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941305007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45 、訪客IP:3.141.32.252
姓名 劉庚龍(Geng-long Liou)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歷史研究所在職專班
論文名稱 明初文臣解縉之研究(1369-1415)
(A research of Hsieh, Chin (1369-1415 AD)An Official in the Beginning of Ming Dynasty)
相關論文
★ 從「大義覺迷」到「五族共和」 ——近代中國民族思想的形成與演變★ 胡光墉與南幫票商之研究,1823~1885
★ 清代捐納制度與台灣士紳之研究★ 嚴慶齡與台灣汽車工業之發展(1953-1981)
★ 中壢仁海宮與地方社會的發展★ 明將李如松與朝鮮之役研究
★ 輪轉鍊生:臺灣自行車產業史(1972-2005)★ 中國佛教會在臺灣之發展(1945-1955)
★ 雲南反共救國軍的探討, 1949~1954★ 東港漁業的發展與變遷,1948-2008
★ 日治時期「新竹州」之發展與演變(1895—1945)★ 國民政府對戰後世界秩序之構想 -以「國際問題討論會」為例
★ 台中加工出口區與潭子鄉社會變遷(1971-1994)★ 清領時期台閩地區米榖貿易與商人(1685-1850)
★ 新莊社會變遷的研究★ 台灣舞蹈表演藝術之發展與當代社會之關係(1930年代至2000年)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明太祖出身寒微,對於元末時期的社會亂象多有體認,立國之後為使人民休養生息,實施了一連串的政策改革,而政策的推行需要大量官僚來推動,故採取了多方徵才之道,科舉也為其中之一途,而解縉也因此機會得以投入仕途。
解縉從小聰穎非常,參與鄉試後以「解元」入仕,但其仕途卻不順遂。太祖在位時解縉曾備受信任,但後遭遇貶謫。成祖繼位後,解縉再得成祖之信任,並主編《永樂大典》,但後因事得罪成祖,遭致下獄身死,僅以四十七歲之齡辭世。
解縉個性剛正不阿,遇事無所避忌,好發議論,曾結交諸多摯友但也得罪眾多權貴與同僚,對其人生之途也多有影響。吾人從其主要著作《文毅集》及後人所編《解學士全集》和其子孫所編《解學士年譜》中,可了解其成長背景及政治主張和學術思想。解縉所處地區文風鼎盛,加上親友之助,奠定其學問之基礎;其奏疏針對社會弊病建言,並提出可行之道,雖不被君主採納,但其所提之言對當時社會仍具有相當價值;而其學術思想也具有特色,雖有消極避世之念,但大多皆隱含己身之抱負,展現對國計民生之關懷,進而顯示出其與一般文臣不同的一面。
摘要(英) The founder of Ming Dynasty, Hongwu Emperor, came from the lowest rank of the society and had experienced the most turbulent period of the collapse of the Mongol-led Yuan Dynasty. To enforce a series of radical reformation policies to meet the urgent demand of the people, a considerable number of civil servants were required. Therefore, different manners of recruitment were adopted, including a rigorous examination system, and that was how Hsieh, Chin was recruited.
Hsieh, Chin had showed his great talent when he was very young. He started his career as a scholar also an official by taking the provincial imperial examination and wining the first place. However, his career was far from a great success. During the reign of Hongwa Emperor, he was once highly trusted with important responsibilities before his relegation. After Emperor Yongle assumed the power, Hsieh, Chin was promoted again and commissioned to compile the famous Ming Dynasty Encyclopedia, Yongle Dadian. Nevertheless, it did not last long before he offended Emperor Yongle. Hsieh, Chin was put to prison and met his doom in the age of just 47 years old.
Hsieh, Chin was an upright and honest person. He dared challenge the authority and was very controversial. His characteristics made him befriend with many people, but enemies were increased at the same time. Since he made so many enemies of coworkers and powerful persons, his career was definitely encumbered. To learn more about his background, political stands, academic achievements and philosophy, please refer to Hsieh’s Work,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publications of Hsieh, Chin, and Corpus of Scholar Hsieh, compiled by later generations, and Chronicles of Scholar Hsieh, compiled by his descendents. Hsieh, Chin came from an educated family in a cultural region of splendid civilization, a hotbed of his future scholar career. He had made a lot of remonstration, mostly about the social issues with feasible solutions. Even though his proposals were not adopted by the emperors, his statement had won a high appraisal in those days. In addition, his philosophy was very original, too. It seemed to be a rather passive and reclusive ideology but when reading more carefully we can find his hidden ambition and passion for the country and society; these features had made Hsieh, Chin stand out from general officials.
