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88125002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28 、訪客IP:18.227.105.164
姓名 洪國智(Hung-kuo Chih)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歷史研究所
論文名稱 中華婦女反共抗俄聯合會在台慰勞工作之研究(1950-1958)
相關論文
★ 陸軍第一士官學校教育之研究—以常備士官班為例(1965-1985年)★ 李國鼎與台灣產業經濟
★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之研究★ 中共經濟特區之研究(1980-1992)
★ 中共十一大及其後續發展之研究★ 毛澤東人口政策之研究
★ 毛澤東時期陳雲角色之研究★ 華國鋒之研究
★ 抗戰前期廖承志與八路軍駐香港辦事處之研究(1938-1941)★ 張聞天與中共早期黨內鬥爭之研究(1925-1945)
★ 中共建國初期治理西藏之研究(1949-1959)★ 王稼祥與中共早期黨內鬥爭(1931-1945)
★ 中共治理新疆與生產建設兵團前期發展之研究(1949-1966)★ 「文革」時期樣板戲之研究
★ 「農業學大寨」運動之研究(1964-1980)★ 中共建國初期的「東北王」-高崗的崛起與沒落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摘要
「婦聯會」長久以來以服務軍人的形象而令社會大眾印象深刻,然而該會為何會選擇以軍人為主要的服務對象?且到底又推動了多少具體的服務軍人的工作?這些工作存在的目的為何?工作透過這個婦女組成的團體執行起來又彰顯出何種婦女形象?這些都賴於透過早期中華婦女反共抗俄聯合會的研究來加以探討。本文研究旨在回顧與探討一九五○年至一九五八年中華婦女反共抗俄聯合會在台灣所推動的慰勞工作,並嘗試以國家和「婦聯會」慰勞工作間的互動關係為討論脈絡,進一步深入地掌握工作的存在目的與意義。
一九四九年國府遷台,基於維繫政權與穩固對台統治的目的,於是以「反共抗俄」戰爭的目標為號召,並由上而下運作帶動總動員風氣,在報國至上的名義下提出全民動員的構想,而中華婦女反共抗俄聯合會(婦聯會)則是在這股報國不分男女的風潮中,以婦女動員為宗旨而成立的婦女組織。組織與工作方向上,婦聯會的組織乃是以總會為最高領導機構,並負責決策及主導工作的推動。為了擴大組織以及方便工作的推動,婦聯會於是以依附軍政、學校等國家機構發展組織。在工作重點方面,該會選擇以軍人為主要的服務對象,而此工作背景似乎是因為一九四九年國府遷台前後移入的大批軍人亟待安置與掌握,於是在鼓舞士氣之餘也間接地藉由軍人的服務協助政權的鞏固。
實際的慰勞工作方面,軍人部分重要的工作有:縫製征衣、為傷殘軍人裝設義肢以及各類勞軍活動。軍眷部分:以解決住的問題而推動的籌設軍眷住宅、提供免費牛奶的牛奶供應站,以及基於對軍眷教育的重視而設置,包括育幼院、托兒所和軍人子弟獎學金等諸多舉措。這些工作得以順利推動,國家積極配合是個相當重要的因素。而每項工作的推動除了具備施惠服務的特色外,工作本身也常存在著教化意圖,其中最基本的教化訴求就是傳達婦女該迎合國家需求,並在自我犧牲下完成敬軍報國的任務。再者,婦聯會推動慰勞工作的同時所反映的婦女形象,基本上就是以吻合國府對婦女角色的期待為出發,強調在「家為國本」的大原則下,家國責任必須雙肩扛,以及鼓勵女性為家國犧牲的「賢妻良母」,這種婦女形象本質上並未擺脫傳統對婦女角色的刻板認知。也因此,往後當台灣社會開始走向重視喚醒女性主體意識以及婦女權益爭取之路時,以報國為宗旨的婦聯會只能以服務軍人這個工作傳統在歷史上留下令人深刻的印象。
關鍵字(中) ★ 婦聯會
★ 宋美齡
★ 皮以書
★ 慰勞工作
★ 軍人
★ 軍眷
關鍵字(英)
論文目次 目 錄
緒論………………………………………………………………………1
第一章 中華婦女反共抗俄聯合會在台成立背景與經過...………....11
第一節 成立背景……………………………………………………………..11
第二節 醞釀與成立經過……………………………………………………..27
第二章 創會宗旨、組織及慰勞工作方向的構想……………………41
第一節 創會宗旨……………………………………………………………..41
第二節 組織…………………………………………………………………..50
第三節 以勞軍為主…………………………………………………………..75
第三章 重要慰勞工作的推動………………………………………...92
第一節 針對軍人的慰勞工作………………………………………………..92
第二節 針對照顧軍眷生活的工作…………………………………………139
第四章 慰勞工作推動目的評析…………………………………….172
第一節 反共目標與勞軍……………………………………………………172
第二節 慰勞工作與家國責任下的婦女角色………………………………178
第三節 報國至上背景下的婦女角色………………………………………199
結論……………………………………………………………………206
附錄……………………………………………………………………209
附錄一:中華婦女反共抗俄聯合會章程……………………………………..209
附錄 二:中華婦女反共抗俄聯合會分會支會組織章程……………………211
附錄 三:中華婦女反共抗俄聯合會主任委員宋美齡於成立大會致詞…….212
參考書目………………………………………………………………214
參考文獻 參考書目
壹、中文參考資料
一、 《中華婦女》各文的出版資料
〈中國國民黨建立與婦女運動〉,《中華婦女》,1955.1,5:5。
〈中華民國各界慶祝四十三年度婦女節大會手冊〉,《中華婦女》,1954.3,4:7。
〈中華民國各界慶祝四十三年婦女節大會宣言〉,《中華婦女》,1954.3,4:7。
〈中華婦女反共抗俄聯合會四十二年度工作紀要〉,《中華婦女》,1954.5,4:9。
〈夫人仁德澤被傷患遺孤〉,《中華婦女》,1955.2,5:6。
〈主任委員 蔣夫人訓詞〉,《中華婦女》,2000.6,50:2。
〈主任委員蔣夫人手諭〉,《中華婦女》,1959.5,9:9。
〈血淚交流•手足情深-記本會迎接義士,慰問義士,歡迎義士入營情況〉,《中華婦女》,1654.5,4:8.9。
〈告自由中國婦女同胞書〉,《中華婦女》,1954.3,4:7。
〈告海內外婦女同胞書〉,《中華婦女》,1957.5,7:9.10。
〈泱泱中華•天賜聖賢-記本會慶祝 總統華誕〉,《中華婦女》,1943.12,4;4。
〈婦聯動態〉,《中華婦女》,1952.9,3:1。
〈創刊獻詞〉,《中華婦女》1950.7.15,創刊號。
〈熱烈響應捐建住宅的號召〉,《中華婦女》,1956.6,6:10。
〈戰鬥的婦聯-本會五週年紀念對大陸婦女廣播〉,《中華婦女》,1955.6,5:10。
中華婦女反共抗俄聯合會三月來工作概況〉,《中華婦女》,1950.7.15,創刊號。
方瑩,〈現階段政治主張和我們婦女的任務〉,《中華婦女》,1950.11,1:5。
王國秀,〈婦女應走向何處去-走向社會?抑走回家庭〉,《中華婦女》,1950.10,1:4。
包一民,〈蔣夫人與中國婦女〉,《中華婦女》,1954.3,7:4。
古柏,〈婦聯陸軍分會工作概況〉,《中華婦女》,1950.10,1:4。
左玖瑜,〈論婦女運動之途徑〉,《中華婦女》,1951.3,1:9。
弘農,〈縫征衣〉,《中華婦女》,1952.9,3:1。
