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92144006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130 、訪客IP:3.147.205.19
姓名 賴文遠(Wen-yuan Lai)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哲學研究所
論文名稱 論船山「氣論」思想在天人、歷史之學上的開展與特色
(On Wang Fu-chih’s Doctrine of Ch’i:From the Standpont of Cosmology and Philosophy of History)
相關論文
★ 百姓日用與聖人之道-羅近溪哲學思想★ 莊子<逍遙遊>篇中的寓言本旨和現代意義
★ 王通經世思想之研究★ 王船山《讀四書大全說》之孟學研究
★ 王龍溪思想的衡定★ 劉蕺山的誠意慎獨之學與陽明致良知教之比論
★ 黃梨洲思想與明清之際儒學焦點的轉移★ 五峰思想研究
★ 羅整菴哲學思想研究★ 王心齋思想之形成及其發展
★ 從工夫論看羅近溪思想之特色★ 朱子對北宋四子的理解與詮釋
★ 宋徽宗《御解道德真經》之研究★ 良知統三教的研究
★ 陳確人性論研究★ 聶雙江歸寂思想研究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摘要
本文的目的有三:(1)指出船山學的精神所在,(2)說明「重氣」的船山如何透過對「氣論」的建構來闡發其哲學思想,(3)對船山學給予一合理的定位。
基於以上目的,本文研究船山,主要乃集中在對船山「氣論」思想之內容與特色的詮釋和闡明,進而指出構成船山學的主要精神乃表現在天人之學和歷史之學這兩個層面。我們認為,船山「重氣」主要在於強調「具體落實」之意涵,此即超越的形上天理如何具體落實於現實之形色器物上,同時在形色器物上具體以實現自己、彰顯自己。至於,由船山「氣論」以論其在天人、歷史之學上的開展,則在於藉此兩個面向之內容的描述和說明來豁醒船山之哲學精神之所在。因為,我們認為,船山遍注群經,無非冀求站在儒學之立場,以點醒人之真實生命的本質所在,並同時開啟人的真實理想,進而豁醒人的歷史文化意識。
最後,本文透過對船山文本的解讀,證成船山的「重氣」並不等於「氣本論」,其「氣論」是一體用不二、理氣相即的儒家式思維。
摘要(英) ------Abstract------
The aim of this thesis is threefold. First, to pinpoint Wang Fu-chih’s basic philosophical position. Second, to clarify Wang’s doctrine of ch’i. Third, to determine the topos of Wang’s philosophy.
As is well-known, Wang’s doctrine of ch’i occupies a central position in his philosophy. This thesis will work out its significance from the standpoint of cosmology and philosophy of history. In general, it will argue that ch’i in Wang’s sense signifies a principle of concrete realization. On the cosmological level, this principle contributes to the explanation of the concretization of the Heavenly prinicples into the human world. On the level of historical development, it helps to understand why there is a relation of inseparableness between events and prinicples.
This thesis, however, rejects any interpretation of Wang’s doctrine of ch’i as a metaphysics of ch’i only.
關鍵字(中) ★ 歷史之學
★ 天人之學
★ 氣論思想
關鍵字(英) ★ Cosmology
★ Philosophy of History
★ Doctrine of ch’i
★ Wang Fu-chih
論文目次 目錄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誌謝
引言
導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前人研究成果──文獻回顧 4
第三節 研究方法和步驟 25
本論 29
第一部分 王船山的時代課題及其地位 29
第一章 明清之際的時代課題 31
第二章 王船山在宋明理學中的地位 43
第一節 船山之批斥佛老 43
第二節 船山之反對陸王 46
第三節 船山之不滿程朱 50
第四節 船山之歸宗橫渠 53
第二部分 王船山的「氣論」思想 59
第三章 從朱子「理氣論」到船山「氣論」之說明 61
第一節 朱子的理氣論 61
一、朱子「理氣論」在天地宇宙上的說明 62