關鍵字(中) ★ 永樂大典
★ 成祖
★ 解元
★ 文臣
★ 太祖
關鍵字(英) ★ Yongle Dadian (Encyclopedia)
★ Yongle Emperor
★ first place in the provincial imperial examinati
★ Hongwu Emperor
★ official
論文目次 緒論-----------------------------------------1
第一章 解縉的家世淵源及少年時期------------17
第一節 解縉的家世淵源及家族成員------------17
第二節 解縉的年少時期----------------------25
第二章 解縉的宦途起伏----------------------34
第一節 洪武時期----------------------------34
第二節 歸家進學及建文時期------------------42
第三節 永樂時期----------------------------46
第三章 解縉與敵友的交往--------------------60
第一節 解縉與親人的交往--------------------60
第二節 解縉與朋友的互動--------------------63
第三節 解縉與政敵的互動--------------------76
第四章 解縉的政治主張與學術思想------------80
第一節 解縉對百姓的看法--------------------80
第二節 解縉對國家的看法--------------------85
第三節 解縉的學術思想----------------------91
結論----------------------------------------99
附錄---------------------------------------112
附錄一 解縉軼事--------------------------112
附錄二 解縉大事記------------------------116
參考書目-----------------------------------129
參考文獻 一、史料
(一)官書、地方志、野史
《明太祖實錄》,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6。
《明太宗實錄》,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6。
《明世宗實錄》,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6。
魏收等撰,《魏書》,台北:鼎文書局,1993。
脫脫等撰,《宋史》,北京:中華書局,1985。
宋濂等撰,《元史》,北京:中華書局,1976。
張廷玉等撰,《明史》,北京:中華書局,1974。
明•余之禎、王時槐等纂修,《吉安府志》,台北:成文出版社,1989。
明‧李侃、胡謐纂修,《山西通誌》,台南:撰者,1996。
明‧林庭□、周廣纂修,《江西通志》,收錄於《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台南:撰者,1996。
明‧林富、黃佐纂修,《廣西通志》,收錄於《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台南:撰者,1996。
明‧徐泰,《南寧府志》,明嘉靖刻本,收錄於《天一閣藏明代方志選刊續編》,册66,上海:上海書店,1990。
明‧郭棐纂修,《廣東通志》,收錄於《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台南:撰者,1996。
明‧蘇濬、楊芳、蔣冕,《廣西通志》,明萬曆刊本,收錄於國家圖書館善本書室,微卷。
清‧吳九齡修、史鳴皋等纂,《梧州府志》,清同治十二年刊本,收錄於《中國方志叢書》,冊119,台北:成文出版社,1961。
唐‧杜佑,《通典》,北京:中華書局,1988。
宋‧呂祖謙,《宋文鑑》,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68。
明‧尹守衡,《明史竊列傳》,收錄於周駿富輯,《明代傳記叢刊》,冊82,台北:明文出版社,1991。
明‧何喬遠,《名山藏列傳》,收錄於周駿富輯,《明代傳記叢刊》,冊75,台北:明文出版社,1991。
明‧夏燮,《明通鑒》,收錄於《續修四庫全書》,冊364,史部編年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明‧鄧元錫,《皇明書列傳》,收錄於周駿富輯,《明代傳記叢刊》,冊73,台北:明文出版社,1991。
明‧談遷,《國榷》,北京:中華書局,1958。
清‧王鴻緒等,《明史稿列傳》,收錄於周駿富輯,《明代傳記叢刊》,冊95,台北:明文出版社,1991。
清‧查繼佐,《罪惟錄列傳》,收錄於周駿富輯,《明代傳記叢刊》,冊86,台北:明文出版社,1991。
清‧徐乾學等,《徐本明史列傳》,收錄於周駿富輯,《明代傳記叢刊》,冊90,台北:明文出版社,1991。
清‧張廷玉等,《明史列傳》,收錄於周駿富輯,《明代傳記叢刊》,冊98,台北:明文出版社,1991。
