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957305013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27 、訪客IP:3.144.42.196
姓名 李瑞蘭(Jui-Lan Li)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客家研究碩士在職專班
論文名稱 國民小學客語教學評估之研究-以苗栗縣客語生活學校為例
(Teaching Evaluation on Elementary School Hakka Language Teaching—using Miaoli County Hakka Language School as Example)
相關論文
★ 桃園縣「南北輪政」對地方政治發展影響─以中壢為例★ 從美學經濟觀點析論客家偶像劇
★ 苗栗縣社區大學客家文化課程推動成效之研究★ 客家文化古蹟與地方行銷策略之研究-以桃園縣大溪鎮為例
★ 台灣客家族群「語言權」保障之研究—以國家語言發展法草案為例★ 金廣福文教基金會參與客家地區社區營造之研究
★ 桃園縣新屋鄉客家文化創意產業行銷策略之研究★ 九二一重建地區文化產業政策對居民認同之影響--以新社客家社區為例
★ 台灣客家餐廳營運模式與樂活風格初探─以台北市、台北縣、台中市為例★ 美濃文化產業發展之行銷策略
★ 以公私協力推動客家文化發展之研究— 平鎮客家書院之經驗★ 客家社區非營利組織治理原則之研究:以新竹縣某協會為例
★ 客家地區學童家庭金錢教養與金錢態度之研究-以桃園縣觀音國小為例★ 客語生活學校與社區組織協力治理之研究-以桃園縣中平國小布馬陣活動為例
★ 桃園縣國小推動客語生活學校計畫之成效-政策行銷的角度★ 非營利組織推動客家社區營造之研究—以東勢庄文化協會為例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在台灣多元社會中,分別居住了福佬、客家、外省、原住民與新住民等族群。其中福佬、客家二族群在台灣已經歷了數百餘年的接觸交流,出現客家人福佬化比福佬人客家化更為嚴重的現象,因此要在福佬區推動客語較為困難,尤其是在缺乏客語的環境下尤甚。本研究以苗栗縣參與客語生活學校的六所學校(客家庄四所,福佬庄兩所)為評估對象,來瞭解不同背景地區,參與客語生活學校之過程與目前執行的情況。並透過德菲法建構出「行政規劃」、「課程設計」、「教師教學」、「師資選訓」等四面向客語教學評估指標,且配合深度訪談瞭解客家庄與福佬庄客語生活學校中,教師的客語教學、師生使用客語的意願和能力,以及行政人員與教師的認同感、行政機關的配合度、行政程序的申請和未來申辦的意願。
本研究發現以德菲法建構出之四個面向,其下細分四十二個評估標準,當中以「客語教學」整體表現為最重要,首要指標為教師教學引起學生學習興趣,依次為「教師教學態度」「教師教學方法」「教學評量方式」等都是重要的因素,可見在客語教學領域中,教師教學的重要性。
研究結論顯示客語生活學校是推展客語教學的重要途徑,客語教學的推行,需要政策、家庭、學校與社區四方面互相支援、協助,方能順利推展。客家庄或福佬庄學校只要參與客語生活學校的實施,就有相當的成效。本研究最後依據評估及訪談結果,分別提出建議,以確保推動客語教學能夠有效的落實,並達成預期的效益。
摘要(英) Taiwan has cultural diverse societies in which consist ethnic groups of Hoklo Hakka mainlanders aborigines and new inhabitants. Among these ethnic groups Hoklo and Hakka have been in contact and have interacted with each other in Taiwan for about hundreds of year and the phenomenon of the Hoklonization (becoming like Hoklo people) of Hakka people is more severe than the Hakkalization (becoming like Hakka people) of Hoklo people. Therefore Hakka language education is more difficult to promote in Hoklo areas and it is especially apparent because of the lack of proper Hakka environment. This research utilizes six elementary schools (four Hakka village schools and two Hoklo village schools) in Miaoli County that has participated in the Hakka Language School as subjects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current process and executing situation of Hakka Language School program under different backgrounds in different areas. This study also constructs four aspects of Hakka language teaching evaluation index which are: “Administrative Scheme” “Curriculum Design” “Teacher’s In-class Teaching” and “Selecting and Training of Teachers” utilizing the Delphi Method. Coupling with in depth interviews with Hakka Language School participants in both Hakka villages and Hoklo villages this study sought to understand the actual teaching of Hakka language the willingness for teachers and students to speak Hakka as well as teachers and faculty’s identification with the program administrative office’s willingness to cooperate administrative procedure and the willingness to participate in future programs.