弘農,〈縫征衣小鏡頭〉,《中華婦女》,1952.12,4:3。
弘農,〈縫征衣拾零〉,《中華婦女》,1951.9,2:1。
弘農,〈縫征衣拾零〉,《中華婦女》,1952.11,3:3。
弘農,〈縫征衣拾零〉,《中華婦女》,1955.4,5:8。
弘農,〈縫征衣集錦〉,《中華婦女》,1953.7,3:11。
弘農,〈縫征衣集錦〉,《中華婦女》,1954.6,4:10。
弘農,〈縫征衣瑣聞〉,《中華婦女》,1954.12,5:4。
弘農,〈縫征衣瑣聞〉,《中華婦女》,1955.10,6:2。
弘農,〈縫征衣瑣聞〉,《中華婦女》,1955.11,6:3。
弘農,〈縫征衣瑣聞〉,《中華婦女》,1955.5,5:9。
弘農,〈縫征衣瑣聞〉,《中華婦女》,1955.6,5:10。
弘農,〈縫征衣雜景〉,《中華婦女》,1953.9,4:1。
弘農,〈縫征衣麟爪〉,《中華婦女》,1953.6,3:10。
弘農,〈縫製征衣〉,《中華婦女》,1952.10,3:2。
本刊記者,〈祖國的溫馨-婦聯會南下慰勞越南歸國忠貞軍眷速寫〉,《中華婦女》,1953.6,3:12。
本會組訓組,〈成功新村牛乳站記〉,《中華婦女》,1956.10,7:2。
皮以書,〈以服務工作歡迎偉大的軍人節〉,《中華婦女》,1955.9,6:1。
皮以書,〈家庭婦女對於社會的貢獻〉,《中華婦女》,1955.12,6:4。
皮以書,〈婦聯七週年〉,《中華婦女》,1957.5,7:9、10。
皮以書,〈婦聯四週年〉,《中華婦女》,1954.5,4:8、9。
皮以書,〈婦聯第六年〉,《中華婦女》,1956.5,6:9。
皮以書,〈試論當前台灣的婦女運動〉,《中華婦女》,1950.7,創刊號。
皮以書,〈敵我之婦運工作-皮總幹事對中興婦訓班全體同學演講詞全文〉,《中華婦女》,1954.8,12:4。
任芳齡,〈婦聯「空軍分會」成立經過及工作實現〉,《中華婦女》,1950.9,1:3。
光玉,〈下半年工作總結(下)〉,《中華婦女》,1957.3,7:7。
光玉,〈下半年工作總結(上)〉,《中華婦女》,1957.2,7:6。
光玉,〈決定性的一年(下)-婦聯總會四十四年重要工作紀實〉,《中華婦女》,1957.3,6:7。
光玉,〈軍眷住宅督工行〉,《中華婦女》,1957.1,7:5。
光玉,〈國慶勞軍誌盛〉,《中華婦女》,1956.10,7:3。
光玉,〈壽人壽國-記本會以實際行動慶祝 總統七秩華誕〉,《中華婦女》,1956.12,7:2。
光玉,〈蔣夫人號召籌建軍眷住宅新村簡介〉,《中華婦女》,1957.5,7:9、10。
光玉,〈蔣夫人籌建軍眷住宅紀實-九三軍人節婦聯獻禮〉,《中華婦女》,1956.9,7:1。
冰樵,〈婦女反共抗俄的洪流〉,《中華婦女》,1951.1,1:7。
冰樵,〈孺慕良殷-記婦聯會招待旅菲華僑台灣考察團〉,《中華婦女》,1950.9,1:3。
君皖,〈工作剪影〉,《中華婦女》,1952.10,3:2。
李忠秀,〈婦聯二村頌〉,《中華婦女》,1958.6,8:10。
李青來,〈中華婦女月刊概況〉,《中華婦女》,《中華婦女》,1956.5,6:9,頁16。
李萼,〈偉大的號召-記本會籌建軍眷住宅情況〉,《中華婦女》,1956.7,6:10。
李萼,〈雲情萬里〉,《中華婦女》,1957.2.10,7:6。
李萼,〈親情似海•愛心無綿-記 蔣夫人收養魯氏孤兒及本會歡迎慰勞滇緬邊區回國弟兄暨眷屬〉,《中華婦女》,1954.1,5:4。
沈慧蓮,〈七年來縫製征衣工作的體驗和感想〉,《中華婦女》,1957.5,7:9、10。
沈慧蓮,〈四年來的征衣縫製工作〉,《中華婦女》,1954.5,4:8、9。
沈慧蓮,〈縫征衣工作六年來的回顧〉,《中華婦女》,1956.5,6:9。
宛,〈我們的兒童樂園〉,《中華婦女》,1952.10,3;2。
芳,〈南下二日-記婦聯會左營、高雄、屏東、鳳山、岡山慰問風災受害軍民〉,《中華婦女》,1952.12,3:4。
邵力毅,〈辛苦的耕耘 豐盈的收穫-記本會籌建地二期軍眷住宅驗收成果〉,《中華婦女》,1958.7,8:11。
邵力毅,〈獎勵優秀的軍人子女-記本會設置「軍人子女獎學金」及辦理情形〉,《中華婦女》,1958.9,9:1。
阿德佩,〈自由衛士之家〉,《中華婦女》,1957.4,7:8。
姚令嫻,〈知識婦女應有的責任-紀念「三八」婦女節而作〉,《中華婦女》,1951.3,1:9。
宣傳組,〈熱鬧的八月〉,《中華婦女》,1956.9,7:1。
柳絲,〈簡介本會附設華興育幼院〉,《中華婦女》,1961.11,12:3。
洪再恩,〈菲橋激起了捐建軍眷住宅熱潮-碧濤女子籃球隊訪菲一大供獻〉,《中華婦女》,1956.10,7:2。
流螢,〈模範眷區-婦聯一村〉,《中華婦女》,1958.12,9:4。
禹韻涓,〈六年來辦理本會總務的回憶〉,《中華婦女》,1956.5.17,6:9。
梁中銘,〈為甚麼要敬軍〉,《中華婦女》,1955.9,6:1。
清瑤,〈殘而不廢運動紀實〉,《中華婦女》,1954.10,5:2。
莫希平,〈家庭是婦女的終身職業嗎?-讀「陳素卿的死」後就教曾虛白先生〉,《中華婦女》,1950.9,1:3。
陳淑貞,〈哇塞,我長大了!惠幼托兒所第49屆畢業典禮〉,《中華婦女》,2001.9,51:3。
陳湄泉,〈台中市的婦聯分會〉,《中華婦女》,1950.8,1:2。
陳蘭心,〈全國婦女一致奮起〉,《中華婦女》,1950.9.,1:3。
楊夢茹,〈婦聯會走過半世紀五十週年慶活動采風〉,《中華婦女》,2000.6,50:2。
葆真,〈縫征衣瑣聞〉,《中華婦女》,1956.12,7:4。
葆真,〈縫征衣瑣聞〉,《中華婦女》,1957.3,7:7。
筱鈺,〈海婦工作活躍在左營〉,《中華婦女》,1950.8,1:2。
嘉玲,〈厲行戰時生活〉,《中華婦女》,1950.7,創刊號。
幗英,〈今日婦女的新動向〉,《中華婦女》,1956.2,6:6。
趙筱梅,〈「婦聯」聯勤分會工作的動態〉,《中華婦女》1950.7.15創刊號。
趙筱梅,〈我們必須重視人倫崇尚孝道〉,《中華婦女》,1955.8,5:12。
趙筱梅,〈我們應該怎樣響應蔣夫人發動籌建國軍眷屬住宅的號召-聯勤分會趙總幹事筱梅在軍中廣播電台廣播詞全文〉《中華婦女》,1956.6,6:10。
劉守莊,〈迎佳節.慰將士〉,《中華婦女》,1954.10,5:2。
劉守莊,〈將士永生•雄艦長存-記婦聯會迎慰太平艦忠勇將士歸來〉,《中華婦女》,1954,12,5:4。
劉守莊,〈談慰勞〉,《中華婦女》,1956.5,6:9。
劉枋,〈四月三大事〉,《中華婦女》,1955.5,5:9。
劉枋,〈慶祝成立六週年〉,《中華婦女》,1956.6,6:10。
劉桂真,〈四年惠幼感言〉,《中華婦女》,1956.5,6:9。
劉曉莊,〈殘而不廢話義肢〉,《中華婦女》,1957.5,7:9.10。
毅,〈橋愛新村直屬工作隊工作動態〉,《中華婦女》,1958.8,8:12。
潘錦端,〈新的年代新的任務〉,《中華婦女》,1951.1,1:7。
蔭,〈一切均為敬軍忙〉,《中華婦女》1955.10,6:2。
蔡哲琛,〈牛乳供應站〉,《中華婦女》,1957.5,7:9.10。
蔡哲琛,〈組訓工作的管見〉,《中華婦女》,1956.5,6:9。
鄧海翔,〈我的採訪生涯〉,《中華婦女》,1960.9,21:1。
魯秋雲,〈拖鞋勞軍運動花絮-婦聯聯勤分會台北第五支會工作通訊〉,《中華婦女》,1950.12,1:6。
黎崇玉,〈我對中華婦女反共抗俄聯合會的工作意見〉,《中華婦女》,1951.1,1:7,頁17-18。
錢劍秋,〈光輝三十年〉,《中華婦女》,1980.4,30:7.8。
二、檔案暨史料彙編
《中華民國婦女聯合會慶祝創會五十週年暨主要幹部工作發展研討會紀實》,台北:中華民國婦女聯合會自印,2000。
