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91125011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28 、訪客IP:3.148.107.131
姓名 陳志豪(Chih-Hao Chen)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歷史研究所
論文名稱 北臺灣隘墾社會轉型之研究:以新竹關西地區為例(1886-1945)
(The Transformation of Frontier Society in Northern Taiwan : A Case Study of Hsin-chu's Kuan-hsi Region, 1886-1945)
相關論文
★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的傳教及發展─以台南新化教會為例★ 桃園地區開漳聖王信仰之研究 ─以大溪仁和宮為例
★ 帝國邊區的村落、族群與歷史:以屏東萬金庄為中心討論(1861-1945)★ 日治時期臺灣茶業改良之研究
★ 臺灣三官大帝信仰-以桃園地區為中心(1683~1945)★ 帝國玄關─日治時期基隆的都市化與地方社會
★ 北埔姜家女性研究(1834-1945)★ 清代臺灣私鹽問題研究--以十九世紀北臺灣為中心
★ 煤礦產業與地方社會--以台北土城地區為例(1897~1989)★ 台灣六十年來茶業技術研究與發展變遷 -以「茶業改良場」為中心(1945~2005)
★ 戰後台灣茶業的發展與變遷★ 新竹枋寮褒忠義民廟「協議會」之研究(1914-1947)
★ 聚落與宗教發展之研究:以桃園縣觀音鄉為例(1684-1990)★ 日治時期臺灣「特別輸出入港」之研究
★ 中壢十三庄輪祀網絡之研究(1826~1945)★ 劉銘傳裁隘之研究—以竹苗地區的隘墾社會為中心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本文所討論的主題是北臺灣的隘墾社會在19世紀中葉以後,受到政治、經濟與社會變遷的影響,出現了什麼樣的轉變,而這些轉變又有什麼樣的歷史意義。在討論過程中,本文選擇以新竹關西地區作為研究個案,藉由區域個案的觀察,來探政治、經濟等層面的變遷,對於隘墾社會所帶來的衝擊。
在18世紀末,北臺灣的地方政府策略性的開放漢人與熟番結盟的武裝開墾集團,進入沿山地區建立起帶有防衛性質的武裝聚落,同時允許這些聚落中的地方菁英,擁有籌組私人武力、免繳土地稅等權利。這種處於半自治狀態下的地方社會,即為本文所稱的隘墾社會。本文的研究指出了隘墾社會到了19世紀中葉後,隨著地方菁英對於經濟資源競爭,以及缺乏明確法理體制的規範,使得隘墾社會陷入了紛擾不休的情況。同時,統治當局也因為國際情勢的變化,開始改變過去放任地方菁英壟斷沿山經濟資源的策略,並成立撫墾局等行政體制外的協辦單位,協助地方政府著手整頓隘墾社會的租稅制度與武裝力量。到了1895年日本殖民政權統治臺灣後,統治當局整頓邊區的企圖更加強烈。租稅與地權的重新規範,以及保甲、警察、教育、地方行政等制度的陸續建立,都促使了隘墾社會的自治色彩逐漸消失。而受到政治與經濟環境轉變的影響下,隘墾社會的地方菁英也面臨了新挑戰。有不少地方菁英因為面臨集團內部的衝突,甚至政策的轉變使其影響力大幅下降,例如曾擔任墾戶(開墾與治安的管理者)的衛氏家族(熟番)以及鄭氏、連氏家族等。但在另一方面,也有不少地方菁英趁勢而起,例如因協助統治當局有功的羅碧玉、周源寶等;以及成功掌握商機而獲利的陳旺回、陳逢茂等,相繼成為了地方上的新興領袖人物。此外,進入到20世紀以後,除了私人武裝拓墾的行為因為國家控制力量的強化而走向終結,地方社會在國家政策的影響與地方菁英的推動下,也開始出現多元化的發展。聚落人口的增加、近代交通的建設以及產業的革新,帶動了公共空間與公共活動的多元化,這些變化都具體的反映了隘墾社會的轉型。
本文的研究成果主要有三個貢獻,第一、本文透過區域個案的觀察,釐清了隘墾社會從邊區型態過渡到近代國家體制下的歷史過程,並探討了統治當局如何建立起各種統治制度,去控制這些過去被視為邊陲的區域。第二、本文指出了近代臺灣地方菁英在維持社會地位的策略上,除了透過經濟或婚姻的結盟關係以及參與公共事務的過程等,來增加自己的經濟與象徵資本之外,他們也必須更進一步的依賴國家制度所賦予的實質或象徵性權威。第三、本文透過地方經濟與社會的多元化發展情況,說明了國家政策與地方菁英的影響力,即是推動社會轉型的主要關鍵因素。
摘要(英) The theme in this study is to discuss changes to the frontier society in northern Taiwan after mid 19th century under influences of politics, economics and society and the historical meaning of such changes. During the discussion, the researcher selects Kuan-shi area in Hsin-chu as the study case. With the observation on the area case, the researcher explores the impact to the frontier soci-ety by political and economic changes.
