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101121011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75 、訪客IP:18.225.254.81
姓名 王詩卉(Shih-Huei Wang)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中國文學系
論文名稱 嚴歌苓小說改編電影研究 ──以《天浴》、《金陵十三釵》與《歸來》為例
(The Research on the Films Adapted from Geling Yan’s Novels—Exemplifying “Xiu Xiu: The Sentdown Girl”, “The Flowers Of War” and “Coming Home”)
相關論文
★ 觀看與被觀看:西方國際電影節與中國大陸藝術電影(1983-2017)★ 張愛玲小說人物之變態心理研究
★ 自我的再現與重構——論邱妙津與陳雪的女同志小說★ 創傷記憶與敘事治療── 《桑青與桃紅》和《人寰》的離散書寫
★ 遊走〈色,戒〉的文字與聲影-從張愛玲原著到李安改編★ 在真實與虛構之間─從文類角度看邱妙津作品的特殊性
★ 香港作家韓麗珠小說研究★ 兩岸新感覺小說中的城鄉意象
★ 從異質拼貼到文學改編--婁燁電影研究★ 論九○年代崛起女作家作品中的追尋─以郝譽翔、成英姝和朱少麟為例
★ 現代性的女體與城市: 海派小說的怪異建構與情慾投射(1927-1937)★ 董啟章小說敘事結構研究
★ 武俠電影中的江湖(2000-2015)★ 張愛玲散文與小說《雷峯塔》、《易經》、《小團圓》的文本互涉
★ 中國當代小說中的女性與飢餓 ——《無風之樹》與《豐乳肥臀》析論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嚴歌苓筆下受到華人導演青睞,而獲改編成華語影劇的小說作品以「中國歷史類」為題材的小說為主;相較之下,使嚴歌苓在文壇拔尖、成名甚早的「海外移民類」小說,反而缺乏影劇合作契機,在影視改編成果上較無表現。從嚴歌苓獨立創作的三部「歷史類」小說,到陳沖與張藝謀兩位導演據之改編而成的三部電影《天浴》(1998)、《金陵十三釵》(2011)與《歸來》(2014)之間,儘管看似題材承繼相沿,人物一脈相承,敘事手法或歷史觀點上卻表現出許多或幽微或昭彰的差異,這使得原著小說與改編電影,在立意格局以及風貌精神上均產生相當程度的變化。

筆者不同意前人研究論點承認張藝謀改編電影《金陵十三釵》或《歸來》的藝術成就與嚴歌苓嚴原著小說相互輝映,甚至進一步認為,嚴歌苓並非全然認可張藝謀改編電影中的敘事手法或歷史觀點。就嚴歌苓實際的創作軌跡、聲明脈絡與陸續出版的小說文本等細節來看,其小說與張藝謀改編電影的敘事手法不乏扞格與乖違的跡象,甚至可說不無暗藏玄機、攻防對應之處。

綜合本論文論及多部嚴歌苓改編電影與小說文本的細讀分析,與創作脈絡的整理,其中也依稀透露出,當面對其筆下小說源源不絕上門的改編電影邀約,面對主流電影與通俗文化的性別/權力觀點,嚴歌苓所作出的應對策略。小說家並不通盤認同電影改編的操作手法,反而展現高度獨立自主的創作意識,在其小說文本中鑲嵌了獨到的藝術安排與敘事技巧,作出別富深意的抗拒與巧妙的反擊。嚴歌苓嚴明捍衛其小說中對立於權力中心的邊緣政治批判立場,與不同於流俗或權威的歷史視野,乃至不甘於通俗與保守的藝術價值。
摘要(英) Geling Yan’s novelistic works, which win the Chinese directors’ favour and areadapted into Chinese films, are written as the theme of “Chinese history”; in contrast, thenovels of “overseas immigration”, which make Geling Yan outstanding in the literary world and become famous extremely early, suffer lack of opportunities of film cooperation and show relatively scarce performance on film adaption results. Among the three films “Xiu Xiu: The Sent-down Girl”(1998), “The Flowers Of War”(2011) and “Coming Home”(2014), which are from the “history” novels independently composed by Geling Yan to the adapted works directed by the two directors Joan Chen and Yimou Zhang, the theme seems coherent and the characters come down in one continuous line, either narrating techniques or historical points of view, however, display plenty of vague or clear differences. This phenomenon makes the original novels and adapted films generate rapid variation on purposive situations and stylistic essence.

The researcher disagrees with the previous thesis, which admits that the artistic achievement of the films “The Flowers Of War”, “Coming Home” adapted by Yimou Zhang and Geling Yan’s original novels mutually reflect. The researcher states even further that Geling Yan does not entirely identify with the narrating techniques and historical points of view which Yimou Zhang’s adapted films reveal. In terms of the details, such as Geling Yan’s genuine composing locus, sequence stating and the published novel texts in succession etc., the novels and the narrating techniques of Yimou Zhang’s adapted films
perform no lack of contradictory and abnormal phenomena, and even there cannot be said without hidden mysteries and of-and-defensive correspondence.

Synthesising plenty of Geling Yan’s adapted films, the analysis after perusing the novelistic texts and the arrangement of composing sequence that the thesis discusses, Geling Yan’s reacting strategies seem to vaguely reveal while facing continuous invitations
of film adaption for her novels and confronting mainstream cinema and popular standpoints of sex and power. The novelist does not identify with the operating skills of film adaption but expresses high-independent composing conscious; embedding her unique artistic arrangement and narrating skills into her novelistic texts, she conveys resistance full of deep meanings and ingenious counterattacks. Geling Yan strictly and impartially defends her novels against the power-centred critical stance of marginal politics in order to differentiate from prevalent or authoritative historical visions, then she even appears reluctant to comply with common and conservative artistic value.
