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941205014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32 、訪客IP:18.190.156.80
姓名 陳雪娟(Hsuen-Chuan Chen)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歷史研究所
論文名稱 中壢十三庄輪祀網絡之研究(1826~1945)
(The Study of Rotating Worship Network in Thirteen Villages’ Alliance in Chong-Li, 1826 -1945)
相關論文
★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的傳教及發展─以台南新化教會為例★ 桃園地區開漳聖王信仰之研究 ─以大溪仁和宮為例
★ 帝國邊區的村落、族群與歷史:以屏東萬金庄為中心討論(1861-1945)★ 日治時期臺灣茶業改良之研究
★ 臺灣三官大帝信仰-以桃園地區為中心(1683~1945)★ 帝國玄關─日治時期基隆的都市化與地方社會
★ 北埔姜家女性研究(1834-1945)★ 清代臺灣私鹽問題研究--以十九世紀北臺灣為中心
★ 北臺灣隘墾社會轉型之研究:以新竹關西地區為例(1886-1945)★ 煤礦產業與地方社會--以台北土城地區為例(1897~1989)
★ 台灣六十年來茶業技術研究與發展變遷 -以「茶業改良場」為中心(1945~2005)★ 戰後台灣茶業的發展與變遷
★ 新竹枋寮褒忠義民廟「協議會」之研究(1914-1947)★ 聚落與宗教發展之研究:以桃園縣觀音鄉為例(1684-1990)
★ 日治時期臺灣「特別輸出入港」之研究★ 劉銘傳裁隘之研究—以竹苗地區的隘墾社會為中心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本文以清代到日治時期南桃園地區中壢十三聯庄為研究主軸,探討聯庄網絡的形成與變化。本文從開墾背景、祭祀範圍、地方菁英與國家政權四大脈絡,分析此地區人群的活動情形。
開墾背景方面,中壢十三庄存在著閩業主客佃戶的現象。這個地區的閩籍人數較客籍人數稀少,但是卻握有大租權;然而自道光年間之後,板橋林家收購北臺灣的茶埔,其中也收購了中壢十三庄閩籍郭家業主的田地,造成郭家在當地威望衰退。中壢十三庄的客佃掌握了這個時機,開始透過血緣與語言的連結,在這個區塊相互聯繫以抵抗境內的閩籍大租戶,在一來一往之間挑起了這個地區的業佃衝突。
祭祀範圍方面,當中壢十三庄日漸形塑之後,當地的客人透過宗教信仰的力量凝聚彼此的勢力,地方菁英們經由在地廟宇平鎮褒忠祠與中壢仁海宮的連結發展他們的權力網絡,到了日治時期更發展出一套全臺獨有的輪祀制度穩固彼此的向心力,今日中壢平鎮的發展會如此密切,就是受到這套輪祀制度的影響。
地方菁英部分,當中壢十三聯庄形成之後,境內的地方菁英開始角逐權力,他們透過參與廟宇的活動來擴張他們的勢力,因此這批地方菁英是主導十三庄發展的主要推手,也是輪祀制度的推動者。
國家政權方面,本文分析日治初期到末期,總督府在中壢十三庄推展的各項建設。其中,對這地區影響最大的是日治末期推行的寺廟整理政策,因為寺廟整理破壞了十三庄的輪祀制度,對當地百姓的生活造成衝擊。
總而言之,本文從上述四大脈絡觀看中壢十三庄的發展,並透過大量的清代契約文書與日治時期的調查紀錄,還原中壢十三聯庄形成的時空背景。此外,經由開墾背景的分析與地方人群活動範圍的研究,也從旁解說了北臺灣義民信仰之所以有新竹枋寮十五聯庄與中壢平鎮十三聯庄兩大系統的原因。
摘要(英) The study focuses on the thirteen villages’ alliance in Chong Li, South Tao Yuan region from Ching Dynasty through Japanese rule, and discusses the process of forming and changing in village alliances network. I analyze the people’s activities in this region from four major points which are background of development, religious sphere, local elites, and state power.