At the end of the 18th century, local government in northern Taiwan strategically allowed the armed reclamation groups by Han people and plains aborigines to establish armed villages with defense nature along the mountains. In the meantime, local elites from these villages were allowed to establish their private armed force and exempt from land tax. This local society under semi-autonomous society is the frontier society in this article. The researcher points out that after mid 19th century, frontier society was in the state of chaos due to competition of local elites on economic resources and lack of specific legal system standard. Besides, owing to changes of in-ternational situation, the authorities also changed the strategy of letting local elites occupy the economic resources along the mountains. They established the “Fu-Ken office” and “Ai-Yung battalion”(both are the coordination unit without administration system) to help local government rectify land tax and armed force of frontier society. In 1895 after the Japanese ruled Taiwan, the ruling authorities had stronger intention to rectify the border. Tax and land rights were re-regulated. Systems of Pao-chia, police, education and local administration were established, leading to grad-ual loss of autonomy of frontier society. Under the political and economic influences, local elites in frontier society faced new challenges, too. Some had significant decrease of their influence due to internal conflict of the group or even changes of policies. Example is the Wei family (plains aborigine, once serving as Ken-hu), the Chengs and the Liens, etc. On the other hand, however, some other elites, such as Lo Pi-yu and Chou Yuan-pao, took the advantage and grew after helping the ruling authorities. Chen Wan-hui and Chen Feng-mao, etc made a big fortune by grabbing the business opportunities. They had become the new local leaders. Also, in the 20th century, besides the end of private armed reclamation due to strengthened control power of the state, local society started diverse development thanks to the influence of national policies and local elites. Increase of village population, construction of modern traffic and innovation in industry brought diversifica-tion of public space and activities. All these changes truly reflect the Transformation of frontier society.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have three major contributions: 1) the article clarifies the historical process of frontier society from border state to the contemporary national system through area case observation and discusses how ruling authorities established each governing system to control the once-regarded border areas. 2) Contemporary local elites had to further depend on the actual or symbolic authority endowed by the national system to increase their own economic and symbolic capital in addition to alliance relationship of economics or marriages and participation of public affairs. 3) With local economic and society diverse development, the article explains the influence of national policies and local elites, which is the key factor of promoting social transformation.
