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44 、訪客IP:3.135.208.236
姓名 陳淑美(Chen,Shu-Mei)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中國文學系 論文名稱 舊京城 新曙光 論1930年代的齊如山與北平國劇學會及其期刊
(Chi Ju-shan: Pioneer of Peking Opera as Cultural Heritage On Chi Ju-shan in the 1930s, the Beiping Guoju Xuehui, and ItsPublications)相關論文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齊如山(1875-1962),京劇創作與編劇者,也是京劇理論探索及研究者。齊如山在京劇史上的貢獻,過去在臺灣經常以他曾參與梅蘭芳戲劇改革,率先研究京劇舞台元素,來臺後致力提升京劇地位、提拔京劇演員、推廣京劇教化等成就,稱他為「京劇大師」,對其編劇及創作的位階,甚至拔高為「中國的莎士比亞」。
近年來中國大陸學界,對齊如山卻常以「戲曲改革先驅者」來定位,不論是參與梅蘭芳戲劇改革的「導演」位階,或是對其劇學研究所強調的「藝術改革論」,及許多將齊如山與同時代戲劇改革者(如翁偶虹)並列的研究論文,都顯現中國大陸學界看待齊如山的觀點。
兩岸對齊如山的研究觀點與定位,都潛藏特定時空的意識型態。
本論文針對齊如山在京劇研究史上的定位做探討,研究方法上不採縱觀齊如山一生劇學的宏觀論述,卻以1930年代齊如山的「京劇研究」為探索核心,環繞著齊如山在「中國戲劇史上第一個戲劇研究專門機構」的北平國劇學會作為論述重點,特別集中在齊氏在國劇學會轄下的《戲劇叢刊》與《國劇畫報》所發表的內容做微觀分析,結果發現,齊如山抓住了20世紀中國戲劇史上的精華時空,對京劇資料的整理論述展現開創性,齊如山不僅為後來因為時間、戰亂而消失的戲曲文物留下一手記錄,也率先對京劇腳色名詞、身段、臉譜等場上元素,戲臺、梨園信仰等當時還不被注意的京劇議題進行探索,齊如山京劇研究先行者的角色確立。
值得注意的,齊如山在1930年代的京劇研究,受到斯時在北平由胡適帶領「整理國故」風潮的影響,以珍視、讚嘆(而非改變、進化)的眼光,對戲曲進行「返古探索」,他的角色非但不是「戲曲改革者」,倒有點像「戲曲文物保存者」;1930年代齊如山的「京劇研究」已深入戲劇形式、語言、角色、身段等範疇,他晚年能拈出「有聲必歌」、「無動不舞」等至今人們仍琅琅上口,對京劇特質總括的總結性語言,與齊如山在此時期的研究息息相關。
摘要(英) Chi Ju-shan: Pioneer of Peking Opera as Cultural Heritage
On Chi Ju-shan in the 1930s, the Beiping Guoju Xuehui, and Its Publications
Abstract
Chi Ju-shan (1875-1962), an innovator and playwright of Peking Opera, was also a pioneer in the theory and academic study of this dramatic art from. In Taiwan, his contributions to the history of Peking Opera are generally seen as (a) his participation in the reform movement of Mei Lanfang, (b) his leading role in the study of the staging elements of Peking Opera, and (c) his efforts after coming to Taiwan to raise the status of Peking Opera, train Peking Opera performers, formalize the doctrine and elements of Peking Opera, and change more lives by bringing people into contact with Peking Opera education. In Taiwan he is known as a “Maestro of Peking Opera,” and analysts of his place as a playwright and innovator have even gone so far as to raise him to the status of “China’s Shakespeare.”
In mainland China, on the other hand, in recent years scholars have often defined Chi Ju-shan as “a pioneer in the reform of Chinese opera.” Whether it be studies that define him as a “director” participating in Mei Lanfang’s reform movement, that emphasize the “artistic reformist” nature of his academic studies, or that see him as a colleague and peer of opera reformers of the same era (such as Weng Ouhong), all indicate the viewpoint from which the mainland Chinese academic community sees Chi Ju-shan.
The research perspectives on, and definition of the status of, Chi Ju-shan on the two sides of the Taiwan Strait suggest underlying ideological factors stemming from specific contexts.
This study explores the definition of the status of Chi Ju-shan in the history of the academic study of Peking Opera. In terms of methodology, this study does not adopt a macro-view of Chi Ju-shan’s life in Peking Opera, but rather looks specifically at Qi’s 1930’s Peking Opera research, and at Qi’s Beiping Guoju Xuehui (Beiping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Peking Opera, aka Peking Opera Association), the “first institution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theater to be specifically dedicated to the study of the dramatic arts.” In concrete terms, this study will be a micro-view analysis of the content that Chi published in the Association’s periodicals Xiju Congkan [Drama Digest, aka Journal of Drama] and Guoju Huabao [Peking Opera Pictorial, aka National Drama Pictorial].
The conclusion of the study is that Chi Ju-shan seized a critical moment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drama in the 20th century to make ground-breaking new systematic studies of, and theories about, the materials and content of Peking Opera. He not only left a record for future generations of opera artefacts that would otherwise have been lost through war, chaos, or the simple passage of time, he also pioneered the study of many aspects of this dramatic form that were ignored or taken for granted, including gestures and movements, facial makeup, and nomenclature for roles; staging and stage structure; and the religious beliefs associated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drama. Chi Ju-shan should be seen as having a critical role as the pathfinding figure in the intellectual study of Peking Opera.
It is especially important to note that Chi’s research into Peking Opera in the 1930s was influenced by the trend led by Hu Shih in Beiping to use scientific methods to itemize, define, categorize, and analyze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to rationalize it, not eliminate it. Chi was an admirer of traditional Peking Opera; he wanted to consolidate and preserve Peking Opera, not to “reform” it or “advance” it. His explorations looked backward in time to the past.
Therefore, Chi’s role not only was not that of a “reformer of Peking Opera,” but rather more like that of a “conservationist of the cultural heritage of opera.” Chi’s study of Peking Opera in the 1930s was an in-depth exploration of the range and parameters of the idiom’s form, language, and roles. The maxims that he developed and that are still familiar today, such as “if there is vocalization of any kind, spoken or sung, it must be stylized and song-like” and “if there is movement of any kind, it must be stylized, artful, and dance-like”—which have had a definitive impact on the speci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anguage of Peking Opera—are closely connected to the intellectual work he did in the 1930s.
