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85121006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19 、訪客IP:3.137.162.21
姓名 張淑英(Shu-Ying Chang)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中國文學系
論文名稱 漢代美學中形神觀念之研究
相關論文
★ 沈德潛《唐詩別裁集》之詩觀研究★ 說部與史部的辨證與互證-史家劉知幾(661-721)之
★ 「李杜論題」批評典範之研究★ 慈航普度-觀音感應故事敘事模式及其宗教義涵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至系統瀏覽論文 ( 永不開放)
摘要(中) 本論文對於漢代「形神」觀念的研究,將從美學的角度予以探討。研究在美學上漢代所認為的美,是美在形?還是美在神?形神之間是否存有關連性,以及對於人身或藝術的審美活動提出何種見解?

漢代的「形神觀」,大體說來,《淮南子》是強調神貴於形,即重神甚於重形;而董仲舒、揚雄、桓譚、王充等人則強調形與神兼重。因此所發展出來的美學意義,在人身審美活動上,《淮南子》重視的是人格所呈現出來的自然清淨之美,也就是體現天道的精神之美。至於董仲舒、揚雄等人,則重視人格內涵的道德仁義,並以此視為人格之美,並要求表現於外在的形貌須以儀表文采相符應。

此外在藝術審美活動上,主要從文學、繪畫、音樂三方面來作說明。就文學而言,「形」指文字修辭、章句結構等文學形式,「神」指文章所呈現出的精神氣貌或指作者的人格精神。對此揚雄與王充肯定文學形式上的形華之美,認為在內容合乎法度的基礎下,文辭應重視雕琢。此外董仲舒、揚雄、王充更強調作品精神的道德意涵以及作者真實情感的表達,並認為文學精神的「真」美,其依據是創作者主體須具有道德修養,如此所顯現之「真」才能適中而不致於過度濫情。在繪畫上,「形」指畫中所描繪的線條、色彩、佈局等形像,而「神」指圖像所呈現出的神采氣韻。漢代思想家重視繪畫的「真實」之美,《淮南子》認為創作者在描繪圖像時,不需要巨細靡遺地畫出各個部分,而應該以掌握人物的精神生氣為主。因此對一幅畫的審美判斷,注重人物神韻的表現,而非形貌上的真實。至於王充,雖然同樣重視真實之美,不過王充注意的是所畫事物的客觀真實性,而不能加入任何人為的想像或虛構的成分。最後在音樂上,「形」指音階、節拍、調性等音樂形式,「神」則指作品中的意味,或作家的情感。董仲舒認為形式上以雅正適中的音色為最美,桓譚更明確指出以琴音最能表現適中之美,此外董仲舒更指出音樂作品的精神之美在於表現王者功德所產生的中和。
關鍵字(中) ★ 藝術
★ 人格美
★ 形體美
★ 藝術審美活動
★ 人身審美活動
★ 美學
★ 漢代
★ 形神
關鍵字(英)
論文目次 漢代美學中形神觀念之研究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形神」論題研究成果的檢討 1

