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101322056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32 、訪客IP:18.190.253.56
姓名 陳沛蓉(Pei-rong Chen)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土木工程學系
論文名稱 淡水河河口之水理特性及地形演變分析
相關論文
★ 不均勻圓形橋墩之局部沖刷研究★ 砂礫河床之跌水沖刷分析
★ 土石流潛勢判定模式及土石壩滲流破壞之研究★ 港池污染擴散影響因子之探討
★ 不均勻橋墩及群樁基礎之局部沖刷研究★ 邊牆射流及尾檻對砂質底床之沖刷研究
★ 砂粒受水平振動行為之研究★ 土石流發生之水文特性探討
★ 不均勻橋墩與套環保護工法之局部沖刷研究★ 護坦及尾檻下游之局部沖刷分析
★ 橋台束縮與局部沖刷之研究★ 慢顆粒流之輸送帶實驗與影像分析
★ 均勻入滲時坡面地下水流之理論解析★ 尾檻設置對下游之局部沖刷效應
★ 二維斜坡顆粒流之輸送帶實驗與分析★ 斜坡土體滲流破壞引致土石流之探討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本研究根據淡水河河口歷年資料進行分析與討論,並探討台北港興建對淡水河輸砂及排洪之影響。研究結果顯示挖子尾砂嘴地形演變及河口之河槽斷面皆有逐漸淤積的現象,且砂嘴處灘線逐年變動並持續溯河延伸及外擴之趨勢。觀測點T00至T10A,整體呈現淤積趨勢;其中T00至T05間,呈現高度變動狀態且整體呈現淤積,部分區域亦有侵蝕現象,主深槽位置逐年移動且有深淺變化;T06至T10A區段呈現逐年淤積趨勢,主深槽之位置與深度無明顯變動,為較穩定之區域。
淡水河河口處之粒徑以中砂為主,河口內左岸顆粒較細,此區為水筆仔生態保護區,含泥量較高;右岸顆粒較粗,此區為河口區之主深槽,且淡水渡船頭亦在此岸。淡水河底床為中砂粒徑範圍處,與水下砂丘主要分布區域相吻合。淡水河底床最大砂丘在河口處,高度約1 m,砂丘長度為25-70 m。砂丘砂粒往下游運移證明了砂源來自淡水河上游;臺北港近北側防波堤之淺水區逐年向岸侵蝕,而灘線則向海淤積。
摘要(英) This research analyzes the chronological data of Tamsui River′s estuary, it also explores the influence cast on sediment transport and drainage by the construction of Taipei Harbor. The research result shows that the phenomenon of gradual sediment appears in the landscape change of the sand spit in Waziwei and in the sections of the river month. In addition, the beachline in the sand-spit area changes annually and continues to extend upstream and expand outward. From T00 to T10A, there shows a trend of sediment. Between T00 to T05, there are a highly varying condition and the overall sediment, and there is also erosion in some areas. Main channels′ locations move every year and the channels′ depth varies. Between T06 to T10A, the trend of sediment also appears. The main channels′ location and depth are steadier. The sand at the estuary is mostly medium sand. The sand particle is thinner on the left bank within the estuary. This area is the ecological reserve containing high mud content. The grain size of the sand on the right bank is coarser. Tamsui Ferry Pier is located at the main channel. On the riverbed, the range wherein the medium sand gathers matches the area wherein underwater sand dunes mainly spread. The largest sand dune on the riverbed is located at the estuary; its height is about 1 m and its length is about 25-70 m. This research proves that the sand source is from upper reaches of Tamsui River, the shoal waters by the breakwater near the north side of Taipei Harbor erode the shore year by year, and the beachline expands outward to the ocean with sediments.
