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991205001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28 、訪客IP:3.147.70.250
姓名 陳沐恩(MU-EN-CHEN)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none
論文名稱 張羣戰後的政治活動-兼論其與蔣中正之關係 (1945-1948)
(Chang Chun’s Post-war Political activity- And A Study of Chang Chun’s connection with Chiang Kai-shek (1945-1948))
相關論文
★ 明代通政使司之研究★ 于慎行的生平與學思之研究
★ 萬曆中後期言官派系黨爭之研究(1586-1620)★ 晚明司禮監之研究
★ 明代祭酒資歷與作為之研究(1382-1566)★ 明代王世貞宗教觀之研究
★ 晚明直臣楊漣之研究(1572-1625)★ 方震儒與晚明政局之研究
★ 抗戰建軍的新嘗試———徵集到組建:青年遠征軍人事研究★ 明中葉理學名宦項喬之研究(1493-1552)
★ 明代寡母敎子之研究★ 明代女紅─以北方婦女為中心之探討
★ 明末浙江地區僧侶對寺院經濟之經營---以雲棲袾宏、湛然圓澄、密雲圓悟為中心★ 砂拉越留台同學會之研究(1694-1996)
★ 從種族到民族:梁啟超民族主義思想之研究(1895-1903)★ 公廟與地方社會-以大溪鎮普濟堂為例(1902-2001)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張羣戰後的政治活動-兼論其與蔣中正之關係(1945-1948)
中文摘要
本文主旨是討論張羣的角色變化。張羣與蔣中正的關係建立於清末奠定於革命,對日戰前張羣便擔任蔣中正的幕僚,而張羣的角色變化全來自蔣中正賦予的任務。戰後張羣被指派為重慶會談的代表,其實質意義就是蔣中正的代表,一方面在蔣的框架下作最有利的取捨;一方面能得到和談後的政治利益。會談上張羣不時堅定表明立場,並提到政府已讓步甚多,一退一進,博得同情。蔣勻田在回憶錄中就認為最有資格當周恩來對手的,僅有張羣一人,足見張羣的重要性。重慶會談結束後,國府方面希望盡快召開政治協商會議卻因國共雙方在接收問題上大啟爭端,關於政治協商的準備會議也轉變為「恢復」交通線的商談。交涉期間張羣擔任「中間人」與「協調者」的角色,成為蔣中正與共黨的溝通管道,雖未調停成功卻從此看出蔣對張羣的信任。1947年4月23日張羣正式任行政院長,在任行政院長之前,張羣在民社黨以及青年黨之中斡旋,以促成非「一黨執政」的政府,最後張君勱在國民黨的授意下,推舉張羣作行政院長。張羣對蔣中正來說就是一顆活棋,張羣往哪裡擺,都能使其發揮最大功效。張羣在行政院長任內通過許多措施,這些措施都是為了幫助蔣中正對抗中共,雖然困難重重,在國府委員會仍有許多反對的聲音,不過張羣仍排除萬難,只為了幫助蔣中正。所以張羣從「中間人」、「協調者」的角色轉變為「執行者」,清楚且完整的執行蔣中正的政策。

關鍵字:張羣、蔣中正、行政院長、民社黨、青年黨
摘要(英) Chang Chun’s Post-war Political activity- And A Study of Chang Chun’s connection with Chiang Kai-shek (1945-1948)
Abstract
This article discusses Chang Chun’s shifting political roles after World War II. Chang Chun’s political relationship with Chiang Kai-shek started from the end of Qing Dynasty and was established during the period of revolution. Chan Chun had assumed Chiang Kai-shek’s staff before the war against Japan. And Chang’s various political roles were due to different tasks assigned by Chiang. After World War II, Chang was appointed as the representative in Chongqing Negotiations, which was essentially the representative of Chiang; on the one hand, he did the best trade-offs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Chiang, on the other, he was able to obtain political gain. During the negotiations, Chang expressed firmly his standpoint frequently, and referred to that the Government had made quite a lot of concessions; through the advance and retreat skills he won many people’s compassion.
Chiang Yun-tien referred to in his memoir that Chang Chun is the most and the only capable person to compete with Chou En-lai; here it reveals to us the significance of Chang. After the Chongqing negotiations, the Nationalist government hoped to convene the Political Consultative Conference as soon as possible, but this was blocked by the conflict between Kuomintang and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CCP) on the issue of taking over of Manchuria; as a result, the recovery of communication between KMT and CCP became actually the main issue in the preparation session for the Political Consultative Conference. During negotiations, Chan Chun played the role of a coordinator or an intermediary to become a communication channel between Chiang Kai-shek and CCP.
