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957201004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41 、訪客IP:18.189.170.17
姓名 楊惠如(Hui-Ju Yang)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
論文名稱 台灣客家獅之研究
(The Studies on The Hakka Lion in Taiwan)
相關論文
★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的傳教及發展─以台南新化教會為例★ 桃園地區開漳聖王信仰之研究 ─以大溪仁和宮為例
★ 帝國邊區的村落、族群與歷史:以屏東萬金庄為中心討論(1861-1945)★ 臺灣客家認同之研究:以《客家風雲雜誌》和《客家雜誌》為探討中心
★ 日治時期臺灣茶業改良之研究★ 臺灣三官大帝信仰-以桃園地區為中心(1683~1945)
★ 帝國玄關─日治時期基隆的都市化與地方社會★ 北埔姜家女性研究(1834-1945)
★ 清代臺灣私鹽問題研究--以十九世紀北臺灣為中心★ 北臺灣隘墾社會轉型之研究:以新竹關西地區為例(1886-1945)
★ 煤礦產業與地方社會--以台北土城地區為例(1897~1989)★ 台灣六十年來茶業技術研究與發展變遷 -以「茶業改良場」為中心(1945~2005)
★ 戰後台灣茶業的發展與變遷★ 新竹枋寮褒忠義民廟「協議會」之研究(1914-1947)
★ 聚落與宗教發展之研究:以桃園縣觀音鄉為例(1684-1990)★ 日治時期臺灣「特別輸出入港」之研究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客家獅為一涵蓋戲劇、武術、舞蹈與音樂等元素的表演藝術,是台灣地區罕見的舞獅種類,亦是客家人特有的傳統文化之一,卻因為長期不受重視而一度面臨消失的命運,雖然近年來在客家意識高漲下又日益復甦,但因為文獻闕如,人們對於客家獅的了解仍相當有限。
本研究的範圍包括全台灣有客家獅團的縣市,研究方法以田野調查法為主、文獻分析法為輔,研究目的為調查客家獅的源流與分布、探討客家獅的組織與運作、彙整客家獅的表演內容以及分析客家獅的意涵,希望全面性的建構出客家獅的整體面貌,再探討客家獅的現況、危機及未來可能的發展。
客家獅約於清道光年間隨著廣東省嘉應州、惠州和潮州等地的客家人渡海來台,日治時期受到壓抑而停滯,光復之後復甦,五O年代因為經濟起飛、年輕人進入工廠而中斷,近年則因為客家意識的興起,客家文化活動的增多而再度興起。
台灣目前現存的客家獅團有42團,其中大都是附屬於學校的社團和社區發展協會中,主要分布於新竹縣、苗栗縣、雲林縣、嘉義縣、屏東縣等客家地區。客家獅完整的表演稱為「全棚獅」,包括獅套和武術,獅套的角色有靈獅、大面、小面,內容為靈獅和大、小面三者間的互動。草蓆的使用迥異於其他舞獅,為客家獅的最大特色。客家獅和武術的關係密切,是因為生活環境與歷史背景所造成。
客家獅早期的表演時間多為春節期間或廟會慶典,現在則多以開張、動土以及客家文化活動中,主要取其祥瑞驅邪之意。客家獅傳台之後受到社會變遷以及外在環境和人文因素的影響,在表演內容及角色結構上各不相同,有的融入醒獅或台灣獅的元素,有的則自行創新。客家獅表演中的音樂以打擊樂器為主,包括鼓、鑼、鈸,藉震撼的聲響帶出表演時的氣勢。
客家獅團目前面臨成員年齡偏高、學校推動困難等危機,建議從研究、保存、推廣、傳承四方面著手。
摘要(英) Hakka Lion is the art of performance implicating drama, martial art, dance, and music. Hakka Lion is a rare type of lion dance in Taiwan, which is also one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akka traditional culture. However, it has once in the face of disappearance because of the depreciation of Hakka Lion for a long time. Though it has gradually resuscitated under the rise of Hakka consciousness for the past few years, the understanding of Hakka Lion is still quite limited due to the lack of literature.
