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104155021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83 、訪客IP:52.14.27.122
姓名 趙逸凡(Yi-Fan JHAO)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歷史研究所在職專班
論文名稱 姚廣孝與朱棣互動關係之研究
相關論文
★ 明代通政使司之研究★ 于慎行的生平與學思之研究
★ 萬曆中後期言官派系黨爭之研究(1586-1620)★ 晚明司禮監之研究
★ 明代祭酒資歷與作為之研究(1382-1566)★ 明代王世貞宗教觀之研究
★ 晚明直臣楊漣之研究(1572-1625)★ 方震儒與晚明政局之研究
★ 抗戰建軍的新嘗試———徵集到組建:青年遠征軍人事研究★ 明中葉理學名宦項喬之研究(1493-1552)
★ 明代寡母敎子之研究★ 明代女紅─以北方婦女為中心之探討
★ 明末浙江地區僧侶對寺院經濟之經營---以雲棲袾宏、湛然圓澄、密雲圓悟為中心★ 砂拉越留台同學會之研究(1694-1996)
★ 從種族到民族:梁啟超民族主義思想之研究(1895-1903)★ 公廟與地方社會-以大溪鎮普濟堂為例(1902-2001)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明初朱元璋所施行的諸子分封制度,無可避免地造成地方與中央政治權力的失衡,繼而引發兩者之間的對立與對抗,「靖難之役」性質正是這分封制度下必然走向的結果。姚廣孝與朱棣均適逢其時,一位是博通儒、釋、道三家之學的佼佼者;一位是經略北方有成的雄心藩王,二人的結合為這場關鍵性戰役,掀起了驚世波瀾。
「靖難之役」不但扭轉了明朝歷史發展,亦同時凸顯了姚廣孝有經天緯地之才。當面臨朱允炆朝廷大軍壓境下,朱棣竟能以北平府邸僅有的彈丸之地及八百軍士,迅速掌控整個北平城池,轉危為安。接著又陸續收復北方領地及舊屬,鞏固了北方勢力範圍,立於不敗之地。這些若非姚廣孝早已洞悉明朝未來的局勢演變,而及早佈局,朱棣又豈有實力能在極短時間內調兵遣將應付裕如?當朱棣後來面臨與朝廷中央軍隊呈現拉距戰時,姚廣孝又以避實擊虛戰術,獻策直取南京,總計費三年時間,統一了大明江山,以是姚廣孝在這場「靖難之役」被朱棣譽為首功,肯定其貢獻。
朱棣入主南京之後,姚廣孝竟不再以「靖難」舉兵的參贊之力,繼續輔佐朱棣未來帝業,而選擇淡出權力核心,似與他素昔所仰慕元朝宰相劉秉忠所懷的淑世理想未盡相符。廣孝的志業與從政之路亦似乎功敗垂成,此應與朱棣入主南京之後,已是可逢不可拂、難容異己之行為,亦不肯將大權旁落他人等政治環境有關。故姚廣孝雖仍在朝廷,為佛門、為百年大計的文教工作及輔佐太子重責大任,繼續奉獻心力,但自此不再參預機要,不復再作飛熊之夢,遠離了政治是非之地。



關鍵詞:姚廣孝、朱棣、「靖難之役」、劉秉忠
摘要(英) After establishment of the Ming Dynasty the founding emperor Zhu Yuanzhang implememted the System Of Enfeoffment, granted his sons not only land but military power. As a result, it caused the imbalance and opposition between the central and local goverment. This was the background of the conflict called "Jingnan Battle". The two leaders, Yao Guangxiao, an outstanding elite of Confucianism, Taoism and Buddhism, and Zhu Di, well managed the north feudatory with great ambition, worked together to achieve the transform of emperor power in this crtical battle.
The result of "Jingnan Battle" turned the development of Ming Dynasty. It also presented Yao Guangxiao’s military talent. Zhu Di could led only eight hundred sergeant to win the fight when he faced the thrill of the imperial force in Peking, and later recover his north territory, all these thanks to Yao Guangxiao’s prediction and planning. After that, Yao Guangxio suggested again to conquest Nanjing directly in order to break through the stalemate situation. Thus, Zhu Di could spend three years to capture the power of emporer and re-unit the Ming Dynasty. Zhu Di rewarded Yao Guangxiao as the greatest contributor in this critical battle.
After Zhu Di dominated Nanjing, Yao Guangxiao changed his former positive attitude in politics, gave up to imitate his idol, the Yuan Dynasty prime minister Liu Bingzhong to embrace the ideal of meliorism, instead, he had the thought to leave the political arena. The reason was probably because of Zhu Di′s cruel killing of the dissidents and refusing to grant the politcal power to others. Yao Guangxiao though till stayed in the court, but only dedicated himself to the Buddha, to the lasting of education and to assist the Prince. He was away from politic power, no longer participated in decision-making with ambition.