Here the trust in Chang Chun by Chiang can be seen though the fact that they failed to mediate a settlement. Before Chang Chun assumed the President of the Executive Yuan on April 23rd, 1947, he meditated between Democratic Socialist Party and Chinese Youth Party to facilitate a non-one-party state. Afterward, at the behest of KMT, Chang Jun-mai put forward Chang as the President of the Executive Yuan. Chan Chun was to Chiang a good facilitator; he played a big role wherever he was placed.
During Chang Chun’s administration, many measures were passed to help for Chiang against CCP. Though beset with difficulties, and facing many objections from the Government commission, he struggled against all difficulties to help Chiang. Chang Chun’s political roles shifted from an intermediary, a mediator to an executive. He carried out Chiang’s policy correctly and completely.

Key words: Chang Chun, Chiang Kai-shek, President of the Executive Yuan, Democratic Socialist Party, Chinese Youth Party
關鍵字(中) ★ 張羣
★ 蔣中正
★ 行政院長
★ 民社黨
★ 青年黨
關鍵字(英) ★ Chang Chun
★ Chiang Kai-shek
★ President of the Executive Yuan
★ Democratic Socialist Party
★ Chinese Youth Party
論文目次 目 錄
緒 論
壹、 研究動機與目的……………………………………….1
貳、 時間斷限與研究範圍………………………………….4
參、 研究回顧……………………………………………….5
肆、 研究方法與史料……………………………………...21
伍、 章節安排……………………………………………...26
第壹章 改組政府前的磨合互動
第一節 蔣張協同進行的重慶會談……………………29
第二節 張羣奉命完成協調……………………………41
第三節 協商會議前的國共斡旋………………………51
第貳章 張羣出掌行政院之歷程
第一節 政府改組前與張羣出掌行政院之背景………63
第二節 張羣出任行政院長之因素……………………73
第三節 美國政府改組之態度…………………………86
第参章 張羣主政的理念與措施
第一節 改革經濟方案…………………………………95
第二節 〈動員戡亂完成憲政實施綱要〉……………..112
第三節 行政院長人選紛爭…………………………..126
結論………………………………………………………………..139
徵引書目…………………………………………………………..149
參考文獻 徵 引 書 目
一、文電檔案與史料彙編
(一)文電檔案
1.臺北國史館藏
《蔣中正總統文物》(以下簡稱《蔣檔》)
〈國共協商(七)〉
典藏號:002-080104-00015-006,「政府代表與中共會談紀錄」,1945年4月18日。
〈革命文獻-政治:政經重要設施(一)〉
典藏號:002-020400-00036-080,「張羣發表財政經濟改革計劃即行政院所定十項自助計劃」,1948年1月28日。
〈美國經濟援助〉
典藏號:002-080106-00042-012,「司徒雷登呈蔣中正對行政院長發表中國政府準備實施之財政經濟改革方案十點提出意見」,1948年6月2日。
〈革命文獻-戡亂軍事:一般策畫與各方建議(一)〉
典藏號:002-020400-00012-081,「張羣呈蔣中正組織各省市戡亂建國動員委員會決議辦法」,1947年11月20日。
〈革命文獻-實行憲政與蔣總統就職〉
典藏號:002-020400-00010-093,「張羣呈蔣中正行憲後行政院宜另行考慮人選」,1948年4月21日。
典藏號:002-020400-00010-106,「張羣呈蔣中正辭行政院院長職務」,1948年5月18日。
〈中央政府人事(四)〉
典藏號:002-080101-00011-005,「董顯光等人呈行政院將改組請准予辭職另選適任人員等由」,1948年5月21日。
〈革命文獻-政治協商與軍事調處(一)〉
典藏號:002-020400-00005-001,「吳鼎昌電蔣中正中共代表及隨員三十人定十五日來渝請派機往接」,無年月日。
《國民政府檔案》(臺北國史館藏)
〈國民政府委員會國務會議速記錄(一)〉
典藏號:001-046100-0070,「國民政府委員會第一至第十次國務會議速記錄」,1947年4月23日-1947年8月29日。
〈國民政府委員會國務會議議事日程(二)〉
典藏號:001-046100-0054,「國民政府委員會第五至七次國務會議議事日程」,1947年6月20日-1947年7月18日。
〈內閣人選推薦〉
典藏號:001-032110-0012,「各省代表推薦內閣人選情形,郭福生函薦馬震武任國府顧問,程潛呈薦賀耀組為糧食部長,張治中電薦彭昭賢為內政部長,曾琦函薦張羣何應欽程潛吳忠信鄒魯王寵惠為內閣人選」,1948年4月10日-1948年5月29日。
〈國民參政會第四屆第三次會議(三)〉
典藏號:001-011130-0054,「國民參政會第四屆第三次大會關於和平統一問題建議案二十三件與行政院院長張羣政治報告及決議文,行政院函復國民參政會所提日本對我國賠償及早辦理等建議案辦理情形」,1947年6月5日-1947年10月25日
《行政院檔案》(臺北國史館藏)
〈安徽省戡亂建國動員委員會組織通則〉
入藏登錄號:014000002843A。
〈西康省戡亂建國動員委員會組織規程〉
入藏登錄號:014000004452A。