關鍵字(中) ★ 嚴歌苓
★ 陳沖
★ 張藝謀
★ 天浴
★ 金陵十三釵
★ 歸來
★ 陸犯焉識
關鍵字(英) ★ Geling Yan
★ Joan Chen
★ Yimou Zhang
★ Xiu Xiu: The Sent-down Girl
★ The Flowers Of War
★ Coming Home
★ The Criminal Lu Yanshi
論文目次 第一章 緒 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文獻回顧與探討 7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範圍 12
第四節 論文架構與章節說明 19
第二章 陳沖《天浴》(1998):性別與政治 22
第一節 紅色的鮮血:性的諷刺與政治褻瀆 25
第二節 暴力與犧牲:物化凝視與權力差距 30
第三節 死亡的救贖:邊緣位置與政治批判 36
第四節 見證與書寫:海外視角與歷史回顧 40
第五節 小說到電影:從性別批判到政治批判 46
第三章 張藝謀《金陵十三釵》(2011):邊緣與主流 52
第一節 殉難的情操:頌揚利他與表彰犧牲 57
第二節 服從與馴化:凝聚認同與泯滅差異 63
第三節 抽象的大義:集體意識與對立符號 66
第四節 陽剛與榮譽:國族敘事與性別分化 70
第五節 小說到電影:從歷史究責到文化商品 77
第四章 張藝謀《歸來》(2014):顛覆與重構 88
第一節 線性的歷史:政治對比與進步史觀 96
第二節 女性為客體:古典愛情與戀物凝視 107
第三節 男性為主體:家庭父權與女性懲罰 122
第四節 人情與秩序:歷史和解與文化重建 130
第五節 小說到電影:從邊緣顛覆到中心重構 138
第五章 結 語 147
附錄:徵引文獻與參考資料 155
參考文獻 一、研究文本
「金陵十三釵」劇組《金陵十三釵:我們一起走過》,北京:北京聯合,2011 年。
李貴《金陵歌女》,武漢:長江文藝,1988 年。
武兆堤導演,毛烽、武兆堤編劇《英雄兒女》(Heroic Sons and Daughters),峨嵋電影製片廠出品,齊魯音像出版社發行,片長109 分鐘,1964 年。
張藝謀導演,鄒靜之編劇《歸來》(Coming Home),樂視影業出品,片長111 分鐘,2014 年。
張藝謀導演,劉恆、嚴歌苓編劇《金陵十三釵》(The Flowers Of War),北京新畫面影業公司出品,博偉影視代理,得利影視發行,片長146 分鐘,2011 年。
陳沖導演,嚴歌苓、陳沖編劇《天浴》(Xiu Xiu: The Sent-down Girl),美商呢喃的草地有限合夥出品,片長100 分鐘,1998 年。
韓三平、周力導演,李克威、李貴、嚴歌苓編劇《避難》(Sancyuary),峨嵋電影製片廠出品,齊魯音像出版社發行,片長88 分鐘,1988 年。
羅莎莎導演、編劇《張藝謀和他的金陵十三釵》,片長20 分鐘,2011 年。
嚴歌苓、陳沖《天浴:電影劇本、導演日記及其他》,臺北:九歌,1998 年。
嚴歌苓《太平洋探戈》,臺北:三民,2006 年。
嚴歌苓《波西米亞樓》,臺北:三民,1999 年。
嚴歌苓《金陵十三釵》,臺北:三民,2013 年。
嚴歌苓《倒淌河》,臺北:三民,1996 年。
嚴歌苓《陳沖前傳》,臺北:三民,1994 年。
嚴歌苓《陸犯焉識》,北京:作家,2011 年。
嚴歌苓《陸犯焉識》,臺北:麥田,2014 年。
嚴歌苓《嚴歌苓自選集》,濟南:山東文藝,2006 年。
二、研究相關文本
巴金《隨想錄:第二集》,香港:香港三聯書店,1982 年。
朱延平導演,王逸白編劇《情色》(Pale Sun),學者電影出品,東森華榮傳播事業發行,片長80 分鐘,1996 年。
凌之浩、徐紀宏導演,嚴歌苓編劇《心弦》(Heart Strings),上海電影製片廠出品,深圳音像公司發行,片長85 分鐘,1981 年。
張艾嘉導演,張艾嘉、李安、嚴歌苓編劇《少女小漁》(Siao Yu),中央電影公司出品,台聖發行,片長103 分鐘,1994 年。
張黎導演,嚴歌苓編劇《四十九日.祭》(Forty Nine Days),湖南廣播電視台出品,共46 集,單集片長45 分鐘,2014 年。
陳凱歌導演,嚴歌苓、陳國富、張家魯編劇《梅蘭芳》(Forever Enthralled),北京電影製片廠出品,中國電影集團發行,片長147 分鐘,2008 年。
蕭馬原著,嚴歌苓改編《鐵梨花》,西安:陝西師範大學,2010 年。
嚴歌苓、張艾嘉、吳孟樵《少女小漁:電影小說與電影劇本》,臺北:爾雅,1995年。
嚴歌苓《一個女人的史詩》,臺北:九歌,2007 年。
嚴歌苓《一個女兵的悄悄話》,北京:解放軍文藝,1987 年。
嚴歌苓《人寰》,臺北:時報文化,1998 年。
嚴歌苓《也是亞當,也是夏娃》,銀川:寧夏人民,2010 年。
嚴歌苓《小姨多鶴》,臺北:三民書局,2008 年。
嚴歌苓《少女小漁》,臺北:爾雅,1993 年。
嚴歌苓《四十九日.祭》,北京:人民文學,2014 年。
嚴歌苓《白蛇》,臺北:九歌,1999 年。
嚴歌苓《危險關係》,深圳:海天,2012 年。
嚴歌苓《老師好美》,天津:天津人民,2014 年。
嚴歌苓《吳川是個黃女孩》,北京:北京聯合,2013 年。
嚴歌苓《床畔》,武漢:長江文藝,2015 年。
嚴歌苓《扶桑》,臺北:聯經,1996 年。
嚴歌苓《芳華》,北京:人民文學,2017 年。
嚴歌苓《非洲手記》,北京:人民文學,2016 年。
嚴歌苓《非洲札記》,北京:北京聯合,2013 年。
嚴歌苓《風箏歌》,臺北:時報文化,1999 年。
嚴歌苓《海那邊》,臺北:九歌,1995 年。
嚴歌苓《馬在吼》,北京:昆侖,2007 年。
嚴歌苓《寄居者》,臺北:三民書局,2009 年。
嚴歌苓《第九個寡婦》,臺北:九歌,2006 年。
嚴歌苓《無出路咖啡館》,臺北:九歌,2001 年。
嚴歌苓《媽閣是座城》,臺北:麥田,2016 年。
嚴歌苓《補玉山居》,臺北:九歌,2013 年。
嚴歌苓《綠血》,北京:解放軍文藝,1986 年。
嚴歌苓《舞男》,上海:上海文藝,2016 年。
嚴歌苓《雌性的草地》,臺北:爾雅,1993 年。
嚴歌苓《誰家有女初養成》,臺北:三民書局,2001 年。
嚴歌苓《穗子物語》,臺北:三民書局,2005 年。
嚴歌苓著,郭強生譯《赴宴者》,臺北:三民書局,2008 年1 月。
三、專書論著
Andre Bazin(安德烈‧巴贊)著,崔君衍譯《電影是什麼?》(Qu`est-ce Que Le Cinema?),臺北:遠流,1995 年。
Andre Gaudreault, Francois Jost(安德烈‧戈德羅、弗朗索‧若斯特)著,劉雲舟譯《什麼是電影敘事學?》(Le Récit Cinématographique),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 年。
Andrew H. Plaks(浦安迪)《中國敘事學》(Chinese Narrative),北京:北京大學,1996 年。
Astrid Erll(阿斯特莉特•埃爾)、馮亞琳編,余傳玲等譯《文化記憶理論讀本》(Cultural Memory Studies: An International And Interdisciplinary Handbook),北京:北京大學,2012 年。
Christian Metz(克里斯蒂安‧麥茨)著,劉堯森譯《電影語言:電影符號學導論》(Essais Sur La Signification Au Cinema),臺北:遠流,1996 年。
David Bordwell, Kristin Thompson(鮑得威爾、湯普遜)著,曾偉禎譯《電影藝術:形式與風格》(Film Art: An Introduction),臺北:美商麥格羅希爾,2001 年。
David Herman(戴衛‧赫爾曼)編,馬海良譯《新敘事學》(Narratologies),北京:北京大學,2002 年。
E. Ann Kaplan(凱普蘭)著,曾偉禎等譯《女性與電影:攝影機前後的女性》(Women and Film: Both Sides of the Camera),臺北:遠流,1997 年。
Frank Lentricchia, Thomas McLaughlin 編,張京媛等譯《文學批評術語》(Critical Terms for Literary Study),香港:牛津大學,1994 年。
Frederic Jameson(詹明信)著,王馮振、陳永國譯《政治無意識:作為社會象徵行為的敘事》(The Political Unconscious : Narrative as a Socially Symbolic Act),北京:中國社會科學,1999 年。
Frederic Jameson(詹明信)著,唐小兵譯《後現代主義與文化理論》(Postmodernism and Cultural Theories),臺北:合志文化,1990 年。