This study discovers that out of the 42 evaluation standards derived from the four aspects constructed by Delphi Method the overall performance of “Hakka Teaching” is the most important standard. The primary index is whether teacher’s teaching method can generat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Hakka. Subsequent indexes include “teacher’s teaching attitude” “teacher’s teaching method” and “mode of teaching evaluation” are also important factors. It is apparent that in the Hakka language education teacher’s actual teaching behavior weighs heavily on the importance scale.
Study results indicate that Hakka Language School is a vital channel in promoting Hakka language teaching. The smooth promotion of Hakka language relies on the cooperation of policy family school and community. Regardless of Hoklo village or Hakka village significant results may be obtained if they participate in Hakka Language School program. In conclusion this study offers respective suggestions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evaluation and interviews in hopes to ensure the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and promotion of Hakka language teaching so that the anticipated effects may be accomplished.
關鍵字(中) ★ 德菲法
★ 客語生活學校
★ 客語教學
★ 教學評估
關鍵字(英) ★ Delphi Method
★ Hakka Language School
★ Hakka Language Teaching
★ Teaching Evaluation
論文目次 摘 要...................................................................................................... I
英文摘要..................................................................................................... II
謝 辭....................................................................................................IV
目 錄....................................................................................................V
圖 目 錄................................................................................................VIII
表 目 錄...................................................................................................IX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概念界定........................................................................ 12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14
第二章 教育評估理論與相關研究...................................................... 21
第一節
教育政策評估理論分析........................................................ 21
第二節
教學評估理論基礎與分析.................................................... 37
第三節
教師教學效能評估與相關研究........................................... 55
第四節
客語教學實施相關研究........................................................ 63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79
第一節
研究架構................................................................................ 79
第二節
研究對象................................................................................ 83
第三節
研究工具................................................................................ 88
第四節
資料處理.............................................................................. 104
第五節
研究倫理.............................................................................. 110
第四章 苗栗縣客語教學實施現況.................................................... 113
第一節
鄉土語言教學實施.............................................................. 113
第二節
客語生活學校之實施概況.................................................. 132
第三節
苗栗縣客家庄與福佬庄學校時代背景............................. 149
第五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165
第一節
客語教學評估指標之德菲分析......................................... 165
第二節
客語生活學校之深度訪談分析......................................... 183
第三節