《行政院主計處檔案》(臺北國史館藏)
〈經濟緊急措施方案〉
入藏登錄號:039000000098A,
《財政部檔案》(臺北國史館藏)
〈捐款壽險、推行節約消費辦法〉
入藏登錄號:018000026453A。
《事略稿本》
《蔣中正總統文物:事略稿本-民國三十四年八月至九月》,臺北:國史館,2011年,第62冊。
《蔣中正總統文物:事略稿本-民國三十四年十月至十一月》,臺北:國史館,2012年,第63冊。
《蔣中正總統文物:事略稿本-民國三十四年十二月至三十五年二》,臺北:國史館,2012年,第64冊。
《蔣中正總統文物:事略稿本-民國三十五年三月至五月》,臺北:國史館,2012年,第65冊。
《蔣中正總統文物:事略稿本-民國三十五年六月至八月》,臺北:國史館,2012年,第66冊。
《蔣中正總統文物:事略稿本-民國三十五年九月至十一月》,臺北:國史館,2012年,第67冊。
《蔣中正總統文物:事略稿本-民國三十五年十二月至三十六年二月》,臺北:國史館,2012年,第68冊。
《蔣中正總統文物:事略稿本-民國三十六年三月至五月》,臺北:國史館,2012年,第69冊。
《蔣中正總統文物:事略稿本-民國三十六年六月至八月》,臺北:國史館,2012年,第70冊。
《蔣中正總統文物:事略稿本-民國三十七年一月至二月(上)》,臺北:國史館,2013年,第72冊。
《蔣中正總統文物:事略稿本-民國三十七年四月至五月》,臺北:國史館,2013年,第74冊。
2.臺北黨史館藏
《一般檔案》
典藏號:554/14,〈經濟改革方案〉,1947年。
《會議記錄》
典藏號:6.2/6,〈國民黨六屆二中全會第三、四次會議速記錄〉,1946年3月4日、5日。
典藏號:6.2/40.8.1,〈第七次全體會議速記錄〉,1947年3月21日。
典藏號:6.2/6.19-25.4,〈國民黨六屆二中全會第十次會議速記錄〉,1946年3月8日


3.美國國務院外交解密檔案(簡稱FRUS)
The U.S. Dep. Of State,ed. FRUS,1946, “General Marshall to President Truman” VOLUME IX.Washington:United States Gov. Printing office, December 28, 1946

The U.S. Dep. Of State,ed. FRUS,1947, “The Ambassador in China(Stuart) to the Secretary of State” VOLUME VII.Washington:United States Gov. Printing office, April 25, 1947.
二、史料彙編
中央檔案館(編),《中共中央文件選集》第15冊,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1989年。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中共南京市委員會(編),《周恩來一九四六年談判文選》,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6年。
中共中央文獻編輯委員會(編),《周恩來選集》,北京:人民,2004年。
中共中央毛澤東選集出版委員會(編),《毛澤東選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
中共重慶市委黨工作委員會(編),《重慶談判紀實:1945年8月-10月》,重慶:重慶出版社,1983年。
中國民主同盟中央文史資料委員會(編),《中國民主同盟歷史文獻(1941-1949)》,北京:文史資料出版社,1983年。
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影印(影印),《國防最高委員會常務會議記錄》第七、八、九冊,臺北:近代中國出版社,1995年。
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編),《中國民主社會黨》,北京:檔案出版社,1988年。
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編),《中國青年黨》,北京:檔案出版社,1988年。
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編),《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常務委員會會議錄》第42-44冊,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年。
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編),《中華民國史檔案資料匯編》第五集第三編政治(一)、(二),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9年。
古屋揆二(編註)、中央日報(譯),《蔣總統秘錄:中日關係八十年之證言》第二冊,臺北:中央日報,1986年。
李旭(編),《政治協商會議之檢討》,南京:時代出版社,1946年。
卓兆恆(編),《停戰談判資料》,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新華書店發行,1981年。
孟廣涵(主編),《國民參政會紀實》,重慶:重慶出版社,1988年。
美國國務院(編輯)、中華民國外交部(譯),《美國與中國之關係:特別注重一九四四至一九四九年之時期》,臺北:該部,1949年。
秦孝儀(主編),《中華民國重要史料初編-對日抗戰時期》第七編戰後中國(二)、(三)、(四),臺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會,1981年。
秦孝儀(主編),《先總統蔣公思想言論總集》卷32,臺北:中央委員會黨史會,1984年。
秦孝儀(主編)、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委員會編輯,《中國國民黨歷屆歷次中全會重要決議案彙編》,臺北:中央文物供應社,1979年。
國民大會秘書處(編),《第一屆國民大會實錄》,臺北:國民大會秘書處,1961年。
榮孟源(主編),《中國國民黨歷次代表大會及中央全會資料》,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1985年。