Gayle Greene, Coppelia Kahn(格蕾‧格林、考比里亞‧庫恩)編,陳引馳譯《女性主義文學批評》(Making a Difference: Feminist Literary Criticism),新店:學欣,1995 年。
Georges Bataille(喬治‧巴代伊)著,賴守正譯《情色論》(L′erotisme),臺北:聯經,2012 年。
Gerard Genette(熱奈特)著,王文融譯《敘事話語‧新敘事話語》(Narrative Discourse, Narrative Discourse Revisited),北京:中國社會科學,1990 年。
Gerard Genette(熱奈特)著,史忠義譯《熱奈特論文集》,天津:百花文藝,2000年。
Gerard Genette(熱奈特)著,廖素珊、楊恩祖譯《辭格III》(Narrative Discourse),臺北:時報文化,2003 年。
Graeme Turner(唐納)著,林文淇譯《電影的社會實踐》(Film as Social Practice),臺北:遠流,1997 年。
Hayden White(海登‧懷特)著,陳永國,張萬娟譯《後現代歷史敘事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2003 年。
Hayden White(海登‧懷特)著,劉世安譯《史元:十九世紀歐洲的歷史意象》(Metahistory: The Historical Imagination in Nineteenth-Century Europe),臺北:麥田,1999 年。
Jacques Aunont 著,吳珮慈譯《當代電影分析方法論》(L′Analyse Des Films),臺北:遠流,1996 年。
Jennifer Mather Saul(索爾)著,國立編譯館、謝明珊譯《女性主義:議題與論證》(Feminism: Issues & Arguments),臺北:巨流,2010 年。
Joanne Hollows, Mark Jancovich 編,張雅萍譯《大眾電影研究》(Approaches To Popular Film),臺北:遠流,2001 年。
Joy Magezis(裘伊‧瑪姬西絲)著,何穎怡譯《女性研究自學讀本》(Teaching Yourself Women′s Studies),臺北:女書,2000 年。
Kate Millett(凱特‧米利特)著,宋偉文、張慧芝譯《性政治》(Sexual Politics),臺北:桂冠,2003 年。
Kathy Davis, Mary Evans, Judith Lorber 著,楊雅婷等譯《性別與女性研究手冊》(Handbook of Gender and Women′s Studies),臺北:韋伯,2009 年。
Louis Giannetti, Scott Eyman 著,焦雄屏譯《閃回:世界電影史》(Flashback),臺北:蓋亞,2015 年。
Louis Giannetti 著,焦雄屏譯《認識電影》(Understanding Movies),臺北:遠流,1989 年。
M.H.Abrams(艾布拉姆斯)著,酈雅牛、張照進、童慶生譯《鏡與燈:浪漫主義文論及批評傳統》(The Mirror and the Lamp: Romantic Theory and the Critical Tradition),北京:北京大學,2004 年。
Marc Ferro(馬克‧費侯)著,張淑娃譯《電影與歷史》(Cinema et Histoire),臺北:麥田,1998 年。
Michael Berry(白睿文)《光影言語:當代華語片導演訪談錄》(Speaking in Images - Interviews with Contemporary Chinese Filmmakers),臺北:麥田,2007 年。
Michael Berry(白睿文)《痛史:現代華語文學與電影的歷史創傷》(A History of Pain: Literary and Cinematic Mappings of Violence in Modern China),臺北:麥田,2016 年。
Mieke Bal(米克‧巴爾)著,譚君強譯《敘述學:敘事理論導論(第三版)》(Narratology: Introduction to the Theory of Narrative),北京:北京師範大學,2015 年。
Natalie Zemon Davis(娜塔莉‧澤蒙‧戴維斯)著,陳榮彬譯《奴隸、電影、歷史:還原歷史真相的影像實驗》(Slaves on Screen: Film and Historical Vision),臺北:左岸文化,2005 年。
Patricia Waugh(帕特里莎・渥厄)著,錢競譯《後設小說:自我意識小說的理論與實踐》(Metafiction: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Self-Conscious Fiction),板橋:駱駝,1995 年。
Raman Selden, Peter Widdowson, Peter Brooker 著,林志忠譯《當代文學理論導讀(第四版)》(A Reader′s Guide to Contemporary Literary Theory),臺北:巨流,2005 年。
Robert Lapsley, Michael Westlake(拉普斯萊、威斯雷克)著,李天鐸、謝慰雯譯《電影與當代批評理論》(Film Theory: An Introduction),臺北:遠流,1997年。
Robert Lapsley, Michael Westlake 著,李天鐸、謝慰雯譯《電影與當代批評理論》(Film Theory: An Introduction),臺北:遠流,1997 年。
Robert Stam(史坦)著,陳儒修、郭幼龍譯《電影理論解讀》(Film Theory: An Introduction),臺北:遠流,2002 年。
Robert Stam, Robert Burgoyne, Sandy Flitterman-Lewis 著,張黎美譯《電影符號學的新語彙》(New Vocabularies in Film Semiotics),臺北:遠流,1997 年。
S.D.Katz 著,井迎兆譯《電影分鏡概論:從意念到影像》(Film Directing: Shot by Shot),臺北:五南,2009 年。
Shlomith Rimmon‐Kenan(里蒙-凱南)著,姚錦清等譯《敘事虛構作品》(The Nature of Narrative),北京:北京三聯書店,1989 年。
Shoshana Felman, Dori Laub(費修珊、勞德瑞)著,劉裘蒂譯《見證的危機:文學、歷史與心理分析》(Testimony: Crises of Witnessing in Literature, Psychoanalysis and History),臺北:麥田,1997 年。
Slavoj Zizek(齊澤克)著,蔡淑惠譯《傾斜觀看:在大眾文化中遇見拉岡》(Looking Awry: Introduction to Jacques Lacan through Popular Culture),新店:桂冠,2008 年。
Susan Sniader Lanser(蘇珊‧蘭瑟)著,黃必康譯《虛構的權威:女性作家與敘述聲音》(Fictions of Authority: Women Writers and Narrative Voice),北京:北京大學,2002 年。
Symour Chatman(西摩‧查特曼)著,徐強譯《故事與話語:小說和電影的敘事結構》(Story and Discourse: Narrative Structure in Fiction and Fil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2013 年。
Terry Eagleton 著,吳新發譯《文學理論導讀(增訂二版)》(Literary Theory: An Introduction),臺北:書林,2005 年。
Thornham Sue(休‧索海姆)著,艾曉明、宋素鳳、馮芃芃譯《激情的疏離:女性主義電影理論》(Passionate Detachments: An Introduction To Feminist Film Theory),桂林:廣西師範大學,2007 年。
Tiphaine Samoyault(蒂費納‧薩莫瓦約)著,邵煒譯《互文性研究》
(L′intertextualité, Mémoire De La Littérature),天津:天津人民,2002 年。
Toril Moi(莫伊)著,王奕婷譯《性/文本政治:女性主義文學理論》(Sexual/textual Politics: Feminist Literary Theory),臺北:巨流,2005 年。
Toril Moi(莫伊)著,陳潔詩譯《性別/文本政治:女性主義文學理論》(Sexual/textual Politics: Feminist Literary Theory),板橋:駱駝,1995 年。
