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971401001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30 、訪客IP:18.216.94.152
姓名 陳儀(Yi Chen)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中國文學系
論文名稱 王塘南思想研究──明代中晚期良知學之一種發展路向
(A Study on Wan tang-nan’s Moral Philosophy: One of Developing Directions of The Theory of Pure Consciousness in The Later Part of The Ming Dynasty)
相關論文
★ 莊子<逍遙遊>篇中的寓言本旨和現代意義★ 王通經世思想之研究
★ 王船山《讀四書大全說》之孟學研究★ 黃梨洲思想與明清之際儒學焦點的轉移
★ 五峰思想研究★ 王心齋思想之形成及其發展
★ 從工夫論看羅近溪思想之特色★ 朱子對北宋四子的理解與詮釋
★ 宋徽宗《御解道德真經》之研究★ 陳確人性論研究
★ 聶雙江歸寂思想研究★ 李翱思想研究
★ 莊子應世思想研究★ 宋明儒「以心著性」之哲學意義研究
★ 陳白沙自得之學研究★ 劉蕺山的氣論研究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本文研究對象為王塘南,以塘南文獻為主要研究材料,以呈現塘南文獻中所蘊含的思想為研究方式,目的為塘南思想提出一致且適當的理解,並建構其思想所內涵的理論架構;進而參照當代重要的詮釋理論,對塘南思想的特徵與意義提出良好的分析與評議。
通過實際考察,塘南思想以道德的本體宇宙論作為基礎,肯定一超越而內在的至善「性」體,作為天地萬物存在根據與創生本源,進而提出「盈天地一性」、「盈天地一氣」的說法。回應於當時陽明後學間的論辯,塘南不以「良知」來規範「心」,亦不以「致良知」來從事實踐,而主張「收斂歸根」、「悟性修命」、「研幾透性」,將實踐根據與場域設定在先後天之間的發竅處,強調於本體初萌時,密密去妄、收斂以恢復本體之明,於經驗性的生命實境中體悟超越性的真性。
很顯然地,塘南的良知學理解並不同於陽明,然當塘南以「念」取代陽明「有善有惡」之「意」,以「意」取代陽明「知善知惡」之「知」時,遂將陽明由「知是知非」道德分判活動中來肯認「良知」作用的義理型態,轉成由「悟」、「透」來呈顯「良知」默運的義理型態;並將陽明重視的「當下即是」的「當前性」,轉成「密密研求」、「山窮水盡」的「歷程性」。此是塘南在經過陽明後學間對於「見成良知」肯定、否認之論辯後,所提出的辯證性理解,依靠「意」、「知」所具有「兼屬先天後天」、「兼屬體用」的特殊性格,同時保留「良知」的「活動性」與「超越性」,展現良知學脈絡中一條著重於「密」的實踐路向,為之後的蕺山學提供思考方向。
摘要(英) This is a study on the moral philosophy of Wan tang-nan (王塘南, 1522-1605). As a disciple of Wang Yang-ming (王陽明, 1472-1529), Wan tang-nan is known for his creative interpretations of Wang Yang-ming’s theory of the concept of “pure consciousness” (良知). Some commentators doubt about Wan tang-nan had already disobeyed Wang Yang-ming’s doctrine, and others took Wan tang-nan’s works as a contribu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heory of pure consciousness in the later part of the Ming dynasty. This thesis attempts to show that Wan tang-nan interpreted Wang Yang-ming’s doctrine by his comprehension to solve the problems that other disciples of Wang Yang-ming had caused.
There are three characteristics could be pointed out. The first, Wan tang-nan’s moral philosophy was set up through the onto-cosmological statements as a foundation of his theory. Secondary, Wan tang-nan tried to explicate the concept of pure consciousness in terms of the concept of “under the transcendence and beyond the empirical world” (先天之子,後天之母) and the “channel” (發竅). The final, Wan tang-nan argued that pure consciousness could not be yielded by moral decision or judgement. Pure consciousness could only present itself in human mind by truly realizeise or affection, and Wan tang-nan called such a kind of practical activity the “wu xing” (悟性) or “tou xing” (透性).