歷史文獻社(編選),《政協文獻》,出版地不詳:歷史文獻社,1946年。
羅家倫(主編)、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史料編篡委員會(編),《革命文獻》,臺北:中央文物供應社,1953-1989年。
三、憶述資料(日記、回憶錄、口述訪談、文史資料)
(一)日記
《陳布雷從政日記稿樣》,臺北:東南印務出版社,無出版年。
王子壯,《王子壯日記》第10冊,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1年。
王世杰《王世杰日記:手稿本》,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0年。
唐縱,《唐縱失落在大陸的日記》,臺北:傳記文學,1998年。
徐永昌(撰)、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編),《徐永昌日記》,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0-1991年。
陳光甫(著)、上海市檔案館(編),《陳光甫日記》,上海:上海書店,2002年。
陳克文,《陳克文日記(1937-1952)》,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12年。
曾琦(著)、沈雲龍(編),《曾慕韓(琦)先生日記選》,臺北:文海,1966年。
黃炎培(著)、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整理),《黃炎培日記》,北京:華文出版社,2008年-2012年。
雷震(作),傅正(主編),《雷震日記(1948-1949):第一個十年》,臺北:桂冠出版,1989年。
雷震(原著),薛化元(主編),〈附錄:雷震日記選〉,《中華民國制憲史:制憲國民大會》,臺北:稻鄉出版社,2011年。
《張羣日記》,中國國民黨黨史館藏。
《蔣中正日記》,美國史丹佛大學胡佛研究所檔案館。

(二)回憶錄
王雲五,《岫廬八十自述》,臺北:臺北商務館,1967年。
王雲五,《岫廬論國是》,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5年。
司徒雷登(Stuart,John Leighton)(著)、常江(譯)《在華五十年》,海口:海南出版社,2010年。
左舜生,《近卅年見聞雜記》,臺北:中國青年黨黨史委員會,1984年。
何廉,《何廉回憶錄》,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1988年。
吳玉章,《吳玉章回憶錄》,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1978年。
李璜,《學鈍室回憶錄》,下卷 香港:明報月刊社,1982年。
張治中,《張治中回憶錄》,出版項不詳。
張羣,《至德管窺錄》,臺北:中央文物供應社,1976年。
張羣,《我與日本七十年》,臺北:中日關係研究會,1981年。
梁肅戎,《大是大非-梁肅戎回憶錄》,臺北:天下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5年。
梁漱溟,《我的努力與反省》,臺北:老古文化,2002年。
梁漱溟,《憶往談舊錄》,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1997年。
陳立夫,《成敗之鑑:陳立夫回憶錄》,臺北:正中書局,1994年。
陳啟天,《寄園回憶錄》,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2年。
陶希聖,《潮流與點滴》,臺北:傳記文學出版社,1979年。
程思遠,《政海秘辛》,香港:南粵出版社,1988年。
黃宇人,《我的小故事》下冊,香港:吳興記書報社,1982年。
葉篤義,《雖九死其猶未悔》,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1999年。
雷嘯岑,《憂患餘生之自述》,臺北:傳記文學出版社,1982年。
熊式輝(著)、洪朝輝(編),《海桑集:熊式輝回憶錄(1907-1949)》,美國紐約:明鏡,2008年。
劉健群,《銀河憶往》,臺北:傳記文學出版社,1966年。
蔣勻田,《中國近代史轉捩點》,香港:友聯出版社,1976年。
蕭錚,《土地改革五十年:蕭錚回憶錄》,臺北:中國地政研究所,1980年。
顧維鈞(著)、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譯)《顧維鈞回憶錄》,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

(三)口述訪談
白崇禧(口述),賈廷詩、陳三井、馬天綱、陳存恭(訪問兼紀錄),郭廷以(校閱),《白崇禧先生訪問記錄》,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4年。
沈雲龍(訪問)、陳三井、陳存恭(記錄),郭廷以(校閱),《周雍能先生訪問記錄》,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4年。
沈雲龍、張朋園、劉鳳翰(訪問),張朋園、劉鳳翰(記錄),《劉行琛先生訪問記錄》,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0年。
梁肅戎(口述),劉鳳翰、何智霖(訪問),何智霖(記錄整理),《梁肅戎先生訪談錄》,臺北:國史館,1995年。
陶希聖(口述),陳存恭、蘇啓明、劉妮玲(訪問),陳存恭、尹文泉(總整理),《陶希聖訪問記錄》,臺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1994年。
陸寶千(訪問)、鄭麗榕(記錄),《黃通先生訪問記錄》,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2年。
趙自齊(口述),遲景德、吳淑鳳(訪問),吳淑鳳(記錄整理),《趙自齊訪談錄》,臺北:國史館,2000年。
劉先雲(口述),遲景德、陳進金(訪問),陳進金(記錄整理),《劉先雲訪談錄》,臺北:國史館,1995年。
顧紹昌(口述),潘光哲、梁雅慧(記錄整理),薛化元(審定),《顧紹昌訪談錄》,臺北:國史館,2002年。
(四)文史資料