Wallace Martin(華萊士‧馬丁)著,伍曉明譯《當代敘事學》(Recent Theories of Narratives),北京:北京大學,1990 年。
Wilhelmina Minnie Vautrin(魏特琳)著,張連紅、陽夏鳴、王衛星等編譯《魏特琳日記》,南京:江蘇人民、鳳凰,2006 年。
Wilhelmina Minnie Vautrin(魏特琳)著《魏特琳日記》,南京:江蘇人民,2015年。
王力堅《回眸青春:中國知青文學》,臺北:Airiti Press Inc.,2008 年。
王彪選評《新歷史小說選》,杭州:浙江文藝,1993 年。
王斑(Ban Wang)《全球化陰影下的歷史與記憶》,南京:南京大學,2006 年。
王斑(Ban Wang)《歷史與記憶:全球現代性的質疑》,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2004 年。
王斑(Ban Wang)著,孟祥春譯《歷史的崇高形象:二十世紀中國的美學與政治》(The Sublime Figure of History: Aesthetics and Politics in Twentieth-Century China),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8 年。
王晴佳、古偉瀛《後現代與歷史學:中西比較》,臺北:巨流,2000 年。
王鳴劍《從文學到視聽:中國當代小說的影視改編與傳播》,臺北:新銳文創,2014年。
王德威《如何現代,怎樣文學?――十九、二十世紀中文小說新論》,臺北:麥田,1998 年。
王德威《歷史與怪獸:歷史、暴力、敘事(全新增訂版)》,臺北:麥田,2011 年。
史書美(Shumei Shih)著,楊華慶譯《視覺與認同:跨太平洋華語語系表述、呈現》(Visuality and Identity: Sinophone Articulations across the Pacific),臺北:聯經,2013 年。
申丹、王麗亞《西方敘事學:經典與後經典》,北京:北京大學,2012 年。
申丹、韓加明、王麗亞《英美小說敘事理論研究》,北京:北京大學,2005 年。
申丹《敘事、文體與潛文本︰重讀英美經典短篇小說》,北京:北京大學,2009年。
申丹《敘事學理論探賾》,臺北:秀威資訊,2014 年。
申丹《敘述學與小說文體學研究》,北京:北京大學,2004 年。
朱立立《身份認同與華文文學研究》,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8年。
朱立立《閱讀華文離散敘事》,北京:人民,2015 年。
江少川《海山蒼蒼:海外華裔作家訪談錄》,北京:九州,2014 年。
何文敬、單德興編《再現政治與華裔美國文學》,臺北:中研院歐美所,1996 年。
呂彤鄰(Tonglin Lu)著,蕭聿譯《大陸臺灣文化論壇:新電影與現代性》(Confronting Modernity in the Cinemas of Taiwan and Mainland China),香港:香港大學,2004 年。
呂晴飛編《中國當代青年女作家評傳》,北京:中國婦女,1990 年。
李天鐸編《當代華語電影論述》,臺北:時報文化,1996 年。
李玉平《互文性:文學理論研究的新視野》,北京:商務印書館,2014 年。
李臺芳《女性電影理論》,臺北:揚智,1996 年。
李奭學編《異地繁花:海外臺灣文論選譯(上、下冊)》,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2 年。
李燕《跨文化視野下的嚴歌苓小說與影視作品研究》,廣州:暨南大學,2014 年。
汪民安、陳永國編《後身體︰文化、權力和生命政治學》,長春:吉林人民,2003年。
汪民安《身體、空間與後現代性》,南京:江蘇人民,2006 年。
汪民安編《身體的文化政治學》,開封:河南大學,2003 年。
周英雄、馮品佳編《影像下的現代:電影與視覺文化》,臺北:書林,2007 年。
周蕾(Rey Chow)《婦女與中國現代性:東西方之間閱讀記》(Woman and Chinese Modernity: The Politics of Reading between West and Eas),臺北:麥田,1995年。
周蕾(Rey Chow)《寫在家國以外》(Writing Diaspola: Tactics of Inventionin Contemporary Cultural Studies),香港:牛津大學,1995 年。
周蕾(Rey Chow)著,孫紹誼譯《原初的激情:視覺、性慾、民族誌與中國當代電影》(Primitive Passions: Visuaiity, Sexuality, Ethnography, and Contemporary Chinese Cinema),臺北:遠流,2001 年。
孟悅、戴錦華《浮出歷史地表:中國現代女性文學研究》,臺北:時報文化,1993年。
孟悅《本文的策略》,廣州:花城出版社,1988 年。
孟悅《歷史與敘述》,西安:陝西人民教育,1991 年。
林文淇《華語電影中的國家寓言與國族認同》,臺北:國家電影資料館,2010 年。
南志剛《敘事狂歡和審美的變化:敘事理論與中國當代先鋒小說》,北京:華夏,2006 年。
哈金(Ha Jin)著,季思聰譯《南京安魂曲》(Nanjing Requiem),臺北:時報,2011年。
封德屏編《百年小說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文訊雜誌社,2012 年。
柏棣編《西方女性主義文學理論》,桂林:廣西師範大學,2007 年。
柏棣編《西方女性主義文學理論》,桂林:廣西師範大學,2007 年。
柯思仁、陳樂《文學批評關鍵詞:概念.理論.中文文本解讀》,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八方文化,2008 年。
胡亞敏《敘事學》,武漢:華中師範大學,2004 年。
唐偉勝《文本.語境.讀者:當代美國敘事理論研究》,北京:世界圖書,2013年。
唐荷(宋素鳳)《女性主義文學理論》,臺北:揚智,2003 年。
徐海娜《影像中的政治無意識︰美國電影中的保守主義》,北京:中央編譯,2011年。
康正果《女權主義與文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1994 年。
張小虹《性別越界:女性主義文學理論與批評》,臺北:時報文化,1995 年。
張光達《馬華當代詩論:政治性、後現代性與文化屬性》,臺北:秀威資訊,2009年。
張京媛編《後殖民理論與文化批評》,北京:北京大學,1999 年。
張京媛編《後殖民理論與文化認同》,臺北:麥田,1995 年。
張京媛編《新歷史主義與文學批評》,北京:北京大學,1993 年。
張京媛編《當代女性主義文學批評》,北京:北京大學,1992 年。
張純如(Iris Chang)著,蕭富元譯《被遺忘的大屠殺――1937 南京浩劫》(The Rape of Nanking: The Forgotten Holocaust of World War II),臺北:天下文化,1997 年。
張清華《中國當代文學中的歷史敘事――海德堡講稿》,北京:北京大學,2012年。
張清華《境外談文――中國當代文學中的歷史敘事》,石家莊:花山文藝,2004年。
張錯《西洋文學術語手冊:文學詮釋舉隅(第二版)》,臺北:書林,2011 年。
張頤武《全球化與中國電影的轉型》,北京:中國人民大學,2006 年。
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系編《中國女性書寫: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9 年。
盛寧《新歷史主義》,臺北:揚智,1998 年。
莊園編《女作家嚴歌苓研究》,汕頭:汕頭大學,2006 年。
許子東《當代小說與集體記憶──敘述文革》,臺北:麥田,2000 年。
郭劍敏《中國當代紅色敘事的生成機制研究:基於1949-1966 年革命歷史小說的文本考察》,北京:中國社會科學,2010 年。
陳思和《當代文學與文化批評書系:陳思和卷》,北京:北京師範大學,2010 年。
陳犀禾《華語電影:理論、歷史和美學》,上海:復旦大學,2010 年。
陳順馨、戴錦華選編《婦女、民族與女性主義》,北京:中央編譯,2004 年。
陳順馨《中國當代文學的敘事與性別(增訂版)》,北京:北京大學,2007 年。
陳墨《張藝謀的電影世界:青春的呼喊》,臺北:風雲時代,2006 年。
陳儒修《電影帝國:另一種注視:電影文化研究》,臺北:萬象,1995 年。
陳曉明《當代文學與文化批評書系:陳曉明卷》,北京:北京師範大學,2011 年。
傅道彬、于茀《文學是什麼?》,北京:北京大學,2002 年。
傅道彬、于茀《文學是什麼?》,臺北:揚智,2002 年。