關鍵字(中) ★ 淡水河河口
★ 挖子尾
★ 地形變遷
★ 水下砂丘
★ 沙嘴
關鍵字(英) ★ estuary of Tamsui River
★ Waziwei
★ terrain variation
★ underwater sand dunes
★ sand spit
論文目次 目錄
摘要 I
Abstract II
誌謝 III
目錄 IV
表目錄 VI
圖目錄 VII
第一章 緒論 1
1.1 前言 1
1.2 研究動機與目的 3
第二章 文獻回顧 6
2.1 河床與河口地形變遷 6
2.1.1水下砂丘型態 6
2.1.2砂嘴 9
2.2 淡水河道與河口地形演變 11
2.3 臺北港建港後效應前人研究 12
第三章 研究區域與基本資料 13
3.1 地理環境 13
3.2 地質環境 15
3.3 氣候與海象 16
3.3.1 氣候 16
3.3.2 海象 19
第四章 資料收集及分析方法 23
4.1 河道底床型態 23
4.2 河道斷面高程 26
4.3 河床底質與挖子尾灘質 29
第五章 研究成果 34
5.1淡水河下游段河道斷面 34
5.1.1 下游段之縱斷面 34
5.1.2 渡船頭至關渡橋橫斷面 35
5.1.3 挖子尾處橫斷面 39
5.2 淡水河下游砂丘型態 42
5.2.1 淡水第二漁港至河口段(A段) 42
5.2.1 河口至淡水渡船頭段(B段) 46
5.3 下游底床質 50
5.4 挖子尾之灘面、灘線與淺水區 58
5.4.1 挖子尾灘面 58
5.4.2 挖子尾灘線與淺水區 61
第六章 結果與建議 64
6.1 結果與結論 64
6.2 建議 66
參考文獻 67


表目錄
表2.1 挖子尾灘面於辛樂克颱風事件及其後地形侵淤變化表 10
表3.1 統計全年平均降雨日 16
表3.2 歷年淡水河水系重大災害 18
表4.1 河道斷面點位表 26
表4.2 2013年4月淡水河底質取樣座標點 31
表4.3 2013年9月淡水河底質取樣座標點 32
表4.4 挖子尾灘面取樣座標點(2013/11與2014/04) 33


圖目錄
圖1.1 (a) 1921年日本明治時期日本陸軍遙測部繪製的地形圖 2
圖1.1 (b) 2013年淡水河下游衛星影像 2
圖1.2 淡水河口福衛二號衛星影像(水利署,2003) 4
圖1.3 淡水河口福衛二號衛星影像(水利署,2007) 4
圖2.1 水深與砂丘高度及波長關係圖(Flemming,2000) 7
圖2.2 自動追蹤法2000-2009年間航道中河床型態截面積之趨勢 (德國易北河)。 8
圖2.3 各區段的河床材料分佈(Masselink et al. , 2009) 9
圖2.4 波浪行進方向與輸砂率關係圖(Petersen et al.,2008) 10
圖2.5 淡水河河段各期河道流路圖(鄧國雄,1985) 11
圖3.1 淡水河系之示意圖(經濟部國土資訊系統) 13
圖3.2 挖仔尾濕地示意圖(農林航測所) 14
圖3.3 台北周邊地質分布圖(資料來源:台灣地景保育網) 15
圖3.4 統計全年降雨量分布圖(資料來源:中央氣象局) 16
圖3.5 關渡橋全潮流量觀測紀錄(第十河川局,100/07/01) 21
圖3.6 關渡橋全潮流量觀測紀錄(第十河川局,101/07/03) 21
圖4.1 單束音探測儀示意圖(臺灣海洋科技研究中心,2013) 23
圖4.2 水下聲納測得淡水河河床型態(2009年10月3‐11) 24
圖4.3 水下聲納測得淡水河河床型態(2011年7月12‐17) 24
圖4.4 HHT頻譜圖 25
圖4.5 IMF圖(由上至下為IMF1-IMF7) 25
圖4.6 河道斷面位置圖(由河口至上游分別為T00-T10A) 27
圖4.7 河道斷面通水面積算法 28
圖4.8 2013年4月淡水河下游底質採樣點 29
圖4.9 2013年9月淡水河下游底質採樣點 30
圖4.10 挖子尾灘面採樣點(2013/11與2014/04) 30
圖5.1 斷面T00-T10A歷年最低點深度 35
圖5.2 斷面T00-T10A歷年平均高程 35
