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101722007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21 、訪客IP:3.129.70.63
姓名 李珊伶(Shan-Ling Li)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客家語文暨社會科學學系
論文名稱 閩西連城縣賴源客家話研究-以下村、黃地村為例
相關論文
★ 臺灣客家與原住民民間故事之動物變形比較研究★ 印尼山口洋客家話研究
★ 臺灣客家話時間副詞研究★ 台灣客家童謠以<月光光>起興作品研究
★ 永定新舊移民之客家話比較-以楊梅鎮秀才窩與蘆竹鄉羊稠村為例★ 廣東五華客家話比較研究
★ 關西饒平客家話調查研究-以鄭屋、許屋為例★ 揭西五雲鎮客家話的音韻研究
★ 客語形象詞的文化探討★ 現職與支援教師客語教學成效之研究:以南桃園國小為例
★ 大埔、豐順客家話比較研究★ 武平中山鎮客家話研究
★ 中寮鄉客家話的語言接觸現象★ 桃園縣觀音鄉白玉村閩式客家話之研究
★ 台灣客家話量詞研究★ 臺灣海四話研究─以苗栗縣西湖鄉為例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本文以賴源客家話的音韻研究為主軸。賴源位於閩西連城縣東邊,連城與長汀同屬閩西中片區,語音成分常游移閩西客語南、北片間,具有過渡性的混合方言特質,此外,閩西原屬畬族居住地,連城境內也有不少以「畬」命名的地名,雖然這些地區現今已無畬族居住,但與底層語過往的互動也是造就今日賴源語音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除了音韻研究之外,也會輔以詞彙進行檢視,觀察賴源客家話的語音系統中,與鄰近閩方言、贛方言以及底層語的聯繫關係。
本論文主要分六個章節。第一章為緒論,說明本文選擇賴源做為研究對象的動機與目地、研究的方法及步驟,回顧相關文獻並簡述閩西、連城的史地概況,以及賴源境內下村、黃地村兩個方言點的語音情形。第二章是賴源客家話的語音系統,介紹下村、黃地村的聲、韻、調系統和連讀變調、文白讀的特色。第三章是賴源客家話與中古音的比較,將賴源客家話放入歷史音韻的洪流中,並將下村、黃地村兩相比較,觀察其古今音韻演變的方向。第四章為賴源客家話的語音特點,也是將第三章的內容梳理後呈現,同時透過與其他方言間或底層語的橫向比較,綜合檢視聲母、韻母及聲調,以探討賴源話的語音現象和演變機制,因此發現賴源最大的音韻特點「上聲帶喉塞讀陽入」是上古語音的遺留,而這存古的現象亦同時保護了「濁音清化讀送氣」的白讀字,也讓因「濁音清化多讀不送氣」而常被歸為閩語的賴源,得以證明其客家話的身分。第五章是賴源客家話話的詞彙探討,一同比較的方言點有長汀、永定、三明畬語,適時輔以其他方言點詞彙,透過與周邊方言和底層語的詞彙比較,得以檢視客家話特徵詞在賴源客家話的情形,也同時觀察鄰近閩語、贛語的滲透程度以及底層詞在賴源客家話的保留情況,進而歸納出賴源話的詞彙特點,即兼具客方言南北片詞彙特性、保留古漢語詞。第六章為本文的結論,總結歸納賴源客家話的語音特點、詞彙特色,檢討本研究的不足之處,並提出未來對賴源客家話研究的建議與方向。
摘要(英) This paper is main theme is phonology of Lai-Yuan Hakka. Lai-Yuan is located at east side of Lian-Cheng county of Fujian province. Lian-Cheng and Chang-Ting are both at middle Fujian. Its language is influenced by both southern and northern Fujian Hakka and it as a mixed dialect. In addition, western Fujian was originally She ethnic minority group’s residence. There are also many place named after She in Lian-Cheng. Even though nowadays there are no Shes living in the area, the underlying languages’ pass interactions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factors of Lai-Yuan tone. Therefore, not only studying the phonology, I will also review the vocabularies to support the study in order to observe the relations between Lai-Yuan Hakka and nearby Min dialect, Jiangxi Province dialect and underlying languages.
