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93721003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73 、訪客IP:3.145.62.36
姓名 黃靖嵐(Ching-lan Huang)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
論文名稱 東部客家?花蓮玉里兩個客家社區的族群關係與認同之研究
(Taiwan’s Eastern Hakka?A Study of Ethnic Relations and Ethnic Identity of Two Hakka Communities in Yuli, Hualien)
相關論文
★ 台北市客語傳承計畫評估之研究★ 從韓國電視文化產業發展論客家電視台之經營策略研究
★ 台灣客語政策評估之研究- 以桃園縣客語生活學校為例★ 族群、產業與社會資本:以屏東檳榔業「行口」為例
★ 中壢客家的福佬化現象與客家認同之研究★ 社會企業與社會鑲嵌:台灣客家社會經濟發展的策略研究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客家研究近年蓬勃發展,但是對於目前在認同方式,與調查結果的研究裡,始終未能真正反映東部客家的情形,顯見東部客家的研究,需要從地域特殊性要素的觀點來處理。本論文接著以對照於西部客家在歷史發展背景、接受客家文化運動之動員程度,以及當代東部因為制度產生變革後的影響三方面來看,以了解東部客家在族群認同上的發展情形。
本研究主要分為三部分:(一)歷史的發展:從客家主要地域的形成,對應晚近東部地域的發展情形,進而了解當代對於東部地區的認識,並從傳統對於認同研究的角度來看,研究田野地區的客家人在血緣、語言、婚姻、文化上的態度。(二)接受客家文化運動的程度:從客家還我母運動的發生,一直到因運動動員所產生的影響,運用文獻說明東部一直未被客家文化運動所滲透。(三)當代東部形塑的客家認同:隨著客委會、客家電視的相繼出現,全國在中央制度產生變革之後,直接受到來自由上而下的運動影響,東部過去未受客家文化運動洗禮,卻在當代直接和全國的客家人一同接受動員。雖然相同的動員會有類似的趨合力,但是由於地域的因素,反映東部客家和其他客家地域所不同的認同想法
摘要(英) Hakka studies in Taiwan have developed rapidly over the past few years. Most Recent Hakka research, however, cannot really reflect the situations of Hakka in eastern Taiwan. Specific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are essential in understanding the eastern Hakka. This thesis focuses on the ethnic identity of Hakka people in eastern Taiwan. I propose to explore the unique situation of Hakka in eastern Taiwan from three aspects: 1) a comparison of history and community development between Hakka in the western and eastern Taiwan; 2) the differential involvement of Hakka Cultural Movement of the 1980s between Hakka people in the two regions; and 3) the influences of contemporary institutional establishments of Hakka affairs on Hakka in eastern Taiwan.
The thesis consists of three major parts. First, I explore the historical formation of Hakka community in different regions of Taiwan. The historical trajectories of Hakka communities in western Taiwan during the past three hundred years and during the past hundred years in eastern Taiwan are considered to be one of the major factors in understanding the contemporary ethnic identity of the Hakka in eastern Taiwan. The traditional approach of an essentialist assumption of ethnic identity was applied to understand Hakka’s attitudes toward language, marriage and culture. Second, the degree of differential exposure and involvement in the Hakka Cultural Movement, especially in the 1988 Rally for “Give Me Back My Mother Tongue (還我母語大遊行),” between people in the two regions was explored. Through studies of extant literature as well as interviews, I find out that the Hakka ethnic movement had little influence on Hakka in eastern Taiwan. Third, with regards to contemporary resurgence of Hakka Identity in the eastern Taiwan, I think the recent institutional changes in the Hakka affairs play important roles. The formation of the Council for Hakka Affairs at Executive Yuan, and the broadcasting of a Hakka TV channel, and other changes have great impact on the eastern Hakka people. They are exposed to a top-down Hakka cultural movement for the first time, and their unique ethnic identity was formed as a result.