Key words: Chi Ju-shan, Peking Opera studies, Beiping Guoju Xuehui, Xiju Congkan, Guoju Huabao
關鍵字(中) ★ 齊如山
★ 京劇研究
★ 北平國劇學會
★ 戲劇叢刊
★ 國劇畫報關鍵字(英) ★ Chi Ju-shan
★ Peking Opera studies
★ Beiping Guoju Xuehui
★ Xiju Congkan
★ Guoju Huabao論文目次 舊京城 新曙光
論1930年代的齊如山與北平國劇學會及其期刊
目 次
中文摘要……………………………….…………………………………i
英文摘要……………………………….………………………………………………………………iii
誌謝……………………………………………………………………………………………………………………………………...v
目次……………………………………………………………………………………vii
表目錄……………………………………………………………………………x
圖目錄………………………………………………………………………………………xi
第一章 緒 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文獻回顧……………………………………………………………………15 第三節研究方法與章節安排……………………………………………28
第二章 齊如山與北平國劇學會…………………………………………………………35
第一節 北平國劇學會成立的背景及研究重心……………………………………36
一、伶人與文士合作的北平國劇學會……………………………………………36
二、北平國劇學會戲曲研究重心與日本「考證家系統」之關連………………38
三、《戲劇腳色名詞考》與《古劇腳色考》……………………………………42
四、北平國劇學會的研究方法及範圍……………………………………………46
第二節 北平國劇學會的成員、組織及工作內容……………………………………48
第三節 齊如山在北平國劇學會的角色……………………………………………55
本章小結:兼論北平國劇學會在台餘緒及影響………………………………………58
第三章 齊如山與《戲劇叢刊》……………………………………………………………65
第一節 《戲劇叢刊》的出版背景……………………………………………………66
一、戲劇期刊繁榮階段的核心刊物………………………………………………67
二、《戲劇叢刊》的刊期、細目及發起人………………………………………69
第二節 齊如山在《戲劇叢刊》的作品內容及分析…………………………………71
一、臉譜研究的先發者……………………………………………………………72
二、直承時代風潮的京劇語詞研究………………………………………………83
三、戲劇腳色名詞與戲曲身段「文本化」的先行者……………………………96
四、清宮戲曲資料的初階整理者………………………………………………105
第三節 齊如山在《戲劇叢刊》的作品特色…………………………………………108
一、「有幾分證據說幾分話」的研究態度………………………………………109
二、齊如山作品與《劇學月刊》同類型作品之比較…………………………109
第四章 齊如山與《國劇畫報》……………………………………………………………115
第一節 《國劇畫報》畫報的特色……………………………………………………117
一、形式時尚、內容嚴肅的《國劇畫報》………………………………………117
二、來自西方畫報觀念的啟迪…………………………………………………119
三、《國劇畫報》的版面及編排…………………………………………………121
第二節 《國劇畫報》的期數問題……………………………………………………123
一、《國劇畫報》可能不只70期…………………………………………123
二、《國劇畫報》第70期的風格變化……………………………………………127
第三節 齊如山在《國劇畫報》的刊頭圖片分析……………………………………128
一、精忠廟梨園會所壁畫………………………………………………………131
二、戲臺…………………………………………………………………………137
三、戲劇畫及其他………………………………………………………………159
第四節 齊如山在《國劇畫報》的文字作品分析……………………………………165
一、梨園信仰類…………………………………………………………………169
二、戲劇史料類…………………………………………………………………178
三、京劇元素類…………………………………………………………………182
四、戲劇雕刻、戲劇畫、戲劇風景及其他類:………………………………186
第五節 齊如山《國劇畫報》作品的貢獻……………………………………………191
第五章 結 論……………………………………………………………………………197
參考文獻……………………………………………………………………………………205
附錄一 國家圖書館善本書室所藏齊如山未刊稿及劇本………………………………223
附錄二 《國劇畫報》影像及文章分類整理表……………………………………………245
附錄三 附 圖…………………………………………………………………………315
表 目 錄
表1 北平國劇學會組織…………………………………………………………………51
表2 北平國劇學會工作內容……………………………………………………………54
表3 《戲劇叢刊》的文章及作者………………………………………………………70
表4 《國劇畫報》刊載綴玉軒所藏明代臉譜表………………………………………80
表5 北平國劇學會陳列館臉譜收藏表…………………………………………………81
表6 《國劇畫報》刊載臉譜表…………………………………………………………82
表7 齊如山在《戲劇叢刊》及《國劇畫報》刊載之戲詞相關作品…………………95
表8 《國劇畫報》刊載與南府相關文章………………………………………………108
表9 齊如山在《國劇畫報》提供的圖像………………………………………………129
表10 齊如山之友在《國劇畫報》提供的圖像…………………………………………130
表11 《國劇畫報》刊登的清宮戲臺……………………………………………………137
表12 《國劇畫報》刊登的古畫戲臺……………………………………………………138
表13 《國劇畫報》刊登的各省戲臺……………………………………………………138
表14 齊如山在《國劇畫報》拍攝及書寫戲臺表……………………………………140
表15 《國劇畫報》刊登的古畫中的戲劇資料…………………………………………150
表16 《國劇畫報》刊載疑為恩斯特‧柏石曼拍攝戲臺………………………………154
表17 齊如山在《國劇畫報》的文字作品………………………………………………167
圖 目 錄
圖1 《點石齋畫報》……………………………………………………………………315