There are six chapters in this study. The first chapter is introduction. It illustrates the motive and purpose of choosing Lai-Yuan as study subject, method of study and steps. It reviews the relative studies and briefly explains the history and geographic overview of Western Fujian and Lian-Cheng, and the language situation of two dialect points within Lian-Cheng, Shia village and Huang-Di village. The second chapter is the system of Lai-Yuan Hakka. It illustrates Shia and Huang-Di village’s voice, rhyme, tone system, and features of tone sandhi and Literary and colloquial readings. The third chapter is the comparison of Lai-Yuan Hakka and middle age tone. It puts the Lai-Yuan Hakka into the history of phonology and compare Shia village with Huang-Di village in order to observe the change of phonology from past to nowadays. The fourth chapter is the special features of Lai-Yuan Hakka. It is also a review of first three chapters. Through comparison with other dialect and underlying language, It reviews initials, finals and tones in order to discuss the Lian-Cheng Hakka’s language situation and change mechanism. Therefore, it discovers the most important phonology feature of Lai-Yuan Hakka and that is upper local cords glottal stop is light entering, and this is the from ancient tone. This phenomenon also protects colloquial readings of “dark tone unvoiced aspirate.” It also helps Lai-Yuan which is often categorized as Min because “dark tone unvoiced unaspirated” to be proved as Hakka. The fifth chapter is the discussion of Lai-Yuan Hakka vocabularies. It compares with other dialect points includes Chang-Din, Yuan-Din and Sha-Min and other appropriate dialect points’ vocabularies. Through comparison with surrounded dialect and underlying language’s vocabularies, it is able to review Hakka’s special vocabulary in Lai-Yuan Hakka. It also observes the influence of nearby Min and Gan and preserve status of underlying language vocabulary in Lai-Yuan Hakka. Therefore, it concludes the features of Lai-Yuan Hakka which are combination of northern and southern vocabularies and preservation of ancient Han vocabularies. The sixth chapter is the conclusion of this study. It concludes the phonology features and vocabularies features of Lai-Yuan Hakka. It also reviews the shortage of this research and proposes the suggestions and directions for future Lai-Yuan Hakka research.
關鍵字(中) ★ 閩西客家話
★ 連城方言
★ 賴源客家話
★ 歷史比較
★ 語音演變
★ 語音特點
關鍵字(英) ★ Hakka Dialect of Western Fujian
★ Liancheng Dialect