關鍵字(中) ★ 客家文化運動
★ 建構
★ 族群關係
★ 族群認同
★ 東部客家
關鍵字(英) ★ ethnic relations
★ ethnic identity
★ constructionism
★ Hakka cultural movement
★ Hakka of eastern Taiwan
論文目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地點的背景 2
第二節 研究動機 3
第三節 研究目的:相對於西部之東部特殊性 11
一、歷史的因素 12
二、當代的因素 13
第四節 研究內容 15
一、研究方法 15
二、研究對象 18
三、研究架構 19
四、章節安排 21
第二章 相關文獻及研究回顧 22
第一節 客家研究相關文獻回顧 22
一、台灣客家的族群關係特性 23
二、東部客家的族群關係 25
三、東部客家的族群認同 27
第二節 族群關係與認同理論回顧 28
一、族群關係理論 29
二、族群認同理論 30
三、客家文化運動 36
第三章 台灣客家地域的出現 39
第一節 主要客家地區的出現 39
一、閩粵械鬥造成聚居形態 40
二、日本分類固著地區人群 42
第二節 晚近的東部地域發展 43
一、文獻中的「客家人」 44
二、日本時期鼓勵移民 46
三、民國後加入新移民 47
第三節 當代對於東部客家地區的認識 48
一、過去的研究 48
二、田野地的背景介紹 52
三、以傳統的客家認同要素觀察田野地 56
第四章 客家文化運動對於客家認同建構的影響 67
第一節 當代客家族群想像的出現 67
一、戰後開始在台灣出現的「客家」概念 68
二、作為族群分類的台灣客家想像 70
第二節 客家文化運動所帶來的意涵 76
一、都市客家在語言流失下所產生的危機感 77
二、被汙名化的義民情結 79
三、《客家風雲》雜誌的貢獻 80
四、運動出現之後對於客家認同的轉變 82
五、結語 87
第三節 東部和客家文化運動的關係 88
一、過去東部客家人參與客家文化運動的狀況 88
三、東部特有的族群關係 97
第五章 當代東部形塑的客家認同 105
第一節 制度變革下的動員 106
一、客委會引領客家認同走向 106
二、客家電視的開播 115
第二節 展現在日常生活裡的動員力量 120
一、依附在血緣上的客家認同 120
二、傳統與現代的衝擊 122
第三節 客家文化象徵的形塑 125
一、桐花祭 126
二、擂茶 128
第六章 結論 134
第一節 不同階段的客家認同建構 134
一、西部的發展模式 134
二、東部特殊的建構歷程 136
第二節 客家文化運動在東部的發展 137
一、過去東部未曾發展全面性的客家文化運動 137
二、客委會成立之後的影響 139
第三節 討論與反思 141
一、客委會成為「昔日」客家文化運動的終點 141
二、未來客家文化運動需要新論述 142
三、今日的東部接受客委會所發展的認同方式? 143
第四節 研究限制 144
一、區域範圍限制 145
二、對象範圍限制 145
三、討論議題深度的限制 145
第五節 結語 146
參考文獻 148
附錄一 報導人資料 158
附錄二 訪談大綱表 160
附錄三 田野訪談授權書 162
參考文獻 王甫昌,1994,〈族群同化與動員〉。《中研院民族所集刊》77:1-34。
王甫昌,1999,〈光復後台灣族群意識的形成〉。收錄於鄧憲卿(主編),《台灣族群變遷研討會論文集》。南投,台灣省文獻會。
王甫昌,2001,〈民族想像、族群意識與歷史—教科書《認識台灣》爭議風波的內容與脈絡分析〉,《台灣史研究》8(2):145-208。
王甫昌,2002,〈族群接觸機會?還是族群競爭?:本省閩南人族群意識內涵與地區差異模式之解釋〉。《台灣社會學》4:11-74。
王甫昌,2003,《當代台灣社會的族群想像》。台北:群學。
王甫昌,2005,〈由中國省籍到台灣族群:戶口普查籍別類屬轉變之分析〉《台灣社會學》9:59-117。
王明珂,1997,《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台北:允晨文化。
王俐容,2006,〈多元文化的展示與族群關係:以文化藝術節為例〉。頁84-106,收錄於劉阿榮(主編),《多元文化與族群關係》。台北:揚智文化。
丘昌泰,2005,〈台灣客家族群的自我隱形化行為:顯性與隱性客家人的語言使用與族群認同〉。發表於「全國客家學術研討會—學術定位、社會脈絡與經驗探索」。桃園:中央大學客家學院,2005年5月26-27日。
台灣客家公共事務協會,1991,《新个客家人》。台北:台原。
矢內原忠雄,1985,《日本帝國主義下之台灣》。台北:帕米爾書局。