It is not difficult to figure out, Wan tang-nan’s interpretation of the concept of pure consciousness is different from Wang Yang-ming’s. However, if not only the transcendental property of pure consciousness but also the possibility of instantaneous actualization of pure consciousness should be keep, Wan tang-nan’s unique theory provided a proper solution to the problem that Wang Yang-ming gave us indeed. Furthermore, a developing direction that focus on the “invisible” (密) was raised and a clue of the study of Liu ji-shan (劉蕺山, 1578-1645) was discovered in Wan tang-nan’s moral philosophy.
關鍵字(中) ★ 王塘南
★ 王陽明
★ 江右王門
★ 良知
★ 透性
關鍵字(英) ★ Wan tang-nan
★ Wang Yang-ming
★ Jiang-you school
★ Pure consciousness
★ Tou xing
論文目次 第一章 導論 1
第一節 問題的提出 1
一、一種詮釋學的反省:對於當代陽明後學研究方法之思考 1
二、一種學術義理脈絡的反省:對於塘南的良知學理解之思考 6
第二節 現有研究成果展示與分析 12
一、島田虔次〈淺議明代思想的一種基調〉,1964年 12
二、牟宗三《從陸象山到劉蕺山》,1972年 14
三、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教篇:宋明儒思想之發展》,1975年 15
四、于化民《明中晚期理學的對峙與合流》,1993年 19
五、吳震《聶豹羅洪先評傳》,2001年 22
六、錢明《王陽明及其學派論考》,2009年 23
七、侯潔之《晚明王學由心轉性的本體詮釋》,2012年 28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目的 35

第二章 塘南的本體論思想 37
第一節 性為一切存在物的存在根據 38
一、性具有普遍性、必然性及無限性 38
二、性為超越而內在的本體 40
第二節 性為生生之氣的本體 42
一、性為氣根 42
二、性體氣用 44
三、盈宇宙一體 45
第三節 性為人所稟賦的至善之性 48
一、性本至善 48
二、性是未發之中 51
三、性不容言 55
第四節 小結 57

第三章 塘南的心性論思想 59
第一節 心性情關係 59
一、性體情用,即情驗性 59
二、道心為性,人心為情 62
第二節 心的涵義 68
一、體在用中之心體 68
二、心體本虛、本寂 73
第三節 知的涵義 79
一、知為性靈之真知 79
二、知為心體之知 83
三、知為發竅 86
第四節 小結 91

第四章 塘南的工夫論思想 95
第一節 基本關懷 96
一、反對以情識為本體 97
二、反對以形氣為本體 100
三、反對無思為修證,反對必思為修證 101
第二節 初始的為學方法 103
一、立志 103
二、拔除習氣 106
三、靜坐 108
第三節 工夫理論的內涵 112
一、收斂歸根 112
(一) 「收斂歸根」的涵義 112
(二) 「收斂歸根」與本體論思想的關聯 115
二、悟性修命 118
(一) 「悟性修命」的涵義 118
(二) 「悟性修命」與本體論思想的關聯 123
三、研幾透性 128
(一) 「幾」的本體論意義 129
(二) 「幾」的工夫論意義 132
(三) 「研幾透性」的涵義 134
第四節 小結 142

第五章 從當代詮釋理論探討塘南思想的特徵與意義 145
第一節 牟宗三宋明理學詮釋的內涵 145
一、對於宋明理學學術宗旨的理解:以「道德的形上學」為正傳 146
二、對於「心體」「性體」概念的理解:實踐進路下的「心性為一」 148
三、於宋明理學分系的理解:「縱貫系統」與「橫攝系統」的對立 153
四、對於「良知」概念的理解:內在性、自發性與絕對普遍性 159
第二節 檢討牟宗三對於塘南思想的理解 163
一、牟宗三的基本主張:判定塘南思想不屬於陽明良知學 163
