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967305012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30 、訪客IP:3.15.151.214
姓名 黃郁文(Yu-wen Huang)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客家研究碩士在職專班
論文名稱 「客庄文化資源普查」標準作業程序(SOP)建立之研究
(The Research on establishment of the Standard Operation Procedures for Survey of Cultural Resources in Hakka Village)
相關論文
★ 新埔地區的產業變遷★ 流域與區域:鳳山溪流域交通發展史
★ 閩客族群邊界的流動:通婚對女性族群記憶與認同的影響★ 儀式中身份的轉化:以客家拜新丁為例
★ 族群、產業與社會資本:以屏東檳榔業「行口」為例★ 外籍配偶與客家文化傳承
★ 越南籍配偶眼中的閩客族群意象★ 族群通婚中的性別文化與權力配置
★ 客家聚落之產業、地景與記憶變遷:以大湖草莓為例★ 博物館展示與客家記憶
★ 閑聊(Gossip)中客家常民的歷史意識★ 新加坡當鋪業與客家
★ 「文化治理」中的不對等權力關係—以桃園縣客家文化館為例★ 客家採茶婦女的勞動意識 ─以新竹縣峨眉鄉為例
★ 東南亞的「客家」意涵:英殖民馬來亞的華人分類過程★ 新竹縣「客家聚落」的歷史變遷--以竹東鎮軟橋里為例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本研究旨在瞭解行政院客家委員會(以下簡稱為客委會)推動「客庄文化資源普查計畫」暨歷年執行本計畫各普查團隊之參與動機與目的、實際運作所面臨之困境、因應對策以及成果效益等,本研究將在方法論和經驗層次上,從實作的過程中,來重新定義客家文化;並藉以瞭解「客庄文化資源普查」作為一個「新客家文化運動」,是如何動員、召募具有族群文化認同的普查員,以及如何培養、激勵這些普查員持續的投入普查工作,進而檢討如何建立「客庄文化資源普查」標準作業程序,並根據研究結果提出結論與建議,俾提供政府未來在制定與推動相關政策,以及普查團隊與普查員資源共享與經驗永續傳承之參考依據。
本文採次級資料分析法、深度訪談法及問卷調查法蒐集與分析資料。次級資料分析法主要是以客委會所提供之次級資料為基礎,深度訪談法是希望從歷年參與客委會「客庄文化資源普查計畫」之普查團隊理事長、計畫主持人或總幹事中選取樣本進行深度訪談,問卷調查法則是針對實際執行客委會「客庄文化資源普查計畫」之普查員進行問卷調查,本研究藉以深度探索潛藏在表層觀點下所蘊含之意義,以理解該經驗之本質。
本論文共分為五章,第一章如何做好「客庄文化資源普查」,內容分研究動機與目的及研究方法;第二章文化資產與客庄文化資源普查,內容分理論基礎、文化資產、客庄文化資源普查之定義及從文化資產保存法至客庄文化資源普查等相關文獻檢視;第三章影響「客庄文化資源普查」之因素,內容分客委會之觀點、普查團隊領導幹部之觀點及普查員之觀點;第四章何謂標準作業程序,內容分客庄文化資源普查成功之關鍵因素、政府制度面之支持、普查團隊在地之影響力及普查員之凝聚力;第五章結論、建議與後續研究建議。
摘要(英) This research aims to understand the participation motivation and purposes of different survey groups in the promotion of Survey of Cultural Resources in Hakka Villages of Council for Hakka Affairs, Executive Yuan, as well as the difficulties confronted during the process, coping strategies, results, and benefits. Based on methodology and experience, this research redefined the Hakka culture from the practical experience in order to understand how the Survey of Cultural Resources in Hakka Villages, as a “New Hakka Cultural Movement, mobilizes and recruits surveyors who possess ethnic cultural identification, and cultivates and motivates these surveyors to devote to the survey continuously. It also discussed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standard operational procedure of the Survey of Cultural Resources in Hakka Villages. Furthermore, based on the findings, conclusions and suggestions are proposed to provide the government with a reference for survey groups and surveyors, survey resources sharing and the sustainable heritage of experience, as well as the government’s future establishment and promotion of relevant policies.
This research adopted Secondary Data Analysis, in-depth Interviews, questionnaires and data analyses. Secondary Data Analysis is mainly based on the secondary data provided by the Council for Hakka Affairs; the subjects of in-depth interviews were selected from the group leaders, project managers or chief executives with experience participating in the survey; the questionnaires were distributed to those who conducted the survey. Based on these methods, this research explored the deep meanings hidden under superficial viewpoints to understand the essence of the experience.