玉里鎮公所,2004,《城鄉整體發展綱要計畫-期初報告》。玉里:玉里鎮公所。
行政院客委會(編印),2004,《全國客家人口基礎資料調查研究》。台北:客委會。
江美瑤,1997,《日治時代以來臺灣東部移民與族群關係-以關山、鹿野地區為例》。台北: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中杰,2006,〈義民信仰與北台灣客語分布格局的形成〉。頁229-246,收錄於賴澤涵、傅寶玉(主編),《義民信仰與客家社會》。台北:南天。
吳榮發 ,1999,〈從璞石閣到玉里:一個東台灣市鎮的早期發展〉。《台灣文獻》50(3):263-279。
吳蕙珍,1994,《族群關係之研究:兼論中山先生處理民族問題之理念》。台北:台灣師範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國祁,1978,〈清代台灣社會的轉型〉。《中華學報》5(2):131-160。
孟祥瀚,1988,《臺灣東部之拓墾與發展》。台北: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孟祥瀚,2002,〈日治時期花蓮地區客家移民的分布〉。發表於「客家文化學術研討會:語文、婦女、拓墾與社區發展」,桃園: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2年10月30日。
孟樊,2001,《後現代的認同政治》。台北:揚智。
林火旺,1998,〈公民身份:認同與差異〉。收錄於蕭高彥、蘇文流(主編),《多元主義》。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
林忠正、林鶴玲,1993,〈台灣地區各族群的經濟差異〉。頁101-160,收錄於張茂桂等(編),《族群關係與國家認同》。台北:業強。
林芳玫,1997,〈由新社會運動觀點看媒體與台灣婦運〉。《中外文學》26(2):75-97。
林彥亨,2003,《客家意象之形塑:台灣客家廣播的文化再現》。新竹: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
林美容,1990,〈族群關係與文化分立〉。《中研院民族所集刊》69:93-106。
林聖欽,1998,〈日本時期花東縱谷中段地區的土地開發〉。頁239-277,收錄於《守望東台灣研討會論文集》。聯合報系文教基金會。
林詩偉 ,2005,《集體認同的建構:當代台灣客家論述的內容與脈絡分析(1987-2003)》,國立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花蓮縣文獻委員會(編),1958,《花蓮縣志稿》。花蓮:花蓮縣文獻委員會。
邱彥貴,2006,〈台灣客家人口:一世紀(1905~2004)調查統計的初步檢 討〉,發表於「第一屆台灣客家研究國際研討會」。桃園:中央大學客家學院,2006年10月29日。
邱彥貴、吳中杰,2001,《台灣客家地圖》。台北:貓頭鷹。
姜明義,2003,《原住民高中學生的文化認同與學校適應-以花蓮高中「原之社」的學生為例》。花蓮: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姜家珍,2002,《後山客家映像:客家文化種子營導覽手冊》。花蓮市:花蓮縣文化局。
客家雜誌,1991,第21期。
後山研究室,2006,《玉里鎮客家文史資源-期末報告書》。玉里:玉里鎮公所。
施正峰,2002,〈語言與多元文化政策〉。發表於二○○三年全球客家文化會議,高雄。
施正鋒,2000,《台灣人的民族認同》。台北:前衛出版。
施添福,1987,《清代在台漢人的祖籍分布和原鄉生活方式》。台北:師大地理系。
施添福,1998,〈從台灣歷史地理的研究經驗看客家研究〉,收錄於《客家文化研究》通訊,創刊號。
胡台麗,1993,〈芋仔與番薯—台灣「榮民」的族群關係與認同〉。《中研院民族所集刊》69:107-132。
胡傳,1984,《台東州采訪冊》。台北:大通書局。
胡蕙萱,2004,《都市原住民第二代的都市經驗與認同》。新竹: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
范振乾,2002,《台灣客家社會運動初探-從客家發聲運動面向說起。收錄台 灣客家族群史社會篇第四章》。南投:國史館台灣文獻館。
范振乾,2006,〈義民爺信仰與台灣客家文化社會運動〉。頁361-410,收錄於賴澤涵、傅寶玉(主編),《義民信仰與客家社會》。台北:南天。
徐正光,1991,〈塑造台灣社會新秩序〉。收於序言,《徘徊在族群與現實之間》。台北:正中書局。