The scope of this research includes all the Hakka Lion counties and cities in Taiwan, fieldwork will be used as major research method, and literature analysis as secondary. The research aims to investigate the origin and development and distribution of Hakka Lion, to discuss the organization and operation, to collect the performance contents and to analyze the meaning of Hakka Lion. Hope to construct the entire lineaments of Hakka Lion completely, to inquire the status quo, crisis, and future development of Hakka Lion.
Hakka Lion spread to Taiwan through the coming of Hakka from Guangdong Province Chiaying Zhou(廣東省嘉應州), Hui Zhou(惠州), Chao Zhou(潮州), etc. in Qing Dynasty Daoguang years(清道光), it was constrained and stagnated in the Japanese occupation era, and was revived after Taiwan Restoration. Hakka Lion was come to a halt owing to the economic boom in the 50’s, the young people stepped into the factories. Recently, Hakka Lion has revived once again due to the rise of Hakka consciousness and the increasing of Hakka cultural activities.
Taiwan has 42 Hakka Lion Groups now, most of them are affiliated to school clubs and community development associations, they distribute over Hakka areas, such as Hsinchu County, Miaoli County, Yunlin County, Chiayi County, Pingtung County, etc., the whole performance of Hakka Lion is called “ Quan Peng Lion”(全棚獅), including Shi Tao(獅套) and martial art, the characters of Shi Tao are spiritual lion(靈獅), Da Mian(大面), Xiao Mian(小面), the content of performance is the interaction among them. The use of straw mat is different from other lion dance, which is the greatest feature of Hakka Lion. The environment and history background form the close relation between Hakka Lion and martial art.
The early periods of Hakka Lion performance were mostly on lunar New Year’s Days and temple fair festivities, and it is recently performed on business opening, break ground, and Hakka cultural activities, for the idea of auspicious sign and evil dispersion. Hakka Lion in Taiwan has influenced by social change, environment and humanism quality, the contents of performance, characters and structure are quite different, some mix with elements of wake lion and Taiwan lion, others innovate by themselves. The music of Hakka Lion performance mainly play with percussion instruments ,including drums, gongs, and cymbals to bring the tremendous momentum of performance through the stirring vibration.
