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87228008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67 、訪客IP:3.133.152.26
姓名 鄭宏祺(Horng-chi Cheng)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應用地質研究所
論文名稱 臺灣西南部台南至屏東地區地質構造之研究
(Structural geology of the Tainan to Pingtung area of southwestern Taiwan)
相關論文
★ 以GPS觀測量估算嘉南地區1996-2000年間之地殼變形★ 車籠埔斷層活動構造之數值模擬
★ 車籠埔斷層斷層岩之變形作用與黏土礦物分析★ 台灣GPS連續觀測站高程變動受環境因子影響之研究
★ 利用地形計測指標研究台灣南部潮州斷層沿線之活動構造★ 台灣中南部褶皺逆衝斷層帶地質構造特徵分析
★ 以GPS觀測資料探討鐵砧山地區地表變動與地下構造★ 利用衛星大地測量資料研究觸口斷層系統之活動構造
★ 鐵砧山現地應力場與斷層再活動分析★ 利用鑽井資料推估台灣新竹至台中地區的地下現地應力狀態
★ 苗栗縣鐵砧山氣田淺層構造震測解釋與二氧化碳封存量評估★ 臺灣南部橫貫公路向陽-初來段之構造與邊坡穩定
★ 以多重時間尺度分析古亭坑泥岩區千年來地形變動★ 宜蘭三星清水地區現地應力與斷層再活動分析
★ 永和山構造現地應力與注氣引發斷層再活動評估★ 利用電測資料推估台灣彰濱地區鑽井場址的地下應力場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台南、高雄及屏東地區,位於台灣西南部的南端,由於大部分位於平原區,故許多構造線被沖積層所覆蓋,必須藉由重力及震測才能大略知道其所在位置。另外,在嘉南地區有緊密的構造線及頻繁的地震,而往南到本研究之區域構造線逐漸減少並消失,所以本研究在此區域由北而南繪製四條剖面,來瞭解南北構造上的變化,並研究主要斷層之層位落差情形,來分析本地區的斷層是否有位移轉換的關係。
本研究主要利用中油的地表地質調查、震測及鉆井等資料,並參考相關的地球物理研究報告,將資料投影至剖面上,以轉折法及平衡剖面的原理來繪製地下深部的構造。並根據地質圖上斷層上下盤之層位,以縱向層位落差圖來分析沿斷層走向層位變化的情形。
本研究的結果如下:
1.基底滑離面的深度約在海平面以下約九至十二公里處,在旗山斷層以西,此滑離面為長枝坑層底部,而在屏東平原地區,可能達到更老的地層。
2.屏東平原地區之地下構造型態與旗山斷層以西可能不太相同,且根據地層對比顯示在屏東背斜的西側可能有斷層存在。
3.龍船斷層及古亭坑斷層及所形成的褶皺作用,本研究推斷為斷層擴展褶皺,並沿著軸部的弱帶切穿而出露地表。
4.根據層位落差圖顯示,此地區的斷層是存在位移轉換的關係,同時在北邊由斷層移位所累積的地殼收縮量,在南邊則以褶皺的方式來取代。
摘要(英) GPS data in southwestern Taiwan show that horizontal velocity increases from north toward south. The crustal movement is thus inferred to be more active in the south. However, outcropped faults and folds become less toward south in the Tainan-Kaohsiung area based on the geological map. In addition, earthquake activity does not reflect the active crustal movement. Therefore, a change of deformation mechanism from north to south occurred in the study area.
In this study, we apply the kink method and balanced cross-section to construct four sections from the Lungchuan to Fengshan area using surface, well log, and seismic data in Tainan, Kaoshiung and Pingtung area. Our goals are to understand the subsurface structure and to documen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aults and folds. Furthermore, we use stratigraphic separation diagrams to study stratigraphic separation along major faults in this area.