中國人民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文史資料存稿選編》政府‧政黨卷,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2002年。
中國人民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文史資料選編》編輯部(編),《文史資料選編》,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1986-1989年。
中國人民政協會議四川省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四川文史資料選輯》第43輯,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79年。

四、年譜、紀念冊
張岳軍傳略與年譜編篡委員會,《張岳軍傳略與年譜》,臺北:中日關係研究會,1991年。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周恩來年譜(1898-1949)》,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人民出版社,1991年。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朱德年譜》,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逢先知(主編),《毛澤東年譜(一八九三-一九四九)》,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3年。
中國民主社會黨中央黨部(編印),《張君勱先生九秩誕辰紀念冊》,臺北:中國民主社會黨中央黨部,1976年。
王壽南(編),《王雲五先生年譜初稿》第2冊,臺北:臺灣商務,1987年。
姚崧齡(編),《張公權先生年譜初稿》,臺北:傳記文學出版社,1982年。
沈雲龍編,《黃膺白先生年譜長編》上冊,臺北:聯經,1976年。
秦孝儀(總編篡),《總統蔣公大事長編初稿》卷5-7,臺北:無出版社,1978年。
《吳鐵城先生紀念集(三)百齡誕辰紀念》,臺北:吳鐵城先生百齡誕辰紀念會,無出版年。
《吳鐵城先生逝世二十周年紀念集》,臺北:吳鐵城先生百齡誕辰紀念會,無出版年。
《吳鐵城先生紀念集(一)》,臺北:吳鐵城先生百齡誕辰紀念會,無出版年。
五、專著
楊鴻儒、李永銘,《張群傳》,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
楊躍進,《蔣介石的終身幕僚-張群》,北京:團結出版社,2007年。
丁永隆、孫宅巍,《南京政府崩潰始末》,臺北:巴比倫出版社,1992年。
不詳,《中國黨派》,不詳:中聯出版社,1948年。
不詳,《中國黨派述評》,不詳:新中國出版社,1946年。
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編譯),《馬歇爾使華》,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
孔慶泰,《國民黨政府政治制度史》,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8年。
牛軍,《內戰前夕:美國調處國共矛盾始末》,臺北:巴比倫出版,1993年。
王成勉,《馬歇爾使華調處日誌(1945年11月-1947年1月)》,臺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1988年。
王良卿,《三民主義青年團與中國國民黨關係研究(一九三八-一九四九)》,臺北:近代中國出版社,1998年。
王良卿,《改造的誕生》,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2010年。
王奇生,《黨員、黨權與黨爭:1924-1949年中國國民黨的組織形態》,上海:上海書店,2010年。
王靜,《折衝樽俎 : 周恩來與國共談判》,重慶:重慶出版社,1998年。
丘宏達、任孝琦(編),《中共談判策略研究》,臺北:聯經,1987年。
司馬既明,《蔣介石國大現形記》,臺北:李敖出版社,1990年。
伍憲子,《中國民主憲政黨黨史》,無出版地:無出版社,1963年。
吳昆財,《政權之爭:戰後國共談判(1945年6月-1946年5月)》,臺北:唐山出版社,1994年。
吳振漢,《國民政府時期的地方派系意識》,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2年。
宋春主編,《中國的政黨》,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
李金河,《中國政黨政治研究(1905-1949)》,北京:中央編譯,2007年。
李南海,《制憲國民大會代表選舉之歷程》,臺北:文京出版社,1998年。
李炳南,《政治協商會議與國共談判》,臺北:永業出版社,1993年。
汪朝光,《1945~1949:國共政爭與中國命運》,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0年。
汪朝光、王奇生、金以林著,《天下得失:蔣介石的人生》,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12年。
易勞逸(Eastman, Lloyd E.)《毀滅的種子:戰爭與革命中的國民黨中國(1937-1949)》,南京:江蘇人民,2009年。
林立樹,《司徒雷登調解國共衝突之理念與實踐》,臺北:稻鄉出版社,2000年。
林桶法,《從接收到淪陷-戰後平津地區接收工作的檢討》,臺北:東大出版社,1997年。
林桶法,《戰後中國的變局-以國民黨為中心的探討》,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3年。
林緒武,《由政學會到新政學系:國民黨體制內的資產階級自由派硏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年。
邱錢牧主編,《中國政黨史》,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
邵玉銘,《中美關係研究論文集》,臺北:傳記文學,1980年。
邵毓麟,《勝利前後》,臺北:傳記文學出版社,1967年。
金沖及,《轉折年代:中國的1947年》,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出版社,2002年。