圖5.3 斷面T02歷年高程 36
圖5.4 斷面T03歷年高程 36
圖5.5 斷面T04歷年高程 36
圖5.6 斷面T05歷年高程 37
圖5.7 斷面T06歷年高程 37
圖5.8 斷面T07歷年高程 38
圖5.9 斷面T08歷年高程 38
圖5.10 斷面T09歷年高程 38
圖5.11 斷面T10歷年高程 39
圖5.12 斷面T10A歷年高程 39
圖5.13 斷面T00高程1995-2013年 40
圖5.14斷面T01高程1995-2013年 40
圖5.15 1995-2013淡水河口斷面T00之通水面積逐年變化 41
圖5.16 A、B段砂丘位置示意圖 42
圖5.17 研究區域A段之砂丘圖(2009與2011) 43
圖5.18 A段2009年之各IMF(由上而下分別為IMF1-IMF7) 43
圖5.19 A段2010之各IMF(由左而右分別為IMF1-IMF9) 43
圖5.20 A段底床砂丘剖面之2009年HHT歷線及頻譜圖(扣除IMF7) 44
圖5.21 A段底床砂丘剖面之2011年HHT歷線及頻譜圖(扣除IMF9) 44
圖5.22 A段底床砂丘剖面各IMF分量之FFT頻譜(2009) 45
圖5.23 A段底床砂丘剖面各IMF分量之FFT頻譜(2011) 45
圖5.24 研究區域B段之砂丘圖(2009與2011) 46
圖5.25 B段2009年之各IMF(由上而下分別為IMF1-IMF8) 47
圖5.26 B段之各IMF(由左而右分別為IMF1-IMF8) 47
圖5.27 B段底床砂丘剖面之2009年HHT歷線及頻譜圖(扣除IMF8) 48
圖5.28 B段底床砂丘剖面之2011年HHT歷線及頻譜圖(扣除IMF8) 48
圖5.29 B段底床砂丘剖面各IMF分量之FFT頻譜(2009) 49
圖5.30 B段底床砂丘剖面各IMF分量之FFT頻譜(2011) 49
圖5.31 淡水河底床質粒徑分析點位T00 51
圖5.32 淡水河底床質粒徑分析點位T01 51
圖5.33 淡水河底床質粒徑分析點位T02 52
圖5.34 淡水河底床質粒徑分析點位T03 52
圖5.35 淡水河底床質粒徑分析點位T04 53
圖5.36 淡水河底床質粒徑分析點位T05 53
圖5.37 淡水河底床質粒徑分析點位T06 54
圖5.38 淡水河底床質粒徑d≥0.84 mm之百分比分佈(2013/11與2014/04) 54
圖5.39 淡水河底床質粒徑0.84>d≥0.42 mm之百分比分佈(2013/11與2014/04) 55
圖5.40 淡水河底床質粒徑0.42>d≥0.25 mm之百分比分佈(2013/11與2014/04) 55
圖5.41 淡水河底床質粒徑0.25>d≥0.149 mm之百分比分佈(2013/11與2014/04) 56
圖5.42 淡水河底床質粒徑0.149>d≥0.105 mm之百分比分佈(2013/11與2014/04) 56
圖5.43 淡水河河口段底床平均粒徑分布(2013/04) 57
圖5.44 淡水河河口段底床平均粒徑分布(2013/09) 57
圖5.45 淡水河河口段底床平均粒徑分布(2013/11與2014/04) 58
圖5.46 挖子尾土壤粒徑分布曲線(2013/11/21) 59
圖5.47 挖子尾土壤粒徑分布曲線(2014/04/10) 60
圖5.48 挖子尾土壤粒徑平均粒徑比較圖(2014/04/10) 60
圖5.49 挖子尾砂嘴形態及灘線之演變(1978-2011) 62
圖5.50 1995-2011 春夏季淡水河口南岸淺水區之地形演變 62
圖5.51 1996-2011 秋季淡水河口南岸淺水區之地形演變 63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1. Allen, J.R.L. (1968). The nature and origin of bedform hierarchies. Sedimentology 10, 161–172.