客語生活學校深度訪談之歸納......................................... 208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211
第一節
研究發現.............................................................................. 211
第二節
研究建議.............................................................................. 220
參考書目................................................................................................. 229
壹、 中文部份............................................................................. 229
貳、 西文資料............................................................................. 244
附 錄........................................................................................................ 247
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份
王文科等編,1994,《教育概論》。台北。
王保進,1996,《教育指標基本概念之分析》,教育研究資訊,4: 3,頁1-17。
王淑怡,2002,《國民小學教師教學效能指標之建構》,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麗瑛,2002,《屏東縣國小母語教學實施現況及母語師資培訓問題之研究》,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丘昌泰、周錦宏, 2006,〈台灣客家非營利組織產業化與社會經濟〉,全球視野下的客家與地方社會:第一屆台灣 客家研究國際研討會。
古國順,2001,客語〈暫行綱要〉的問題探討,《九年一貫語文統整教學研討會論文集論文》。台北:台北市立師範學院。
民生報,2006, 01-17/CR2版。
朱淑雅,1998,《學教師評鑑指標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自由時報,2006,〈客語教學危機與展望系列二〉。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2007,客家電子報第118期。
吳秀梅,2002,《國民小學鄉土語言客家語教科書分析研究----以各版本第一冊為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
吳定,1990,《公共政策》。台北:久福事業出版。
吳定,1994,《公共政策》。台北:華視文化公司。
吳定,1995,《公共行政論叢》。台北:順達出版社。
吳定,1999,《公共政策辭典》。台北市:五南。
吳芝儀、李奉儒,1995,《質的評鑑與研究》。台北:桂冠出版。
吳青蓉,2005,〈客語生活學校學生客語能力調查研究〉,《第五屆客家文化與人文社會研討會論文集》。苗栗縣:文化中心。
吳株榕,1992,《學校長評鑑指標之研究—以南部地區為例》,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清山,1994,《美國教育組織與行政》。台北:五南。
吳清基,1989,《教師與進修》。台北:師大書苑。
吳清基,2004,〈優質學校經策略與校長專業發展〉。《教育研究》,129,頁118-125。
呉明清,1998,〈學校教育改革的趨向與課題〉。《教育資料與研究》,22期,頁1-7。
呂錘卿,2002,《國民小學教師專業成長指標及其規劃模式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
李允傑、丘昌泰,1999,《政策執行與評估》。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李俊湖,1992,《國民小學教師專業成長與教師效能之關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李雪燕,2001,《國小低年級客家歌謠教學實施之行動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甄芳,2002,《虛擬攝影棚在台灣電視節目製作之發展與應用》,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圖文傳播學系碩士論文。
李慧娟,2004,《國小教師實施鄉土語言教學之個案研究》―以客家語教學為例,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咏吟,1995,《教學原理》。台北:遠流。
周雅雯,2006,《台灣客語政策評估之研究- 以桃園縣客語生活學校為例》,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水波、張世賢,1997,《公共政策》。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林幸璇,2004,《社區大學教師成人教學評鑑指標建構與應用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海清,1994,《高中教師激勵模式與其工作滿意服務士氣教學效能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
林清山,1986,《教學的心理學基礎》。中國教育學會,〈有效教學研究〉。台北:台灣書店。
林清山,1992,《心理與教育統計學》。台北:東華。
林清彬,2004,《影響電視媒體廣告經營策略因素之指標建構》,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進材,2000,《有效教學─理論與策略》。台北:五南。
林鴻英,2004,《多媒體影像在客語教學上的設計與應用--以台北市「佳安國小」為例》,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教育傳播學院與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韻娟,2002,《客家歌謠在六堆地區國民小學班級與社團音樂教學之個案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音樂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林雅雯,2000,《兒童母語教學活動與社會支持之研究-- 以臺北縣國客語教學為例》,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鍾沂,1994,《政策分析的理論與實踐》。台北:瑞興圖書公司。
邱燕美 ,2004,《客語肩肘手指動作詞的語音詞義探討》,國立新竹師範學院臺灣語言與語文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施任芳,2003,《屏東縣國小學童鄉土語言態度調查研究》,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
柯三吉,1998b,《公共政策─理論方法與臺灣經驗》。台北:時英出版社。
胡至沛,1998,《回應性政策評估理論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范文芳,1994,〈客語教學現況與展望〉。《台灣客家語論文集》,台北:文鶴出版。