《社會類:家庭與婦女》,台北:陽明山莊編印,1953。
《蔣主席言論集-革命幹部的修養與志節》,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1984,版五。
《蔣總統家書-致夫人》,影本第三冊,1949.12.30,《蔣中正總統檔案》,國史館藏,編號510。
中國名人傳記中心編輯委員會編,《中華民國現代名人錄》,台北:中國名人傳記中心,1991,三版。
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婦女工作會編,《指導長 蔣夫人對婦女的訓詞》,台北:婦工會,1956。
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婦女工作會編,《婦運新動向》,台北:國民黨婦工會,1954。
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婦女工作會編,《總裁對婦女訓詞輯要》,台北:國民黨婦工會,1987。
中華婦女反共抗俄聯合會編,《婦聯四年》,台北:中華婦女反共抗俄聯合會,1954。
中華婦女反共抗俄聯合會編,《婦聯五週年》,台北:中華婦女反共抗俄聯合會,1955。
中華婦女反共抗俄聯合會編,《婦聯八年》,台北:中華婦女反共抗俄聯合會編印,1958。
中華婦女反共聯合會編,《婦聯三十年》,台北:中華婦女反共聯合會,1980。
中華婦女反共聯合會編,《婦聯三十五年》,台北:中華婦女反共聯合會,1985。
中華婦女反共聯合會編,《婦聯四十年》,台北:中華婦女反共聯合會,1990。
中華民國婦女聯合會編,《婦聯五十年》,台北:中華民國婦女聯合會,2000。
王亞權總編,《蔣夫人言論集》,冊下,台北:中華婦女反共聯合會,1977。
台灣省政府戶口普查處編印:《中華民國四十五年戶口普查報告書》,第二卷第一冊。
李雲漢主編,《中國民黨宣言彙編》,《中國現代史史料叢編》,集16,台北:中國國民黨黨史會,1994。
李雲漢主編,林養志編輯,《中國國民黨宣言彙編》,台北:近代中國出版社,1994。
姜明清編,《捐獻史料(上)》,《民國史料叢書》,台北:國史館,1993。
孫文,《三民主義》,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1986。
秦孝儀主編,《中國國民黨九十年大事年表》,台北:中國國民黨黨史會,1984。
秦孝儀主編,《中國國民黨歷次全國代表大會重要決議案彙編(下)》,《革命文獻》,輯77,台北:國民黨黨史會,1978。
秦孝儀主編,《中華民國重要史料初編-對日抗戰時期 第四編 戰時政治(四)》,台北:國民黨黨史會,1988。
秦孝儀主編,《先之先導-先總統 蔣公駁斥共匪統戰陰謀之指示》,台北:近代中國,1987,再版。
國史館史料處編,《金門古寧頭 舟山登步島之戰史史料續輯》,台北:國史館,1982。
國史館編,《國史館現藏民國人物傳記史料彙編》,第十一輯,台北:國史館,1994。
國史館編,《國使館現藏民國人物傳記史料彙編》,第十六輯,台北:國史館,1998。
國史館編,《國使館現藏民國人物傳記史料彙編》,第十七輯,台北:國史館,1998。
國史館編,《國史館現藏民國人物傳記史料彙編》,第二十輯,台北:國史館,2000。
國民大會秘書處編,《蔣總統歷年元旦、國慶紀念告全國軍民同胞書》,台北:國民大會秘書處編印,1966。
張其昀主編,《蔣總統集》冊二,台北:國防研究院中華大典編輯委員會,1968,三版。
張泰祥主編,《中華民國五十年來民眾團體》,台北:中華民國民眾團體活動中心,1961。
郭立民,《中共對台政策資料選輯1949﷓1991》冊上,台北:永業,1992,頁4-5。
陳鵬仁主編,《中國國民黨黨務發展史料-婦女工作》,《中國現代史史料叢編》,集20,台北:國民黨黨史會,1996。
陳鵬仁主編,樓文淵編輯,《蔣夫人宋美齡女士言論選集》,台北:近代中國出版社,1998。
焦維城主編,《婦聯四十五年》,台北:中華婦女反共聯合會,1995。
劉紹唐主編,《民國人物小傳》,冊二,台北:傳記文學雜誌社,1977。
蔣經國先生全集編輯委員會編,《蔣經國先生全集(第五冊)》,台北:行政院新聞局,1991。
蔣總統思想言論集編輯委員會編,《蔣總統思想言論集》,卷七,台北:蔣總統思想言論集編輯委員會,1966。
蔣總統思想言論集編輯委員會編,《蔣總統思想言論集》,卷二十,台北:蔣總統思想言論集編輯委員會,1966。
蔣總統思想言論集編輯委員會編,《蔣總統思想言論集》,卷二十一,台北:蔣總統思想言論集編輯委員會,1966。
蔣總統思想言論集編輯委員會編,《蔣總統思想言論集》,卷二十七,台北:蔣總統思想言論集編輯委員會,1966。
蔣總統思想言論集編輯委員會編,《蔣總統思想言論集》,卷二十八,台北:蔣總統思想言論集編輯委員會,1966。
蔣總統思想言論集編輯委員會編,《蔣總統思想言論集》,卷二十三,台北:蔣總統思想言論集編輯委員會,1966。
蔣總統思想言論集編輯委員會編,《蔣總統思想言論集》,卷二十六,台北:蔣總統思想言論集編輯委員會,1966。
薛月順、曾品滄、許瑞浩編,《戰後台灣民主運動史料彙編(一)從戒嚴到解嚴》,台北:國史館,2000。
三、 專書
《心理作戰的研究》,台北:國民黨中央委員會第四組印行,1954。
Andrew Heywood原著,楊日青、李培元、林文斌、劉兆隆譯,《政治學新論》,台北:韋伯文化,1999。
Gaston Bouthoul原著,陳益群譯,《戰爭》,台北:遠流,1994。
Lawrence LeShan原著,劉麗真譯,《戰爭心理學》,台北:麥田,1995。
Louis Giannetti原著,焦雄屏譯,《認識電影》,台北:遠流,1995。
Rollo May原著,龔卓軍、石世明譯,《自由與命運》,台北:立緒,2001。
S.I.Hayakawa原著,鄧海珠譯,《語言與人生》,台北:遠流,1994,二版。
二十年來的台灣婦女編輯委員會編,《二十年來的台灣婦女》,台北:台灣省婦女寫作協會,1965。
下村作次郎著,邱振瑞譯,黃英哲審閱,《從文學讀台灣》,台北:前衛,1998。
于衡,《烽火十五年》,台北:皇冠,1984。
中國文藝協會編,《文協十年》,台北:中國文藝協會編印,1960。
中國時報編輯部編著,《台灣:戰後五十年:土地.人民.歲月》,台北:時報,1997。
中華文物出版社編篡委員會主編,《蔣夫人與中國婦運》,台北:中華文物出版社,1958。
中華民國文藝史編篡委員會編篡,《中華民國文藝史》,台北:正中,1975。
反共義士專輯編輯委員會編,《反共義士專輯》,台北:市民雜誌社,1971。
文訊雜誌社編,《光復後台灣文壇大事紀要(增訂版)》,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95,版二。
文馨瑩,《經濟奇蹟的背後-台灣美援經驗的政經分析(1951-1965)》,台北:自立晚報,1990。
毛善祥,《走過來時路:毛善祥回憶錄》,台北:海州文獻雜誌,1998。
毛澤東,《毛澤東選集》,卷三,北京:人民出版社,1966。
毛澤東,《毛澤東選集》,卷五,上海:人民出版社,1966。
毛澤東,《毛澤東選集》,卷四,北京:人民出版社,1966。
王丰,《宋美齡-美麗與哀愁》,台北:書華,1994。
王作榮,《我們如何創造經濟奇蹟》,台北:時報,1978。
王昇,《政治作戰概論》,台北:黎明文化,1982。
王昭明,《王昭明回憶錄》,台北:時報文化,1995。
王泰升,《台灣法律史概論》,台北:元照,2001。