Keywords: Yao Guangxiao,Zhu Di, "Jingnan battle", Liu Bingzhong
關鍵字(中) ★ 姚廣孝 關鍵字(英)
論文目次 中文摘要............................................Ⅰ
英文摘要............................................Ⅱ
誌謝詞..............................................Ⅲ
目錄................................................Ⅳ
緒論................................................1
第一章 姚廣孝與朱棣的結交...........................13
第一節 各自早期經歷...............................13
第二節 彼此結識過程...............................23
第三節 雙方密切合作..............................34
第二章 「靖難」時期二人之合作.......................45
第一節 共同定策起兵...............................45
第二節 襄助朱棣用兵...............................55
第三節 廣孝功績評述...............................65
第三章 永樂前期二人之離合...........................78
第一節 「治道」理想未遂...........................78
第二節 合作基礎不再...............................90
第三節 終老僧服佛寺..............................103
結論...............................................117
參考書目...........................................123
參考文獻 一、史料
(一)官方─正史、地方誌
《明太祖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4。
《明太宗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4。
《明仁宗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4。
《明宣宗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4。
王玉樹刻跋,〈御制榮國公神道碑〉,北京:中國國家圖書館藏,1936,藏號:北京9820。
宋濂等,《元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1。
李延壽,《南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1。
張廷玉等,《明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1。
宋奎光,崇禎《寧海縣志》,收錄於《中國地方崇志,華中地方》,臺北:文成出版社,1983。
林世遠等,正德《姑蘇志》,收錄於《北京圖書館古籍珍本叢書》,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88。
施兆麟、陳惟坁等輯,《相城小志》,收錄於《中國方志叢書.華中地方》,臺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83。
胡壽海等修、褚成允等纂,光緒《遂昌縣志》,收錄於《中國方志叢書.華中地方》,臺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0。
張德夫,隆慶《長洲縣志》,收錄於《稀見中國地方志彙刊》,北京:中國書店,1992。
張之洞,光緒《順天府志》,收錄於《地方志.書目文獻叢刊》,北京:國家國書出版社,2004。
曹子西,《北京史志文化備要》,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2008。
劉應鈳修;沈堯中等纂,萬曆《嘉興府志》,收錄於《中國地方志叢書》,臺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83。
盧熊撰,洪武《蘇州府志》,收錄於《中國地方志叢書》,臺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83。
繆荃孫抄,永樂《順天府志》,收錄於《北京大學圖書館藏善本叢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3。
(二)私修─野史
王世貞,《弇州史料》,收錄於《四庫禁燬叢刊.史部,傳記類》,冊49,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
尹守衡,《皇明史竊》,收錄於《續修四庫全書.史部.別史類》,冊317,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尹守衡,《明史竊》,收錄於《明代傳記資料叢刊》,冊31,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8。
何喬遠,《名山藏》,(北京大學圖書館藏善本叢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3。
谷應泰,《明史紀事本末》,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85。
沈節甫,《紀錄彙編》,臺北:藝文出版社,1966。
姜清,《姜氏秘史》,收錄於《續修四庫全書.史部.雜史類》,冊432,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徐學聚,《國朝典彙》,收錄於《中國史學叢書》,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65。
黃佐,《革除遺事》,收錄於《續修四庫全書.史部.雜史類》,冊432,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鄧士龍輯,《國朝典故》,冊1,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3。
談遷著;張宗祥校點,《國榷》,北京:中華書局,1958。
郭良翰,《明諡紀彙編》,收錄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史部.政書類》,冊654,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三)姚廣孝本人著作
姚廣孝,《逃虛子詩集》,收錄於《姚廣孝集》,北京:商務印書館,2016。
姚廣孝,《逃虛子集補遺詩》,收錄於《姚廣孝集》,北京:商務印書館,2016。
姚廣孝,《逃虛子文集新輯》,收錄於《姚廣孝集》,北京:商務印書館,2016。