Hakka Lion Groups have faced crises, such as aged members, difficulty on school impulsion, and suggest beginning with research, preservation, popularization, and inheritance
關鍵字(中) ★ 客家武術
★ 客家文化
★ 客家獅
★ 舞獅
關鍵字(英) ★ Hakka Culture
★ Hakka Lion
★ Lion Dance
★ Hakka Martial Art
論文目次 目   錄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對象 4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架構 4
第四節 名詞釋義-客家獅 7
第五節 研究回顧 9
第二章 台灣客家獅的源起與發展 13
第一節 舞獅源流 13
第二節 台灣客家獅的源起 24
第三節 台灣客家獅的發展 37
第三章 台灣客家獅的意義與內涵 52
第一節 客家獅的涵義 52
第二節 客家獅的表演時機 56
第三節 客家獅的禮儀與禁忌 60
第四節 客家獅頭的製作與涵義 64
第五節 客家獅的角色與道具 71
第四章 台灣客家獅的組織與演練 78
第一節 客家獅的分布 78
第二節 客家獅的組織 87
第三節 客家獅的表演內容 101
第四節 客家獅與武術 113
第五節 客家獅的音樂 131
第五章 台灣客家獅的危機與展望 135
第一節 客家獅的危機 135
第二節 客家獅的展望 138
第六章 結論 143
參考書目 147
附錄 154
參考文獻 一、史料
丁曰健,《治台必告錄》,台北:大通書局,19875。
宋濂等撰,楊家駱主編,《元史.列傳》,台北:鼎文書局,1981。
司馬光編注,胡三省音注,《資治通鑑》,北平:古籍出版社,1965。
伊能嘉矩,《台灣文化志》卷中,台北:南天書局,1994),頁770。
脫脫等撰,楊家駱主編,《宋史》,台北:鼎文書局,1980。
范曄撰、李賢等注、司馬彪補注,楊家駱主編,《後漢書.章帝本紀》,台北:鼎文書局,1981。
班固撰,顏師古注,楊家駱主編,《漢書.列傳》,台北:鼎文書局,1986。
范祥雍校注,《洛陽伽藍記校注.卷一》,上海,上海古籍,1978。
鄭樵撰,《通志.南齊紀》,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7。
藍鼎元,《平台紀略》,台北:大通書局,1987。
二、專書
王嵩山,《集體知識、信仰與工藝》,台北:稻鄉出版社,1999。
王國璠,《台北市歲時紀》,台北:台北市文獻委員會,1968。
王石鵬,《台灣三字經》,台北:台灣古籍,2002)。
王宏隆,《台灣獅》,雲林:王宏隆民俗技藝薪傳工作室,出版年不祥。
王克芬、蘇祖謙,《中國舞蹈史》,台北:文津出版社,1996。
片岡巖,《台灣風俗誌》,台北:大立出版社,1981。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文化白皮書》,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吳曉邦主編,《中國民族民間舞蹈集成》,北京:中國民族民間舞蹈集成總編輯部,1997。
李增昌,《客家.竹塹.老照片》,新竹:新竹縣政府,1999。
林美容,《彰化縣曲館與武館上、下》,彰化:彰化縣立文化中心,1997。
林美容,《一代武師羅乾章》,台北:台灣古籍出版有限公司,2007。
吳騰達,《臺灣民間藝陣》,台中:晨星出版社,2002。
吳騰達,《臺灣民間雜技》,臺北:漢光文化,1998。
吳騰達,《台灣民間陣頭技藝》,台北:台灣東華,1996。
吳騰達,《台灣民間舞獅之研究》,台北:大立出版社,1984。
吳騰達,《台灣南部的金獅陣》,台東:中華民俗藝陣研究室,2007。
吳瀛濤,《台灣民俗》,台北:眾文圖書公司,1977。
常任俠,《中國舞蹈史》,台北:蘭亭書店,1985。
呂錘寬,《台灣傳統樂器》,台北: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籌備處,2001。
陸河縣客家文化集編小組,《客家陸河》,廣東:陸河縣政府,2006。
國立嘉義師範學院初教系,《舞獅教學手冊》,嘉義:國立嘉義師範學院初教系,1997。
高永厚,《民族器樂概論》,台北:丹青圖書有限公司,1988。
黃榮洛,《台灣客家民俗文集》,新竹:新竹縣文化局,2000。
黃華節,《中國古今民間百戲》,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72。
黃秀政等,《台灣史》,台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3。