In section I of background of development, there was a phenomenon of Fujianese landlords and Cantonese tenants in thirteen villages in Chong Li. Though the number of people belong to Fujianese origin was lesser than the Hakka, people of Fujianese origin still had rental obligation to the landlord. However, in Dao Guang period, since Pan-ch’iao Lin Pen-yuan family merged the farmland which produces tea-leaf in northern Taiwan and the farmland in thirteen villages in Chong Li which was owned to Kuo family of Fujianese origin, the controlling power of Kuo family decreasing in thirteen villages in Chong Li. The Cantonese tenants in thirteen villages in Chong Li used this opportunity to fight with Fujianese landlords across the same genealogy and language.
In section II of religious sphere, when the thirteen villages in Chong Li were arising, the Hakka got together by the religion belief. The local elites in this region developed their nexus of power by the connecting of the Ping Zhen Yi-min Temple and the Chong Li Rehai Mazu Temple. In Japanese rule, they developed a unique rotating worship system to firm their centripetal force in Taiwan. This is the reason why there was a highly develop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Chong Li and Ping Zhen.
In section III of local elites, the local elites competed for controlling power as the thirteen villages in Chong Li arising. They extended their controlling power by participating the temple activities. Thus, I can conclude that they promoted thirteen villages in Chong Li and the rotating worship system.
In section IV of state power, the analysis of this study major in the facilities developed by Japan colonial government from the beginning period of Japanese rule to the ending period. In this period, the biggest effect to this region was the temples movement enforced by Japan colonial government. Because the temples movement destroyed the rotating worships system in thirteen villages in Chong Li, this affected the living style to the regional people.
To summary, this study analyzes the development of thirteen villages in Chong Li from four major points by using the land documents during the Ching Dynasty and the statistical data in Japanese rule to reconstruct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of thirteen villages in Chong Li. Moreover, by analyzing the developing background and the people’ activities, I can also illustrate why there are two major system, fifteen villages alliance in the Fan Liau Yi-min Temple and thirteen villages alliance in the Chong Li and Ping Zhen, in the cult of the Heroes(Yi-min) in the northern Taiwan.