二、朱子「理氣論」在人物心性上的說明 67
三、朱子「理氣論」在歷史文化上的說明 72
第二節 曹月川的「死人騎活馬」說 75
第三節 羅整菴的「理氣渾然,絕無罅縫」 77
第四節 劉蕺山的「盈天地間一氣也」 81
第五節 黃梨洲的「一氣流行」 83
第六節 船山「氣論」之提出的緣由說明 88
第四章 船山「氣論」思想及其形上思維之闡釋 93
第一節 船山「重氣」並不等於是「氣本論」 94
第二節 氣貫形上形下──氣之「具體化原則」的闡明 97
一、形上與形下 98
二、道者、器之道──「具體化原則」的說明 101
第三節 太極雖虛理氣充凝──合兩端於一體的宇宙本體 104
一、陰陽,一太極之實體 105
二、太虛即氣 110
三、太和絪縕 113
四、氣與道、理、神之關係 114
(一)氣與道之關係──一陰一陽之謂道 115
(二)氣與理之關係──理氣充凝、渾然為一 117
(三)氣與神之關係──太和之中,有氣有神 121
第四節 太和所謂道──實有健動、創生不已的動態宇宙觀 122
一、太極「生」兩儀 123
二、一與兩 127
三、太和之道──陰與陽和、氣與神和 129
四、乾坤並建──健順之德、易簡之能 131
五、含神起化──天地之化富有日新 137
第三部分 王船山哲學思想之精神──天人之學,歷史之學 141
第五章 究天人之際的天人之學──天人之蘊,一氣而已 143
第一節 天人之蘊,一氣而已 143
第二節 天之三義──天之天、人之天、物之天 145
第三節 天人之辨──在天之天、在人之天 148
第四節 本天道立人道 152
一、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 157
二、命日降,性日生日成 158
三、論船山氣論下之「心性論」 159
四、人道之尊──以人事「繼」天道 170
第五節 人道之極至必內以成聖成賢外以人文化成天下 173
第六章 通古今之變的歷史之學──參其變而知其常 175
第一節 論「氣」與歷史、文化之關係 175
第二節 歷史文化活動之主體──民族 181
第三節 參其變而知其常──論歷史中之常與變 184
第四節 從「理∕勢」關係論船山的歷史思想 188
一、對歷史之「理」的說明 189
二、貞一之理與相乘之幾 190
三、一動而不可止,勢也 197
四、理成勢,勢成理 198
五、理勢之必然,理之必然,勢之必然 200
六、人者,天地之心 207
第五節 論「帝王之統」與「儒者之統」 210
結論──回顧與反省 215
第一節 回顧──本論文之研究成果 215
第二節 反省──本論文之限制與未來之展望 220
參考資料 223
參考文獻 參考資料
一、原典
〔明〕王夫之:《船山全書》(全十六冊)(湖南長沙:嶽麓書社出版,1996年)。
1.《船山全書》第一冊:《周易內傳》,《周易內傳發例》,《周易大象解》,
《周易稗疏》,《周易考異》,《周易外傳》。
2.《船山全書》第二冊:《尚書稗疏》,《尚書引義》。
3.《船山全書》第三冊:《詩經稗疏》,《詩經考異》,《詩經叶韻辨》,《詩廣傳》。
4.《船山全書》第四冊:《禮記章句》。
5.《船山全書》第五冊:《春秋稗疏》,《春秋家說》,《春秋世論》,
《春秋左氏傳博議》。
6.《船山全書》第六冊:《四書稗疏》,《四書考異》,《四書箋解》,
《讀四書大全說》。
7.《船山全書》第七冊:《四書訓義》(上)。
8.《船山全書》第八冊:《四書訓義》(下)。
9.《船山全書》第九冊:《說文廣義》。
10.《船山全書》第十冊:《讀通鑑論》。
11.《船山全書》第十一冊:《宋論》,《永曆實錄》,《籜史》,《蓮峰志》。
12.《船山全書》第十二冊:《張子正蒙注》,《思問錄》,《俟解》,《黃書》,
《噩夢》,《識小錄》,《搔首問》,《龍源夜話》。
13.《船山全書》第十三冊:《老子衍》,《莊子解》,《莊子通》,《相宗絡索》,
《愚鼓詞》,《船山經義》。
14.《船山全書》第十四冊:《楚辭通釋》,《古詩評選》,《唐詩評選》,
《明詩評選》。
15.《船山全書》第十五冊:《薑齋文集》,《薑齋詩集》,《薑齋詞集》,
《薑齋詩話》,《龍舟會雜劇》,《詩文拾遺》。
16.《船山全書》第十六冊:《傳記》,《年譜》,《雜錄》,《船山全書編輯紀事》。
〔明〕王夫之:《船山遺書全集》(全二十二冊)(台北:自由出版社,1972年年)。〔此全集由中華民國船山學會和自由出版社聯合重印1933年上海「太平洋書店」之《船山遺書》〕
二、古籍(依年代排列)
〔宋〕周敦頤:《周敦頤集》(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
〔宋〕張載:《張載集》(台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3年)。
〔宋〕程顥,程頤:《二程集》(全二冊)(台北:漢京文化有限公司,1983年)。
〔宋〕朱熹:《朱子全書》(全貳拾柒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
〔明〕曹端:《曹端集》(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
〔明〕羅欽順:《困知記》(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
〔明〕劉宗周:《劉宗周全集》(全六冊)(杭州:浙江古藉出版社,2007年)。
〔明〕黃宗羲:《黃宗羲全集》(全十二冊)(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年)。
