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92125003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119 、訪客IP:18.221.41.214
姓名 顏瑞均(Ruey-Juin Yen)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歷史研究所
論文名稱 歐陽德及其思想研究(1496-1554)
(Ou-yang de's biography and his thought research)
相關論文
★ 明代通政使司之研究★ 于慎行的生平與學思之研究
★ 萬曆中後期言官派系黨爭之研究(1586-1620)★ 晚明司禮監之研究
★ 明代祭酒資歷與作為之研究(1382-1566)★ 明代王世貞宗教觀之研究
★ 晚明直臣楊漣之研究(1572-1625)★ 方震儒與晚明政局之研究
★ 抗戰建軍的新嘗試———徵集到組建:青年遠征軍人事研究★ 明中葉理學名宦項喬之研究(1493-1552)
★ 明代寡母敎子之研究★ 明代女紅─以北方婦女為中心之探討
★ 明末浙江地區僧侶對寺院經濟之經營---以雲棲袾宏、湛然圓澄、密雲圓悟為中心★ 砂拉越留台同學會之研究(1694-1996)
★ 從種族到民族:梁啟超民族主義思想之研究(1895-1903)★ 公廟與地方社會-以大溪鎮普濟堂為例(1902-2001)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歐陽德(1496-1554)出身於儒風醇厚且宦業昌隆的蜀江歐陽氏,因此德在學術上不僅重視內求,亦不偏廢於經世。在同門之中,德宦業最隆位居禮部尚書,被同門稱讚為氣魄直追先師第一人。德名列王門十大教授師之一,當德於虔臺入王門之際,德為王門諸弟子中最年幼者。德憑藉其聰穎與好學,短短幾年內躍升為教授師。德在離師任官期間,數次與老師守仁的書信來往,都透露出德關注的焦點,就是如何解決王學在實踐上面臨的問題。日後,實踐王學也成為德一生的職志。當老師守仁歿後,教授師肩負起傳播王學的重擔,德長期在兩京任官,異於同門大多經營地方講會活動。德在政治、文化中心的兩京傳播王學,讓王學更易為知識分子所信服與支持。王守仁因為學術因素遭到皇帝的敵視,造成守仁歿後,其遺孤受盡欺凌。起初,諸弟子就使用種種救護措施,但不見有效的改善。最後,由歐陽德登高一呼,成功策動同門營救出先師遺孤。此事件可見德與老師間的深厚情感,亦反應德在王門內的重要地位。
歐陽德終其一生,皆致力於落實政學合一。德在政務上,一直秉持以民為本、以國為重。其事功有成功地挽救六安州的災荒、裁抑宗室的濫請與維護康妃得到比常制更豐隆的喪禮,以維護裕王的優越地位。德的豐富學識,讓其兩度參與《大明會典》的修纂。在學術上,德終身講學傳師說不倦外,德對於先師的文集、年譜修纂都積極參與。德刊刻《陽明文錄》、《傳習錄》於南雍,加上自己長期在南京宣講,使王學根植文化重鎮的南京。而德在北京靈濟宮的講會,更是王學北拓的一大盛事。德上述的成就可與同門經營地方的貢獻交相輝映。
歐陽德的學說特色,過去往往與鄒守益歸納為同類並稱,其實二人學說特色略有不同。守益特色為「朱皮王骨」,德則為「王皮王骨」。德的「獨知說」是脫化師說而出,其說內涵受王畿影響很深,故德其說有直透本心一面。再者,王艮為學務實面亦引響德。德的真志說與王艮誠意說頗有異曲同功之妙。而王守仁在晚年「四句教」中,可看出其讚賞的學問至境,是不離實踐的才高者,乃道器併俱者。當德晚年思想成熟,德即同門眼中少數達此至境之界者。歐陽德與諸友的論辯,可透過經典詮釋角度來觀察彼此的攻防。德面對程朱學宗師羅欽順的質問,由於雙方預設的義理本不相同,於是雙方乃訴諸共識,即經典本身來證明己說的正當性。在欽順全面性的批判王學之下,德在論辯中點出程朱學的本質,就是程朱學如同王學只是經典詮釋而非經典本身,故程朱學並無最高性可責難王學。德此說撼動欽順對王學的批判立基點。此外,面對同門聶豹的師說新詮,歐陽德始終抱持包容態度。但學理上,德仍以熟稔的師說本義,逐一駁回聶豹新說,維護師門宗說。
摘要(英) Ou-yang de(歐陽德) whose family members serve in government many generations was born in Ouang’s of Shu-river(蜀江歐陽) family with Confucianism tradition. He not merely pays attention to pursuing self-improvement but keeps serving the people in his mind. Ou-yang de severs in government as a minister of Li(禮部尚書), hence his classmates praise him who has demeanor like his teacher, Wang Shou-ren(王守仁). Although he is the youngest student of Wang Shou-ren in Qiantai(虔臺), he becomes one of ten famous assistant professors(十大教授師) very soon due to his cleverness and great efforts. He works hard to realize Yang-ming School (陽明學)to daily life in all his life. After Wang Shou-ren dies, ten assistant professors have to take heavy responsibilities on spreading Yang-ming School. He promotes Yang-ming School when he serves in government in both political and cultural capitals, and makes intellectuals identify with him.