關鍵字(中) ★ 中壢十三聯庄
★ 地方菁英
★ 平鎮褒忠祠
★ 中壢仁海宮
★ 輪祀制度
★ 寺廟整理
關鍵字(英) ★ Chong Li Rehai Mazu Temple
★ Local Elites
★ Temples Movement
★ Rotating Worship System
★ Thirteen Villages’ Alliance In Chong Li
★ Ping Zhen Yi-min Temple
論文目次 緒論---1
第一章 漢人社會的建立---15
第一節 中壢十三庄的自然與人文環境---17
第二節 平埔社群的盛與衰---33
第三節 漢人社會---48
第二章 義民信仰與媽祖信仰的結合
第一節 平鎮褒忠祠的建立與信仰傳布---73
第二節 中壢仁海宮的建立與信仰傳布---84
第三節 義民與媽祖信仰輪祀網絡的形成---97
第三章 輪祀網絡內的競爭與合作
第一節 社會衝突的經過---107
第二節 地方菁英的形成---120
第三節 輪祀網絡的變動---130
第四章 國家力量與輪祀網絡的適應
第一節 政權更迭---141
第二節 國家力量的深化---160
第三節 皇民化與寺廟整理---171
結論---179
參考書目---183
附錄
附錄一 郭光天派下族系表---197
附錄二 宋富麟派下族系表---198
附錄三 中壢十三庄寺廟、神明會分布地與管理人---199
附錄四 1929年中壢街役場與街協議會職員表---201
參考文獻 一、史料
(一)檔案、統計書
洪安全主編,《清宮月摺檔臺灣史料》,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95年。
桃園(桃仔園)廳編,《桃園(桃仔園)廳報》,桃園:編者,1903-1920年。
桃園廳編,《桃園廳寺廟調查書》,手稿本,桃園:編者,1916年,中央研究院民族所圖書館藏。
桃園廳庶務課編,《桃園廳第三統計書》,桃園:編者,1916年。
菅野秀雄著,《新竹州沿革史》,昭和13年(1938年),國家圖書館臺灣分館藏。
新竹州編,《新竹州報》,新竹:編者,1920-1943年。
新竹州農會編,《新竹州下ニ於ケル小作慣行改善事業概況》,新竹:編者,1931年。
新竹州編,《新竹州管內戶口》,新竹:編者,1927年。
新竹州編,《新竹州統計一覽》,新竹:編者,1933年。
新竹州役所,《大正十年新竹州第一統計書》,新竹:新竹州役所,1923年。
新竹州內務部編,《新竹州下產業組合の沿革及事業の成績》,新竹:新竹印刷合名會社,1929年。
新竹州商工獎勵館編,《新竹州商工概鑑》,昭和6年(1931年),國家圖書館臺灣分館藏。
新竹州商工聯合會編,《新竹州商工聯合會會員名簿》,昭和13年(1938年),國家圖書館臺灣分館藏
新竹州,《新竹州の農業》,新竹:編者,1939年。
國分金吾,《新竹州商工名鑑》,新竹:新竹圖書刊行會,1930年。
臨時臺灣土地調查局編,《土地申告書》,手稿本,臺北:臨時臺灣土地調查局,1904年,國史館臺灣文獻館藏。
臨時臺灣土地調查局編,《臺灣土地慣行一斑》,臺北:臨時臺灣土地調查局,1905年。
臨時舊慣調查會編,《臺灣私法物權篇》,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3年。
臨時舊慣調查會編,《臺灣私法附錄參考書》,臺北:南天書局,1995年。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清代臺灣大租調查書》,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963年。
臺灣總督府官房調查課編,《臺灣在籍漢民族鄉貫別調查》,臺北:編者,1928年。
臺灣總督府編,《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1895-1944年,國史館臺灣文獻館藏。
臺灣總督府官房臨時國勢調查部,《大正九年第一回臺灣國勢調查要覽表》,臺北:編者,1922年。
臺灣總督府臨時國勢調查部,《大正十四年國勢調查結果表》,臺北:編者,1927年。
臺灣總督府臨時國勢調查部,《國勢調查結果中間報》(新竹州中壢郡),臺北:編者,1932年。
臺灣總督府臨時國勢調查部,《昭和五年國勢調查結果表》,臺北:編者,1934年。
臺灣總督府臨時國勢調查部,《昭和十四年臨時國勢調查結果表》(第一卷,州廳編,新竹州の部),臺北:編者,1941年。
篠原哲次郎編,《臺灣市街庄便覽》,臺北:成文出版社,據日本昭和七年(1932年)排印本影印。
戴炎輝整理,《淡新檔案》,微捲,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藏,1969年。
(二)古文書
王世慶輯,《臺灣公私藏古文書影本》,臺北:國家圖書館臺灣分館藏,1977-1984年。
陳秋坤,《臺灣影像歷史系列:臺灣古書契(1717~1906)》,臺北:立虹出版社,1997年。
劉澤民編,《臺灣總督府檔案平埔族關係文獻選輯續編(下)》,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2004年。
(三)族譜
宋廷華編,《宋氏族譜》,桃園:未刊稿,1933年,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宋氏族譜編修委員會,《宋氏族譜》,桃園:編者,1971年。
余遠新主編,《余氏大宗譜》,桃園:桃園縣余氏宗親會,1975年,中央研究院民族所圖書館藏。
桃園縣游氏宗親會編,《游氏族譜》,臺中:臺灣省各姓淵源研究學會,1998年。
祭祀公業宋高麟公嘗管理委員會編,《祭祀公業宋高麟公嘗派下會員手冊》,桃園:編者,2002年,宋新長先生提供。