This paper is divided into 5 chapters. Chapter 1 focuses on how to successfully conduct the Survey of Cultural Resources in Hakka Villages, and presents the research motives, purposes and methods. Chapter 2 describes the cultural assets and the Survey of Cultural Resources in Hakka Villages”, and covers discussion on the theoretic bases, definitions of cultural assets and the survey, Cultural Asset Preservation Acts and literature review. Chapter 3 explains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Survey of Cultural Resources in Hakka Villages, and presents the viewpoints of the Council for Hakka Affairs, survey group leaders and surveyors. Chapter 4 focuses on the standard operational procedures, and discusses the success factors of the survey, the supports from the government, the local influences of survey groups, and the coherence of surveyors. Chapter 5 gives conclusion and suggestions.
關鍵字(中) ★ 標準作業程序
★ 文化資產
★ 客庄(莊)
★ 客庄文化資源普查
★ 客家
關鍵字(英) ★ Survey of Cultural Resources in Hakka Villages
★ Cultural Asset
★ Hakka
★ Hakka villages
★ Standard Operation Procedures
論文目次 中文摘要-------------------------------------------------------------------------------------ⅰ
英文摘要-------------------------------------------------------------------------------------ⅲ
誌謝-------------------------------------------------------------------------------------------ⅴ
目錄-------------------------------------------------------------------------------------------ⅶ
圖目錄----------------------------------------------------------------------------------------ⅸ
表目錄----------------------------------------------------------------------------------------ⅹ
第一章 如何做好「客庄文化資源普查」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方法 11
第二章 文化資產與客庄文化資源普查 19
第一節 理論基礎 19
第二節 文化資產 30
第三節 客庄文化資源普查之定義 47
第四節 從文化資產保存法至客庄文化資源普查 63
第三章 影響「客庄文化資源普查」之因素 71
第一節 客委會之觀點 71
第二節 普查團隊領導幹部之觀點 77
第三節 普查員之觀點 90
第四章 何謂標準作業程序 103
第一節 客庄文化資源普查成功之關鍵因素 106
第二節 政府制度面之支持 112
第三節 普查團隊在地之影響力 121
第四節 普查員之凝聚力 130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61
第一節 結論 161
第二節 建議 168
第三節 後續研究建議 170
參考文獻------------------------------------------------------------------------------------171
附錄------------------------------------------------------------------------------------------188
圖目錄
圖1 「客庄文化資源」政策規劃圖-------------------------------------------------6
表目錄
表1 中央政府總預算案審查通過及總統公布時間表---------------------------46
表2 深度訪談對象資料表------------------------------------------------------------78
表3 普查團隊普查範圍與普查員居住鄉(鎮、市)對應一覽表------------92
表4 「客庄文化資源普查」樣本之族群與會不會說客語交叉表------------93
表5 「客庄文化資源普查」樣本之使用客語腔調一覽表---------------------94
表6 普查員族群類別與最高畢業學歷之對照表---------------------------------95
表7 普查員得知召募訊息之管道---------------------------------------------------97
表8 加入普查員行列主要因素次數序位表---------------------------------------98