古碧玲、林絮霏主編,《從異鄉到家鄉-外省人影像文物展》,台北:台北二二八紀念館,2000。
尼洛,《王昇-險夷原不滯胸中》,台北:世界文物,1995。
巨克毅,《意識型態與國家發展-三民主義意識型態傳播之研究》,台北:正中,1987。
左桂芳、姚立群編,《童月娟-回憶錄暨圖文資料彙編》,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財團法人國家電影資料館,2001。
田弘茂,《大轉型-中華民國的政治和社會變遷》,台北:時報,1989。
田震亞,《中國近代軍事思想》,台北:台灣商務,1993。
皮以書,《中國婦女運動》,台北:三民書局,1973。
石之瑜,《政治心理學》,台北:五南,1999。
石計生等著,《意識形態與台灣教科書》,台北:前衛,1995。
向誠、王章陵、韓明黎、賓煥有,《繁榮進步的台灣》,台北:大陸出版社,1960,再版。
安˙勒維琳˙巴斯扥(Anne Llewellyn Barstow)原著,《獵殺女巫-以女性觀點重現的歐洲女巫史》,台北:女書文化,2001。
江沛、紀亞光,《毀滅的種子-國民政府時期意識管制分析》,西安:陜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江南,《蔣經國傳》,台北:前衛,1997。
羊憶蓉,《教育與國家發展:台灣經驗》,台北:桂冠,1994。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台海兩岸關係說明書》,台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1994。
佛洛姆(Erich Fromm)原著,孟祥森譯,《人類破壞性之剖析(下)》,台北:水牛,1975。
何思瞇,《台北縣眷村調查報告》,台北縣板橋市:台北縣政府文化局,2001。
克萊恩原著,聯合報國際新聞中心譯,《我所知道的蔣經國》,台北:聯經,1990。
吳三連口述、吳豐山撰記,《吳三連回憶錄》,台北:自立晚報,1991。
吳濁流,《台灣連翹》,台北:南方,1988,三版。
呂秀蓮,《新女性主義》,台北:前衛,2001。
呂芳上、黃克武訪問,王景玲紀錄,《覽盡滄桑八十年-楚崧秋先生訪問紀錄》,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1。
李元平,《俞大維傳》,台北:台灣日報社,1992,
李元平等,《台海大戰(下編):台灣觀點》,台北:風雲時代,1992。
李永熾監修,薛化元主編,《台灣歷史年表—終戰篇Ⅰ(1945﷓1965)》,台北:業強,1990。
李亦園,《文化的圖像(上)文化發展的人類學探討》,台北:允晨,1999。
李宗仁口述、唐德剛撰寫,《李宗仁回憶錄》,台北:曉園,1993,頁623。
杜雲之,《中國電影七十年》,台北:電影圖書館,1986。
沙榮峰,《繽紛電影四十春》,台北:國家電影資料館,1994。
沈劍虹,《使美八年紀要-沈劍虹回憶錄》,台北:聯經,1986。
沈錡,《我的一生:沈錡回憶錄(二)》,台北:沈錡,2000。
卓遵宏、陳進金訪問,陳進金紀錄整理,《劉脩如先生訪談紀錄》,台北:國史館,1996。
岳慶平,《家國結構與中國人》,香港:中華書局,1989。
彼得˙柏格(Peter Burke)原著,姚朋、周玉鵬譯,《歷史學與社會理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彼得˙柏格(Peter Burke)原著,許綬南譯,《製作路易十四》,台北:麥田,1997。
林子侯、宇力生,《蔣廷黻傳》,南投:台灣省文獻會,1997。
林正義,《一九五八年台灣危機期間美國對華政策》,台北:台灣商務,1985。
林玉體,《台灣教育風貌40年》,台北:自立晚報,1989,三版。
林博文,《跨世紀第一夫人宋美齡》,台北:時報,2000。
林樹等著,《新竹市眷村田野調查報告書》,新竹市:竹市文化,1997。
邵毓麟,《使韓回憶錄》,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1980。
邱瑞穗,《異情歲月》,台北:日臻,1994。
俞濟時編著,《八十虛度追憶》,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1983。
威爾遜(Richard W.Wilson)原著,朱雲漢、丁庭宇譯,《中國兒童眼中的政治:台灣地區兒童政治社會化的探討》,台北:桂冠,1989,四版。
柏楊口述、周碧瑟執筆,《柏楊回憶錄》,台北:遠流,1996。
約翰.梅森(John W.Mason)原著,何宏儒譯,《冷戰》,台北:麥田,2001。
胡為真,《美國對華「一個中國」政策之演變:從尼克森到柯林頓》,台北:台灣商務,2001。
胡慶蓉,《滇邊游擊史話》,台北:中國世紀雜誌社,1974,再版。
若林正丈著,洪金珠、許佩賢譯,《台灣:分裂的國家與民主化》,台北:月旦,1997。
若林正丈著,賴香吟譯,《蔣經國與李登輝》,台北:遠流,1998。
倪炎元,《東亞威權政體之轉型:比較台灣與南韓的民主化歷程 》,台北:月旦,1995。
唐柱國,《最高機密:高階諜報員首度公開國民黨情報秘史》,台北:新新聞,1997。
唐耐心(Nancy Bernkopf Tucker),新新聞編譯小組,《不確定的友情:台灣、香港與美國,1945至1992》,台北:新新聞,1995。
孫隆基,《未斷奶的民族》,台北:巨流,1995。
孫廣德,《政治神話》,台北:台灣商務,1990。
徐宗懋編,《1950仲夏的馬場町》,台北:聯合文學,2000。
徐焰,《台海大戰(上編):中共觀點》,台北:風雲時代,1992。
桑品載,《岸與岸》,台北:爾雅,2001。
祝瑞開,《中國婚姻家庭史》,上海:學林出版社,1999。
翁台生,《CIA在台活動秘辛-西方公司的故事》,台北:聯經,1991。
郝柏村,《不懼》,台北:五四書店,1995。
馬心韻,《三民主義婦女政策與我國婦女政治地位之研究》,台北:正中,1992。
馬起華,《戰時政治》,台北:台灣商務,1979。
高明輝口述,范立達整理,《情治檔案:一個老調查員的自述》,台北:新新聞,1995。
高朗,《中華民國外交關係之演變(1950-1972)》,台北:五南,1993。
國防部史政編譯局編印,《國軍後勤史》,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1992。
婦友會編,《自由中國的婦女》,台北:婦友會印行,1957。
張力訪問紀錄,《黎玉璽先生訪問紀錄》,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1。
張火木,《金門古今戰史》,台北:稻田,1996,頁40-51。
張玉法,《中華民國史稿》,台北:聯經,1998。
張玉法、陳存恭訪問、黃銘明紀錄,《劉安祺先生訪問紀錄》,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1。
張亞中,《兩岸主權論》,台北:生智,1998。
張其昀,《政治地理學》,台北:中國文化學院出版部,1965。
張朋園訪問、羅久蓉紀錄,《周美玉先生訪問紀錄》,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0。
張雨田,《中國電影事業論》,台北:中國電影文學出版社,1968。
張炳楠監修、李汝和主修、張雄潮整修,《台灣省通誌:政事志‧保安篇(二)》卷三,台北: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70。