(四)方志
中壢郡役所編,《中壢郡要覽》,臺北:成文出版社,據昭和9年(1934年)排印本影印,1985年。
中壢街役場編,《中壢街勢要覽》,臺北:臺灣日日新報社,昭和九年(1934年),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藏。
桃園廳編,《桃園廳志》,臺北:成文出版社,據日本明治三十九年(1906年)排印本影印,1985年。
桃園文獻委員會編,《桃園縣志》,桃園:桃園縣文獻委員會,1967年。
陳培桂,《淡水廳志》,臺北:大通書局,1987年。
鄭用錫,《淡水廳志稿》,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9年。
羅濟鎮等編,《平鎮市志》,桃園:平鎮市公所,1994年。
(五)報紙、期刊
臺灣日日新報社,《臺灣日日新報》,臺北:編者,1898-1944年。
臺灣時報發行所,《臺灣時報》,臺北:編者,1919-1945年。(六)其他
大園市藏編,《臺灣人物誌》,臺北:谷澤書店,1916年。
中國方志叢書臺灣地區第339號,《新竹州の情勢と人物》,臺北:成文出版社,1985年,據昭和13年(1938)菅武雄著排印本影印。
中壢郡祭祀聯盟編,《郡下に於ける寺廟整理に就て》,中壢:編者,1938年。
本田六介,《日本醫籍錄》,東京:醫事時論社,1927年,第三版。
林進發編著,《臺灣官紳年鑑》,臺北:成文出版社,1999年。
洪敏麟、陳漢光編,《臺灣堡圖集》,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69年。
伊能嘉矩著,臺灣省文獻會譯,《臺灣文化志》,臺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85年。
岩崎潔治編,《臺灣實業家名鑑》,臺北:臺灣雜誌社,1912年。宮崎直勝著,《寺廟神の昇天—臺灣寺廟整理覺書》,東都書籍株式會社,昭和十七年(1942年)12月。
原幹洲編,《自治制度改正十週年紀念人物史》,臺北:編者,1932年。
新高新報社編,《臺灣紳士名鑑》,臺北:編者,1937年。
臺灣總督府編,《臺灣列紳傳》,臺北:編者,1916年。
臺灣新民報社編,《臺灣人士鑑》,東京:湘南堂,1934年。
臺灣新聞社編,《臺灣實業名鑑》,臺中:編者,1935年。
臺灣農友會,《新竹州中壢郡下の業佃事業概況》,昭和3年(1928)11月,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藏。
臺灣經濟研究室,《淡新鳳三縣簡明總括圖冊》,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6年。
二、專書
(一)中文專書
丁光玲,《清代臺灣義民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4年。
中壢褒忠祠重建委員會編,《褒忠祠誌》,桃園:編者,1951年,吳學明老師提供。
王明珂,《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臺北:允晨出版社,1997年。
尹章義,《臺灣開發史研究》,臺北:聯經出版社,1995年。
艾馬克(Mark A. Allee)著,王興安譯,《十九世紀的北部臺灣:晚清中國的法律與地方社會》,臺北:播種者文化,2003年。
江丙坤,《臺灣田賦改革事業之研究》,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72年。
呂紹理,《水螺響起—日治時期臺灣社會的生活作息》,臺北:遠流出版社,1997年。
杜贊奇(Prasenjit Duara)著,王福明譯,《文化、權力與國家:1900-1942年的華北農村》,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4年。
何培夫主編,《臺灣地區現存碑碣圖誌:臺北市桃園縣篇》,臺北: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1999年。
吳文星,《日據時期臺灣社會領導階層之研究》,臺北:正中書局,1992年。
吳學明,《頭前溪中上游開墾史暨史料彙編》,新竹:新竹縣文化局,1998年。
吳學明,《金廣福墾隘研究》,新竹:新竹縣文化局,2000年。
林滿紅,《茶、糖、樟腦業與臺灣之社會經濟變遷(1860-1895)》,臺北:聯經出版社,1980年。
林漢泉主編,《雙連福明宮慶成福醮專輯》,桃園:雙連福明宮慶成福醮委員會籌建委員會,1988年。
林偉盛,《羅漢腳:清代臺灣社會與分類械鬥》,臺北:自立晚報,1993年。
林玉茹,《清代竹塹地區的在地商人及其活動網絡》,臺北:聯經出版社,2000年。
林桂玲,《家族與寺廟—以竹北林家與枋寮義民廟為例(1749~1895)》,新竹:新竹縣文化局,2005年。
洪敏麟,《臺灣舊地名之沿革》,臺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83年。
馬偕原著,林晚生譯,《福爾摩沙紀事:馬偕臺灣回憶錄》,臺北:前衛出版社,2007年。
宮本延人,《日本統治時代臺灣における寺廟整理問題》,東京:天理教道友社,1988年。
施添福,《清代在臺漢人的祖籍分佈和原鄉生活方式》,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1987年。
施添福,《清代臺灣的地域社會:竹塹地區的歷史地理研究》,新竹:新竹縣文化局,2001年。
柯志明,《番頭家:清代臺灣族群政治與熟番地權》,臺北:中央研究院社會研究所,2001年。
范良森,《財團法人東勢建安宮簡介》,桃園:東勢建安宮,1993年。
范明煥,《新竹地區客家人媽祖信仰之研究》,新竹:新竹縣文化局,2005年。