表9 普查工作執行不易之項目次數序位表---------------------------------------99
表10 普查員離職主要因素序位表--------------------------------------------------100
表11 激勵普查員堅持到底完成普查工作之方法序位表-----------------------101
表12 「客庄文化資源普查」動員、召募對象交叉分析表--------------------131
表13 2008年度客庄文化資源各普查團隊普查員人數統計表-----------------132
表14客庄文化資源普查調查票之個別關鍵字填寫方式------------------------144
表15四縣腔、海陸腔、大埔腔聲調差異一覽表---------------------------------155
表16臺灣客家腔調使用分布情形---------------------------------------------------156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Alex Rovira著,范湲譯,2005,《這一生都是你的機會》。臺北市:圓神。
Anderson著,吳叡人譯,1999,《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Imagined communities: Reflections on the origin and spread of nationalism)。臺北市: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Barth, Federik(ed.), 1969, Ethnic groups and boundaries: The social organization of culture difference. London: George Allen and Unwin, D. J. & Connelly, F. M, 蔡敏玲、余曉雯譯,2003,《敍說探究:質性研究中的經驗與故事》(Narrative inquiry: Experience and story in qualitative research)。臺北市:心理出版社。
Bruno S.Frey.著,蔡宜真、林秀玲譯,2003,《當藝術遇上經濟:個案分析與文化政策》(Arts & Economics: Analysis & Cultural Policy)。臺北市:典藏藝術家庭股份有限公司。
Charles Handy著,唐勤譯,2007,《你拿什麼定義自己?組織大師韓第的生命故事》。臺北市:天下遠見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rand Phillip Kottak著,徐雨村譯,2005,《文化人類學:文化多樣性的探索》。臺北市:美商麥格羅‧希爾國際股份有限公司臺灣分公司。
David Throsby著,張維倫等譯,2003,《文化經濟學》(Economics and Culturre)。臺北市:典藏藝術家庭股份有限公司。
E.B.Tylor著,連樹聲譯,1992,《原始文化》,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
Edvinsson & Michael S. Malone著,林大容譯,1999。《智慧資本:如何衡量資訊時代無形資產的價值》。臺北巿:臉譜出版社。
Halbwachs, Maurice著;畢然、郭金華譯,1992,《論集體記憶》(On Collective Memory)。上海:上海世紀。
Lester C. Thurow著,齊思賢譯,2000,《創造財富》(Building Wealth)。臺北市: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Max weber著,黃振華、張與健譯,1991,《社會科學方法論》(The methodology of the social sciences,1904-1917)。臺北市: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Park Tae-il著,黃雪梅譯,2008,《機會是給做好準備的人》。臺北縣中和市:臺灣廣廈出版集團。
Patton, M. C.原著,吳芝儀和李奉儒譯,1995,《質的評鑑與研究》(Qualitative evaluation and research methods)。臺北市:桂冠圖書公司。
Peter F. Drucker著,齊若蘭譯,2004,《彼得‧杜拉克的管理聖經》(The Practice of Management)。臺北市:遠流出版社。
---------,傅振焜譯,1994,《後資本主義社會》(Post-Capitalist Society)。臺北市: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大前研一著,何孟津譯,2002,《工作雞湯Ⅱ:縱橫21世紀職場的成功秘訣》。臺北市:天下雜誌股份有限公司。
王東,1998,《客家學導論》。臺北市:南天書局有限公司。
王甫昌,1996,〈臺灣反對運動的共識動員:一九七九~一九八九年兩次挑戰高 峰的比較〉。頁129-210,收錄於《臺灣政治學刊》第一期。
---------,1997,〈結構限制、運動參與、與異議性意識:臺灣民眾政黨支持的社會結構基礎初探〉。頁249-294,收錄於張苙雲、呂玉瑕、王甫昌編《九○年代的臺灣社會:社會變遷基本調查研究系列二》。臺北市: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籌備處。
---------,2003,《當代臺灣社會的族群想像》。臺北市:群學出版社。
---------,2006,〈社會調查:理論與實務〉。頁23-25,收錄於《95年度客庄文化資源普查工作坊學員手冊》。臺北市:行政院客家委員會,2006年12月28-29日。
---------,2008,〈社會調查實務與技巧〉。頁28-34,收錄於《97年度客庄文化資源普查工作坊研習手冊》。臺北市:行政院客家委員會,2008年4月29日至5月1日。