Results of the study indicate that :
(1)In the western Chishan fault, the basal decollement lies probably in the base of Changchihkeng Formation or the older strata. The depth to detachment is about 9 to 12 km below the sea level. However, in the Pingtung plain, the basal decollement should be placed below the Changchihkeng Formation.
(2)A different structural style occurred across the western and eastern Chishan fault.
(3)The folds in front of the Lungchuan and Gutingkeng faults are interpreted to be fold-propagation fold, and these two faults crop out the surface along the fold axis.
(4)Stratigraphic separation diagrams indicate that displacement transfer occur in this area, where crustal shortening is achieved by thrusting in the north whereas folding in the south.
關鍵字(中) ★ 構造地質
★ 平衡剖面
★ 褶皺衝斷帶
★ 台灣西南部
關鍵字(英) ★ structural geology
★ balanced cross-section
★ Fold-thrust belt
★ southwestern Taiwan
論文目次 摘要i
誌謝ii
目錄iii
表目v
圖目vi
第一章 緒論1
1.1 研究動機及目的1
1.2 研究方法2
第二章 研究區域概況3
2.1地形及地理位置3
2.2前人研究3
2.2.1 區域地質構造概述3
2.2.2 地層10
2.2.3 斷層16
2.2.4 褶皺19
2.2.5 地球物理研究22
第三章 研究方法及理論基礎26
3.1 平衡剖面的原理及建立26
3.1.1 基本原理26
3.1.2 剖面圖的建立27
3.2 斷層與褶皺的關係30
3.3 位移轉換32
3.4 層位落差圖34
第四章 研究成果38
4.1 剖面的構造解釋38
4.1.1 剖面A38
4.1.2 剖面B45
4.1.3 剖面C49
4.1.4 剖面D54
4.2 剖面的平衡57
4.3 層位落差圖的分析63
第五章 討論68
5.1基底滑離面68
5.2泥貫入體與構造運動的關係71
5.3構造運動的模式76
第六章 結論83
參考文獻85
英文摘要92
參考文獻 Chiang, S. C. (1971) Seismic study of the Chaochou Structure, Pingtung, Taiwan, Petrol. Geol. Taiwan, no.8, p.281-294.
Dahlstrom, C.D.A. (1970) Structural geology in the eastern margin of the Canadian Rocky Mountains: Bull. Can. Petrol. Geol., v.18, p.332-406.
Dahlstrom, C.D.A. (1970) Structural geology in the eastern margin of the Canadian Rocky Mountains: Bull. Can. Petrol. Geol., v.18, p.332-406.
Elliott, D. (1976) The energy balance and deformation mechanisms of thrust sheet: 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 Royal Soc. London A, no.283, p.289-312.
Hsieh, S. H. (1970) Geology and gravity anomalies of the Pingtung plain, Taiwan, Proc. Geol. China, no.13, p.76-89.
Hsieh, S. H. (1972) Subsurface geology and gravity anomalies of the Taiwan and Chungchou Structures of the Coastal Plain of Southwestern Taiwan, Petrol. Geol. Taiwan, no.10, p. 323-338.
Jamison, W. R. (1987) Geometric analysis of fold development in Overtrust terranes: Jour. Struct. Geol. v.9, p.207-219.
Jamison, W. R. (1987) Geometric analysis of fold development in Overtrust terranes: Jour. Struct. Geol. v.9, p.207-219.
Lee, T. C. (1949) The topographic reflection of subsurface structure as shown by the gravity anomalies in western plain of Taiwan, Chinese geoph. Soc. Journ, v.1, no.2, p.205-212.
Lu, C. Y. (1994) Neotectonics in the foreland thrust belt of Taiwan, Petrol. Geol. Taiwan, no.29, p.1-26.
Namson, J. (1981) Structure of the western foothills belt, Miaoli-Hsinchu area, Taiwan: (I) Southern part: Petrol. Geol. Taiwan, no.18, p.31-51.