姚廣孝,《逃虛類稿》,收錄於《姚廣孝集》,北京:商務印書館,2016。
姚廣孝,《淨土簡要錄》,收錄於《姚廣孝集》,北京:商務印書館,2016。
姚廣孝,《諸上善人詠》,收錄於《姚廣孝集》,北京:商務印書館,2016。
姚廣孝,《獨菴外集續稿》,收錄於《姚廣孝集》,北京:商務印書館,2016。
姚廣孝,《道餘錄》,收錄於《姚廣孝集》,北京:商務印書館,2016。
姚廣孝,《逃虛類稿》,收錄於《姚廣孝集》,北京:商務印書館,2016。
姚廣孝,《逃虛子集補遺文》,收錄於《姚廣孝集》,北京:商務印書館,2016。
(四)文集、筆記、年譜、詔令、奏疏
文琇,《增集續傳燈錄》,收錄於《卍續藏經》,冊142,臺北:中國佛教會影印卍續藏經會,1967。
方孝孺,《遜志齋集》,收錄於《四部叢刊.集部》,冊84,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5。
王行,《半軒集》,收錄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別集類》,冊308,臺北:臺灣商務書印書館,1986。
王世貞,〈史乘考誤〉,《弇山堂別集》,北京:中華書局,1985。
王賓,《光庵集》,收錄於《四庫存目叢書,集部,別集類》,冊28,臺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7。
王鏊,《守溪筆記》,收錄於《筆記小說大觀》,冊2,臺北:新興書局,1977。
王彝,《王常宗集》,收錄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別集類》,冊304,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
王鏊,《震澤紀聞》,收錄於《續修四庫全書,子部,雜家類》,冊1167,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王頌蔚,《明史考證攗逸》,收錄於《明史論叢》,冊3,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68。
王圻,《萬曆續文獻通考》,收錄於《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類書類》,冊188,臺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5。
尹守衡《明史竊列傳》,收錄於周駿富輯,《明代傳記叢刊.綜錄類》,冊83,臺北,明文書局出版,1991。
朱元璋,《皇明祖訓》,收錄於《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史部.政書類》,冊264,臺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6。
朱棣,〈御敕〉、〈誥命〉、〈御祭文〉,收錄於《逃虛子附錄》,《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別集類》,冊28,臺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7。
朱高熾,〈誥命〉、〈御祭文〉,冊28,收錄於《逃虛子附錄》,《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別集類》,冊28,臺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7,頁172-174。
朱彝尊,《靜志居詩話》,收錄於《中國古典文學理論批評專著選輯》,冊下,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8。
朱鷺,《建文書法儗》,收錄於《北京圖書館古籍珍本叢刊》,冊11,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88。
全祖望,《全祖望集彙校集註》,收錄於《鮚埼亭集.外編》,冊3,臺北:國立編譯館,2003。
宋濂,《宋學士文集》,臺北:臺灣商務書印書館,1965。
宋奎光,《徑山志》,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史部.地理類》,冊244,臺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6。
宋端儀,《立齋閑錄》,收錄於《續修四庫全書.子部.雜家類》,冊1167,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李贄,《續藏書》,收錄於周駿富輯,《明代傳記叢刊.綜錄類》,冊106,臺北:明文書局,1991。
李清《三垣筆記》,收錄於《元明史料筆記叢刊》,冊3,北京:中華書局,1982。
邵遠平,《建文帝后紀》,收錄於《叢書集成續編》,冊278,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9。
俞憲,《皇明進士登科考》,收錄於《明代史籍叢刊》,冊1,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69。
涂山編集,《明政統宗》,臺北:成文書局,1969。
祝允明,《野記》,收錄於《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小說家類》,冊240,臺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5。
郎瑛,〈姚廣孝〉,《七修類稿》,冊下,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98。
高啟,《高太史大全集》,收錄於《四部叢刊.集部》,冊73,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9。
高岱,《鴻猷錄》,收錄於《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史部.別史類》,冊19,臺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6。
焦竑輯,《國朝獻徵錄》,收錄於《中國史學論叢》,冊6,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4。
焦竑,《玉堂叢語》,收錄於《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小說家類》,冊243,臺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5。
陸容《菽園雜記》,收錄於《元明史料筆記叢刊》,冊9,北京:中華書局,1985。
陳子龍等輯,《明經世文編》,北京市:中華書局,1962。
劉秉忠,《藏春集》,收錄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別集類》,冊236,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
錢謙益,《列朝詩集》,上海:新華書店,1989。
錢謙益,《列朝詩集小傳》,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孫承澤,《春明夢餘錄》,臺北:大立出版社,1980。