徐正光,1994,〈台灣的族群關係—以客家人為主體的探討〉。收錄於《客家文化研討會論文集》。苗栗:行政院文建會。
徐正光、蕭新煌,1995,〈客家族群的「語言問題」--台北地區的調查分析〉。《民族學研究所資料彙編》10:1-40。
高宗熹,1997,《客家人:東方的猶太人》。台北:武陵。
高雅雪,1999,《族群認同與生命的交織》。花蓮師範學院多元文化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永楨,1986,《清代臺灣後山開發之研究》。台中:東海大學歷史所碩士論文。
張建成,2001,〈傳統與現代之間:論台灣原住民的文化認同〉。收錄於《九十年度原住民族教育學術論文發表暨研討會論文集》。國立新竹師院。
張茂桂,1995a,〈去魅族群問題—多面向理解與歷史思考〉。頁176-188,收錄於蕭新煌(主編),《敬告中華民國:給跨世紀台灣良心的諍言》。台北:日臻出版社。
張茂桂,1995b,〈語言、族群意識與政治傾向-「閩南人」與「客家人」的比較〉。頁111-132,收錄於《台灣地區社會意向調查報告》。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
張茂桂,1997,〈台灣的政治轉型與政治的「族群化」過程〉。《教授論壇專刊》4:37-71。
張茂桂,1999,〈種族與族群關係〉。頁239-279,收於王振寰、瞿海源(編),《社會學與台灣社會》,。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張振岳,1994,《台灣後山風土誌》。台北:台原出版社。
康培德(總編),2004,《花蓮縣志--族群篇》。花蓮縣政府文化局。
張維安(主持),2000,《臺灣客家族群史產經篇訪談紀錄》。南投市:台灣省文獻會。
張維安,2004,〈客家傳播權:以政黨為槓桿的社會運動〉。發表於「台灣客家社會運動與社會發展研討會」,台北市客家文化會館,2004年12月18-19日。
張維安、王雯君,2005,〈平面媒體所再現的客家意象:2003年聯合報系客家相關照片之分析〉。發表於「台灣社會學年會研討會論文」,台北大學社會系,2005年11月19-20日。
張蓉峻,2003,《台灣東部移墾的家族個案考察─以玉里長良連氏家族為例》。國立花蓮師範學院鄉土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木柱,1989,〈台灣原住民的族群認同運動:心理文化研究途徑的初步探討〉。頁127-156,收錄於徐正光、宋文里(合編),《台灣新興社會運動》。台北:巨流。
連文希,1972,〈客家之南遷東移及其人口流布〉。《臺灣文獻》23(4):11-46。
連橫,1987,《台灣通史》。台北:大通。
陳文達,《台灣縣治》,台灣文獻叢刊第一百零三種。南投:省文獻會。
陳正祥,1954,〈臺灣東部縱谷地帶農墾與移民可能性之研究〉。《台銀季刊》6(4):125-144。
陳妍容,2006,《想像與實踐:吉安鄉客家文化之再現》。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其南,1984,〈土著化與內地化-論清代台灣漢人社會的發展模式〉。頁335-366,收錄於《中國海洋發展史論文集》。台北:中研院三民主義研究所。
陳其南,1987,《台灣的傳統中國社會》。台北:允晨文化。
陳板,2000,〈族群與地域:台灣客家在地化的文化觀察〉。頁305-338,收於徐正光(主編),《第四屆國際客家學研討會論文集—聚落、宗族與族群關係》。台北:中研院民族所。
陳板,2002,〈化邊緣爲資源:臺灣客家文化産業化的策略〉。頁17-1~25,收錄於《客家公共政策研討會論文集》。台北:行政院客委會。
陳枝烈,2000,〈族群關係與教育的互動〉。頁444-453,收錄於國立花蓮師院(主編),《多元文化教育的理論與實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國立花蓮師範學院。
陳昭如,1994,《CALL IN!!地下電台-台灣新傳播文化的震撼與迷思》。台北:日臻。
陳春聲,2005,〈清末民初潮嘉民眾關於客家的觀念—以嶺東日報的研究中 心〉。頁49-64,收於陳支平、周雪香(主編),《華南客家族群追尋與文化印象》。合肥:黃山書社。
陳春聲,2006,〈地域認同與族群分類:1640~1940年韓江流域民眾「客家觀念」的演變〉。《客家研究》創刊號。
陳彩裕,1983,〈臺灣戰前人口移動與東部(花蓮)的農業成長〉。《台銀季刊》34(1):155-196。
陳運棟,1991,〈客家學研究導論〉。頁11-15,收錄於徐正光(編),《徘徊於族群和現實之間》。臺北:正中書局。