圖2 《良友畫報》………………………………………………………………………315
圖3 《北洋畫報》………………………………………………………………………315
圖4 《國劇畫報》創刊號………………………………………………………………316
圖5 《國劇畫報》第1版………………………………………………………………316
圖6 《國劇畫報》第2、3版……………………………………………………………316
圖7 《國劇畫報》第4版………………………………………………………………317
圖8 《行頭盔頭》內頁…………………………………………………………………317
圖9 《行頭盔頭》末頁廣告……………………………………………………………317
圖10-16 《北平精忠廟梨園會所壁畫》之一、二、三、四、五、六、七..318
圖17 《精忠廟平面圖》……………………………………………………………318
圖18 《倦勤齋戲臺》……………………………………………………………………319
圖19 《風雅存戲臺》…………………………………………………………………319
圖20 《南府戲臺》……………………………………………………………………319
圖21 《純一齋戲臺》……………………………………………………………………319
圖22 《清乾隆時代安南王阮惠遣姪光顯入覲賜宴在熱河行宮福壽園之清音樓觀劇圖》………………………………………………………………………………320
圖23 《乾嘉時代之廣和查樓圖》………………………………………………………320
圖24 《清明上河圖的宋代戲臺》………………………………………………………320
圖25 中國歷史博物館藏《南中繁會圖》………………………………………………320
圖26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清院本《清明上河圖》………………………………………320 圖27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明仇英仿本《清明上河圖》…………………………………321
圖28 《四川萬縣桓侯廟之戲臺》………………………………………………………321
圖29 恩格斯‧柏石曼所拍的《四川萬縣桓侯廟之戲臺》…………………………321
圖30 《山西萬泉縣四望村后土廟之元代戲臺》………………………………………321
圖31 《山西萬泉縣四望村后土廟之元代戲臺》近影………………………………322
圖32 梁思成手繪《(山西萬泉縣)后土廟元代戲臺正面圖》……………………322
圖33 《平西琉璃渠村關帝廟之戲臺》………………………………………………322
圖34 《平西琉璃渠村關帝廟戲臺後琉璃雕刻》……………………………………322
圖35 《平西琉璃渠村戲臺一角》………………………………………………………322
圖36 《四川自流井山西會館戲臺》……………………………………………………323
圖37 恩斯特‧柏石曼拍攝之《四川自流井山西會館戲臺》…………………………323
圖38 《寧波福建會館之戲臺》…………………………………………………………323
圖39 恩斯特‧柏石曼拍攝之《寧波福建會館之戲臺》……………………………323
圖40 《四川自流井南華宮之戲台》……………………………………………………323
圖41 恩格斯‧柏石曼拍攝之《四川自流井南華宮之戲臺》…………………………323
圖42 《劉趕三李寶琴二君探親之畫像》………………………………………………324
圖43 齊如山〈同光十三絕〉及〈名腳對話錄〉之手稿……………………………324
圖44 美國友人送給齊如山《同光十三絕圖》影印本……………………………324
圖45 《宋代院畫之黃鶴樓》……………………………………………………………324
圖46 《北平唯一之女科班崇雅社全體合影》…………………………………………325
圖47 《景山觀德殿旁所祀之神像》……………………………………………………325
圖48 《景山觀德殿旁所奉之喜音聖母》又一攝影……………………………………325
圖49 《昇平署腰牌》……………………………………………………………………326
圖50 《龜茲國樂工造像》………………………………………………………………326
圖51 《平番得勝圖》……………………………………………………………………326
圖52 《楊貴妃出浴造像》………………………………………………………………326
圖53 《大同玄武廟曹福之造像》………………………………………………………326
圖54-63 國劇學會各組建築物圖……………………………………………………327
參考文獻 參 考 文 獻
壹、齊如山專著(按出版日期排列)
《征衣緣、新送京娘,新打城隍》(中華文藝獎金委員會叢書,現代平劇選第一集),臺北:文藝創作出版社,1951年
《句踐復國》(中華文藝獎金委員會叢書,現代平劇選第二集),臺北:文藝創作出版社,1952年
《國劇漫談》,臺北:晨光月刊社,1954年
《國劇圖譜》(張大夏繪圖),臺北:幼獅出版社,1977年
《齊如山全集》(共10冊),臺北:聯經出版社,1979年
【齊如山作品系列】(共15冊),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2005–2009年
《齊如山回憶錄》、《梅蘭芳遊美記》、《中國的科名》、《北平懷舊》、《北京三百六十行》、《中國風俗叢談》、《齊如山隨筆》、《華北的農村》、《諺語錄》、《北京土話》、《京劇之變遷》、《國劇藝術彙考》、《齊如山戲本》、《齊如山文論》、《齊如山文存》
《齊如山文集》(共11卷),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12年
第1卷:《說戲》、《觀劇建言》、《戲劇腳色名詞考》、《中國劇之組織》、《臉譜》、《國劇臉譜圖解》、《上下場》、《國劇身段譜》
第2卷:《齊如山游美記》、《梅蘭芳藝術一斑》、《戲班》、《京劇之變遷》、《行頭盔頭》、《國劇簡要圖案》
第3卷:《國劇藝術彙考》
第4卷:《國劇概論》、《五十年來的國劇》、《國劇要解》、《國劇淺釋》、《國劇的原則》、《國舞漫談》
第5卷:《國劇漫談二集》、《國劇漫談三集》、《國劇要解》、《談平劇》
第6卷:《清代皮黃名腳簡述》、《談四腳》、《戲界小掌故》、《編劇回憶》
第7卷:《故都市樂圖考》、《北京三百六十行》、《北京土話》
第8卷:《諺語錄》、《北平懷舊》、《中國饌饈譚》、《中國風俗叢談》、《北平》
第9卷:《中國的科名》、《中國的固有化學工藝》、《華北的農村》
第10卷:《北平小掌故 》、《齊如山隨筆》、《隨筆‧雜著》
第11卷:《齊如山回憶錄》
貳、國家圖書館善本書室所藏之齊如山手稿及珍本
一、齊如山手稿24種,臺北:國家圖書館善本書庫,民國間撰注手稿本
北平皮簧史
國劇拾墜
北京風俗
科班改良芻議
未發手稿一批
散文及自傳
服飾與飲食
論皮簧與影戲的關係
雜記
國劇無聲不歌及念字法一批