關鍵字(中) ★ 撫墾局
★ 金廣成
★ 新竹關西
★ 鹹菜甕
★ 地方菁英
★ 地方社會
★ 隘墾社會
關鍵字(英) ★ Hsin-chu
★ Kuan-his
★ Fu-Ken Office
★ Jin-guang-cheng
★ Sian-cia-wong
★ Local Society
★ Local Elites
★ Frontier Society
論文目次 緒論 1
第一章 隘墾社會的建立
第一節 自然環境與物產 17
第二節 拓墾活動的開展 27
第三節 變動的隘墾社會 42
小 結 57
第二章 統治者的收編政策與影響
第一節 撫墾政策的實行:從隘丁到隘勇 59
第二節 土地整編的過程與影響 75
第三節 地方行政體系的建構與重組 95
小 結 111
第三章 地方菁英與地方社會
第一節 地方菁英的形成 113
第二節 文化權力網絡的變動 124
第三節 社會階層的重組 136
小 結 157
第四章 隘墾社會的轉型
第一節 裁隘後的拓墾組織:以金廣成為例 159
第二節 人口與產業結構的轉變 173
第三節 公共空間與公共活動的多元化 198
小 結 210
結論 212
參考書目 218
參考文獻 參考書目
一、史料
(一) 檔案、統計書
洪安全主編,《清宮月摺檔臺灣史料》,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95年。
桃園(桃仔園)廳編,《桃園(桃仔園)廳報》,桃園:編者,1903-1920年。
陳澹然編,《劉壯肅公奏議》,臺灣文獻叢刊27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8年。
馮用編,《劉銘傳撫臺前後檔案》,臺灣文獻叢刊276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9年。
新竹州編,《新竹州報》,新竹:編者,1920-1943年。
新竹縣關西鎮戶政事務所提供,《日治時期戶口調查簿》,新竹縣關西鎮戶政事務所藏。
新竹廳編,《新竹廳報》,新竹:編者,1902-1925年。
臺灣經濟年報刊行會,《臺灣經濟年報》,台北:南天書局,1996年再版。
臺灣總督官房臨時國勢調查部編,《臺灣昭和十年國勢調查結果概報》,臺北:臨時國勢調查部,1935年。
臺灣總督府官房調查課,歷年《臺灣現住人口統計》,臺北:臺灣總督府官房調查課,1905-1940年。
臺灣總督府官房臨時國勢調查部,《昭和十年國勢調查結果表》,臺北:臺灣總督府官房臨時國勢調查部,1937年。
臺灣總督府官房臨時國勢調查部,《第一回臺灣國勢調查要覽表》,臺北:臺灣總督府官房臨時國勢調查部,1922年。
臺灣總督府編,《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1895-1944年,國史館臺灣文獻館藏。
臺灣總督府鐵道部,《臺灣總督府鐵道部年報》,臺北:臺灣總督府鐵道部,1900-1924年。
劉璈,《巡臺退思錄》,臺灣文獻叢刊23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8年再版。
戴炎輝整理,《淡新檔案》,微捲,中央研究院傅斯年圖書館藏,1969年複製。
臨時臺灣土地調查局,《土地申告書》,手稿本,臺北:臨時臺灣土地調查局,1904年,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藏。
臨時臺灣土地調查局,《田收穫及小租調查書》,出版資料不詳。
(二) 古文書、族譜
〈乾隆三十二年墾單〉,王廷昌家族抄本,王德富先生收藏,黃卓權先生提供。
〈乾隆六十年王廷用、王廷昌分家鬮書〉,王廷昌家族抄本,王德富先生收藏,黃卓權先生提供。
〈乾隆四十七年姚德芳妻黃氏立杜絕賣田契字〉,王廷昌家族抄本,王德富先生收藏,黃卓權先生提供。
〈道光二年陳長順立借隘字〉,北埔姜家史料,吳學明老師提供。
〈道光四年陳長順立給墾批字〉,北埔姜家史料,吳學明老師提供。
〈道光九年墾戶衛壽宗、佃戶張德泰立合同字〉,王廷昌家族抄本,王德富先生收藏,黃卓權先生提供。
〈道光十三年王潤長立重又再借銀字〉,王廷昌家族抄本,王德富先生收藏,黃卓權先生提供。
〈道光十六年黃佑賢等仝立合約字〉,黃國憲先生收藏,黃卓權先生提供。
〈道光十七年仝立鬮拈定各管字〉,王廷昌家族抄本,黃卓權先生提供。
〈道光二十六年王潤長立歸就再補找洗盡根字〉,王廷昌家族抄本,王德富先生收藏,黃卓權先生提供。
〈道光二十九年陳盛元等仝立分鬮字〉,黃國憲先生收藏,黃卓權先生提供。
〈嘉慶十五年衛阿貴立典過山埔契字〉王廷昌家族抄本,王德富先生收藏,黃卓權先生提供。
〈嘉慶十七年墾戶衛福星立給墾批字〉,黃卓權先生提供。
〈嘉慶二十二年彭名英等同立合約字〉,王德富先生收藏,黃卓權先生提供。
〈嘉慶二十四年林灶生等仝立水合約字〉,詹鴻勳先生收藏,黃卓權先生提供。
〈咸豐四年金廣福與衛榮宗等仝立合約字〉,北埔姜家史料,吳學明老師提供。
〈咸豐四年淡水總捕分府給姜殿邦曉諭〉,北埔姜家史料,吳學明老師提供。
〈咸豐五年淡水廳給業戶鄭吉忍契尾〉,鄭盛宏先生提供。
〈咸豐五年衛榮宗立合同退辦墾戶字〉,北埔姜家史料,吳學明老師提供。
〈咸豐六年鹹菜甕墾戶姜殿邦仝佃羅登壽彭讚龍二姓人等仝立合約字〉,北埔姜家史料,吳學明老師提供。
〈咸豐九年仝立合約給發隘糧對租字〉,北埔姜家史料,吳學明老師提供。
〈咸豐九年湖肚十三股水約字〉,手抄本,黃卓權先生提供。
〈咸豐十年七月臺灣北路淡水總捕分府諭令〉,北埔姜家史料,吳學明老師提供。
〈咸豐十年金泰安股夥請帖〉,北埔姜家史料,吳學明老師提供。
〈同治三年淡水分府鄭諭墾戶姜殿邦〉,北埔姜家史料,吳學明老師提供。
〈同治四年淡水府民總捕分府隨帶一級王諭墾戶姜殿邦義首羅國昌等〉,北埔姜家史料,吳學明老師提供。
〈同治八年衛國賢與姜殿邦仝立借填銀埔字〉,北埔姜家史料,吳學明老師提供。
〈同治九年墾戶姜榮華衛國賢仝立合約字〉,北埔姜家史料,吳學明老師提供。
〈同治十一年金捷發與姜華仝立甘願收清母利谷字〉,北埔姜家史料,吳學明老師提供。
〈光緒三年張貴利立撥定鬮分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古文書室收藏,T0462D0380批次。