柯貝克(Kubek, Athony),《遠東是怎樣失去的》,臺北:新中國,1970年。
段浩然等編,《中國共產黨的戰略策略》,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91年。
紀亞光、秦立海、斐莘,《戰後中國政黨與政治研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年。
胡沂生,《中國經濟的分析與改造》,上海:世界書局,1946年。
胡繩主編,《中國共產黨七十年》,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1991年。
孫彩霞,《新舊政學系》,北京:華夏出版社,1997年。
孫震等,《中華民國經濟發展史》,臺北:近代中國出版社,1983年。
徐倬雲、邱宏達等編,《抗戰勝利的代價》,臺北:聯經出版社,1988年。
秦立海,《民主聯合政府與政治協商會議:1944-1949年的中國政治》,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
荊知仁,《中國立憲史》,臺北:聯經出版事業,1984年。
馬歇爾(Marshall,G C.)著、梁敬錞譯註,《馬歇爾使華報告書箋註》,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4年。
張九如,《和談覆轍在中國》,臺北:文海出版社,1982年。
張力行,《馬歇爾使華紀實》,臺北:戰鬥青年出版社,1955年。
張公權、楊志信譯,《中國通貨膨脹史》,北京:文史資料出版社,1986年。
張玉法,《中華民國史稿》,臺北:聯經書局,1998年。
張君勱(著),中華民國張君勱學會(編譯),《中國第三勢力》,臺北:稻鄉出版社,2005年。
張皓,《派系集團之爭與民國政治走向》,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2年。
張維亞,《中國貨幣金融論》,臺北:東方經濟研究所,1964年。
郭貴儒,《從繁盛到衰敗:大陸時期的中國國民黨》,北京:華文出版社,1999年。
郭榮趙,《美國雅爾達密約與中國》,臺北:水牛出版社,1977年。
郭緒印,《國民黨派系鬥爭史》,臺北:桂冠,1993年。
陳正茂,《中國青年黨研究論集》,臺北:秀威資訊,2008年。
陳正茂,《在野的聲音:青年黨人的時代關懷及其政治參與》,臺北:新文京開發,2005年。
陳永發,《中國共產革命七十年》,臺北:聯經出版社,1998年。
陳立文,《宋子文與戰時外交》,臺北:國史館,1991年。
陳孝威,《為什麼失去大陸》,臺北:中國美術印刷廠,1964年。
陳盛清《五五憲草釋論》,臺北:中國文化服務社,1944年。
陶希聖,《潮流與點滴》,臺北:傳記文學出版社,1964年。
陶涵(Taylor, Jay),《蔣介石與現代中國的奮鬥》,臺北:時報文化,2010年。
喬寶泰,《中華民國制憲行憲史述》,臺北:近代中國出版社,1998年。
菊池貴晴(著),劉大孝(譯),《中國第三勢力史論》,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年。
費正清編,《劍橋中華人民共和國-革命中國的興起》,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
馮啟人,《戰後美國對華政策背景之分析》,臺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1999年。
楊天石,《找尋真實的蔣介石:蔣介石日記解讀》,香港:三聯書店,2008-2010。
楊奎松,〈失去的機會?:抗戰前後國共談判實錄〉,北京:新星出版社,2010年
楊奎松,《中共與莫斯科關係》,臺北:東大出版社,1997年。
楊奎松,《毛澤東與莫斯科的恩恩怨怨》,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
楊家駱主編,《大陸淪陷前之中華民國》,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3年。
鄒讜,《美國在中國的失敗:1941-1950》,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
雷震(作),傅正(主編),《雷震日記-第一個十年(1948-1949)》第1冊,臺北:桂冠圖書,1989年。
雷震(作),傅正(主編),《雷震全集:制憲述要》,臺北:桂冠圖書,1989年。
雷震(原著),薛化元(主編),《中華民國制憲史:制憲的歷史軌跡1912-1945)》,臺北:自由思想學術基金會出版,2010年。
雷震(原著),薛化元(主編),《中華民國制憲史:制憲國民大會》,臺北:自由思想學術基金會出版,2010年。
廖風德,《學潮與戰後中國政治》,臺北:東大出版社,1995年。
劉吉主編,《中國共產黨七十年》,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
劉統,《中國的1948年:兩種命運的決戰》,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出版社,2006年。
劉熙明,《偽軍:強權競逐下的卒子(一九三七-一九四九)》,臺北:稻香出版社,2002年。
蔡國裕,《中共黨史》,臺北:國史館,1990年。
蔣中正,《蘇俄在中國》,臺北:中央文物供應社,1981年。
蔣勻田,《中國近代史轉捩點》,香港:友聯出版社,1976年。
蔣永敬、劉維開,《蔣介石與國共和戰(一九四五-一九四九)》,臺灣:臺灣商務印書館,2011年。
鄧野,《民國的政治邏輯》,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0年。
鄧野,《聯合政府與一黨訓政:1944-1946年間國共政爭》,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3年。
薛化元,《民主憲政與民族主義的辯證發展:張君勱思想研究》,臺北:稻禾出版社,1993年。
魏德邁(著)、程之行(譯),《魏德邁報告》,臺北:華南書局出版,1959年。
關中,《國共談判(1937-1947)》,臺北:財團法人民主文教基金會,1992年。
六、外文著作
A Doak Barnett, China on the Eve of Communist Takeover. (New York:Washington, Fredrick A. Praecer Publisher, 1963).