談整理笑話
談十三絕等一批
劇本手稿
中國的科名
中國之化學工藝
華山的農村
回憶錄
名腳對話錄
皮簧念字法
國劇之特點
從法人劇評論國劇演出的成就
征衣緣等一批
中國劇之組織
紀錄薄
二、齊如山著作,臺北:國家圖書館善本書庫,民國排印本
《說戲》,影印本
《梅蘭芳》(英文),上海印本,民國18年(1929年)
《梅蘭芳遊美記》,北平排印本,民國22年(1933年)
《梅蘭芳藝術一斑》,北平:北平國劇學會排印本-,民國24年(1935年)
《行頭盔頭》,北平國劇學會排印本,民國24年(1935年)
《國劇簡要圖案》,北平國劇學會彩印本,民國24年(1935年)
《上下場》,北平:北平國劇學會排印本,民國24年(1935年)
《故都市樂圖考》,北平國劇學會印本,民國24年(1935年)
《中國劇之組織》,民國北平排印本,年代不詳
《齊如山隨筆》,臺北:中央文物供應社排印本,民國42年(1953年)
《國劇概論》,臺北:文藝創作出版社排印本,出版日期不詳
《國劇漫談》,臺北:晨光月刊社,民國44年(1955年)排印本
《齊如山回憶錄》,臺北:中央文物供應社排印本,民國45年(1956年)
《中國的科名》,臺北:中國新聞出版公司排印本,民國45年(1956年)
《中國固有的化學工藝》,臺北:中國新聞出版公司排印本,民國45年(1956年)
《國劇臉譜圖解》(彩印本),出版者不詳,民國45年(1956年)
《國劇行頭》(附彩圖中英對照),臺北國立臺灣藝術館彩印本,民國50年(1961年)
《五十年來的國劇》,臺北:正中書局排印本,民國51年(1962年)
《國劇藝術彙考》,臺北:重光文藝出版社排印本,民國51年(1962年)
《文藝復興月刊》第68期(齊如山百年冥誕紀念專輯),臺北:中國文化學院,中華民國64年(1975年)
《國劇圖譜》,臺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彩印本,民國66年(1977年)
《齊如山先生百齡晉五誕辰紀念特刊》,齊如山先生紀念會印本,民國69年(1980年)
〈暫擬國劇拍攝電影計劃書〉,油印本,年代不詳
Introducing Mr. Chi. Ju-shan′s Exhibition of Chinese Opera Paintings,日期、來源不詳,英文打字
三、《句踐復國》 劇本不分卷 臺北:國家圖書館善本書庫,民國油印本
四、《梅蘭芳歌曲譜》不分卷 臺北:國家圖書館善本書庫1930北平排印本
五、《北平國劇學會陳列館目錄》二卷 臺北:國家圖書館善本書庫,1935年排印本
參、主要參考專書(按作者姓氏筆畫排列)
《中國人名大詞典‧當代人物卷》,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2年
《中國大百科全書‧戲曲‧曲藝》,上海: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83年
《中國京劇百科全書》,北京:中國大百科出版社,2011年
《中國戲曲志》編輯委員會編,《中國戲曲志‧甘肅卷》,中國ISBN出版中心,1995年
《中國戲曲志》編輯委員會編,《中國戲曲志‧北京卷》,中國ISBN出版中心,1999年
《國劇畫報》,北京:學苑出版社,2009年
《梅蘭芳全集》第4卷,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
《新青年》(4),上海:上海書店,(《新青年》1915-1926年影印本)
么書儀,《晚清戲曲的變革》,臺北:秀威資訊出版社,2013年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北京市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京劇談往錄三篇》,北京:北京出版社,1990年
中國戲劇家協會編輯,《梅蘭芳演出劇本選集》,北京:藝術出版社,1954年
中國藝術研究院戲研所資料室編著,《中國戲曲研究書目提要》: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92年
方問溪,《梨園話》,臺北:傳記文學出版社,1974年
毛家華編著,《京劇二百年史話》,臺北:文化建設委員會,1995年
王士儀,《戲劇論文集:議題與爭議》,臺北:和信文化出版社,1999年
王安祈,《傳統戲曲的現代表現》,臺北:里仁出版社,1996年
王安祈,《金聲玉振:胡少安京劇藝術》,宜蘭:傳統藝術中心,2002年
王安祈,《當代戲曲》,臺北:三民書局,2002年
王安祈,《臺灣京劇五十年》,宜蘭:傳統藝術中心,2002年
王安祈,《寂寞沙洲冷:周正榮京劇藝術》宜蘭:傳統藝術中心,2003年
王安祈,《為京劇表演體系發聲》,臺北:國家出版社,2006年
王沛綸編,《戲曲辭典》,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75年
王國維,《王國維先生全集》(第10冊及續編),臺北:大通出版社,1976年
王國維,《宋元戲曲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4年
王德毅,《王國維年譜》,臺北:中國學術著作獎助委員會出版,1967年
北京圖書館編,《北京圖書館藏昇平署戲曲人物畫冊》,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1997年
朱偰,《北京宮闕圖說》,北京:商務印書館,1936年
朱傳譽主編,《齊如山傳記資料(精二冊)》,臺北:天一書局,1979年
余上沅編,《國劇運動》,上海:新月書店,1927年
余漢東編著,《中國戲曲表演藝術辭典》,武漢:湖北辭書出版社,1994年
吳小如,《吳小如戲曲文錄》,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5年
吳平、回達強主編,《歷代戲曲目錄叢刊》9,揚州:廣陵書社,2009年
吳平、回達強主編,《歷代戲曲目錄叢刊》10,揚州:廣陵書社, 2009年
吳同賓、周亞勛主編,《京劇知識辭典》,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0年
吳梅、解玉峰編,《吳梅詞曲論著集》,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
吳梅,《顧曲麈談/中國戲曲概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吳新雷,《吳新雷崑曲論集》,臺北:國家出版社,2009年
吳新雷主編,《中國昆劇大辭典》,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
宋寶珍,《殘缺的戲劇翅膀:中國現代戲劇理論批評史稿》,北京: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2002年