王明珂,1997,《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臺北市:允晨文化出版社。
王仕圖、吳慧敏,2005,〈深度訪談與案例演練〉。頁97-116,收錄於齊力、林本炫編,《質性研究方法與資料分析》。嘉義大林: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
王淳熙等編輯,2007,《文化資產實務執行參考手冊》。臺北市:文建會。
王義榮,2006,《從世界遺產觀點探討雅美族文化資產保存:以蘭嶼朗島村為例》。臺北市:國立政治大學民族研究所碩士論文。
尹章義,2003,《臺灣客家史研究》。臺北市:臺北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
丘昌泰、蕭新煌主編,2007,《客家族群與在地社會:臺灣與全球的經驗》。臺北市:智勝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丘昌泰,2008,《公共政策‧基礎篇》。臺北市:巨流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朱光潛,1979,《文藝心理學》。臺北市:臺灣開明書店。
江運貴,1996,《客家與臺灣》。臺北市:常民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江岷欽、莫永榮,2001,〈智慧資本:二十一世紀人力資源發展新策略〉。頁259-286,收錄於《行政管理論文選輯第十五輯 》。臺北市:銓敘部。
行政院主計處,2008,《95年工商及服務業普查初步綜合報告》。臺北市:作者。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2002,《挑戰2008國家發展重點計畫:新客家運動》。臺北市:作者。
--------,2003,《挑戰2008國家發展重點計畫:新客家運動「客家文化振興計畫(一)文化環境營造」執行報告書》。臺北市:作者。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2005,《哈客輕鬆遊‧東》。臺北市:作者。頁82。
---------,2004,《全國客家人口基礎資料調查研究》。臺北市:作者。
---------,2005,《94年度臺灣客家民眾客語使用狀況調查》。臺北市:作者。
---------,2006,《95年度臺灣客家民眾客語使用狀況調查》。臺北市:作者。
---------,2007,《96年度臺灣客家民眾客語使用狀況調查》。臺北市:作者。
---------,2008,《97年度全國客家人口基礎資料調查研究》。臺北市:作者。
朴泰一(Park, Tae-il)著,黃雪梅等譯,2008,《「機會」是給做好準備的人》。臺北縣中和市:臺灣廣廈出版集團。
李允傑、丘昌泰,2007,《政策執行與評估》。臺北縣蘆洲市:國立空中大學。
李長貴,1991,《社會運動學》。臺北市:水牛出版社。
李國玄,2006,《日治時期臺灣近代博物學發展與文化資產保存運動之研究》。中壢市:中原大學建築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豐楙,1998,《藝文資源調查作業參考手冊:信仰節俗類》。臺北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李泰昌等,2004,《臺灣的古蹟:北臺灣》。臺北縣新店市:遠足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李乾朗,2004,〈用文字為沉默的古蹟發聲〉。頁2,收錄於李泰昌等編,《臺灣的古蹟:北臺灣》。臺北縣新店市:遠足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杜奉賢,2004,《文化資源的調查研究與利用規劃:實例探討》。臺北市:唐山 出版社。
沈里通,2008,〈地震區域內古建築保存之「隔震」技術與觀念探討〉。頁52-70,收錄於《第一屆海峽兩岸南系古建藝術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縣板橋市:國立臺灣藝術大學,2008年11月25-26日。
巫秀淇,2004,〈田野調查與歷史重構〉。頁17-19,收錄於《2004客家文化資源調查研習營學員手冊》。臺北市:行政院客家委員會,2004年7月2日至4日。
吳文定,2003,《公共政策辭典》。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吳中杰、范鳴珠,2007,〈國姓鄉的語言接觸現象試析〉。頁265-288,收錄於丘昌泰、蕭新煌編,《客家族群與在地社會:臺灣與全球的經驗》。臺北市:智勝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吳奕德,2008,〈普查資料分類、分級與調查票紀錄〉。頁36-37,收錄於《97年度客庄文化資源普查工作坊研習手冊》。臺北市:行政院客家委員會,2008年4月29日至5月1日。
何明修,2005,《社會運動概論》。臺北市: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辛晚教,1998,《藝文資源調查作業參考手冊:文化硬體(展演)設施》。臺北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林會承,1998,《藝文資源調查作業參考手冊:傳統聚落與傳統建築類》。臺北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2004,《2003臺灣文化資產保存年鑑:古物、古蹟、歷史建築》。臺中市:國立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籌備處。
林本炫,2004,〈質性研究資料分析電腦軟體在質性研究中的應用〉。頁1-22,收錄在林本炫、何明修主編,《質性研究方法及其超越》。嘉義大林: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