★ Lai-Yuan Dialect
★ Historical Comparison
★ Phonetic Evolution
★ Phonological Features
論文目次 摘要 I
Abstract III
誌謝 V
目次 VII
圖目錄 X
表目錄 XI
第一章 緒論 1
1.1研究動機與目的 1
1.2研究方法與步驟 2
1.3文獻回顧及探討 5
1.4閩西客家史地概況 15
1.5方言點與發音人簡介 17
第二章 賴源鄉客家話語音系統 23
2.1賴源下村語音系統 23
2.2賴源黃地村語音系統 28
2.3文白異讀 32
第三章 賴源客家話與中古音韻比較 37
3.1聲母 37
3.2韻母 51
3.3聲調 81
第四章 賴源客家話語音特點 87
4.1聲母特點 87
4.2韻母特點 94
4.3聲調特點 101
4.4賴源話的底層語成分 104
第五章 賴源客家話詞彙及其特點 109
5.1詞彙說明 109
5.2特殊構詞法 125
5.3詞彙特點 127
第六章 結論 131
6.1研究成果 131
6.2檢討與建議 133
參考文獻(依作者姓氏筆劃排序) 135
附錄一 賴源客家話:下村村、黃地村字音對照表 143
果攝 143
假攝 145
遇攝 148
蟹攝 155
止攝 161
效攝 169
流攝 176
咸攝 180
深攝 184
山攝 186
臻攝 197
宕攝 203
江攝 209
曾攝 210
梗攝 213
通攝 219
附錄二 227
一、天文 227
二、地理 228
三、時間節令 228
四、農業 231
五、植物 232
六、動物 234
七、房舍 235
八、生活器具 236
九、稱謂 238
十、身體 240
十一、疾病醫療 242
十二、衣服穿戴 243
十三、飲食 244
十四、風俗信仰 246
十五、日常生活 248
十六、商業 249
十七、交際訟事 250
十八、教育娛樂 252
十九、身體動作 254
二十、感知 256
二十一、方位 257
二十二、代詞 258
二十三、形容詞 259
二十四、副詞及介詞 261
二十五、數量詞 262
二十六、其他 263
參考文獻 1.專書
丁邦新(2007),《歷史層次與方言研究》,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毛宗武、蒙朝吉(1956),《畬語簡志》,北京:民族出版社。
王福堂(2005),《漢語方言語音的演變和層次》,北京:語文出版社。
丘昌泰、蕭新煌(2007),《客家族群與在地社會:臺灣與全球的經驗》,台北:智勝文化。
朱曉農(2006),《音韻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
何大安(1996),《聲韻學中的觀念和方法》,台北:大安出版社。
何大安(2004),《規律與方向:變遷中的音韻結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吳永章(2002),《畬族語瑤苗比較研究》,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呂嵩雁(2009),《台灣客家話的語言接觸研究》,台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李如龍(2000),《福建方言》,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李如龍(2001),《漢語方言的比較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
李如龍、張雙慶(1992),《客贛方言調查報告》,福洲:廈門大學出版社。
李如龍、鄧曉華主編(2009),《客家方言研究》,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李如龍等著(1999),《粵西客家方言調查報告》,暨南大學211工程項目”漢語言文字學與海外華文教育”成果。
周振鶴、游汝杰(2006),《方言與中國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施向東(2000),《漢語與藏語同源體系的比較研究》,北京:華語教學出版社。
施聯朱、雷文先主編(1995),《畬族歷史與文化》,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
施聯朱主編(1987),《畬族研究論文集》,北京:民族出版社。
孫宏開(2009),《中國少數民族語言來源及其系屬:卷肆》,北京:民族出版社。
徐通鏘(1996),《歷史語言學》,北京:商務印書館。
時秀娟(2010),《漢語方言的元音格局》,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張光宇著、國立編譯館主編(1996),《閩客方言史稿》,台北:南天書局有限公司。
陳一堃修、鄧光瀛纂(1938),《福建省連城縣志(一)》,中國方志叢書,華南地方,第二三九號,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
陳秀琪(2012),《客家話的比較研究》,臺北市:南天書局有限公司。
游文良(2002),《畬族語言》,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項夢冰(1997),《連城客家話語法研究》,北京:語文出版社。
項夢冰(2004),《閩西方言調查研究》(第一輯),韓國漢城:新星出版社。
劉俐李、王洪鐘、柏瑩(2007),《現代漢語方言核心詞˙特徵詞集》,南京:鳳凰出版社。