2. Ashley, Gail M. (1990). “Classification of large-scale subaqueous bedforms: a new look at an old problem-SEPM bedforms and bedding structures. ” Journal of Sedimentary Research 60.1.
3. Bagnold, R.A. (1963), Mechanics of marine sedimentation. In “The Sea: Ideas and Observations” ed. by M.N. Hill, Vol.III, Interscience, New York.
4. Flemming, B.W. (1988). “Zur Klassifikation subaquatischer, strömungstransversaler Transportkörper.” Bochumer geologische und geotechnische Arbeiten 29, 44-47.
5. Flemming, B.W. (2000). “The role of grain size, water depth and flow velocity as scaling factors controlling the size of subaqueous dunes”. Marine Sandwave Dynamics, International Workshop, March 23-24 2000, University of Lille 1, France.
6. Graf, W.H. and Acaroglu, E.R. (1966). Settling velocities of natural grains.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d’Science Hydraulique Bulletin 11, 27-43.
7. Jackson, R.G. (1976). “Sedimentological and fluid dynamic implications of the turbulent bursting phenomenon in geophysical flows”. Journal of Fluid Mechanics 77, 531-560.
8. Southard, J.B. (1991). Experimental determination of bed-form stability. Annual Review of 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s 19, 423-455.
9. Sundborg, Å. (1956). “The river Klarälven: a study of fluvial processes”. Geografisker Annaler 38, 127-316.
10. Yalin, M.S. (1992). River Mechanics. Pergamon Press, Oxford, 219 p.
11. Zorndt, A., Wurpts, A., Schlurmann, T., Ohle, N., & Strotmann, T. (2011). “DUNE MIGRATION AND SAND TRANSPORT RATES IN TIDAL ESTUARIES: THE EXAMPLE OF THE RIVER ELBE. ” Coastal Engineering Proceedings, 1(32), sediment.38. doi:10.9753/icce.v32.sediment.38
12. 王安得(2004),「淡水河年侵蝕率之推估」,國立台南師範學院自然科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台南市。
13. 李錫堤、黃俊鴻、劉進金、蔡榮君、洪國華、林書毅(1998),「林口台地及其鄰接海岸地形變遷與地貌復原可行性探討」,公共工程委員會專案委託計畫成果報告。
14. 周憲德、卡艾偉、李璟芳(2006),「95年淡水河河口輸砂及水理之研究」,交通部運輸研究所港灣技術研究中心辦理研究計畫。
15. 周憲德、卡艾偉、李璟芳、林煒傑(2007),「96年淡水河河口輸砂及水理之研究」,交通部運輸研究所港灣技術研究中心辦理研究計畫。
16. 林俊全、賴春婷、任家弘(2004),「河口短時距地形變動之研究以淡水河口挖子尾為例」,地理學報第35期,pp.17~34。