清‧傅維麟,《明書列傳》,收錄於周駿富輯,《明代傳記叢刊》,冊86,台北:明文出版社,1991。
清‧龍文彬,《明會要》,北京:中華書局,1956。
(二)文集、筆記、年譜
戰國‧商鞅,《商君書》(出版資料不詳,光緖二年浙江書局據西吳嚴氏本校刊)。
唐‧李白,《李太白文集》,收錄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冊8,台北:台灣商務,1986。
宋‧祝穆撰,《新編古今事文類聚》,元刊黑口本,收錄於國家圖書館善本書室,微卷,北京 : 北京大學圖書館,2002。
元‧劉岳申,《申齋集》,收錄於《四庫全書珍本》十二集,台北:台灣商務。
明‧王鏊,《震澤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74。
明‧王世貞,《弇山堂別集》,北京:中華書局,1985。
明‧王偁,《虛舟集》,收錄於《四庫全書珍本》四集,台北:台灣商務,1973。
明‧王燧,《青城山人集》,收錄於《四庫全書珍本》三集,台北:台灣商務,1972。
明‧王直,《抑菴文集》,收錄於《四庫全書珍本》八集,台北:台灣商務,1978。
明‧王世貞,《弇州四部稿》,收錄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冊394-399,台北:台灣商務,1986。
明‧王樵,《方麓集》,收錄於《四庫全書珍本》三集,台北:台灣商務,1972。
明‧李賢,《古穰集》,收錄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冊333,台北:台灣商務,1975。
明太祖撰,《明太祖文集》,收錄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冊293,台北:台灣商務,1986。
明‧周是修,《芻蕘集》,收錄於《四庫全書珍本》四集,台北:台灣商務,1973。
明‧胡儼,《頤庵文選》,收錄於《四庫全書珍本》四集,台北:台灣商務,1973。
明‧祝允明,《懷星堂集》,收錄於《四庫全書珍本》六集,台北:台灣商務,1976。
明‧倪元璐,《倪文貞集》,收錄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冊428,台北:台灣商務,1986。
明‧梁潛,《泊庵集》,收錄於《四庫全書珍本》六集,台北:台灣商務,1977。
明‧章懋,《楓山集》,收錄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86。
明‧張寧,《方洲集》,收錄於《四庫全書珍本》三集,台北:台灣商務,1972。
明‧程通,《貞白遺稿》,收錄於《四庫全書珍本》三集,台北:台灣商務,1972。
明‧黃淮,《省愆集》,收錄於《四庫全書珍本》十集,台北:台灣商務,1980。
明‧程敏政,《篁墩文集》,收錄於《四庫全書珍本》三集,台北:台灣商務,1972。
明‧楊榮,《文敏集》,收錄於《四庫全書珍本》四集,台北:台灣商務,1973。
明‧解縉,《文毅集》,收錄於《四庫全書珍本》四集,台北:台灣商務,1973。
明‧楊士奇,《東里集》,台北:台灣商務,1975。
明‧龔詡,《野古集》,收錄於《四庫全書珍本》四集,台北:台灣商務,1973。
明‧姚希孟,《公槐集》,收錄於《四庫禁燬書叢刊》,集部,冊178,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明‧袁□,《袁永之集》,明嘉靖丁未姑蘇袁氏家刊本,收錄於國家圖書館善本書室,微卷。
明‧解縉等,《解學士全集》,明萬曆間晏良棨刊本,收錄於國家圖書館善本書室,微卷。
明‧劉基,《誠意伯文集》,收錄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冊296,台北:台灣商務,1986。
明‧羅洪先,《石蓮洞羅先生文集》,明萬曆丙辰陳于廷文江刊本 ,收錄於國家圖書館善本書室,微卷。
明‧羅大紘,《紫原文集》,收錄於《四庫禁燬書叢刊》,集部,冊141,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明‧方以智,《通雅》,收錄於《四庫全書珍本》三集,台北:台灣商務,1972。
明‧申時行,《明會典》,收錄於《國學基本叢書四百種》,冊78-83,台北:台灣商務。
明‧朱謀垔,《續書史會要》,收錄於《中國歷代書畫藝術論著叢編》,北京市: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出版,1997。
明‧余繼登,《典故紀聞》,北京:中華書局,1997。
明‧俞汝楫編,《禮部志稿》,收錄於《四庫全書珍本》初集,冊137-148,台北:台灣商務,1969-1970。
明‧陸世儀《思辨錄輯要》,台北:廣文書局,1977。
明‧陸人龍,《型世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2。
明‧曹學佺,《石倉歷代詩選》,收錄於《四庫全書珍本》八集,台北:台灣商務,1978。