范明龍,2003,《桃園縣國民小學客語教學實施現況之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進修部學校行政碩士班。
苗栗縣政府教育局, 2007,《苗栗縣95學年度推動語言教學成果專輯》。
孫志麟,1995,〈教師效能的研究途徑與評量理念〉。《教育資料與研究》,5,頁67-75。
孫志麟,1998,《指標體系的建立及應用》,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
徐兆泉,2002,〈羅馬拼音對客語教學之必要性探討〉。台北縣教育。
徐緯平,1999,《國民小學學校教育績效責任指標之建構》,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秦夢群, 1997,《教育行政》:實務部分。台北:五南圖書公司。
翁興利、施能傑、官有垣、鄭麗嬌,1998,《公共政策》。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張又千,2005,《都會區客語生活學校之個案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芳全,2000,《教育政策立法》。台北:五南。
張芳全,2001,《教育政策導論》。台北:五南。
張俊紳,1997,《國民小學教師教學效能之研究─不同教學效能信念類型教師的教學表現及其教學生產力》,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
張美煜,2001,〈國語、客家語、閩南語詞彙對應轉換及教學〉。《國文天地》,17期1卷,頁14-20 。
張美蓮,1996,《我國大學教育指標建構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張致遠,1997,〈苗栗縣各族群語言生態的變遷初探〉,《苗栗文獻》,12,頁102。
張哲榕,2006,《客語生活學校施行客家歌謠教學之個案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張碧娟,1999,《國民中學校長教學領導、學校教學氣氛與教師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張維東,2001,《客語與英語比較研究:口語語音比較與語音教學分析》,國立新竹師範學院臺灣語言與語文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德銳,1994,《國小教師教學評鑑系統之研究》。台北市:教育部。
張艷華,2001,《建構中學教師專業評鑑指標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教育部,1993,《國民小學課程標準》。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1999,〈教育基本法〉。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0,《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暫行綱要》。教育部,頁15。
教育部,2001,《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1,國民教育行政及督導 ,降低國民中小學班級學生人數,增置國小教師員額。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6,〈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及幼稚園推動台灣母語日活動實施要點〉,(2006年6月21日台語字第0950087762B號令發布)。
教育部,2006,〈教育部95學年度推動鄉土語言教學訪視評鑑實施計畫〉。
《教育趨勢導報 》2004/05 ,第八期。
曹逢甫,2001,〈新竹市閩南人與客家人語言能力與語言使用調查研究〉
《客家文化研究通訊 》第4期,國立中央大學。
梁茂森 ,1992,《高級職業學校教師成敗歸因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
莊惠文,2000,《大學教學評鑑指標建構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郭工賓,2001,《國民小學校長辦學績效評鑑指標建構之研究》,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生玉,1990,心理與教育測驗(五版)。台北:精華。
郭明德,1999,《國小教師自我效能,班級經營策略與班級經營成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
郭昭佑,2000,《學校本位評鑑》。台北:五南。
郭珍妦,2003,《美濃地區幼兒在家客語使用現況調查暨其國客雙語能力與智力之相關探討》,臺南師範學院/教師在職進修幼教碩士論文。
郭秋勳,1996,採自「教育評鑑」。
陳木金,1997,《國民小學教師領導技巧、班級經營策略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五南圖書公司。
陳宏賓,2002,《解嚴以來(1987~)台灣母語教育政策制定過程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
陳定銘,2005,〈建構德菲法(Delphi Method) 〉,國立政治大學第三部門研究中心,2005年質性方法研習營。
陳武雄,1995,《教師建設性思考與其教學自我效能、衝突解決方式之關係》,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陳美如,1995,《台灣光復後語言教育政策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陳梅嬌,1998,〈客家鄉土教學設計與示例〉。實中學刊。
陳舜芬,1989, 〈Stufflebeam的改進導向評鑑途徑〉。黃光雄編譯,《教育評鑑的模式》。台北:師大書苑。
陳慕賢,2002,《國民小學校長領導課程與教師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陳錦田,2002,《客語課程與教學之行動研究 ─從台北縣國小客家籍學生的認同與理解出發》,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
陳韻予,2002,《台灣閩南語及客語量詞系統比較研究》,國立中正大學語言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單文經,1995,《班級經營策略研究》。台北:師大書苑。
彭美賢,2003,《客語動物名稱詞彙初探-以蟲仔、蛇、蛙為例》,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台灣語言與語文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曾榮祥,2000,《國民小學教師轉化、互易領導與教學效能之關係及其應用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湯昌文,2003,《客家母語教學中族群意識與文化認同之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學院臺灣語言與語文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鄂貞君,2003,《台灣地區民眾對目前語言教育政策所持之態度及其語言族群忠誠度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英語學系碩士論文。