第二節 研究動機、方法及目的 4

第三節 論題義涵之界定 6

第二章 漢代形神觀念之背景 9

第一節 先秦時代的形神觀 9

一 「形」、「神」釋義 9

二 先秦在哲學上的形神觀 15

三 先秦美學上的形神觀之一──以「人身」為審美對象 21

四 先秦美學上的形神觀之二──以「藝術」為審美對象 26

第二節 漢代的思想背景 33

一 哲學思想上的發展 33

(一)道家思想 33

(二)儒家與天人相應思想 35

(三)讖緯之學 39

二 美學思想上的發展 41

(一)道家美學 41

(二)儒家美學 42

第三章 漢代形神觀概述 45

第一節 道家形神觀 45

第二節 儒家形神觀 50

一 董仲舒 50

二 司馬談 53

三 揚雄 54

四 桓譚 55

五 王充 56

第四章 漢代形神觀在「人身審美活動」上的意義 61

第一節 形體美 61

一 形貌之美 61

(一)客觀性 61

(二)多元性 64

(三)相對性 67

二 修飾之美 69

(一)增益形貌之美 69

(二)道德的表徵 71

第二節 人格美 75

一 「人格美」的理想內涵 75

(一)自然清淨的「人格美」 75

(二)道德仁義的「人格美」 79

二 「人格美」的特質 83

(一)道家「人格美」的特質 83

1. 純粹主體性 83

2. 自然素樸 84

3. 神妙 86

4. 自由 87

(二)道家與儒家「人格美」的和諧特質 89

三 「人格美」的表現 91

四 「人格美」與「形體美」的優先問題 92

(一)「形體美」與「人格美」兼備 93

(二)「人格美」優於「形體美」 96

第五章 漢代形神觀在「藝術審美活動」上的意義 99

第一節 藝術形式之美 99

一 形華之美 100

二 形真之美 109

三 形和之美 111

第二節 藝術精神之美 113

一 「神」以真實為美 114

二 「神」以道德為美 122

三 「神」以中和為美 124

第三節 藝術形式與精神的融合表現和審美價值 125

一 藝術形式之美與藝術精神之美的融合表現 125

二 藝術形式與精神的審美價值 127

(一)貴在傳神 127

(二)形神兼重 128

第六章 結論 133

參考書目 135
參考文獻 形體美的發現─中西形體審美意識一、古籍原典

甲類:

《史記》司馬遷,台北:鼎文書局,1991年5月十一版。

《漢書》班固,北京:中華書局,1964年11月第一版第二次印刷。

《淮南鴻烈集解》劉文典撰,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2年10月再版。

《淮南子譯注》陳廣忠注譯,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6年11月第一版 第四次印刷。

《春秋繁露注》清?凌曙注,台北:世界書局,1989年10月四版。

《春秋繁露義證》清?蘇輿校注,台北:河洛圖書出版社,1974年3月一 版。

《春秋繁露》盧文弨,台灣:中華書局,抱經堂校刊本,1984年5月四版 。

《春秋繁露校釋》鍾肇鵬主編,山東:山東友誼出版社,1994年12月第一 版第一次印刷。

《春秋繁露今註今譯》賴炎元註譯,台北:商務印書館,1992年11月初版 第三次印刷。

《揚子法言》揚雄,台北:商務印書館四部叢刊初編縮本影印石研齋翻宋 治平監本。

《法言義疏》汪榮寶撰,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3月第一版。

《太玄經》揚雄撰、司馬光集注,台北:中華書局據明刻本校刊,1983年 12月四版。

《太玄闡密》清?陳本禮撰,台北:藝文印書館。

《桓子新論》清?嚴可均校輯《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台北:中 文出版社。

《桓子新論》桓譚,台北:藝文印書館,百部叢書集成影印指海輯錄。

《論衡》王充,台北:中華書局四部備要本。

《論衡校釋》黃暉撰,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11月第一版第三次印刷。

《論衡集解》劉盼遂撰,台北:世界書局,1976年4月三版。

《論衡》袁華忠、方家常譯注,台北:臺灣古籍出版社有限公司,1997年 8月初版一刷。

乙類:

《論語集解》何晏集解,台北:藝文印書館,影印嘉慶二十年重刊宋本論 語注疏本。

《孟子》孟子,台北:藝文印書館,影印重刊宋本孟子注疏本。

《周易正義》十三經注疏本,台北:中華書局據阮刻本校刊,1986年8月 五版。

《禮記正義》十三經注疏本,北京:中華書局,1957年重印。

《新譯禮記讀本》姜義華注譯,台北:三民書局,1997年10月初版。

《春秋公羊傳》十三經注疏本,台北:藝文印書館。

《尚書正義》十三經注疏本,台北:藝文印書館。

《老子》李耳撰、王弼注,台北:中華書局,據華亭張氏本,1996年2月 十二版一刷。

《莊子》郭象注,台北:藝文印書館,1983年6月四版。

《莊子集解》清?郭慶藩集釋,台北:貫雅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1年9 月初版。

《荀子集解》清?王先謙集解,台北:世界書局,1987年3月十一版。

《王弼集校釋》樓宇烈校釋,台北:華正書局,1992年12月初版。

《弘明集》梁?釋僧祐撰,上海:商務印書館,縮印明刊本。

二、現代學術論著

甲類:中國學術論著

總論

《中國哲學史》勞思光,台北:三民書局,1993年8月增訂七版。

《中國哲學思想史──兩漢、南北朝篇》羅光,台北:學生書局,1978年 11月初版。

《中國哲學史》王邦雄、岑溢成、楊祖漢、高柏園編著,台北:國立空中 大學,1995年8月初版。

《中國學術思想史》林啟彥,台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1994年1月一版 。

《中國古代思想史論》李澤厚,台北:谷風出版社。

《中國哲學史新編》馮友蘭,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9月第一版第一 次印刷。

《中國哲學史大綱》蔡仁厚,台北:學生書局,1995年9月初版三刷。

《中國哲學邏輯結構論》張立文,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9年7 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中國哲學範疇導論》葛榮晉,台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1993年4月 初版一刷。