林益仁,2006,〈「部落地圖」的社會意涵〉。頁6-22,收錄於《95年度客庄文化資源普查工作坊學員手冊》。臺北市:行政院客家委員會,2006年12月28-29日。
林吉洋,2008,〈「臺灣客家認同」與其承擔團體:臺灣客家公共事務協會(1990-1995)的發展與政治參與〉。頁370-400,收錄於張維安等編《多元族群與客家:臺灣客家運動20年》。新竹市:臺灣客家研究學會。
房學嘉,1994,《客家源流探奧》。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比較視野下的客家文化:以粵臺客家建築文化為重點分析〉。頁31-35,收錄於《全球視野下的客家與地方社會:第一屆臺灣客家研究國際研討會》。臺北市:行政院客家委員會,2006年10月29-30日。
松本一男,2007,《客家人的力量》。臺北縣深坑鄉:新潮社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周宗賢,2004,〈寫臺灣古蹟的前世與今生〉。頁3,收錄於李泰昌等編,《臺灣的古蹟:北臺灣》。臺北縣新店市:遠足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官有垣等,2008,《非營利組織的評估:理論與實務》。臺北市: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2007,〈文化社會運動篇〉。頁417-447,收錄於《臺灣客家研究概論》。臺北市:南天書局有限公司。
洪馨蘭,2007,〈族群意識的再現與策略:以旗美社大客家類課程為例(2001-2005)〉。頁127-158,收錄於丘昌泰、蕭新煌主編,《客家族群與在地社會:臺灣與全球的經驗》。臺北市:智勝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星火燎原工作室,2005a,《「客庄文化資源普查工作坊」:發現日常生活與文化行動工作坊手冊》。臺北市:行政院客家委員會,2005年9月30至10月2日。
---------,2005b,《「第二次客庄文化資源普查工作坊」:從發現到實現工作坊手冊》。臺北市:行政院客家委員會,2005年12月18-20日。
施正鋒,2000,《臺灣人的民族認同》。臺北市:前衛出版社。
---------,2007,〈認同政治篇〉。頁448-479,收錄於《臺灣客家研究概論》。臺北市:南天書局有限公司。
--------,2008,〈臺灣民主化過程中的客家運動〉。頁72-94,收錄於張維安等編《多元族群與客家:臺灣客家運動20年》。新竹市:臺灣客家研究學會。
施婉慧,2008,《竹田寶地:頓物庄的黃金歲月》。臺北市: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桃園縣九座寮文化協會,2004,《客家文化資源調查研習營學員手冊》。臺北市:行政院客家委員會,2004年7月2至7月4日。
桃園縣石觀音愛鄉會,2008,《97年度客庄文化資源普查工作坊研習手冊》。臺北市:行政院客家委員會,2008年4月29至5月1日。
徐大椿,1982,《樂府傳聲》。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
徐正光,1991,《徘徊於族群與現實之間》,臺北市:正中書局。
---------,2002,《臺灣客家族群史‧社會篇》。南投市:省文獻館。
---------,2007,《臺灣客家研究概論》。臺北市:南天書局有限公司。
徐源暄,2007,《觀音人與埤塘》。臺北市: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徐瑞珠,2004,《苗栗卓蘭客家話研究》。高雄市: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臺灣語言及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徐麗雯,2008,《公館家鄉寶:隘寮下的新故鄉》。臺北市: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高希均,2004,《八個觀念改善臺灣》。臺北市:天下遠見出版公司。
孫煒,2002,《公共政策與教育規劃:政府與非營利組織的人力資源管理》。臺北市:翰蘆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舒詩偉,2006,《客音.大隘ㄉㄚ ㄉ一 行八音》。臺北市: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胡幼慧,1996,《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臺北市:巨流出版社。
范麗娟,2004,〈深度訪談〉。頁83-122,收錄於謝臥龍主編,《質性研究》。臺北市:心理雜誌社。
許盈松,2004,《防救災與復建相關標準作業程序(SOP)手冊》。臺北市:交通部。
許雪姬等,2004,《臺灣歷史辭典》。臺北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張文亮,2006,《臺灣不能沒有客家人》。臺北市:文經出版社。
張光直,1988,《考古學專題六講》。板橋市:稻鄉出版社。
張承,2006,《管理實務與個案分析》。臺北市:鼎茂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張典婉,2004,《臺灣客家女性》。臺北市:玉山社。
張珣,2002,〈大甲社區的研究:以媽祖進香活動為例〉。頁265-302,收錄於陳文德、黃應貴主編,《「社群」研究的省思》。臺北市:中央研究院民族所。
張運宗,2004,《臺灣的園林宅第》。臺北縣新店市:遠足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張翰璧,2007,《東南亞女性移民與臺灣客家社會》。臺北市: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亞太區域研究專題中心。
邱彥貴、吳中杰,2001,《臺灣客家地圖》。臺北市:貓頭鷹出版社。