Ou-yang de put people affairs and government affairs priorities during his political career. He has been placing on preferential position with the people and country all the time on the government affairs. His political achievement contain that he sloved a famine in Liuanzhou(六安州).He rejected unreasonable request from imperial clansmen, and let Kang gui-fei(康貴妃)have a more solmn funeral them normal to corroborate Yuwang’s(裕王)power. He utilized his profound knowledge compile Daming Huidan(大明會典) twice. In his academic achievement, he collectd Wang Shou-ren’s articles and pubilished in Yang-ming’s studies of literati collections(陽明文錄) and Chuan-xi lu(傳習錄)Nanyong(南雍), he promoted Yang-ming School in Nanjing and Beijing through his preaching. Above of reveal that his achievmentd are different from his classmates who promated Yang-ming School in locality.
Ou-yang de’s academic characteristic were considered the same as Tsou Shou-yi(鄒守益) in the past. In fact, they are different in some extents. Tsou Shou-yi’s thought appears the doctrine of Zhu Xi(朱子學)externally but Yang-ming School internally. Ou-yang de’s thought appears Yang-ming School both externally and internally. Ou-yang de’s du-zhi shuo(獨知說) is inspired by Wang Shou-ren’s thought, affected by Wang Ji(王畿), and similar to Wang gen(王艮)theory. Wang Shou-ren highly praises a person who has intellect and has ability to practice his thought Four sentences doctrine (四句教). In his classmates eye Ou-yang de is a person who has the ability. In the arguments between Ou-yang de and his friends, he can realize mutual stands through interpretation of the classics. He thinks the doctrine of Zhu Xi and Yang-ming School both are interpretation of the classics not classics itself, so the doctrine of Zhu Xi is not superior to Yang-ming School. When facing new interpretation of Yang-ming School from Nie bao(聶豹). Ou-yang de insists original thoughts of Yang-ming School to contradict it and to defend Yang-ming School.
關鍵字(中) ★ 王守仁
★ 陽明學
★ 明代
★ 歐陽德
★ 經典詮釋
★ 羅欽順
★ 王畿
★ 聶豹
關鍵字(英) ★ interpretation of the classics
★ Luo qin-shun
★ Wang Ji
★ Nie bao
★ Ming dynasty
★ Ou-yang de
★ Wang Shou-Ren
★ Xue ying-qi.
★ Yang-ming school
論文目次 中文摘要 i
英文摘要 iii
目錄 v
圖目錄 viii
表目錄 viii
緒論 1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研究回顧 5
研究方法、材料與概要 11
章節安排 15
第一章:歐陽德的思想背景 17
前言 17
第一節、歐陽德家族 19
1.先世 19
2.近世 20
第二節、「四句教」及其展現的王學基準 27
1.文獻分析: 27
2.「四句教」內容解析: 31
3.「四句教」反映的王學基準 51
小結 53
第二章:學思經歷與師承 61
前言 61
第一節、早年際遇 62
第二節、問道與師承 64
第三節、搶救遺孤 82
小結 89
第三章:二業合一之宦途履歷 92
前言 92
第一節、牧守六安州 93
第二節、初任京官 102
第三節、養望南京 109
第四節、居鄉沉潛與重返北京 122
小結 129
第四章:二業合一之講學論道 133
前言 133
第一節、歐陽德思想特色及其轉變 134
第二節、與程朱正宗論爭:羅欽順與歐陽德 144
第三節、王門內部爭論:歐陽德與聶豹 154
小結 160
結論 161
徵引書目 166
一、史料 166
二、子、集類古籍 167
三、今人專著 171
四:期刊、會議論文 174
五、學位論文 175
六、工具書 176
參考文獻 一、史料
實錄、正史
宋.歐陽修、宋祈撰,《新唐書》(新校本),臺北:鼎文書局,1989。
元.脫脫等撰,《宋史》(新校本),臺北:鼎文書局,1978。
清.張廷玉等纂,《明史》(新校本),臺北:鼎文書局,1980。
《明孝宗實錄》(據北平圖書館藏紅格鈔本影印),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6。
《明武宗實錄》(據北平圖書館藏紅格鈔本影印),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6。
《明世宗實錄》(據北平圖書館藏紅格鈔本影印),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6。
《明穆宗實錄》(據北平圖書館藏紅格鈔本微捲影印),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6。
典章制度、方志
《宗藩條例》(據北京圖書館藏嘉靖禮部刻本為底本點校,收於《中國稀見法律典籍集成》乙編.第二冊,北京:科學出版社,1994。
明.黃佐,《南雍志》,據南京國學圖書館影印明嘉靖刻隆慶萬曆天啟增修本影印,收於《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史部第257冊,臺南:莊嚴文化事業,1995-。