二、牟宗三的理解核心:塘南思想中「分解的思維方式」之預設 165
三、理解核心的轉移:改以「體在用中的思維方式」為理解核心 170
第三節 塘南思想所展現之良知學發展路向 173
一、塘南良知學詮釋的內涵:以「透性」釋《大學》工夫 173
二、塘南良知學詮釋所展現之發展路向:辯證性的「密」之義理型態 181
第四節 小結 186

第六章 結論 189
第一節 研究成果陳述 189
第二節 研究限制與未來展望 196

參考文獻 201
一、典籍 201
二、近人專著 202
三、期刊論文 206
四、會議論文 208
參考文獻 一、典籍
王守仁:《王陽明全集》(二冊),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王時槐:《塘南王先生友慶堂合稿》,清華大學圖書館藏清光緒三十三年重刻本, 《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114冊,臺南市:莊嚴文化,1997年。
王弼注,韓康伯注,孔穎達等正義:《周易正義》,《十三經注疏分段標點》第1冊,臺北市:新文豐出版公司,2001年。
王畿:《王龍溪語錄》,臺北市:廣文書局,2003年。
王畿著,吳震編校整理:《王畿集》,南京市:鳳凰出版社,2007年。
朱熹:《四書章句集註》,臺北市:鵝湖出版社,1984年。
朱熹著,朱傑人、嚴佐之、劉永翔主編:《朱子全書》,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市: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
周敦頤著,陳克明點校:《周敦頤集》,北京市:中華書局,2009年。
張伯行集解,朱熹編:《近思錄》,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96 年。
張載著,章錫琛點校:《張載集》,北京市:中華書局,2006年。
陳獻章著,孫通海點校:《陳獻章集》(全二冊)北京市:中華書局,2008年。
程顥、程頤著,王孝魚點校:《二程集》,北京市:中華書局,2004年。
黃宗羲著,沈芝盈點校:《明儒學案》(上)、(下),北京市:中華書局,2008年。
楊伯峻譯注:《孟子譯註》,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1992年。
劉宗周著,吳光主編:《劉宗周全集》,杭州市:浙江古籍出版社,2007年。
聶豹:《雙江聶先生文集》,北京大學圖書館藏明嘉靖四十三年吳鳳瑞刻隆慶六年印本,《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72冊,臺南市:莊嚴文化,1997年。
聶豹著,吳可為編校整理:《聶豹集》,南京市:鳳凰出版社,2007年。
羅洪先:《念菴先生集》,明嘉靖四十二年劉玠刻本,《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89、90冊,臺南市:莊嚴文化,1997年。

二、近人專著
丁福寧:《語言、存有與形上學》(修訂版),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2013年。
于化民:《明中晚期理學的對峙與合流》,臺北市:文津出版社,1993年。
王邦雄、岑溢成、楊祖漢、高柏園合著:《中國哲學史》(上)、(下),臺北市:里仁書局,2005年。
王邦雄、曾昭旭、楊祖漢編著:《孟子義理疏解》,臺北市:鵝湖出版社,2004年。
王邦雄、曾昭旭、楊祖漢編著:《論語義理疏解》,臺北市:鵝湖出版社,2004年。
古清美:《明代理學論文集》,臺北市:大安出版社,1990年。
古清美:《慧菴論學集》,臺北市:大安出版社,2004年。
古清美譯註:《近思錄今註今譯:大學問今註今譯》,臺北市:商務印書館,2000年。
向世陵:《理氣性心之間──宋明理學的分系與四系》,北京市:人民出版社,2008年。
宇野哲人著,馬福辰譯:《中國近世儒學史》,臺北市: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1982年。
牟宗三:《中國哲學十九講》,臺北市:學生書局,1983年。
牟宗三:《中國哲學的特質》,臺北市:學生書局,1984年。
牟宗三:《心體與性體》第1冊,臺北市:正中書局,1990年。
牟宗三:《心體與性體》第2冊,臺北市:正中書局,2002年。
牟宗三:《心體與性體》第3冊,臺北市:正中書局,1995年。
牟宗三:《宋明儒學的問題與發展》,臺北市:聯經出版公司,2003年。