邱彥貴,2006,〈臺灣客家人口:一世紀(1905~2004)調查統計的初步檢討〉。頁13-14,收錄於《全球視野下的客家與地方社會:第一屆臺灣客家研究國際研討會》。臺北市:行政院客家委員會,2006年10月29-30日。
--------,2008,〈文化資產與客家文化〉。頁5-7,收錄於《97年度客庄文化資源普查工作坊研習手冊》。臺北市:行政院客家委員會,2008年4月29日至5月1日。
邱坤玉等,2007,《地圖上找不到的客家桃花源:六堆》。臺北縣新店市:野人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邱皓政,2006,《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SPSS中文視窗版資料分析範例解析》。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邱榮舉、謝欣如,2008,〈臺灣客家認同與客家發展〉。頁95-132,收錄於張維安等編《多元族群與客家:臺灣客家運動20年》。新竹市:臺灣客家研究學會。
曾年有,2004,《來自東勢莊》。臺北市: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曾純純,2005,《書寫客家生命:六堆鄉賢回憶錄》。臺北市:南天書局有限公司。
曾國棟,2003,《臺灣的碑碣》。臺北縣新店市:遠足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曾梓峰,2003,〈社會經濟與第三部門產業化〉。頁31-39,收錄於《研考雙月刊》,27(6)。
曾逸昌,2002,《客家概論 蛻變中的客家人》。臺北市:作者。
馮天蔚,2004,《桃園龍潭的客家莊佳安村》。臺北市: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黃子堯,2006,《臺灣客家運動-文化、權力與族群菁英》。臺北市:愛華出版社。
黃永達,2006,《客家諺語漫畫:諷世類》。臺北市:全威創意媒體股份有限公司。
黃卓權主編,2004a,《客路.古道古橋關西路》。臺北市: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2004b,〈談鄉土資料及其應用〉。頁36,收錄於《2004客家文化資源調查研習營學員手冊》。臺北市:行政院客家委員會,2004年7月2-4日。
---------,2004 b,〈鄉土史的田野訪問與口述歷史〉。頁37-47,收錄於《2004客家文化資源調查研習營學員手冊》。臺北市:行政院客家委員會,2004年7月2-4日。
黃宣範,1993,《語言、社會與族群意識:臺灣語言社會學的研究》。臺北市:文鶴出版有限公司。
黃榮村,2006,《智富學習:創造智慧的泉源》。臺北市:巨流圖書公司。
黃瑞祺,1986,《批判理論與現代社會學》。臺北市:中正紀念堂。
黃學堂主編,2004,《客情.東移池上客家情》。臺北市: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黃麗霞,2006,〈理論與實踐的場域─如何做文化資源普查〉。頁26,收錄於《95年度客庄文化資源普查工作坊學員手冊》。臺北市:行政院客家委員會,2006年12月28、29日。
單霽翔,2008,〈中國文物建築保護中的「不改變文物原狀」原則〉。頁5,收錄於《第一屆海峽兩岸南系古建藝術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縣板橋市:國立臺灣藝術大學,2008年11月25-26日。
黑幼龍,2004,《聰明擁有說服力》。臺北市:天下遠見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傅朝卿,2002,《國際歷史保存及古蹟維護憲章.宣言.決議文.建議文》。臺北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傅佩榮,2003,《管理自我的潛能 掌握三大智商:IQ、EQ、AQ》。臺北市:天下遠見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費孝通,1993,《鄉土中國與鄉土重建》。臺北市:風雲時代出版社。
莊文松,2008,《寶貝觀音:千水家鄉石觀音》。臺北市: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莊育振,2005,《桃園縣文化資產資料手冊》。桃園市:桃園縣文化局。
趙川明,2004,《客鄉.鹿野大原客為鄉》。臺北市: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楊千,1999,《領導初探》。臺北市:商業周刊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楊長鎮,2007,〈族群關係篇〉。頁389-416,收錄於《臺灣客家研究概論》。臺北市:南天書局有限公司。
楊國鑫,2005,〈現階段客家學的定位:從方法論的角度探討〉。頁11-42,收錄於《思與言:人文與社會科學雜誌》,43(2)。
溫仲良,2004,〈營造社區,也營造生活〉。頁62-67,收錄於《2004客家文化資源調查研習營學員手冊》。臺北市:行政院客家委員會,2004年7月2 -4日。
臺中縣石岡鄉石岡人家園再造協會,2006,《95年度客庄文化資源普查工作坊學員手冊》。臺北市:行政院客家委員會,2006年12月28-29日。
臺灣藍色東港溪保育協會,2007,《Discover發現竹田水鄉的滄桑與契機》。臺北市:客委會。
赫恪,2004,《大和志.一個村落的誕生》。臺北市: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廖倫光,2000,〈六堆冢土伯公形制與塚信仰初探〉。頁97-117,收錄於《客家文化研究通訊》,第三期。 中央大學客家研究中心。
---------,2004,《大漢溪流域的三峽莊》。臺北市: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廖秋娥,2006,《客族.縱谷關山尋客族》。臺北市: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廖郁雁,2007,《非營利組織執行客語政策之角色研究:以臺北市為例》。國立臺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碩士論文。