陳運棟,1992,《客家人》。台北:東門。
陳運棟,1998,《台灣的客家人》,台北:台原。
陳運棟,1998,「文獻資料和田野資料的差距:以彰化地區客家族群的開墾為例」,評論,刊於史學與文獻。台北:學生書局。
陳運棟,2000,〈台灣客家研究的考察〉。頁45-79,收錄於徐正光(主編),《第四屆國際客家學研討會論文集-歷史與社會經濟》。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
陳漢光,〈日據時期台灣漢族祖籍調查〉。《台灣文獻》23(1):85-104。
陳顯忠,1981,〈談臺灣後山的開發〉。《臺灣文獻》32(2):184-200。
傅仰止,1994,〈台灣東部的族群位階特色〉。《台灣大學社會學刊》143:143-190。
傅仰止,1996,〈台灣原住民優惠政策的支持與抗拒〉。《台灣社會學刊》25:55-110。
曾金玉,2000,《台灣客家運動之研究(1987-2000)》。台北:臺灣師範大學公民訓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永達,2002,〈從「開基祖」稱謂及開台始祖派下「公號」與移墾地的關係看台灣客家人的在地認同〉。發表於「客家文化學術研討會:語文、婦女、拓墾與社區發展」,桃園: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2年10月30日。
黃永達,2004,《台灣客家讀本》。台北:全威創意媒體。
馮建彰,2000a,〈台灣東部客家與產業訪談紀錄〉。頁113-175,收於張維安(主編),《台灣客家產業經濟導論-訪談紀錄》。南投:省文獻會。
馮建璋,2000b,〈東部的產經活動〉。頁208-275,收於張維安(主編),《台灣客家族群史》(產經篇)。南投:省文獻會。
黃靖嵐,2005,〈社區祭祀之宗教意涵研究〉。發表於「第三屆宗教研究生研討會」,國立政治大學,2005年7月1日。
楊長鎮,1991,〈社會運動與客家人文化身份意識之甦醒〉。頁184-197,收錄於徐正光(編),《徘徊在族群與現實之間》。臺北:正中書局。
楊長鎮,1997,〈民族工程學中的客家論述〉。《教授論壇專刊》4:17-35。
楊碧川,1987,《簡明台灣史》。高雄:第一。
楊聰榮,2004,〈從福佬客談台灣族群分類結構〉。發表於「台灣福佬客文化節座談會」,彰化縣文化局,2004年8月19日。
楊聰榮,2005,〈從族群關係史看台灣客家的分類範疇與獨特性〉。《台灣史學雜誌》1:123-141。
楊鏡汀,2004,〈義民嘗的祭祀與運作—竹東地區義民祭祀的另類模式〉。頁161-176,收錄於賴澤涵、傅寶玉(主編),《義民信仰與客家社會》。桃園:中央大學客家研究中心。
翟灝,《臺陽筆記》,台灣文獻叢刊第二十種。台北:大通書局。
劉俊斐,1995,〈「政治共同體」的塑造與重整-兼談國家認同教育之政策方向〉。《國教園地》53、54:11-18。
劉惠玲,2005,《台灣客家文化運動與族群建構之研究》。台北:東吳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
劉還月,1998,《處處為客處處家》。花蓮:鳳林鎮公所。
劉還月,2001,《台灣客家族群史-移墾篇下》。南投:台灣省文獻會。
潘翰聲,1995,〈地下電台大世紀〉。《聯合文學》11(5):134-138。
潘繼道,2001,《清代台灣後山平埔族移民之研究》。台北,稻鄉出版。
鄭全玄,1995,《臺東平原的移民拓墾與聚落》。臺北:知書房。
鄧榮坤、李勝良,1997,《台灣新客家人》。台北:台原。
蕭文乾,2005,《原漢雙族裔原住民族族群認同教育歷程之研究 – 以花蓮縣伊卡多散小學為例》。花蓮: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
蕭新煌,1989,〈台灣新興社會運動的剖析:自主性與資源分配〉,收錄於蕭新煌等(著),《壟斷與剝削:民權主義的政治經濟分析》。台北:台灣研究基金會。
蕭新煌、黃世明,2001,《台灣客家族群史-政治篇下》。南投:省文獻會。
賴錦慧,1998,《族群通婚與族群觀─四季新村原住民婦女的經驗》。花蓮: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韓莉(譯),Geertz, C(著),2002,《文化的解釋》。南京:譯林出版社。
鍾肇政,1991,〈我們不是隱藏人〉。頁22-25,收錄於台灣客家公共事務協會(主編),《新个客家人》。台北:台原。
藍鼎元,《平台紀略》,台灣文獻叢刊第十四種。南投:省文獻會。
羅香林,1981,《客家研究導論》。台北:眾文圖書。