《哲學概論》(上)(下)唐君毅,台北:學生書局,1985年10月全集校 訂版。

《中國哲學原論─原道篇卷二》唐君毅,台北:學生書局,1985年10月全 集校訂版。

《人生之體驗續編》唐君毅,台北:學生書局,1984年7月全集校訂版。

《中華人文與當今世界》唐君毅,台北:學生書局,1984年7月全集校訂 版。

《生命存在與心靈境界》唐君毅,台北:學生書局,1984年7月全集校訂 版。

《才性與玄理》牟宗三,台北:學生書局,1993年2月修訂八版。

《中國美學史》葉朗,台北:文津出版社,1996年1月初版一刷。

《中國美學史大綱》葉朗,台北:滄浪出版社,1986年9月初版。

《中國美學思想史》第一卷,敏澤,濟南:齊魯書社,1987年7月第一版 。

《中國古代美學思想》馮滬祥,台北:學生書局,1990年2月初版。

《中國藝術精神》徐復觀,台北:學生書局,1992年7月初版第十一次印 刷。

《中國古代美學範疇》曾祖蔭,台北:丹青圖書有限公司,1987年4月初 版。

《現代美學體系》葉朗,台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1993年8月一版一刷 。

《美從何處尋》宗白華,台北:駱駝出版社,1987年6月一版一刷。

《華夏美學》李澤厚,台北:三民書局,1996年9月初版。

《美學論集》李澤厚,台北:三民書局,1996年9月初版。

《美學四講》李澤厚,台北:三民書局,1996年9月初版。

《美學再出發》朱光潛,台北:丹青圖書有限公司。

《文藝心理學》(上)(下)朱光潛,台北:金楓出版有限公司,1987年 8月初版。

《中國美學的開端》葉朗,台北:金楓出版有限公司,1987年7月初版。

《比色物興與情景交融》蔡英俊,台北:大安出版社,1995年3月一版三 刷。

《新談藝錄》劉文潭,台北:中華書局,1992年9月四版二刷。

《六朝情境美學》鄭毓瑜,台北:里仁書局,1997年12月31日初版。

《神與物遊》成復旺,台北:商鼎文化出版社,1992年4月1日初版。

《充實與虛靈》曾昭旭,台北:漢光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2月 10日初版。

《美學在台灣的發展》龔鵬程編著,嘉義:南華管理學院,1998年8月出 版。

《比較》王德勝,廣西:廣西人民出版 社,1993年4月第一版。

《論美與美感》朱光潛編譯,台北:東美出版社,1983年10月。

《審美心理描述》滕守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5年。

《古代文藝美學論稿》張少康,台北:淑馨出版社,1989年11月出版。

《文化符號學》龔鵬程,台北:學生書局,1992年8月初版。

《審美三論》姚一葦,台北:開明書店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1月初版。

《談藝錄》錢鍾書,香港:龍門書店,1965年8月初版。

《審美主客體》陸貴山,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9年11月第一版 第一次印刷。

《文藝美學原理》杜書瀛,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2年10月第一 版。

《和─中國古典審美理想》袁濟喜,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9年 10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中國自然美學思想探源》魏士衡,北京:中國城市出版社,1994年8月 第一版第二次印刷。

《中國藝術學》彭吉象,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12月第一版第一 次印刷。

《自然?雄渾》蔡鐘翔、曹順慶,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6年10 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中國文學理論史》蔡鐘翔、黃保真、成復旺,台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 公司,1993年12月初版一刷。

《中國文學批評史》郭紹虞,台北:藍燈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 9月出版。

《中國文學史》(上冊)葉慶炳,台北:學生書局,1990年9月二刷。

《中國文學發展史》劉大杰,台北:華正書局有限公司,1991年7月出版 。

《談文學》朱光潛,台北:大夏出版社,1999年2月再版。

《文學與美學》龔鵬程,台北:業強出版社,1995年1月修訂版一刷。

《中國文學理論》杜國清譯、劉若愚著,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3 年11月初版第四刷。

《文學概論》王夢鷗,台北:藝文印書館,1991年8月四版。

《六朝文學觀念叢論》顏崑陽,台北:正中書局,1993年2月初版。

《漢魏六朝文學論集》廖蔚卿,台北:大安出版社,1997年12月第一版第 一刷。

先秦

《先秦儒家美學論集》龔道運,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3年2月初版。

《先秦美學史》(上)(下)李澤厚、劉綱紀,台北:金楓出版有限公司 ,1987年7月初版。

《先秦諸子美學思想述評》施昌東,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12月第一版 第二次印刷。

