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981203004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58 、訪客IP:18.119.119.191
姓名 巫冠蓉(Guan Rung WU)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法國語文學系
論文名稱 當代「鏡花緣」──蔡明亮電影《臉》的「哀悼日記」
相關論文
★ 尤金 • 尤涅斯柯的短劇研究★ 莫泊桑短篇小說中的「妓女」類型研究
★ 一場追尋自我與烏托邦的旅程★ 異國形象探討:凡爾納的 “一個中國人在中國的苦難之旅”
★ 關於安東尼‧聖修伯里《小王子》的遊戲性研究★ 霍格里耶《重現的鏡子》:互文層面的鏡子?
★ 「巴爾札克與小裁縫」:一則國家寓言?★ 論左拉的小說《婦女樂園》:現代幸福的築夢與逐夢
★ 《向性》與超越向性:探討薩洛特對感受描繪的演變★ 奈瓦爾短篇小說《希薇》中的音樂與音樂性研究
★ 納塔莉‧薩侯的《童年》:在《生死之間》走出的文學之路★ 陽光劇團《浮生若夢》中的寫實與戲劇性: 一齣假裝自己不是戲劇的戲劇
★ 哀悼電影:《省道132》以及2000年後魁北克電影中的哀悼主題★ «愛情持續三年»:一部向楚浮、高達及德米致敬的作者電影
★ 魁北克導演西蒙?波里爾之紀錄片《米宏:域外歸返之人》研究★ 派屈克.蒙迪安諾《在青春迷失的咖啡館》 : 敘事、私密性與魅影空間之研究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蔡明亮應法國羅浮宮之邀,在2009年完成了電影《臉》,是羅浮宮第一部視覺影像的典藏作品。《臉》是導演蔡明亮題獻給已故母親的作品,又同時是凝聚多張法國新浪潮導演楚浮(François Truffaut)經典電影演員面孔的致敬之作。蔡明亮藉《臉》將所愛置入永恆的藝術殿堂。《臉》片中以母親之死出發,圍繞於服喪、死亡、電影與人生的母題上發展。此外,導演還欲展現鏡花水月之意象。因此,本論文欲探究蔡明亮電影《臉》中之鏡花水月意象,並期待提供一個既私密又開放且富有活力的閱讀詮釋角度。
本論文架構分為三大章:分別探討服喪服喪、死亡、電影與人生。第一章由巴舍拉(Gaston Bachelard)的水意象出發,我們從映像的翻轉、物質想像的雙重性和與其它自然物質如黑夜的結合來觀看渲染在影像中水的情感意象,此外,輔以空間詩學,對於過往家屋的幸福和此時失落的對比,來詮釋喪殤。最後再以巴舍拉水意象的兩個文化情結(奧菲莉亞情結和卡翁情結)來檢視影像中關於生死/死生的翻轉和影像中行動者的抗爭意識。
繼探討關於生命延續意識萌生的第一章之後,論理成章地,第二章將談論死亡之後,將圍繞在肉身周邊探討。我們藉巴舍拉泥團(pâte)意象,來檢視肉身的揉捏行動。在揉捏行動中,同時可以察覺臉中肉身揉捏所產生的情感發酵,以及肉質活性的賦予。此外,還利用物質的流動性,來探討肉身臉與其時間性的延續轉讓。
總結前兩章《臉》中對於生死一體兩面的態度和凝視。我們在第三章以巴舍拉對於納西斯(Nacisse)的自我凝視的意義翻轉,來談導演的創作行為和其作品呈現的積極態度。此外,連結前面談過的水質和土質意象,以巴舍拉的液晶之夢,來呈現導演的生命經驗和創作的結晶,最後以巴舍拉《空間詩學》裡所談的介殼之夢,來總結詮釋電影《臉》是導演生命的自我形塑呈現。
摘要(英) Being the first audio-visual work of the Louvre, Face of Tsai Ming-Liang finally came out in 2009, which is not only a tribute of the Cinema New Wave (especially for the famous French director, François Truffaut), but also a dedicate for Tsai’s deceased mother. By his work Face, Tsai was attempting to lead all his beloved to the eternal Pantheon of art. Face is a film about mourning, death, cinema and life, in which Tsai tries to show an aesthetic image of “mirror, flower, water and moon”. Therefore, this research aims to explore the image of “mirror, flower, water and moon” and looks forward to provide different aspects full of dynamic.