牟宗三:《從陸象山到劉蕺山》,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2000年。
牟宗三:《圓善論》,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1996年。
吳光主編:《黃宗羲與明清思想》,《中華文化研究集刊》第6輯,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吳汝鈞:《當代中國哲學的知識論》,臺北市:臺大出版中心,2013年。
吳展良編:《東亞近世世界觀的形成》,臺北市:臺大出版中心,2007年。
吳震:《王畿評傳》,南京市: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
吳震:《明代知識界講學活動繫年:1522~1602》,上海市:學林出版社,2004年。
吳震:《陽明後學研究》,上海市:人民出版社,2003年。
吳震:《聶豹羅洪先評傳》,南京市:南京大學出版社,2001年。
呂妙芬:《陽明學士人社群──歷史、思想與實踐》,臺北市: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3年。
岑溢成:《大學義理疏解》,臺北市:鵝湖出版社,1997年。
李明輝、邱黃海主編:《理解、詮釋與儒家傳統:中國觀點》,臺北市:中研院文哲所,2010年。
李明輝:《四端與七情:關於道德情感的比較哲學探討》,臺北市:臺大出版中心,2005年。
李明輝:《儒家與現代意識》,臺北市:文津出版社,1991年。
李明輝:《儒學與康德》,臺北市:聯經出版公司,1997年。
李明輝編:《儒家經典詮釋方法》,臺北市:喜瑪拉雅基金會,2003年。
李瑞全:《儒家道德規範根源論》,新北市:鵝湖月刊社,2013年。
杜保瑞:《中國哲學方法論》,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2013年。
杜維明:《人性與自我修養》,臺北市:聯經出版公司,1992年。
周志文:《晚明學術與知識分子論叢》,臺北市:大安出版社,1999年。
岡田武彥:《王陽明與明末儒學》,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林月惠:《良知學的轉折:聶雙江與羅念菴思想之研究》,臺北市:臺大出版中心,2005年。
林月惠:《詮釋與工夫:宋明理學的超越蘄嚮與內在辯證》,臺北市:中研院文哲所,2008年。
侯外廬、邱漢生、張豈之:《宋明理學史》(上)、(下),北京市:人民出版社,1997年。
洪漢鼎:《當代哲學詮釋學導論》,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性篇:中國哲學中人性思想之發展》,《唐君毅全集》,卷13,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1991年。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教篇:宋明儒思想之發展》,《唐君毅全集》,卷17,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2004年。
唐君毅:《生命存在與心靈境界》(上)、(下),《唐君毅全集》,卷23、24,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1986年。
容肇祖:《明代思想史》,臺北市:開明書店,1978年。
島田虔次著,鄭紅譯:《中國思想史研究》,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高宣揚:《解釋學簡論》,臺北市:遠流出版公司,1988年。
高柏園:《孟子哲學與先秦思想》,臺北市:文津出版社,1996年。
高瑋謙:《王龍溪哲學系統之建構──以「見在良知」說為中心》,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2009年。
張立文:《宋明理學研究》,北京市:人民出版社,2002年。
張海晏、熊培軍主編:《國際陽明學研究》(第1卷),北京市: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1年。
張豈之主編:《精編中國思想史》(二冊),臺北市:水牛圖書出版事業,2002年。
張鼎國著,汪文聖、洪世謙編:《詮釋與實踐》,臺北市:政大出版社,2011年。