李元皓,《京劇老生旦行流派之形成與分化轉型研究》,臺北:國家出版社,2008年
李元皓,《不辭遍唱陽春:京劇鬚生李金棠生命紀實》,宜蘭:傳藝中心,2014年
李仲明、譚秀英,《百年家族—梅蘭芳》,臺北:立緒文化出版社,2001年
李仲明,《梨園宗師梅蘭芳》,蘭州:蘭州大學出版社,1996年
李伶伶,《梅蘭芳全傳》,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01年
李孝悌,《昨日到城市:近世中國的逸樂與宗教》,臺北:聯經出版社,2008年
李浮生,《中華國劇史》,臺北:作者自印,1969年
李浮生撰述並攝影,《寶島百伶圖》,臺北:世界書局,1975年
李盛平主編,《中國近現代名人大辭典》北京:中國廣播出版社,1989年,
李暢,《永不落幕》,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2012年
沈津,《書城風絃錄—沈津學術筆記》,桂林:廣西出版社,2005年
谷曙光、吳新苗主編,《京劇歷史文獻匯編‧清代卷》,南京:鳳凰出版社,2011年
車文明,《20世紀戲曲文物的發現與曲學研究》,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01年
車文明,《中國古戲臺調查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
那志良,《清明上河圖》,臺北:故宮博物院,1993年
周利成編著,《北京老畫報》,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11年
周志輔,《京戲近百年瑣記》,臺北:傳記文學出版社,1974年
周志輔,《筆記六篇 五十年來北平戲劇史料》(上、下)臺北:廣文書局,1977年
周華斌,《中國戲劇史論考》,北京: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2003年
周貽白,《中國劇場史》,上海:商務印書館,1936年
周貽白,《中國戲劇史長編》,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4年
周劍雲,《菊部叢刊》,臺北:傳記文學出版社,1974年
岳 南,《南渡北歸》,臺北:時報出版社,2011年
林下風編,《張伯駒與京劇》,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2005年
林幸慧,《京劇發展vs流派藝術》,臺北:里仁書局,2004年
哈佛燕京圖書館、國家圖書館出版社編,《哈佛燕京圖書館藏齊如山小說戲曲文獻彙刊》(20)(共51冊),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1年
胡適,《胡適全集》(1)、(2),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
梁思成,《中國雕塑史》,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1997年
梁思成,《中國建築史》,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1998年
姜亞沙、經莉、陳湛綺主編,《中國早期戲劇畫刊》(1)- (25),北京:全國圖書館文獻微縮複製中心,2006年
洪惟助主編,《崑曲辭典》,宜蘭:傳統藝術中心出版,2002年
胡菊人編,《戲考大全》,臺北:宏業書局重印再版,1986年
孫玫,《東西方戲劇縱橫》,江蘇:江蘇文藝出版社,1996年
孫玫,《中國戲曲跨文化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孫玫,《中國戲曲跨文化再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2013年
孫玫,《徜徉於劇場與書齋:古今中外戲劇論集》,臺北:秀威出版社,2014年
徐友春主編,《民國人物大辭典》,河北:河北人民出版社, 2007年
徐亞湘,《日治時代中國戲班在臺灣》,臺北:南天書局,2000年
徐城北,《梅蘭芳與二十世紀(梅蘭芳三部曲‧之一)》,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0年
徐城北,《梅蘭芳百年祭(梅蘭芳三部曲‧之二)》,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0年
徐城北,《梅蘭芳與二十一世紀 (梅蘭芳三部曲‧之三)》,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0年
徐城北,《名字就有戲》(梨園文化雅俗談之二)北京:中國書店,1997年
徐城北,《梅蘭芳與中國文化》,臺北:商鼎文化重印再版,1991年
徐城北,《梨園走馬》,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0年
徐慕雲,《梨園影事》,臺北:傳記文學出版社,1974年
恩斯特‧柏石曼(Ernst Boerschmann)【德】著、沈弘譯,《尋訪1906-1909:西人眼中的晚清建築》,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05年
祝均宙,《圖鑑百年文獻:晚清民國年間期刊源流特點探究》,新北市:華藝學術,2012年
祝均宙,《圖鑑百年文獻:晚清民國年間畫報源流特點探究》,新北市:華藝學術,2012年
祝均宙,《圖鑑百年文獻:晚清民國年間小報源流特點探究》,新北市:華藝學術出版社,2013年
翁思再主編,《京劇叢談百年錄》(增訂本),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
馬少波等主編;北京市藝術研究所,上海藝術研究所組織編著,《中國京劇史》(上、中、下),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99年
馬少波等著,《中國京劇發展史》,臺北:商鼎文化重印再版,1992年
馬廉著、劉倩編,《馬隅卿小說戲曲論集》,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高宇,《古典戲劇導演學論集》,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5年
商鼎編輯室編,《梅蘭芳劇照集》,臺北:商鼎文化重印再版,1991年
康保成,《近代戲劇形式論》,桂林:漓江出版社,1991年
康保成,《中國戲劇史新論》,臺北:國家出版社,2012年
張玉法,《中國現代史》,臺北:東華書局,1977年
張伯駒,《張伯駒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