張盛發,《史達林與冷戰(1945-1953)》,台北:淑馨,2000。
張道藩,《酸甜苦辣的回味》,台北:傳記文學,1968。
張樹棟、李秀領,《中國婚姻家庭的嬗變》,台北:南天,1996。
張懷承,《中國的家庭與倫理》,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3。
張讚合,《兩岸關係變遷史》,台北:周知文化、佛光大學,1996。
曹志源,《國內國外二十年》,台北:台灣商務,1987。
梁其姿,《施善與教化:明清的慈善組織》,台北:聯經,1997。
許家屯,《許家屯香港回憶錄(下)》,台北:聯經,1993。
許福明,《中國國民黨的改造(1950-1952)》,台北:正中,1986。
郭廷以,《近代中國史綱》,冊下 ,台北:南天,1994,三版。
郭廷以校閱,賈廷詩、陳三井、馬天綱、陳存恭訪問兼紀錄,《白崇禧先生訪問紀錄(下)》,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9,三版。
郭緒印主編,《國民黨派系鬥爭史(下)》,台北:桂冠,1993。
郭錦桴,《漢語與中國傳統文化》,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3。
陳仁和主編,《紀念大陳義胞來台二十週年專輯:民之歸仁》,台北:大陳地區文獻委員會,1975。
陳永發,《中國共產革命七十年》冊上,台北:聯經,1998。
陳存恭、張力訪問,張力紀錄,《石覺先生訪問紀錄》,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6。
陳東原,《中國婦女生活史》,台北:台灣商務,1981年,台七版。
陳恆明,《中華民國政治符號之研究》,台北:台灣商務,1986。
陳紀瀅,《文藝運動二十五年》,台北:重光文藝,1977。
陳曉林、彭懷恩、寇維勇編,《蔣夫人寫真》,台北:風雲論壇,1985。
陶涵(Jay Taylor)原著,林添貴譯,《台灣現代化的推手-蔣經國傳》,台北:時報文化,2000。
麥克法夸爾、費正清編,謝亮生等譯,《劍橋中華人民共和國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
傅啟學,《三十年來中美中俄關係的演變》,台北:台灣商務,二版,1986。
彭明敏、黃昭堂著,蔡秋雄譯,《台灣在國際法上的地位》,台北:玉山社,2000。
彭懷恩,《台灣發展的政治經濟分析》,台北:風雲論壇,1992。
焦桐,《台灣戰後初期的戲劇》,台北:台原,1994。
程思遠,《白崇禧傳》,台北:曉園,1989。
華文第,《木蘭風雲五十年》,台北:智庫,2000。
華僑志編篡委員會編,《華僑志》,台北:華僑志編篡委員會,1978年,版三。
馮遠、羅冷梅等編,《民國胡上將宗南年譜》,台北:台灣商務,1987,二版。
黃仁,《政策電影研究》,台北:萬象,1994。
黃仁霖,《黃仁霖回憶錄》,台北:傳記文學,1984。
黃伯平編,《蔣夫人與中國》,台北:國際公共關係服務社,1962。
黃卓漢,《電影人生:黃卓漢回憶錄》,台北:萬象,1994。
黃金麟,《歷史、身體、國家:近代中國的身體形成(1895-1973)》,台北:聯經,2001。
黃宣範,《語言、社會與族群意識-台灣語言社會學的研究》,台北:文鶴,1993。
黃國昌,《中國意識與台灣意識》,台北:五南,1995。
黃嘉樹,《第三隻眼看台灣:透視國民黨的台灣經驗1945-1988》,台北:大秦,1996,再版。
楊翠,《日據時期台灣婦女解放運動-以《台灣民報》為分析場域(一九二○-一九三二)》,台北:時報文化,1993。
聖嚴法師,《歸程:聖嚴法師傳記》,台北:圓神,1993。
葉永文,《宗教政治論》,台北:楊智,2000。
葉石濤,《台灣文學史綱》,高雄:春暉,1999。
葉飛,《葉飛回憶錄》,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88。
葉龍彥,《春花夢露:正宗台語電影興衰錄》,台北:博揚文化事業,1999。
遊鑑明訪問,吳美慧、張茂霖、黃銘明、蔡說麗紀錄,《走過兩個時代的台灣婦女訪問紀錄》,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8。
雷震,《第一個十年(二)》,台北:桂冠,1989。
趙全勝,《解讀中國外交政策:微觀-宏觀相結合的研究方法》,台北:月旦,1999。
齊茂吉,《毛澤東與彭德懷、林彪的合作與衝突》,台北:新新聞,1997。
劉英柏校對,國防部史政編譯局審定,《中國戰史大辭典:戰役之部》,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1989。
劉現成,《台灣電影、社會與國家》,台北:揚智,1997。
劉進慶原著,王宏仁、林繼文、李明俊譯,《台灣戰後經濟分析》,台北:人間,1995。
劉廣凱,《劉廣凱將軍報國憶往》,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4。
劉毅夫,《風雨十年-一個戰地記者的見證》,台北:華視文化,1992。
潘國正編,《竹籬笆的長影:眷村爸爸媽媽口述歷史》,新竹:竹市文化,1997。
蔣方震編譯,《新兵制與新兵法》,台北:商務印書館,1938,再版。
蔡文甫,《天生的凡夫俗子-蔡文甫自傳》,台北:九歌,2001。
蔡政文、林嘉誠,《台海兩岸政治關係》,台北:業強,1994。
蔡玲、馬若孟原著,羅珞珈譯,《中國第一個民主體系》,台北:三民書局,1998。
鄭彥棻,《往事憶述》,台北:傳記文學,1972,頁104-106。
鄭欽仁,《歷史文化意識對我國政策之影響》,台北:業強,1997。
黎漢基,《殷海光思想研究》,台北:正中,2000。
盧非易,《台灣電影:政治、經濟、美學(1949-1994)》,台北:遠流,1998。
賴敯訪錄,《賴名湯先生訪談錄(上)》,台北:國史館,1994,頁131。
遲景德、吳淑鳳訪問,吳淑鳳紀錄整理,《趙自齊先生訪談錄》,台北:國史館,2000。
遲景德策劃,遲景德、林秋敏訪談紀錄整理,《鄭玉麗女士訪談錄》,台北:國史館,2000。
錢用和,《半世紀的追隨》,台北:錢用和,1976。
錢穆,《世界局勢與中國文化》,台北:東大,1979,再版。
應未遲,《旅路》,台北:驚聲文化,1973。
戴月芳、羅吉甫主編,《台灣全紀錄》,台北:錦繡文化,1990。
戴獨行,《白色角落》,台北:人間,1998。
鍾漢波,《海峽動盪的年代:一位海軍軍官的服勤筆記》,台北:麥田,2000。
鍾肇政著,莊紫蓉編,《台灣文學十講》,台北:前衛,2000。
藍博洲,《白色恐怖》,台北:揚智,1997。
羅蘇文,《女性與近代中國社會》,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黨營文化事業專輯編篡委員會編,《黨營文化事業專輯之五-中國廣播公司》,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文化工作會,1972。
顧正秋口述,季季整理撰寫《休戀似水-顧正秋回憶錄》,台北:時報文化,1997。
龔宜君,《「外來政權」與本土社會-改造後國民黨政權社會基礎的形成(1950-1969)》,台北:稻鄉,1998。
龔選舞,《龔選舞回憶》,台北:時報文化,1991。
四、 期刊論文
久保田博子,〈日本雜誌上的宋美齡像〉,秦孝儀主編,《蔣夫人宋美齡女士與近代中國學術討論會》,台北:財團法人中正文教基金會,2000。