陳文玲,2008,《石岡好寶:石岡仔好客庄》。臺北市: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陳板,2007,〈社區營造篇〉。頁503-533,收錄於徐正光主編,《臺灣客家研究概論》。臺北市:南天書局有限公司。
陳運棟,1978,《客家人》。臺北市:東門出版社。
---------,1998,《臺灣的客家人》。臺北市:臺原出版社。
陳介英,2005,〈深度訪談在經驗研究地位之反思〉。頁117-127,收錄於齊力、林本炫編,《質性研究方法與資料分析》。嘉義大林: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
漢寶德,1999,《古蹟的維護》。臺北市:藝術家出版社。
劉佐泉,1991,《客家歷史與傳統文化》。河南:河南大學出版社。
劉益昌,1998,《藝文資源調查作業參考手冊:考古遺址類》。臺北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劉淑音,2008,〈以「貓、蝶」吉語為例:談吉祥圖案在裝飾表現深層涵意之運用〉。頁28-51,收錄於《第一屆海峽兩岸南系古建藝術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縣板橋市:國立臺灣藝術大學,2008年11月25-26日。
劉錦雲,1998,《客家民俗文化漫談》。臺北市:武陵出版有限公司。
劉還月,1996,《田野工作實務手冊》。臺北市:常民文化出版(吳氏總經銷)。
---------,1991,《臺灣民俗田野手冊‧行動導引卷》。臺北市:臺原出版社(吳氏總經銷)。
---------,1999,《臺灣客家風土誌》。臺北市:常民文化出版(吳氏總經銷)。
---------,2001,《臺灣客家族群史‧移墾篇》。南投市:省文獻館。
劉仲冬,1996,〈民族誌研究法及實例〉。頁173-193,收錄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第九章。臺北市:巨流出版社。
劉嘉元,2004,《營建工程設計與招標階段專案管理標準作業程序之研究》。臺北市:國立臺灣科技大學營建工程系碩士論文。
賴進貴等,2008,《數位典藏地理資訊 》。臺北市:臺大地理系。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臺北市:心理出版社。
蔡明坤、王淑慧,2005,《六堆內埔客家聚落伯公廟:美和、和興、內埔、內田、興南村為例》。臺北市:南天書局有限公司。
謝重光,1999,《客家源流新探》。臺北市:武陵出版有限公司。
鍾仁嫻主編,2004,《客土.九座寮戀戀風土》。臺北市: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2004,〈文化資源的運用與活動企劃〉。頁70-71,收錄於《2004客家文化資源調查研習營學員手冊》。臺北市:行政院客家委員會,2004年7月2-4日。
鍾寶珠主編,2004,《客藝.開拓吉安展師藝》。臺北市: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魏子強,2008,〈普查資料庫建檔與操作〉。頁38-39,收錄於《97年度客庄文化資源普查工作坊研習手冊》。臺北市:行政院客家委員會,2008年4月29日至5月1日。
蕭新煌,2000,《非營利部門:組織與運作》。臺北市:巨流圖書公司。
鄭軍,2008,〈福建地區建築裝飾表面的保護〉。頁22-27,收錄於《第一屆海峽兩岸南系古建藝術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縣板橋市:國立臺灣藝術大學,2008年11月25-26日。
鄭國珍,2008,〈閩系古建築專業名詞彙編:在古建維修上、制度上的價值與意義〉。頁6-10,收錄於《第一屆海峽兩岸南系古建藝術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縣板橋市:國立臺灣藝術大學,2008年11月25-26日。
薛雲峰,2008,《快讀臺灣客家》。臺北市: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顏亮一,2005,〈全球化時代的文化遺產:古蹟保存理論之批判性回顧〉。收錄於《地理學報》。42:1-24。
羅香林,1992,《客家研究導論》。臺北市:南天出版社。
羅烈師,2004,〈文化資源的紀錄、呈現與運用〉。頁52-55,收錄於《2004客家文化資源調查研習營學員手冊》。臺北市:行政院客家委員會,2004年7月2-4日。
---------,2006,《臺灣客家之形成:以竹塹地區無核心的觀察》。新竹市: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羅肇錦,2000,《臺灣客家族群史‧語言篇》。南投市:省文獻館。
---------,2007,〈客家話hu→f的深層解讀〉。頁289-304,收錄於丘昌泰、蕭新煌編,《客家族群與在地社會:臺灣與全球的經驗》。臺北市:智勝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嚴祥鸞,1996,〈參與觀察法〉。頁195-221,收錄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臺北市:巨流出版社。
二、英文部分
Babbie, E. 1998. The Practice of Social Research. NY: 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
Cohen, Jean L. 1985. “Strategy or Identity: New Theoretical Paradigm and Contemporary Social Movements,” Socilal Research , 52, pp. 663-716.