Pan, Y. S.(1968)Interpretation and seismic coordination of the bouguer gravity anomalies obtained in southwestern Taiwan, Petrol. Geol. Taiwan, no.6, p.197-208.
Suppe, J. (1976) D'ecollement folding in southwestern Taiwan: Petrol. Geol. Taiwan, no.13, p.25-35.
Suppe, J. (1983) Geometry and kinematics of fault-bend folding: Ameri. Jour. Sci., v.283, p.684-721.
Suppe, J. and Medwedeff, D. A. (1990) Geometry and kinematics of fault-propagation folding : Eclogae Geol. Helv., no.83, p.409-454.
Sun, S. C. (1963) The reef limestones and the geologic structure in Vicinity of Kaohsiung City, Taiwan, Petrol. Geol. Taiwan, no.2, p.47-64.
Sun, S. C. (1964) Photogeologic study of the Tainan-Kaohsiung coastal plain area, Taiwan, Petrol. Geol. Taiwan, no.3, P.35-51.
Sun, S. C. (1964) Photogeologic study of the Tainan-Kaohsiung coastal plain area, Taiwan, Petrol. Geol. Taiwan, no.3, P.35-51.
Teng, L. S. (1987) Stratigraphic records of the late Cenozoic Penglai orogeny of Taiwan, Acta Geol. Taiwanica, n.25, p.205-224.
Woodward, N. B. (1987) Stratigraphic separation diagrams and thrust belt structural analysis: Wyoming Geol. Assoc. Guidebook, p.69-77.
Yu, S. B., Chen, H. Y., Kuo L. C. (1997) Velocity field of GPS stations in the Taiwan area, Tectonophysics, v.274, p.41-59.
吳樂群(1993)台灣西南部旗山地區上部第三系及第四系之沉積層序與演化,國立台灣大學理學院地質研究所博士論文。
李坤松、劉國賢(1978)高雄縣中洲三號探井地下地質報告,中油內部報告。
李元希、謝凱旋、黃敦友、何信昌、陳華玫、張徽正(1999)台灣西南部前陸盆地的演化,中國地質學會八十八年年會,第246-248頁。
何春蓀、徐茂揚、任樂孫(1963) 基隆海岸地區之逆衝斷層構造,中國地質學會會刊,第6號,第18-33頁。
何春蓀(1994)台灣地質概論第二版-台灣地質圖說明書: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出版,共163頁。
余輝龍、施輝煌、黃春盛、何智剛、曾寶樹(1990)台南縣龍船及高雄縣坑內、小滾水構造重點地質核查報告,中油內部報告。
杜維善、林鴻銘(1966)高雄縣中洲二號地層探井井下地質報告,中油內部報告。
林煌祺(1996)嘉南地區麓山帶地質構造之研究,國立中央大學應用地質研究所碩士論文,共105頁。
林炎武(1998)新竹縣關西一帶的地質構造及其演化順序,國立台灣大學地質研究所碩士論文,共88頁。
林朝棨(1957)台灣地形,台灣省文獻委員會,共424頁。
周錦德(1981)高雄區上新世至更新世之生物地層及古環境研究,中油內部報告。
周錦德(1981)高雄區上新世至更新世之生物地層及古環境研究,中油內部報告。
胡潮昌、謝清正、黃朝岳、劉秀邦(1967)高雄縣蓋子寮、嶺口、大樹及雞南山地層剖面測勘報告,中油內部報告。