劉綸鑫(1999),《客贛方言比較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劉澤民(2005),《客贛方言歷史層次研究》,甘肅民族出版社。
潘文國、葉步青、韓洋(1993),《漢語的構詞法研究》,台灣學生書局有限公司。
鄧曉華、王士元(2009),《中國的語言及方言的分類》,北京:中華書局。
鄭張尚芳(2003),《上古音系》,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黎戴剛(2012),《閩語的歷史層次及其演變》,北京:中國社會學出版社。
謝留文(2003),《客家方言語音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藍小玲(1999),《閩西客家方言》,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
羅土卿主編(2008),《連城客家方言文化》,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
羅美珍、鄧曉華(1995),《客家方言》,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羅肇錦(2000),《台灣客家族群史‧語言篇》,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2.單篇文章
丁邦新(1982),〈漢語方言區分的條件〉,《清華學報》14.1/2:257-273。
王洪君(2006),〈文白異讀、音韻層次與歷史語言學〉,《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22-26。
王洪杰(2004),〈日母字在通化話中的讀音演變探析〉,《通化師範學院學報》25.3:60-63。
王輔世(1986),〈苗瑤語的系屬問題初探〉,《民族語文》1:1-18,79。
王增能(1989),〈客家與畬族關係〉,《客家史與客家人研究》〈《歷史教學問題》1989增刊,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王衛東、梁兵(2010),〈“你我他"的語音演變〉,《河北北方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6.1:41-44。
付新軍(2012),〈關於宕江攝入聲韻歷史演變的再思考-兼論官話方言讀為撮口韻的原因〉,《廣西社會科學》1:162-165。
任民(1996),〈匣母和余母在粵方言中的古今演變〉,《佛山大學學報》14.5:65-68。
任翔宇、范學建(2009),〈論“疑"母、“影"母的演變〉,《語文學刊》,語言文字修辭136-139。
吳中杰(1999),〈從比較的觀點看台灣閩客語的互動—以聲母層次為例〉,《台灣源流》13:114-121。
呂泉(2007),〈中古曉匣母的擬音問題〉,《語文學刊》11:75-76。
李如龍(2003),〈閩西客家方研語音詞彙的異同〉,《漢語方言的比較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39-269。
李如龍(2005),〈關於方言與地獄文化的研究〉,《泉州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23.1:48-56。
李如龍(2013),〈論語言接觸的類型、方式和過程〉,《青海民族研究》24.4:163-166。
李如龍(2014),〈論方言特徵詞的特徵-以閩方言為例〉,《方言》2:97-102。
李建強(2004),〈關於曉匣影喻演變的研究〉,《南陽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4:100-105。
李軍、宗平華(2013),〈江西贛方言精庄知章組聲母的歷史層次與語音性質〉,《南昌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44.6:133-139。
李康澄(2010),〈湘語古匣母自今讀的類型及歷時關聯〉,《湖南科技大學學報》,社 會科學版13.5:106-109。
李榮(1982),〈語音演變規律的例外〉,《音韻存稿》:107-118。
李榮(1989),〈漢語方言的分區〉,《方言》4:241-259。
李藍(2002),〈方言比較、區域方言史與方言分區-以晉語分音詞和福洲切腳詞為例〉,《方言》1:41-59。
辛彩鳳(2010),〈武城方言日母字今音:層次和演變〉,《貴州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5:136-138。
邢向東、張雙慶(2011),〈關中方言例外上聲字探究〉,《陝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40.2:117-123。
邢向東;張雙慶(2011),〈關中方言例外上聲字〉,《陝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40.2:117-123。
周雪香(2004),〈閩西連城客家源流探析〉,《龍岩師專學報》22.2:50-54。
林亦(2004),〈喻四歸匣──古以母演變的另一形式〉,《語言研究》24.1:95-99。
林寶卿(1991),〈閩西客話區與音的共同點和內部差異〉,《語言研究》2:55-70。
施俊(2012),〈浙江義烏方言入聲舒化探析〉,《方言》1:83-90。
孫紅舉(2014),〈論漢語合音現象的研究〉,《西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40.1:115-124、175。