Dunsire, A. 1993. “Modes of Governance,” in J. Kooiman,ed., Modern Governance, London: Sage.
Edwards, Ⅲ, George C. 1980. Implementing Public Policy.Washington, DC: Congressional Quarterly Press.
Elmore, R. 1978. “Organizational Models of Social Program Implemention,” Public Policy, 26, pp.185-228.
Gupta, A., and J. Ferguson, 1997. Anthropological locations: Boundaries and Grounds of a field science.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New directions in ethnography.
Goggin, M. L., et al., 1990. Implementation Theory and Practice: Toward a Third Generation. Glenview, ILL: Scott, Foressman/Lettle, Brown Higher Education.
Harley, J. B., and Woodward, D. (eds) 1987. The history of cartography: Volum 1, cartography in prehistoric, ancient, and medieval Europe and Mediterranean.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Harrison, C. M., and J. Burgess. 1994. Social constructions of nature: A case study of conflicts over the development of rainham marshes. Transactions of the Institute of British Geographers, 19, pp.291-310.
Johnson, J. M., 2002. In-depth Interviewing. In Jaber F. Gubrium & James A. Holstein(eds):Handbook of Interview Research: Context and Method, London: Sage Publication, pp.103-119.
Kymlick, Will, and Wayne Norman. 2000. “Citizenship in Culturally Divided Societies: Issues, Contexts, Concept,” in Will Kymlicka, and Alan Patten, eds. Language Rights and Political Theor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p.1-41.
Klandermans, Bert. 1984. “Mobilization and Particiaption: Social Psychological Expansions of Resource Mobilization Theory,”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49(5), pp.583-600.
Klijn, E. H. 1997. “Policy Network: An Overview,” in Managing Complex Networks, Kickert, Klijn and Koppenjan, eds.,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pp.14-34.
Lipsky, M. 1980. Street-level Bureaucracy: Dilemmas of the individual in public services. New York: Russell Sage Foundation.
Marsh, David and Rhodes, R. A. W. 1992. Policy Networks in British Government. Oxford: Clarendon Press.
Minichiello V., Aroni, R., Timewell. E., & Alexander, L. 1996. In Depth Interviewing(2nd ed)South Melbourne: Addison Wesley Longman Australia Pty Limited.
Nakamura, Robert T. and Smallwood, Frank. 1980. The Politics of Policy Implementation.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Pressman, J. L. and Wildavsky, A. B. 1973. Implementation: How great expectations in washington are dashed in okaland.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man, Berkeley, Ca.
Roos, Johan, Roos Goran, Edvinsson Leif & Dragonetti, Nicola Carlo. 1998. Intellectual Capital : Navigating in the New Bussiness Landscape. New York :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Sabatier, Paul. 1988. “An Advocacy Coalition Model of Policy Change and the Role of Policy-Oriented Learning Therein,” Policy Sciences, 21, pp.129-168.
Snow, David A., Louis A. Zurcher, Jr. and Sheldon Ekland-Olson. 1980. “Social Networks and Social Movements: A Microstructural Approach to Differential Recruitment,”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45(4) , pp.787-801.
Weatherley, R. and Lipsky, M. 1977. “Street-Level Bureaucrats and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Implementing Special Education Reform,” Harvard Educational Review, Vol.47, No.2, May.
Weiss, Carol. 1977. Using Social Research in Public Policy Making. Lexington: D.C. Heath.
Worster, D. 1979. Nature's economy: A history of ecological ideas 2nd ed.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指導教授 張翰璧(Han-pi Chang) 審核日期 2009-7-17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