明‧賀復徵,《文章辨體彙選》,收錄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冊620-636,台北:台灣商務,1986。
明‧劉若愚,《酌中志》,台北:偉文出版社,1976。
明‧錢穀,《吳都文粹續集》,收錄於《四庫全書珍本》初集,台北:台灣商務,1969-1970。
明‧羅洪先,《念菴文集》,收錄於《四庫全書珍本》五集,台北:台灣商務,1974。
明‧王世貞,《明詩評》,收錄於周駿富輯,《明代傳記叢刊》,冊8,台北:明文出版社,1991。
明‧王兆雲,《皇明詞林人物考》,收錄於周駿富輯,《明代傳記叢刊》,冊16,台北:明文出版社,1991。
明‧朱謀垔,《續畫史會要》,收錄於周駿富輯,《明代傳記叢刊》,冊72,台北:明文出版社,1991。
明‧汪國楠,《皇明名臣言行錄新編》,收錄於周駿富輯,《明代傳記叢刊》,冊47,台北:明文出版社,1991。
明‧何出光、陳登雲等撰,《蘭臺法鑒錄》,收錄於《北京圖書館古籍珍本叢刊》,史部傳記類,冊16,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93。
明‧沈應魁,《皇明名臣言行錄》,明嘉靖32年刻本,海南:海南出版社,2001。
明‧李贄,《續藏書》,收錄於周駿富輯,《明代傳記叢刊》,冊106,台北:明文出版社,1991。
明‧李紹文,《皇明世說新語》,收錄於周駿富輯,《明代傳記叢刊》,冊22,台北:明文出版社,1991。
明‧汪珂玉,《珊瑚網》,台北:台灣商務。
明‧林之盛,《皇明應諡名臣備考錄》,收錄於周駿富輯,《明代傳記叢刊》,冊57,台北:明文出版社,1991。
明‧孫承澤,《春明夢餘錄》,楊州:江蘇廣陵古籍刻印社,1990。
明‧郭子章,《豫章詩話》,台北:廣文書局,1973。
明‧凌迪知,《國朝名世類苑》,收錄於《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小說家類,冊241,台南:莊嚴文化,1995。
明‧唐鶴徵,《皇明輔世編》,收錄於周駿富輯,《明代傳記叢刊》,冊28,台北:明文出版社,1991。
明‧袁袠,《皇明獻實》,收錄於周駿富輯,《明代傳記叢刊》,冊30,台北:明文出版社,1991。
明‧徐紘,《皇明名臣琬琰錄》,收錄於周駿富輯,《明代傳記叢刊》,冊43,台北:明文出版社,1991。
明‧黃佐,《翰林記》,收錄於《叢書集成初編》,冊882-884,北京:中華書局,1985。
明‧陸容,《菽園雜記》,北京:中華書局,1985。
明‧張宏道、張凝道,《皇明三元考》,收錄於周駿富輯,《明代傳記叢刊》,冊19,台北:明文出版社,1991。
明‧陳仁錫,《皇明世法錄列傳》,收錄於周駿富輯,《明代傳記叢刊》,冊79,台北:明文出版社,1991。
明‧唐樞,《國琛集》,收錄於周駿富輯,《明代傳記叢刊》,冊115,台北:明文出版社,1991。
明‧張萱,《西園聞見錄》,收錄於周駿富輯,《明代傳記叢刊》,冊116-118,台北:明文出版社,1991。
明‧張嘉和,《皇明通紀直解》,南明刊本,收錄於國家圖書館善本書室,微卷。
明‧焦竑,《國朝獻徵錄》,收錄於周駿富輯,《明代傳記叢刊》,冊109,台北:明文出版社,1991。
明‧焦竑,《皇明人物考》,收錄於周駿富輯,《明代傳記叢刊》,冊115,台北:明文出版社,1991。
明‧焦竑,《玉堂叢語》,北京:中華書局,1997。
明‧項篤壽,《今獻備遺》,收錄於周駿富輯,《明代傳記叢刊》,冊31,台北:明文出版社,1991。
明‧過庭訓,《明分省人物考》,收錄於周駿富輯,《明代傳記叢刊》,冊135,台北:明文出版社,1991。
明‧俞憲,《盛明百家詩》,收錄於《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總集類,冊306,台南:莊嚴文化,1997。
明‧張朝瑞,《皇明貢舉考》,收錄於《續修四庫全書》,史部政書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明‧葉盛,《水東日記》,台北:台灣學生出版社,1986。
明‧雷禮,《內閣行實》,收錄於周駿富輯,《明代傳記叢刊》,冊27,台北:明文出版社,1991。
明‧雷禮,《國朝列卿紀》,收錄於周駿富輯,《明代傳記叢刊》,冊32-33,台北:明文出版社,1991。
明‧程敏政,《皇明文衡》,收錄於《四庫叢刊》,初編,冊108,台北:台灣商務,1975。
明‧廖道南,《殿閣詞林記列傳》,收錄於周駿富輯,《明代傳記叢刊》,冊18,台北:明文出版社,1991。
明‧廖道南,《殿閣詞林記》,台北:台灣商務股份有限公司,1979。
明‧鄧球,《皇明泳化類編列傳》,收錄於周駿富輯,《明代傳記叢刊》,冊80,台北:明文出版社,1991。
明‧劉孟雷,《聖朝名世考》,收錄於周駿富輯,《明代傳記叢刊》,冊41,台北:明文出版社,1991。
明‧鄭曉,《今言》,北京:中華書局,1997。
明‧鄭曉,《吾學編》,收錄於《續修四庫全書》,史部雜史類,冊424,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明‧鄭曉,《建文遜國臣記》,台北:台灣商務股份有限公司,1973。