〈光緒三年衛耀宗立杜賣盡根山埔字〉,王廷昌家族抄本,王德富先生收藏,黃卓權先生提供。
〈光緒五年衛奎傳立增找洗字〉,王廷昌家族抄本,王德富先生收藏,黃卓權先生提供。
〈光緒六年曾清源與姜紹基仝立允願清字〉,北埔姜家史料,吳學明老師提供。
〈光緒六年溫運與姜紹基仝立甘願收清谷銀字〉,北埔姜家史料,吳學明老師提供。
〈光緒二十一年羅阿德立承贌山埔永耕栽茶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古文書室收藏,T0462D0380批次。
〈光緒十一年新竹縣給業戶張桂蘭契尾〉,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古文書室藏,T0448D0369批次。
〈光緒十九年張龍新、張木新立分田租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古文書室收藏,T0462D0380批次。
〈明治三十一年十月黃連珍街莊長任命證書(影本)〉,黃國憲先生收藏,黃卓權先生提供。
〈明治三十年十二月黃連珍街長任命證書(影本)〉,黃國憲先生收藏,黃卓權先生提供。
〈大正二年張龍星等五房立踏出公共物業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古文書室收藏,T0462D0380批次。
〈姜殿邦給溫阿水公文副本〉,北埔姜家史料,吳學明老師提供。
王世慶輯,《臺灣公私藏古文書影本》,臺北:中央研究院傅斯年圖書館藏,1977-1984年。
張炎憲等編,《臺灣平埔族文獻資料選集─竹塹社》,臺北:臺灣史田野研究室,1993年。
陳國材編,〈鰲城陳氏五房東房族譜〉,手稿未刊本,1913年,無頁碼。收入《猶他家譜學會微縮檔案》,Salt Lake City, Utah : The Genealogical Society of Utah, 1982.。
黃南琚,〈石光公學校之起源〉,手稿影印本,1929年,黃國憲先生收藏,黃卓權先生提供。
劉澤民編,《關西坪林范家古文書集》,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2003年。
編者不詳,〈羅氏族譜與抄契(九如派)〉,手稿未刊本,年代不詳,羅慶江先生提供。
鄭盛宏,〈關西鄭家祠堂沿革〉,新竹:手稿,1988年。
鄭盛宏編,《鄭氏族譜》,新竹:編者自印,1967年。
羅慶江編,《鐵坑羅氏家乘》,新竹:羅氏宗親會,2000年。
羅瀛編,〈華盛嘗嘗簿〉,手稿未刊本,1841年編,1870年重抄,羅慶江先生提供。
編者不詳,〈榮盛嘗嘗簿〉,手稿未刊本,年代不詳,羅慶江先生提供。
(三) 方志、其他
中村是公,《臺灣土地調查事業概要》,臺北:臺灣臨時土地調查局,1905年。
伊能嘉矩,《臺灣史料(坤集)》,影印本,臺北:臺灣大學圖書館藏,2000年再版。
陳文騄修,蔣師轍纂,《臺灣通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年。
陳培桂,《淡水廳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3。
黃旺成主修,《新竹縣志》,新竹:成文出版社,1983年再版。
黃國憲總編輯,《關西鎮誌(稿本)》,新竹:關西鎮公所,2000年。
臺灣慣習研究會編,臺灣省文獻會譯,《臺灣慣習記事》,臺中:臺灣省文獻會,1984年。
臺灣總督府陸軍幕僚編,《臺灣總督府陸軍幕僚歷史草案》,臺北:捷幼出版社,1991年再版。
臺灣總督府殖產局,《咸菜硼北埔煤田調查報告》,臺北:臺灣總督府殖產局,1914年。
臺灣總督府編,《臺灣列紳傳》,臺北:臺灣日日新報社,1916年。
臺灣總督府警務局編,《理蕃誌稿》,臺北:南天書局,1997年再版。
臺灣總督府鐵道部庶務課,《臺灣私設鐵道及軌道關係法規類篡》,臺北:臺灣總督府鐵道部,1919年。
鄭鹏雲、曾逢辰編,《新竹縣志初稿》,臺灣文獻叢刊61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年再版。
臨時臺灣土地調查局,《清賦一班》,臺北:臨時臺灣土地調查局,1900年。
臨時臺灣土地調查局,《第二回事業報告》,臺北:臨時臺灣土地調查局,1903年。
臨時臺灣土地調查局,《臺灣土地慣行一班》,臺北:臨時臺灣土地調查局,1905年。
臨時臺灣土地調查局編,《臺灣土地調查始末稿本‧外業部(北部調查作業)》,日本亞細亞經濟研究所藏,臺北:臨時臺灣土地調查局,1902年。
謝金蘭編,新竹縣文獻委員會譯,《咸菜硼沿革史》,新竹:新竹縣文獻會,1953年再版。手稿本。
關西庄役場編,《關西庄產業大觀》,臺灣大學圖書館藏,新竹:關西庄役場,1937年。
(四) 報紙、期刊
中越榮二編,《臺灣地方行政》,臺北:臺灣地方自治協會,1935-1943年。
臺灣日日新報社,《臺灣日日新報》,臺北:編者,1898-1944年。
臺灣民報社,《臺灣民報》,臺北:臺灣雜誌社發行,1923-1930年,東方文化書局復刊,1974年。
臺灣警察協會,《臺灣警察協會雜誌》,臺北:編者,1917-1943年。
二、專書
(一)中文專書
Charles Tilly(查爾斯‧提利)著,劉絮愷譯,《法國人民抗爭史》,臺北:麥田,1999年。
Emmanuel Le Roy Ladurie(埃曼紐‧勒華拉杜里)著,許明龍譯,《蒙大猶:1294-1324年奧克西坦尼的一個山村》,臺北:麥田,2001年。
Mark A. Allee(艾馬克)著,王興安譯,《晚清中國的法律與地方社會:十九世紀的北部臺灣》,臺北:播種者文化,2003年。
大園市藏編,《臺灣人物誌》,臺北:谷澤書店,1916年。
不著撰人,《新竹縣制度考》,臺灣文獻叢刊101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年。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編,《清季自強運動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8年。
中華民國史專題討論會秘書處編,《中華民國史專題第五屆討論會:國史上的中央與地方研討會》,臺北:國史館,1999年。
中華民國史專題討論會秘書處編,《中華民國史專題論文集(第五屆)》,臺北:國史館,1996年。
井出季和太著,郭輝編譯,《臺灣治績志》,臺北:海峽學術出版社,2003年。
方豪,《方豪教授臺灣史論文選集》,臺北:捷幼出版社,1999年。
王世慶,《清代臺灣社會經濟》,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4年。
王世慶,《臺灣史料論文集(一)、(二)》,臺北:稻鄉,2004年。