《先秦審美觀念研究》彭亞非,北京:語文出版社,1996年6月第一版第 一次印刷。

《周易陰陽八卦說解》徐志銳,台北:里仁書局,1995年5月31日初版三 刷。

《莊老通辨》錢穆,台北:三民書局,1973年8月再版。

《莊子藝術精神析論》顏崑陽,台北:華正書局有限公司,1985年7月初 版。

漢代

《兩漢思想史》徐復觀,台北:學生書局,1993年9月初版第五刷。

《漢代思想史》金春峰,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7年4月第一版 。

《漢代哲學》周紹賢,台北:中華書局,1983年2月初版。

《兩漢美學史》李澤厚、劉綱紀,台北:金楓出版有限公司,1987年7月 初版。

《漢代美學思想述評》施東昌,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7月第一版。

《兩漢文學理論之研究》朱榮智,台北:聯經出版社,1982年12月初版第 二次印行。

《董仲舒》韋政通,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3月再版。

《淮南子》李增,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7月初版。

《揚雄及其太玄》鄭萬耕,台北:藍燈文化事業,1992年9月出版。

《揚雄》陳福濱,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3月初版。

《楊子法言研究》蘭秀隆,台北:文津出版社,1989年4月出版。

《桓子新論研究》董俊彥,台北:文津出版社,1989年9月出版。

《王充學術思想述評》陳正雄,台北:文津出版社,1987年12月出版。

《王充》林麗雪,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1年9月初版。

乙類:西方學術論著

《西方美學史》(上)(下)朱光潛,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5年5 月第二版第12次印刷。

《西方美學導論》劉昌元,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5年11月第二版 第二刷。

《西洋六大美學理念史》Wtadystaw Tatariwicz著、劉文潭譯,台北:聯 經出版事業公司,1989年10月初版。

《西洋古代美學》W. Tatarkiewicz著、劉文潭譯,台北:聯經出版社, 1983年第二次印行。

《當代西方美學》朱狄,台北:谷風出版社,1988年12月第一版。

《西方審美觀源流》丁楓主編,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1992年9月第一 版。

《美學》黑格爾著、朱孟實譯,台北:里仁書局,1981年5月。

《判斷力批判》康德著、宗白華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87年2月第一 版第四次印刷。

《現實主義的美學》朱光潛,台北:金楓出版有限公司,1991年4月再版 。

《西方形式美學─關於形式美學的研究》趙憲章主編,上海:上海人民出 版社,1998年4月第一版第二次印刷。

《文學論》韋勒克等著、王夢鷗等譯,台北:志文出版社,1996年11月再 版。

《音樂美學》張洪模主編,台北:洪葉出版社,1993年12月初版一刷。

三、工具書

《說文解字注》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台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 限公司,1991年8月增訂八版。

《玉篇》南朝梁?顧野之撰,台北:藝文印書館。

《經典釋文》唐?陸德明撰,台北:鼎文書局,1975年3月再版。

《淵鑑類函》清?張英撰,清康熙四十九年刻本,台北:新興書局有限公 司,1978年3月出版。

《淮南子逐字索引》劉殿爵主編,台北:商務印書館,1993年10月初版,《先秦兩漢古籍逐字索引叢刊?第一輯》。

《春秋繁露逐字索引》劉殿爵主編,香港:商務印書館,1994年5月第一 版,《先秦兩漢古籍逐字索引叢刊?第一輯》。

《論衡索引》程湘清、楊克定、馮春田、張鴻魁、張普、楊健霑、盧元孝 編,北京:中華書局,1994年4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西洋哲學辭典》布魯格編著、項退結編譯,台北:華香園出版社,1998 年4月增訂二版。

《中國哲學辭典》韋政通編著,台北:水牛圖書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94 年3月20日初版三刷。

《美學辭典》王世德主編,台北:木鐸出版社,1987年12月初版。

《美學百科全書》李澤厚、汝信名譽主編,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 版,1990年12月第一版。

四、期刊論文

甲類:形神理論

〈論中國古代文論中的“神”〉陳良運,收錄於《上海社會科學院學術季 刊》1988年第4期(總第16期)。

〈走出「形神」論研究的誤區〉葉太平,收錄於《大陸雜誌》第九十三卷 第一期,1996年7月。

〈「形─氣─神」中國人獨特的美學思維〉陳昌明,收錄於《國文天地》 9卷9期,1994年2月。

〈以形傳神與以形現形──中西方藝術?美學的區別之一〉王可平,收錄 於《中國文化月刊》1991年8月第137期。

〈由六朝文藝理論中言意之辯及形神思想談六朝的藝術再創造觀〉杜方立 ,收錄於《問學集》第六集,1996年12月。

〈中國哲學中之形神論及其問題〉劉見成,收錄於《中國文化月刊》1995 年1月第183期。

〈中國哲學中之形神論思想(一)〉劉見成,收錄於《中國文化月刊》1995 年2月第184期。

〈王充的形神論思想及其社會義涵〉劉見成,收錄於《中國文化月刊》 1997年3月第204期。

〈《黃帝內經》的形神論思想〉劉見成,收錄於《中國文化月刊》1997年 5月第206期。

〈形神與生死─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形神之爭〉劉見成,收錄於《中國文化 月刊》1997年7月第208期。