This analysis is divided into three chapters for themes: mourning, death, and cinema/life. First chapter is based on Bachelard’s theory which is about images of water. Via different regards on water reflects, ambivalence of material imagination and combinations with others materials like night or earth, we try to interpret the emotions behind the surface of images during mourning. Second chapter talks about death toward the staring of human corps. Still base on Bachelard’s theory, through combination of water and earth, we mean to check out the action of body’s modelling and its material dynamic. In Chapter III, according to Bachelard, we attempt to verify the relation between creator and creation and we would see how Tsai combined his life experience in his film work, Face.
關鍵字(中) ★ 蔡明亮
★ 《臉》
★ 巴舍拉
★ 水
★ 服喪
★ 鏡花水月
關鍵字(英)
論文目次 摘要 I
謝辭 III
目錄 IV
緒論 1
一、作品簡介 1
二、文獻探討 2
三、動機、目的與困難 3
四、問題意識 5
五、觀點設限 5
六、章節架構 10
第一節 母親之死──哀悼與憂鬱 13
第一節 沉重的闇黑之水與母性之水 13
第二節 在要死不活的開闔之間 23
第三節 冥河的死生之旅與擺渡人 37
第二章 死亡的召喚──不生不滅的延續 51
第一節 楚浮/蔡明亮影視面相──生者的多聲部吊唁 51
第二節 此生:肉身已/將死──肉身的嬗變 61
第三節 繪畫交疊映像──死寂的自然(Nature morte)之生死疊影 73
第三章 「鏡中花」──誰的臉? 84
第一節 水之鏡:納西斯的愛撫 84
第二節 自我形塑的介殼之夢 95
結論 107
參考書目 110
附件 119
蔡明亮歷年影像作品 119
參考文獻 蔡明亮電影研究相關著作
REHEM Jean-Pierre, JOYARD Olivier , RIVIERE Danièle, Tsai Ming-Liang, Paris, Dis voir, 1999.
王晶盈訪問、整理,〈「三人三色」的兩個亞洲面向〉,《電影欣賞》, 第21卷,第2期,2003年三月,頁91-95。
白大維(David Barton),〈水鐘:《你那邊幾點?》的液態憂鬱〉,《觀展看影:華文地區視覺文化研究》,書林,2009,臺北,頁301-313。
-,〈轉喻換義大師:《臉》和其電影意義〉,《變/遷/留/轉:視域之徑》,書林,臺北,頁313-330。
平片正伸,〈個別的空間,各自的身體──三部電影短評:《利物浦》、《臉》、《打不倒的勇者》〉,《電影欣賞》,第104期,2010年3月,頁82-87。
泊硯(Erik Bordeleau),林書媺譯,〈不透明的關照:論蔡明亮「保守」的電影姿態〉,《變/遷/留/轉:視域之徑》,書林,臺北,頁331-355。
林心如,〈文化評論 / 電影:蔡明亮和羅浮宮合作新片──「臉」:凝視與倒影 〉,MOT/TIMES線上誌,2009.8.14。
(2010.10.17)
林涵文,〈「自畫像」式書寫:《臉》〉,放映週報,第343期,2012.02.03。(2012.8.2)
李歐梵,〈蔡明亮長鏡頭下的沉思〉,《明報月刊》,1998年12月,頁62-63。
周星星,導讀法國《電影筆記》第645期,5月號,國家電影資料館,2009.06.05。
(2012.08.01)
徐慕魚,〈電影如何成為藝術──《臉》〉,《電影欣賞》,第140期,2009年9月,頁82-83。
孫松榮,〈蔡明亮電影中的陌生與懷舊〉,《蕉風》,第489期,2002年12月,頁54-70。
-,〈蔡明亮:影像/身體/現代性〉,《電影欣賞》,第114期,2003年3月,頁38-45。
-,〈懸浮之城‧薄暮之光:介於(非)敘事性與影像性的《黑眼圈》〉,《電影欣賞》,第25卷,第2期,2007年1月,頁47-53。
-,〈擴延地景的電影邊界:論蔡明亮從《不散》至影像裝置的非/藝術性〉,《現代美術學報》,第23期,頁27-50。
-,〈臉〉,《電影欣賞》,第141期,2009年12月,頁90。
-,《從電影到當代/藝術》,金城,北京,2013。
張小虹,〈台北慢動作:身體–城市的時間顯微〉,《中外文學》,第36卷,第2期,2007,頁121-154。