17. 林柏青、周憲德、江金德、蔡金吉(1996),「淡水河流況與懸浮質調查分析」,第25屆海洋工程研討會論文集,pp.669 ~ 676,國立臺灣海洋大學,基隆市,2003。
18. 林清泉,「臺北盆地周緣坡地的特徵與土地利用的相關研究」,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1989。
19. 林雪美,「臺灣西部河口之地形學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20. 林聖烈(2006),「淡水河口環流與淡水舌之研究」,國立中央大學水文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21. 邱永芳、洪憲中、吳基、林柏青、廖慶堂、王冑、徐如娟(1999),「八十八年八里、林口海岸漂砂調查及海氣象與地形變遷四年監測計畫報告」,交通部運輸研究所港灣技術研究中心。
22. 洪奕星(2000),「臺灣北部海岸變遷研究 - 淡水河口一帶海底地形與沉積物分佈的調查研究(III)」,中央地質調查所委託計畫。
23. 基隆港務局(1997),「海岸地形變遷及防護對策研究“淡水港第二期工程(含淡水港外郭防波堤興建工程)環境影響說明書”(定稿本) - 附錄三」,2-1~4-20、7-2~7-4,基隆港務局,基隆市。
24. 基隆港務局(2006),「臺北港港址北側疏濬淤砂及港址南側設置離岸潛堤方法研究」,民國95 年2 月。
25. 張石角(1997),「臺灣海岸之自然環境與國土資源評估」,工程環境特刊,第五號,pp.91 ~ 112。
26. 張菀文(2002),「淡水河口地形變遷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研究所碩士論文。
27. 張瑞津(1985),「淡水河下游的水文地理研究-第一年度研究報告」,11:69 ~ 110,地理學研究。
28. 張瑞津、石再添、曾正雄、陳美鈴、高鵬飛(1985),「淡水河下游感潮的研究」,11:69 ~ 110,地理學研究。
29. 許泰文(2003),「近岸水動力學」,中國土木水利學會出版,科技圖書公司。
30. 許泰文、張憲國(2001),「永續的鑽石海岸」,經濟部水資源局出版。
31. 許硯蓀、廖學瑞、朱志誠(1993)「淡水八里海岸地形變遷研究及人工岬灣之應用」,中華技術,17:59-66。
32. 許銘熙(2005),「淡水河口生態系統模式」,第一屆生態工法研討會報告。
33. 郭金棟(1990),「臺灣海岸地形變化及其未來之開發利用研究報告」,交通部運輸研究所港灣技術研究中心。
34. 郭金棟(2004),「海岸保護-海岸環境創造序論」,科技圖書股份有限公司,pp.30-40。
35. 陳筱華、陳嘉元、連永順(2000),「多功能河口水文站之件置與最適化系統之建立」,經濟部水資源局,臺北。
36. 港灣研究中心(2004),「臺北港(92 ~ 94年)海岸漂砂調查及海氣象與地形變遷監測作業 - 93年報告」,交通部運輸研究所。
37. 港灣研究中心(2005),「臺北港(92 ~ 94年)海岸漂砂調查及海氣象與地形變遷監測作業 - 94年報告」,交通部運輸研究所。
38. 黃序文(1995),「臺灣西部近岸沈積物之重礦物組成-由Q型因子分析法推測近岸沉積物傳輸方向」,國立臺灣大學海洋研究所碩士論文。
39. 黃良雄、楊錦川、許泰文(2006),「臺北港設置後對淡水河口海岸地形變遷之影響」,經濟部水利署第十河川局辦理研究計畫。
40. 楊嵐雅(2007),「淡水河口南側海岸地形變遷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研究所碩士論文。
41. 經濟部水利署第十河川局(2013),「淡水河水系河川環境管理計畫規劃」。
42. 鄧國雄(1985),「淡水河下游河道變遷研究」,9:125 ~ 177,地理學研究。
43. 鄧國雄、高慶珍、許哲明、蔡佩娥(1987),「淡水河下游河道形態及演育」, 11:135 ~ 169,地理學研究。
44. 魏震(2001),「臺北港興建對鄰近海岸地形影響之評析」,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河海工程系碩士論文。
45. 羅志堅(1995),「淡水河口處海岸變遷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土木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 周憲德(Hsien-ter Chou) 審核日期 2014-7-30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