D. Groves, (eds.)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三. 網路資料:
1. 聯合國「經濟和社會事務部」(Department of Economic and Social Affairs)的「人口部」(Population Division),《世界人口展望2006年修訂本》(World Population Prospects The 2006 Revision)「人口資料庫」,中數推計全球總生育率,2008年5月30日取自http://esa.un.org/unpp/p2k0data.asp 。
2. 聯合國「經濟和社會事務部」的「人口部」,《世界人口展望2006年修訂本》,2008年5月10日取自 http://www.un.org/esa/population/publications/wpp2006/English.pdf 。
3. 世界衛生組織(WHO),2008年2月15日取自http://www.who.int/healthinfo/survey/ageingdefnolder/en/。
4.聯合國「經濟和社會事務部」《世界人口展望2008年修訂本》(World Population Prospects The 2008 Revision),2009年4月10日取自http://www.globalaging.org/agingwatch/desa/population/mipaa/Tables.pdf 。
5.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 Health Data 2009, 2009年6月22日取自http://www.ecosante.fr/index2.php?base=OCDE&langs=ENG&langh=ENG&valeur=&source=1 。
6.內政部戶政司,「臺閩地區育齡婦女生育率」95年8月公佈,2008年3月14日取自http://sowf.moi.gov.tw/04/07/1/1-09.htm 。
7. 內政部統計處,「內政統計月報」,2009年2月3日取自http://sowf.moi.gov.tw/stat/month/m1-06.xls 。
8.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人力規劃處, 97年8月18日,「中華民國臺灣97年至145年人口推計簡報」,2008年10月2日取自http://www.cepd.gov.tw/m1.aspx?sNo=0000455&key=&ex=+&ic=。
9. 美國衛生與人類服務部(U.S. Department of Health & Human Services),醫療保險與醫療補助服務中心(Centers for Medicare & Medicaid Services)網,2008年10月5日取自http://www.medicare.gov/LongTermCare/Static/Home.asp。
以及,2008年11月15日取自 http://www.ct.gov/longtermcare/cwp/view.asp?a=1398&Q=272914&longtermcareNav_GID=1589&longtermcareNav=| 。
10. “What is long-term care?” 2008年11月15日取自 http://www.ct.gov/longtermcare/cwp/view.asp?a=1398&Q=272914&longtermcareNav_GID=1589&longtermcareNav=| 。
11. 內政部,統計資訊服務網,「民國94年老人狀況調查結果摘要分析」,2008年6月10日取自http://www.moi.gov.tw/stat/。
12. 內政部,社會司,「老人福利政策與措施」,2008年3月16日取自http://sowf.moi.gov.tw/04/01.htm 。
13. 內政部,統計資訊服務網,「內政部辦理失能老人及身心障礙者補助使用居家服務成果彙整表」,2008年3月16日取自http://sowf.moi.gov.tw/04/07/1/1-23.htm。
14. 94年急難救助金申請案例,2008年2月20日取自http://www.tcfd.gov.tw/03left/09money/case_94/case_94.htm 。
15.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Constitution of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世界衛生組織憲章,一九四八年四月七日生效), 2008年2月15日取自 http://www.searo.who.int/LinkFiles/About_SEARO_const.pdf。
16. 林朝成,〈關懷與正義:佛教觀點的詮釋〉,弘誓雙月刊,72期,2004年12月。2008年11月17日取自http://www.awker.com/hongshi/mag/72/72-5.htm。
17. Daniels, Norman, “Justice and Long-Term Care:Need We Abandon Social Contract Theory?”in WHO, Ethical Choices in Long-Term Care: What Does Justice Require?, 2008年11月18日取自 http://www.who.int/mediacentre/news/notes/ethical_choices.pdf。
18. Kittay, Eva Feder,“Can Contractualism Justify State-Supported Long-Term Care Policies?”in WHO, Ethical Choices in Long-Term Care: What Does Justice Require? 2008年11月18日取自http://www.who.int/mediacentre/news/notes/ethical_choices.pdf。
19. 「西方政治思想史」網站,周保松,〈契約、公平與社會正義──羅爾斯《正義論》修訂版評介〉,2009年2月28日取自http://www.ideahistory.com/post/209.html 。
20. 國立中央大學,「儒學研究中心」,「諸子百家」網路資料庫,2009年3月10日取自http://www.chinapage.com/big5/classic/3books-3.htm。
21. 陳燕禎,〈社區老人照顧支持體系及政策之探討〉,2008年11月16日取自http://sowf.moi.gov.tw/19/quarterly/data/110/16%AA%C0%B0%CF%A6%D1%A4H%B7%D3%C5U%A4%E4%AB%F9%C5%E9%A8t%A4%CE%ACF%B5%A6%A4%A7%B1%B4%B0Q.doc。
22. 台灣婦女資訊網,「’98台灣婦女的處境:婦女的福利處境」,2008年11月16日取自http://taiwan.yam.org.tw/womenweb/st/98/st_welfare.htm。
23. 內政部統計處,統計資訊服務網,「內政部統計年報--人口年齡分配63-97年」,2008年10月2日取自http://sowf.moi.gov.tw/stat/year/y02-01.xls。
24. 「我國長期照顧十年計畫」,(核定本),96年3月,2008年3月14日取自http://sowf.moi.gov.tw/newpage/tenyearsplan.htm。
25. 世界銀行,「2006世界發展報告:公平與發展」 (World development report 2006 : equity and development), 2009年6月24日取自http://www-wds.worldbank.org/external/default/WDSContentServer/IW3P/IB/2005/09/20/000112742_20050920110826/additional/841401968_200508263002017.pdf。
26. 聯合國網站,「聯合國老化綱領」(United Nations Programme on Ageing),2009年3月10日取自http://www.un.org/ageing/un_principles.html。
27. 聯合國網站,「聯合國老化綱領」,「1999國際老人節」,2009年3月10日取自http://www.un.org/esa/socdev/ageing/iyop.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