明‧蘇茂相,《皇明寶善類編》,收錄於周駿富輯,《明代傳記叢刊》,冊22,台北:明文出版社,1991。
清‧朱彝尊,《明詩綜》,收錄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冊731-734,台北:台灣商務,1996。
清‧朱竹垞,《靜志居詩話》,收錄於周駿富輯,《明代傳記叢刊》,冊9,台北:明文出版社,1991。
清‧朱彝尊、王昶,《明詞綜》,收錄於《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清‧沈德符,《野獲編補遺》,收錄於《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清‧谷應泰,《明史紀事本末》,台北:三民書局,1956。
清‧杜蔭棠,《明人詩品》,收錄於周駿富輯,《明代傳記叢刊》,冊16,台北:明文出版社,1991。
清‧姚之駰撰,《元明事類鈔》,冊229-238,收錄於《四庫全書珍本》初集,台北:台灣商務,1969-1970。
清‧倪濤,《六藝之一錄》,收錄於《四庫全書珍本》初集,台北:台灣商務,1969-1970。
清‧孫岳頒,《佩文齋書畫譜》,收錄於《中國歷代書畫藝術論著叢編》,北京市: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出版,1997。
清‧徐開任,《明名臣言行錄》,收錄於周駿富輯,《明代傳記叢刊》,冊50,台北:明文出版社,1991。
清‧陳田,《明詩紀事》,收錄於周駿富輯,《明代傳記叢刊》,冊13,台北:明文出版社,1991。
清聖祖御定,《御定淵鑑類函》,收錄於 《景印摛藻堂四庫全書薈要》,台北:世界書局,1988。
清‧黃宗羲,《明文海》,收錄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冊718-729,台北:台灣商務,1986。
清‧彭定求,《明賢蒙正錄》,收錄於周駿富輯,《明代傳記叢刊》,冊21,台北:明文出版社,1991。
清‧趙翼,《廿二史札記》,收錄於《叢書集成初編》,冊3543-3552,北京:中華書局,1985。
清‧褚人获,《堅瓠集》,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
清‧錢謙益,《列朝詩集小傳》,收錄於周駿富輯,《明代傳記叢刊》,冊11,台北:明文出版社,1991。
明‧解桐,《解學士年譜二卷》,收錄於《解學士全集》,明萬曆間晏良棨刊本,收錄於國家圖書館善本書室,微卷。
二、中文專書
山根幸夫,《明代地方志傳記索引》,台北:大化書局,1989。
王德毅等,《元人傳記資料索引》,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79。
王雲五,《孟子今注今譯》,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87。
毛佩琦、張自成著,《中國明代政治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不著撰者,《永樂大典硏究資料輯刊》,北京:北京圖書館,2005。
田繼綜,《八十九種明代傳記綜合引得》,收錄於《哈佛燕京學社引得》,台北:成文出版社,1966。
余悅,《解學士傳奇》,北京:中國民間文藝出版社,1989。
余華青,《中國宦官制度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
吳琀,《朱元璋傳》,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吳洪激、韓宗愈,《天下奇才-解縉》,新店:漢欣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6。
昌彼得等,《宋人傳記資料索引》,北京:中華書局,1988。
周駿富,《明代傳記叢刊索引》,台北:明文出版社,1991。
晁中辰,《明成祖傳》,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94。
陳茂同,《中國歷代職官沿革史》,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05。
國立中央圖書館,《明人傳記資料索引》,台北:國立中央圖書館,1978。
黃冕堂、劉鋒著,《朱元璋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8。
楊柏峻譯注,《論語譯注》,香港:中華書局香港分局,1987。
楊一凡,《明初重典考》,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
賈豐臻,《論語》,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69。
輔仁大學人文科學圖書館,《閩中理學淵源考人名索引》,新莊市 : 編者,1983。
謝貴安,《明實錄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5。
三、論文、期刊