Anthony Kubek, How the Far East was Lost:American Policy and the Creation of Communist China, 1941-1949. (Chcago:Henry Regnery Company, 1963).
Department of State, United State Relations with China: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the Period 1944-1949. (Washington, D. C.:Department of State Publication, 1949),p.xvi.
Fairbank, John King, China Perceived:Images and Policies in Chinese-American Relations.(New York:Alfred A. Knopf, 1974).
Jeans, Roger B. , Road not Taken:The Struggle of Opposition Parties in Twentieth-Century China(Boulder:Westview Press, c1992).
Suzanne Pepper, Civil War in China:The political Struggle 1945-1949.(New York:oxford,1999).
七、期刊論文、會議論文、學位論文
(一)期刊論文
王奇生,〈國民黨中央委員的權力嬗蛻與派系競逐〉,《歷史研究》,期5(2003年),頁55-70。
任曉偉,〈《中蘇友好同盟條約》與重慶談判的緣起〉《西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卷34期5(2008年),頁164-170。
吳淑鳳,〈從《王世杰日記》看政治協商會議的召開〉《近代中國》卷1期1(2001年),頁191-242。
呂實強,〈張群與四川對抗戰的貢獻〉《近代中國》期89(1992年),頁65-91。
李雲漢,〈張岳軍與抗戰初期之政府決策(1937-1940)〉《近代中國》期89(1992年),頁42-64。
李誼春,〈國民黨新政學系述論〉,《貴州社會科學》期7(2007年),頁154-158。
汪朝光,〈1946年早春中國民主化進程的頓挫-以政協會議及國共關係為中心的研究〉,《歷史研究》,期6(2000年),頁107-119。
汪朝光,〈抗日戰爭勝利後中國中間黨派的政治抉擇〉,《學術月刊》,卷41(2009年),頁139-147。
汪朝光,〈戰後國民黨對共政策的重要轉折-國民黨六屆二中全會再研究〉,《歷史研究》,期4(2001年),頁72-91。
汪朝光,〈戰與和的變奏-重慶談判至政協會議期間的中國時局演變〉《近代史研究》期1(2002年),頁14-42。
汪朝光,〈簡論國共內戰時期國民黨的「動員戡亂」〉,《上海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卷12期3(2005年),頁34-39。
沙莉,〈宋子文與1947年的「黃金風潮」〉《信陽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卷5期32(2012年),頁133-140。
阮大仁,〈由蔣中正日記去看陳立夫阻擋張群組閣之政爭-兼談李培基落選案之影響〉《傳記文學》卷94期6(2009年),頁43-57。
唐振楚,〈張岳軍先生之思想行誼〉《近代中國》期89(1992年),頁11-26。
張小滿、宋廣偉,〈重慶談判國共雙方的妥協與讓步〉《南都學壇(哲學社會科學版)》卷20期5(2000年),頁12-14。
張森華,〈民國特大拋售黃金風潮〉《湖北檔案》期11(2008年),頁44-46。
陳一容,〈國共雙方重慶談判實力以及中共談判策略述論〉《西南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板)》卷30期3(2004年),頁120-125。
陳正茂,〈滄桑五十年-記民社黨在臺灣〉,《傳記文學》,卷91期6(2007年),頁34-51。
陳英傑,〈《王世杰日記》看重慶會談後到政治協商會議前的中共策略〉《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期28(2007年),頁329-370。
陳華,〈「行憲」與「戡亂」-陶希聖日記(1947-1953)的觀察與討論〉,《國史館學術集刊》,期8(2006年),頁165-188。
陳鵬仁,〈張群與戰後中日關係〉《近代中國》期89(1992年),頁92-104。
粟國成,〈一九四六年國民大會由延會到開會期間的國共爭執〉,《國家發展研究》,卷2期1(2002年),頁111-150。
楊奎松,〈中國內戰時期美國在華情報工作研究(1945~1949)〉,《史學月刊》,期3(2009年),頁53-65。
楊奎松,〈蔣介石與戰後國民黨的「政府暴力」-以蔣介石日記為中心的分析〉,《近代史研究》,期4(2011年),頁45-66。
趙英蘭,〈論南京國民政府的新政學系〉,《史學集刊》期3(1995年),頁32-37。
