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英) |
The Hakka lineage mausoleum is a unique and integral symbol of the Taiwanese Hakka community. This type of funerary practice, which is performed by individual clans, is neither found in the Hakka homeland in Mainland China nor in other areas where major Hakka populations reside. The mausoleums are typically shaped like a tomb or a pagoda, and the Hakka people refer to these structures as da feng shui. Tens or hundreds of ancestors’ remains or bones, including those of the first immigrants to Taiwan or the head of one branch of a clan, are preserved in these mausoleums. Initiated in the early twentieth century, this practice developed rapidly after the retrocession of Taiwan and remains influential in contemporary Taiwan.
This study explored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Hakka lineage mausoleums by analyzing the examples built by the clans in Hukou. Analyses based on field studies revealed that the formation of these mausoleums is related to Hakka cultural traits and elements such as frugality and diligence, the practice of second burials, belief in geomancy, clan organization, and ancestor worship. Moreover, the environments wherein the Hakka people settled, social change, funeral regulations, and the architectural techniques they use have greatly influenced the development of these mausoleums.
The mausoleum structures and the rituals and operations performed therein reveal Hakka attitudes toward the dead and towar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eaven and man, and that Hakka clans are patrilineal. The Hakka have amended their traditional customs to correspond with social changes. For example, in recent years, they have exhibited awareness of feminism by allowing the inclusion of deceased unmarried female relatives into the mausoleums and on the clan tablets. Thus, these mausoleums have gradually developed into sacred spaces (in addition to family temples) that play a crucial role in unifying clan members annually on Tomb Sweeping Day.
|
參考文獻 |
1. 中文參考書目
文衍源,1997,〈豐順縣建橋鎮建橋圍的宗族與民俗〉。頁198-218,收錄於房學嘉主編,
《梅州河源地區的村落文化》。香港:國際客家學會、海外華人研究社、法國遠
東學院聯合出版。
王明珂,1997,《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台北市:允晨文化出版社。
王泉根,1993,《華夏姓氏之迷》。台北市:雲龍出版社。
王琛發,2001,《華人義山與墓葬文化》。馬來西亞檳城:藝品多媒體傳播中心。
未署名,1835,《賜福嘗帳簿》。戴拾和戴國志保管。
未署名,1982,《渤海甘氏族譜》。
未署名,1983,〈湖口鄉文獻採訪錄〉。收錄於《臺灣省新竹文獻會通訊》。台北市:成文出版社。
未署名,1992,《江夏堂黃六成公家譜》。
未署名,1995,《河東堂呂氏祥振公派下族譜》。新竹縣:祥振公族親會。
未署名,1996,《范八茂派下族譜》。
未署名,2006,《湖口波羅汶金鑑堂祖塔修繕落成紀念》。新竹縣:湖口波羅汶金鑑堂祖
塔修繕委員會。
未署名,2009,《陳四源族譜》。新竹縣:祭祀公業陳乾興公管理委員會。
未署名,2013,《湖口波羅汶金鑑堂祖塔第一次開塔紀念》。新竹縣:湖口波羅汶金鑑堂