王文娟,〈明代科舉考試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
王惠琛,〈清代台灣科舉制度的研究〉,成功大學歷史語言研究所碩士論文,1989。
朱開宇,〈科舉社會、地域秩序與宗族發展-宋明間的徽州,1100~1644〉,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
朱鴻,〈明成祖與永樂政治〉,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1985。
吉浩東,〈高麗朝科舉制度受唐、宋科舉制度之影響〉,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1。
李傳芳,〈朱元璋的故事研究〉,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碩士論文,2000。
李淑萍,〈清代中葉前科舉小說人物形象研究〉,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5。
吳龍財,〈南宋四川科舉-以進士科為中心〉,臺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
林奇賢,〈科舉制度中的明清知識份子-資料庫之製作與分析〉,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1987。
卓遵宏,〈唐代進士與政治〉,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73。
張誼如,〈李東陽的文學成就及政治生涯-兼論明朝中葉的內閣與翰林院〉,東海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1996。
張治安,〈明代內閣制度之研究〉,政治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71。
張梅燕,〈明太祖設置國子監及其作用(明太祖儲養與利用文人學士)〉,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79。
張上翡,〈宋人筆記所見北宋科舉制度之研究〉,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
陳光榮,〈唐代科舉制度之研究〉,文化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0。
許績鑫,〈明代科舉探微-以同安許鍾斗為例〉,銘傳大學/應用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
黃光亮,〈清代科舉制度之研究〉,文化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75。
甯慧如,〈北宋進士科考試內容之演變〉,台灣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1992。
葉虹汝,〈宋人小說中士人的科舉歷程〉,政治大學國文教學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2001。
董立夫,〈明代進士之研究〉,政治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1987。
蔡淑娜,〈科舉時代癡情女子負心漢故事研究〉,逢甲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
龍柏濤,〈從魏晉士族到唐代科舉-以瑯琊臨沂顏氏為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
戴秋湘,〈朱元璋建國前(1352-1368)之文人幕府研究〉,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
蘇伯強,〈唐代進士與黨爭〉,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6。
顧力仁,〈永樂大典及其輯佚書研究〉,文化大學圖書館資訊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1。
吳仁安,〈明清庶吉士制度對比研究〉,《社會科學戰線》1997年第2期,頁211-213。
黃榮祥,〈解縉與《永樂大典》〉,《江西圖書館學刊》1997年第2期,頁59-60。
劉文源,〈論才子解縉〉,《吉安師專學報》1995年11月,頁82-90。
劉光亮,〈吉水解氏文化世家概說〉,《吉安師專學報》1999年10月,頁59-62。
穆永強、鍾勇,〈解縉的籍貫及家世述論〉,《甘肅行政學院學報》2003年4月,頁127-128。
魏崇新,〈明初才子解縉的詩文創作〉,《淮陽師範學院學報》2002年3月,頁379-383。
指導教授 賴澤涵(Jeh-hang Lai) 審核日期 2008-5-8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