明.黃儒炳,《南雍續志》,據明天啟六年(1626)南監刊本攝製,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傅斯年圖書館藏膠片。
明.楊時喬,《皇朝馬政記》,據國家圖書館藏明萬二十四年(1596)南京太常寺刊本影印),臺北:國立中央圖書館出版,1981。
嘉靖《六安州志》,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刊本攝製,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傅斯年圖書館藏膠片。
嘉靖《安慶府志》,據明嘉靖三十三年(1554)刊本影印,臺北:成文出版社,1985。
嘉靖《徐州志》,據明嘉靖間刊本影印),臺北:成文出版社,1983。
嘉靖《廣東通志》,據明嘉靖四十年(1561)刊本,香港:大東圖書,1977。
萬曆《廬州府志》,據明萬曆乙亥(三)年(1575)刊本攝製,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傅斯年圖書館藏膠片。
萬曆《六安州志》,據明萬曆十二年(1584)刊本影印,臺北:成文出版社,1985。
萬曆《帝鄉紀略》,據明萬曆二十七年(1599)刊本影印,臺北:成文出版社,1985。
萬曆《吉安府志》,明萬曆十三年刻本,臺北,成文出版社,1989。
萬曆《泰和志》,據明萬曆七年(1579)刊本影印,臺北:成文出版社,1989。
天啟《淮安府志》,據明天啟間(1621-1627)刊清順治五年印本攝製,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傅斯年圖書館藏膠片。
天啟《鳳書》,據明天啟元年(1621)刊本影印,臺北:成文出版社,1985。
康熙《太平府志》,據日本國會圖書館藏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增修鈔本影印,臺北:成文出版社,1985。
乾隆《泰和縣志》,據清乾隆十八年(1753)刊本影印,臺北:成文出版社,1989。
同治《泰和縣志》據清同治十一年(1872)抄本影印,臺北:成文出版社,1989。
野史、筆記、其它
明.王世貞,《弇山堂別集》,據明萬曆庚寅金陵刻本影印,收於《中國野史集成》續編第11-12冊,成都:巴蜀書社,2000。
明.王世貞,《嘉靖以來內閣首輔傳》,收於《明清史料彙編》初集第一冊,臺北:文海出版社,1967。
明.余繼登,《典故繼聞》,中華書局點校本,北京:中華書局,1981。
明.李春熙,《道聽錄》,據清抄本影印,收於《北京圖書館古籍珍本叢刊》第64冊,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88。
明.沈朝陽,《皇明嘉隆朝聞見紀》,據明萬曆二十七年(1599)江東沈氏原刊本攝製,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69。
明.沈德符,《萬曆野獲編》,中華書局點校本,北京:中華書局,1959。
明.谷應泰,《明史紀事本末》,據清順治十五年(1658)築益本為底本點校,收於《歷代紀事本末》第2冊,北京:中華書局,1997。
明.胡應麟,《少室山房筆叢》,北京:中華書局,1958。
明.范守己,《皇明肅皇外史》,據北京大學圖書館藏明萬曆三十年(1602)博古堂刻本影印,收於明.雷禮輯,《皇明大政記》,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3。
明.張萱,《西園聞見錄》,據民國二十九年(1940)哈佛燕京學社排印本影印,收於《明代傳記叢刊》第116-124冊,臺北:明文出版社,1991。
明.陳錫仁,《皇明世法錄》,中國史學叢書影印明崇禎刻本,收於《四庫禁燬書叢刊》史部第13-16冊,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
明.焦竑,《焦太史編輯國朝獻徵錄》,據中國史學叢書影印明萬曆四十四年(1606)徐象橒曼山館刻本影印,收於《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史部第100-106冊,臺南:莊嚴文化事業公司,1995-。
明.黃景昉,《國史唯疑》,據清康熙三十年徐釚鈔本影印,收於《中國野史集成》續編第12冊,成都:巴蜀書社,2000。
明.潘曾紘輯《李溫陵外紀》,據首都圖書館藏明末刻本,收於《四庫禁燬叢刊補編》第25冊,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
清.談遷,《國榷》,臺北:鼎文書局,1975。
宋.董煟編、元.張光大新增、明.江陰朱熊補遺,《救荒活民書》,收於《中國荒政全書》第一輯,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2003。
明.茅維輯,《皇明策衡》,據北京大學圖書館藏明萬曆刻本影印,收於《四庫禁燬書叢刊》集部第151-152冊,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
清.李周望輯、清.蔣元益、清.王際華等續輯,《明清歷科進士提名碑》,臺北:華文出版社,1969。
二、子、集類古籍
宋.朱熹,《四書章句》,收於宋.朱熹,《朱子全書》第6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2。
宋.朱熹,《朱子語類》,收於宋.朱熹,《朱子全書》第14-16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宋.普濟,《五燈會元》(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傅斯年圖書館藏明成化重刊本印元至正24年(1364)覆宋刊本)
明.尹臺,《洞麓堂集》,明烏絲欄舊鈔本攝製,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傅斯年圖書館藏膠片。
明.亢思謙,《慎修堂集》,據明萬曆詹思虞刻本影印,收於《四庫未收書輯刊》第五輯第21冊,北京:北京出版社,1997。
明.王世貞,《弇州山人續稿》,據中央圖書館藏明崇禎間刊本影印,臺北:文海出版社,1970),頁3b。
明.王守仁,《王陽明全集》,吳光等編校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明.王守仁,《傳習錄》,吉田公平譯、注解本,東京:角川書店,1988。
明.王守仁,《傳習錄》,陳榮捷詳註集評本,,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8。
明.王守仁,《陽明先生文錄》,明嘉靖間(1522-1566)刊本攝製,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傅斯年圖書館藏微捲。
明.王艮,《王心齋先生全集》,據日本嘉永元年(1846)(1846)刻本影印,臺北:廣文書局,1987。
明.王艮《新刻王心齋先生疏傳合編》,據日本內閣文庫藏明萬曆間耿定力等刊本影印,東京:高橋情報,1990。
明.王材,《念初堂集》,據日本內閣文庫藏清雍正5年正氣堂重刊本影印,東京:高橋情報,1990。
明.王宗沐,《敬所王先生文集》,據杭州大學圖書館藏明萬曆元年(1573)劉良弼刻本印,收於《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111冊,臺南:莊嚴文化事業公司,1995-。