許雪姬、陳秋坤編,《臺灣歷史上的土地問題》,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1992年。
莊吉發,《清史論集》,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7年。
張素玢、莊華堂,《桃園縣平埔族調查與研究報告書》,桃園:桃園縣立文化中心,1999年。
張仲禮著,李榮昌譯,《中國紳士—關于其在十九世紀中國社會中作用的研究》,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91年。
程大學編譯,《臺灣前期武裝抗日運動有關檔案》,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77年。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研究中心,《南桃園家族與地方社會基礎調查研究計畫》,桃園:桃園縣文化局,2005年。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研究中心,《南桃園民間信仰基礎調查研究計畫》,桃園:桃園縣文化局,2005年。
陳君愷,《日治時期臺灣醫生社會地位之研究》,臺北: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專刊,1992年。
陳秋坤,《清代臺灣土著地權—官佃、漢佃與岸裡社人的土地變遷》,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7年。
陳正祥,《臺灣地誌》(上、中、下冊),臺北:南天書局,1993年。
陳玲蓉,《日據時期神道統制下的臺灣宗教政策》,臺北:自立晚報,1992年。
黃卓權,《跨時代的臺灣貨殖家:黃南球先生年譜(1840~1919)》,臺北:國家圖書館臺灣分館,2004年。
黃卓權編,《義魄千秋:褒忠亭義民節大隘聯庄祭典專輯》,新竹:2005年褒忠亭義民節委員會,2005年。
黃厚源,《我家鄉桃園縣》,桃園:桃園縣政府,1994年。
黃厚源,《我家鄉桃園縣》,桃園:桃園縣人與地鄉土文化研究學會,2005年。
黃昭堂著,黃英哲譯,《臺灣總督府》,臺北:前衛出版社,2002年。
黃朝進,《清代竹塹地區的家族與地域社會:以鄭、林兩家為中心》,臺北:國史館,1995年。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採集組編校,《桃園縣鄉土史料》,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耆老口述歷史叢書13,1996年。
廖增雄編,《仁海宮褒忠祠聯合慶成護國祈安福醮—天師壇紀念誌》,桃園:天師壇籌建委員會,1997年。
趙祐志,《日據時期臺灣商工會的發展(1895-1937)》,臺北:稻鄉出版社,1998年。
蔡錦堂,《日本帝國主義下臺灣の宗教政策》,東京:同成社,1994年。
賴澤涵主編,《義民信仰與客家社會》,臺北:南天書局,2005年。
賴玉玲,《褒忠亭義民信仰與地方社會發展-以楊梅聯庄為例》,新竹:新竹縣文化局,2005年。
鄭明枝,《郭氏宗族北臺移民拓墾史》,臺北:作者自印,1985年。
鄒信軫編,《中華民國八十年褒忠祠貳佰周年慶典紀念特刊》,桃園:平鎮褒忠祠,1993年。
鄒信軫編,《仁海宮褒忠祠聯合慶成祈安五朝福醮榮典紀念特刊》,桃園:仁海宮褒忠祠聯合慶成祈安五朝福醮醮務局,1999年。
戴炎輝,《清代臺灣之鄉治》,臺北:聯經出版社,1979年。
(二)西文專書
David Faure, The structure of Chinese rural society:lineage and village in the eastern New Territories, Hong Kong.(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6 ).
John R. Shepherd, Statecraft and political economy on the Taiwan frontier,1600-1800( Standford, Calif.:Stand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3 ).
Kenneth Dean, Taoist ritual and popular cults of Southeast China. (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3 ).
Kenneth Dean, Lord of the three in one:the spread of a cult in Southeast China. ( Princeton, N.J.: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8 ).
Philip A. Kuhn, Rebellion and Its Enemies in Late Imperial China. (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0 ).
Pierre Bourdieu, translated by Richard Nice, Outline of a Theory in Practice. (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7 ).
Prasenjit Duara, Culture, power, and the state:rural North China, 1900-1942. ( Standford:Stand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8 ).