尹雪曼,〈論中國國民黨的文藝運動〉,《中國新文學史論》,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1983。
尹章義,〈中國統一與台灣獨立問題試析〉,《抽濃菸、喝烈酒、大聲抗議:台灣歷史與台灣前途》,台北:台灣史研究會,1988。
牛大勇,〈冷戰國際環境與文化大革命的起源〉,《二十一世紀》,2000.6,59期。
王之珍,〈中日和約與中美共同防禦條約締約經過〉,《傳記文學》,1982.1,40:1。
王宏仁,〈一九五○年代的台灣階級結構與流動初探〉,《台灣社會研究季刊》,1999.12,期36。
王甫昌,〈民族想像、族群意識與歷史-《認識台灣》教科書爭議風波的內容與脈絡分析〉,《台灣史研究》,2001.12,8:2。
王明珂,〈台灣青少年的社會歷史記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報》,1997.6,期25。
王明龍,〈妻以夫貴〉,《自由中國》,1956.7,15:1。
王冠華,〈中國婦運史簡述〉,張默君校訂,《蔣夫人與中國婦運》,台北:中華文物,1958。
王振寰,〈台灣的政治轉型:從威權體制過渡〉,羅金義、王章偉合編,《奇蹟背後-解構東亞現代化》,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7。
白先勇,〈克難歲月-隱地的「少年追想曲」〉,隱地,《漲潮日》,台北:爾雅,2000。
石川照子,〈日本人眼中的蔣夫人宋美齡-以抗日戰爭時期的新文報導為重心〉,秦孝儀主編,《蔣夫人宋美齡女士與近代中國學術討論會》,台北:財團法人中正文教基金會,2000。
石之瑜,〈美國媒體如何報導蔣夫人的訪美行-一九四三年四月二十日〉,《近代中國》,1996.12,116期。
石之瑜,〈從蔣夫人宋美齡女士對美外交論中國的地位〉,《近代中國》,1996.6,113期。
石之瑜,〈蔣夫人與中國的國家性質-後殖民父權文化的建構〉,《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1996.8,4期。
石之瑜,〈蔣夫人與美國媒體的中國印象-一九四二年十一月二十八日的轉變〉,秦孝儀主編,《蔣夫人宋美齡女士與近代中國學術討論會》,台北:財團法人中正文教基金會,2000。
朱元鴻,〈實用封建論:集體記憶的敘事分析-以一九四九年後中國大陸為參考〉,《我們活在不同的世界:社會學框作筆記》,台北:唐山,2000。
朱浤源,〈一九四九年台灣的國家化運作〉,國史館,「國史上中央與地方的關係-中華民國史專題第五屆討論會」,台北:1999.12.16-18。
朱浤源,〈台灣新軍的搖籃:鳳山第四軍官訓練班〉,賴澤涵主編,《台灣光復初期歷史》,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1993。
朱惜陰,〈婦女運動應重實際〉,《文星》,1959.3,3:5。
朱雲漢,〈寡佔經濟與威權政治體制〉,蕭新煌等編,《壟斷與剝削-威權主義的政治經濟分析》,台北:台灣研究基金會,1989。
羊憶蓉,〈女性知識分子成長歷程中的衝突〉,中國論壇編輯委員會編,《女性知識分子與台灣發展》,台北:聯經,1989。
何凡,〈迎義士來台〉,《何凡文集》,卷一,台北:夏林含英,1989。
何思瞇,〈新生活運動促進總會婦女指導委員會之研究〉,《國史館館刊》,1990.12,復刊期。
余英時,〈展望中國民主的前景〉,《歷史人物與文化危機》,台北:東大,1995。
吳冰雲口述、聶勳蘭文字整理,〈家庭副業—縫紉機〉,張德南執編,《走過歲月:眷村的影像歲月》,新竹:竹市文化,1997。
呂芳上,〈五四時期的婦女運動〉,陳三井主編,張玉法總校訂,《近代中國婦女運動史》,台北:近代中國出版社,2000。
呂曉波,〈關於革命後列寧主義政黨的幾個理論思考〉,周雪光主編,《當代中國的國家與社會關係》,台北:桂冠,1992。
宋英,〈今日婦女的時代使命〉,《自由中國》,1950.9,3:6。
李又寧,〈中國新女界雜誌的創刊及內涵-中國新女界雜誌重刊序〉,李又寧、張玉法編,《中國婦女史論文集》,第一輯,台北:台灣商務,1992。
李又寧,〈中華文明與婦女角色〉,《中國文明的精神(2)》,台北:財團法人廣播電視事業發展基金會,1990。
李又寧,〈傳統對於近代中國婦女的影響〉,《中華民國建國史討論集-開國護法史》,冊二,台北:教育部,1978。
李貞德,〈傑出女性、性別與歷史研究〉,《性屬關係【下】-性別與文化、再現》,台北:心理出版社,1999。
李國祁,〈蔣夫人與民族復興〉,《近代中國》,1999.4,130期。
李敖,〈國民黨與老兵之一 ─ 老兵永遠不死,因為要做老牛〉,《國民黨研究》,台北:李敖出版社,1988。
李澤厚,〈說儒法互用〉,《波齋新說》,台北:允晨,2000。
杜芳琴,〈中國宮廷婦女政治角色研究〉,張妙清等編,《性別學與婦女研究-華人社會的探討》,台北:稻鄉,1997,頁171-200。
杜芳琴、蔡一平,〈中國婦女使學科化建設與理論思考〉,李小江、朱虹、董秀玉主編,《批判與重建》,北京:三聯,2000。
杜維明,〈當代台灣的文化認同與爭取承認的政治〉,《中國文哲研究通訊》,1999.3,9:2。
沈松僑,〈振大漢之天聲-民族英雄系譜與晚清的國族想像〉,《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2000.6,期33。
汪日章口述,汪聞天整理,〈我所知道的蔣宋結合〉,鄺桂生編,《國家元首妻妾錄》,台北:傳記文學,1996。
狄縱橫,〈駐台美軍三十年滄桑史〉,風雲論壇編輯委員會編,《透視海峽戰雲》,台北:風雲論壇,1984,頁88-91。
周玉蔻、黃淑玲,〈錢劍秋.婦工會.婦女會〉,《聯合報》,1988.8.2,版12。
周碧娥,〈性別體制、政經結構與婦女運動-從婦運的起源和發展過程探討婦運的多元化〉,馬以工主編,《當今婦女角色與定位》,台北:國際崇他社台北分社,1989。
林山田,〈五十年來的台灣法制〉,張炎憲、陳美蓉、黎光中編,《台灣近百年史論文集》,台北:財團法人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1996。
林秀英,〈婦女團體做了什?〉,《婦女雜誌》,1984.6,189期。
林建業,〈華興的成立與成長〉,秦孝儀主編,《蔣夫人宋美齡女士與近代中國學術討論會》,台北:財團法人中正文教基金會,2000。
林秋敏,〈宋美齡女士與婦女聯合會-從慰勞工作談起〉,秦孝儀主編,《蔣夫人宋美齡女士與近代中國學術討論集》,台北:財團法人中正文教基金會,2000。
林家宇,〈蔣家沒落婦聯會風光不再〉,《新台灣》,34期,1996.11。
林博文,〈她曾說過:「我就是中華民國!」-蔣中正的太太蔣宋美齡〉,《新新聞》,1990.12,196期。
林鐘雄,〈一九四○年代的台灣經濟〉,《台灣經濟經驗一百年》,台北:林鐘雄出版,1998。
松永正義,〈「中國意識」與「台灣意識」〉,若林正丈編,《中日會診台灣-轉形期的政治》,台北:故鄉,1988。
金耀基,〈中國政治傳統與民主轉化〉,《中國社會與文化》,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2。
施俊文,〈蔣經國先生與中國青年反共救國團〉,中華民國史料中心編,《中國現代史專題研究報告》輯二十,台北:中華民國史料研究中心,1999。
段瑞聰,〈抗日戰爭時期之新生活運動〉,《近代中國》,1999.6,期131。
胡佛,〈台灣威權政治的傘狀結構〉,《二十一世紀》,1991,5期。