黃文博,《台灣民間藝陣》,台北:常民文化,2000。
張炳楠監修,《台灣省通志卷六》,台北: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59。
曾慶國,《舞獅技藝》,台北:書泉出版社,1997。
曾永義等,《鄉土的民族藝術》,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88。
蔡宗信,《舞獅技藝活動之考察評析》,台南:供學出版社,2004。
鈴木清一郎著、馮作民譯,《增訂台灣舊慣習俗信仰》,台北:眾文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89。
雲林科技大學空間設計系,《詔安客家文化園區先期基礎調查案》,雲林:雲林縣政府,2007。
葉小華等,《客都梅州》,廣東: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2006。
陳正之,《樂韻泥香:臺灣的傳統藝陣》,臺北:台灣省政府新聞處,1995。
陳香,《台灣竹枝詞選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
陳紹馨,《台灣的人口變遷與社會變遷》,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7。
陳運棟,《台灣的客家人》,台北:台原出版社,1998。
陳彥仲等,《台灣的藝陣》,臺北:遠足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3。
陳麗雅,《探訪東海人文》,新竹:東海國小,2005。
施添福,《清代在台漢人的祖籍分布和原鄉生活方式》,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1987。
殷登國,《百戲圖》,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有限公司,1992。
劉芹,《中國古代舞蹈》,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3。
舒詩偉,《客音大隘ㄉㄚㄉㄧ行八音》,台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2006。
蕉嶺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蕉嶺縣志》,廣東:廣東人民出版社,1992。
廖丑,《西螺七嵌開拓史》,台北:前衛出版社,1998。
謝劍、房學嘉,《圍不住的圍龍屋》,嘉義:南華大學,1999。
戴炎輝,《清代台灣之鄉治》,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79。
三、論文
(一)專書及期刊論文
王珏鑫,<國術歷史之合理探求>,《中國武術史料集刊》,第三集。
王儷閻,<獅子的東來與本土化>,《歷史》,第192期,2004年2月。
王曉麗,<中國民間獅子舞的發展及演變>,《傳統藝術》,第37期,2003年12月。
王靜秋,<芎林鄉下山村鄭氏家族之發展>,《新竹文獻》,第10期,2002年。
吳學明,<移墾開發篇>,收錄自《台灣客家研究概論》,台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2007。
吳騰達,<鄉土體育的意義、範圍與內容>,國民體育季刊,第24期,1995年。
吳騰達,<踏七星.踩八卦 驅邪招財吉祥數>,《傳統藝術》,第52期,2005年3月。
吳騰達,<台灣舞獅獅頭造型藝術>,《傳統藝術》,第37期,2003年12月。
汪受寬,<獅子和獅子舞考>,《歷史》,第171期,2002年4月。
林秀幸,<台灣北部客家地區民間社團組織與地方社會發展之關係-以芎林鄉的音樂、武術社團與社會空間之探討為例>,《台灣文獻》,第52卷第四期,2001年12月。
林美容,<彰化媽祖信仰圈內的曲館與武館之社會史意義>,《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第五卷第1期,1992年。
邱湘雲,<客家話「打」字語法化初探>,《彰化師大國文學誌》,第16期,2008年)。
莊嘉仁等,<台灣民間武藝表演之形態與演變>,收錄自《台灣傳統雜技藝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或立傳統藝術中心籌備處,1999年。
高華君,<中國舞獅活動起源與歷史發展過程之探析>,《成大體育研究集刊》,第7期,2002年6月。
莊英章,<南村的宗族與地方自治>,《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31期,1971年。
陳漢光,<日據時期台灣漢族祖籍調查>,《台灣文獻》,第23卷第1期,1972年3月。
陳龍廷,<台灣布袋戲的文化生態探討-與民間社團曲館、武館的關係>,《台南文化》,第48期,1990年。
陳正平,<唐代的舞獅遊藝>,《國文天地》,第20卷第11期,2005年4月。