徐睿淵(2013),〈福建廈門方言的合音〉,《方言》4:332-329。
袁明軍(2000),〈漢語苗瑤語陽聲韻深層對應試探〉,《民族語文》2:61-65。
張世方(2008),〈北京話古微疑母字聲母的逆向音變〉,《語文研究》2:42-46。
張光宇(1999),〈東南方言關係綜論〉,《方言》1:33-38。
張光宇(2004),〈漢語語音史中的雙線發展〉,《中國語文》6:545-557。
張光宇(2006),〈共同保留、共同創新與共同脫軌〉,《語言研究》26.2:14-21。
張光宇(2006),〈漢語方言合口介音消失的階段性〉,《中國語文》4:346-358,384。
張光宇(2007),〈論“深臻結構"及相關問題〉,《語言研究》27.1:1-11。
張光宇(2008),〈漢語方言的魯奇規律:古代篇〉,《中國語文》4:349-361。
張光宇(2008),〈漢語方言的魯奇規律:古代篇〉,《語言研究》28.2:8-16。
張振興(1984),〈福建省龍巖市境內閩南語與客家話的分界〉,《方言》3:255-258。
張偉芳(2010),〈常州方言匣母的讀音類型與歷史演變〉,《常州工學院學報》,社科 版28.2:65-69。
張琨(1983),〈漢語方言鼻音韻尾的消失〉,《中研院歷史語言所集刊》54.1:3-74。
張儒(1998),〈日母歸泥再證〉,《山西大學學報》2:27-30。
曹強、王玉鼎(2009),〈古疑影母在海原方言中的演變〉,《安康學院學報》21.5:42-44。
曹慶改(2010),〈零聲母字研究綜述〉,《現代語文》,語林考古150-152。
莊初升、嚴修鴻(1994),〈漳屬四縣閩南話與客家話的雙方言區〉,《福建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3:81-87、94。
許婷婷(2013),〈中古聲母疑母字在紹興方言中的讀音分析〉,《現代語文》,語言本體研究:34-35。
陳秀琪(2009),〈客家話聲調的轉移現象〉,《客家方言研究》,福建人民出版社:197-211。
陳其光(1985),〈畬語和客話〉,《語言論文集》,北京:商務印書館。
陳保亞(2005),〈語言接觸導致漢宇方言分化的兩種模式〉,《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42.2:43-50。
陳瑤(2011),〈匣母在徽語中的歷史層次〉,《黃山學院學報》13.4:30-32。
陳慶延(1989),〈古全濁聲母今讀送氣清音的研究〉,《語文研究》4:25-27。
項夢冰(2003),〈客家話非組字的今讀〉,《語言學論叢》,北京:商務印書館。28:215-263。
項夢冰(2006),〈客家話古日母字的今讀-兼論切韻日母的音值及北方方言日母的音變歷程〉,《廣西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7.1:83-91。
項夢冰(2006),〈客家話的界定及客贛方言的分合〉,《LANGUAGE AND LINGUISTICS》7.2:297-338。
馮春田(2003),〈合音式移問代詞“咋"與“啥"的一些問題〉,《中國語文》3:234-241、288。
溫昌衍(2002),〈從外區罕見詞看客家方言的”山話”特性〉,《嘉應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20.1:114-117。
溫昌衍(2008),〈從詞彙看大本營地區客家方言的分片〉,《學術研究》4:141-160。
溫昌衍、溫美姬(2001),〈客家方言特徵詞中的近代漢語詞〉,《嘉應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19.2:101-106。
雷先根(1995),〈畬語芻議〉,《畬族歷史與文化》,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123-127。
蓋林海(2000),〈河北平山方言去聲字入聲調讀音研究〉,《石家庄師範專科學校學報》2.3:43-47。
趙則玲(2002),〈浙江景寧畬話特色詞選錄〉,《寧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15.4:19-23,49。
趙學玲(2007),〈漢語方言影疑母字聲母的分合類型〉,《語言研究》27.4:72-78。
劉冠才(1995),〈論上古漢宇中的匣母字〉,《錦州師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79-84。
練春招(2000),〈從詞彙看客家方言語粵方言的關係〉,《華南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3:65-69、96。
練春招(2000),〈從詞彙看客家方言語贛方言的關係〉,《暨南學報》,哲學社會科學22.3:48-53。
練春招(2001),〈客家方言與南方少數民族語言共同語詞考略〉,《嘉應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2:107-113。
鄧亨章(2014),〈從詞彙看閩中方言和閩西客家方言的關係〉,《三明學院學報》31.5:45-53。
鄧亨璋(2006),〈閩中、閩北方言的分音詞〉,《三明學院學報》23.3:280-286。
鄧亨璋(2006),〈閩中方言與客家方言的關係詞〉,《龍岩學院學報》24.4:93-99。
鄧亨璋(2014),〈從詞彙看閩中方言和閩西客家方言的關係〉,《三明學院學報》31.5:45-53。
鄧曉華(1988),〈閩西客話韻母的音韻特點及其演變〉,《語言研究》1:75-97.