明.王直,《抑菴文集》,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241-1242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1986。
明.王直,《重編王文端公集》。據日本內閣文庫藏明嘉靖42年(1563)序刊本影印,東京:高橋情報,1990。
明.王棟,《一菴王先生遺集》,據南京圖書館藏明萬曆三十九年(1611)鈔本影印,收於《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第10冊,臺南:莊嚴文化事業公司,1995-。
明.王慎中,《遵巖先生集》,據明隆慶五年邵廉刻本影印,收於《北京圖書館古籍珍本叢刊.》集部第105冊,北京: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88。
明.王畿,《龍谿王先生全集》,據日本江戶年間和刻本影印,臺北:廣文書局,1975。
明.朱厚熜、張孚敬,《諭對錄》,據天津圖書館藏明萬曆三十七年(1609)蔣光彥等寶綸樓刻本影印,收於《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史部第57冊,臺南:莊嚴文化事業公司,1995-。
明.朱得之述,《稽山承語》,明嘉靖間(1522-1566)刊本攝製,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傅斯年圖書館藏微捲。
明.何良俊,《何翰林集》,據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所藏嘉靖四十四年(1565)何氏香嚴精舍刻本影印,收於《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第142冊,臺南:莊嚴文化事業公司,1995-。
明.何喬遠,《名山藏》,據明崇禎刻本影印,收於《續修四庫全書》第425-427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2002。
明.呂本,《期齋呂先生集》,據山西大學圖書館藏明萬曆三年鄭雲鎣等刻本影印,收於《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99冊,臺南:莊嚴文化事業公司,1995-。
明.呂柟,《涇野子內篇》(中華書局點校本),北京:中華書局,1992。
明.呂柟,《涇野先生文集》,據湖南圖書館藏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于德昌刻本影印,收於《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60-61冊,臺南:莊嚴文化事業公司,1995-。
明.宋儀望,《華陽館文集》,據北京大學圖書館藏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宋氏中和堂刻本印,收於《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116冊,臺南:莊嚴文化事業公司,1995-。
明.李春芳,《李文定公貽安堂集》,據北京大學圖書館藏明萬曆十七年(1589)李戴刻本印,收於《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113冊,臺南:莊嚴文化出版,1995-,
明.李時勉,《古廉文集》,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242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1986。
明.沈懋學,《郊居遺稿》,據明萬曆三十三年(1605)沈有容福建刊本攝製,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傅斯年圖書館藏膠片。
明.汪舜民,《靜軒先生文集》,據上海圖書館藏明正德六年(1511)張鵬刻本影印,收於《續修四庫全書》第1331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2002。
明.孟秋,《我疆集》,中央研究院傅斯年圖書館藏清康熙五年(1666)刊本,收於《荏平三先生集合刻》第4冊。
明.季本,《季彭山先生全集》,據清初抄本影印,收於《北京圖書館古籍珍本叢刊》集部第106冊,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98。
明.季本,《說理會編》,據清華大學圖書館藏明馮繼科刻本影印,收於《四庫全書存目全書》子部第9冊,臺南:莊嚴文化事業公司,1995-。
明.胡直,《衡廬精舍藏稿》,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287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明.胡直,《胡子衡齊》,據中國科學院圖書館藏明萬曆曾鳳儀刻本影印,收於《續修四庫全書》第939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2002。
明.唐順之,《重刊校正唐荊川先生文集》,據日本內閣文庫藏明嘉靖32年(1553)刊本影印,東京:高橋情報,1991。
明.唐龍,《漁石集》,據上海圖書館藏明嘉靖刻本影印,收於《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65冊,臺南:莊嚴文化事業公司,1995-。
明.孫應奎,《燕詒錄》,據湖北省圖書館藏明萬曆刻本印,收於《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90冊,臺南:莊嚴文化事業公司,1995-。
明.徐階,《少湖文集》,據天津圖書館藏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宿應麟刻本印,收於《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80冊,臺南:莊嚴文化事業公司,1995-。
明.徐階,《世經堂集》,據北京大學圖書館藏明萬曆徐氏刻本印,收於《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79-80冊,臺南:莊嚴文化事業公司,1995-。
明.桂萼,《文襄公奏議》,據重慶圖書館藏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桂載刻本影印,收於《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史部第60冊,臺南:莊嚴文化事業公司,1995-。
明.袁黃,《兩行齋集》,據日本內閣文庫藏明天啟4年(1624)序漱芳堂刊本影印,東京:高橋情報,1990。
明.張四維,《條麓堂集》,據山西大學圖書館藏明萬曆二十三年(1595)張泰徵刻本影印,收於《續修四庫全書》第1351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2002。
明.張時徹,《芝園定集》,據四川省圖書館藏明嘉靖刻本印,收於《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81冊,臺南:莊嚴文化事業公司,1995-。