王學新編譯,《日據時期竹苗地區原住民史料彙編與研究》,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2003年。
矢內原忠雄著,周憲文譯,《日本帝國主義下之臺灣》,臺北:海峽學術出版社,2003年再版。
伊能嘉矩,《大日本地名辞書(台湾之部)》,東京:冨山房,1910年。
江丙坤,《臺灣田賦改革事業之研究》,臺灣研究叢刊108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72年。
佐伯迪,《臺灣地方自治》,臺北:成文出版社,1999年再版。
吳文星,《日據時期臺灣社會領導階層之研究》,臺北:正中書局,1992年。
吳密察,《臺灣近代史研究》,臺北:稻香出版社,1994年。
吳學明,《金廣福墾隘研究》,新竹:新竹縣文化局,2000年。
吳學明,《頭前溪中上游開墾史暨史料彙編》,新竹:新竹縣文化局,1998年。
吳濁流著,鍾肇政譯,《臺灣連翹》,臺北:臺灣文藝出版社,1987年。
呂紹理,《水螺響起:日據時期臺灣社會的生活作息》,臺北:遠流,1998年。
呂順安編,《新竹縣鄉土史料》,南投:臺灣省文獻會,1995年。
呂實強,《丁日昌與自強運動》,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72年。
李文良,《中心與周緣:臺北盆地東南緣淺山地區的社會經濟變遷》,臺北:臺北縣文化局,1999年。
李明賢,《咸菜甕鄉街的空間演變》,新竹:新竹縣立文化中心,1999年。
李國祁,《中國現代化的區域研究─閩浙臺地區,1860-1916》,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5年。
周婉窈,《日據時代的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臺北:自立晚報社,1989年。
周婉窈,《臺灣歷史圖說:史前至一九四五年》,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1997年。
東嘉生著,周憲文譯,《臺灣經濟史概說》,臺北:帕米爾書店,1985年。
林玉茹,《清代竹塹地區的在地商人及其活動網絡》,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00年。
林柏燕主編,《陶社詩集》,新竹:新竹縣文化局,2001年。
林進發編,《臺灣官紳年鑑》,臺北:民眾公論社,1933年。
林滿紅,《茶、糖、樟腦業與臺灣之社會經濟變遷(1860-1895)》,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97年。
林偉盛,《羅漢腳 : 清代臺灣社會與分類械鬥》,臺北:自立晚報,1993年。
松下芳三郎編,《臺灣樟腦專賣志》,臺北:臺灣日日新報社,1924年。
邱瑞杰,《清末關西地區散村的安全與防禦》,新竹:新竹縣文化局,1999年。
施添福,《清代臺灣的地域社會:竹塹地區的歷史地理研究》,新竹,新竹縣文化局,2001年。
柯志明,《米糖相剋:日本殖民主義下臺灣的發展與從屬》,臺北:群學出版有限公司,2003年。
柯志明,《番頭家:清代臺灣族群政治與熟番地權》,臺北: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2001年。
若林正丈、吳密察,《跨界的臺灣史研究:與東亞史的交錯》,臺北:撥種者文化,2004年。
原幹洲,《南進日本之第一線に起つ:新臺灣之人物》,臺北:拓務評論社臺灣支社,1936年。
孫承澤等著,《臺灣關係文獻集零》,臺灣文獻叢刊306種,臺北:臺灣經濟銀行研究室,1972年再版。
翁佳音,《臺灣漢人武裝抗日史研究(1895-1902)》,臺北: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1986年。
張婉如等,《關西上南片羅姓村的形成與發展》,新竹:竹縣文化,1999年。
張勝彥,《清代臺灣廳縣制度之研究》,臺北:華世出版社,1993年。
張隆志,《族群關係與鄉村臺灣:一個清代臺灣平埔族群史的重建和理解》,臺北:臺大出版委員會,1991年。
曹永和先生八十壽慶論文集編輯委員會編,《曹永和先生八十壽慶論文集》,臺北:樂學書局,2001年。
許佩賢,《殖民地台灣的近代學校》,臺北:遠流出版公司,2005年。
許雪姬,《清代臺灣的綠營》,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7年。
許雪姬,《北京的辮子:清代臺灣的官僚體系》,臺北:自立晚報,1993年。
許雪姬,《板橋林家:林平侯父子傳》,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2000年。
陳正祥,《臺灣地誌》,臺北:南天書局,1993年再版。
陳君愷,《日治時期臺灣醫生社會地位之研究》,臺北: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專刊,1992年。
陳其南,《臺灣的傳統中國社會》,臺北:允晨文化,1987年。
陳秋坤,《清代臺灣土著地權:官僚、漢佃與岸裡社人土地變遷(1700-1895)》,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7年。
陳紹馨,《臺灣的人口變遷與社會變遷》,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79年。
陳朝龍,《新竹縣采訪冊》,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年再版。
喬健主編,《中國家庭及其變遷》,香港:香港中文大學,1991年。
曾繁蓉,《十子登科的父親范朝燈》,臺北:月旦出版社,1997年。
菅武雄,《新竹州の情勢と人物》,出版資料不詳,1938年。
黃卓權,《跨時代的臺灣貨殖家:黃南球先生年譜(1840-1919)》,臺北:國家圖書館臺灣分館,2004年。
黃富三,《霧峰林家的中挫(1861-1885)》,臺北:自立晚報社,1992年。
黃富三,《霧峰林家的興起:從渡海拓荒到封疆大吏(1729-1864)》,臺北:自立晚報,1987年。
黃朝進,《清代竹塹地區的家族與地域社會:以鄭、林兩家為中心》,臺北:國史館,1995年。
溫振華,《清代東勢地區的土地開墾》,臺北:日知堂,1992年。
詹素娟、張素玢,《台灣原住民史 平埔族史篇 (北)- 北台灣平埔族群史》,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2001年。