張藹珠,〈漂泊的載體──蔡明亮電影的身體劇場與慾望場域〉,《中外文學》,第358期,民91,頁75-98。
陳慧縈整理,〈蔡明亮及其作品年表〉,《婦研縱橫》,第75期,2005年7月,第75期,2005年8月,頁132-137。
路況,〈世界的公式:從「後極限」到「新巴洛克」──洞窺蔡明亮的《洞》〉,《電影欣賞》,第18卷,第3期,2000年,頁76-80。
黃建宏,〈沉默的影像〉,《電影欣賞》,第16卷,第3期,1998年五月,頁52-55。
-,〈電影術的維基式書寫--《臉》的幾種影像「當代性」〉,《典藏今藝術》,第205期,2009年10月,頁101-104。
焦雄屏,《河流:蔡明亮的電影》,皇冠,臺北,1997。
-,《台灣電影90新新浪潮》,麥田,臺北,2002。
-,《洞—電影劇本與評論》,萬象,臺北,1998。
聞天祥,〈一種黏稠的親密感,隱隱地聯繫起所有內容──蔡明亮的《臉》〉,放映週報,第228期,2009.10.08。
(2014.04.20)
-,《光影定格 : 蔡明亮的心靈場域》,恆星,臺北,2002。
-,《過影:1992-2011台灣電影總論》,書林,臺北,2012,頁283-286。
-,《蔡明亮研究》,私立中國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所碩士論文,1997。
楊凱麟,〈荒蕪的生命、茂盛的影像:論蔡明亮電影的內框與平行主義〉,《文化研究學刊》,第15期,2012,頁147-168。
趙恩潔,〈寂寞的淨化儀式:談蔡明亮電影〉,《人類與文化》,第38期,2007年二月,頁118-126。
蔡明亮、聞天祥、黃建宏、阮慶岳合著,《臉》,典藏,臺北,2009。
劉永晧,〈雨落在電影─分析蔡明亮《不散》中雨的變貌〉,《新竹教育大學人文社會學報》,第3卷,第2期,2010,頁93-116。
劉紀雯,〈艾騰•伊格言和蔡明亮電影中後現代「非地方」中的家庭〉,《中外文學》,第31期,2003年十二月,頁117-152。
鄭治桂,〈音畫留痕-蔡明亮的《臉》〉,2009.10.25。
(2013.11.21)
鄭治桂,〈「臉」剝落在羅浮宮角落的色相〉,放映筆記,393期,2013.07.05。(2014.05.20)
鄭治桂,〈羅浮宮隱藏在《臉》中的畫──蔡明亮的《懺悔的瑪德蓮》〉,放映週報,382期,2013.07.05。
(2014.05.22)
鄭秉泓,〈蔡明亮的21世紀〉,《台灣電影愛與死》,書林,臺北,2010,頁148-158。
顏健富,〈情感的多重流動—論蔡明亮電影「框架內外」的空間佈局〉,《婦研縱橫》,第75期,2005年七月,頁36-48。
顏健富、吳佩蓉,〈以文字剖析光影──蔡明亮電影的「空間、情欲與身體」研究概述〉,《婦研縱橫》,第75期,2005年七月,頁24-35。
蔡明亮導演訪談
Tsai Ming-Liang, entretien par Jean Roy, « Mon cinéma est immédiatement identifiable », L’humanité, 6 June 2007.
(2012.09.16)
-, «J’ai été porté par l’envie d’un cinéma pur» , entretien par Philippe Azoury, Libération Next. 4 Nov. 2009.
(2012.9.16)
-, « Press Conference Face » , Festival de Cannes, 2009。
(2014.06.06)
王玉燕撰,《攝影有如水,動靜皆可得──攝影師廖本榕專訪》,第265期,放映週報,2014.06.21。
(2010.07.09)
包喬晉,《蔡明亮李康生泡煮咖啡談電影藝術》,2011.05.29。(2014.04.08)
孟小編紀錄,〈【映演Q&A】《愛情萬歲》07/12映後座談紀錄〉,2010台北電影節,2014.07.13。
(2014.04.26)
林文淇訪問,林文淇、王玉燕編,〈用盡全部力氣,將電影推向極致的自由〉,《台灣電影的聲音》,書林,2010,臺北,頁169。
林文淇,〈用盡全部力氣,將電影推向極致的自由──《臉》導演蔡明亮專訪〉,放映週報,2009.09.18。
(2014.04.26),
卓伯棠主編,《蔡明亮電影講座》,天地圖書,2012,香港
吳品誼、周雨枬報導,〈大家眼中的蔡明亮〉,《婦研縱橫》,第75期,2005年七月,頁74-78。
林心如採訪,〈專訪蔡明亮,(上)〉,2009.07.05。
(2014.06.20)。
-,〈專訪蔡明亮,(下)〉,,2009.07.05。
(2014.06.20)。
林松輝、許維賢、王朝弘〈「你必須相信電影有一個作者」──在鹿特丹訪問蔡明亮〉,《電影欣賞》, 第147期 ,2011年六月,頁69-76。
周星星訪問;林莫整理,〈沒有故事的故事──訪蔡明亮〉,《電影欣賞》,第140期,2009年九月,頁56-61。
徐婉禎,〈藝術的另類説詞:專訪蔡明亮導演〉,《聯合文學》,第21卷,第10期,2005年8月,頁132- 137。
陳韋臻,〈弄舞撩水進入博物館──專訪《臉》導演蔡明亮〉,破報,2009.09.25。
(2010.9.23.)