洪日豪(1994)台灣西南部逆衝斷層停止及斷層間位移轉換之構造,第五屆台灣地區地球物理研討會論文集,第653-662頁。
紀文榮(1981)高雄區新第三紀地層之超微體化石生物地層研究,探採研究彙報,第4期,第1-26頁
紀文榮、黃朝岳(1971)高雄縣鳳山背斜第一號地層探井地下地質報告,中油內部報告。
施垚鑫、林鴻銘(1965)高雄半屏山探井井下地質報告,中油內部報告。
徐慶雲(1975)台南縣坑內、龍船及高雄縣小滾水構造地質核查報告,中油內部報告。
徐慶雲(1975)台南縣坑內、龍船及高雄縣小滾水構造地質核查報告,中油內部報告。
孫習之、施垚鑫(1964)高雄縣大寮探井井下地質報告,中油內部報告。
孫習之、施垚鑫(1960)高雄縣大崗山至鳳山區間地質調查報告,中油內部報告。
孫習之(1959)高雄縣及台南縣小滾水、坑內及龍船構造地質調查報告,中油內部報告。
翁群評、李俊延、王乾盈(2000)小崗山斷層及其附近構造,中國地質學會八十九年年會大會手冊暨論文摘要,第324-325頁。
耿文溥(1981)台南以東丘陵區之地質,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彙刊第一號,31頁。
陳于高(1993)晚更新世以來南台灣地區海水面變化與新構造運動研究,國立台灣大學地質學研究所博士論文,共158頁。
陳國治、范光尉(1969)高雄縣半屏山二號地層探井地下地質報告,中油內部報告。
陳桂寶、蕭文啟、王乾盈(1997)高屏地區PANDA地震觀測網初步結果,第六屆台灣地區地球物理研討會論文集,第9-11頁。
張國楨(1998)台灣西部基盤高區對鄰近主要新構造影響之三維模擬,國立台灣大學地質研究所碩士論文,共134頁。
張國楨(1998)台灣西部基盤高區對鄰近主要新構造影響之三維模擬,國立台灣大學地質研究所碩士論文,共134頁。
張徽正、林啟文、陳勉銘、盧施丁(1998)台灣活斷層概論,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特刊,第十號。
郭炫佑(1999)後甲里斷層及其附近構造,國立中央大學地球物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共83頁。
郭竹鎧(1996)利用方解石雙晶分析台灣西南部之古應變及古應力,國立中央大學應用地質研究所碩士論文,共143頁。
梅文威、吳榮章(1985)高雄縣旗山至鳳山區之生物地層與古沉積環境,中油內部報告,共73頁。
黃太郎、林鴻銘(1969)台南縣台南背斜台南一號探井井下地質報告,中油內部報告。
黃太郎、林鴻銘(1969)台南縣台南背斜台南一號探井井下地質報告,中油內部報告。
黃緒燦、洪日豪、沈顯全、徐祥宏、胡錦城(1999)台南盆地逆衝變形前緣震測特性與地質構造分析,中油內部報告。
傅式齊(1997)台灣南部陸上及海域弧陸斜向碰撞及隱沒構造之演化,國立台灣大學海洋研究所博士論文,共166頁。
詹永光、張森吉、劉燕安(1970)台南縣龍船構造二號探井地下地質報告,中油內部報告。
楊貴三(1986)台灣活斷層的地形學研究-特論活斷層與地形面的關係,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地學研究所博士論文,共178頁。
葉明官、范光尉、楊家和(1991)高雄縣滴水至旗山間重點地質核查,中油內部報告。
葉明官、范光尉、楊家和(1991)高雄縣滴水至旗山間重點地質核查,中油內部報告。
鍾開增(1996)苗栗地區麓山帶之地質構造,國立中央大學應用地質研究所碩士論文,共108頁。
蕭寶宗(1961)高雄縣小滾水探井地下地質初步報告,中油內部報告。
謝凱旋、何信昌、陳華玫(1997)八十六年度地質調查所年報,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第12-14頁。
謝孟龍(2000)西南部泥岩區龍船斷層的構造特徵,中國地質學會八十九年年會大會手冊暨論文摘要,第322-323頁。
謝清正、劉吉雄(1967)屏東市屏東一號地層探井井下地質報告,中油內部報告。
鄭世楠(1995)台灣及其鄰近地區大地應力分佈的研究,國立中央大學地球物理研究所博士論文,共215頁。
指導教授 洪日豪(Jih-Hao Hung) 審核日期 2000-7-19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