臺灣新民報調查部編,《臺灣人士鑑》,臺灣新民報日刊一週年紀念出版,臺北:臺灣新民報社,1934年。
劉妮玲,《清代臺灣民變研究》,臺北: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專刊,1983年。
潘英海、詹素娟主編,《平埔研究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1995年。
鄭奕爐,《七十年滄桑》,新竹:著者自印,1997年。
鄭政誠,《臺灣大調查: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之研究》,臺北:博揚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5年。
興南新聞社編,《臺灣人士鑑》,臺北:興南新聞社,1943年。
賴玉玲,《褒忠亭義民爺信仰與地方社會發展:以楊梅聯庄為例》,新竹:新竹縣文化局,2005年。
賴澤涵主編,《客家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2002年。
儲一貫主編,《臺灣史研究暨史料發掘研討會論文集》,高雄:中華民國臺灣史蹟研究中心,1987年。
戴炎輝,《清代臺灣之鄉治》,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79年。
臨時臺灣土地調查局,《臺灣堡圖》,臺北:遠流出版事業,1996年再版。
薛琴主持,《關西太和宮調查研究暨修復計畫》,新竹:新竹縣文化局,2003年。
藤井志津枝(傅琪貽),《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的理蕃政策》,臺北:文英堂,1997年。
(二)西文專書
Anthony Giddens(紀登斯), The Constitution of Society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4).
David Faure(柯大衛),The Structure of Chinese Rural Society : Lineage and Village in the Eastern New Territories, Hong Kong(New York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6).
Ho Ping-Ti(何炳棣), The Ladder of Success in Imperial China : Aspects of Social Mobility, 1368-1911(New York :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62).
John R. Shepherd(邵式伯), Statecraft and Political Economy on the Taiwan Frontier, 1600-1800. (Stanford, Calif.: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3).
Joseph W. Esherick(周錫瑞) and Mary Rankin(芮瑪麗) eds., Chinese Local Elites and Patterns of Dominance.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0).
Ka Chih-ming(柯志明), Japanese Colonialism in Taiwan: Land Tenure, Development, and Dependency, 1895-1945. (Boulder, Co.: Westview Press, 1995).
Mark Elvin(伊懋可) and Williams G Skinner(施堅雅) eds., The Chinese City Between Two Worlds(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4).
Michel Foucault(傅柯), translated from the French by Alan Sheridan, Discipline and Punish–The Birth of Prison (New York: Vintage Books, 1995).
Murray A. Rubinstein eds., Taiwan: A New History (Armonk: M. E. Sharpe, 1999).
P. Steven Sangren(桑高仁), History and Magical Power in a Chinese Community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7).
Patrica Buckley Ebrey and James Watson eds., Kinship Organization in Late Imperial China (Berkeley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6).
Philip A. Kuhn(孔復禮), Rebellion and Its Enemies in Late Imperial China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0).
Pierre Bourdieu, translated by Richard Nice, Outline of a Theory of Practice (New York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7).
Prasenjit Duara(杜贊奇), Culture, Power, and the State : Rural North China, 1900-1942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8).
Stephen Kendirck, Pat Straw, David McCrone, eds. Interpreting the Past, Understanding the Present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1990).