胡曉真,〈最近西方漢學界婦女文學史研究之評介〉,《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1994.6,期2。
倪炎元,〈再現的政治:解讀媒介對他者負面建構的策略〉,《新聞學研究》,1999.1,期58。
倪傳九,〈谷正綱傳略〉,彭晉生編篹,《谷正綱先生年譜》,台北:彭晉生,1998。
夏道平,〈我們的軍事〉,《我在「自由中國」》,台北:遠流,1989。
孫夢承,〈三十年內閣權力結構變遷大勢〉,彭懷真、王春祝、吳淑美、邵雨亭編著,《中華民國內閣名人錄》,台北:洞察,1988,二版。
徐復觀,〈中國孝道思想的形成演變及其歷史中的諸多問題〉,《中國思想史》,台北:學生書局,1993。
殷海光,〈我為什麼反共〉,《政治與社會(上)》,《殷海光全集》,集11,台北:桂冠,1990。
祝平一,〈美國女性史研究動向簡介〉,《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1994.6,期2。
涂照彥,〈在國際經濟演變中的台灣經貿關係〉,張炎憲主編,《中國海洋發展史論文集》,第六輯,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1997。
張大春,〈將軍碑〉,《四喜憂國》,台北:遠流,1994,版二。
張世瑛,〈人間煉獄:一九五0年代中央日報漫畫半週刊反映下的大陸形象〉,中華民國史料研究中心,「台灣與中國大陸關係史」討論會,台北:2000.11.3-4。
張玉法,〈人民團體〉,國史館中華民國史社會志編篡委員會,《中華民國史社會志(初稿)》冊上,1998。
張玉法,〈民族主義在國民黨歷史上的角色〉,《二十一世紀》,1993.2,期15。
張怡文,〈宋美齡的官夫人文化 婦聯會陪國民黨下臺〉,《TVBS周刊》,2000.6.10-16,136期。
張昭然,〈大陸逆轉前後國軍在浙江沿海島嶼的經營(一九四九五月-一九五五年二月)〉,中華民國建國八十年學術論文集編輯委員會編,《中華民國建國八十年學術論文集-政治軍事史》,台北:近代中國出版社,1991。
張國興,〈台灣應由軍事國家走向文教國家之路〉,《自立的台灣》,台北:稻鄉,1990。
張淑雅,〈台海危機前美國對外的政策(1953-1954)〉,《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1994.6,23期。
張淑雅,〈台海危機與美國對「反攻大陸」政策的轉變〉,《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2001.12,36期。
張淑雅,〈安理會停火案:美國應付第一次台海危機策略之一〉,《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1993.6,22期下。
張淑雅,〈美國對台政策轉變的考察〉,《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1990.6,19期。
張瑞德,〈紀念與政治-台海兩岸抗戰勝利五十週年紀念活動的比較〉,紀念七七抗戰六十週年學術研討會籌備委員會編,《紀念七七抗戰六十週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國史館,1998。
張樸民,〈記皮以書女士〉,《中外雜誌》,1975.3,17:3。
梁惠錦,〈抗戰時期的婦女組織〉,《國史館館刊》,1987.6.6,復刊2期。
許雪姬訪問,王美雪紀錄,〈陳在佳訪問紀錄〉,吳文星、許雪姬編著,《台灣地區戒嚴時期政治案件-五○ ~ 七○年代文獻專輯 戒嚴時期台灣政治事件口述歷史》,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2001。
陳三井主編,張玉法總校訂,梁惠錦,〈抗戰前後的婦女運動〉,《近代中國婦女運動史》,台北:近代中國,2000。
陳光興,〈帝國之眼:「次」帝國與國族-國家的文化想像〉,《台灣社會研究季刊》,期17,1994.7。
陳其南,〈傳統中國政治與社會的意理-從「仁學」到「群學」的軌跡〉,《傳統制度與社會意識的結構》,台北:允晨,1998。
陳奕麟,〈從戰後台灣傳統文化的建構看現代國家的弔詭〉,《奇蹟背後:解構東亞現代化》,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7。
陳誠口述、吳錫澤筆記,〈陳誠主臺政一年的回憶〉,《傳記文學》,1993.11,64:2。
陸國慶,〈台灣的防衛捐〉,《臺灣銀行季刊》,13:4,1962.12。
傅建中,〈我軍襲共CIA一手策劃〉,《中國時報》,2001.2.5,版3。
傅斯年,〈致「中央日報」書〉,《傅斯年選集(第九冊)》,台北:文星書店,1966。
曾旭正,〈台北人的形成-台北縣市外人口的遷移過程與都市經驗〉,蕭新煌等著,《台北縣移入人口之研究》,台北:台北縣立文化中心,1993。
曾健民,〈「台灣社會」析辯〉,夏潮基金會編,《中國意識與台灣意識-一九九九澳門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海峽學術出版社,1999。
曾銳生主講,陳淑銖整理紀錄,〈一九五○年代蔣中正先生反攻大陸政策〉,《國史館館刊》,1995.12,復刊19期。
曾薰慧,〈書寫「異己」-五○年代白色恐怖時期「匪諜」的象徵分析〉,《淡江人文社會學刊》,2000.5,5期。
游鑑明,〈台灣地區的婦運〉,陳三井主編,張玉法總校訂,《近代中國婦女運動史》,台北:近代中國出版社,2000。
游鑑明,〈明明月照來時路:台灣婦運的歷史觀察〉,《性屬關係【下】-性別與文化、再現》,台北:心理出版社,1999。
游鑑明,〈婦女〉,國史館中華民國史社會志編篡委員會,《中華民國史社會志(初稿)》,1998。
游鑑明,〈從事女性口述歷史的幾個問題〉,《近代中國》,2000.2,25期。
童清峰,〈蔣老夫人遠離台灣〉,《新新聞》,237期,1991.9.23-29。
辜嚴倬雲,〈蔣夫人與近代婦女工作〉,《近代中國》,1999.4,130期。
鈕先鍾,〈1953-1955中美外交與台海危機〉,《歷史月刊》,1990.10,33期。
黃仁宇,〈蔣介石的歷史地位〉,《放寬歷史的視野》,台北:允晨文化,1996。
黃克武,〈一二三自由日:從一個節日的演變看當代台灣反共神話的興衰〉,一九四九年:中國的關鍵年代學術討論會編輯委員會編,《一九四九年:中國的關鍵年代學術討論會論文集》,台北:國史館,2000。
黃俊傑,〈歷史經驗與國家認同:海峽兩岸文化交流及其展望〉,《台灣意識與台灣文化》,台北:正中,2000。
黃英哲,〈魯迅思想在台灣的傳播,1945-1949-試論戰後初期台灣的文化重建與國家認同〉,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編,《認同與國家:近代中西歷史的比較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4。
黃嫣梨,〈中國婦女教育今昔〉,《中國婦女史論集續集》,台北:稻鄉,1991。
微言,〈如此婦聯會!〉,《自由中國》,1959.11,21:9。
楚崧秋,〈一次尋常接觸中顯現的宋美齡女士〉,《跨世風雲》,台北:九歌,1999。
楚崧秋,〈萬難中決勝的蔣總統〉,中央日報社編,《永懷偉大的民族救星:總統蔣公九秩誕辰紀念專輯》,台北:中央日報社,1976。
楊奎松,〈中共出兵朝鮮始末〉,《國史館館刊》,2000.12,復刊29期。
楊聰榮,〈從民族國家的模式看戰後台灣的中國化〉,《台灣文藝》,1993.8,138期。