黃光雄,1989,《教育評鑑的模式》。台北:師大書苑。
黃政傑,1999,〈落實教學評鑑的實施〉。《教師天地》,99,頁39-45。台北:文鶴。
黃秋香,2004,《國小教師實施客語教學之個案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台灣語言與語文教育研究所。
黃美鴻,2003,《新竹市國小老師對市編版客語教科書滿意度之調查研究以一年級客語教科書為例》,國立新竹師範學院碩士班。
黃得祥,2002,《國小海陸客家話語音教學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臺灣語言與語文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
黃雅榆,2001,《客家人對客語及客語教學的態度--- 以臺灣四個地區為例》,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瑞琴,1996,《質的教育研究法》。台北:心理出版社。
楊文山,2004,「全國客家人口基礎資料調查研究」。
楊智穎,2002,《以三所國民小學為例的我國國小鄉土語言課程實施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鏡汀, 2001,〈客語教學的拼音及用字問題〉。《台灣語言與語文教育期刊》,第三期。
楊鏡汀,2004,〈戒嚴時期客語教學的醞釀〉。《台灣文學評論》。
詹美玲,2003,《九年一貫課程國小一年級客語教材之比較分析》,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台灣語言與語文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趙志揚,2002,學校評鑑研究。載於張銀富主編,學校行政:〈理論與應用〉(頁325-361)。台北:五南圖書公司。
劉威德,1994,《國中教師教學成敗歸因、社會支持與教學自我效能相關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歐陽教,1986,〈教學的觀念分析〉。中國教育學會主編,《有效教學研究》。台北:台灣書店。
歐陽教、高強華、王秋絨、李春芳、張德銳, 1992,〈教師評鑑模式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中心專題研究成果報告。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心理出版社。
蔡玉媚,2004,《台灣地區福佬與客家童謠比較之研究》,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
鄭英耀,1992,《國小教師創造思考、批判思考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
蕭瑞琪,2004,《從語言習得探討客語教學及文化傳承之個案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系碩士論文。
錢清泓,1955,《在熟悉與陌生之間的一堂課:國小本土語言教學課之分析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戴秋雯,2007,《台北縣立國民小學客語教學現況與成效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
謝金青,1997,《國民小學學校效能評鑑指標與權重體系之建構》,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
謝堂樹,1994,《當今台灣地區推行與實施本土化語言教育的須要》,輔仁大學語言學系碩士論文。
鍾肇政,1991,〈我們不是隱藏人〉,《台灣客家人新論》。台北:台原出版。
簡玉琴, 2001,《桃園縣國民小學教師自我效能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簡茂發,1988,《教育概論》。台北,師大書苑。
顏銘志,1996,《國民小學教師教學信念、教學效能與教學行為之相關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羅英豪,2000,《國民中學校長辦學績效評鑑指標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羅清水,1999,《教育政策執行評估之研究—以高職實用技能班政策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羅肇錦,1994,〈臺灣客家話的現況與走向〉,《載於客家文化研討會論文集》頁1—19。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主辦。
羅肇錦,2001,〈客語教學的擋路石〉。《國文天地》,17卷7期,頁16-21。
羅肇錦,2003,〈客家話教學的理念與操盤重點〉。研習資訊,20期1卷,26-34。
羅暉玲,2002,《學生對於國、客語語碼混合之教學語言的態度調查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台灣語言與語文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龔萬灶,2004,〈對現階段國中小實施客語教學之探討研究〉。《台灣文學評論》。
二、網站資料
95年台灣客家民眾客語使用狀況調查結果。2007/02/09全國最大公職
網址:http://www.public.com.tw,2007.06.12閱
行政院客委會訊息看板,2005/6/8,〈李永得接任客委會主任委員 期許「讓台灣看見客家」〉
網址: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6/new/mar/29/today-life10.htm,2007.02.04閱。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2007,網址:http://www.hakka.gov.tw/ct
.aspxItem=22408&ctNode=308&mp=307,2007.06.12閱。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2003,九十二年度台灣客家民眾客語使用狀況調查研究。網址:http://www.hakka.gov.tw/ ,2007.02.04閱。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2004,台灣客家民眾客語使用狀況調查研究。
網址:http://www.hakka.gov.tw ,2007.02.28閱。
苗栗縣公館國民小學網站,2007,
網址:http://www.gges.mlc.edu.tw,2007.11.21閱。
苗栗縣竹南國民小學網站,2007,
網址:http://www.junanes.mlc.edu.tw,2007.11.19閱。
教育部, 2004,電子報第七十五期- 數字看教育。
網址:http://epaper.edu.tw/075/number.htm,2007.09.10閱。
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與教學,2000,
網址:http://teach.eje.edu.tw/main.php
國教司社群網,1999,
網址:http://www.nioerar.edu.tw/basis5/e000727.html,2007.09.10閱。
台灣母語日分區觀摩會學校,網址:epaper.edu.tw/news,2007.11.13閱。
貳、 西文資料
Alkin, M. C.1990. Debates on evaluation. CA: Sage.