三、論文
(一) 期刊論文
中村孝志著,李玉珍、汴鳳奎譯,〈臺灣和「南支‧南洋」〉,《臺北文獻》,直字第128期(1999年6月),頁231-258。
吳學明,〈清代一個務實拓墾家族的研究:以新竹姜朝鳳家族為例〉,《臺灣史研究》,第2卷第2期(1995年12月),頁5-52。
李文良,〈土地行政與契約文書-臺灣總督府檔案抄存契約文書解題〉,《臺灣史研究》,第11卷2期(2004年12月),頁223-242。
李若文,〈日治臺灣的自治行政(1920-19340:以小梅庄為例〉,《淡江人文社會學刊》,第13期(2002年12月),頁53-95。
杜立偉,〈關西地區土地公廟空間配置及其內涵〉,《臺灣人文》,第5期(2000年12月),頁267-290。
周婉窈,〈從比較的觀點看臺灣與韓國的皇民化運動(一九三七至一九四五)〉,《新史學》,第5卷第2期(1994年6月),頁117-158。
周婉窈,〈實學教育、鄉土愛與國家認同〉,《臺灣史研究》,第4卷第2期(1999年6月),頁7-55。
林柏燕,〈彩鳳橋就是東安橋〉,《新竹文獻》,第3期(2000年10月),頁87-92。
邱正略,〈日治時期戶籍資料的史料特色與利用-以西來庵事件研究為例〉,《臺灣史料研究》,第20號(2003年3月),頁94-118。
姚人多,〈認識臺灣:知識、權力與日本在臺之殖民治理性〉,《臺灣社會研究季刊》,第42期(2001年),頁119-182。
施添福,〈清代臺灣北部內山地域社會(1)─以罩蘭埔為例〉,《臺灣文獻》,第55卷4期(2004年12月),頁143-209。
洪秋芬,〈日治初期葫蘆墩區保甲實施的情形及保正角色的探討(1895-1909)〉,《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34期(2000年12月),頁211-268。
洪秋芬,〈日據初期臺灣的保甲制度(1895-1903)〉,《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21期(1992年6月),頁437-471。
洪秋芬,〈臺灣保甲和「生活改善」運動〉,《思與言》,第29期4卷(1991年12月),頁3-49。
洪麗完,〈從清代「社」之多重性質看平埔社群關係發展:以臺灣中部為例〉,《臺灣史研究》,第12卷1期(2005.06),頁1-41。
范明煥,〈清代新竹縣猴洞莊探源〉,《臺灣風物》,40卷3期(1990.09),頁137-148。
范燕秋,〈新醫學在臺灣的實踐(1898-1906)〉─從後藤新平《國家衛生原理》談起》,《新史學》,第9卷3期(1998年9月),頁49-84。
張世賢,〈岑毓英治臺政績〉,《臺灣文獻》,第28卷第1期(1977年3月),頁105-122。
盛清沂,〈新竹地區史前遺址調查報告〉,《臺灣文獻》,第15卷第4期(1964年),頁93-115。
莊英章、陳運棟,〈清末臺灣北部中港溪流域的糖業經營與社會發展:頭份陳家的個案研究〉,《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56期(1984年),頁59-110。
許雪姬,〈二劉之爭與晚清臺灣政局〉,《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14期(1985年),頁127-161。
陳世榮,〈清代北桃園的地方菁英及公共空間〉,《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第18期(2001年5月),頁203-242。
陳志豪,〈寺廟與地方社會之研究:以關西太和宮為例〉,《民俗曲藝》,第148期(2005年3月),頁201-259。
陳志豪,〈報導下的臺灣:以咸菜硼地區為例〉,《史匯》,第8期(2004年9月),頁77-106。
陳宗仁,〈南港社與北港社考釋:兼論清代臺北地區番丁銀制〉,《臺灣史研究》,第7卷1期,頁1-26。
黃紹恆,〈日治初期在台日資的生成與累積〉,《臺灣社會研究》,第32期(1998年12月),頁165-214。
黃富三,〈板橋林本源家與清代北臺山區的發展〉,《臺灣史研究》,第2卷第1期(1995年6月),頁5-50。
黃富三,〈試論臺灣兩大家族之性格與族運──板橋林家與霧峰林家〉,《臺灣風物》,第45卷4期(1999年),頁151-171。
溫振華,〈清代台灣中部的開發與社會變遷〉,《台灣師大歷史學報》,第13期(1983年6月),頁253-274。
溫振華,〈清代台灣漢人的企業精神〉,《台灣師大歷史學報》,第9期(1981年5月),頁111-139。
劉士永,〈「清潔」到「衛生」──日治時期臺灣社會公共衛生觀念之轉變〉,《臺灣史研究》,8卷1期(2001年12月),頁41-88。
劉翠溶、劉士永,〈臺灣歷史上的疾病與死亡〉,《臺灣史研究》,第4卷2期(1999年12月),頁89-132。
蔡慧玉,〈日治時代臺灣保甲書記初探(1911-1945)〉,《臺灣史研究》,第1卷2期(1994年12月),頁5-24。
蔡慧玉,〈日治臺灣街庄行政(1920-1945)的編制與運作:街庄行政相關名詞之探討〉,《臺灣史研究》,第3卷第2期(1998年6月),頁93-141。
蔡錦堂,〈日據末期臺灣人宗教信仰之變遷─以家庭正廳改善運動為中心〉,《新史學》,第29卷4期(1991年12月),頁65-83。
鄭喜夫,〈清代臺灣「屯番」考〉,《臺灣文獻》,第27期2卷(1976.03),頁35-54。
鍾淑敏,〈臺灣總督府的「南支南洋」政策-以事業補助為中心〉,《臺大歷史學報》,第34期(2004年12月),頁149-194。
簡榮聰,〈關西鎮石爺信仰〉,《臺灣文獻》,第45卷第3期(1994年9月),頁17-26。
藍華峰,〈彩鳳橋徵詩啟事〉,《新竹文獻》,第3期(2000年10月),頁78-87。
羅玉良,〈再說彩鳳橋:兼談關西羅家與陳家〉,《新竹文獻》,第14期(2003年11月),頁102-114。
羅玉良,〈話說咸菜甕四公館〉,《新竹文獻》,第13期(2003年8月),頁87-97。
Antonio C. Tavares (陶仁明), “The Japanese Colonial State and the Dissolution of the late Imperial Frontier Economy in Taiwan, 1886-1909.”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64:2(2005.05), 361-386.
