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文獻 |
Chiang, S. C. (1971) Seismic study of the Chaochou Structure, Pingtung, Taiwan, Petrol. Geol. Taiwan, no.8, p.281-294.
Dahlstrom, C.D.A. (1970) Structural geology in the eastern margin of the Canadian Rocky Mountains: Bull. Can. Petrol. Geol., v.18, p.332-406.
Dahlstrom, C.D.A. (1970) Structural geology in the eastern margin of the Canadian Rocky Mountains: Bull. Can. Petrol. Geol., v.18, p.332-406.
Elliott, D. (1976) The energy balance and deformation mechanisms of thrust sheet: 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 Royal Soc. London A, no.283, p.289-312.
Hsieh, S. H. (1970) Geology and gravity anomalies of the Pingtung plain, Taiwan, Proc. Geol. China, no.13, p.76-89.
Hsieh, S. H. (1972) Subsurface geology and gravity anomalies of the Taiwan and Chungchou Structures of the Coastal Plain of Southwestern Taiwan, Petrol. Geol. Taiwan, no.10, p. 323-338.
Jamison, W. R. (1987) Geometric analysis of fold development in Overtrust terranes: Jour. Struct. Geol. v.9, p.207-219.
Jamison, W. R. (1987) Geometric analysis of fold development in Overtrust terranes: Jour. Struct. Geol. v.9, p.207-219.
Lee, T. C. (1949) The topographic reflection of subsurface structure as shown by the gravity anomalies in western plain of Taiwan, Chinese geoph. Soc. Journ, v.1, no.2, p.205-212.
Lu, C. Y. (1994) Neotectonics in the foreland thrust belt of Taiwan, Petrol. Geol. Taiwan, no.29, p.1-26.
Namson, J. (1981) Structure of the western foothills belt, Miaoli-Hsinchu area, Taiwan: (I) Southern part: Petrol. Geol. Taiwan, no.18, p.31-51.
Pan, Y. S.(1968)Interpretation and seismic coordination of the bouguer gravity anomalies obtained in southwestern Taiwan, Petrol. Geol. Taiwan, no.6, p.197-208.
Suppe, J. (1976) D'ecollement folding in southwestern Taiwan: Petrol. Geol. Taiwan, no.13, p.25-35.
Suppe, J. (1983) Geometry and kinematics of fault-bend folding: Ameri. Jour. Sci., v.283, p.684-721.
Suppe, J. and Medwedeff, D. A. (1990) Geometry and kinematics of fault-propagation folding : Eclogae Geol. Helv., no.83, p.409-454.
Sun, S. C. (1963) The reef limestones and the geologic structure in Vicinity of Kaohsiung City, Taiwan, Petrol. Geol. Taiwan, no.2, p.47-64.
Sun, S. C. (1964) Photogeologic study of the Tainan-Kaohsiung coastal plain area, Taiwan, Petrol. Geol. Taiwan, no.3, P.35-51.
Sun, S. C. (1964) Photogeologic study of the Tainan-Kaohsiung coastal plain area, Taiwan, Petrol. Geol. Taiwan, no.3, P.35-51.
Teng, L. S. (1987) Stratigraphic records of the late Cenozoic Penglai orogeny of Taiwan, Acta Geol. Taiwanica, n.25, p.205-224.
Woodward, N. B. (1987) Stratigraphic separation diagrams and thrust belt structural analysis: Wyoming Geol. Assoc. Guidebook, p.69-77.
Yu, S. B., Chen, H. Y., Kuo L. C. (1997) Velocity field of GPS stations in the Taiwan area, Tectonophysics, v.274, p.41-59.