單德興、何文敬編《文化屬性與華裔美國文學》,臺北:中研院歐美所,1994 年。
單德興《銘刻與再現――華裔美國文學與文化論集》,臺北:麥田,2000 年。
彭剛《敘事的轉向──當代西方史學理論的考察》,北京:北京大學,2009 年。
焦雄屏《風雲際會:與當代中國電影對話》,臺北:遠流,1998 年。
焦雄屏《時代顯影:中西電影論述》,臺北:遠流,1998 年。
焦雄屏《談影錄》,臺北:遠流,1991 年。
焦雄屏《閱讀主流電影》,臺北:遠流,1990 年。
甯應斌《身體政治與媒體批判》,中壢:中央大學性/別研究室,2004 年。
程惠哲《電影對小說的跨越:張藝謀影片研究》,北京:中國電影,2010 年。
馮品佳、趙順良編《(洞)見:視覺文化與美學》,臺北:書林,2011 年。
馮品佳《她的傳統:華裔美國女性文學》,臺北:書林,2013 年。
黃子平《革命.歷史.小說》,香港:牛津大學,1996 年。
黃金麟《政體與身體:蘇維埃的革命與身體(1928-1937)》,臺北:聯經,2005 年。
黃金麟《歷史、身體、國家:近代中國的身體形成(1895-1937)》,臺北:聯經,2001 年。
黃儀冠《從文字書寫到影像傳播:臺灣「文學電影」之跨媒介改編》,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12 年。
黃毅、許建平《二十世紀中國古代小說研究的視角與方法》,上海:復旦大學,2008年。
楊小濱(Xiaobin Yang)著,愚人譯《中國後現代――先鋒小說中的精神創傷與反諷》(The Chinese Postmodern: Trauma and Irony in Chinese Avant-Garde Fiction),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9 年。
楊柳《只緣身在此鏡中:中國電影身體文化研究(1979-2011)》,合肥:安徽人民,2011 年。
楊遠嬰、魏時煜編著《女性的電影:對話中日女導演》,上海:華東師範大學,2009年。
楊遠嬰《電影學筆記》,南京:江蘇教育,2009 年。
楊遠嬰編《外國電影理論文選》,北京:北京三聯書店,2006 年。
葉月瑜、卓伯棠、吳昊編《三地傳奇:華語電影二十年》,臺北:國家電影資料館,1999 年。
葛亮《此心安處亦吾鄉──嚴歌苓的移民小說文化版圖》,香港:香港三聯書店,2014 年。
葛紅兵《身體政治:解讀二十世紀的中國文學》,臺北:新銳文創,2013 年。
路文彬《歷史想像的現實訴求――中國當代小說歷史觀的傳承與變革》,南昌:百花洲文藝,2003 年。
廖炳惠《關鍵詞200:文學與批評研究的通用辭彙編》,臺北:麥田,2003 年。
齊隆壬《電影符號學:從古典到數位時代(新版)》,臺北:書林,2013 年。
劉立行、井迎瑞、陳清河編著《電影藝術》,臺北:國立空中大學,1996 年。
劉立行《當代電影理論與批評》,臺北:五南,2014 年。
劉紀蕙編《文化的視覺系統Ⅰ:帝國─亞洲─主體性》,臺北:麥田,2006 年。
劉紀蕙編《文化的視覺系統Ⅱ:日常生活與大眾文化》,臺北:麥田,2006 年。
劉現成編《中國電影:歷史、文化與再現》,臺北:臺北市中國電影史料研究會,1996 年。
劉現成編《拾掇散落的光影:華語電影的歷史、作者與文化再現》,臺北:亞太圖書,2001 年。
蔡源煌《從浪漫主義到後現代主義:文學術語新詮》,臺北:書林,2009 年。
鄭明娳《通俗文學》,臺北:揚智,1993 年。
鄭樹森《小說地圖》,臺北:印刻,2003 年。
鄭樹森編《文化批評與華語電影》,臺北:麥田,1995 年。
戴錦華《性別中國》,臺北:麥田,2006 年。
戴錦華《斜塔瞭望:中國電影文化1978-1998》,臺北:遠流,1999 年。
戴錦華《電影理論與批評》,北京:北京大學,2007 年。
戴錦華《鏡城地形圖》,臺北:聯合文學,1999 年。
謝靜國《中國大陸消費社會的影像敘事》,臺北:秀威資訊,2006 年。
簡政珍《電影閱讀美學(增訂三版)》,臺北:書林,2006 年。
簡瑛瑛編《認同‧差異‧主體性:從女性主義到後殖民文化想像》,臺北:立緒,1997 年。
聶偉編《電影批評:影像符碼與中國闡釋》,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10 年。
魏玉傳編《中國現當代女作家傳》,北京:中國婦女,1990 年。
羅婷《克里斯多娃》,臺北:生智,2002 年。
譚君強《敘事學導論:從經典敘事學到後經典敘事學》,北京:高等教育,2008年。
顧燕翎、鄭至慧主編《女性主義經典:十八世紀歐洲啟蒙,二十世紀本土反思》,臺北:女書,1999 年。
顧燕翎主編《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臺北:女書文化,2000 年。
四、報章、期刊、研討會與專書單篇論文
〈小報告:少女小漁〉,《讀書人》6 月號4 期,1995 年6 月8 日,頁121-125。
〈天浴〉,《世界電影》總360 期,2008 年12 月,頁239。
〈陳沖──十五歲開始進入演藝圈,陳沖以「天浴」向世人宣告她不只是花瓶〉,《時代解讀Time Express》42 期,1999 年6 月,頁98-104。
〈閱讀解碼器:華旅妓女的異國滄桑〉,《讀書人》11 月號21 期,1996 年11 月,頁64。
Laura Mulvey(蘿拉‧莫薇)著,林寶元譯〈視覺快感與敘事電影〉(“Visual Pleasure and Narrative Cinema"),《電影欣賞》總42 期,1989 年11 月,頁21-31。
Linda Hutcheon(琳達‧哈瓊)著,沈富源譯〈後現代主義女性與諸女性主義〉,《中外文學》24 卷2 期,總278 期,1995 年7 月,頁42-66。
Paul Pickowicz(畢克偉)著,蕭志偉譯〈「通俗劇」、五四傳統與中國電影〉(“Melodramatic Representation and the ‘May Fourth’ Tradition of Chinese
Cinema"),收錄於鄭樹森編《文化批評與華語電影》,臺北:麥田,1995年,頁35-67。
于青〈我所認識的嚴歌苓〉,《明道文藝》總323 期,2003 年2 月,頁98-105。
云騰〈嚴歌苓:他們喜歡我寫的故事〉,《大眾電影》2009 年4 期,頁24-27。
孔書玉(Shuyu Kong)〈想像與世界文學版圖中的漢語族裔寫作——以嚴歌苓的《扶桑》和張翎的《金山》為例〉,《華文文學》2012 年5 期,頁5-16。
方維保〈「媽閣」癮症:永不熄滅的仇恨與愛戀──《媽閣是座城》的文化精神分析〉,《澳門研究》2014 年3 期,總74 期,2014 年9 月,頁85-91、196。
王一川〈誰導演了張藝謀神話〉,《當代》84 期,1993 年4 月,頁64-69。
王亮潔〈以藝為謀:張藝謀電影中融合傳統的風格化美學〉,《成藝學刊》1 期,2007 年8 月,頁37-60。
王美玉〈以攝影機拍攝角度、景框解讀張藝謀《大紅燈籠高高掛》〉,《成藝學刊》3期,2009 年8 月,頁1-24。
王越凡、蔡文榮〈論嚴歌苓《扶桑》中的矛盾性〉,《嶺東通識教育研究學》5 卷4期,2014 年8 月,頁31-45。
王鈺婷〈電影中的性別政治?:談《月光下,我記得》與〈西蓮〉之母女關係與鄉土想像〉,《文史臺灣學報》3 期,2011 年12 月,頁211-244。
王德威〈從「裸命」到自由人──嚴歌苓的《陸犯焉識》〉,收錄於嚴歌苓《陸犯焉識》,頁3-17。
印刻文學生活誌編輯部〈寫作.他方:嚴歌苓答編輯〉,《印刻文學生活誌》61 期,2008 年9 月,頁103-105。
成慶〈張藝謀與賈樟柯的背後:當代中國文化生產的第三隻手〉,《思想》5 期,2007 年6 月,頁290-295。
江月〈陳沖談《茉莉花開》和自己〉,《電影》2003 年5 期,頁18-20。
何英〈悲催但不悲劇〉,《文學報》21 期,2012 年4 月。又名〈總是失敗的諸神〉,收錄於《文學自由談》2012 年2 期,頁32-37。亦可參見http://doc.qkzz.net/article/e72c568a-049a-47e1-9f07-36a6a6429373.htm,瀏覽日期:2017.4.20。
吳明宗〈從〈團圓〉到《英雄兒女》巴金小說及其電影改編之比較〉,《中外文學》43 卷4 期,2014 年12 月,頁169-207。
吳冠平〈當代中國電影創作述評〉,《二十一世紀》總91 期,2005 年10 月,頁135-143。
吳燕〈訴說的意義困境--對《人寰》的一次細讀〉,《作家》18 期,2002 年11月,頁59-68。
李文杰〈嚴歌苓:繁華蒼涼都是真〉,《中國女性》2010 年6 期,頁46-49。
李仕芬〈女性觀照下的賭徒──析嚴歌苓《媽閣是座城》〉,《澳門研究》2014 年3期,總74 期,2014 年9 月,頁92-101、196。
李仕芬〈扶桑與克里斯的愛情神話──嚴歌苓的《扶桑》故事〉,《人文中國學報》10 期,2004 年5 月,105-122 頁。
李仕芬〈拖著長辮的中國男人──嚴歌苓的《橙血》〉,《文訊》總204 期,2002 年10 月,頁8-11。