祖塔管理委員會。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2011,《99 年至100 年全國客家人口基礎資料調查研究》。行政院
客家委員會委託研究報告。台北市: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吳文審總編輯,2006,《吳朝捷公開台二百二十五週年紀念專輯》。新竹縣:吳世隆公廳
管理委員會。
吳文審總編輯,2011,《吳氏族譜:吳朝捷公開台二百三十周年紀念》。新竹縣:吳世隆公廳管理委員會。
吳學明,1986,《金廣福墾隘與新竹東南山區的開發:1834-1895》。台北市:國立臺灣
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
余作炎,2008,〈祖塔對聯探討〉。收錄於《余姓始祖塔祖塔修繕工典禮紀念特?》。
汪榮寶,1987,《清會典臺灣事例》。清史講義選錄。台北市:大通書局。
《巫姓始祖族簿》。手抄本, 巫義炮保存。
李玉?,1989,〈中國早期佛塔溯源〉。《故宮學術季刊》6-3:75-104。
李宏堅,1994,〈臺灣日據時期鋼筋混凝土建築技術與樣式發展間之關係探討〉。中原大
學,碩士論文。
李匡悌,2002,《國立清華大學新校區雞卵面公墓清理及遷移:歷史考古學監控及搶救
計劃》。台北市: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李乾朗,2003,《臺灣古建築圖解事典》。台北市:遠流出版社。
社團法人周三合公祠塔管理宗族會,2012,《周三合宗族會101年會員大會手冊》。
周鍾瑄、陳夢林等編纂,1958,《諸羅縣志》。臺灣文獻叢刊141。台北市:臺灣銀行經
濟研究室。
周祖昭,2006,《汝南堂周義和族譜》。新竹縣:周義郎。
周廷麟,1998,《周三合族譜》。湖口鄉:周三合宗親會。
尚榮安譯,2001,《個案研究法》(Rober K. Yin,1994)。台北市:弘智文化出版。
林忠禮、羅勇,1997,〈客家與風水術〉。《贛南師範學院學報》4:56-62。
林會承,1995,《臺灣傳統建築手冊》。台北市:藝術家出版社。
林清水,1996,〈粵東蕉嶺新鋪鎮上南村民俗調查〉。頁58-99,收錄於房學嘉主編,《梅
州地區的廟會與宗族》。香港:國際客家學會、海外華人研究社、法國遠東學院合出版。
林添福,1975,《譙國戴氏鎮平開基始祖諱玉麟公派下祖譜》。嘉義縣:戴氏族譜修譜委
員會。
郁永河原著,許俊雅校釋,2009,《裨海紀遊校釋》。台北市:國立編譯館。
范錦標主編,1996,《湖口鄉志》。湖口鄉:新竹縣湖口鄉公所。
施福營,2006,〈臺灣中部二次葬文化之研究:以彰化地區為例〉。南華大學,碩士論文。
姚瑩,2006,〈台北道里計〉。頁516-520,收錄於陳培桂纂輯,《淡水廳志》。臺灣史料
集成編輯委員會編輯,清代臺灣方志彙?,第28冊。台北市:文建會。
洪敏麟,1979,《臺灣地名沿革》。台中市:臺灣省政府新聞處。
涂肇慶譯,1993,《社會變遷》。台北市: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凌純聲,1955,〈東南亞的洗骨葬及其環太平洋的分布〉。《中國民族學報》1:25-44。
《淡新檔案》。「臺灣文獻文物典藏數位化計畫」,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
《財團法人新竹縣張昆和祭祀公業購買湖口鄉成功段1186地號土地紀念冊》,2011。
湖口鄉:財團法人新竹縣張昆和祭祀公業董事會。
《陳四源「祭祀公業法人新竹縣陳乾興」第一屆第三次會員大會手冊》,2014。新竹縣:
祭祀公業法人新竹縣陳乾興。
陳四隆祖塔管理委員會,2006,《陳俊瑤公派下陳四隆祖塔修建記事專輯》。
陳正祥,1993,《臺灣地誌》。台北市:南天書局。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市:五南出版社。
陳麗華,2000,〈客家人的宗族建構與歷史記憶塑造:以臺灣六堆地區為例〉。《臺灣史
研究》,17-4:1-31。
陳培桂纂輯,2006,《淡水廳志》。清代臺灣方志彙?,第28冊,臺灣史料集成編輯委
員會編輯。台北市:文建會。
陳朝龍總纂,1999,《合校足本新竹縣采訪冊》。南投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莊英章,1994,《家族及婚姻—臺灣北部兩個閩客村落之研究》。台北市:中研院民族所。
渠東、汲?譯,1999,《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涂爾幹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張六和祖塔重建委員會,2003,《張六和祖塔重建竣工報告書》。新竹縣:張六和祖塔重
建委員會。
張宇樑、吳?椒合譯,2007,(John Creswell,2002),《研究設計:質化、量化、與質量
混合方法取向》。台北市:學富出版社。
張秋滿、張錦謹主編,1997,《張氏族譜》。新竹縣:財團法人新竹縣張昆和。
張泉清,2002,〈五華縣華城鎮民俗雜錄〉。頁581-615,收錄於譚偉倫主編,《粵東三州
的地方社會之宗族、民間信仰與民俗》上、下冊。香港:國際客家學會、海外華
人研究社、法國遠東學院聯合出版。
張素玢,1998,〈南嵌地區的平埔族群〉。頁61-96,收錄於劉益昌、潘英海 主編,《平
埔族群的區域研究論文集》。南投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張勷滿,1974,《張六和祖譜》。新竹縣湖口鄉:張蓮舟。
黃仁欄,1985,《黃氏族譜》。新竹縣:黃氏族譜編輯委員會。
黃永達,2002〈從「開基祖」稱謂及開台始祖派下稱「公號」與移墾地的關係看臺灣客
家人的在地認同〉。2002年臺灣中央大學客家文化學術研討會第二場。
黃萍瑛,2007,〈北臺灣客家墓葬文化初步研究:以桃園縣平鎮市為例〉。《民俗曲藝》
157:185-234。