鄧曉華(1998),〈客家話與贛語及閩語的比較〉,《語文研究》3:47-51。
鄧曉華(1999),〈客家話跟苗瑤壯侗語的關係問題〉,《民族語文》3:42-49。
鄧曉華(2006),〈閩客方言一些核心詞的“本字"的來源-兼論漢語方言的考“本字"問題〉,《語音研究》26.1:85-59。
鄧曉華(2006),〈論客家話的來源-兼論客畬關係〉,《雲南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3.4。
鄧曉華、王士元(2003a),〈古閩、客方言的來源以及歷史層次問題〉,《古漢語研究》2。
鄭曉峯(2005),〈客贛方言的古濁上字歸陰平〉,UST Working Papers in Linguistics 1:1-16。
謝留文(2003),〈客家方言“魚虞"之別和“之"與“脂之"之別〉,《中國語文》6:512-521,575。
謝留文、黃雪貞(2007),〈客家方言的分區(稿)〉,《方言》3:238-249。
魏宇文(2014),〈豐順客閩雙方言詞彙比較研究〉,《嘉應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32.10:5-12。
羅美珍(1980),〈畬族所說的客家話〉,《中央民族學院學報》1:76-88。
羅肇錦(2006),〈客語源起南方的語言論證〉,《LANGUAGE AND LINGUISTICS》7.2:545-569。
嚴修鴻(1998),〈連城方言中古全濁聲母今讀的四種類型〉,《語言研究》2:117-123。
嚴修鴻(1999),〈福建西部方言的量詞“莖"〉,《汕頭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15.6:62-65。
嚴修鴻(2000),〈從南方方言裡“腎、䟗、睡"白讀音看禪母古讀〉,《語文研究》4:53-59。
嚴修鴻(2001),〈客家方言與周邊方言的關係詞〉,《汕頭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17.4:99-106。
嚴修鴻(2002),〈連城方言韻母語閩語相同的層次特徵〉,《閩語研究及其與周邊方言的關係》,丁邦新、張雙慶編,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87-212。
嚴修鴻(2004),〈客家話匣母讀同群母的歷史層次〉,《汕頭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41-44。
嚴修鴻(2010),〈結構所引起的輔音音變緒論〉,《暨南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32.3:102-104。
嚴修鴻(2013),〈客家話覃談有別的存古層次〉,《語言科學》12.3:277-290。
嚴修鴻(2014),〈上古漢語二等r介音讀河口的客家話新證〉,《暨南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8:144-147。
蘇曉青(2011),〈江蘇東北部多方言交界地區入聲的演變〉,《徐州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37.6:137-141。
3.研討會論文
余頌輝(2010),〈從畬話精組三四等字的讀音看其歸屬〉,《客語千秋:第八屆國際客方言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桃園:國立中央大學客家語文研究所、臺灣客家語文學會,101-111。
吳中杰(1998),〈從歷史跟比較的觀點來看客語韻母的動向:以台灣為例〉,《聲韻叢論》8:479-498。
吳中杰(2002),〈畬語和客家話〉,客家文化學術研討會-語文、婦女、拓墾與社區發展,桃園: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研究中心。
吳中杰(2013),〈閩西汀州客家話的音韻特性〉,語言學門教師成果發表工作方繼台灣語言學學會第8屆第1次會員大會,台灣師範大學。
李如龍(1998),〈閩西七縣客家方言語音的異同〉,《客家方言研究-第二屆客家方言研討會論文集》,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99-117。
林寶卿(1991),〈永安方言本字考〉,《廈門大學學報》,哲社版2:123-129。
徐貴榮(2004),〈客語脣齒聲母的來源及其聲化現象〉,《第二屆「漢語方言」小型研討會》:217-228。
陳秀琪(2005),〈知莊章聲母的捲舌音-舌位的前化運動〉,《第九屆國際暨第廿三屆全國聲韻學學術研討會》:3。
陳秀琪(2005),〈客贛方言入聲韻尾的發展〉,第十二屆國際中國語言學學會年會.第二屆漢語語言學國際研討會。
劉秀雪(2004),〈吳閩客韻尾簡化之比較分析〉,《第二屆「漢語方言」小型研討會》:247-258 。
劉澤民(2004),〈客贛方言上聲調的歷史演變分析〉,《第二屆「漢語方言」小型研討會》:193-216。
練春招(2001),〈客家方言與南方少數民族語言共同詞語考略〉,《嘉應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19.2:107-113。
鄭曉峯(2013),〈連城四保方言類似閩語的特點〉,《第九屆客家方言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186-194。