明.梁蘭,《畦樂詩集》,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232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1986。
明.許穀,《二臺稿》,據北京圖書館明嘉靖黃希憲等刻本,據《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104冊,臺北:莊嚴文化事業公司,1995-。
明.陳九川,《明水陳先生文集》據江西圖書館藏清鈔本影印,收於《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72冊,臺南:莊嚴文化事業公司,1995-。
明‧陳子龍等編,《明經世文編》臺北:台聯國風出版社,1968。
明.湛若水,《甘泉先生續編大全》鍾彩鈞點校,臺北:國科會,2004。
明.湛若水,《泉翁大全集》鍾彩鈞點校,臺北:國科會,2004。
明.程文德,《程文恭遺稿》,據浙江圖書館藏明萬曆十二年(1584)程光裕刻本印,收於《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90冊,臺南:莊嚴文化事業公司,1995-。
明.黃仲昭,《未軒公集》,據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莆田黃氏家刊本攝製,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97。
明.黃宗羲,《明儒學案》,臺北:世界書局,1973。
明.黃直纂輯、曾才漢校輯,《陽明先生遺言錄》,據明嘉靖間(1522-1566)刊本攝製,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傅斯年圖書館藏微捲。
明.黃省曾,《五嶽山人集》,據南京圖書館藏明嘉靖刻本印,收於《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94冊,臺南:莊嚴文化事業公司,1995-。
明.黃綰,《石龍集》,據明嘉靖間(1522-1566)原刊本舍製,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傅斯年圖書館藏微捲。
明.楊一清,《楊一清集》(中華書局點校本),北京:中書局華,2001。
明.楊士奇,《東里集》,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238-1239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1986。
明.樂頀,《木亭雜稿》,據國家圖書館藏據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臨川樂氏原刊本攝製),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97。
明.解縉,《文毅集》,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236冊,臺北:臺灣商務書局,1983-1986。
明.解縉,《解文毅公後集》(中央研究院傅斯年圖書館藏清乾隆丙戌(三十一)年(1766)序敦仁堂刊本)
明.鄒元標,《鄒子存真集》,據日本內閣文庫藏明天啟二年(1622)序李生文重刊本影印,東京:高橋情報,1991。
明.鄒守益,《東廓鄒先生文集》,據北京大學圖書館藏清刻本影印,收於《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第65-66冊,臺南:莊嚴文化事業公司,1995-。
明.鄒守益,《東廓鄒先生遺稿》(據國家圖書館藏明嘉靖末年,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傅斯年圖書館藏膠片(1566)刊本)。
明.鄒守益,《王陽明先生圖譜》,據清鈔本影印,收於《四庫未收書輯刊》第四輯第17冊,北京:北京出版社,1997。
明.雷禮,《鐔墟堂摘稿》,據湖南圖書館藏明刻本影印,收於《續修四庫全書》第1342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2002。
明.趙貞吉,《趙文肅公文集》,據杭州大學圖書館藏明萬曆十三年(1585)趙德仲刻本印,收於《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第100冊,臺南:莊嚴文化事業公司,1995-。
明.趙時春,《浚谷先生文集》,據首都圖書館藏明萬曆八年(1580)周鑑刻本印,收於《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87冊,臺南:莊嚴文化事業公司,1995-。
明.劉元卿,《諸儒學案》,據首都圖書館中國科學院圖書館藏明萬曆刻本影印,收於《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第12冊,臺南:莊嚴文化事業公司,1995-。
明.劉鱗長輯,《浙學宗傳》,據浙江圖書館藏明崇禎十一年(1638)自刻本影印,收於《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史部第111冊,臺南:莊嚴文化事業公司,1995-。
明.歐陽德,《歐陽南野先生文集》,據北京圖書館藏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梁汝魁刻本印),收於《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80冊,臺南:莊嚴文化事業公司,1995-。
明’.歐陽德,《歐陽南野先生文選》,日本內閣文庫藏明隆慶3年(1569)序刊本,東京:高橋情報,1990。
明.歐陽鐸,《歐陽恭簡公文集》,據中山大學圖書館藏明嘉靖刻本影印,收於《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64冊,臺南:莊嚴文化事業公司,1995-。
明.蔣冕,《湘皋集》,據上海圖書館藏明嘉靖三十三年(1554)王宗沐等刻本影印,收於《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44冊,臺北:莊嚴文化事業公司,1995-。
明.蔣冕,《湘皋集》,據日本宮內廳書陵部藏明嘉靖刊本影印,東京:高橋情報,1990。
明.蕭鎡,《尚約文鈔》(據江西省圖書館藏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蕭氏趣園刻本影印),收於《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33冊,臺南:莊嚴文化事業公司,1995-。
明.錢德洪纂輯、曾才漢校輯,《陽明先生遺言錄》(據中央研究院傅斯年圖書館藏明嘉靖間(1522-1566)刊本攝製)。
明.霍韜,《渭厓文集》(據清華大學圖書館藏明萬曆十七年(1576)刻清乾隆十七年補修本影印),收於《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68-69冊,臺南:莊嚴文化事業公司,1995-。
明.薛侃,《研幾錄》(據中山圖書館藏明萬曆四十五年(1617)薛茂杞等重刻本影印),收於《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第9冊,臺南:莊嚴文化事業公司,1995-。