二、專書(依姓氏筆畫排列)
〔日〕小野澤精一,福永光司,山井涌編,李慶譯:《氣的思想──中國自然觀與人的觀念的發展》(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王之春:《船山公年譜》(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
王孝魚:《船山學譜》(台北:廣文書局,1975年)。
王興國主編:《王船山學術思想討論集》(湖南: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
王澤應:《船山倫理與西方近代倫理比較》(國際展望出版社,1991年)。
王邦雄,岑溢成,楊祖漢,高柏園等著:《中國哲學史》(空中大學,1998年)。
方 克:《王船山辯證法思想研究》(湖南: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
朱伯崑:《易學哲學史》第四卷(北京:昆崙出版社,2005年)。
朱建民:《張載思想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89年)。
牟宗三:《生命的學問》(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
───:《歷史哲學》(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74年)。
汪 毅:《王船山的社會思想》(上海:人民出版社,1958年)。
汪學群:《王夫之易學──以清初學術為視角》(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2年)。
李守庸:《王船山經濟思想研究》(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
李季平:《王夫之與讀通鑑論》(山東:山東教育出版社,1982年)。
吳立民、徐蓀銘:《王船山佛道思想研究》(湖南:湖南出版社,1992年)。
林安梧:《王船山人性史哲學之研究》(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87年)。
周 兵:《天人之際的理學新詮釋──王夫之《讀四書大全說》思想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6年)。
季 蒙:《主思的理學──王夫之的四書學思想》(廣東: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衷爾鉅:《王夫之》(吉林:吉林文史出版社,1997年)。
侯外廬:《船山學案》(湖南長沙:嶽麓書社出版,1982年)。
胡發貴:《王夫之與中國文化》(貴州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2000年)。
唐凱麟,張懷承著:《六經責我開生面──王船山倫理思想研究》(湖南:湖南出版社,1992年)。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導論篇》(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84年)。
───:《中國哲學原論.原教篇》(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84年)。
夏劍欽:《卓越的思想家王夫之》(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
───:《王夫之研究文集》(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
高懷民:《宋元明易學史》(台北:作者自印,1994年)。
章啟輝:《鄺世大儒──王夫之》(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
陸復初:《王船山沉思錄》(雲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
張西堂:《王船山學譜》(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2年)。
張立文:《船山哲學》(台北:七略出版社,2000年)。
───:《正學與開新──王船山哲學思想》(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
許冠三:《王船山致知論》(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81年)。
梁啟超:《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台北:里仁書局,1995年)。
陶 清:《明遺民九大家哲學》(台北:洪葉文化公司,1997年)。
陳玉森,陳憲猷:《周易外傳鏡銓》(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
陳祺助:《王船山「陰陽理論」之詮釋》(高雄:復文圖書公司出版社,2003年)。
陳 贇:《回歸真實的存在──王船山哲學的闡釋》(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2年)。