羅美珍(1994),〈談談客方言的形成〉,《客家縱橫-首屆客家方言學術研討會專集》(增刊),54-60,福建龍岩,閩西客家學研討會。
羅滔(1994),〈試探連城話內部的複雜性〉,《客家縱橫-首屆客家方言學術研討會專集》(增刊),54-60,福建龍岩,閩西客家學研討會。
羅肇錦(2004),〈文白對比與客語源起〉,《第二屆「漢語方言」小型研討會》:229-238。
羅肇錦(2007),〈客家話hu→f的深層解讀〉,《客家族群與在地社會:台灣與全球的經驗》,智勝文化,289-300。
嚴修鴻(2000),〈連城方言古濁上字的調類分化-兼論福建內陸閩語“濁上歸入"的現象〉,《第三屆客家方言研討會論文集》:39-51。
4.學位論文
王建(2011),《語言接觸視野下的南康(龍華)客家方言詞匯研究》,江西師範大學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碩士論文。
石佩玉(2014),《福建沙溪流域閩中方言音韻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博士論文。
江敏華(2003),《客贛方言關係研究》,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江敏華(2003),《客贛方言關係研究》,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何純惠(2014),《閩西中片客家話與混合方言音韻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博士論文。
吳中杰(2004),《畬族語言研究》,清華大學語言所博士論文。
呂嵩雁(1999),《閩西客語音韻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
李泉祿(2010),《武平中山客家話研究》,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研究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李庭慧(2014),《四川成都冬山客家話研究-以三聖鄉、黃土鎮、木蘭鎮為例》,國立中央大學客家語文暨社會科學學系客家語文碩士班碩士論文。
杜佳倫(2011),《閩語歷史層次分析與相關音變探討》,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邱仲森(2014),《閩客互動下的語言變化:以廣東普寧為例》,國立新竹教育大學臺灣語言與語文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邱宜軒(2016),《閩西連城中堡話研究》,國立中央大學客家語文暨社會科學學系客家語文碩士班碩士論文。
陳秀琪(2006),《閩南客家話因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博士論文。
陳沿佐(2013),《湖南客家話詞彙研究》,國立中央大學客家語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彥君(2011),《臺灣永靖閩南方言因運研究—兼論特殊韻讀-eN/-ek的來源與發展》,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筱琪(2013),《閩南西片方言音韻研究》,國立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彭心怡(2010),《江西客贛語的特殊音韻現象語結構變遷》,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
黃聖雅(2016),《福建省連城縣培田客家話研究》,國立中央大學客家語文暨社會科學學系客家語文碩士班碩士論文。
蔡仁佐(2001),《客語音韻語閩南文讀》,國立新竹教育大學臺灣語言與語文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鄧盛有(2007),《客家話的古漢語和非和語成分分析研究》,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所博士論文。
鄭玉華(2013),《四川簡陽客家話研究-以踏水鎮為例》,國立中央大學客家語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淑方(2012),《客家話蟹攝字與周邊方言的比較研究》,國立中央大學客家語文所碩士論文。
鄭曉峯(1997),《孔夫方言調查報告》,國立清華大學語言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曉峯(2001),《福建光澤方言》,國立清華大學語言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羅超(2007),《龍巖方言語音比較研究》,汕頭大學漢語言文字學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 陳秀琪(Shiu-Chih Chen) 審核日期 2016-8-17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