明.薛應旂,《方山先生文錄》(據蘇州市圖書館藏明嘉靖三十三年(1554)東吳書林刻本印),收於《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102冊,臺南:莊嚴文化事業公司,1995-。
明.薛應旂,《方山薛先生全集》(據上海圖書館藏明嘉靖刻本影印),收於《續修四庫全書》集部第1343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2002。
明.薛應旂,《薛子庸語》(據南京圖書館藏明隆慶刻本影印),收於《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第10冊,臺南:莊嚴文化事業公司,1995-。
明.聶豹,《雙江聶先生文集》,收於《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第72冊,臺南:莊嚴文化事業公司,1995-。
明.魏校,《莊渠先生遺書》(據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蘇州知府王道行刊本攝製),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97。
明.羅洪先,《石蓮洞羅先生文集》(據日本內閣文庫藏明萬曆45年(1617)跋陳于廷校梓本影印),東京:高橋情報,1993。
明.羅洪先,《念菴羅先生文集》(藏於臺灣大學圖書館明隆慶間刊本)。
明.羅洪先,《念菴羅先生集》,據北京大學圖書館藏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劉玠刻本印,收於《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89-90冊,臺南:莊嚴文化事業公司,1995-。
明.羅欽順,《整菴存稿》,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261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明.羅欽順《困知記》點校本,北京:中華書局,1990。
明.嚴嵩,《南宮奏議》,據北京圖書館藏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嚴氏鈐山堂刻本影印,收於《續修四庫全書》第476冊,上海:上海古藉出版社,1995-2002。
明.嚴嵩,《嘉靖奏對錄》,據明嘉靖間(1522-1566)刊本攝製,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傅斯年圖書館藏膠片
清.朱彝尊,《明詩綜》,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459-1460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清.汪森編,《粵西文載》,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465-1467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1986。
清.阮元等校勘,《十三經注疏》,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刻重刊宋本,臺北:藝文印書館,1976。
清.范鄗鼎輯,《理學備考》,據山西省圖書館藏清康熙范氏五經堂刻本影印,收於《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史部第121-122冊,臺南:莊嚴文化事業公司,1995-。
三、今人專著
中文
于化民,《明中晚期理學的對峙與合流》,臺北:文津出版社,1993。
于志嘉,《明代軍戶世襲制度》,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7。
方祖猷,《王畿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1。
左東嶺,《王學與中晚明士人心態》,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0。
田澍,《嘉靖革新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
牟宗三,《中國哲學十九講》(1983年學生書局版),上海:上海古藉出版社,2005。
牟宗三,《從陸象山到劉戢山》,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9。
余英時,《士與中國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余英時,《中國近世宗教倫理與商人精神》,臺北:聯經出版社,1989。
余英時,《朱子的歷史世界: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的研究》,臺北:允晨文化,2003。
余英時,《宋明理學與政治文化》,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
余英時,《歷史與思想》,臺北:聯經出版社,1976。
吳宣德,《江右王學與明中後期江西教育發展》,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6。
吳震,《明代知識界講學繫年》,上海:學林出版社,2003。
吳震,《陽明後學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呂妙芬,《陽明學士人社群——歷史、思想與實踐》,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出版,2003。
李才棟,《江西古代書院研究》,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3。
李紀祥,《兩宋以來大學改本之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8。
李紀祥,《道學與儒林》,臺北:唐山出版社,2004。
李國鈞等著,《中國書院史》,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1994。
李焯然,《明史散論》,臺北:允晨文化,1991。
杜維明,《仁與修身——儒家思想論文集》,收於《杜維明文集》第4冊,武漢:武漢出版社,2002。
汪小祥、孔慶茂,《科舉文體研究》,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頁100-121。
季芳桐,《泰州學派新論》,成都:巴蜀書社,2005。
忽滑谷快天撰;朱謙之譯,《中國禪學思想史》(據1925年版),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林月惠,《良知學的轉折 : 聶雙江與羅念菴思想之研究》,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5。
林慶彰,《明代考據學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6修訂版。