陳 來:《詮釋與重建──王船山的哲學精神》(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
陳遠寧:《中國古代政治觀的批判總結──王船山政治觀研究》(湖南:湖南出版社,1992年)。
───:《中國古代易學發展第三個圓圈的終結:船山易學思想研究》(湖南:湖南大學出版社,2002年)。
陳遠寧,王興國,黃洪基:《王船山認識論範疇研究》(湖南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
曾春海:《王船山易學闡微》(台北:嘉新水泥公司文化基金會,1978年)。
───:《儒家哲學論集》(台北:文津出版社,1989年)。
───:《易經哲學的宇宙與人生》(台北:文津出版社,1997年)。
───:《朱熹哲學論叢》(台北: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2001年)。
曾昭旭:《王船山哲學》(台北:遠景出版社,1983年)。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新編》第五冊(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
黃明同,呂錫琛:《王船山歷史觀與史論研究》(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
黃懿梅:《王夫之》(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9年)。
───:《中國歷代思想家》第七冊(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8年)。
勞思光:《中國哲學史》卷三下(台北:三民書局,1981年)。
嵇文甫:《船山哲學》(上海:開明書店,1936年)。
───:《王船山史論選評》(北京:中華書局,1962年)。
───:《王船山學術論叢》(台北:谷風出版社,1987年)。
喬治忠:《中華歷史名人──王夫之》(天津:新蕾出版社,1993年)。
楊儒賓,祝平次編:《儒學的氣論與工夫論》(台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5年)。
熊考核:《王船山美學》(中國文史出版社,1991年)。
蒙培元:《理學的演變──從朱熹到王夫之戴震》(台北:文津出版社,1990年)。
鄭潭洲:《王船山傳論》(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
劉志盛,劉萍:《王船山著作叢考》(湖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
劉述先:《朱子哲學思想的發展與完成》(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82年)。
劉春健:《王船山學行系年》(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4年)。
劉梁劍:《天.人.際:對王船山的形而上學闡明》(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蔡尚思:《王船山思想體系》(湖南: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
錢 穆:《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5年)。
蕭起來等主編:《船山思想探析》(國際展望出版社,1991年)。
蕭箑父:《船山哲學引論》(江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
蕭箑父、許蘇民:《王夫之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
蕭箑父主編:《王夫之辯證法思想引論》(湖北:人民出版社,1984年)。
蕭漢明:《船山易學研究》(北京:華夏出版社,1987年)。
譚承耕:《船山詩論及創作研究》(湖南:湖南出版社,1992年)。
羅小凡,王興國主編:《船山學論》(船山學刊社,1993年)。
羅正鈞:《船山師友記》(湖南:嶽麓書社出版,1982年)。
羅 光:《王船山形而上學思想》(台北:輔仁大學出版社,1993年)。
───:《中國哲學思想史》清代篇(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81年)。
〔英〕羅素著,何兆武、李約瑟譯:《西方哲學史》(共上下兩卷)(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年)
嚴壽澂導讀:《船山思問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王船山學術研討會:《王船山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輔仁大學出版社,1993年)。
湖南省船山學社:《王船山研究參考資料》,1982年。
湖南省湖北省哲學社會科學聯合會:《王船山學術討論集》上下冊(北京:中華書局,1965年)。
三、學位論文(依姓氏筆畫排列)
王季香:《王船山格物致知論》(高雄:高雄師範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5年)。