張靚蓓,〈專訪蔡明亮,談他如何做《臉》〉,國家電影資料館,2009.5.22,(2012.7.31.)
唐愛明訪問兼撰文,〈蔡明亮:現在電影院裡的東西娛樂化太強了〉,新浪娛樂,2013.09.09。
(2014.05.11)
聞天祥,〈亮話(上):蔡明亮訪談錄〉,《電影欣賞》,第102期,2000年二月,頁47-54。
-,〈亮話(下):蔡明亮訪談錄〉,《電影欣賞》,第103期,2000年九月,頁63-70。
蔡明亮與法藏法師,〈電影與人生(20091008法藏法師與蔡明亮導演,於成功大學的對談)〉,2009.10.08。
(2014.06.02)
謝仁昌訪問,〈一個導演兩個巴黎:蔡明亮談《你那邊幾點》〉。《電影欣賞》,第109期,2001年十二月,頁49-58。
顏健富、程于倩紀錄,〈尋找上帝旨意的苦行僧—「我的電影美學與經驗」演講纪實〉,《婦研縱橫》,第75期,2005年七月,頁64-73。
顏健富、吳品誼、吳瑋婷、吳佩蓉採訪,顏健富、葉治杰紀錄,〈十問實答──與蔡明亮談身體、情欲與創作反思〉,《婦研縱橫》,第75期,2005年七月,頁57-63。
電影理論與相關著作
AUMONT Jacques, Esthétique du film, Nathan, Paris, 1995.
-, Du visage au cinéma, Cahiers du Cinema Livres, Paris, 1992.
-, Moderne ? Comment le cinéma est devenu le plus singulier des arts, Cahiers du cinéma, Paris, 2007.
BAZIN André, Qu’est-ce que le cinéma ?, Cerf, Paris, 1976.
JULLIER Laurent et MARIE Michel, Lire les images de cinéma, Larousse, Paris, 2007.
LEVER Yves, L’analyse filmique, Boréal, Québec, 1994.
MOUREN Yannick, Filmer la création cinématographique, le film-art poétique, Harmattan, 2009.
REYNAUD Bérénice, Nouvelles Chines, Nouveaux cinémas, Cahiers du cinéma, Paris, 1999.
TRUFFAUT François, Le cinéma selon François Truffaut, textes reunis par Anne Gillain, Flammarion, 1988.
VANCHERI Luc, Cinéma et peinture, Armand Colin CINEMA, France, 2007.
-, Film, forme, théorie, L’Harmattan, Paris, 2002.
STAM Robert, Reflexivity in film and literature: from Don Quixote to Jean-Luc Godard., UMI Research Press, Ann Arbor Mich, 1985.
TRIAS Jean-Philippe dir., Cinergon : Spéculaire., vol. 19/20, Cinergon, Lézignan-Corbière, 2010.
大衛.波德維爾(David Bordwell),《電影詩學》廣西師範,桂林,2010。
吳珮慈,《在電影思考的年代》,書林,臺北,2007。
凱茲(Steven D. Katz),井迎兆譯,《電影分鏡概論 : 從意念到影像》,五南,臺北,2009。
劉永晧,《小電影學:電影複像、轉場換景與隙縫偷渡》,左耳文化,臺北,2010。
德勒茲(Gilles Deleuze),黃建宏譯,《電影Ι:運動-影像》,遠流,臺北,2003。
-,《電影Π:時間-影像》,遠流,臺北,2003。
敘事理論著作
ADAM Jean-Michel et REVAZ Françoise, L’analyse des récits, Seuil, Paris, février 1996.
DALLENBACH Lucien, Le récit spéculaire. Essai sur la mise en abyme, Seuil, Paris, 1977.
