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92430043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18 、訪客IP:13.59.236.219
姓名 陳美玉(Mei-Yu Chen)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高階主管企管碩士班
論文名稱 安全注射器中國專利授權模式研究
相關論文
★ 電腦CPU散熱模組的技術發展策略★ 探討台灣印刷電路板產業經營策略-以A公司競爭策略為例
★ LED照明市場進入策略探討—以M公司為例★ 集團企業多角化對總部管控模式影響之研究 -以W集團企業為例-
★ 中國大陸房地產投資評估決策之研究 -以上海地區服務式公寓之投資為例-★ 臺灣電子企業組織架構運作模式在中國之競爭優勢分析
★ 小型台灣建築設計事務所於中國之發展策略探討★ 半導體測試設備公司成長策略之個案分析
★ 台灣不動產估價師事務所於中國發展策略研討★ 軟體能力成熟度專案導入之個案研究-以某研發機構為例
★ 新巴賽爾協定(Basel II)對中小型銀行授信風險管理政策的影響 -以U銀行為例★ 價值投資法實證之研究-以臺灣證券市場為例
★ 委外生產評估與執行之研究-以冷卻塔製造業個案為例★ 企業多角化經營對供應鏈管理的決策影響
★ 新產品導入量產流程之探討-以W公司衛星接收器為例★ 筆記型電腦代工產業以少量多樣及異業結盟突破規模經濟發展之個案研究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至系統瀏覽論文 ( 永不開放)
摘要(中) 隨著美國眾議院於2000年通過了注射器安全與預防法案(Needle stick Safety and Prevent Act.)決定從2005年起全面採用安全注射器的規定和世界衛生組織決議自2003年起全面禁止傳統一次性拋棄式注射器安全注射器,傳統注射器市場主要為安全注射器市場逐取代。由於安全注射器市場尚屬於一個新興市場,因此潛在市場龐大。但由於醫療器材的製造生產有人力密集的傾向,使得亞洲地區的中國大陸及馬來西亞,成為近期部分醫療器材產品為追求低成本而轉移的新興區域。
「專利」一詞的基本含義是指專利權,即由國家頒發專利證書,授予專利權人在法律規定的期限內,對某項發明或者實用新型享有製造、使用、許可銷售、銷售、進口的專利權或對外觀設計享有製造、使用、銷售、進口的專有權。
一般來講,專利權人總是希望自己獲得專利權的發明創造能夠充分地實施只有專利的實施,才能使專利權人從中得到相應的經濟利益。而這種實施,主要通過專利持有人對廠家的專利授權來實現。雙方達成的關於專利授權的協定也即專利授權模式,將對隨後產品生產銷售的相關過程產生莫大的影響。
因此,本研究以中國華東附近地區的醫材製造工廠之安全注射器專利授權模式進行研究,結果發現其與受讓企業的類型、地域、規模等諸項因素有相當大的關係。(1)上海區域非獨占性專利授權類型的數量明顯高於所有調查的企業;(2)民營控股企業擁有非獨占型專利授權明顯的數量明顯高於所有調查的企業;(3)非獨占型專利授權民營控股企業產能不高;(4)民營控股企業壟斷高價安全注射器生產;(4)獨佔型專利授權企業投入產出比高於非獨占型專利授權企業。
關鍵字(中) ★ 專利授權模式
★ 專利
★ 安全注射器
關鍵字(英)
論文目次 第一章 前言 1
第二章 文獻探討 3
第一節 安全注射器的定義 3
第二節 安全注射器產業概況 6
第三節 專利及專利實施 15
第四節 專利授權(實施)模式 21
第五節 專利授權流程 24
第三章 研究方法 26
第一節 研究目的 26
第二節 研究對象 26
第三節 研究工具 26
第四節 效度 26
第四章 資料分析 27
第一節 安全注射器專利授權模式與地域關係 27
第二節 安全注射器專利授權模式與企業關係 29
第三節 安全注射器專利授權模式與產量關係 32
第四節 技術轉移模式與投入產出比的關係 34
第五節 安全注射器專利類型與企業類型的關係 35
第五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36
參考文獻 43
表目錄
表2-1 2001~2006年世界各國安全注射器需求量預估 9
表2-2 2001~2006年安全注射器市場供需預估 9
表2-3 安全注射器製造廠及產品類別表 11
表2-4 安全注射器競爭者比較表 12
表4-1 安全注射器專利授權模式與地域的關係 28
表4-2 區域差異對專利授權模式的影響 28
表4-3 安全注射器專利授權模式與企業類別的關係 30
表4-4 企業類型差異對授權模式的影響(t-檢定) 31
表4-5 安全注射器專利授權模式與年產量關係 32
表4-6 民營企業中專利授權模式和產量的關係 33
表4-7 企業投入產出比表 34
表4-8 民營企業授權模式對比表 34
表4-9 安全注射器專利類型與企業類型關係 35
圖目錄
圖2-1 自動式安全注射器 4
圖2-2 手動外套式安全注射器 5
圖2-3 手動內縮式安全注射器 5
圖2-4 手動內縮式的操作步驟 5
圖2-5 外包式安全注射器 6 
圖2-6(a) 內縮式注射針 7
圖2-6(b) 外套式注射針 7
圖2-6(c) 內縮式安全採血注射器 7
圖2-6(d) 分離式安全採血注射器 7
圖4-1 安全注射器生產企業分佈圖 27
圖4-2 安全注射器生產企業類別分佈圖 29
圖4-3 安全注射器產量分佈圖 32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