Ashton, P. T. 1984. “Teacher efficacy:A motivational paradigm for effective teacher education”. 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 Vol. 35, No. 5, pp. 28-32.
Bramley, P.1991, “Evaluating Training Effectiveness”. Translating Theory into Practice . McGRAW-HILL Book Co.(UK).
Dhaliwal, J. S. and Tung, L. L.2000. “Using Group Support Systems for Developing a Knowledge - Based Explanation Facilit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Vol.20, pp.131-149.
Dunn, W. N.1994. Public policy analysis: An introduction.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Frazer, M. 1992. Quality assurance in higher education. In A. Craft(Ed.), Quality Assurance in Higher Education. London: The Falmer Press.
Field, A. & Hole ,G.2003. How to design and report experiments.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Hoover Dempsey, K.V. Bassler, O.C.&Brissie,J.S.1987. “Parent involvement: Contribution of teacher efficacyschool socioeconomic status and other school characteristics”,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nal, Vol. 24, pp. 417-435.
Johnstone, J. N. 1981. Indicators of education systems. London: UNESCO.
Jones, C. O. 1978. An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public policy. Mass: Duxburg Press.
Kells, H.R. 1995. Self-study processes: A guide to self-evalu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4th edition. Phoenix Arizona: Onyx.
Leinhardt, G. & Smith, D.A. 1985. “ Expertise in mathematics instruction: Subject matter knowledge”,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Vol.3 , pp.247-271.
Medley, D. M.1979. The effectiveness of teacher. In P. Peterson and H. Walberg(Eds.), Research on. teaching: Concepts finding and implication. Berkeley CA: McCutchan.
MarshH.W.1991. Multidimensional students’ evaluation of teaching effectiveness: A prefiles analysis. Australia New South Wales: Geographicsrce. country of publication.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350310
Nachmias, D.1981. Research methods in social science. New York: Martin's Press .
Nevo, D.1995 School-based evaluation: A dialogue for school improvement New York: Pergamon
Newman, F.M., Rutter﹐R.A.& Smith﹐M.S.1989. “ Organization factors that affect school of efficacy﹐community and expectations”, Sociology of Education﹐Vol. 62﹐pp.221-238.
OECD.1992. The OECD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indicator: A framework for analysis. Paris: OECD.
Owen, J.M.1999.Program Evaluation:Forms and approaches.English:Sage.
Patton, M. Q. 1990. Qualitative Evaluation and Research Methods,2nd ed.Newbury Park:Sage. Park Calif: Sage.
Poister, T. H.1978. Public program analysis : Applied research methods. Baltimore : University Park Press.
Shavelson, R., J. McDonnell, L. M. & Oakes J. 1989. Indicator for monitoring mathematics and science education. Santa Monica CA: RAND.
Smith, M. S. 1988 “Educational indicators”, Phi delta kappa , Vol. 7, No. 69, pp.489 -491.
Suchman, E. A. 1972. Evaluation action programs: Readings in social action and education, Boston: Allyn and Bacon .
Stufflebeam, D.L. & Shinkfield, A. G.1985. Systematic Evaluation:Aself-Instructional Guide to Theory and Practice, Boston:Kluwer-Nijhoff Publishing.
Snyder, R.A.1980. “A moder for the systemic evaluation of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programs”,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Vol.5, No. 3,pp.436-440.
Weiss C. H. 1992. Education research. Englewood Cliffs N J: Prentice-Hall.
Woolfolk, A.E.& Hoy, W.K. 1990. “Prospective teachers’ sense of efficacy and beliefs about control ”,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Vol. 82, No. 1, pp. 81-91.
指導教授 江明修(Min-Hsiu Chiang) 審核日期 2008-6-22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