許嘉明,<彰化平原福佬客的地域組織>,《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36期,1971年。
常慶,<傳承客家獅>,收錄自《苗栗縣第七屆夢花文學獎得獎作品專輯》,苗栗:苗栗縣政府,2004。
常任俠,<中國舞蹈史>,收錄自《中國舞蹈史初編》,台北:蘭亭書店,1985。
彭晃治,<客家獅(一)>、<客家獅(二)>、<客家獅(三)>,《客家》第166、167、168期,2004年4月、5月、6月。
張祥三,<武術派別之起源>,《中國武術史料集刊》,第三集,台北:教育部體 育司,1976年。
錢慶安、張瑞興,<中國代表性舞獅類型中的樂舞特質>,《大專體育》,第70期,2004年2月。
錢慶安,<宋代社會中舞獅活動的民俗性--一個體育文化學的思考>,《大專體育》,第63期,2002年12月。
劉增貴,<禁忌-秦漢信仰的一個側面>,《新史學》,第18卷第4期,2007年12月。
(二)學術論文
李玉燕,<台灣民間舞獅宗教儀式與表演藝術之研究-以台灣獅與醒獅為例>,臺北:國立臺北大學民俗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
何鴻棋,<睡獅猛醒 --- 醒獅鑼鼓研究報告(以張遠榮先生為例)>,臺北:國立藝術學院音樂學系碩士論文,1998。
林慧瑩,<台灣六堆客家傳統體育之研究-以客家獅、攻炮城為例>,屏東:屏東師範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
吳詩怡,<博物館展示與客家記憶>,桃園:中央大學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
涂清廉,<廷威醒獅劇團轉型過程之研究>,台北:國立台北教育大學體育學系碩士論文,2007。
黃永煌,<台南烏竹林金獅陣之研究>,台南:國立台南大學運動與健康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
黃增川,<舞獅活動課程實施之研究∼以宜蘭縣某國小為例>,台北: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
張亮光,<六堆客家地區舞獅研究>,台南:國立台南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教學碩士論文,2007。
吳百彩,<心智練習與身體練習對舞獅動作學習及保留效果之影響>,台北:中國文化大學運動教練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
蔡欣欣,<台灣地區現存雜技考述>,台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9。
賴介仁,<本土蘊育的台灣獅:淡水河沿岸台灣獅活動的扎根與薪傳>,台北:台北市立體育學院運動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
四、其他
(一)報紙
<城隍繞境雜觀>,《漢文日日新報》,1911年6月11日,03版。
范榮達等,2000,<元宵嘉年華活動15日起展開>。聯合報,2月11日,B4版。
范榮達,2001,<大湖佛陀山 為天下父母祈福>。聯合報,5月14日,B4版。
胡蓬生,2003,<賞桐花 遊客庄 開鑼>。聯合報,4月20日,B3版。
彭健禮,2008,<客家獅 百年武藝話威風>。自由時報,12月8日,B4版。
熊迺祺,2004,<連宋客服總會 中埔設分會>。聯合報,3月1日,B2版。
廖淑惠,2000,<慈天宮26日至28日 客家獅揭幕>。聯合報,2月22日,B5版。
劉子鳳,2003,<山歌舞獅 客家電視台開播>。聯合報,7月2日,A11版。
(二)報告
吳騰達,<台灣地區客家獅調查研究>(未出版,2008),頁25。
郭麗娟,<獅吼震古今>(台灣獅頭旺民俗技藝發展協會自印)頁11。
黃榮貴口述、栗林國小校長邱麒忠整理,摘自<2008年苗栗縣政府客家獅推廣研習會>研習手冊。
(三)口述
田仁遠,芎林田屋金獅團團長,97年1月29日,田仁遠宅。
黃清浩,斗南布家武術龍獅戰鼓團負責人,2007年10月21日,台南孔廟。
張石有,芎林鄉下山社區發展協會客家武獅團第一代成員,2008年10月10日,芎林百壽宮。
張石富,芎林鄉下山社區發展協會客家武獅團武師,2008年10月10日,芎林百 壽宮。
張健銨,芎林鄉下山社區發展協會客家武獅團團長,97年08月23日,張健銨宅。
葉義宏,芎林鄉下山社區發展協會客家武獅團團員葉義宏,2008年10月9日,芎林張健銨宅。
盧光助,新竹縣寶山廣東金獅團長,2008年11月5日,寶山鄉新城村。
鄭保寧,芎林金獅團團長,2007年9月28日,鄭保寧宅。
(四)筆記
摘錄自芎林金獅團武館中的<芎林金獅團簡介>。
張德祥,<芎林鄉下山社區發展協會客家武獅團武術源由>,張德祥提供。
(五)網路
中華布家武術獅藝訓練中心<獅藝介紹>, http://clopth-ician-6.myweb.hinet.net/main.htm。
指導教授 吳騰達、吳學明
(Teng-Ta Wu、Hsueh-Ming Wu)
審核日期 2009-2-6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