李仕芬〈悲涼的觀照--嚴歌苓小說的老年男性書寫〉,《人文中國學報》18 期,2012 年10 月,頁277-318。
李仕芬〈嚴歌苓的海外華人故事:「扶桑」析論〉,《中國文化月刊》總268 期,2002年7 月,頁74-96。
李玉杰〈「無非男女,不是政治」——重評嚴歌苓名作《天浴》〉,《廣西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 年2 期,頁65-69。
李伯勇〈嚴歌苓《陸犯焉識》的頭輕腳重問題〉,《新地文學》24 期,2013 年6 月,頁69-78。
李達〈「原欲」背後──以〈崗上的世紀〉、〈天浴〉為探討中心〉,《中國現代文學》29 期,2016 年6 月,頁153-171。
李顯立〈差異與觀影快感--談英美女性主義電影研究〉,收錄於游惠貞編《女性與影像:女性電影的多角度閱讀》,頁305-324。
沈曉茵〈張艾嘉的(少)女性書寫:檢視《少女小漁》及《今天不回家》〉,《中外文學》28 卷5 期,1999 年10 月,頁32-44。
里豐〈《天浴》洗染《扶桑》──陳沖訪談實錄〉,《中國對外服務》1999 年2 期,頁12-21。
阮秀莉〈有點俗又不太俗:「英倫情人」的影本和文本兼論文學改編電影的模式〉,《電影欣賞》總93 期,1998 年5 月,頁21-28。
周憲〈論奇觀電影與視覺文化〉,《文藝研究》2005 年3 期,頁18-26。
周蕾(Rey Chow)、賀淑瑋〈多愁善感的回歸:張藝謀與王家衛近期電影中的「日常生活」手法〉,《中外文學》33 卷5 期,2004 年10 月,頁159-171。
奇英〈探索嚴歌苓《陸犯焉識》的女性形象〉,「身份、現代性與文化」國際青年學者學術研討會,香港嶺南大學文學院主辦,2015 年12 月4-5 日,頁60-75。
季仲〈嚴歌苓與「移民文學」〉,《香港作家報(擴版號)》26 期,總109 期,1997 年11 月1 日。
林水福〈淡筆寫濃情:談嚴歌苓的《小姨多鶴》〉,《文訊》總276 期,2008 年10月,頁118-120。
林佳芬〈嚴歌苓《扶桑》的歷史抒懷〉,《東吳中文研究集刊》11 期,2004 年7 月,頁219-232。
林麗君〈一個故事,兩個文本:再現臺灣白色恐怖〉,收錄於李奭學主編《異地繁花:海外臺灣文論選譯(上)》,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2 年,頁167-198。
果爾〈從故事、小說到電影——嚴歌苓訪談〉,《電影藝術》2014 年4 期,頁51-55。
金英明〈離散語境下的身份書寫:以嚴歌苓的《少女小漁》為中心〉,「身份、現代性與文化」國際青年學者學術研討會,香港嶺南大學文學院主辦,2015 年12月4-5 日,頁90-100。
金進〈從「移民」到「憶民」──關於嚴歌苓小說精神的探討〉,《中國現代文學》22 期,2012 年12 月,頁171-187。
南翔〈屬於歷史也屬於私人的心靈往事──嚴歌苓長篇小說的美感結構〉,《文學世紀》5 卷5 期,總50 期,2005 年5 月,頁54-60。
胡春毅、劉曄〈本土與海外的回望:南京陷落1937〉,《綏化學院學報》2014 年12期,頁27-30。
孫碧遠〈論嚴歌苓《人寰》的異文化語言表述困境〉,《思辨集》15 期,2012 年3月,頁209-221。
徐文娟〈施叔青與嚴歌苓小說中的女性書寫〉,《雲漢學刊》7 期,2000 年6 月,頁107-142。
袁棟洋〈性別場域缺失者的女性書寫——談嚴歌苓的《陸犯焉識》〉,《當代文壇》2015 年1 期,頁101-104。
郝建〈英雄活著,人死了〉,《電影欣賞》總114 期,2003 年3 月,頁115-117。
郝建〈唯漂亮主義:關於國家新形象的塑造〉,《電影欣賞》總121 期,2004 年12月,頁62-72。
張俐璇〈「百年」書寫——嚴歌苓《陸犯焉識》與蔣曉雲《百年好合》中的「民國」再現〉,收錄於封德屏《兩岸青年文學文學會議論文集:文學傳統與創作新變:新世紀以來兩岸長篇小說之觀察》,臺南:臺灣文學館,2015 年,頁355-375。
張英進〈中國電影中的民族性與國家話語〉,《二十一世紀》總11 期,2003 年2月,頁74-84。
張莉涓〈嚴歌苓小說〈白蛇〉的交響式話語〉,《聯大學報》11 卷2 期,2014 年12月,頁81-98。
張惠娟〈臺灣後設小說試論〉,收錄於《當代臺灣文學評論大系•小說批評》,臺北:正中,1993 年,頁201-226。
張惠娟〈後設小說的視野建立──談張大春「公寓導遊」〉,《幼獅文藝》總446 期,1991 年2 月,頁126-128。
張頤武〈全球性後殖民語境中的張藝謀〉,《當代電影》1993 年3 期,頁18-25。
曹暉〈從《歸來》看時代語境下名著影片的改編策略〉,《時代文學:下半月》2014年7 期,頁188-189。
梁良〈電影:新片「天浴」〉,《亞洲週刊》12 卷51 期,2008 年12 月21-27 日,頁55。
章輝〈中國後殖民電影批評論析--以張藝謀電影批評為例〉,《臺北教育大學語文集刊》19 期,2011 年1 月,頁1-27。
莊宜文〈文革敘事,各自表述--《棋王》、《霸王別姬》跨地域改編電影之研究〉,《成大中文學報》26 期,2009 年10 月,頁119-121、123-145。
莊宜文〈白先勇小說改編電影中的1949 年和離散經驗--以《最後的貴族》、《花橋榮記》和《青春蝴蝶孤戀花》為例〉,《中央大學人文學報》54 期,2013 年4月,頁61-93。
莊宜文〈從個人傷痕到集體記憶--《橘子紅了》小說改寫與影劇改編的衍義歷程〉,《臺灣文學學報》7 期,2005 年12 月,頁67-98。
許子東〈略論海外華文小說中的「文革敍述」〉,《現代中文文學學報》3 卷1 期,1999 年7 月,頁79 – 101。
許琇禎〈異己、異性與異言:嚴歌苓小說之性別與文化意識〉,《中國現代文學》12期,2007 年12 月,頁45-68。
許劍橋〈橫越異境的文字騎隊──嚴歌苓和她的創作舞臺〉,《文訊》總262 期,2007 年8 月,頁21-25。
郭明福〈悲涼之外──我讀「嚴歌苓」《少女小漁》〉,《文訊》總95 期,1993 年9月,頁22-23。
郭澤樺〈東/西之眼與女體中國:嚴歌苓《扶桑》移民圖象中的「視覺性」形塑〉,《世新中文研究集刊》10 期,2014 年9 月,頁343-378。
陳亦水〈中國式大片:政治與性別隱喻中的自我認同──以影片《金陵十三釵》為例〉,《天涯》2012 年3 期,頁167-176。
陳建仲〈文學心鏡──嚴歌苓〉,《聯合文學》總250 期,2005 年8 月,頁10-11。
陳思和〈人性透視下的東方倫理--讀嚴歌苓的兩部長篇小說〉,收錄於《當代文學與文化批評書系:陳思和卷》,北京:北京師範大學,2010 年,頁397-406。
陳偉華〈論基督教文化在中國小說的當代電影改編中的移置〉,《澳門理工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19 卷2 期,2016 年4 月,頁196-203、207。
陳雀倩〈新時期文學電影與文學作品表意結構的殊軌──比較史鐵生〈命若琴弦〉與陳凱歌《邊走邊唱》的敘事意義〉,《中國現代文學》19 期,2011 年6 月,頁191-213。
陳徵毅〈文壇罕見的千面女郎〉,《全國新書資訊月刊》174 期,2013 年6 月,頁36-43。
陳曉明〈神奇的他者--中國當代電影敘事中的後政治學〉,收錄於《當代文學與文化批評書系:陳曉明卷》,北京:北京師範大學,2011 年,頁227-244。
陳蕾、鄭家宜〈從張藝謀電影探其敘事變遷與中國關係〉,《犢:傳播與科技》4期,2012 年7 月,頁44-58。
陶東風〈被抽空了社會歷史內涵的愛情絕唱──也談電影《歸來》對《陸犯焉識》的改編〉,《當代文壇》2014 年5 期,頁11-14。
景欣悅〈歷史.現實.性別──評嚴歌苓小說《媽閣是座城》〉,《澳門研究》2014年3 期,總74 期,2014 年9 月,頁109-118、196-197。
曾笑鳴〈時光裏的守望者──與陶經談《歸來》的聲音創作〉,《電影藝術》2014 年4 期,頁123-129。
焦雄屏〈焦雄屏專欄:極端閱讀張藝謀面臨正反論〉,《世界電影》總430 期,2004年10 月,頁34。
馮品佳〈嚴歌苓短篇小說中的華裔移民經驗:以〈栗色頭髮〉、〈大陸妹〉及〈少女小漁〉為例〉,《中外文學》29 卷11 期,2001 年4 月,頁44-62。
黃仁〈試探張藝謀作品的轉變〉,《世界電影》總307 期,1994 年7 月,頁144-147。
黃式憲、郝建、戴錦華等與會發言紀錄〈《月蝕》──觸發中國電影尖銳話題的新銳之作〉,《北京電影學院學報》2000 年2 期,頁29-36。
黃儀冠〈女體與國體之互文──論嚴歌苓小說與電影改編之性別與國族〉,《中國現代文學》30 期,2016 年12 月,頁79-98。
黃德海〈傲慢,以及假花的秘密〉,《文學報》21 期,2012 年4 月。又名〈假花的秘密──嚴歌苓《陸犯焉識》〉,收錄於《上海文化》2012 年3 期,頁4-6。亦可參見http://book.ifeng.com/shuping/detail_2014_05/26/171040_0.shtml,瀏覽日期:2017.4.20。