李 美:《王船山人性論之研究》(中壢: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7年)。
李增財:《從讀通鑑論宋論淺窺王船山的思想》(台北: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73年)。
杜英賢:《王船山的歷史哲學》(台北: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74年)。
杜保瑞:《論王船山易學與氣論進路並重的形上學進路》(台北:臺灣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2年)。
林文彬:《船山易學研究》(台北: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94年)。
林海樹:《王船山與顧亭林之政治思想比較研究》(台北:文化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1986年)。
林宣慧:《論船山實踐進路的兩端一致論》(中壢:中央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年)。
林安梧:《王船山人性史哲學之研究》(台北:臺灣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5年)。
金納德:《論船山易學之乾坤並建說》(台北:臺灣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
胡森永:《從理本論到氣本論──明清儒學理氣觀念的轉變》(台北: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0)。
柯義龍:《王船山民族思想之研究》(台北:臺灣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1984年)。
涂治瑛:《王船山宋論之研究》(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2001年)。
張靜婷:《王船山《尚書引義》政治實踐問題之研究》(中壢: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
許長謨:《王船山經世思想析論》(台北:臺灣師範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1989年)。
陳忠成:《王船山研究》(台北:臺灣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74年)。
陳益興:《王船山人道思想及其在教育上的研究意義》(台北: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1982年)。
曾昭旭:《王船山及其學術》(台北:臺灣師範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論文,1977年)。
曾春海:《王船山易學闡微》(台北: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77年)。
黃超民:《王船山史學》(台中:東海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74年)。
黃懿梅:《王船山的倫理學》(台北:臺灣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74年)。
劉榮賢:《王船山張子正蒙註研究》(台中:東海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85年)。
劉健明:《王船山之天道論》(台北: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0年)。
劉紀璐:《論王船山哲學中「歷史中之天理」的問題》(台北:臺灣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3年)。
蔡家和:《羅整菴哲學思想研究》(中壢: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5年)。
戴景賢:《王船山之道器論》(台北:臺灣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82年)。
四、期刊論文(依姓氏筆畫排列)
王立新:〈胡文定與王船山的春秋學說〉,《鵝湖月刊》第29卷第10期(第346期),2004年4月,頁29~36。
王慧茹:〈王船山「正統論」的理解與思索──以〈船山對傳統史觀的批判〉及〈「正統論」的瓦解與重建〉二文為核心〉,《國文天地》第21卷第10期(第250期),2006年3月,頁27~32。
王 樾:〈歷史發展中的天人關係──對王船山史論中理勢關係之省思〉,《淡江人文社會學刊》第13期,2002年12月,頁31~51。
甲 凱:〈王船山的實有歷史哲學〉,《湖南文獻》第1卷第5期,1975年11月,頁41~44。
甲 凱:〈王船山的實有歷史哲學〉,《湖南文獻》第4卷第2期,1976年4月,頁13~16。
朱 喆:〈船山宗教哲學思想述評〉,《宗教哲學》第8卷第1期(第27期),2002年1月,頁1~21。