Chen Ching-chih(陳清池), “The Japanese Adaptation of the Pao-chia System in Taiwan, 1895-1945.”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34(2)(1975.02), 391-416.
Chuang Ying-Chang and Arthur P. Wolf, “Marriage in Taiwan, 1881-1905. An Example of Regional Diversity.”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54:3(1995.08), 781-796.
Paul R. Katz(康豹),〈日治時期新莊地方菁英與地藏庵的發展〉,《北縣文化》,第64期 (2000年3月),頁81-100。
Paul R. Katz(康豹), “Governmentality and Its Consequences in Colonial Taiwan: A Case Study of the Ta-pa-ni Incident of 1915”in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64:2(2005.05),pp387-424.
(二) 會議論文
李若文,〈論內地延長主義方針的同化(臣民化)政策:關於1920年的「地方自治制度」〉,發表於嘉義大學史地系主辦,「歷史、地理與變遷學術研討會」,2003.10.4-5。
施添福,〈清代臺灣北部內山的地域社會及其區域化:以苗栗地區的雞隆溪域為例〉,發表於中研院民族所主辦,「區域再結構與文化再創造:一個跨學科的整合研究」學術研討會,2005年5月16日。
陳志豪,〈日治時期的交通建設與地方社會:以北埔地區的輕便軌道為例〉,發表於中央大學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金廣福文教基金會主辦,「北埔姜阿新故宅學術研討會」,2005年10月24-25日。
陳秋坤,〈俗例,番租與國家:清代台灣岸裡社人和新港社人的田園租業,1740-1820〉,發表於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所主辦,「明清司法運作中的權力與文化國際研討會」,2005年10月13日。
黃富三,〈帝國邊陲與家族社會流動:霧峰林家的發展模式〉,發表於中研院史語所、民族所、臺史所、語言所共同主辦「文化差異與社會學通則:紀念張光直先生學術研討會」,2002年3月1日。
洪廣冀、洪麗完,〈清代臺灣縣沿山地區番漢土地關係再思考:以「埔底租」與「撫番租」為例〉,發表於臺南縣政府文化局、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系、南瀛國際人文研究中心主辦,財團法人愛鄉文教基金會協辦,「第一屆南瀛學歷史、社會與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2005年10月15-16日。
洪麗完,〈國家制度與平埔社會關係:以竹塹大屯為中心之考察〉,發表於中研院臺灣史研究所主辦「國家與原住民:亞太地區族群歷史國際學術研討會」,2005年11月25日,頁1-35。
施添福,〈清代北部內山地域社會的多樣性:以三灣墾區合股型拓墾初探〉,發表於中研院臺史所主辦,「臺史所專題演講」,2004年8 月17日。
陳世榮,〈社會菁英:國家與地方社會間的另一股力量〉,發表於中研院近史所主辦,「中國近代史的再思考學術研討會」,2005年6月29日。
(三) 學位論文
王雲洲,〈清代臺灣北路理番同知研究(1766-1888)〉,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王慧芬,〈清代臺灣的番界政策〉,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
王興安,〈殖民地統治與地方精英:以新竹苗栗為中心〉,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
吳奇浩,〈清代臺灣之熟番地權:以道卡斯族為例〉,南投: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李文良,〈日治時期臺灣林野整理事業之研究:以桃園大溪地區為中心〉,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所碩士論文,1995年。
李文良,〈帝國的山林:日治時期臺灣山林政策史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1999年。
李其霖,〈清代台灣之軍工戰船廠與軍工匠〉,臺北:淡江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林欣宜,〈樟腦產業下的地方社會與國家:以南庄地區為例〉,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
邱顯明,〈日治時期臺灣茶葉改良之研究〉,桃園: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柯勝釗,〈日治時期臺南社會活動之研究:以臺南公會堂為例〉,臺南:國立臺南大學鄉土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洪麗完,〈從部落認同到「平埔」我群:台灣中部平埔族群之歷史變遷(1700-1900),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2003年。
范瑞珍,〈清代臺灣竹塹地區客家人墾拓研究:以族群關係與產業發展兩層面為中心所做的探討〉,臺中:東海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年。
陳中禹,〈從清乾隆朝岸裡社訟案看番漢糾紛的型態(1758-1792)〉,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年。
陳凱雯,〈帝國玄關:日治時期基隆的都市化與地方社會〉,桃園: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曾月吟,〈日據時期朝天宮與北港地區之發展〉,嘉義:國立中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年。
黃富三,〈劉銘傳清賦事業與土地改革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67年。
楊永彬,〈臺灣紳商與早期日本殖民政權的關係:1895年-1905年〉,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年。
楊慶平,〈清末臺灣的「開山撫番」戰爭(1885-1895)〉,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民族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年。
詹素娟,〈族群,歷史與地域:噶瑪蘭人的歷史變遷(從史前到1900年)〉,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1998年。
劉慧真,〈清代苗栗地區之族群關係〉,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年。
蔡淵洯,〈清代台灣的社會領導階層〉,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80年。
鍾文娟,〈清代苑裡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1683-1895)〉,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羅娟芝,〈清代屏東內埔地區社會經濟的發展與變遷〉,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指導教授 吳學明(Hsueh-Ming Wu) 審核日期 2006-7-20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