黃錦珠〈從嚴歌苓小說看買賣式跨國婚姻與女性流動〉,《婦研縱橫》77 期,2006 年1 月,頁45-50。
黃錦珠〈磐固如石的;浮幻若煙的……讀嚴歌苓《第九個寡婦》〉,《文訊》總253期,2006 年11 月,頁102-103。
楊小濱〈瘋狂與荒誕:徐曉鶴小說中的文本政治〉,《二十一世紀》總55 期,1999年10 月,頁10-117。
葛亮〈紫色──嚴歌苓和她的移民小說〉,《文學世紀》4 卷3 期,總36 期,2004 年3 月,頁66-69。
詹悟〈百萬小說獎──嚴歌苓《人寰》的剖析〉,《書評》40 期,1999 年6 月,頁15-22。
聞天祥〈張藝謀和他的電影「活著」〉,《交流》17 期,1994 年9 月,頁17-21。
齊隆壬〈女性主義與現代電影理論和批評〉,《當代》5 期,1986 年9 月,頁49-54。
劉于慈〈遮蔽的鹿港--論施叔青《行過洛津》中的歷史書寫〉,第24 屆中興湖文學獎文學評論組第三名,2006 年。
劉心印〈嚴歌苓:看《歸來》感覺非常疼痛〉,《國家人文歷史》2014 年10 期,頁128-130。
劉文淑〈試析嚴歌苓《第九個寡婦》中的歷史觀〉,《東吳中文線上學術論文》35期,2016 年9 月,頁119-146。
劉亞蘭〈我們可以溫柔地互看嗎?──論梅洛龐蒂與伊希嘉黑的視覺觀〉,《中央大學人文學報》34 期,2008 年4 月,頁141-172。
劉珏欣〈嚴歌苓:歸來與自由〉,《環球市場信息導報》2014 年22 期,頁80-83。原載《南方人物周刊》,2014 年5 月23 日,http://www.nfpeople.com/story_view.php?id=5413,瀏覽日期:2016.10.28。
潘夢圓〈從舞蹈演員到作家--記嚴歌苓談創作近況〉,《香港作家報(改版號)》47期,總70 期,1994 年8 月15 日。
蔡宛如〈《妻妾成群》小說與《大紅燈籠高高掛》電影呈現手法之比較〉,《輔大中研所學刊》18 期,2007 年10 月,頁173-191。
蔡雅薰〈西方的神女,東方的女神──讀嚴歌苓的《扶桑》〉,《文訊》總134 期,1996 年12 月,頁11-12。
蔡雅薰〈試析移民小說的幾個特質──以嚴歌苓「扶桑」為例〉,《中國現代文學理論》6 期,1997 年6 月,頁265-279。
鄭鈺潔〈論《英雄》中的敘事美學〉,《奇萊論衡》1 期,2016 年3 月,頁25-50。
蕭瑞莆〈「敢曝」再現之單一/獨白邏輯:張藝謀攝影(照相)美學之「中國」符號的變異(以《一個和八個》及九五年短片為例)〉,《中外文學》29 卷2 期,1999 年,頁231-271。
錢虹〈「我們不能控裁我們的青春」──嚴歌苓及其「文革」題材小說解讀〉,《人文中國學報》18 期,2012 年10 月。
謝世宗〈後現代、歷史電影與真實性:重探侯孝賢的《好男好女》〉,《中外文學》38 卷4 期,2009 年12 月。
簡政珍〈在飄忽閃爍的光影中活著:電影《活著》導讀〉,《明道文藝》總407 期,2010 年2 月,頁75-80。
羅久蓉〈歷史敘事與文學再現:從一個女間諜之死看近代中國的性別與國族論述〉,《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11 期,2003 年12 月,頁47-98。
關志華〈歷史的個人化和遊戲化:論九○年代後三部華語電影中的文革圖像〉,《淡江人文社會學刊》37 期,2009 年3 月,頁1-26。
嚴歌苓、江少川訪談〈跨越中美時空的移民文學──嚴歌苓訪談錄〉,《教研天地》9期,2011 年,頁46-50。
嚴歌苓、李觀鼎、姚風〈雋文不朽︰《媽閣是座城》──2014 年澳門文學節對話錄〉,《澳門研究》2014 年3 期,總74 期,2014 年9 月,頁81-84。
龔自強、叢治辰、馬征、陳曉明等與會發言紀錄〈二十世紀中國知識分子的磨難史——嚴歌苓《陸犯焉識》討論〉,《小說評論》2012 年4 期,頁117-132。亦可參見http://book.ifeng.com/shuping/detail_2014_05/24/214153_0.shtml,瀏覽日期:2016.10.22。
五、學位論文
孔祥偉《嚴歌苓、虹影歷史敘事之比較》,中國濟南大學中國現當代文學碩士論文,2005 年。
文玫今《文革後中國電影中的女性形象--以彭小蓮、胡玫、李少紅的電影為例》,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論文,2013 年。
石安伶《雙重消費,多重愉悅--知情閱聽人消費小說改編電影之跨媒體愉悅經驗》,國立中正大學電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2012 年。
余彥葶《論李安、王家衛的電影改寫策略》,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15年。
吳孟翰《欲望大他者:80 年代電影與小說的互文性──以〈孤戀花〉、〈我愛瑪莉〉、〈風櫃來的人〉為例》,國立政治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5年。
吳婉筠《差異的美學--女遊書寫、女書與女性譜系書寫策略研究》,輔仁大學比較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10 年。
呂婉鈴《張愛玲小說與改編電影的互文性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5 年。
呂婉瑩《李安《斷背山》與張藝謀《十面埋伏》電影美學觀之比較研究》,國立台南大學音樂學系碩士論文,2007 年。
宋靜《《白鹿原》電影劇本改編探究》,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5 年。
林妏霜《異質文化與記憶:解嚴後臺灣電影中的歌曲》,國立清華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2008 年。
林沛蓁《遊走〈色,戒〉的文字與聲影──從張愛玲原著到李安改編》,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0 年。
林威宇《從互文性觀點探察辛棄疾詞對《世說新語》的引用及其生命情調的反映》,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0 年。
林致妤《現代小說與戲劇跨媒體互文性研究:以《橘子紅了》及其改編連續劇為例》,國立東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06 年。
林婉蓉《嚴歌苓第一人稱小說敘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6年。
林慧婷《記憶、想像與歷史的疊印:電影《好男好女》的真實與虛構》,國立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 年。
姜穎《嚴歌苓小說影視改編熱現象研究》,中國海洋大學中國現當代文學碩士論文,2011 年。
倪若嵐《創傷記憶與敘事治療──《桑青與桃紅》和《人寰》的離散書寫》,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9 年。
常溪《論嚴歌苓小說的影視化特質》,中國山東大學中國現當代文學碩士論文,2013年。
張世倫《臺灣「新電影」論述形構之歷史分析(1965~2000)》,國立政治大學新聞學系碩士論文,2001 年。
張伊珊《小說《秋菊》與電影《青春無悔》、電視劇《菸田少年》之互文性研究》,國立中央大學客家語文暨社會科學系碩士論文,2014 年。
張秀娟《文學•劇場•電影的衍/延異──論《徵婚啟事》的多重改編》,靜宜大學臺灣文學系碩士論文,2012 年。
曹世耘《小說《行過洛津》之互文性書寫研究》,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2007 年。
畢媛媛《性別視角下嚴歌苓小說的電影改編》,中國廈門大學中國現當代文學碩士論文,2014 年。
莊宜文《《中國時報》與《聯合報》小說獎研究》,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7 年。
莊宜文《張愛玲的文學投影──臺、港、滬三地張派小說研究》,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1 年。
許宏勛《新歷史主義視角下的客家大河小說》,國立中央大學客家語文暨社會科學系碩士論文,2014 年。
許珮馨《錢鍾書小說《圍城》與《人獸鬼》研究》,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6 年。