三、論文
(一)期刊與會議論文
尹章義,〈閩粵移民的協和與對立—客屬潮州人開發臺北與新莊三山國王廟的興衰〉,《臺灣開發史研究》,臺北:聯經出版社,1989年,頁340-380。
王世慶,〈民間信仰在不同祖籍移民的鄉村歷史〉,《臺灣文獻》,卷22期3(1972年),頁1-38。
王世慶,〈皇民化運動前的臺灣社會生活改善運動:以海山地區為例(1914~1937)〉,《思與言》,卷29期4(1991年12月),頁5-63。
中壢仁海宮編,〈中壢媽祖廟—仁海宮沿革〉,中壢:編者,時間不詳,頁1-6。
李國祁,〈清代臺灣社會的轉型〉,《中華學報》,卷5期3(1978年),頁131-151。
李若文,〈日治臺灣的自治行政(1920-1934)-以小梅庄為例〉,《淡江人文社會學刊》,期13(2002年12月),頁53-95。
李力庸,〈日治時期桃園地區產業組合與農村經濟(1913-1929)〉,「桃園文學與歷史學術研討會」,桃園:私立萬能科技大學,2008年5月3日,頁1-22。
吳學明,〈清代一個務實拓墾家族的研究:以新竹姜朝鳳家族為例〉,《臺灣史研究》,卷2期2(1995年12月),頁5-52。
吳學明,〈客家的地域社會與宗教活動—楊梅地區的土地開墾與義民信仰的形成〉,「客家地方社會比較研究工作坊研討會」,新竹:國立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國際客家中心,2007年10月5日,頁1-19。
吳學明、陳雪娟,〈南桃園的義民信仰與地方社會-以平鎮褒忠祠為例〉,「2006年族群歷史與文化亞洲聯合論壇:人物與地域研究研討會」,桃園:國立中央大學,2006年12月3日,頁1-39。
岡田謙著,陳乃蘗譯,〈臺灣北部村落之祭祀範圍〉,《臺北文物》,期9(1960年),頁14-29。
林美容,〈由祭祀圈來看草屯鎮的地方組織〉,《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期 62 (1986年),頁53-114。
林美容、許鳴古,〈關渡媽祖的信仰圈〉,收入林美容、張珣、蔡相煇主編,《媽祖信仰的發展與演變─媽祖信仰與現代社會國際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臺灣宗教學會,2003年,頁117-168。
林文凱,〈清代地方訴訟空間之內與外:臺灣淡新地區漢墾莊抗租控案的分析〉,《臺灣史研究》,卷14期1(2007年3月),頁1-70。
邱彥貴,〈從祭典儀式看北臺灣義民信仰─以枋寮褒忠亭丁丑年湖口聯庄值年中元為例〉,林光華主編,《義民心鄉土情:褒忠義民廟文史專輯》,新竹:新竹縣文化局,2001年,頁150-185。
周婉窈,〈從比較的觀點看臺灣與韓國的皇民化運動(一九三七~一九四五)〉,《新史學》,卷5期2(1994年6月),頁117-158。
宮崎直勝,〈中壢郡の寺廟整理を語る〉,《新竹州時報》,第二十號(1939年1月號),頁53-57。
洪麗完,〈清代臺中地方福客關係初探—兼以清水平原三山國王廟之興衰為例〉,《臺灣文獻》,卷41期2(1990年6月),頁63-92。
洪秋芬,〈日治時期殖民政府和地方宗教信仰中心關係之探討—豐原慈濟宮的個案研究〉,《思與言》,卷42期2(2004年6月),頁1-41。
洪秋芬,〈臺灣保甲和「生活改善」運動:(1937~1945)〉,《思與言》,卷29期4(1991年12月),頁115-153。
施振民,〈祭祀圈與社會組織〉,《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期36(1973年),頁201-203。
姚人多,〈認識臺灣:知識、權力與日本在臺之殖民治理性〉,《臺灣社會研究季刊》,期42(2001年6月),頁119-182。
許嘉明,〈彰化平原福佬客的地域組織〉,《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期36(1973年),頁173-184。
陳其南,〈土著化與內地化:清代臺灣社會的發展模式〉,收入《中國海洋發展史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三民主義研究所,1984年,頁335-366。
陳世榮,〈清代北桃園的地方菁英及「公共空間」〉,《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期18(2001年5月),頁203-241。
陳雪娟,〈北臺灣客家義民信仰:以苗栗市義民廟為例〉,《史匯》期11(2007年9月),頁43-72。
張素玢,〈南崁地區的平埔族〉,劉益昌、潘英海主編,《平埔族群的區域研究論文集》,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8年,頁61-96。
張素玢,〈龍潭十股寮蕭家—一個霄裡社家族的研究〉,《平埔研究論文集》,臺北:中研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1995年,頁99-126。
辜神徹,〈臺北盆地與姓氏相關的輪祀組織研究〉,《臺灣文獻》,卷57期3(2006年9月),頁37-94。