張伯駒潘素文獻整理編輯委員會編,《回憶張伯駒》,北京:中華書局,2013年
張肖傖,《菊部叢譚》,臺北:傳記文學出版社,1974年
張庚、郭漢城主編,《中國戲曲通論》,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9年
張庚、郭漢城,《中國戲曲通史》(上、下),臺北:大鴻出版社重印再版,1998年
張啟豐,《涵融與衍異--臺灣戲曲發展的觀察論述》,臺北:臺北藝術大學出版社,2011年
梁燕,《齊如山劇學研究》,北京:學苑出版社,2008年
梅紹武、屠珍等編撰,《梅蘭芳年譜》,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
梅紹武,《我的父親梅蘭芳》,香港:廣角鏡出版社,1981年
梅紹武,《我的父親梅蘭芳》(續集),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03年
梅紹武主編,《梅蘭芳》,北京:北京出版社,1997年
梅蘭芳口述、許姬傳紀錄,《舞臺生活四十年》,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7年
梅蘭芳紀念館編,《梅蘭芳藝術評論》,臺北:商鼎文化重印再版,1991年
章詒和,《往事並不如煙》,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4年
許姬傳,《許姬傳七十見聞錄》,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許姬傳,《許姬傳藝壇漫錄》,北京:中華書局,1994年
連玲玲主編,《萬象小報:近代中國城市的文化、社會與政治》,臺北市,中研院近史所,2003年
陳子善主編,《國劇運動》(新月派文學作品專輯),上海:上海書店,1992年影印本
陳以愛,《中國現代學術研究機構的興起:以北大研究所國學門為中心的探討》,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2年
陳平原、王德威、陳學超,《西安:都市想像與文化記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
陳芳主編,《臺灣傳統戲曲》,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4年
陳紀瀅,《齊如老與梅蘭芳》,臺北:傳紀文學出版社,1980年再版
陳紀瀅,《高陽如山齊先生手札》,臺北:作者自印,1989年
陳紀瀅,《齊如老與梅蘭芳》,合肥:黃山書社,2008年
陳湛綺、姜亞沙、經莉主編,《民國畫報匯編北京卷 北京畫報》,北京:全國圖書館文獻微縮複製中心,2006年
陳 龍,《中國近代通俗戲劇》,臺北:東大出版社,2002年
陶君起,《京劇劇目初探》,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
傅謹主編,《京劇歷史文獻彙編》(清代卷),南京:鳳凰出版社,2011年
傅 謹,《二十世紀中國戲劇的現代性與本土化》,臺北:國家出版社,2005年
傅謹,《京劇學前沿》,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07年
焦 桐,《臺灣戰後初期的戲劇》,臺北:臺原出版社,1990年
童文娥主編,《繪苑璚瑤:清院本清明上河圖》,臺北:故宮博物院,2010年
賀寶善,《思齊閣憶舊》,北京:三聯書店,2005年
黃竹山,《戲曲文物通論》,臺北:國家出版社,2009年
黃竹山、延保全,《戲曲文物通論》,臺北:國家出版社,2009年
楊家駱主編,國學名著珍本彙刊《歷代詩史長編二輯》9,臺北:鼎文書局,1774年
楊家駱主編,《中國音樂舞蹈戲曲音樂辭典》,臺北:鼎文書局,1972年
溫秋菊,《臺灣平劇發展之研究》,臺北:學藝出版社,1994年
葉長海,《中國戲劇學史稿》,臺北:駱駝出版社,1987年
葉長海,《中國戲劇學史》,板橋:駱駝出版社重印再版,1993年
廖 奔,《戲劇:中國與東西方》,臺北:學海出版社,1999年
廖 奔,《中國古代劇場史》,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2年
齊崧,《談梅蘭芳》,臺北:傳記文學出版社,1988年
齊森華、陳多、葉長海主編,《中國曲學大辭典》,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7
劉介民,《比較文學方法論》,臺北:時報出版社,1990年
劉文峰、周傳家著,《百年梨園春秋》,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00年
劉厚生,《中國戲劇現代史》,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1999年
劉彥君,《梅蘭芳傳》,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
劉慧芬,《古今戲臺藝術與戲曲表演美學》,臺北:文史哲版社,2001年
劉慧芬,《露華凝香:徐露京劇藝術生命紀實》,宜蘭:傳藝中心,2010年
劉豁公、陳璵璠編著,《戲劇叢談》,臺北:中山出版社, 1957年
蔡欣欣,《臺灣戲曲研究成果述論》,臺北:國家出版社,2005年
蔡敦勇編著,《戲曲行話辭典》,臺北:國家出版社,2012年
鄧力主編,《當代中國戲曲》,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1994年
鄧雲鄉,《雲鄉話書》,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
學苑出版社編,《民國京崑史料叢書3:京劇二百年之歷史》北京:學苑出版社,2008年
學苑出版社編,《民國京崑史料叢書4:清昇平署存檔事例漫抄、昇平署月令承應戲》北京:學苑出版社,2009年
學苑出版社編,《民國京崑史料叢書5:梅蘭芳》,北京:學苑出版社,2009年
學苑出版社編,《民國京崑史料叢書13:戲劇叢刊》,北京:學苑出版社,2013年
謝維揚、房鑫亮主編,房鑫亮分卷主編,《王國維全集》第2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9年
謝維揚、房鑫亮主編,胡逢祥分卷主編,《王國維全集》第3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9年
魏子雲,《京劇表演藝術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2年
譚帆、陸煒,《中國古典戲劇理論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3年
