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102322102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17 、訪客IP:18.216.53.7
姓名 吳汶軒(Wen-Shiuan Wu)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土木工程學系
論文名稱 台灣規模大於4.8地震事件深度-時間線圖的分析與地震預測
相關論文
★ 各種載重作用下neo-Hookean材料微孔動態分析★ 劉氏保群算法於高雷諾數Burgers方程之應用及探討
★ 彈性材料圓孔非對稱變形近似解研究★ HAF描述含圓孔橡膠材料三軸壓縮變形的誤差分析
★ 國立中央大學-HAF描述圓形微孔非對稱變形的誤差計算★ 多微孔橡膠材料受拉變形平面應力分析
★ 非線性彈性固體微孔變形特性★ 鋼絲網加勁高韌性纖維混凝土於RC梁構件剪力補強研究
★ 高韌性纖維混凝土(ECC)之材料配比及添加物對收縮及力學性質影響★ 材料組成比例對超高性能纖維混凝土之工作性與力學性質之影響
★ 搜尋週期為四年時使用SDICAE作強震預測的最佳精度設定★ 牛頓型疊代法二次項效應
★ GEH理論壓密量速算式★ 擴散管流量解析解
★ 宏觀收斂迭代法速度比較★ 二次項效應混合型牛頓疊代法之研究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台灣地震頻繁,若直接觀看過往地震紀錄的話,顯得雜亂無章。於是我們將規模4.8級以下的地震紀錄刪除,再將紀錄範圍限定在台灣本島與近海一個梯形的範圍內,發現這樣會有比較明顯的規律。事實上地震具有反覆的特質,被稱為蹺蹺板現象,例如一南一北、一東一西,或是當有一規模大於五的中層(75~300公里)地震發生後,短期內該處必有一大地震發生於極淺層(0~30公里)。從這些紀錄中我們找到一個新的預測方法,稱為向上支撐趨勢線(upward support trend line),可以簡易的預測數個月內將發生於極淺層的大地震。
摘要(英) Taiwan is an area known for frequent earthquakes, but a fleeting look at past record does not reveal obvious patterns. When removing earthquake records with intensity less than 4.8, and limit our scope to a trapezium area on the Taiwan island and immediate surrounding regions, the resulting data can be analyzed to detect potential trends. Earthquakes are commonly known to possess the so called seesaw effect, where earthquakes happen consequently one to the north one to the south, or one to the east and one to the west. Alternatively if an earthquake with intensity larger than 5 occurs within medium distance to the surface (75-300km), within a short period of time there is bound to be an intense earthquake close to surface (0-30km). From the data above mentioned we have discovered a new upward support trend line method, which can be used to effectively predict earthquakes close to surface within a few months′ time frame.
關鍵字(中) ★ 台灣盒
★ 地震預測
關鍵字(英) ★ Earthquake prediction
★ Box of Taiwan
論文目次 摘要 I
Abstract II
目錄 III
圖目錄 IV
表目錄 IV
第一章、導論 1
第二章、台灣盒 2
2.1 地震深度分級 2
2.2 台灣盒範圍設計 2
第三章、研究理論與內容 5
3.1深度-時間關係圖 5
3.2 向上支撐趨勢線 6
3.3 USTL的法則 10
3.4 USTL分析 21
3.5 誤差天數 33
第四章、大地震發生地點的預測 35
第五章、結論 41
參考文獻 42
參考文獻 [1] C.H. Scholz, “The Mechanics of Earthquakes and Faulting”, 2ndEdti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UK ,2002.
[2] 張誌浩,「集集大地震前RI與AI指標在各斷層末端的表現」,國立中央大學,碩士論文,民國一百年。
[3] 中央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http://scweb.cwb.gov.tw/
[4] 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http://fault.moeacgs.gov.tw
指導教授 李顯智 審核日期 2016-7-22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