〈魏晉形體美試論〉莊耀郎,收錄於《文學與美學》第六集,淡江大學中 文研究所主編,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5年10月初版。

〈神似溯源〉張少康,收錄於《古典文藝美學論稿》,台北:淑馨出版社 ,1989年11月出版。

乙類:漢代思想

〈《淮南子》中的人學思想〉袁信愛,收錄於《哲學與文化》二十三卷第 八期,1996年8月。

〈《淮南子》之人生修養論研究〉劉醇鑫,收錄於《輔大中研所學刊》第 三期,1994年6月。

〈《淮南子》的整體和諧說─試析《淮南子》「和」、「天和」、「太和 」之意〉簡松興,收錄於《輔大中研所學刊》第五期,1995年9月。

〈《淮南子》的天地演化說〉溫韌,收錄於《中國文化月刊》1995年4月 第186期。

〈董仲舒的天論〉羅光,收錄於《哲學與文化》第十五卷第六期,1988年 6月。

〈漢代文藝的特徵與王充“真美”觀的意義〉王鍾陵,收錄於《古代文學 理論研究》第十七輯,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5月第一版第一次 印刷。

〈論王充的文藝思想〉張少康,收錄於《古典文藝美學論稿》,台北:淑 馨出版社,1989年11月出版。

丙類:美學理論

〈論先秦儒家美學的中心觀念與衍生意義〉顏崑陽,收錄於《文學與美學 》第三集,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主編,台北:文史哲出版社, 1992年10月初版。

〈自然〉顏崑陽,收錄於《文訊月刊》19期(台北:文訊月刊雜誌社), 1985年8月。

〈論老子“道法自然”說的美學內涵及意義〉靳青萬、趙國乾,收錄於《 美學》1995年7期。

〈論莊子的文藝思想及其影響〉張少康,收錄於《古典文藝美學論稿》, 台北:淑馨出版社,1989年11月出版。

〈開出「生命美學」的領域〉李正治,收錄於《國文天地》9卷9期,1994 年2月。

〈人文美學的面向〉龔鵬程,收錄於《文學與美學》第六集,淡江大學中 文研究所主編,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5年10月初版。

〈六朝文學審美論探究〉鄭毓瑜,收錄於《中外文學》第二十一卷第五期 。

〈審美活動中理解、認識的特點之一──悟〉劉瀚平,收錄於《文學與美 學研討會論文集》,淡江大學中文研究所主編,台北:文史哲出版社 ,1990年10月初版。

〈打開環狀結構的秘密──審美活動中主客關係的分析〉許明,收錄於《 文學與美學研討會論文集》,淡江大學中文研究所主編,台北:文史 哲出版社,1990年10月初版。

〈審美感與人類其它情感〉胡家祥,收錄於《美學》1995年7期。

〈現代美學應該研究什麼─兼談美學研究的對象〉勞承萬,收錄於《美學 》1995年7期。

〈中國古代生命美學初探〉余福智,收錄於《美學》1996年7期。

〈自然美與自由〉張玉能,收錄於《美學》1997年7期。

〈物境?意境?情境─中國古典美學邏輯發展大綱〉楊存昌,收錄於《美 學》1997年9期。

〈情景雙收:審美意象的深層結構讀解〉吳風,收錄於《美學》1997年11 期。

五、學位論文

《六朝形神思想與審美觀念》周靜佳,台灣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1989年。

《六朝美學中的形神思想之研究》呂昇陽,中央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1992年。

《中國哲學家論形神問題所用比喻的研究》蘭華琍,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1993年。

《桓譚「形神思想」的研究》林迺仁,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1995年。

《東晉南北朝的形神問題》賈忠婷,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 年。

《王充形神思想研究》朱麗秀,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年6 月。

《形神理論與北宋的題畫詩》林翠華,成功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1996年。

《形、氣、神對人的理解─中國哲學中形神論思想之研究》劉見成,東海 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6年。
指導教授 張夢機 審核日期 2012-1-1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