譚為宜,《戲劇的救贖:1920年代國劇運動》,北京:人民日報出版社,2009年
顧正秋口述,《休戀逝水——顧正秋回憶錄》,臺北:時報文化出版社,1997年
肆、學位論文(按出版日期排列)
梁 燕,《齊如山劇學初探》,北京:中國藝術研究院博士論文,1996年。
林幸慧,《流派藝術在京劇發展上的意義》,新竹:清大中文所碩士論文,1998年。
胡至倫,《「自由談」刊頭女性圖像研究》(1911-1935),中壢:中央大學藝術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余芳珍,《消閒閱讀習慣在近代中國:《良友畫報》出版體與圖畫想像空間之擴展》,臺北: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謝欣儒,《齊如山劇論暨劇本七種研究》,臺北:臺灣師大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陳淑美,《齊如山京劇參與之探討》,宜蘭:佛光人文社會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吳億偉,《近代上海畫報戲劇畫之研究(1884-1912)》,臺北:臺北藝術大學戲劇學系碩士論文,2006年。
李 軍,《齊如山戲劇理論研究》,山東:山東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8年。
王 烜,《論《劇學月刊》時期文人與伶人的戲曲理論革新:以徐凌霄和程硯秋為主》,天津:南開大學碩士論文,2010年。
董虹,《城市、戲曲與性別:近代京津地區女伶群體的研究(1900-1937)》,天津:南開大學歷史學院博士論文,2012年。
于 琦,《二十世紀前期(1904-1949)戲曲期刊與戲曲理論批評》,北京:中國藝術研究院戲劇戲曲學科博士論文,2013年。
張先念,《四川自貢現存古戲臺調查與研究》,山西:山西師大戲劇戲曲文物研究所碩士論文,2013年。
吳尚儒,《傅惜華古典戲曲整理之研究》,臺灣新北市:臺北大學古典文獻與民俗研究所碩士論文,2014年。
黃兆欣,《京劇旦行表演傳承與對話:以陳得霖、王瑤卿與梅蘭芳、程硯秋為例》中壢: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14年。
伍、期刊論文(按作者姓氏筆畫排列)
〈中國戲劇與梅蘭芳專輯〉,臺北:《當代》雜誌社,103期,1994年11月,頁16-56。
〈特別企畫:梅蘭芳一百年〉,臺北:《表演藝術雜誌》24期,1994年10月,頁5-29。
〈齊如山百年冥誕紀念專輯〉,臺北:《文藝復興》月刊68期,1975年12月,頁1-65。
于質彬,〈梅派藝術的文化底蘊:兼談梅派藝術創始人的美學思想〉,北京:《戲劇戲曲藝術》,1994年11期。
戈富棟,〈獻身戲曲事業的齊如山〉,北京:《中國京劇》,1996年4期。頁60-61。
王文寶,〈為中國招幌辭典所撰之序言〉《西藏民俗》1997年1期,頁32。
王安葵,〈戲曲發展與新的綜合〉,收錄於《兩岸戲曲回顧與展望論文集》卷1,宜蘭:傳統藝術中心,2000年,頁10-17。
王國良,〈臺靜農先生的學術研究成果管窺:以民間文學、小說、戲曲為範圍〉,臺北:東吳大學二十世紀中葉人文學術研討會,2003年,頁1-14。
王清輝,〈多劇多疑誤考釋病粗疏:京劇劇目辭典管錐(1)〉,北京,《中國京劇》,2001年第1期,頁58-60。
王清輝,〈京劇的早期學術研究〉,《中國京劇》,1996年2期,頁18。
王學泰,〈「老新黨」齊如山〉,《讀書》1997年7期,頁60-66。
王蘇生,〈齊如山與董每戡戲曲研究:舞臺性視域之比較〉,《中華戲曲》(第44輯),2012年2期,頁138-149。
王蘇生,〈論齊如山戲曲本體研究的創新精神〉,《山西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38卷3期,2011年5月,頁63-67。
田仲一成,〈中國戲曲研究在日本〉,香港浸會大學,《人文中國學報》10期,頁1-12。
余 時,〈關於齊如山〉,《中國政協報》1984年6月7日。
余晞聖,〈方問溪和他的梨園話〉,北京,《中國京劇》2006年4期,頁56。
余 琳,〈從齊如山的論述看戲曲的大製作〉,《福建藝術》,2005 年5期,頁17-21。
佚名,〈謙謙君子齊如山〉,《中外文摘》2010年8期,頁37-38。
吳宛怡,〈近代劇評的發生:《順天時報》與辻聽花〉,《戲劇研究》10期,2012年7月,頁69-108。
吳延環,〈國劇藝術彙考讀後〉,《中國一週》621期,1962年3月19日,頁11。
李占鵬,〈傅芸子在日本發現的七種戲曲文獻〉,四川:《內江師範學院學報》,2011年11期,頁43-47。
李孝悌,〈民初的戲劇改良論〉,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22期,1993年6月,頁281-307。
李孝悌,〈西安易俗社與中國近代戲曲改良運動〉,收在《西安:都市想像與文化記憶》,2009年。
李居安,〈國劇的「聖經」〉,《中國一週》621期,1962年3月19日,頁13。
李軍、高曉磊,〈發現齊如山—齊如山齊如山戲曲理論及研究現狀綜述〉,《四川戲劇》2012年 3期(總135期),頁91-94。
李偉,〈論傳統文人對京劇改革的推進—以齊如山、翁偶虹為例〉,《中華藝術論叢》2010年,頁265-282。
谷竟恆,〈齊如山《國劇藝術彙考》及其他:篳路襤褸,以啟山林〉,北京:《中國京劇》,2002年。
金祥恆,〈記明仇英臨本清明上河圖〉,臺北:《大陸雜誌》,9卷4期,1954年,頁3-5。
周啟付,〈一本十分珍貴的戲曲圖像冊〉,上海:《藝術家》,1997年第1期,頁32-34。
周華斌,〈北京精忠廟及戲曲壁畫考述〉,北京:《中華戲曲》,2010年,頁1-17。
季 鷹,〈重提齊如山〉,《藝海》2007年6期,頁91-92。
金祥恆,〈記明仇英臨本清明上河圖〉,臺北:《大陸雜誌》,9卷4期,1954年
紀蔚然,〈重探一九五○年代反共戲劇----後世評價與時人之論述〉,《戲劇研究》3期,2009年1月,頁193-217。
紀蔚然,〈善惡對立與晦暗地帶----臺灣反共戲劇文本研究〉,《戲劇研究》7期,2011年1月,頁151-172。
胡淳豔、王慧,〈京劇的珍貴史料:齊如山致梅蘭芳的三封信〉,上海:《戲劇藝術》第6期,2009年11月,頁85-91。
胡淳豔,〈齊如山改編紅樓戲研究〉,《紅樓夢學刊》,2009年2期,頁277-290。
胡適:〈胡適與齊先生談四進士〉,《中國一週》621期,1962年3月19日,頁12。姜偉,〈齊如山戲曲觀眾接受理論管窺〉,《瀋陽大學學報》,第22卷第5期,2010年10月,頁55-57。
苗懷明,〈齊如山的戲曲研究與治學特色〉,《上海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40卷6期,2011年11月,頁87-95。