2. 丘亮、林忠順、羅景泉,某醫學中心針扎事件調查及預防成效的探討,中華職業醫學雜誌,第8卷第3期,頁149-155,2002年。
3. 林鴻儒、陳俊傑、陳宣志、郭周彩濃、曹世明、李孟智、顏啟華,台灣一醫學中心針扎分析,中山醫學,第14期第5卷,頁505-511,2001年。
4.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勞工安全衛生研究所,醫療院所職業衛生狀況調查,IOSH86-H307,1997年。
5. 莊昭華、鄭靜瑜,某技術學院護理學生對職業災害認知之探討,慈濟護理,第1卷第2期,頁47-55,2002年。
6. 陳尚民、王榮德,某醫學中心護理人員對污染性針扎的認知與處理方法之探究,勞工安全衛生研究季刊,第2卷第3期,頁15-24,1994年。
7. 羅炳榮,工業財產權叢論-基礎篇,翰蘆出版社,頁2-19,27-31,2004年。
8. 羅炳榮,工業財產權叢論-專利侵害與回避設計篇,翰蘆出版社,頁2-4,47,2004年。
9. 羅炳榮,工業財產權叢論-世紀篇,翰蘆出版社,頁43-55,2004年。
10. 顏祥林,知識產權保護原理與策略,人民公安出版社,頁74-108,176-191,2001年。
11. 石 光,推廣自毀式一次性注射器的政策可行性,中國初級衛生保健,第19卷第2期,頁27-29,2005年。
12. 劉思良,通路為台灣安全針筒產業最大罩門,生技時代,第28期,頁12-16,2004年
13. Adams,D., Elliott, and TS, J. 2003. A comparative user evaluation of three needle-protective devices. Br J Nurs, 12:470-4.
14. Berry, A,J., and Greene, E, S. 1992. The risk of needlestick injuries and needlestick-transmitted diseases in the practice of anesthesiology. Anesthesilogy, 77:1007-21.
15. Bickford, and Smith, P,J. 2001. Not again! Designing safer medical devices requires financial and political support. BMJ ,322(7285):548.
16. Chamla. D., Chamla, J,H., Dabin, W., Delin, H., and Rennes,N. 2003. Price survey: Needle market in delicate balance. Hosp Mater Manage, 28(1):1-3.
17. Guiseppe, I., and Gabriella, D,C. 1993. The risk of occupational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infection in health care workers. Arch Intern Med, 153:1451-8.
18. Harsey, J,C., and Martin, L,S. 1994. Use if infection control guiderline by workers in healthcare facilities to prevent occupational transmissionof HBV and HIV: results from a national survey. Infection Control Hosp Epidemiol, 15:243-52.
19. Hyman, J,B., Newman, M, I., and Gayle, L,B. 2003. Imperfect protection: syringe safety mechanisms can fail. Health Devices, 32(5):203-5.
20. Marcus, R., and the CDC Cooperative Needlestick Surveillance Group. 1988. Surveillance of health care workers exposed to blood from patients infected with the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The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319 :1118-1123.
21. THE NEEDLESTICK SAFETY AND PREVENTION ACT OF 2000 (Public Law 106-430).
22. Trim, J, C. 2004. A review of needle-protective devices to prevent sharps injuries. Br J Nurs, 13(3):144,146-153.
指導教授 王存國(Tswen-Gwo Wang) 審核日期 2005-7-12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