黃卓權,〈新埔義民廟史的原貌、傳說與記載-歷史文本與歷史敘事的探討〉,「義民祭文化學術研討會」,新竹:私立明新科技大學,2006年10月24日。
黃富三,〈板橋林本源家與清代北臺山區的發展〉,《臺灣史研究》,卷2期1(1995年6月),頁5-50。
康豹(Paul R. Katz),〈日治時期新莊地方菁英與地藏庵的發展〉,《北縣文化》,期64(2000年3月),頁83-100。
康豹(Paul R. Katz),〈慈祐宮與清代新莊街地方社會之建構〉,《臺北縣立文化中心季刊》,期53(1997年6月),頁71-78。
盛清沂,〈新竹、桃園、苗栗三縣地區開墾史(上)〉,《臺灣文獻》,卷31期4(1980年12月),頁154-176。
盛清沂,〈新竹、桃園、苗栗三縣地區開墾史(下)〉,《臺灣文獻》,卷32期1(1981年3月),頁136-157。
施添福,〈從臺灣歷史地理的研究經驗看客家研究〉,《客家文化研究通訊》,創刊號(1998年),頁12-16。
莊英章,〈新竹枋寮義民廟的建立及社會文化意義〉,《第二屆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臺北:中國出版社,1989年,頁223-239。
勞格文(John, Lagerwey),〈Of Gods and Ancestors:The Ten-Village Rotation of Pingyuan Shan〉,《民俗曲藝》,期137(2002年),頁61-139。
楊彥杰,〈輪祀圈:寧化治平的華光大帝崇拜〉,徐正光主編,《第四屆國際客家學研討會論文集-宗教、語言與音樂》,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2000年,頁49-80。
潘自蓮譯,James L. Watson著,〈神明的標準化:華南沿海地區天后之提倡〉,《思與言》,卷26期 4 (1988年),頁369-397。
蔡淵洯,〈清代臺灣社會領導階層的組成〉,《史聯雜誌》,期2(1983年1月),頁25-32。
蔡錦堂,〈日據末期臺灣人宗教信仰之變遷—以家庭正廳改善運動為中心〉,《思與言》,卷29期4(1991年12月),頁65-83。
蔡錦堂,〈第八十五回臺灣研究研討會演講記錄—日據時期臺灣之宗教政策〉,《臺灣風物》,卷42期4(1992年12月),頁105-136。
蔡錦堂,〈皇民化運動前臺灣社會教化運動的展開—一九三一~一九三七〉,《臺灣史國際學術研討會—社會、經濟與墾拓論文集》,臺北:淡江大學歷史系,1995年,頁369-387。
蔡慧玉,〈日治時代臺灣保甲書記初探〉,《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卷1期2(1994年12月),頁5-24。
劉枝萬,〈臺灣民間信仰之調查與研究〉,《臺灣風物》,卷44期1(1994年3月),頁15-29。
羅烈師,〈義民信仰的傳播與形成—以臺灣平鎮褒忠祠為例〉,賴澤涵主編,《義民信仰與客家社會》,臺北:南天書局,2005年,頁177-197。
(二)學位論文
李彥霖,〈陂塘到大圳—桃園臺地水利變遷(1683-1945)〉,臺北:私立東吳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林文凱,〈土地契約秩序與地方治理-十九世紀臺灣淡新地區土地開墾與土地訴訟的歷史制度分析〉,臺北: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6年。
陳世榮,〈清代北桃園的開發與地方社會建構(1683-1895)〉,桃園: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
陳建宏,〈公廟與地方社會—以大溪鎮普濟堂為例(1902-2001)〉,桃園: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陳凱雯,〈帝國玄關—日治時期基隆的都市化與地方社會〉,桃園: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陳志豪,〈北臺灣隘墾社會轉型之研究:以新竹關西地區為例〉,桃園: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
游振明,〈當客家遇到福佬-中壢地區的社會變遷研究(1684-1920)〉,桃園: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
溫振華,〈清代臺北盆地經濟社會的演變〉,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78年。
謝宏武,〈清代臺灣義民之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年。
羅烈師,〈臺灣客家之形成:以竹塹地區為核心的觀察〉,新竹: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士論文,2006年。
指導教授 吳學明(Hsueh-Ming Wu) 審核日期 2008-7-18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