林麗月,《明代的國子監生》,臺北:立東吳大學中國學術著作獎助委員會,1978。
侯外廬等,《中國思想通史》4卷(隋唐–明末),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侯外廬等,《宋明理學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教篇,收於《唐君毅先生全集》卷19,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4。
馬積高,《宋明理學與文學》,長沙:湖南師範大學出版社,1989。
容肇祖,《明代思想史》(據1941年開明書店版影印),收於《民國叢書》第二編,上海:上海書店,1990。
張學智,《明代哲學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
梁方仲,《明代糧長制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
梁方仲,《梁方仲經濟史論文集》,北京:中華書局,1989。
盛朗西,《中國書院制度》,上海:中華書局,1934。
陳文石,《明清政治社會史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1。
陳谷嘉、鄧洪波《中國書院制度研究》,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
陳來,《有無之境——王陽明哲學的精神》,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陳來,《宋明理學》(第二版),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
陳時龍,《明代中晚期講學運動》,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5。
陳清輝,《李卓吾生平及其思想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3。
陳寶良,《中國的社與會》,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頁310-314。
陳寶良,《明代儒學生員與地方社會》,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
嵇文甫,《左派王學》(據1934年開明書店版影印),收於《民國叢書》第二編,上海:上海書店,1990。
嵇文甫《晚明思想史論》(據1944年商務印書館影印),收於《民國叢書》第二編,上海:上海書店,1990。
彭國翔,《良知學的展開——王龍溪與中晚明的陽明學》,北京:三聯書店,2005。
費絲言,《由典範到規範 : 從明代貞節烈女的辨識與流傳看貞節觀念的嚴格化》,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1998。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新編》,收於《三松堂全集》第8-10卷,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1。
黃卓越,《明永樂至嘉靖初詩文研究》,北京:北京師範大學,2001。
黃卓越,《明中後期文學思想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
黃進興,《聖賢與聖徒》,臺北:允晨出版社,2001。
黃進興,《優入聖域:權力、信仰與正當性》,臺北:允晨出版社,1994。
楊天石,《泰州學派》,北京:中華書局,1980。
楊國榮,《王學通論——從王陽明到熊十力》,上海:三聯書店,1990。
葛兆光,《中國思想史》,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2001。
歐崇敬,《中國哲學史》(宋元明清的新儒學與實學卷),臺北:洪葉文化,2003。
廖可斌,《明代文學復古運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
鄭培凱,《湯顯祖與晚明文化》,臺北:允晨文化,1995。
鄧志峰,《王學與晚明的師道復興運動》,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4。
鄧洪波,《中國書院史》,上海:東方出版社,2004。
錢明《陽明學的形成與發展》,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2。
錢穆,《宋明理學概述》,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7。
錢穆,《陽明學述要》,收於《錢賓四先生全集》第10冊,臺北:聯經出版社,1994。
謝貴安,《明實錄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5。
羅光,《中國哲學思想史》〈元明篇〉,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1981。
龔鵬程,《晚明思潮》,據里仁書局1994年版,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
日文
三島復,《王陽明の哲學》,東京:大岡山書店,昭和9年(1934)。
小島毅,《中国近代における礼の言説》,東京:東京大學出版社,1996。
山下龍二,《陽明學の研究》(展開篇),東京:現代情報社,1971。
中山八郎,《明清史論文集》,東京:汲古書院,1995。
吉田公平,《陽明學が問いかけるもの》,東京:研文出版社,2000。
宇也哲人、安岡正篤監修;荒木見悟等編,《陽明門下》(上),收於《陽明學大系》5,東京:明德出版社,昭和48-49(1973-74)。
谷光隆,《明代馬政の研究》,京都:京都大學文學部內東洋史研究會,1972。
岡田武彥,《王陽明と明末の学》,據明德出版社1970版修訂,收於《岡田武彥全集》第10冊,東京:明德出版社,2004。中譯見岡田武彥;錢明譯,《王陽明與明末儒學》,據明德出版社1970版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岡田武彥,《宋明哲學序說》,東京:文言社,昭和52年(1977)。
荒木見悟,《陽明學の位相》,東京‧研文出版社,1992。
溝口雄三,《中國前近代思想の屈折と展開》,東京:東京大學出版社,1980。中譯見溝口雄三;林崇右譯,《中國前近代思想的轉變》,臺北:國立編譯館,1994。
西文
De Bary, Wm. Theodore ed. Self and Society in Ming Thought.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70.
Elman, Benjamin A. A Cultural History of Civil Examinations in Late Imperial China.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0.
Hauf ,Kandice J. “The Jianyou Group : Culture and Society in Sixteenth Century China Ph.D. Diss. Of Yale University, 1987.