許瑛倢《嚴歌苓的作品及其改編電影之互文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4 年。
郭彥廷《從異質拼貼到文學改編──婁燁電影研究》,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6 年。
陳金現《宋詩與白居易的互文性研究》,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8年。
陳亭勻《歧路孤影:徐小斌長篇小說論》,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2012年。
曾玉芳《再現家庭共生關係──析論張作驥電影《當愛來的時候》》,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12 年。
曾炫淳《書寫與差異:戲劇文本轉化成銀幕影像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2006 年。
黃偉筠《嚴歌苓小說與張藝謀電影之互文性》,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6 年。
黃崴奕《張藝謀電影中的戲劇世界》,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 年。
黃愛玲《李碧華小說《霸王別姬》與影視戲劇的互文性研究》,國立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碩士論文,2013 年。
葉思嫻《性別、離散與空間──白先勇小說電影化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 年。
廖懿琳《身體‧母性‧母職──嚴歌苓小說的性別圖景》,國立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碩士論文,2015 年。
劉序昭《嚴歌苓小說中的歷史敘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6年。
劉恩任《身體政治的詮釋與批判--女性身體之在地體現》,國立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2006 年。
劉淑鈴《賀景濱小說《去年在阿魯吧》互文性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2 年。
潘立銘《《蘭花賊》從小說到電影:論改編電影的互文性、 作者論與製作模式》,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電影學系碩士論文,2012 年。
蔡馨旻《嚴歌苓小說中的女體與女性關懷》,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2 年。
蕭民傑《「棋王」小說與電影之互文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13 年。
鮑玉琴《脂粉陣裏的英雄──《飢餓的女兒》、《女子有行》的女性書寫研究》,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 年。
謝欣珈《袁哲生小說互文性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2年。
謝騰《當代中文小說中的第二人稱敘述》,香港中文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1 年。
六、網路資料、採訪視頻與其他(排序)
〈張藝謀:我的性格是個悲劇〉,《南都周刊》2014 年16 期,2014 年5 月9 日,http://www.nbweekly.com/news/special/201405/36534.aspx,瀏覽日期:2017.4.17。
王志艷〈嚴歌苓:扶桑的愛情就是「愛我吧,不要救我」〉,《新華網》,2016 年3 月8 日,https://read01.com/NNDMDK.html,瀏覽日期:2016.11.4。
王瑤〈專訪張藝謀:回歸初心〉,《外灘畫報》591 期,2014 年05 月12 日,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52955895/,瀏覽日期:2017.4.20。
皮革業採訪〈張藝謀:我從未開創或引領什麼時代〉,《鳳凰娛樂大寫人物》1 期,2014 年5 月15 日,http://ent.ifeng.com/movie/special/zhangyimou/,瀏覽日期:2017.4.20。
任子鵬〈嚴歌苓重寫「金陵十三釵」,小說與電影完全獨立〉,《北京晚報》,2011 年5 月14 日,http://cul.china.com.cn/renwu/2011-05/14/content_4199280.htm,瀏覽日期:2017.4.15。
李葆華〈論敘述聲音與敘述眼光的偏離〉,wgyxy.hutc.zj.cn/wlkc/mg/back_ygs/.../2008515195816972.doc,瀏覽日期:2016.10.28。
狄雨霏〈張藝謀新片《歸來》:用愛與親情醫治苦難〉,《紐約時報中文網》,2014 年5 月12 日,https://m.cn.nytstyle.com/film-tv/20140512/t12zhangyimou/zh-hant,瀏覽日期:2017.3.31。
周南焱〈《金陵十三釵》:講了一個好故事〉,《北京日報》,2011 年12 月22 日,http://haiwai.people.com.cn/BIG5/n/2011/1222/c233159-16622444.html,瀏覽日期:2016.10.25。
東西〈志願軍英雄:淒涼一生〉,《開放網》,2014 年3 月17 日,http://www.open.com.hk/content.php?id=1763#.WPFMcWmGPIU,瀏覽日期:2017.3.15。
夏榆〈《陸犯焉識》:閱讀嚴歌苓,而非觀看〉,《紐約時報中文網》,2014 年5 月5日,https://cn.nytstyle.com/books/20140505/tc05yangeling/zh-hant/,瀏覽日期:2016.6.6。
徐紹娜〈編劇嚴歌苓:「金陵十三釵」的反抗是兔子咬人〉,《新快報》,2011 年5 月13 日,http://dailynews.sina.com/bg/ent/film/sinacn/20110512/16362444159.html,瀏覽日期:2016.10.25。
栗子〈愛與慾的蒼涼……〈天浴〉〉,2010 年3 月10 日,http://misssuzi.blogspot.tw/2010/03/blog-post_09.html,瀏覽日期:2017.3.15。
康少瓊〈嚴歌苓:我要寫「抗拍性」很強的作品〉,《山西晚報》,2011 年5 月19日,http://www.chinawriter.com.cn/wxpl/2011/2011-05-19/97721.html,瀏覽日期:2016.10.25。
張英〈「我們不要做狹隘的民族主義者」——張藝謀講解《金陵十三釵》〉,《南方周末》,2011 年12 月18 日,http://www.infzm.com/content/66363,瀏覽日期:2016.11.5。
焦雄屏採訪視頻〈聚焦──張藝謀:如果沒有電影我就是一個工人(上)〉,2014 年7 月11 日,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IELZuvVyM,瀏覽日期:2016.10.22。該視頻為節目上集,下集參見:〈聚焦──張藝謀:中國電影的黃金時代來了(下)〉,http://v.youku.com/v_show/id_XNzE2MTYzNDQw.html,瀏
覽日期:2017.7.20。
劉雪玉〈能讓60 歲老男人落淚是直指人心的好電影〉,《京華時報》,2014 年5 月19日,第27 版,http://epaper.jinghua.cn/html/2014-05/19/content_90273.htm,瀏覽日期:2017.5.2。
蔡震〈《金陵十三釵》小說三版本上市,誰是李鬼?〉,《揚子晚報》,2011 年12 月16 日,http://news.xinhuanet.com/book/2011-12/16/c_122434029.htm,瀏覽日期:2017.4.14。
藍祖蔚〈金陵十三釵:工匠本色〉,2012 年7 月17 日,http://4bluestones.biz/mtblog/2012/06/post-2488.html,瀏覽日期:2017.4.15。
指導教授 莊宜文(Yi-Wen Chuang) 審核日期 2017-7-28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