吳樂群(1993)台灣西南部旗山地區上部第三系及第四系之沉積層序與演化,國立台灣大學理學院地質研究所博士論文。
李坤松、劉國賢(1978)高雄縣中洲三號探井地下地質報告,中油內部報告。
李元希、謝凱旋、黃敦友、何信昌、陳華玫、張徽正(1999)台灣西南部前陸盆地的演化,中國地質學會八十八年年會,第246-248頁。
何春蓀、徐茂揚、任樂孫(1963) 基隆海岸地區之逆衝斷層構造,中國地質學會會刊,第6號,第18-33頁。
何春蓀(1994)台灣地質概論第二版-台灣地質圖說明書: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出版,共163頁。
余輝龍、施輝煌、黃春盛、何智剛、曾寶樹(1990)台南縣龍船及高雄縣坑內、小滾水構造重點地質核查報告,中油內部報告。
杜維善、林鴻銘(1966)高雄縣中洲二號地層探井井下地質報告,中油內部報告。
林煌祺(1996)嘉南地區麓山帶地質構造之研究,國立中央大學應用地質研究所碩士論文,共105頁。
林炎武(1998)新竹縣關西一帶的地質構造及其演化順序,國立台灣大學地質研究所碩士論文,共88頁。
林朝棨(1957)台灣地形,台灣省文獻委員會,共424頁。
周錦德(1981)高雄區上新世至更新世之生物地層及古環境研究,中油內部報告。
周錦德(1981)高雄區上新世至更新世之生物地層及古環境研究,中油內部報告。
胡潮昌、謝清正、黃朝岳、劉秀邦(1967)高雄縣蓋子寮、嶺口、大樹及雞南山地層剖面測勘報告,中油內部報告。
洪日豪(1994)台灣西南部逆衝斷層停止及斷層間位移轉換之構造,第五屆台灣地區地球物理研討會論文集,第653-662頁。
紀文榮(1981)高雄區新第三紀地層之超微體化石生物地層研究,探採研究彙報,第4期,第1-26頁
紀文榮、黃朝岳(1971)高雄縣鳳山背斜第一號地層探井地下地質報告,中油內部報告。
施垚鑫、林鴻銘(1965)高雄半屏山探井井下地質報告,中油內部報告。
徐慶雲(1975)台南縣坑內、龍船及高雄縣小滾水構造地質核查報告,中油內部報告。
徐慶雲(1975)台南縣坑內、龍船及高雄縣小滾水構造地質核查報告,中油內部報告。
孫習之、施垚鑫(1964)高雄縣大寮探井井下地質報告,中油內部報告。
孫習之、施垚鑫(1960)高雄縣大崗山至鳳山區間地質調查報告,中油內部報告。
孫習之(1959)高雄縣及台南縣小滾水、坑內及龍船構造地質調查報告,中油內部報告。
翁群評、李俊延、王乾盈(2000)小崗山斷層及其附近構造,中國地質學會八十九年年會大會手冊暨論文摘要,第324-325頁。
耿文溥(1981)台南以東丘陵區之地質,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彙刊第一號,31頁。
陳于高(1993)晚更新世以來南台灣地區海水面變化與新構造運動研究,國立台灣大學地質學研究所博士論文,共158頁。
陳國治、范光尉(1969)高雄縣半屏山二號地層探井地下地質報告,中油內部報告。
陳桂寶、蕭文啟、王乾盈(1997)高屏地區PANDA地震觀測網初步結果,第六屆台灣地區地球物理研討會論文集,第9-11頁。
張國楨(1998)台灣西部基盤高區對鄰近主要新構造影響之三維模擬,國立台灣大學地質研究所碩士論文,共134頁。
張國楨(1998)台灣西部基盤高區對鄰近主要新構造影響之三維模擬,國立台灣大學地質研究所碩士論文,共134頁。
張徽正、林啟文、陳勉銘、盧施丁(1998)台灣活斷層概論,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特刊,第十號。
郭炫佑(1999)後甲里斷層及其附近構造,國立中央大學地球物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共83頁。
郭竹鎧(1996)利用方解石雙晶分析台灣西南部之古應變及古應力,國立中央大學應用地質研究所碩士論文,共143頁。
梅文威、吳榮章(1985)高雄縣旗山至鳳山區之生物地層與古沉積環境,中油內部報告,共73頁。
黃太郎、林鴻銘(1969)台南縣台南背斜台南一號探井井下地質報告,中油內部報告。
黃太郎、林鴻銘(1969)台南縣台南背斜台南一號探井井下地質報告,中油內部報告。
黃緒燦、洪日豪、沈顯全、徐祥宏、胡錦城(1999)台南盆地逆衝變形前緣震測特性與地質構造分析,中油內部報告。
傅式齊(1997)台灣南部陸上及海域弧陸斜向碰撞及隱沒構造之演化,國立台灣大學海洋研究所博士論文,共166頁。
詹永光、張森吉、劉燕安(1970)台南縣龍船構造二號探井地下地質報告,中油內部報告。
楊貴三(1986)台灣活斷層的地形學研究-特論活斷層與地形面的關係,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地學研究所博士論文,共178頁。
葉明官、范光尉、楊家和(1991)高雄縣滴水至旗山間重點地質核查,中油內部報告。
葉明官、范光尉、楊家和(1991)高雄縣滴水至旗山間重點地質核查,中油內部報告。
鍾開增(1996)苗栗地區麓山帶之地質構造,國立中央大學應用地質研究所碩士論文,共108頁。
蕭寶宗(1961)高雄縣小滾水探井地下地質初步報告,中油內部報告。
謝凱旋、何信昌、陳華玫(1997)八十六年度地質調查所年報,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第12-14頁。
謝孟龍(2000)西南部泥岩區龍船斷層的構造特徵,中國地質學會八十九年年會大會手冊暨論文摘要,第322-323頁。
謝清正、劉吉雄(1967)屏東市屏東一號地層探井井下地質報告,中油內部報告。
鄭世楠(1995)台灣及其鄰近地區大地應力分佈的研究,國立中央大學地球物理研究所博士論文,共21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