朱漢民:〈王夫之的實有之道〉,《哲學與文化》第28卷第7期(第326期),2001年7月,頁651~661+678~679。
安載皓:〈船山道器論淺析〉,《儒教文化研究》第4期,2004年2月,頁83~98。
李明輝:〈劉蕺山對朱子理氣論的批判〉,《漢學研究》第19卷第2期,2001年12月,頁1~32。
李維武:〈船山易學研究〉,《中國文化月刊》第119期,1989年,頁29~40。
宋偉民:〈論王船山的治學方法〉,《中國化月刊》第186期,1995年4月,頁23~41。
杜保瑞:〈書評:汪學群《王夫之易學──以清初學術為視角》〉,《哲學與文化》第31卷第10期(第365期),2004年10月,頁175~177。
林文彬:〈王船山援莊入儒論〉,《興大人文學報》第34期(上),2004年6月,頁223~246。
───:〈王船山《老子衍》義理淺析〉,《興大中文學報》第18期,2006年1月,頁53~71。
林安梧:〈明末清初關於「格物致知」的一些問題──以王船山人性史哲學為核心的宏觀理解〉,《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15期,1999年9月,頁313~335。
───:〈從「牟宗三」到「熊十力」再上溯「王船山」的哲學可能──後新儒學的思考向度〉,《鵝湖月刊》第27卷第7期(第319期),2002年1月,頁16~30。
林明宣:〈王船山人性論之結構──《讀四書大全說》為主要範圍〉,《思與言》第33卷第4期,1995年12月,頁29~53。
邱黃海:〈船山《易》學的原理與方法──《周易內傳發例》的解析〉,《鵝湖學誌》第28期,2002年6月,頁149~195。
侯潔之:〈由道器之辨論王船山證立形而上的進路〉,《國文學報》第38期,2005年12月,頁31~57。
───:〈王船山乾坤並建的義涵及倫理向度〉,《中國學術年刊》第28期,2006年9月,頁35~60。
姜義泰:〈王船山《老子衍》略論〉,《興大中文研究生論文集》第7期,2002年9月,頁102~119。
唐斌成:〈王船山主體性思想述評〉,《湖南文獻》第21卷第3期,1993年7月,頁10~14。
孫世民:〈王船山生命實學論〉,《國文學誌》第9期,2004年12月,頁167~199。
───:〈王船山幽明觀研究〉,《孔孟學報》第83期,2005年9月,頁181~205。
陳 來:〈道學視野下的船山心性學──以《讀四書大全說》的大學部分為中心〉(上)(下),《鵝湖月刊》第28卷第12、第29卷第1期(第336、337期),2003年6、7月,頁7~14,頁8~17。
───:〈船山的《中庸》首章詮釋及其思想〉(上)(下),《鵝湖月刊》第29卷第7、8期(第343、344期),2004年1、2月,頁11~16,頁10~18。
陳允成:〈試論王船山先生之經世思想〉,《台中商專學報》第30期,1998年6月,頁175~181。
陳立驤:〈王船山天道論性格之衡定〉,《鵝湖月刊》第28卷第4期(第328期),2002年10月,頁29~38。
陳啟文:〈船山「道」「器」兩端之分說及其統一〉,《鵝湖月刊》第31卷第9期(第369期),2006年3月,頁35~42。
───:〈實踐的詮釋:王船山「化天之天為人之天」的理解〉,《國文學報》第39期,2006年6月,頁139~165。
陳幸永:〈王船山之人性觀點〉,《人與社會》第2期,2004年12月,頁97~117。
陳祺助:〈王船山論情、才的意義及其善惡問題之研究〉,《鵝湖月刊》第28卷第1期(第325期),2002年7月,頁7~15。
───:〈王船山論陰陽與太極的關係〉,《哲學與文化》第29卷第8期(第339期),2002年8月,頁696~708+773~774。
───:〈王船山論惡的問題──以情、才為中心的分析〉,《鵝湖月刊》第28卷第3期(第327期),2002年9月,頁25~33。
───:〈王船山論陰陽與道體的關係〉,《哲學與文化》第29卷第11期(第342期),2002年11月,頁1032~1039+1061。
───:〈王船山論《周易》占筮之「數」的觀念及其涵義之分析〉,《鵝湖月刊》第29卷第3期(第339期),2003年9月,頁47~56。
───:〈論王船山「陰陽」觀念的本體論意義〉,《鵝湖學誌》第31期,2003年12月,頁149~173。
───:〈論王船山陰陽觀念的宇宙論意義〉,《哲學與文化》第31卷第7期(第362期),2004年7月,頁123~146。
───:〈王船山「乾坤並建」理論的基本內容及其天道論涵義〉,《鵝湖月刊》第30卷第11期(第359期),2005年5月,頁22~31。
───:〈論王船山氣論的義理特色──與傳統主要氣論之說比較〉,《鵝湖學誌》第35期,2005年12月,頁103~147。
───:〈從「陰陽」觀念的用法論王船山哲學方法的理論涵義〉,《興大人文學報》第36期(上),2006年3月,頁133~157。
───:〈從「天」、「命」、「性」的意義及其關係論王船山「即氣言體」理論中「一本萬殊」之問題〉,《鵝湖學誌》第39期,2007年12月,頁63~109。
陳 贇:〈形而上與形而下:以隱顯為中心的理解──王船山道器之辨的哲學闡釋〉,《清華學報》第31卷第1∕2期,2001年3月,頁37~65。
───:〈通幽明之道:王船山哲學的精神及其基本問題〉,《世界中國哲學學報》第4期,2001年7月,頁183+185~217。
───:〈宋明儒學中理一分殊的觀念──以王船山為中心的闡釋〉,《孔孟學報》第79期,2001年9月,頁191~221。
───:〈理性與感性的整合與溝通──王船山理欲合一論的闡釋〉,《孔孟月刊》第40卷第4期(第472期),2001年12月,頁32~39。