黃萍瑛,2010,〈閩西上杭中都鎮古坊村的二次葬風俗〉。《民族學研究所資料彙編》21:
15-44。
彭及鑌,2006,《彭氏族譜》。新竹縣。
楊國柱,2002,〈日據時期臺灣的殯葬管理與殯葬文化改革〉。《北縣文化》72:138-150。
楊祖武,1997,〈龍川縣麻布崗鎮閣前村民俗〉。頁165-197,收錄於房學嘉主編,《梅州
河源地區的村落文化》。香港:國際客家學會、海外華人研究社、法國遠東學院
聯合出版。
臺灣總督府官房調查課編,1928,《臺灣在籍漢民族鄉貫別調查》。臺北:臺灣時報發行
所。
廖倫光,2009,〈臺灣客家納骨葬法與墳墓體系〉。中原大學,博士論文。
廖倫光、殷可馨,2002,〈清代竹塹地區的墓區經營〉。《竹塹文獻雜誌》25:84-97。
廖經庭,2006,〈家族記憶與族群邊界:以臺灣彭姓祭祖儀式為例〉。國立中央大學,
碩士論文。
葉惠凱,2004,〈一個客家文化景觀—新屋鄉大溪漘地區的公廳、祖塔〉。國立臺灣師範
大學,碩士論文。
葉豐熾、葉庚鐘彙編,2013,《南陽堂葉氏時春公派下祖祠重建誌暨族譜》。末出版。
蔡惠玉,2004,〈臺灣日治時期鄉紳望族墳墓建築研究〉,國立成功大學,碩士論文。
盧文凡,2004,《范陽盧氏來臺玉招公派下大族譜》。新竹縣:渡台祖玉招公派下族譜編
輯委員會。
賴瑛,2004,〈客家二次葬文化背景?析〉。收錄於羅勇主編,《「贛州與客家世界」國際
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北京市:人民日報出版社。
蔣至臻譯,2006,《社會變遷》。台北市:韋伯文化國際出版有限公司。
謝乾桶,2012,〈客家敬字亭文化與運作:以新竹縣新豐扶雲社為例〉。國立中央大學,
碩士論文。
戴文榮、戴財編著,1995,《譙國戴氏渡台始祖財成公脈下族譜》。
戴炎輝,1979,《清代臺灣之鄉治》。台北市: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戴國志,2010,《臺灣區戴姓宗譜》。新竹縣:臺灣區戴姓宗譜增修委員會。
戴國焜主編,2009,《戴拾和年刊》第29期。新竹縣:戴拾和祖堂管理委員會。
戴國焜主編,2014,《戴拾和年刊》第34期。新竹縣:戴拾和祖堂管理委員會。
薛凡昇,1997,〈興寧市宋聲鎮茂興村民俗〉。頁106-140,收錄於房學嘉主編,《梅州河
源地區的村落文化》。香港:國際客家學會、海外華人研究社、法國遠東學院聯
合出版。
薜剛譯,1990,(許烺光著),《宗族、種姓、俱樂部 (Clan, Caste, and Club)》。北
京:華夏出版社。
羅烈師,2001,《大湖口的歷史人類學探討》。新竹縣:新竹縣文化局。
羅景輝,1969,《羅氏族譜》(羅世榮續編1994)。湖口鄉:羅仁里。
2. 英文書目
Chuang, Ying-chang, 1990,”A comparison of Hokkien and Hakka ancestor worship,” Bulletin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 69: 133-160.
Cohen, L. Myron, 1976, House United, House divided the Chinese family in Taiwan, New York and London,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Connerton, Paul , 1989, How Societies Remember,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New York.
Halbwachs, Maurice, 1992, On Collective Memory, Chicago :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Hertz, Robert, 1960, Death & The Right Hand, Translated by Rodney and Claudia Needham, The Free Press Glencoe, Illinois.
Lang, Olga, 1968, Chinese family And Society 1968, Yale University Press.
Martin, Howard J., 1991, “Hakka mausoleums in north Taiwan”, Ethnology, Vol. 30 Issue 1.
Ojiji, Ochinya Odaba, 2013, “The second burial in Akweya land”, 2013 / 09 / 09 retrieved from http://www.akweya.com/2013/03/the-second-burial-in-akweya-i.html
Pasternak, Burton, 1972, Kinship & Community in Two Chinese Villages, Stanford, California ,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Richardson, L., 1990, Writing Strategies: Reaching Diverse Audiences, Newbury Park, Sage.
Venbrux, Eric, 2007, “Robert Hertz’s seminal essay and mortuary rites in the Pacific region,” Le Journal de la Societe des Oceanistes, 124(Annee 2007-1), Hertz Revisite (1907-20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