FEVRY Michel, La mise en abyme filmique, Céfal, Liège, 2000.
GAUDREAULT André, JOST Francois, Le récit cinématographique, Nathan, Paris, 1990.
PRÉGAY-GROS Nathalie, Introduction à l’intertexualité, Nathan, Paris, 1996.
-, Intertexualité, Dunod, Paris, 1996.
現象學、藝術與其他
BACHELARD Gaston, La poétique de l’espace, PUF, Paris, 1961.
-, La psychanalyse du feu, Gallimard, Paris, 2002, c1949.
-, La terre et les rêveries de la volonté, Librairie josé corti, Paris, 1948
-, L′eau et les rêves : essai sur l′imagination de la matière, J. Corti, Paris, 1947, c1942.
BERGEZ Daniel, Peindre et écrire : le dialogue des arts., La Martinière, Paris, 2008.
BLANCHOT Maurice, « La parole quotidienne », L’Entretien Infini, Gallimard, Paris, 1969.
BODDAERT Francois, Petites portes d’éternité : la mort, la gloire et les littérateurs, Hatier, Paris, 1993.
BOLOGNE Jean-Claude, Les allusions bibliques : dictionnaire commenté des expressions d′origine biblique, coll. Le Souffle Des Mots, Larousse, 1999.
DEBRAY Régis, Vie et mort de l′image : une histoire du regard en Occident, Gallimard, Paris, 1992.
PAINI Dominique, Le cinéma, un art modern, Cahiers du cinéma, Paris, 1997.
HUET-BRICHARD Marie-Cathérine, Littérature et mythe, Hachette, Paris, 2001.
MORIN Edgar, L′homme et la mort, Seuil, Paris, 1970.
MOUGEOT Régor-Robert, Le Miroir, symbole des symboles, Editions Dervy, 1995.
Sigmund Freud, « Deuil et mélancolie », Métapsychologie dans Sigmund Freud : Œuvres complètes, tome XIII, 1914-1915, PUF, 1998.
WILDE, Oscar, Salomé: drame en un acte, Héron, 2003, Lausanne.
王勇,《翫•鏡花:60個你所不知道的鏡花緣之謎》,咖啡田,臺北,2005。
加斯東•巴舍拉,龔卓軍、王靜慧譯,《空間詩學》,張老師文化,臺北,2010。
-,劉自強譯,《夢想的詩學》,三聯書店,北京,1996。
巴什拉,顧嘉琛譯,《水與夢──論物質的想象》,岳麓書社,北京,2005。
巴歇拉爾(譯名「巴什拉」),杜小真﹑顧嘉琛譯,《火的精神分析》,三聯書店,北京,1992。
朱明,〈生與死的思考──讀「莎樂美」〉,《電影文學/文本研究》,第21期,中國,2009,頁112-113。
多明尼克.巴伊尼(Dominique Païni),〈電影之為造型藝術〉,《現代美術學報》,第23期,臺北市立美術館,臺北,2012 ,頁9-26。
江凌青,〈建築作為串連影像裝置與電影美學的關鍵:以蔡明亮的作品為例〉,《現代美術學報》,第23期,臺北市立美術館,臺北,2012 ,頁51-78。
孫松榮,〈論蔡明亮從〈不散〉至影像裝置的非/藝術性〉,《現代美術學報》,第23期,臺北市立美術館,臺北,2012 ,頁27-50。
許綺玲,《糖衣與木乃伊》,美學書房,臺北,2001。
羅基敏、梅樂亙,《「多美啊!今晚的公主!」:理查.史特勞斯的《莎樂美》》,高談文化,臺北,2006。
李汝珍(清),《鏡花緣》,正中,臺北,1975。
肯內斯.克拉瑪(Kenneth Kramer); 方蕙玲譯,《宗教的死亡藝術 : 世界各宗教如何理解死亡》,東大圖書,臺北,2009。
畢恆達,《空間就是性別》,心靈工坊,臺北,2004。
黃冠閔,〈巴修拉論火的詩意象〉,《揭諦》,第六期,2004年四月,頁163-194。
鄭安群,〈波特萊爾的現代性〉,笠詩刊,第231期,2002年十月,頁118-139。
蔣勳,《此生 : 肉身覺醒 》,有鹿文化,臺北,2011。
羅伯.索科羅斯基(Robert Sokolowski); 李維倫譯,《現象學十四講》,心靈工坊,臺北,2004。
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 劉俐譯,《哀悼日記》,商周,臺北,2011。
指導教授 許綺玲 審核日期 2014-7-29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