孫俊士,〈國劇畫報及其文物學價值〉,山西:《中華戲曲》,2009年2期,頁182-193。
孫俊士,〈《劇學月刊》:劇學理論建構的嘗試〉,《戲曲研究》 85期,2012年2期,頁299-312。
徐亞湘,〈文人伶人攜手 共創藝史新局:從梅蘭芳談中國戲曲的海外傳播〉,臺北:《表演藝術》雜誌第118期,2002年10月,頁56-58。
徐亞湘,〈近代中國戲班在國外的傳播-一個研究史的整理〉,收在《2002兩岸戲曲大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宜蘭:傳統藝術中心,2002年),頁152-186。
徐城北,〈從百年京劇發展看梅蘭芳周信芳的藝術成就〉,北京:《文藝研究》,1995年1期,頁54-61。
馬壽華,〈「國劇藝術彙考」讀後感言〉,臺北:《中國一週》625期,1962年4月16日,頁8。
高 宇,〈話說梅蘭芳與齊如山—兼論中國戲曲導演學在近代的再起〉,上海:《戲曲藝術》1994年3期,頁3-8。
張大夏,〈顛撲不破〉,《中國一週》621期,1962年3月19日,頁12。
張其昀,〈中國民國大文豪-齊如山先生〉,臺北:《文藝復興月刊》68期,1975年12月,頁6-14。
張其昀,〈絕無僅有之書〉(國劇藝術彙考序二),《中國一週》617期,1962年2月19日,頁11。
張邵農,〈梅蘭芳神話的現代重生:紀念梅蘭芳百年誕辰學術專題講座紀要〉臺北:《當代》雜誌104期,1994年12月,頁6-13。
張 群,〈足成一家之言〉,《中國一週》617期,1962年2月19日,頁11。
張道藩,〈不朽的大著作〉,《中國一週》621期,1962年3月19日,頁9。
張鴻聲、祁洋波,〈周氏兄弟的戲劇觀與戲劇家齊如山〉,《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2008年6期,頁144-150。
梁實秋,〈國劇研究前途樂觀〉,《中國一周》621期,1962年3月19日,頁6。
梁 燕,〈國劇大師齊如山〉(上、下),《民主》,2012年6、7期,頁32-35,36-39。
梁 燕,〈齊如山的戲曲腳色論〉,北京:《當代戲劇》,2009年2期,頁17-19。
梁 燕,〈齊如山與梅蘭芳〉(上、下),北京:《臺聲雜誌》,1997年10月,頁46-48,34-35。
許 征,〈九十年來京劇聲調研究之回顧〉,天津:《南開語言學刊》2007年2期(總第10期)
郭澤寬,〈從「秧歌劇」與「戲曲反共抗俄劇」看政治宣傳戲曲的操作〉臺北:《民俗曲藝》164,2009年。
陳平原,〈中國戲劇研究的三種路向〉, 2010年3期,第50卷(總225期),廣東:《中山大學學報》(社科版),頁1-27。
陳 均,〈《春柳》雜誌與民初戲劇改良〉,《戲曲研究》,2008年3期,頁301-314。
陳 恬,〈略論齊如山戲劇思想之轉變〉,北京:中央戲劇學院學報《戲劇》2007年第3期(總125期),頁49-55。
陳紀瀅,〈國劇學術化〉,《中國一週》621期,1962年3月19日,頁7。
陳益源、羅景文,〈齊如山舊藏小說戲曲的內容及去向〉,收入《第三屆小說戲曲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里仁書局),2007年,頁447-501。
傅耕野,〈傅芸子的東瀛訪古〉,《滿族研究》,1988年4期,頁55-58。
傅 謹,〈齊如山與梅蘭芳之二三事〉,《讀書雜誌》,2013年4期,頁147-155。
程其恆,〈言人所未言〉,《中國一週》621期,1962年3月19日,頁14。
賀寶善,〈齊如山、齊白石、梅蘭芳〉,《書摘》,2006年3期,頁64-65。
馮俊杰,〈戲曲文物學的興起及主要成就〉,《兩岸戲曲回顧與展望研討會論文集》卷1,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籌備處,1999年1月,頁198-204。
黃 棠,〈齊如山的回憶〉,《讀書》雜誌,1990年第10期,頁96-104。
黃 裳,〈魯迅、劉半農、梅蘭芳〉,《讀書》雜誌,2008年8期,頁86-91。
塗靜慧,〈圖像留真-國家圖書館珍藏資料特展〉,臺北:《國家圖書館通訊》2006年1期。
葉豔寧,〈民國文人的戲曲情結:齊如山、張伯駒、傅侗〉,吉林:《吉林藝術學院學報》,2012年第5期(總110期),頁33-36。
解玉峰,〈二十世紀中國戲劇研究重要文著索引〉,《中華戲曲》2004年(總第28輯)
雷震中、王藹民,〈回憶辛亥革命到解放前夕的陝西易俗社〉,《陝西文史資料》第21輯。
寧殿弼,〈梅蘭芳改革京劇藝術理論概觀〉,《戲曲藝術》,1996年第2期。
熊靜,〈清昇平署文獻聚散考〉,上海:《圖書館雜誌》,2011年6期,頁79-84。
廖 奔,〈東西文化撞擊中的梅蘭芳〉,《文藝研究》,1995年1期,頁35-43。
廖 奔,〈發掘梅蘭芳背後的文人—齊如山—讀梁燕《齊如山劇學研究》〉,《藝苑》2010年3期,頁29-30。
臺靜農,〈讀「國劇藝術彙考」的感想〉,《中國一週》630期,1962年5月21日,頁12。
裴可權,〈中國的沙士比亞〉《新萬象》4期1976年6月號,頁48-50。
齊 香,〈回憶我的父親齊如山〉(上),中國《人民政協報》,1985年7月12日
齊 香,〈回憶我的父親齊如山〉(中),中國《人民政協報》,1985年7月19日
齊 香,〈回憶我的父親齊如山〉(下),中國《人民政協報》,1985年7月26日
劉守華,〈在國劇檔案中低吟淺唱〉,北京:《中國檔案》雜誌社,2007年第6期,頁29-34。
劉昭晴:〈悼念齊如山先生〉,《中國一週》625期,1962年4月16日,頁10。
劉效民,〈傅惜華戲曲曲藝著述索引〉,《戲曲研究》,1996年10期,頁169-189。
鄧賓善,〈梅蘭芳和秘書許姬傳〉,北京:《戲劇春秋》,當代戲劇,2002年,頁22-24。
鄧綏寧:〈齊如山先生與我國戲劇〉,《中國一週》625期,1962年4月16日,頁9。
鄭培凱,〈戲曲與電影的糾葛:梅蘭芳與費穆《生死恨》〉,臺北:中研院文哲所「文藝理論與通俗文化40—60年代」發表之論文,1997年。
豁 公,〈從梅蘭芳說到群眾心理變遷〉,《戲劇月刊》2卷1期,上海:東大書局,1929年。
顏長訶,〈哪來的同光十三絕畫像〉,《戲劇電影報‧梨園週刊》,2004年4月3日。
顏全毅,〈文人京劇創作與角兒演劇風格創建的合力與難題—以齊如山、羅癭公為例〉,《中國戲曲學院學報》32卷3期,2011年8月,頁71-87。
蘇永利,〈發展與傳承:齊如山與戲曲現代化〉《藝術百家》2003年2期(總72期)
蘇育生,〈胡適與梅蘭芳〉,《中國京劇》,2004年5期,頁5-7。
鐘 鳴,〈小細節與大格局—重讀近代戲曲中的齊梅關係與傅謹先生商榷〉,《學術界》,總183期,2013年8月。
蘭凡,〈辛亥革命前後上海的戲劇期刊〉,《社會科學》,1984年1期,頁93。
指導教授 孫玫 審核日期 2015-7-28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