Haeger, John Winthrop ed. Crisis and prosperity in Sung China. Tucson:University of Arizona Press, 1975.中譯見Haeger, John Winthrop著,陶晉生等翻譯《宋史論文選集》,臺北:國立編譯館,1995。
四:期刊、會議論文
方祖猷,〈天泉證道‧嚴灘問答‧南浦請益——有關王陽明晚年宗說的三件大事〉,《寧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10:3:16-21+103。
王汎森,〈「心即理」說的動搖與明末清初學風之轉變〉,《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65本第2分(1994.6):333-373。
王汎森,〈明末清初思想中之「宗旨」〉,《大陸雜誌》94:4(1997.4):1-4。
吳振漢,〈明儒胡直學行評述〉,收於《近世中國的社會與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2005,頁1-23。
吳振漢,〈羅洪先學行考實〉,收於王成勉編,《明清文化新論》,臺北:文津出版社,2000,頁391-426。
吳震,〈天泉證道小考〉,收於吳光主編,《陽明學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頁168-181。
吳震,〈王陽明逸文論考——就京都大學所藏陽明著作而談〉,收入陳平原等人編,《學人》第一輯,(南京:江蘇出版社,1991),頁417-449。
李弘祺,〈絳帳遺風——私人講學的傳統〉,收於《中國文化新論——學術篇》,臺北:聯經出版社,1981,頁312-410。
邱仲麟,〈論明世宗禁尼寺——社會史角度的觀察〉,收於《中國政治、宗教與文化關係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淡江大學歷史學系,1994,頁305-326
周琪主編,《泰州學派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 2001。
林慶彰,〈實證精神的尋求-明清考據學的發展〉,收於《中國文化新論學術篇--浩翰的學海》,臺北:聯經出版社,1981,頁289-342。
林麗月,〈孝道與節婦:明代孝婦的文化史考察〉,《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6(1998.8):1-29。
柳詒徵,〈五百年前南京之國立大學〉,《學衡》14(上海,1923.02):1-24。
凌超煌,〈王陽明提倡《古本大學》在經學史上的意義〉,收於《興大中文研究生論文集》3,臺中: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1998,頁36-45。
唐立宗,〈從《廷鞠實錄》看明嘉靖年間的政爭與詔獄〉,收於《通識教育與歷史專業:東亞研究的微觀與宏觀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桃園:萬能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2005,頁157-184。
容肇祖,〈王守仁的門人黃綰〉,《燕京學報》27(1974.6):53-113。
張璉,〈從大禮議看明代中葉儒學思潮的轉向〉,《明清史集刊》第三輯,香港:香港中文大學,1997:51-68。
張璉,〈天地分合:明代嘉靖朝郊祀禮議論之考察〉,《漢學研究》23:2(2005.12):161-196。
張璉,〈從流行價值論王艮思想的歷史評價〉,《東華人文學報》4(2002.7):1-30。
曹松葉,〈宋元明清書院概況〉,《國立中山大學語言歷史學研究所集刊》111-115(1929)。
陳立勝,〈王陽明「四句教」的三次辯難及其詮釋學義蘊〉,收於李明輝編,《儒家經典詮釋方法》,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4,頁235-266。
陳來,〈《天泉證道紀》之史料價值〉,《人文論叢》(武漢大學出版社),1998年卷:171-178。
陳來,〈《遺言錄》與《傳習錄》〉,《中國文化》9(1994.01):97-103。
陳郁夫,〈內聖外王之學的復興——新儒學的發展〉,收於《中國文化新論——學術篇》,臺北:聯經出版社,1981,頁233-283。
陳時龍,〈十六、十七世紀徽州府的講會活動〉,《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20(2003.05):133-184。
陳熙遠,〈義理、考據與歷史重建──試論黃梨洲對陽明「心體無善無惡」說的考訂、疏通與曲解〉,《鵝湖》177(1990):11-26。
黃文樹,〈陽明後學講學內容之探討〉,《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11:5(2001.02):170-187。
黃俊傑,〈從儒家經典詮釋史觀點論解經者的「歷史性及其相關問題」〉,《臺大歷史學報》24(1999.12):1-28。
楊儒賓,〈《中庸》、《大學》變成經典的歷程——從性命之書的立論〉,《臺大歷史學報》24(1999.12):29-66。
劉述先,〈論王陽明的最後定見〉,收於吳光編,《陽明學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頁1-24。
劉增貴,〈門戶與中國古代社會〉,《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68:4(1997.12):817-897。
鄭培凱,〈從《四書》看李贄思想發展與儒學傳統的關係〉,《抖擻》28(1987.7):1-28。
錢穆,《社會自由講學之再興起》,收於《國立北京大學四十周年紀念論文集》,乙編上,昆明:國立北京大學出版組,1940,頁205-218。
五、學位論文
尹章義,〈明代的馬政〉,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所碩士論文,1972。
尤淑君,〈名份禮秩與皇權重塑——大禮議與明嘉靖朝政治文化〉,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
朱湘鈺,〈平實道中啟新局—江右三子良知學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6。
邱仲麟,〈不孝之孝 : 隋唐以來割股療親現象的社會史考察〉,臺北:國立台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7。
凌超煌,〈歐陽南野心學思想研究〉,臺中: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所碩士論文,2000。
張藝曦,〈講學與政治:明代中晚期講學性質的轉變及其意義〉,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
賀廣如,〈江右王學及其相關書院之關係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
黃信二,〈王陽明「致良知」方法論研究〉,臺北: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2。
蔣武雄,〈明代災荒與救濟政策之研究〉,臺北:中國文化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1985。
六、工具書
《中文大辭典》,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1993,第九版。
指導教授 吳振漢(Cheng-han Wu) 審核日期 2007-7-24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