劉佰合,〈張君勱與國民大會〉,《香港中國近代史學報》,期(2005年),頁45-56。
蔣永敬,〈張群與調整中日關係〉《近代中國》期89(1992年),頁27-41。
蔣永敬,〈戰後國共和談-從重慶會談到整軍方案〉《國史館館刊》期34(2012年),頁115-155。
鄧野,〈國民黨六屆二中全會研究〉,《歷史研究》,期1(2000年),頁3-20。
韓永適,〈張羣與抗戰時期的川政〉《成都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期1(2009年),頁23-26。
(二)專書論文
吳淑鳳,〈行憲前後的政黨協商(1946-1948)〉,收入《中華民國史專題論文集》(第三屆討論會),臺北:國史館,1992年,頁823-845。
汪朝光,〈蔣介石與1947年國民政府的改組〉,收入《蔣介石與現代中國的形塑》,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13年,頁275-310。
林能士、王良卿,〈戰後國民黨人爭取與黨內民主化的背景考察〉,《一九四九年:中國的關鍵年代學術討論會論文集》,臺北:國史館,2000年,頁547-567。
林桶法,〈國共內戰時期的研究概況分析(1945-1949)〉,《史學的傳承:蔣永敬教授八秩榮慶論文集》,臺北:近代中國出版社,2001年,頁55-70。
邵玉銘,〈決定命運的一年:一九四六年中國內戰與國際政治〉收入《中華民國建國史討論集》,臺北:中華民國建國史討論集編輯委員會,1981年,頁304-331。
邵玉銘,〈馬歇爾使華再評估〉收入《中華民國歷史與文化討論集》臺北:中華民國歷史與文化討論集編輯委員會,1984年,頁282。
陳沐恩,〈代言與協調-張群在重慶會談和政治協商的角色(1945-1946)〉,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主辦,「港臺三校歷史研究生學術會議」,香港:2013年,5月,頁355-373。
劉維開,〈張群與蔣中正的人事布局〉,收入《民國人物的再研究與再評價》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3年,頁163-185。
劉維開,〈憲政體制下的權力競逐-蔣中正在1948年的政治困境〉,收入《蔣介石與現代中國的形塑》,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13年,頁355-387。
魏良才,〈馬歇爾與國共和談〉收入《中華民國歷史與文化討論集》臺北:中華民國歷史與文化討論集編輯委員會,1984年,頁283-294。
(三)學位論文
丁光耀,〈1941-1947:美國對華政策及其影響〉湖南:中南大學,2012年。
尹育華,〈中共政治戰略之研究-國共鬥爭時期(1945-1949)〉臺北: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1992年。
王曉潔,〈司徒雷登使華時期與蔣介石關係研究(1946-1949)〉江西,江西師範大學,2013年。
吳國勝,〈中共政治戰略之研究-國共鬥爭時期(1945-1949)〉臺北:私立中國文化大學政治研究所,2002年。
吳淑鳳,〈中共的「聯合政府」要求國民政府的對策(1944-1947)〉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1年。
邱炳翰,〈戰後中國憲政之路:以行憲前後的黨派協商為中心的探討(1948-1949)〉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研究部碩士論文,2012年。
胡隴凱,〈美國在國共重慶談判中的角色〉臺北:淡江大學美國研究所,2004年。
苟學珍,〈試論國共双方對重慶談判的認識和態度的變化及其影響〉重慶:西南師範大學,2002年。
凌小鵬,〈美國對華政策及其失敗(1944-1950)〉福建:福建師範大學,2008年。
張曉芳,〈中國民主同盟之研究(民國二十八年~民國三十八年)〉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1年。
蔡振偉,〈1945-1947:國共談判中美國的「調處」角色研究〉海南:海南大學,2013年。
蔡葉飛,〈國共和談期間政黨競爭的維度與策略研究〉江蘇:南京大學,2012年。
謝寶軍,〈淺析二戰後初期美國的對華調處措施及中共的應對策略(1945-1949)〉四川:四川師範大學,2011年。
羅俊強,〈行憲第一屆立法委員之研究(1948-1949)〉臺北: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
九、報刊雜誌
《大公報》,天津,1945-1948
《中央日報》,南京,1945-1948
《世紀評論》,南京
《經濟評論》,上海
《時與文》,上海。
《新上海》,上海。
《觀察》,上海
指導教授 吳振漢(Wu, Cheng-Han) 審核日期 2015-1-29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