葉龍彥,〈反共電影在台灣(一九五○-一九五五)〉,《台北文獻》,1998.6,124期。
葉霞翟,〈蔣夫人對婦女工作的提示〉,《台北師專學報》,1978,7期。
趙彥寧,〈國族想像的權力邏輯:試論五○年代流亡主體、公領域與現代性之間的可能關係〉,《台灣社會研究季刊》,1999.12,36期。
鳳兮,〈戰鬥過來的日子〉,《文訊》,1984.3,9期。
齊茂吉,〈韓戰及台海二次危機對台灣安全之影響〉,賴澤涵、于子橋編,《台灣與四鄰論文集》,桃園縣中壢市: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1998。
劉筱紅,〈婦女〉,熊鐵基編,《傳統文化與中國社會》,武昌: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1993。
劉熙明,〈蔣中正與蔣經國在戒嚴時期「不當審判」中的角色〉,《台灣史研究》,1999.12,6:2。
劉維開,〈蔣中正總統對韓戰及相關問題的看法與政策-民國三十九年〉,《近代中國》,2000.6,137期。
潘忠黨,〈「戰爭」作為話語中的隱喻〉,王銘銘、潘忠黨主編,《象徵與社會-中國民間文化的探索》,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
潘毅,〈主體的呼喚與失落-五四時期婦女解放〉,張妙清等編《性別學與婦女研究-華人社會的探討》,台北:稻鄉,1997。
蔣廷黻,〈對撤退滇緬游擊隊聲明〉,《蔣廷黻選集》,冊五,台北:傳記文學雜誌社,1978,再版。
蔣經國,〈一位平凡的偉人〉,《風雨中的寧靜》,台北:正中,1995。
蔡篤堅,〈由母儀天下到代理孕母-質疑父權觀點的終戰後台灣醫療政治經濟學〉,何春蕤主編,《性別政治與主體形構》,台北:麥田,2000。
鄭至慧,〈從集體發聲〉,楊澤主編,《狂飆八○-紀錄一個集體發聲的年代》,台北:時報,1999。
鄭梓,〈戰後台灣地方與中央關係之演進與轉折-從「光復邊區」到「反共中樞」(1945-1950)〉,國史館,「國史上中央與地方的關係-中華民國史專題第五屆討論會」,台北:1999.12.16-18。
鄭曉時,〈軍人參政與軍對國家化〉,《中國論壇》,1988.12,27:5。
黎湘萍,〈戰後台灣文學的文化想像〉,何寄澎主編,《文化、認同、社會變遷:戰後五十年台灣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0。
蕭全政,〈國民主義:台灣地區威權體制的政經轉型〉,《政治科學論叢》,1991.5,期2。
賴敯,〈台海戰爭述略〉,國史館編,《中華民國史專題論文集-第一屆討論會》,台北:國史館,1992。
錢劍秋,〈婦女運動〉,中華民國開國五十年史論集編篹委員會編,《中華民國開國五十年史論集》,台北:國防研究院,1964。
鮑家鱗,〈民初的婦女思想(1911-1923)〉,中華民國建國史討論委員會編,《中華民國建國史討論集-開國護法史》,冊二, 台北:中華民國建國史討論委員會,1981。
應鳳凰,〈五十年代台灣文藝雜誌與文化資本〉,封德屏主編,《台灣文學出版-五十年來台灣文學研討會論文集(三)》,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96。
戴超武,〈第二次台灣海峽危機和中蘇關係〉,《二十一世紀》,2001,期64。
薛化元,〈《自由中國》雜誌自由民主理念的考察-一九五○年代台灣思想史研究之一〉,《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1995.6,2:1。
魏玓,〈扭曲的成長-台灣電影產業分析(一九四五-一九七五)〉,《當代》,1993.1,81期。
鐘麗慧,〈民國三十八年以後台灣地區的文學社團〉,《文訊》,期29,1987.4。
顧燕翎,〈女性意識與婦女運動的發展〉,中國論壇編輯委員會編,《女性知識分子與台灣發展》,台北:聯經,1989。
五、報刊雜誌
《中央日報》
《自立晚報》
《漢聲雜誌》,1997.1,期97。
《聯合報》
六、學位論文
王孟梅,〈抗戰時期的婦女工作〉,東海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87。
林果顯,〈「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之研究(1966-1975)〉,政治大學歷史學研究碩士論文,2001。
范碧玲〈解析台灣婦女體制:現階段婦女運動之性格研究〉,清華大學社會人類學研究所,1990。
張毓芬,〈女人與國家-台灣婦女史的再思考〉,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
張靜倫,〈顛簸躓仆來時路﷓﷓﷓論戰後台灣的女人、婦運與國家〉,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
許芳庭,〈戰後台灣婦女運動與女性論述之研究(1945﷓1972)〉,東海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
郭文華,〈一九五○至一九七○年代台灣家庭計畫:醫療政策與女性史的探討〉,清華大學歷史就所碩士論文,1997。
游千慧,〈一九五○年代台灣保護養女運動:養女、婦女工作與國/家〉,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
劉大和,〈國民黨意識型態的社會心裡基礎-一個初步的探討〉,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9。
蕭阿勤,〈國民黨政權的文化與道德論述(1934-1991)-知識社會學的分析〉,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1。
羅汀蘭,〈中華婦女反共聯合會組織功能之研究〉,政治作戰學校政治研究碩士論文,1991。
羅於陵,〈眷村:空間意義的賦與和在界定〉,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1991。
貳、 英文參考資料
Clough,Ralph N. ,Island China.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8.
Mann,Susan. , “What can Feminist Theory Do for the Study of Chinese History?A Brief Review of Scholarship in the U.S.”Research on Women in Modern Chinese History,No.1(June,1993).
Norma,Diamond. , “Women under Kuomingtang Rule.”Modern China,Vol.1,No.1(January,1975).
Tsai,Wen-Hui. , “Women in Traditional Chinese Politics:The Lives and Careers of Empresses Lü,Wu,and Tz'u-hsi”Chinese Studies,Vol.9,No.2(December,1991).
指導教授 齊茂吉(Mao-Chi Chi) 審核日期 2003-1-14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