───:〈王船山理氣之辨的哲學闡釋〉,《漢學研究》第20卷第2期(第41期),2002年12月,頁249~274。
───:〈從有無到隱顯:王船山與儒學範式的轉換──比較哲學視域中的探討〉,《孔孟學報》第81期,2003年9月,頁157~191。
許冠三:〈王船山的宇宙論〉,《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第10卷第1期,1979年,頁161~194。
張立文:〈王船山的體認論〉(上)(下),《哲學與文化月刊》第25卷第10、11期(第293、294期),1998年10、11月,頁920~934+989~990,頁1034~1048。
張新智:〈王船山占學一理說初探〉,《中華學苑》第49期,1997年1月,頁27~41。
張懷承:〈自然與道德──王船山的理欲之辨〉,《孔孟月刊》第30卷第12期,1992年8月,頁13~22。
───:〈船山論理簡析〉,《哲學與文化》第18卷第9期,頁816~824。
───:〈王船山由「道」入「德」論簡義〉,《鵝湖月刊》第19卷第10期,1994年4月,頁21~27。
───:〈王船山人道學說的倫理價值〉,《中國化月刊》第161期,1993年3月,頁25~39。
───:〈王船山性體實有的思想論微〉,《中國化月刊》第169期,1993年11月,頁53~70。
梁啟超:〈王船山的學術思想評述──據南開大學暑期學校清初五大師講義〉,《湖南文獻季刊》第5卷第2期,1977年4月,頁6~7。
曾聖益:〈王船山《讀通鑑論》之君臣論〉,《人文學報》第22期,1998年7月,頁65~94。
曾昭旭:〈船山之易學〉,《中國文化月刊》第12期,1980年,頁56~76。
───:〈論王船山在學術史上之地位問題〉,《鵝湖月刊》第174期,1989年12月。
───:〈論儒家工夫論的轉向──從王陽明到王船山〉,《鵝湖月刊》第197期,1991年11月。
───:〈王船山兩端一致衍〉,《鵝湖月刊》第21卷第1期,1995年7月,頁9~13。
───:〈論王船山與宋明儒在根本方向上之異同〉(上),《湖南文獻季刊》第5卷第2期。1997年4月,頁16~20。
曾春海:〈闡船山易學之宇宙論〉,《哲學論集》第10期,1977年,頁76~131。
馮玉輝:〈從宏觀探索王船山思想的發展〉,《中國化月刊》第172期,1994年2月,頁23~34。
黃繼持:〈王船山之論「理與氣」、「心與理」的探究〉,《大陸雜誌》第35卷第12期,1967年12月。
黃漢青:〈王船山天道論研究〉,《台中商專學報》第20期,1988年,頁197~207。
董金裕:〈王船山與張橫渠思想之異同〉,《哲學與文化月刊》第232期,1993年2月。
楊立華:〈詮釋中的道說──評陳來:《詮釋與重建──王船山的哲學精神》〉,《二十一世紀》第90期,2005年8月,頁152~155。
楊自平:〈王船山《周易內傳》解經作法析論〉,《鵝湖學誌》第39期,2007年12月,頁111~166。
楊祖漢:〈李栗谷與羅整菴思想之比較〉,《哲學與文化月刊》第31卷第8期,頁37~58。
楊儒賓:〈檢證氣學──理學史脈絡下的觀點〉,《漢學研究》第25卷第1期,2007年6月,頁247~281。
趙雅博:〈王船山宇宙發生論的思想〉(上)(下),《孔孟月刊》第32卷第6期,1984年1、2月。
鄧克銘:〈羅欽順「理氣為一」說之理論效果〉,《漢學研究》第19卷第2期,2001年12月,頁33~57。
鄧 輝:〈王船山的宇宙本體觀〉,《鵝湖月刊》第28卷第8期(第332期),2003年2月,楚30~37。。
劉昌佳:〈王船山的「以物為師」論〉,《逢甲人文社會學報》第9期,2004年12月,頁41~60。
劉浩洋:〈王船山的知行學說〉,《孔孟月刊》第36卷第9期,1996年6月,頁28~36。
蔡仁厚:〈從「理、心、氣」的義蘊看船山思想的特色〉,《中國化月刊》第167期,1993年9月,頁34~45。
潘小慧:〈從王船山的本體論看其人性論〉,《哲學與文化月刊》第232期,1993年2月。
───:〈王船山的能所觀〉,《哲學與文化月刊》第30卷第1期(第344期),2003年1月,頁145~166。
鄭小江:〈論王船山的生死哲學〉,《孔孟月刊》第42卷第3期(第495期),2003年11月,頁38~47。
鄭富春:〈物我一原,死生一致──船山《正蒙注》生死觀初探〉,《鵝湖月刊》第29卷第7期(第343期),2004年1月,頁55~64。
謝茂松:〈王船山對中國政治文化的省察〉,《二十一世紀》第79期,2003年10月,頁106~113。
蕭 馳:〈論船山天人之學在詩學中之開展〉,《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15期,1999年9月。
蕭國鋒:〈重新書寫中國古代哲學的傳統──評陳贇《回歸真實的存在──王船山哲學的闡釋》〉,《二十一世紀》第79期,2003年10月,頁155~158。
羅 光:〈王船山哲學思想的系統〉,《哲學與文化》第20卷第9期,1993年9月,頁832~839。
嚴壽澂:〈莊子、重玄與相天──王船山宗教信仰述論〉,《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15期,1999年9月,頁389~430。
───:〈「思問錄」與船山思想〉,《百年》第5期,1999年9月,頁1~13。
指導教授 楊祖漢 審核日期 2008-7-7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