潘檉章,《國史考異》,收錄於《叢書集成初編》,北京:中華書局,1985。
錢士升,《皇明表忠紀》,收錄於《四部存目叢書.史部.傳記類》,冊110,臺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6。
黃佐,《革除遺事》,收錄於《續修四庫全書.史部.雜史類》,冊432,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黃景昉,《國史唯疑》,收錄於《續修四庫全書.史部.雜史類》,冊432,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黃虞稷,《千頃堂書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殷夢霞編,《方正學先生年譜》,收錄於《浙江學人年譜》,冊1,北京:北京圖書館,2006。
張伯行編,《正誼堂全書》,冊1,臺北:藝文書局,1960。
楊士奇,《東里文集》,收錄於《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別集類》,冊28,臺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7。
韓奕,《韓山人詩續集》,收錄於《續修四庫全書.集部.別集類》,冊1325,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權近,《陽村先生文集》,收錄於《朝天錄:明代中朝關係史料選集》,臺北:珪庭出版社,1978。
鄭曉,《吾學編》,收錄於《北京圖書館古籍珍本叢刊.史部.雜史類》,冊12,北京:書目文獻社,1993。
鄭曉,《今言》,臺北:廣文書局有限公司,1969。
鄭曉,《鄭端簡公今言類纂》,收錄於《叢書集成初編》,冊2803,北京:中華書局,1985。
(五)其他
卜商等,《毛詩二十卷》,收入《四部叢刊正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9。
支偉成編纂,《管子通釋》,收入《民國時期哲學思想叢書》,冊54,臺中:文听閣圖書有限公司,2010。
孔丘等,《論語》,收入《新譯四書讀本》,臺北:三民書局,2014。
吳怡,〈繫辭上傳〉,《新譯易經繫辭傳解義》,臺北:三民書局,2017。
李念莪輯,《內經知要》,臺北:立得出版社,1992。
李白,《李白詩全集》,臺北:三民書局,2011。
魏武帝等註,《孫子集註》,臺北:東大圖書公司,2015。
孟軻,《孟子》,收錄於《新譯四書讀本》,臺北:三民書局,2014。
辛文房,《唐才子傳》,北京:中華書局,2010。
葉蔥奇疏注,《李商隱詩集疏注》,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8。
蘅塘退士,《唐詩三百首》,臺北:建安出版社,1998。
二、現代專書
毛佩琦,李焯然等著,《明成祖史論》,臺北:文津出版社,1994。
王崇武,《奉天靖難記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48。
王崇武,《明靖難史事考證稿》,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2。
王春南,趙映林等著,《宋濂.方孝孺評傳》,收錄於《中國思想家評傳叢書》,南京:南京大學中國思想家研究中心,1990。
吳唅輯,《朝鮮李朝實錄中的中國史料》,冊1,北京:中華書局,1980。
吳唅,《吳唅論明史》,天津:人民出版社,2015,頁30-48。
吳緝華,《明代制度論叢》,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0。
徐泓,《二十世紀中國的明史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6。
孟森,《明史講義》,長春:時代出版社,2015。
商傳,《永樂皇帝朱棣》,長春:長春出版社,2010。
商傳,〈試論「靖難之役」的性質,《明史訮究論叢》,第1輯,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82,頁210-225。
朴元熇,〈明「靖難之役」與朝鮮〉,收入《明史研究》,北京:黃山書社,1991,頁227-247。
陳學霖,《明初的人物、史事與傳說》,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
晁中辰,《明成祖傳》,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6。
(荷)許里和著;李四龍、斐勇等譯,《佛教征服中國》,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88。
黃仁宇,《萬曆十五年》,臺北:食貨出版社出版,1992。
鄭永華,《姚廣孝史事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臺灣中央圖書館,《明人傳記資料索引》,臺北:中華書局,1987。
三、學位論文、期刊論文、雜誌
朱鴻,〈明成祖與永樂政治〉,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1986。
余霞,〈姚廣孝及其詩歌研究〉,江西師範大學文學院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2012。
蔡晶晶,〈元末明初詩僧群研究─以來復、宗泐、姚廣孝為中心〉,浙江大學人文學院碩士學位論文,2009。
朱鴻,〈明惠帝的用人與政策〉,《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報》,期13(1985),頁67-91。
江燦騰,〈道衍禪師的生平與佛教思想〉,《史原》,期17(1989),頁77-121。
全仁經,〈「靖難之役」的勝敗原因究竟何在〉,《撫州師專學刊》,期2(1982),頁56-63。
李谷悅,〈方孝孺殉難事跡的敘事演化與「誅十族」說考」《史學月刊》,期5(2014),頁37-47。
吳唅〈明成祖生母考〉,《清華學報》,卷10,期3(1935),頁631-646。
牧田諦亮,〈道衍小傳─姚廣孝の生涯〉,《東洋史研究》,卷18,號3(1959),頁57-79。
徐泓,〈明北京行部考〉,《漢學研究》,卷2,期2(1984),頁569-598。
商傳,〈明初著名政治家姚廣孝〉,《中國史研究》,期3(1984),頁119-129。
商傳,〈「靖難之役」前的燕王朱棣〉,《學習與思考》,創刊號(1979),頁74-80。
葉語,〈試論姚廣孝在「靖難之役」中的作用〉,《北京歷史文化研究》,期1(2007),頁36-45。
郭厚安,〈論「靖難之役」的性質〉,《西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期3(1997),頁42-49。
范植清,〈釋道衍其人其事〉,《史學月刊》,期5(1987),頁33-38。
熊召政,〈大悲願力應無盡─記大和尚姚廣孝〉,《紫禁城》,期9(2009),頁34-37。
指導教授 吳振漢 審核日期 2017-10-16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