羅烈師,2006,《台灣客家之形成:以竹塹地區為核心的觀察》。新竹: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所博士論文。
譚光鼎,1998,《原住民教育研究》。台北:五南圖書。
Abramson, H., 1980, Assimilation and Pluralism, in S. Thernstrom(ed.). Harvard Encyclopedia of American Ethnic Groups. p. 150-160.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Anderson, Benedict(著)、吳叡人(譯),2003,《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Imagined Communities: Reflections on the origin and spread on Nationalism)。台北:時報。
Babbie, Earl(著)、李美華等(譯),2004,《社會科學研究法》。台北:時英。
Barth, Fredrik, 1969, Ethnic Groups and Boundaries: The Social Organization of Cultural Difference. London: George Allen & Unwin.
Bramadat, P. A., 2001, Shows, Selves and Solidarity: Ethnic Identity and Cultural Spectacles in Canada, Commissioned by the Department of Canadian Heritage for the Ethnocultural, Racial, Religious and Linguistic Diversity and Identity Seminal.www.metropolis.net (2001.11.1-2)
Brewton Berry and Henry L Tishler, 1978, Race and Ethnic Relations, 4ed, p.271.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Easman, M.J., 1994, Ethnic Politics.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Herberle R., 1951, Social Movements: An Introduction to Political Sociology. New York: Apnleton-Century-Crafts.
Gordon, Milton M., 1964, Assimilation in American Life: The Role pf Race, Religion, and National Origin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saacs, Harold R(著),鄧伯宸(譯),2004,《族群》。台北:立緒。
Keyes, Charles 1981 ” The Dialectics of Ethnic Change.”Pp.4-30. in Charles.
Hobsbawm, Eric(著),陳思仁等(譯),2002,《被發明的傳統》(The Invention of Tradition)。台北:貓頭鷹。
Marger,M.N., 1994, Race and Ethnic relations: American and Global Perspectives (3 ed). California: 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
Olzak, Susan , 1983, Contemporary Ethnic Mobilization.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9:355-374.
Taylor,C.,董之林、陳燕谷(譯),1998,〈承認的政治〉。收入於汪暉、陳燕谷(主編)《文化與公共性》。北京:三聯。
指導教授 丘昌泰、王甫昌
(Chang-Tay Chiou、Wang Fu-chang)
審核日期 2008-1-24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