張學智:《明代哲學史》,北京市: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
陳立勝:《「身體」與「詮釋」──宋明儒學論集》,臺北市:臺大出版中心,,2011年。
陳立勝:《王陽明「萬物一體」論:從「身─體」的立場看》,臺北市:臺大出版中心,2005年。
陳來:《中國近代思想史研究》,北京市:商務印書館,2003年。
陳來:《有無之境──王陽明哲學的精神》,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
陳來:《宋明理學》,臺北市:洪葉文化,1993年。
陳榮捷:《王陽明傳習錄詳註集評》,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1998年。
陳榮捷:《宋明理學之概念與歷史》,臺北市:中研院文哲所,1996年。
陳儀:《聶雙江歸寂思想研究》,《中國學術思想研究輯刊》17編,第24冊,新北市: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13年。
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三上),臺北市:三民書局,1997年。
嵇文甫:《左派王學》,臺北市:國文天地雜誌社,1990年。
嵇文甫:《晚明思想史論》,北京市:東方出版社,1996年。
彭國翔:《良知學的展開──王龍溪與中晚明的陽明學》,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2003年。
黃信二:《王陽明「致良知」方法論之研究》,臺北市:文史哲出版社,2006年。
楊伯峻譯注:《孟子譯注》,北京市:中華書局,1960年。
楊祖漢:《中庸義理疏解》,臺北市:鵝湖出版社,2002年。
楊祖漢:《從當代儒學觀點看韓國儒學的重要論爭》,臺北市:臺大出版中心,2005年。
楊祖漢:《儒家的心學傳統》,臺北市:文津出版社,1992年。
楊國榮:《心學之思──王陽明哲學的闡釋》,上海市: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年。
楊國榮:《王學通論──從王陽明到熊十力》,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7年。
楊儒賓、祝平次編:《儒學的氣論與工夫論》,臺北市:臺大出版中心,2005年。
楊儒賓、馬淵昌也、艾皓德合編:《東亞的靜坐傳統》,臺北市:臺大出版中心,2013年。
楊儒賓:《異議的意義──近世東亞的反理學思潮》,臺北市:臺大出版中心,2012年。
楊儒賓:《儒家身體觀》,臺北市:中研院文哲所,1996年。
溫偉耀:《成聖之道──北宋二程修養工夫論之研究》,臺北市:文史哲出版社,1996年。
葛兆光:《中國思想史》(三冊),上海市:復旦大學出版社,2001年。
劉宗賢、蔡德貴:《陽明學與當代新儒學》,北京市: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年。
蔡仁厚:《王陽明哲學》,臺北市:三民書局,2007年。
蔡仁厚:《王學流衍》,北京市:人民出版社,2006年。
蔡仁厚:《儒家心性之學論要》,臺北市:文津出版社,1990年。
蔡仁厚:《儒家思想的現代意義》,臺北市:文津出版社,1999年。
鄧克銘:《王陽明思想觀念研究》,臺北市:臺大出版中心,2012年。
鄭宗義:《明清儒學轉型探析︰從劉蕺山到戴東原》(增訂本),香港新界沙田: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9年。
賴賢宗:《體用與心性:當代新儒家哲學新論》,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2001年。
錢明:《王陽明及其學派論考》,北京市:人民出版社,2009年。
錢明:《陽明學的形成與發展》,南京市:江蘇古籍出版社,2002年。
錢明主編:《陽明學派研究──陽明學派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杭州市:杭州出版社,2011年。
鮑世斌:《明代王學研究》,成都市:巴蜀書社,2004年。
鍾彩鈞:《王陽明思想之進展》,臺北市:文史哲出版社,1993年。
Denis Twitchett, Frederick W. Mote編,楊品泉等譯:《劍橋中國明代史1368─1644》(下卷),北京市: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年。
Gadamer, Hans-Georg著,洪漢鼎譯:《詮釋學Ⅰ、Ⅱ:真理與方法》(修訂譯本),北京市:商務印書館,2007年。
Ira E. Kasoff著,羅立剛譯:《張載的思想(1020~1077)》,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

三、期刊論文
王汎森:〈明代後期的造偽與思想爭論──豐坊與《大學》石經〉,《新史學》,第6卷,第4期,1995年12月,頁1-19。
李慧琪:〈從黃宗羲的質疑看羅整菴的思想〉,《當代儒學研究》,第1期,2007年1月,頁210-231。
林月惠:〈本體與工夫合一:陽明學的展開與轉折〉,《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26期,2005年3月,頁359-396。
林月惠:〈良知與知覺──析論羅整菴與歐陽南野的論辯〉,《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34期,2009年3月,頁287-317。
林月惠:〈唐君毅、牟宗三的陽明後學研究〉,《杭州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32卷,第1期,2010年1月,頁22-33。
林月惠:〈從宋明理學的「性情論」考察劉蕺山對《中庸》「喜怒哀樂」的詮釋〉,《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25期,2004年12月,頁177-218。
侯潔之:〈由王塘南的宗性思想看晚明王學的轉折〉,《東華漢學》,第10期,2009年12月,頁151-185。
侯潔之:〈劉師泉「悟性修命」說的工夫內涵與理學意義〉,《中正大學中文學術年刊》,第1期(總第13期),2009年6月,頁95-128。
張衛紅:〈江右王門學者鄒東廓之戒懼說論析〉,《當代儒學研究》,第14期,2013年6月,頁157-193。
張學智:〈王時槐的透性研幾說〉,《中國哲學史》,第3期,1997年,頁103-110。
張學智:〈江右王門王塘南的哲學思想〉,《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18卷,第2期,2008年6月,頁97-110。
陳榮灼:〈回歸「徹底內在性」──東西方「生命現象學」之比較研究〉,《清華學報》,第40卷,第1期,2010年3月,頁1-20。
陳榮灼:〈黃宗羲氣論之重新定位〉,《中央大學人文學報》,第44期,2010年10月,頁1-28。
陳榮灼:〈劉蕺山的「生命現象學」〉,《鵝湖月刊》,第404期,2009年2月,頁3-14。
陳榮灼:〈論唐君毅與牟宗三對劉蕺山之解釋〉,《鵝湖學誌》,第43期,2009年12月,頁71-94。
程海霞:〈晚明江右士人王塘南「全歸」思想探析〉,《杭州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4期,2010年7月,頁23-30。
黃敏浩:〈王龍溪〈天泉證道紀〉所衍生的問題〉,《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2011年12月,頁237-270。
楊祖漢:〈論蕺山是否屬於「以心著性」之型態〉,《鵝湖學誌》,第39期,2007年12月,頁33-62。
楊祖漢:〈羅整菴、李栗谷理氣論的涵義〉,《中央大學人文學報》,第31期,2007年7月,頁209-242。
蔡家和:〈從所以然到自然──羅整菴對朱子理氣論的修正〉,《當代儒學研究》,第7期,2009年12月,頁1-23。
錢明、程海霞:〈江右思想家王時槐考述〉,《中國哲學史》,第2期,2007年,頁58-67。
鍾彩鈞:〈羅整菴的心性論與工夫論〉,《鵝湖學誌》,第17期,1996年12月,頁41-73。
鍾彩鈞:〈羅整菴的理氣論〉,《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6期,1995年3月,頁199-220。
韓曉華:〈論牟宗三先生對王塘南「透性研幾」的詮釋〉,《當代儒學研究》,第15期,2013年12月,頁217-258。

四、會議論文
岑溢成:〈王弼之「名」、「稱」之辨的再探〉,發表於「中國經典與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會議時間:2012年10月25日,會議地點:中央大學文學院A302。
指導教授 楊祖漢(Cho-hon Yang) 審核日期 2014-7-25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